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16 01:47:52 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选16篇)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唱:《春天来了》。

  2、我的创造: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能够从“春天”的旋律中感受到春天之美,感悟到春的美好和短暂。

  2、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学唱《春天来了》,熟悉这一为世界共同喜爱的旋律。

  (2)认识断音记号,了解断音记号的唱法。

  3、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听、唱、编等形式的音乐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快乐情绪,进一步增进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能熟练演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难点

  认识断音记号,了解断音记号的唱法。

  教具准备

  钢琴、音像资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布谷》。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请大家想一想,歌曲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二、新授歌曲《春天来了》。

  1、学生听范唱,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首歌,你能听出歌曲的歌颂对象是什么?情绪是怎样的?

  2、用“啦”字哼唱全曲。

  师:你发现那些地方容易哼错需要注意的?

  3、教授断音记号,请学生把歌谱完整地唱一遍。

  师:我们一起来唱整首歌曲的歌谱,注意断音记号,要唱得短促有弹性。舌尖的动作要敏捷轻巧。

  4、唱歌词。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学生思考后知道该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再唱一唱。

  5、改变速度演唱《春天来了》体会情绪的转变。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我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现在你跟我的琴声唱一唱体会歌曲的情绪是否发生了变化?用连音法唱。

  6、学生用较慢的速度唱体会歌曲的情绪,体会情绪,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师:同学门说的很好,速度的变换影响歌曲的情绪,只要符合歌颂的对象,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也可以改变一下速度,让一首歌曲唱出几种味道来。

  7、处理歌曲唱好歌曲。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连音唱法,要注意有的地方不能连起来唱。

  8、看书完整的'演唱。注意强弱、断音和连音。

  师:用你的声音来营造一个美好的春天吧!

  三、创编旋律

  师:《春天来了》这首歌同学们唱得的真不错,春天姐姐非常高兴,她还想考考聪明的小朋友们。

  1、你还能用其它不同方式来表现这条节奏,比如拍肩、跺脚。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同学们的节奏编得真棒,如果再加上音符,变成好听的旋律,春天姐姐听了肯定会很高兴,你能把这些音符填写到我们组合好的节奏中去吗?

  2、师范唱几句编好的旋律。

  3、分小组交流,讨论,编完后,一起唱一唱。

  (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能拓宽思路,深化认识;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更新思维方式,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小组的作品,师弹一遍,生视唱。同学们可真行。这几条优美动听的旋律连老师都没想到。你看,春天姐姐听着同学们创作的旋律越来越高兴了。

  四、全课总结

  踏步走出教室,以《春天来了》作为背景音乐。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准确地演唱和律动《爱星满天》,感受歌曲乐句的对称性。

  2、能跟着老师的指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

  1、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熟悉歌词以及歌曲可分成的乐段。

  2、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主要是学生通过听来达到学会演唱的目的,教师在难唱或易唱错的地方重点解决问题。

  3、配合律动体验歌曲的美。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答案:第一乐段(1-16小节),采用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描绘了美丽的天空带给人们的快乐和甜蜜。第二乐段(17-32小节)稍显激动,前后明显的对比,歌唱人间高尚而纯洁的爱。第三乐段(33-48小节)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是爱心的传递和延伸。

  3、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找到变化音--,

  4、重点难点:后十六和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5、有感情的熟练准确的演唱歌曲。

  6、配合律动来完整演绎《爱星满天》。感受乐句和乐段的结构,体验歌曲美好真挚的感情。(p13有完整的律动动作)

  四: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大胆地演唱《举杯祝福》。

  2.能说出调号的概念,认识G大调在五线谱上的唱名位置,能在五线谱上视唱本课G大调的两条视唱曲(1)(2)。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能用肢体动作体验,感受音乐。

  三、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情绪、声音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青春舞曲》,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音乐教室。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它是哪个民族的?

  3.范唱《举杯祝福》(显示课题《举杯祝福》)

  (二)聆听感受

  思考1:说说这首歌曲表现怎样的情绪?节奏有何特点?

