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

时间:2022-03-02 15:59:29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9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1

  作文教学目的:

  1、让学生感受人物的个性,理解人性美的内涵。

  2、学会用典型材料来凸显人物的个性。

  3、学习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个性凸显人物的几种写人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凸显人物的个性。

  课堂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学习写人。写人的什么呢?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行为……写这些具体的细节是为了表现什么呢?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个性,表面的言谈行为等都是为了反映人物独特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弘扬人物美好的人性。

  明确了写人文章的表象和实质之后,我们还要知道写人难在那里?“类型化”、“脸谱化”、 “千人一面”的文章好吗?不好,因为“一母生九子,个个有不同”,所以一篇优秀的写人文章就是要凸显笔下人物的独特个性,尤其是人物美好的人性。

  二、话题探讨

  什么是优美的人性呢?让我们来看下面一篇作文片段,思考:文中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文中的父亲有那些品质?

  父亲,我爱您

  父亲,还记得吗?曾经我们的家是那样的穷,妈妈没工作在家,您一个人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每日拿着那一点微薄的工资养家,可您从不厌倦。那日,您下岗了,妈妈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垂泪,她不知道以后家里的日子要怎样过下去。父亲,我亲爱的父亲。您走到妈妈身边,握着妈妈的手,一字一句地说:“别哭,天塌下来我顶着,我一个堂堂男子汉,难道连个家都养不活?”是的,以后的日子,您早出晚归,靠着健康的体魄和别人一些微薄的资助,您重新开始,在险恶的商海中摸爬滚打,不知疲惫。每次看到您(熬红的)双眼,(苍老的)面容,(日益增多的)白发,妈妈眼里总是蓄着泪水,而我总

  是一次次告诉自己,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坚强。

  注: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肖像描写、

  动词、(形容词) 、副词

  文章通过细致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写出了一个面对困难,毫不屈服的父亲形象。刚毅坚强、毫不屈服等都是父亲身上闪光的品质,这些美好的品质就是优美人性的表现。

  美好人性的含义非常广泛,例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勇于奉献、敢于斗争、正直敬业、乐观向上、忠厚勤劳、幽默风趣、富有爱心、为人谦和、朴实善良、同情弱者、真诚守信等等。我们写人就是要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去发现,去描写人性的光辉。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2

  【教学要求】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

  点拨、分析、研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单元学习介绍: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小说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小说的学习方法:P3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二、介绍背景:

  《祝福》写于1924.2.7., 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基础过关

  注音

  谬种 浸渍 陈抟 俨然 瘦削 形骸 荸荠

  草窠 桌帷 讪讪 蹙缩 渣滓 歆享 窈陷

  牲醴 烟霭 瓦楞 尘芥 朱拓 监生 炮烙

  咀嚼 执拗 间或一轮

  四、研习课文:

  1、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

  先速读课文,概括祥林嫂生活中的几个阶段

  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凄然死去]在祝福声中,离开人世

  开端===[初到鲁镇]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

  发展===[被迫改嫁]被婆家卖掉,后来有了儿子。

  高潮===[再到鲁镇]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掉了,流落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还是另有安排?

  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的手法。

  提问: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

  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浓重的悲剧气氛,

  而且死后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五、播放电影《电影》

  六、布置作业。

  思考问题

  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谁应该为祥林嫂的悲剧负责?

  第二课时

  一、分析祥林嫂形象:

  学生讨论话题: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预设问题:

  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

  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与电影结尾情节比较]

  [点拨分析]

  1.开端部分:

  ①祥林嫂为什么要到鲁家做工?

  ②祥林嫂是怎样对待使她"嫁而守寡"、"备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

  ③祥林嫂在鲁家的生活是极其悲惨的:……为什么说她"反满足"?

  2.发展部分:

  同一只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手,伸出了两条绳索,捆住了妇女的脖子,朝着相反的方向紧勒,要把劳动妇女置于死地而后快。祥林嫂当时就处在这种极端悲惨的境地中:族权迫使她寡而再嫁,夫权又视此为奇耻大辱,使她忍辱含冤,永远生活在耻辱之中。祥林嫂以后的悲剧,都是由此而引起的。那么,祥林嫂是如何对待新迫害的呢?

  3.高潮部分:

  ①祥林嫂为什么又一次来到鲁四老爷家?

  ②有人认为,丧夫失子有偶然性,这种看法对不对?

  ——-作者开始把批判的笔触由封建夫权、族权扩展到封建政权。按照封建宗法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则连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因此, "大伯来收屋"使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一次来到鲁家。她到鲁家后,又遭受了更大的打击。

  ③在鲁四老爷,人们对待祥林嫂这个"嫁而再寡"的不幸女人态度如何?

