文言文教案

时间:2022-10-27 18:00:58 教案 我要投稿

文言文教案(精选15篇)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教案(精选15篇)

  文言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

  教学设想:

  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温故知新。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页码如下:

  名词886 动词301 形容词141 数词1176 量词792 代词240

  副词397 介词650 连词782 助词1644 叹词1225 主语1643

  谓语1316 宾语87 定语298 状语1656 补语101

  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

  明确:

  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

  主 状 谓 宾

  主语在谓语之前

  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

  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

  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

  四、短语:

  大于词,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

  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

  例如:工人农民 城市和乡村、

  2、偏正关系

  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

  例如:壮丽山河

  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

  例如:黑板上

  4、“的”字短语

  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

  5、复指短语

  例如:司机老王

  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调查研究

  2、偏正式(状语+动词)

  例如:立即动身

  3、动宾式:

  例如:挖地道

  4、动补式

  例如:变得更美丽

  5、连动式

  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

  6、兼语式

  例如:请你参加(“你” 是“请”的宾语,“参加”的主语,一兼二职,兼语

  C、形容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坚韧和刚强

  2、偏正式

  例如:非常生动

  3、形补:漂亮极了

  D、主谓短语

  例如:春天来了

  E、介宾短语

  介词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代词构成。表方向,处所,时间,方式,目的,原因,对象等。一般充当状语或补语。

  例如: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补语)

  我们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坐着(状语)

  F、固定短语

  包括:主要是成语

  二课时

  教学内容: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过程:

  一、展示例子,思考

  在现代汉语中,

  1、名词能否做谓语?一般是由动词充当。

  2、名词能否做状语?一般是由副词、介宾短语充当

  3、形容词动词能否做主语、宾语?一般是由名词充当

  4、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一般是由及物动词充当

  请看例句:二月草已

  请分析成分。空处应是谓语,必由动词充当。空处是“芽”,今天看,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发芽。

  明确:处在这个位置上,得有这个词性。语言环境决定词性。

  二、明确几个规则:

  1、分析句子成分可判断词类活用。

  2、名、形、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具备了使动、意动的条件。

  3、名词直接作状语,翻译为介宾短语。

  4、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怎么样”“以······为”“把······当作”

  三、活用原因

  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句法不严格,分工不细,不明。

  思考下面的句子,看那些词性变化了,为什么?

  1、名词活用

  (1)活用为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一狼洞其中

  天雨墙坏

  (2)活用为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活用为意动词(意动用法)

  例如:稍稍宾客其父

  (4)直接作状语

  例如:操军破,必北还

  2、动词活用

  (1)用作名词

  例如:惧有伏焉

  (2)活用作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3、形容词活用:

  (1)用作名词

  例如:采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2)用作动词

  例如:素善留候张良

  (3)用作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4、数词为动词

  例如:与臣而将四矣

  四、回顾

  (1)词性由于环境而临时改变。因为词在某个成分的位置上而变。词义随之而变。

  (2)翻译是关键。多读多见就好了。

  三课时

  教学内容: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今天的句子,一般是“主+状+谓+宾”

  古代的句子,主语可在谓语后,宾语可在谓语前,状语可在谓语后,定语可在主语宾语后。相对今天而言,其语序十分特殊,所以称为特殊句式。正确翻译后可判断特殊句式。

  二、形象展示。做六个模具,在“名标”上分别写六个成分,比较古今句子成分的位置关系。

  请出六们贵宾(佳宾)就座。四大家领导:

  主 状 谓 宾

  县委 政府 人大 政协

  三、按类型分析

  1、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

  现代汉语中,以判断词“是”作谓语。

  (1)……者……也(2)者也

  (3)……,……也(4)乃、为、即(5)“是”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吴广,阳夏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省略句

  一般省略主语、宾、介宾、谓、“于”

  例如:盖以(之)诱敌

  必以情(处理)

  (触龙)入而徐趋

  公弗许(之)

  问之(于)客曰

  3、宾语前置句

  宾语在谓语的前面。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4、主谓倒装

  主语在谓语的后面。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太厉害了!

  5、定语后置

  定语在中心词(名词)后面。

  例如:居庙堂之高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

  6、介宾短语后置

  翻译后可以发现,在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是状语,在谓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是补语,在谓语之后。

  例如:投之以骨

  以骨投之

  用骨头扔给狼

  文言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积累掌握重要文言文词句和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⑵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练读中,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学习本文运用人物对话推动事件发展,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本文语言的精练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演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三国时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是人心所向吧?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但是有这么一场战役比这几场还要早,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的战争,也许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是长勺之战。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个究竟吧!请看课文《曹刿论战》。

  2、解题:

  《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3、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二、读

  1、个体自读。

  结合注释,读得准,读得畅,教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虚词停顿要鲜明;要再现故事的氛围。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3、小组竞读。

  要读得齐,读得响,读得有滋味。

  (可以四人一组,一人一段,一人评。)

  教师根据朗读实况纠正语调。如:

  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⑵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⑶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⑷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⑸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4、学生齐读课文。

  三、译

  1、学生个体自译。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质疑问难,解难。)

  对与以下的重点难点字词句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与老师之间互动解决。

  ⑴加粗词的古今义: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牺牲玉帛大小之狱

  ⑵判断句式:忠之属也

  ⑶省略句式:可以一战

  ⑷倒装句式:“何以战?”战于长勺(倒装)

  ⑸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同桌互译。同桌互评互补,互助互进,培养伙伴关系,形成共学优势。老师做点拨调控。

  3、学生对照注释对照自己的理解找差距。

  第二课时

  一、查

  利用大屏幕中的题目来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词句是否真正理解。

  1、古今异义;

  2、词类活用;

  3、一词多义;

  4、通假字;

  5、重点虚词;

  6、重点文言句式

  二、演

  1、小组合作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寻找故事中可以想象的地方,增补情节,用白话文再现文中情景。大屏幕中出示提示:

  三个场景人物人物活动

  乡下曹刿乡人一次对话

  宫廷曹刿鲁庄公战前对话

  长勺曹刿鲁庄公战时指挥;战后对话

  2、选择小组中三个同学上台来创造性地展现当时情景。

  三、评

  自由评说台上表演的同学,是否演出了人物的特点和当时的气氛。

  四、探

  学生根据对文本与课本剧的理解与感受来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1、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鲁庄公是个什么的人,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

  2、本文中写人与写事上采用什么手法?