  思考2:听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三)走进新疆——乌兹别克族

  1.师: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新疆的乌兹别克族!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舞蹈音乐。

  2.师:看!漂亮的乌兹别克女孩来到我们教室,她们邀请我们班同学一块用歌声来举杯祝福。(活动设计;班上几位女生戴上乌兹别克族小帽,像漂亮的乌兹别克族女孩。)

  (四)学唱歌曲

  1.活泼并具有舞蹈感的节奏学习:(板书典型的节奏)

  活动1:第一条,有几种节奏型?(3种)全班分成三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拍手,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完成。

  活动2:第二条,有几种节奏型呢?(2种)全班分两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身体自由律动。

  活动3:第三条,请四个同学接龙,要求口念并加不同的身体部位的律动。

  2.节奏下加歌谱,歌词的学习。

  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用手的高低感觉旋律高低的走向。

  活动设计2:每句歌词中能否找出一个要强调的字或者词语,把它用声音强调出来。

  3.师:发现旋律是否有相同之处?

  生:第一、二乐句相同。

  师:旋律还大量用了同音反复。

  4.师:注意“嘿”字唱几拍?

  生:四拍。

  活动设计:请用手从胸口往前延伸,心里数1、2、3、4.既体会时值唱四拍的感觉,又感觉把这个长音像礼物状送给观众。

  5.师:想想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爸爸、妈妈想喝上一杯?(想象“举杯”的场景)请同学们齐读演唱提示:“别比雅拉”意为“一杯酒”,这里用来表示欢呼之意。

  活动设计:我们可一手划圈甩动,并体会用大声吓观从的声音来歌唱,从而体会内心的欢呼之情。

  6.师:《举杯祝福》是祝福什么?

  生:祝福家乡人民幸福安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7.师:同学们说说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件令国人骄傲的大事?生:(自由作答)

  8.同学们有了情感的共鸣,感觉内心像大海在翻滚。

  活动设计:演唱时可先把双手交叠在胸口,再慢慢往前拉,感觉由内而外的激动之情。

  9.请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音乐知识——调号

  1.对比简谱与五线谱中的调号。

  2.调号的概念。

  3.唱C大调与G大调音阶,对比感受。

  4.课堂练习:视唱练习(1)(2)条。

  (六)编创与展示

  1.新疆乌兹别克族人民有歌必有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舞蹈动作,上台展示。

  2.学生手拉手,围成圈,在教室里边唱边舞。

  (七)课堂小结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要求学生课后背唱歌曲《举杯祝福》并收集新疆的民歌,下节课展示交流。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歌曲旋律优美细腻的特点唱出来。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感悟我们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

  1、学生演唱所知道的江苏民歌

  2、学唱歌曲《无锡景》

  3、演唱中重难点的解决以及歌曲的特点分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一段音乐。向学生提问。

  (1)大家知道老师刚刚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

  (2)那么这首曲子是哪里的民歌呢?表现了怎样的特点呢?(生:江苏民歌。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师:是的,那么除了《茉莉花》,大家还知道哪些江苏民歌呢?

  生:《拔根芦柴花》、《杨柳青》、《紫竹调》、《无锡景》、《姑苏风光》、《杨柳青》今天老师带来的就是一首在江苏广泛传唱的民间歌曲——《无锡景》。

  二、引出课题——《无锡景》

  师:请同学们在欣赏时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身为无锡人的自豪和欣赏无锡美景时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

  三、新歌教唱

  1、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出示第一段歌谱)师:大家哼唱一下歌谱,看看这个歌谱有几个音组成。

生:12356.没有4和7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是我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五声调式也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只用五个音就可以完成一首乐曲,12356分别叫宫商角徵羽,我们这首歌曲的主音是1,所以称作五声宫调式。

  师:大家有没有看到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首先看到有很多的连音记号,我们来试唱一下。

  2、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师: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歌词体会一下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有“呀”“么”等衬词。

  师:是的,那么大家知道这些衬词有什么作用吗?