  A.鲁四老爷的态度:

  B.人们的态度:

  C.柳妈说鬼:

  4.结局部分:

  她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害怕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害怕在阴间被锯成两半。这种疑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但也正是这种疑惑,这种无法解脱的矛盾,使她在临死前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

  从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

  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正是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作者正是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地抨击的。

  小结:

  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礼教[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和封建思想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根深蒂固的统治。

  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是“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讨论:关于祥林嫂眼睛的肖像描写。

  “顺着眼”“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没有神采”

  “眼睛窈陷下去”“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他是一个活物”“”

  第三课时

  一、分析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1.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呢?

  ①间接描写——通过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点明了鲁四老爷的身分(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

  ②直接描写:

  A.行动描写:

  B.语言描写:

  a.祥林嫂被抢前:

  b.祥林嫂被抢时:

  c.当他为寻淘箩,"踱"到河边时:

  d.紧接着,午饭之后,卫婆子又来时:

  e.对四婶的暗暗告诫:

  f.祥林嫂死后:

  三、分析"我"这一形象: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四、分析柳妈:

  明确: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完全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

  她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

  同情他的人,也把他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

  第四节课

  一、分析、讨论写作特点:

  1.精当的环境描写。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②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句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小结:

  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1.小说故事时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

  2.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这也是一种反讽。

  二、精当的语言艺术

  解决课后练习第三题

  三、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重点是翠翠的形象。

  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

  主旨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品读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导入:

  投影:

  1.“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的意义的人却很少。”

  2.“我崇拜朝气,欢喜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这种人也许野一点,粗一点,但一切伟大事业,伟大作品就只这类人有份。”

  情学生谈谈这两句话的体会(略)

  这位追求美爱与自由,热爱青春与美的作家就是现代小说家——沈从文。

  二.介绍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识字与解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喁喁( )黑黝黝( )焖菜( )竹篁( )碧溪 且( )傩送( )涎皮( )甬道( )莞尔( )滨水( )蒿艾( )角隅( )胡诌( )嗤笑( )茨滩( )碾坊( )茶峒( )

  四.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步骤把握小说情节:

  1请学生复述小说的情节

  2提问:这篇小说的情节,前后有许多照应,请找几个例子

  点拨:

  (1) 翠翠梦中摘虎耳草。

  ——父母对歌相恋的故事翠翠问外公“万一我跑了呢?”

  ——翠翠想“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翠翠梦中听歌“像跟了声音各处飞

  ——外公讲翠翠父母唱歌相恋,“就是这歌唱出了你”翠翠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翠翠梦见摘虎耳草,“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祖父所唱的歌,原来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

  ——傩送唱了一夜的歌。

  3理清小说思路

  (1)黄昏看景,幻想出走 (2)无人理解,内心悲伤 (3)月下故事,埋下阴影 (4)梦中听歌,感情清晰 (5)兄弟比歌,天保闯滩 (6)夜晚等歌,祖父暗示 (7)吹笛谈心,感情明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小说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2.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3.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小说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教学难点: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方法:品读法。在小说中,翠翠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天真少女形象。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思和行动往往给人以一种难以琢磨的感觉。翠翠作为也不例外,你能否找出几处?

  明确:

  (1)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2)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 ,产生出走的念头?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后来心中又“很觉得悲伤”?

  (4)在听父母的故事是,翠翠为什么要“间或吁一口气”?

  (5)翠翠为什么要做那样的梦?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耳草轻而易举摘到了?

  (6)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祖父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7)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1) 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 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 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朦胧 清晰 明确

  5.作为翠翠世上唯一的至亲,祖父对翠翠的感情是如何看待的?他的心情怎样?又是如何去做的?

  明确:

  心情:既忧愁又快乐

  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7.翠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爷爷又具有怎样的性格,天保和傩送又是怎样的人?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4

  教学目标 :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在水一方》。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诗经》中的《蒹葭》,

  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

  二、 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三、 引入《氓》

  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四、 指导诵读

  放录音:第一遍,提醒学生注意 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

  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 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五、 词汇掌握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 无—毋 说—脱等等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至于 以为 泣涕 子 贿 宴)

  3.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其黄而陨:黄,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士贰其行:贰,数量词作动词,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数量词作动词,经常改变。

  4、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 说:tuō

  徂:cú 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

  六、小组讨论 理清思路(用两个字概括诗歌大意)

  明确:恋爱 婚变 决绝(板书)

  七、自主 合作 探究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1. 学习“恋爱”部分(一二章)