  3、长勺之战胜利了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课堂小结谈收获

  文言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本学期学习的文言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领悟其中的道理,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外收集喜欢的文言文,准备交流。

  2、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1、师谈话: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国安邦;用之于军事,可以百战百胜;用之于艺术,可以美轮美奂;用之于个人,可以修身养性……我们从小就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2、(屏幕显示:诗词等)这个学期,我们在语文课上学到了哪些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呢?

  二、温故知新,复习课内文言文

  1、谈谈对文言文的认识:

  师小结:文言文,言简意赅,琅琅上口,便于传诵,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回顾本学期学习了哪些文言文。

  4、小组合作,复习文言文。师提示:朗读,释义,明理,背诵

  5、小组汇报。注意生生互动,读得充分,入情,有韵味。形式多样

  三、归纳学习方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

  四、拓展延伸,交流课外文言文。

  1、文言文充满哲理,饱含人生经验的语言,能使我们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了不少文言文,我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各小组交流课外收集的文言文。)

  2、各小组上台,幻灯展示收集的文言文,汇报自学收获。

  小结:同学们收集到的文言文真是美轮美奂。因为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妙文我们来不及看,同学们可以下课后继续交流。

  五、总结。

  板书设计:(略)

  文言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 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 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习,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 把握师道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讲授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2、新课教学

  (1) 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4)解题

  指出“师说”不是“说说老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文本研读

  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学者 所以 解惑 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庸 道之所存

  重点拓展:

  判断句、所以(所谓)、所、意动用法

  判断句:

  1、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

  文言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增强文言阅读能力。(重点)

  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重点、难点)

  3.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诵读训练,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伯乐相马: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二、简介作者: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贞元19年(803年)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韩愈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力谏,几招杀身之祸,后经友人鼎力营救,被贬为潮州刺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竟然想到了死,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心情抑郁,悲伤到了极点。这种抑郁的心情一般都注定他们不会长寿。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初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1.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饲 见同现 邪同耶 材同才

  2.而 : A转接 可以译为却,可是 B顺接 可以不译

  之: A结构助词的 B 代词,代人或物 C 无意义,句中停顿 D 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

  其: A代词,代人或物 B 代词 他的 它的 C 指示代词 那种 D 反问语气词 难道 E 推测语气词 恐怕 以: A介词 因为 B介词 按照

  也: A 肯定语气 B反问语气 C 推测语气 D句中停顿

  世: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这、这种。 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

  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 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 外见:表现在外面。

  常马:普通的马。安:怎么,哪里。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脉络:

  第一节:伯乐知马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第二节:不知马,害了马(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太不知马(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明确: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④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明确: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⑥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明确:其真不知马也。

  五、探究课文: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

  3.《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明确:首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韩愈就是一匹千里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会,他怀才不遇,屡遭贬斥。他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六、拓展:

  1.当今社会还需要伯乐吗?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2.千里马和伯乐究竟谁更重要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另寻高就发展 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七、小结: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板书设计:

  马 说

  伯乐知马伯乐少,千里马被埋没。(同情痛惜)

  食马者不知马,害千里马。 (愤怒谴责)

  食马者妄说无马,实不不知马。 (辛辣嘲讽)

  文言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曝”、“汤”,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借助注释,结合资料袋,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伯牙鼓琴》故事。

  4.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特点,懂得关注生活、真诚待人。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把握整个故事情节。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故事。

  【教学难点】

  1.品味语言,明确“知音”的真正内涵,且能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2.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7个生字,熟读文言文。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伯牙鼓琴图》。

  同学们,咱们看图画中左边这位正聚精会神挑指弹琴,有奴仆侍奉左右,一看则知他必是俞伯牙了,而右边这位身着粗布大衣,拈须静听,满脸沉醉的必是钟子期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让这二人如此醉心的音乐是什么吗?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伯牙善鼓琴》去细细聆听吧!

  二、相关资料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善哉 巍巍乎 绝弦 锦囊玉轴 曝晒 谬矣

  (重点指导生字 “哉”为平舌音;“轴”为翘舌音。)

  (2)学习多音字:曝(pù bào)

  练 ①读句子,找发现。

  今天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一家违法炼油的黑作坊。

  ②读一读:烈日曝(pù)晒下的她,那张脸早已黑红黑红的了,却仍然要寻找最佳拍摄角度,生怕曝(bào)光。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伯牙鼓琴》文章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书戴嵩画牛》讲杜处士晒著名画家戴嵩的画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

  四、学习“会写字”

  哉 巍 弦 轴 锦 曝 矣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轴、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巍”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哉”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字“哉”和左右结构的字“曝”,学生练写。

  哉:半包围结构,土字扁宽、下横要长,斜钩在下横的靠右位置、要长、右上角有一点。

  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日字要窄小、右上边日字要扁窄,中间是个共,下边与水字不同。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学习《伯牙鼓琴》

  (一)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学生先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独立翻译,画出文中遇到的自己不理解的重点字、词或短句,提出并在班上解答。(这一环节要求发挥学生互帮互助的学习方法)。

  2.教师再出示文中重点字词,请学生解答。(出示课件,并将重点字词以红字突出)

  3.以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讨论翻译,小组长做好记录。

  4.抽查两个小组班上翻译,再出示译文参考。

  (二)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1.再次齐读课文,思考文章中有一个词说明了俞伯牙和钟子期在音乐上均有造诣的是哪个字,这个字出现在文中哪一句?

  生:善(擅长、善于)。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俞伯牙善于弹琴,并且琴艺超群,那么在文中又表现在哪里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生:他能通过琴声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表达出来。

  3.那么樵夫钟子期“善听”,又表现在哪里呢?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生: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琴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4.那么文中的哪些句子直接道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呢?

  生: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5.“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其中的“念”与文中哪个字意思相同,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生:“志”,意思都是意念,想。

  师:是的,这句话就是说伯牙的所志所念所想,钟子期都能领会。那么钟子期是通过什么领会的呢?

  生:琴声。

  师:对,是琴声,那他究竟从琴声中听到了什么呢?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泰山)

  老师引读: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谁能告诉老师泰山有什么涵义吗?