生:这样可以表现亲切柔和的语调。师:没错,歌词中采用了很多无锡方言,因为这是老百姓自己传出来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语化的歌词,唱起来更加亲切。师:大家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唱出江南民歌细腻委婉的韵味。

  四、总结课程(播放音乐《无锡景》)

  师:同学们,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接近和了解江南的民歌和音乐,领略其中的无穷魅力

  五、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5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校园的早晨》是20世纪80年代的歌曲,由高枫作词,谷建芬作曲。由于歌唱家的成功演绎及歌曲清新的题材,成为一首传唱颇广的流行歌曲。

  歌曲旋律流畅、优美、清新、活泼、跳跃。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歌词与音乐恰到好处的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刚好与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力的社会景象吻合,成为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校园歌曲之一。

  《哦,十分钟》是由陈益康作词,范真真作曲的校园歌曲,曲作者范真真当时是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中二年级的16岁女学生。此歌曲曾获得首届“星海杯全国大、中学生青春之歌歌曲大赛”一等奖。

  歌曲是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生活的快乐写照,充分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学生纯真的感情。歌曲为并列二部曲式结构,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

  二、教学对象分析

  前面已分析,这里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80—90年代的历史背景与校园生活,简介作曲家谷建芬。

  2、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的主旋律部分,体会休止附的巧妙运用在歌曲中所期的作用,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3、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了解歌曲的结构,感受歌曲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的特点,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4、通过演唱与欣赏这两首歌曲激发学生对校园歌曲产生兴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

  四、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主旋律部分。

  2、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钟》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五、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钟》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这个学期音乐课前的十分钟熟悉这两首歌曲的音乐

  七、课时安排

  1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欣赏校园风景照片四幅,配以抒情优美的背景音乐。

  师:这是什么地方?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说出自己看了照片后内心的`感受)

  师:有这样一首歌曲就能够表达同学们现在的心情,这首歌就是《校园的早晨》,我们一起学习好吗?

  (二)教授新课

  1、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1)师生交流歌曲的历史背景及简介作曲家谷建芬。

  (2)听赏歌曲《校园的早晨》,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旋律的特点。(前半部分欢快、跳跃,后半部分优美连贯)

  (3)学唱歌曲

  A、听老师范唱歌曲

  师:找出表示停顿的符号,体会其作用。

  生:休止符,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

  师:“沿”后面的休止符应该怎样唱?换气还是声断气连?

  (教师师范两种唱法,请学生分辨,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唱出来)

  B、学生跟随琴慢速轻唱两遍歌曲。

  师: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

  生:歌词与音乐的巧妙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也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了的社会景象。

  C、全班同学跟多媒体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欣赏歌曲《哦,十分钟》

  (1)请一位同学简介歌曲的背景。

  (2)老师弹奏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歌曲二部并列曲式结构。

  (3)学生聆听歌曲

  师:刚才大家听得那么投入,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后明确:生动活泼,轻快优美。

  师:一听我们就知道歌曲是描写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的快乐写照,那这首歌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生: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

  (4)学生演唱歌曲

  师:看来大家很喜欢这首新歌,现在我们就用轻快活泼声音的跟老师的伴奏唱唱这首歌曲,把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出来。

  师:刚才同学们唱得很投入,老师特别想知道你们在课间都玩哪些游戏?

  生:跳绳、跳皮筋、踢毽……

  (5)学生表现歌曲

  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玩”课间的这些游戏。

  (说明:以《哦,十分钟》音乐为背景,分小组按歌曲的节奏做跳绳、踢毽拍球等动作模拟表现课间的游戏)

  师:刚才我们都玩的很尽兴,我想: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课间的十分钟,我们也要珍惜。因为只有休息好,才能更加精力充沛的学习。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两首好听的校园歌曲。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许多首校园歌曲不但在校园内广为流传,而且传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其中还有好多首现在仍然盛唱不衰。《乡间的小路》、《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踏浪》等,同学们课外可以去收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6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重温已经学过的思念故乡的歌曲,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以小组单位设计歌曲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由于很少学生有离开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体验,缺乏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 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