  ⑴学生集体朗读此部分后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明确:相见 定情 送别 约期 (布置作业:将这一部分改写成现代文,加入合理想象)

  ⑵品味“相约送别”场景中的语言,概括两人性情。

  明确:氓:急噪 任性

  姑娘:温柔 体贴 痴情 迁就男子 这也预示两人今后的悲剧婚姻生活。

  [3] 从“子无良媒”到“秋以为期”,女子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讨论) 明确:女子先言“子无良媒”,是出于对“礼”的一种遵从,古礼认为女子嫁人,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不然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又言“秋以为期”,说明女子冲破了“礼”

  的束缚,勇敢地与“氓”私订终身。

  [4]朗读第二章,请学生展开想象,女子思念男子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让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当时女子的心理细 微变化。(“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提问:从这两章中我们能不能对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有所了解?

  明确:

  A、当时的商业活动是物物交换—“抱布贸丝”

  B 、占卜文化—“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C、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 学习“婚变”部分(三 四五章)

  n 朗读第三章,提问:

  ① 本章讲述了什么内容?(明确: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② 既然是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为何又要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否多余?以及第四章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同样提到了桑叶,有何特殊含义?

  明确:

  不多余。使用的是比兴手法。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比兴手法可以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⑴ 请一学生朗读,提问: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⑵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明确]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n 朗读4、5两章,提问:

  ① 女子婚后生活如何?(明确:女子嫁给男子后辛勤劳作,任劳任怨,尽妻子的职责,而男子却“至于暴矣” “二三其德” “士贰其行”,且女子家人“咥其笑矣”。)

  ② 兄弟为何嘲笑她?(学生讨论)

  总结:(情景想象,女子回家后会对兄弟说什么话?)

  a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终身,违背当时礼节。

  b兄弟认为女子不懂得顺从丈夫。

  ③ 推测当时社会女子的地位和命运?(由于社会政治历史原因,女子将一生所有的幸福 寄托在爱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联系现实,不要丧失自我个体的独立性。)

  ④ 面对男子的背弃,女子是否是忍声吞气,苦苦哀求男子回心转意?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5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学会整体感知课文,领会文章主旨的阅读方式;

  2、能力目标: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珍爱自己,热爱生活,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

  2.学会“感知与领会”的阅读方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自己,热爱生活,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责任意识。

  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采用恰当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主要运用了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情感体验法。同时,还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的将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心声,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的教育。

  学法指导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探究,本节课确定的学法指导为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学生独立阅读,获取文本信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走出文本后通过合作学习法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的能力,激励诱导学生讨论、探究、答疑,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我是一颗星,璀璨的星空不会因我而黯淡,所以,我不重要;我是一滴水,浩瀚的海洋不会因我而干涸,所以,我不重要;我是平凡的人,忙碌的人群不会因我的懈怠而失去活力,所以,我不重要。但是,璀璨的星空离不开一颗颗星的装扮;浩瀚的海洋离不开一滴滴水的汇聚;人类社会的文明离不开一个个人的勤劳创造。虽然我很普通,很渺小,但我是重要的,我是不可或缺的。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毕淑敏的心灵呐喊:《我很重要》。

  二、走近作者

  通过对作者的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对自我的关注和爱护的意识。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及注册心理咨询师。 1952年生于新疆。半岁随母进京。16岁赴西藏阿里,11年军医生涯。1980年转业回京。从医20年后开始职业写作生涯。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代表作众多,《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但无一例外都是关于生命、死亡,近年逐渐关注心理学。

  三、整体感知

  (一)默读全文,理清思路,找出作者观点。

  思路:开篇提出“我不重要”——分析“我很重要”——肯定“我很重要”。(明确:作者从“我不重要”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观点: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二)找出依据,为什么“我很重要”。

  1.“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万物之灵。

  2.“我”是人类历史当中不可取代的“精致一环”。

  3.“我”是机遇的产物。

  4.“我”是父母浓浓慈爱与希望承载。

  5.“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6.“我”是替子女遮风挡雨的大伞。

  7.“我”是朋友肝胆相照的知己。

  8.“我”是自己事业的主宰。

  (三)归纳小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啊!作为每一个个体的我,不是被世界冷落或遗忘的小草,如果我是一滴水,我能滋润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缕阳光,我能照亮一方黑暗;我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所以,好好活着,我很重要。

  四、合作探究

  作者从担心别人的批判到响亮地向世界宣布“我很重要”,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对自己小声说——不习惯(但是我说了)

  2.声音放大一点说——激动(我这样说了)

  3.大声对世界宣布——勇敢(我终于说了)

  4.昂头响亮地宣布——骄傲(我坦然说了)

  五、拓展延伸

  (一)我真的重要吗?