  生:志向,抱负。

  师:非常好!是的,高山是志向的象征,大家还记得那首诗吧,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师:子期从高山中听到了伯牙的志向,又从流水中听到了什么呢?咱们来看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江河是指胸怀。

  师:非常好,江河是“洋洋”的,盛大的宽广的,如同一个人的胸怀,这让我们不禁想到那个东临碣石的英雄曹操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感叹:

  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师:这是多么宽广的心胸!而俞伯牙隐藏在琴声里的心意就这样被钟子期心领神会,大家说他们是不是知音?你认为什么是知音呢?同桌讨论一下。

  明确: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小结:“朋友满天下,知音无一人”,俞伯牙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知音钟子期,也正是如此,那一曲高山流水才得以流传千古。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出示《伯牙绝弦》最后一段: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体会俞伯牙失去知音钟子期的悲痛心情,感悟世上知音的难得。

  2.出示伯牙在钟子期碑前留下的短歌,引导学生朗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3.了解文章出处《列子》一书;

  4.读一读与“知音”有关的古诗句(出示课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学完《伯牙鼓琴》,让我们知道了《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扬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表达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同时还向我们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通过学习感受到伯牙与子期间的真挚情谊,明白“知音”的真正涵义,树立正确友情观。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下面我们复习一下这些词语,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

  鼓琴善哉巍巍乎志在流水汤汤破琴绝弦

  终身锦囊玉轴曝晒

  2.昨天我们掌握了生字,学习了课文《伯牙鼓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第二则《书戴嵩画牛》。

  下面我们复习一下这些词语,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

  鼓琴善哉巍巍乎志在流水汤汤破琴绝弦

  终身锦囊玉轴曝晒

  二、学习《书戴嵩画牛》

  (一)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小组内合作对照注释,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2)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读边在难懂的字词旁边做注释。

  (3)小组内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2.小组内交流字词句的含义。

  3.呈现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

  预设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中“好”的意思。

  师:“好”这里读hào,是喜爱的意思。

  预设2:“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中的“尤所爱”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师:“尤所爱”是“尤其珍爱”的意思。通过这个词的理解,悟出理解文言文的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预设3:“一日曝书画”中的“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师:“曝”在文中的意思是晒太阳。

  4.师:现在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小组内合作,试着翻译全文。

  小组成员汇报,师适时出示: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及方法的积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便于学生在组内解决疑难问题,获得更多的新知。呈现组内“不能理解的问题”,通过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词句的意思便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解释全文的意思,就变得容易多了。

  (二)练讲故事,言语实践。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意思。指名说,教师随时补充。

  2.小组内练讲故事。

  3.班内展示。请两名同学上台讲,提出要求,尽量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加上动作和表情。

  【设计意图】讲故事是学生对文本言语再现的过程,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了解文言文大意”的目标就落到了实处。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

  1.默读课文,思考: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

  指名发言。

  师出示课件呈现戴嵩《牛》图,并适时呈现:

  观点:谬矣!

  理由: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精神: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2.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指名发言。

  师适时出示:

  表现:处士笑而然之。

  可见处士是一个敢于应战、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方法指导: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运用:结合锺子期的语言,走进人物内心,想象的画面,体会音律美。读一读《书戴嵩画牛》牧童的评价画作的语言,想象场景。

  3.带着感情朗读,读出牧童的语气。

  全班齐读: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设计意图】此环节继续重视对文本的研读,着重对短文中的两个关键人物进行评价。尤其让学生通过读牧童的话,感受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此环节也为进一步探究文本蕴含的道理做好了铺垫。

  (四)再读课文,领悟主题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

  2.生回答,师适时呈现: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3.结合这句话的意思,说说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课文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4.师:课文学到这里,谁能试着说说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

  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因事求人,不要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设计意图】

  课文简短精悍,但却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事,在这一环节,教师以问题做牵引,激发学生探究文本更深的内涵,教师的点拨引领,不仅让学生层层深入,更体会到了短文蕴含的深刻道理,最后在此基础上概括主题思想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学习写作方法

  1.学一法:运用通感写感受

  通感就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也就是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举一例:

  本文“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说像大山一样高峻,心目中有泰山的形象;“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时,耳中既有流水声,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声写声时兼有以声唤起流水形的感觉。

  3.练一练:反复诵读后,我们也可以试着写一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参考: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你笑得真甜!(笑声是听觉印象,笑的样子是视觉印象,而“甜”是味觉印象。)

  四、当堂检测(选做)

  本课推荐阅读《两小儿辩日》《“知音”马思聪》。

  板书设计(略)

  课后反思

  《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是第七单元的两篇文言文。在阅读和理解方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人曾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对话的一个过程。现将反思总结归纳如下:

  一、老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

  老师与文本的对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这是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越是充分,课堂教学就越是精彩。一堂精彩的课,老师的精心准备,老师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老师对文本的独到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最主要的是就是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了解文本,形成他们对文本的独到理解和认识。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几次设计了学生“读”课文的环节。先是初读,大致熟悉一下文言文,让他们说说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时的感受。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但老师却抓住对他们有利的一面进行引导,告诉他们文言文其实很有意思,学起来会很容易,很有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是让学生边读边理解,接下来老师告诉他们读文言文的方法,应该如何断句,应该怎么读出轻重缓急来,师进行范读,甚至领读。最后让学生模仿读,学着读。一堂课下来,学生从不会读,读不好,到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正是他们与文本有了充分对话的有力证明。

  三、老师与学生的对话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促进手段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力求和学生进行最简洁,最有效的课堂对话。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他应该是对“课堂生成资源”具有极强的敏锐度,充分利用课堂上现有的“生成资源”来进行教学,语文课堂更容易出彩。本堂课中,有一个学生忘记了钟子期的名字,在回答问题时说了一句“那个姓钟的人”,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就紧紧抓住了这一“生成资源”,相机提问:“是啊,钟子期确实是姓钟,那么,你们是否知道,伯牙姓什么呢?”结果,充分预习了课文,收集了相关资料的同学都知道了正确答案“伯牙叫俞伯牙,姓俞。”,而另一部分同学则回答“姓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对这一课外知识也加强了记忆。

  阅读教学中,只要紧紧抓住老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充分对话,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生气勃勃,活力无限!