  难点: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思乡的感情不仅要深入学生心理,还要让他外化用歌声表现出来,是个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

(1)要求在课外从学过的课本中寻找思念故乡的歌曲,以小组为单位复习歌曲。 

(2)带竖笛

  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1、进教室

  (1)播放古诗

  歌曲《静夜思》

  (2)引导学生

  感受歌曲

  (1)听音乐

  进教室

  (2)谈谈对

  音乐的感受

  文字:念故乡

  创设思念故乡的氛围,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思乡的情绪。

  2、发声练习

  指导学生有力度变化的发声

  根据旋律线条的起伏,用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

  发声练习曲谱

  为后面运用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铺垫。

  3、用竖笛自学歌曲主旋律

  (1)老师这有三条旋律,请你自选一条吹一吹

  (2)强调附点节奏

  (1)用竖笛自选练习

  (2)钢琴伴奏练习第一局的同学站起来吹一吹、练习第二句……

  (3)分句唱一唱

  (1)3.5 5 3.2 1|

  2.3 5.3 2 — ||

  (2) 6 .1 1 75 6 |

  61 75 6 — ||

  (3)3.5 5 1.2

  3| 2. 1 26 | 1—— —||

  歌曲《念故乡》是由这三条旋律组成,学会了这三条旋律等于解决了识谱问题

  4、导入

  我们刚才练习的三条乐句是选自歌曲

  《念故乡》,这首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工作时写的

  观看多媒体认识作者

  (1)出示课题《念故乡》

  (2)展示德沃夏克的肖像

  让学生认识曲作者

  5、欣赏《念故乡》理解歌曲内容

  6、学唱歌曲

  (1)你了这首歌曲你想说点什么?

  (2)德沃夏克是哪个国家?指导学生找一找地图上中国在哪?捷克在哪?美国在哪?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念故乡》

  (1) 视唱

  (2) 学习歌词

  (3) 练唱歌曲,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1)听音乐,谈初步的感受

  (2)回答:捷克在欧洲,美国在美洲,隔着太平洋

  (1)第一遍视唱,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情绪,第二遍视唱,抠出情绪,教师范唱与学生对比

  (2)全体用lu哼鸣,请一名学生配乐朗读;集体配乐朗读

  (3)带歌词练唱歌曲

  (1)播放歌曲《念故乡》

  (2)展示世界地图

  (3)地图上捷克和美国用红色展示

  (1)、(2)、(3)

  出示歌谱

  (1)了解歌曲所想表达的情感

  (2)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找捷克、美国帮助学生理解身在他乡的情感

  层层递进学唱歌曲通过视唱、哼鸣使学生能感受歌曲的情绪,能正确演唱歌曲

  7、高潮:层层递进激发情感

  (1)你们想不想看德沃夏克的故乡

  (2)看船出海,引导学生给歌曲加旁白台词

  (3)在教师不断地引导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激发有感情的唱,他把所有感情都宣泄在音乐上,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唱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感情

  (1) 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两句

  (3)有感情的朗读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力度处理,并示范演唱;集体唱

  (1)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

  (2)播放“看船出海”

  (1)通过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激起学生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2)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发挥想象

  (3)学生逐渐的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中,并释放自己的情感

  8、音乐与相关文化

  它极度的思念故乡,写了一首令人轰动的《第九交响曲》,念故乡就是其中的片断,我们听听这首交响曲其它的乐章

  (2) 欣赏《第九交响曲》

  播放《第九交响曲》

  让学生了解作者虽然命运坎坷但是非常乐观,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养成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9、组织综合表演,发挥想象

  教师组织学生对学过的思乡之曲进行综合表演

  (3) 以两个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题材和表演形式进行即兴创作

  题材:《念故乡》、《送别》、《故乡的亲人》、《红河谷》

  表演形式:唱歌、舞蹈、朗诵、加旁白、演奏等

  通过即兴创作音乐活动,来表现对故乡的感情。

  10.教师小结,下课。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1、认识乐器

  2、音乐欣赏:《尔达什舞曲》(小提琴)、《梦幻曲》(大提琴)、《西西里舞曲》(长笛)、《拿波里舞曲》(小号)、《单簧管波尔卡》(单簧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不同乐曲和看图,认识西洋管弦乐器、乐队极其声部,听便不同乐器和不同声部的音色,了解西洋管弦乐器常识及其有关知识。