  20xx年2月28日,早春的成都异常寒冷。大约下午4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四男生因为英语四级未过,从5楼跳下,结束了让他魂牵梦绕4年的大学生活。

  思考:读完以上的文字,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如果天堂的儿子读了母亲的这封信,他会对母亲说点什么呢?

  明确: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生命除了生活以外,还有责任的承载与爱的接受和付出,所以“我很重要”。

  (二)我很重要

  1、有些人在困难与挫折面前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那么还有一些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是怎样选择的呢?

  2、播放《千手观音》的视频。

  播放视频后教师总结说: 21位舞者是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哑人,她们平均年龄17岁,最小的只有13岁,身为聋哑人,她们优雅曼妙的舞姿强烈震撼了观众的心灵,她们对生命的热爱诠释了“我很重要”的内涵。与以上特殊人群比较,我们是身体健康的人,心理健全的人,我们也同样热爱生活,他们尚且能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我们呢?我们能否认识到自己的重要呢?

  思考:1、你觉得自己重要吗?为什么?作为中职生,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呢?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的精神都振奋了,我也要大声的说出“我很重要”,我是年迈父母牵挂的女儿;我是孩子稚嫩肩膀的依靠;我是丈夫相濡以沫的妻子;我是和谐幸福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用爱温暖我的学生。我们都很平凡,但我们都很重要,让我们一起对着生命大声宣誓吧:【我很重要,我是父母的希望;我很重要,我是亲情的纽带;我很重要,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有目标、有前途!我要奋斗!我要拼搏!我要创造自己辉煌的人生! 宣誓人:】

  【教学总结】

  《我很重要》一文,该文新颖独特的立意、层层推进的思路结构、欲扬先抑的笔法、情感强烈的对比和新鲜生动的修辞手法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1、领悟作品独特的立意。2、学习和体味欲扬先抑的笔法、情感强烈的对比和新鲜生动的修辞手法。将本课教学难点定为:品味充满哲理和情愫的语句。

  教学中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研读:设计了“导读-速读-品读-研读-拓展-体悟-练习”这样的教学流程,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领悟作者的观点:“我很重要”,领悟毕淑敏作为一名作家的睿智心和作为医生的关怀心——她教诲我们热爱生命,热爱自己,关注每一个“我”的意义与价值。“我”是泛指,既是自我,也是他人,是每一个个体的人。由浅入深的引导使学生自然地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很重要≠我很伟大,我很重要≠我最重要,“我很重要”是以对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的关爱为出发点的,而 “我最重要”则完全是以个人的利害得失为出发点,这些人只关心自己,只注重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从不关心别人。我们应时刻努力,不懈奋斗,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学生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的同时,也自然地得到了情感的陶冶、价值观的提升。

  不足的是:在带领学生研读课文、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还急躁了些,有的环节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还不够充分。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厚实自己的教学功底,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6

  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

  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四、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

  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诵读法,教师讲解法。

  第二课时:讨论学习法。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

  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并且通过竞争激发了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悟。同样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人人生观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6、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心官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出现的精彩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三。

  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例如学生总结这篇课文十分精彩: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8

 【教学目的】

  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难点】

  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曹禺和《雷雨》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二、复习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三、赏析第一场第一层

  1、分角色演读剧本:两个角色,一个扮演鲁侍萍,一个扮演周朴园。

  2、第一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

  2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半晌”,写鲁侍萍和周朴园追忆往事。第二层写鲁侍萍和周朴园现在的矛盾冲突。

  3、“大概是的”中“大概”一词能不能换掉或删除?为什么?

  明确:不能。这个词表示揣测语气,说明鲁侍萍并不知道,因为她不是周朴园的下人。

  4、周朴园为什么要旧雨衣,不要新雨衣?

  明确:出于处境艰难,反映了当时民族资本面临很大困难的时代背景。

  5、周朴园为什么觉得鲁侍萍奇怪?

  明确:因为鲁侍萍的一举一动是那样的自然,完全不像陌生人,另一方面周朴园又有些熟悉。

  6、周朴园说梅家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而鲁侍萍说“她不是小姐,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样写表达上有何效果?

  明确:夸奖的话从周朴园嘴里说出,更可反衬出其内心的虚伪、灵魂的卑劣;而鲁侍萍的自贬恰恰表现了三十年前发生的事对她的打击之大,以及其内心的怨愤之重。

  7、鲁侍萍为什么不直接告知自己的身份,而当周朴园说要为之修墓时,她何以又说出来了?