  文言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到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穿越时空去与一位古代的伟人对话,他就是孟子。谁能说说你对孟子的了解。(生举手答)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课题:学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你们知道“学弈”是干什么吗?(学下围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对,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在书上做记号。

  2.指名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3.课件出示本课易读错的字词,学生齐读。(诲、惟、鸿鹄、弓缴、弗、矣、与,强调“为”是个多音字)

  4.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分小组自学,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教师点拨指导。

  2.理解句意。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下围棋最好的人。)

  (2)使弈秋诲二人弈。(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

  (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诲。)

  四、品文明理,提升感悟

  1.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第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凡是弈秋说的他都记得,比较用心;而第二个人在学习时却三心二意,所以结果不同。)

  2.请同学们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任何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取得成功。)

  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停顿提示,反复诵读。

  2.教师引导学生先将课文分层次,然后根据提示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2.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3.老师出示孔子的画像课件,并简单介绍孔子。

  孔子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博学的人)然而,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1.请同学试读,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字,请圈出来,与同桌交流。

  2.指名同学分小节读,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读错的语句。

  3.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语速、语气)

  4.全班放声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义

  1.举日——“象”的观照

  (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再放松!请随着我的提示,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太阳的样子。

  早晨,太阳慢慢地出来了,圆圆的,红红的,大大的;中午,太阳升上了天空,升得很高很高,圆圆的,小小的,亮亮的。看到了吗?

  (2)请你们回忆一下课文中的词语,选择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太阳的样子,一个形容早晨的太阳,一个形容中午的太阳。然后,把这两个词语默写到本子上。(板书:车盖盘盂)

  (3)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提示,继续想象太阳。

  师设置情境: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照在你的身上,你会有什么感觉?中午,太阳升得很高很高,你置身在强烈的阳光下,你的身体热起来了,不断地热着,不断地热着,都快热得受不了了。感觉到了吗?那么,也像刚才那样,从课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你对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早上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中午太阳的感觉。请把这两个词语默写到本子上。(板书:沧沧凉凉探汤)

  (4)理解“沧沧凉凉”“探汤”

  (5)齐读词语。

  2.择日——“理”的寻思

  引导学生探究“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每组词语之间的关系。

  (1)师:大家注意看,我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条线,在那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了一条线(板书: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画?这里有些什么名堂?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2)教师引读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读出“一大一小,一冷一热”的感觉。最后学生齐读。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辩日——“趣”的体验

  (1)师: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辩斗)

  (2)理解“辩斗”(辩论,争论)

  (3)请同学们找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同桌之间分好角色,然后大声朗读两小儿的辩斗。(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辩斗”,教师巡视倾听。)

  (4)师提示“辩斗”语气、神态、动作要逼真。可在原文语句前创造性地加上“此言差矣”“非也”等反驳的言辞,还可以赋予两小儿动作,尽量还原两小儿激烈“辩斗”的场景。

  4.决日——“知”的分享

  (1)师: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孔子给他们怎样判决的?(不能决也)(生回答,师板书)

  (2)通过用“决”组词的方式理解“决”在文中的意思。

  (3)学生自由举手表演“问孔子”的情景。

  (4)师创设“解疑”情境1:那依你之见,是日始出时去人远,还是日中时去人远呢?请小先生不吝赐教。

  (5)师创设“解疑”情境2: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又是为什么呢?哪位高人愿意指点迷津?

  5.悟日——“智”的启迪

  (1)师: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科学常识,并不太难。但搁在两千多年前,却是一个难题。不但难倒了两个爱思考、爱辩斗的小儿,也难倒了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老夫子。

  (2)齐读最后一段。(板书:知)这里的“知”怎么理解?“孰为汝多知乎?”用现在的话怎么说?

  (3)师:面对两小儿的嘲笑,孔子又会怎么想、怎么回答呢?请你写一写。可以用白话文来写,那就用“孔子说”开头;如果你对文言文感兴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语气写,那就用“孔子曰”开头。

  四、通读课文,领悟道理

  老师小结:《两小儿辩日》是一则生动的民间故事。采用“问答式”的对话来表现人物并阐明道理。作者将抽象的自然现象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讲述出来,让人感受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精神以及聪明机智、天真可爱的形象,也体会到了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教学板书]

  14.文言文二则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

  另一人思鸿鹄将至

  结果: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道理:做事应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两小儿辩日

  日初出日中

  一儿近(大)远(小)

  另一儿远(凉)近(热)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学反思]

  在《学弈》一文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读通并理解课文之后,我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中的两位年轻人学习的结果是否一致,然后弄清导致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由于文章内容并不难懂,学生都说得很好。

  在《两小儿辩日》一文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解疑”的情境,极大限度地发掘了学生搜集信息、自主探究、解答疑难的能力,创造了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但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让学生多朗读课文,今后再教授文言文时,还是会多让学生通过朗读感知文意。

  文言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体会人物美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培养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牛角挂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则古人刻苦学习的动画片。(视频播放动画片《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篇文言文。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囊萤夜读》。(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第一则)

  1.人物简介:车胤(yìn)(约333年—401年),字武子,湖北公安县人。东晋大臣。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为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逼令自杀。

  2.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查工具书正音正字。

  3.出示要求学生会认的字,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恭(gōng)勤(qín)焉(yān)

  4.出示要求学生会写的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囊萤恭勤博贫焉

  点拨:“囊”,上中下结构;“恭”,部首是“”,不要错写成“水”或“氺”。“勤”左下是两横、一竖一提,不要写作一横、一竖、一提。

  5.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既正确、流利,又有节奏。

  (1)朗读提示: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自己读,同桌互读。

  三、讨论,理解文言文大意

  1.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学,再小组讨论。教师明确要求:

  (1)默读文言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难懂的词语或句子。

  预设:

  (1)得:买得起。盛:装。以夜继日:与我们今天常用的成语“夜以继日”的意思相同,都是指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日夜不停地学习,该成语出自《庄子·至乐》中的“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

  (2)大意:晋代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夜晚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成(透光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当作灯来照着书本,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四、深入探究

  1.分析人物品质。

  (1)谈谈你对人物的看法。(要求: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我读出了( )的车胤。

  (2)教师归纳:我读出了(谦逊有礼、勤奋、聪明好学、不怕吃苦)的车胤。

  2.谈启示。

  (1)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是什么?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同桌交流)

  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着看书,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2)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教师归纳: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

  五、创编故事

  车胤是怎样在萤火虫微弱的光下勤奋夜读的?想象当时的情景创编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第一则文言文中的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看看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二、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1.明确要求:请大家自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通过查字典或同伴互读的方式认读生字。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点拨。

  3.检查朗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三、讨论,理解文言文大意

  1.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学,再小组讨论。教师明确要求:

  (1)默读文言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难懂的词语或句子。

  预设:

  (1)媪:年老的妇人。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2)大意: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时在山中求学,因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渡过了这条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棒。李白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四、深入探究

  1.分析人物品质。

  (1)谈谈你对人物的看法。(要求: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我读出了()的李白。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读出了(好问的、有毅力的、持之以恒)的李白。

  2.谈启示。

  (1)小组交流: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教师归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做事要有毅力,要持之以恒。

  (2)积累与学习有关的成语故事,并说说自己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五、创编故事

  1.在学习的过程中,李白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他是如何做的呢?想象当时的情景创编故事。

  2.写完后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读。

  六、拓展延伸

  韦编三绝: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的,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编成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教学板书]

  22.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勤奋苦学

  铁杵成针——持之以恒

  [教学反思]

  《文言文二则》由两篇短小的文言文组成,内容励志,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先抓住字词解释和翻译环节,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疏通文意,便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上课时,我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完成对人物的评价。在谈受到的启示等环节,我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还注重学以致用和自由创作,比如成语造句,故事创编,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很少,以后要多培养学生多读书的习惯。

  文言文教案 篇9

  学习文言文,是语言的积累,更是文化的传承。在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注重文言佳句的积累,注重古文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对学生的,那么积累就成了文言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从积累展示的角度将课本资源进行整合、串联的整合课,就像穿珠成串,能让国学中的文化之美照耀学生的心灵。例:寿光市赵庙初中卜德凤老师设计的整合课例《守道诸子》,将教材中的诸子散文整合在一起,前后贯通,由课内到课外,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感受古代先哲的思想和智慧,更激发了学生阅读古代诸子散文的浓厚兴趣。

  附课例设计:

  守道诸子

  【教学主题

  守道诸子

  【课题类型

  积累展示课

  【教学内容

  九(下)《孟子两章》

  【课外拓展

  七(上)《论语十二章》、九(下)《公输》《庄子》故事两则、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九(下)《孟子》名言名句、《庄子·秋水》、于丹《感悟孔子智慧》、易中天《我读诸子百家》(节选)

  【设计思路】

  本单元设计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注意师生情感和思维上的双向互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研读《孟子两章》,正确把握文段内容,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拓展阅读素材,进行课内阅读,复习《论语十二则》《公输》,补充主题阅读丛书中《庄子·秋水》,于丹《感悟孔子智慧》,易中天《我读诸子百家》(节选)以课堂教学带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积累阅读经典的经验和心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在多元的阅读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感受先代哲人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激发学生做有思想的人;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引以为荣的黄金时代。先秦时期,“史家不幸诗家兴”,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先秦诸子的精神世界,去倾听他们闪光的思想教诲,去体味他们浩淼博大的情怀!

  二、目标展示

  1、PPT展示本节主题学习内容——守道诸子

  2、PPT展示本节学习目标

  3、PPT展示推荐阅读书目:

  《论语六则》P110 ——111

  《孟子选读》P112——114

  《庄子·秋水》P115

  《孟子》名言名句P117—119

  《孔子世家》P178

  于丹《感悟孔子智慧》P120——126

  易中天《我读诸子百家》(节选)P127——133

  三、学习过程

  师导入:有学者说,“要想著书立说,成为哲人,就生在先秦;要想激扬文字,成为诗雄,就活在盛唐。”本节我们就一起走进先秦,共同领略华夏文化!

  活动一:初识文本,温故知新

  1、猜猜他是谁

  (1)PPT展示: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2)学生交流,抢答。师点拨:他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对汉民族影响最大的一个。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他,开先秦风气之先,也是众矢之的,他就是——孔子。

  (3)与学生一起复习《论语十二章》,PPT展示课文,全体同学一起复习背诵。

  师小结:《论语》中我们看到了孔子的质朴含蓄、严谨博学,那么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的亚圣孟子是怎样的形象,相信同学们学习完本节课一定会有自己的答案!

  2、配乐朗读,个性感知

  (1)教师播放《孟子两章》示范朗读课件,学生听读感知,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3)教师作朗读指导,提醒注意文本中排比句的节奏。PPT6展示朗读节奏:

  3、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组内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本课重点文言词语。(PPT展示)

  ①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②寡助之至至:极点。

  ③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④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任用,选拔。

  ⑤苦其心志苦:使……苦恼。⑥人恒过恒:常常。

  ⑦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⑧而后喻喻:明白,了解。

  (4)找出文本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②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③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④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4、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PPT展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心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从个别到一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是一种“层进式”结构。

  师小结:《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他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让人血脉贲张,一种凛然之气油然而起。

  活动二:研读文本,赏析技巧

  师导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孟子的哪些思想让你产生了共鸣,你能说出其妙在何处吗?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活动,每人找出文中最令人心动的语句,交流分享。

  2、各小组自由展示,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鼓励每一名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3、展示学生精彩的思想生成。

  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运用对比手法把战争中三个要素“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做了比较,句式整齐,读来琅琅上口。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运用双重否定和排比修辞,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语势有力,气势磅礴。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用层递排比,气势充沛,有很强的说服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列举六位历史人物从逆境中成才的实例,自然形成排比,句式工整,平添了文章气势。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排比句式,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警句迭出,意蕴深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4、学法点拨——赏析文段的技巧(PPT展示)

  ①抓角度: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②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③析作用:主旨,情感

  活动三:博览文本,沉淀积累

  师导入:先秦诸子散文是我们汉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那些穿越千年的教诲如同一阵阵煦风,我们吹散心灵的阴霾,请同学们用一颗虔诚的心,阅读大屏幕上老师推荐的篇章,聆听那远古的心灵之音,唤醒你的耳朵和心灵!

  1、再次展示推荐阅读书目:

  《论语六则》P110 ——111

  《孟子选读》P112——114

  《孔子世家》P178

  《孟子》名言名句P117—119

  《庄子·秋水》P115

  于丹《感悟孔子智慧》P120——126

  易中天《我读诸子百家》(节选)P127——133

  2、学生自由阅读,在书上做好圈点勾画,以便于整理成读书笔记。

  课后作业:

  阅读了先秦诸子的散文,你最喜欢哪家的思想?说说你对这家思想的认识。

  文言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疏通课外文言文大意的方法;

  2、帮助学生养成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先交流关于学习课外文言文的意义和困惑,以便课前交流;

  2准备好周末作业;印发关于疏通课外文言文技巧的学案资料;

  3、做好教学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进行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一个半月了,大家是否想过:究竟我们学习课外文言文有何重要意义呢?