  明确:先前是因为不愿提及那些于她并不光彩的事,后来说出来是为了揭露周朴园虚伪的本质。

  四、分析第一场第二层

  1、周朴园口口声声思念梅侍萍,而一旦她出现在眼前时,他又为何“忽然严厉”起来?

  明确:因为这已不是从前那个让他日思夜悔的梅侍萍。而且那先前的思念只是一种虚伪的惺惺作态。

  2、鲁侍萍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她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遭遇很不公平,但却缺乏觉悟,所以把一切都归结到命运上去。

  3、“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可否不用反复?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反复能充分表现她的怨愤之情。

  4、周朴园大三十晚逼走梅侍萍为的是什么?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一个什么论断?

  明确:为的是娶有钱的门当户对的小姐;这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5、周朴园说他当时是“于心不忍”,真是这样吗?

  明确:不是。这只是他为自己的丑恶灵魂所找的一个安慰的借口,只是为自己的可耻行径做开脱。

  6、鲁侍萍听周朴园的辩解之后,思想情绪有何变化?她还怨恨周朴园吗?

  明确:她善良的本性使她丧失了抗争的斗志,内心也宽恕了周朴园的卑劣行径。

  7、周朴园说“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这是怎样的心理?

  明确:担心鲁贵来寻他报仇。

  8、鲁侍萍说鲁大海跟周朴园“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那么鲁大海是怎样的人?周朴园又是怎样的人?

  明确:鲁大海是工人代表,有责任心,有正义感;而周朴园是资本家,无责任心,靠欺压工人谋利。

  9、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他的儿子后,为什么要冷笑?

  明确:周朴园以为一旦鲁大海知道自己就是她的父亲时,便会放弃与自己斗争的激。

  【教学总结】

  一、课件引路,激发兴趣

  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性,巧妙运用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 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达到融情入景,自我感悟,形成语感,陶冶情操,自主发展。在逼真的动画情景中,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轻松了解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边读边想,读中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体现了:

  (1)自读感知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在头脑中初步勾画出雷雨的情景。

  (2)表演读深化感知。在对课文内容、情感了解后,相信学生,指导他们从语气、表情、动作方面,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紧扣重点,读中感悟。让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句、关键词反复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读,悟出雷雨前特有的“静”与“动”,雷雨中的大而急,雷雨后的美丽与清新。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的设计体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思想。在识字、写字的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互动,静心读书和活泼参与的互动中,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把教材情感变成了孩子们的愉快情感。

  总之,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师生都激情满怀,我们感到语文的精彩,生活的灿烂。

  最后,谨以一学生的发言作为结语:“老师,读了这一课,我觉得真的要下雷雨了耶!”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了解消息的深层内涵。

  2、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学会消息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心感受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评价感人肺腑的人物——甘地。综合运用比较阅读,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消息的各要素,能分析消息的不同结构形式,能具体地区分通讯与消息的不同。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导语-主体-结尾)和结构形式(倒金字塔形式)

  2、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学习方法:感知课文,比较阅读、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1、利用自习课时间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文《甘地被刺》。P51页

  2、利用自习课时间要求同学们阅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P57—60页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份报纸,请大家找出你最先看到的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思考一下,何为新闻以及新闻的特点。

  生:各自读出自己手中报纸中的新闻,回答问题:“新闻就是写出新鲜的事;新闻要真实;新闻要吸引人,特别是标题……”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感觉,很好,下面我们来准确地概括一下:

  新闻是一种事实的信息,也就是说它的本质就是真实,我们说新闻新闻,为什么新闻姓“新”而不信“旧”呢,记者最忌讳“昨天”这个词,快是新闻的竞争条件,也是新闻的质量体现,也就是说快速是新闻的生命,那好,根据新闻的两个特点,我们可以给新闻下一个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板书: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特点:真实(本质)快速(生命)

  当然,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特写等文体;狭义的新闻指的就是消息。今天我们主要是学习的是消息这种文体。

  好,现在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关于新闻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书P58页从第二自然段看一直到59页中间那一部分,边读边画重点,2分钟时间,然后我叫同学来回答问题。好,现在开始。

  师:提问:新闻消息的结构有哪几部分?

  生: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师:完整的消息标题包括什么?

  生:引题、正题、副题

  师:什么叫做导语?它通常包含什么?

  生: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的一句话叫做导语,它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板书: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9篇】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设计12-25

高中语文《乡愁》的教学设计12-28

将进酒教学设计高中语文12-21

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11-20

高中语文《将进酒》教案设计10-27

人教版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滕王阁序》的教学设计12-22

精选《观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1-15

高中语文课《离骚》教学设计10-07

高中语文必修2教学设计:《离骚》10-30

高中语文《雨巷》的教学设计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