  (学生思考)

  何映瑶:因为这对于我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一个厚实的基础;

  章 帆:因为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的热情;

  师:没错,课外文言文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哲理,这是我们了解中国几千年优秀的文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加强课外文言文知识的学习,积累语文素材,提高我们的文化文学涵养。

  2、师: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同学们在学习课外文言文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比较棘手的困惑与难题呢?

  叶幸然: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怎样停顿语句;

  李雅倩:我觉得最困惑的一点就是很多的闻言词汇不太理解;

  林纪川:我想,最大的障碍就是怎样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其实,我们如果能够将课外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的话,也就是说,最大的困惑就是怎样疏通理解课外文言文的大意,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疏通课外闻言文言文的大意。

  二、以例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来教学

  1、师:首先,请同学看到所印发的资料《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大家先一起来大声地朗读一遍,注意速度稍微慢一点。

  (学生齐读,老师事后进行字音订正与朗读评价)

  2、师:请根据课文自由地进行一次大意的翻译,特备是将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方便待会进行解答。

  学生:出声地进行翻译,动笔标记字词等疑难问题,然后提问:

  何嘉敏:请问老师:参知政事是什么意思?

  3、师:这是古代的一种官位名称,可以直接翻译就行。

  刘泓鑫:“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怎么理解?

  4、师:也就是说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也”字是语气助词,无需翻译出。

  5、师:其实,在翻译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老师教会一点方法给大家,请先看到学案资料,并同时打开课件进行讲解。

  (学生看幻灯片资料并及时做笔记)

  师:基本方法两个:直译和意译。○1直译法(常用)对号入座,直接翻译的方法○2意译法 根据大意进行礼节性翻译,一般是针对于特殊句式,如倒装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就采用意译的方法,否则,翻译出啦很别扭。

  师:在具体翻译过程中需要用到下列具体方法:简称为六字真经

  留(古今同义的、人名、地名官名等)

  删(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如“也”)

  补(单音节词换双音节词、补省略的主语等)

  换(古今异意、通假字等)

  调(调换语序,如倒装句等)

  变(灵活变通的意译法)

  7、师:同学们看看课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我们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学习这几种方法,先请同学们找出能够直接保留的例子:

  学生:范仲淹、邓州、参知政事等等

  师:说得很好,这些人名、官名等就可以直接保留翻译,你无需知道邓州具体指那里,你就指导是一个地名,这样,它至少不会对你的.理解造成障碍。

  师:再找出一处用“删”的方法来理解的例子?

  何映瑶:刘泓鑫刚才提到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中间的那个“也”字就是。

  师:其实,翻译当中用得最多的还是“补”的方法,也就是说将古代的单音节字词补充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字词,请同学们到课文当中去找找。

  麦致豪:“家贫无依,少有大志”可以理解成:家庭贫穷没有依靠,少年时就有远大的志向,这就是用“补”的方法来翻译的。

  师:以上三种方法用得最多,至于“调、换、变”的方法就比较少点,同学们根据定义去学会运用就可以了。

  三、运用以上方法来疏通理解《狡猾的蝙蝠》

  1、师:刚才我们大家已经通过课件资料和文段的实际运用锻炼来学习了一些关于疏通课外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们再来通过一篇文章《狡猾的蝙蝠》来巩固提高。

  2、师:首先,请大家先大声地齐读一遍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

  (学生齐读课文,之后,老师及时地就朗读进行点评)

  3、师:请同学运用我们刚才所学过的方法技巧来疏通这个寓言故事。尽量地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

  (学生自行地翻译课文,并标记出有疑难问题的地方)

  4、师: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刚才翻译的情况,尽量说到:那个地方运用何种方法进行

  翻译的。

  陈镇艺:“麒麟”等三种动物的名称都直接保留就行

  黄靖忠:“凤责之曰”中的“责”意思是责怪、责备,运用的是将单音节字词补充为双音节的字词。

  邓绮琪:“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句中的“吾、汝”的意思是:我、你,这里运用的是将古今异意的字换成现代汉语中词语。

  欧阳焕:“如今世上恶薄”的“恶薄”怎么理解呢?

  师:可以理解为险恶败坏的意思,这里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理解性翻译,也就是说需要自己的灵活变通,以此来理解句子的大意。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并不是光靠以上的“六字真经”的翻译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课外文言文的疏通理解的,这还需要我们要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会一些关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的良好的习惯。

  5、师:同学们要记住老师的话:学习除了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技巧之外,还需要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课外文言文而言,需要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老师给大家用四句话来简单概括:敢于挑战,学会猜测,加强积累,注重停顿。

  学生:老师,请您具体给我们解释一下这四句话的深刻含义。谢谢!

  6、师:课外文言文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有难度的肯定就需要我们去挑战,首先必须要有勇气,如果一碰到课外文言文就感觉难或苦不堪言,这从心理上就失败了,所以,先要有一颗去挑战困难的心态;其次,在一篇课外文言文中,大部分是我们能够理解出来的,但是也肯定有一小部分是需要我们去结合学过的知识和上下文进行合理化的猜测,这其实也是很有以一定的事情。当然,也并不是说通过今天一节课就能够帮我彻底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强文言文的字词积累,多去朗读,并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因为停顿节奏的正确将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你对这各句子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关于怎样疏通课外文言文大意的方法指导,我相信一定会给大家的课外文言文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帮助,当然,在今后,我们还需学习关于怎样来断句、怎样揣摩文言文中心等相关的训练,总之,希望同学们学会老师所教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去钻研探索,加强积累,更多地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德育目标: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

  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听的时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顺序,使你在头脑中出现了几个画面。

  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读后学生逐一回答问题。根据回答板书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

  追问:“天下奇观”的“观”当什么讲?什么叫“天下奇观”?

  2.简介天下奇观——海宁潮

  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3.分析钱塘江潮的成因

  (1) 江口成喇叭形,宽处超过百里,窄处仅十里,涨潮时,巨大的海潮涌向狭窄的江面,自然形成壮观的海潮。

  (2)河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潮水涌进时受阻,高掀上天,前浪受阻,后浪又到,潮水就奔腾咆哮、排山倒海。

  因此,观钱塘江潮水成了古今盛事。

  4.简介南宋观潮盛事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

  (1)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2)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

  (3)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二、作者简介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著有《武林旧事》、《草窗词》、《齐东野语》。

  《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他进入元朝后所作。

  三、初读课文

  1.听朗读磁带,注意读音

  雷霆(tínɡ) 杨诚斋(zhāi) 艨艟(ménɡ chōnɡ)

  如履平地(lǚ) 倏尔(shū) 一舸无迹(ɡě) 善泅(qiú)

  僦赁(jiù lìn) 罗绮(qǐ) 鲸波(jīnɡ)

  2.划分朗读节奏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tíng)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zhāi) 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méng chōng)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lǚ)平地。倏(shū)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gě 无迹,仅有“敌船” ﹨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sù迎而上,出没mò于﹨鲸波万仞rèn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qǐ ﹨溢目,四马塞sè途,饮食百物﹨皆﹨倍穹qióng常时,而﹨僦赁jiù lìn 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3.字词解释

  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

  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则玉城雪岭(城墙)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

  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

  4.分为四小组,对本文进行逐段翻译。学生翻译后,教师对此进行点评。

  四、整体感知

  1.逐段分析

  第一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2)《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总领全文。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

  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刻画了海潮的雄伟壮观。

  描写角度:

  形:仅如银线 色:玉城雪岭

  声:声如雷霆 势:吞天沃日

  (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描写方法:

  比喻、夸张(渲染潮涌之状)

  引用(概括上文,呼应首句,增强作者这样写的逼真感和真实性。(进一步描绘了海潮波澜壮阔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2)除开头仍是一句总述,水军演习写得扣人心弦,水军表演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演习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作战技艺娴熟——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撤退迅速

  (3)一场惊心动魄的演习,却结束在“烟消波散”的静景中,这采用的什么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动静相衬的写法

  静: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动:奔腾分合、乘弄标舞、声如崩山

  静:烟消波静、一舸无迹

  第三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2)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壮士形象:披发文身; 手持大旗;争先鼓勇

  泳技高超:溯迎而上;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3)第三自然段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所作的精彩表演?请摘记出来。

  “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

  (4)你认为第三自然段中哪一句是赞叹弄潮儿本领的?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5)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图”?

  作者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之后,有浓墨重彩描绘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这样的描写,使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

  第四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

  (2)文章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3.本文语言之所以生动而形象,主要在于:

  (1)能准确地运用动词。

  “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等动词的连用,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

  (2)文中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中,“玉城雪岭”是比喻,“际天’则是夸张,“大声如雷霆”用了比喻,“吞天沃日’则用夸张,使读者对钱塘江潮的气势如同亲见,感受很深。

  五、布置作业

  1.全文背诵

  2.完成语文同步

  文言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

  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

  “乎”“所以”等词的用法;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教学步骤: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疑难,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研讨。

  如下为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准备好。

  1、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3、词的多义现象

  ⑴所以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的缘故”

  b、表凭借或目的。“用来……的”“……的凭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④此世所以不传也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⑵师a、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军队。例:齐师伐我。《左传》

  b、老师c、效法、学习d、乐官、乐师

  ⑶也a、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b、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c、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d、副词。也(后起意义)

  ⑷于a、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向”“到”“从”“对于”等。b、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c、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⑸其a、人称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第三人称b、指示代词c、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⑹传a、客舍b、传记。c、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d、传递e、传达、传授f、流传

  ⑺之a、到……去。b、第三人称代词。c、助词。相当于“的”d、放在句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学习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如有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

  初中学过韩愈的《马说》,是讲识别人才、爱护人才的,内容和本文有一定的联系。韩愈宣扬“尊师重教”,也以伯乐自许。学习中,可以回顾复习《马说》,增强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文章的思和路结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为达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既要有理论论据又要有事实论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而作者先从老师的功能角度做演绎推理立论,然后,再以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和孔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结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

  归纳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呼应印证(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气势?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文言文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体会祁黄羊的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认真体会,能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祁黄羊,了解时代背景。

  二、初读指导

  1、了解本文主要写了祁黄羊的什么事?

  2、理清文章层次,结合学习生字词。

  第一段(12):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311):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12):祁黄羊举荐受称赞。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学习第一段,知道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四、学写生字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课后流利地读课文。

  3、查找有关祁黄羊的故事、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串

  祁黄羊

  中军尉

  辞职

  举荐

  解狐

  祁午

  悼公

  深感意外

  十分惊讶

  出以公心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2、选择以上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3、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过渡: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认真读读文中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我们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人物的品质。

  二、学习外举不避仇

  师:打开书本,想想文章哪几自然段讲了外举不避仇的内容?请大家读读文章的3到7自然段。边读边想想人物会用怎样的语

  气、语调来说话,再体会一下人物的内心。

  生自读

  指名读,其他同学听,评议,他们读得像不像,从他们的朗读中,能不能听出人物的内心。

  生分角色读。

  分组读。

  三、学习内举不避亲

  解狐能担此重任,可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入就病死了,于是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请大家读9.10两节,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生自读,指名回答。(抓住想了想,又郑重)(惊讶)

  四、角色说话

  过渡:这就是读到人物的心里去了。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祁黄羊这个时候,就在他辞职的几天里,一下子成了晋国人议论的对象,不止是悼公,整个晋国的人都感觉非常惊讶。如果你是晋国的普通百姓,如果你是文武百官中的一员,如果你是祁黄羊的亲朋好友,你会说些什么?来试试。

  学生练说。

  师:下面让我们听听春秋时期,人们对祁黄羊的不同声音。

  五、再次体会意外之感

  师:人们对祁黄羊的举荐众说纷芸,褒贬不一,他居然会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难怪悼公会

  出示: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生齐读

  师:而在举荐祁午后,又让悼公感到

  出示: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别人说你偏心眼儿?

  生齐读

  六、解狐、祁午所想

  师:而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胸怀,当卧床不起的解狐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时,他的心里感慨万千,他会想些什么呢?

  师:当他的儿子听到时,他儿子暗下决心。你能听到他心底的声音吗?

  七、祁黄羊的心声

  师:祁黄羊是正直无私的,他是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心里的想法的,读读第十一自然段。

  出示: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生读。

  师:从这一段你看出,祁黄羊有一颗怎么样的心?

  师:所以,他只是想到的是什么?

  而根本没去想

  (只是想,压根儿没去想)

  师:祁黄羊的心里一点不搀杂自己的私心,如果把人心比作天平,那祁黄羊的心就是最公正的天平,在这个天平上,他的指针一直指向的是什么?

  生:是国家的安危,是国家的兴亡。

  师:这就叫――

  (出以公心)

  (板书)

  师:这里的公就是指什么?

  (这里的公指的是国家的利益)

  八、学最后一段

  师:是的,他总把国家安危放在第一位,所以悼公被感动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出示最后一段。

  师:对这一句话,有没有自己的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指名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还可以叫什么?

  (出以公心)

  师:是什么意思?(心里装着国家的安危,不装着自己的恩怨。)

  师: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让悼公非常感动。几个月后,祁午接替了父亲,走马上任,军队管理得很好,悼公欣喜成分,在欣喜时,他心里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

  生读。

  九、小结:

  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你知道还有哪些出以公心的小故事吗?

  指名说。

  回去把这些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像祁黄羊一样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文言文教案 篇14

  一、三维目标

  1.通过诵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更深切体会作品的情感

  2.通过揣摩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二、教学重点

  1.朗读指导

  2.揣摩语言,体会意境,培养想像力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四、教学设想

  1.本篇属于选修的诗歌部分,这一部分自主赏析作品四篇,两首诗、两首词对于诗的赏析,课本作了赏析示例,而词的赏析示例没有,因此选择这首讲读,为学生鉴赏词作一个示例诗词鉴赏历来强调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这就是要深入吟咏和诵读,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诵读,让学生在这一方法体会诗中的节奏,体味诗歌的意境,领会诗的文旨和意味

  2.在比较中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扩大知识面因此,教学中选择了同样写乡思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进行比较,加深对本词情感的把握

  3.对于周邦彦,学生在这以前未接触过,文学文体常识在讲解过程中作简要补充

  五、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词的语言,探究词是如何做到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3.吟诵,“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通过诵读“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词中的情感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余光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继柳永之后“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的思乡情中,看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诵读 初步感知

  请学生结合课下注解自由朗读五分钟,尽量能背诵下来(老师提示朗读要求)

  点拨:诗是“直觉”的艺术,因此“朗读”是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朗读不是机械的读,而是要美读,也就是体会诗人情感,要读出感情,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

  a、 注意句内节拍,联末韵脚;

  b、 词大多是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组成,缓急要处理好;

  c、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情带声,因声求气,声情并茂

  (二)细读 理解内容

  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问题: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成了几幅图画?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好?你喜欢哪些词句?

  然后请学生自由作答,老师稍加点拨

  意象:沉香、鸟雀、荷、初阳

  图画:燎香消暑、鸟雀呼晴、风荷摇曳

  (鸟儿们一大早就已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互相交谈;叽叽喳喳,清脆的鸟叫声相互转告着天气转晴的消息

  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又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

  炼字:“呼”字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呼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字,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遥”“久”“梦”等

  (三)美读 体会情感

  1、全词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羁旅之苦、思乡之愁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绕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这首词中,触发词人思乡之愁的是哪幅图画?

  明确:第3幅 风荷(提示周邦彦的家乡在钱塘)

  这3幅图画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沉闷 欢快 欣喜

  由此得出上片的朗读技巧:上片写景的整体格调是活泼的,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感的变化“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言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叶上初阳”三句,词人已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

  下片抒怀乡之情,格调轻柔,如梦似幻“故乡遥”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五月渔郎相忆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

  2、根据朗读指导,学生自己美读

  3、听朗读录音,指出不足

  三、延伸拓展

  《苏幕遮》是一首将思乡情绪和荷花的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不愧为词中精品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语言朴素生动,创造形象优美整首词无一句用典,主要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神韵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范仲淹所写的《苏幕遮》,看看与周邦彦的有何异同,我们又该怎样去品读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四、作业:背诵《苏幕遮》

  五、板书设计:

  苏 上片:写景 (风荷)

  幕 见景生情

  遮 下片:抒情 (思乡)

  文言文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3.学会诵读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

  4.鉴赏本文运用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作方法以及下定义、举例子、引用等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教学难点

  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诵读赏析,点拨讨论;强化背诵,知识巩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并掌握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中重点实词如“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会诵读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大家对文言文的语感;了解关于韩愈的基本文学常识

  3、理解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二、走进作者

  韩愈,字 退之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 韩昌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 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三、 出示自读指导(一)

  请慢慢地朗读课文,如有生字词,可向同学请教,也可举手向老师提出,三分钟后,比一比,看谁能正确的朗读。

  四、强调诵读指导

  1、非吾所谓 传其道 解其惑者也 。

  2、夫 庸知 其年之先后 生于吾乎?

  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 久矣!

  五、出示自读指导(二)

  仔细默读课文第一段,对照投影,疏通文句,如果碰到不明白的,就同桌互相讨论或做上记号,五分钟后,我们提出这些问题,一起来解决。

  六、词句疏通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七、出示自读指导(三)

  思考:学完这段文字,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1、老师的必要性

  2、老师的定义

  3、择师的标准

  八、出示自读指导(四)

  仔细默读课文第三、第四段,对照投影疏通文句,碰到困难可以和同桌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五分钟后,我们把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疏通文句: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九、出示自读指导(五)

  同桌互相讨论第三、第四两段,思考一下:

  1、圣人是如何对待“从师”这个问题的?

  2、作者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的?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三分钟后,比一比,看谁回答得最好?

  十、出示课堂训练

  请拿出作业本,按要求做下面投影上的题目,下课后马上上交

  一、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老师的定义是————————————

  2、择师的标准是————————————

  3、《劝学》中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也说了同样意思的话:——————————————————————————

  二、解释下列蓝色字体的词语并翻译划线的句子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文言文教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教案01-12

经典的文言文教案06-11

文言文教案12-18

文言文教案09-15

文言文教案模板03-19

文言文翻译教案03-27

文言文《口技》教案06-11

文言文虚词的教案06-11

文言文《狼》教案06-11

文言文学弈的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