  2、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

  教学重点:

  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了解西洋乐器的外形和音色,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体会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启发学生体会和感受大型管弦乐作品。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接受欧洲音乐语言,并能体会和理解音乐的美,与此同时,将音乐知识介绍给学生。

  教学过程

  1、播放一段管弦乐作品,引出主题-----西洋管弦乐队及其中的乐器。

  2、介绍西洋管弦乐队。出示管弦乐队图片。

  3、介绍西洋乐器。

  (1) 木管组:长笛和短笛;双簧管和英国管;单簧管和低音单簧管;大管和倍大管;

  (2) 铜管组:小号、长号、大号以及圆号。

  (3) 打击乐器组:定音鼓、镲、大鼓、小鼓、铃、三角铁、锣、钢片琴、木琴、钟琴等。

  (4)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5) 其他乐器:键盘乐器,钢琴、管风琴、古钢琴。

  4、音乐欣赏

  (1) 将教材上的欣赏曲目各播放一段,让学生填写演奏乐器和最初的感受。

  (2) 对每个乐器进行讲解和欣赏。

  (3) 再次欣赏,将学生引入对乐器的更深层理解。

  (4) 小提琴独奏《尔达什舞曲》重点抓住慢板和快板的对比,尤其是慢板所表现的带有忧郁的、深沉的情绪;而快板部分则是欣赏一种奔放的情绪和小提琴快弓的演奏技巧。

  (5) 大提琴独奏《梦幻曲》重点欣赏其优美的、波浪起伏的旋律线与大提琴的柔美、醇厚的音色的结合,所营造的梦一般的意境。

  (6) 长笛独奏《西西里舞曲》感受长笛清亮、优雅的音色和西西里舞曲的六拍子、小调性柔和色彩以及流畅的旋律。

  (7) 小号独奏《拿波里舞曲》除掌握小号的音色外,特别注意其中的节奏性。

  (8) 单簧管独奏《簧管波尔卡》体会波尔卡舞曲的.题材特点,旋律型和节奏的变化所造成的不同段落的对比,并掌握单簧管的音色特征。

  5、对本课进行总结。

  课后反思:

  西洋管弦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在班级有部分学生学习了一些管弦乐器,由他们进行初步的讲解效果会更好。对乐曲的理解可以逐步进行,尽量先从感性上进行欣赏,再从节奏和速度上进行讲解,逐步的对音乐进行剖析,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京剧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听唱等形式学习歌曲《唱脸谱》,激发学生了解京剧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了解中国的京剧脸谱,并且可以掌握演唱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学难点:

  欣赏全曲,并能用准确的速度和力度演唱《唱脸谱》。

  教学准备:

  视频,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京剧《苏三起解》,提出问题。

  二、学习新课。

  1、简介京剧的`形成。

  2、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京剧的知识。学生观察图片,说出京剧的行当及京剧中的角色的扮演。

  3、多媒体播放《唱脸谱》,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学生听歌曲,自由谈论。

  4、歌曲范唱。

  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

  5、学唱新歌。

  (1)、教师领唱,学生随教师指挥一起跟唱。

  (2)、难点突破,倚音、下滑音。

  (3)、随教师一起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认识邵永强,了解他的生平及作品。

  3、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了解大漠。

  2、简单介绍大漠的历史文化。

  3、揭示欣赏曲目。

  思考并回答:听一听,看一看,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二、欣赏《大漠之夜》

  1、播放《大漠之夜》。

  提问:你听过能联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2、介绍改编的钢琴协奏曲《大漠之夜》。出示协奏曲的'概念。每听过一段,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1)聆听

  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

  生:大漠上。

  师:这首歌就叫《大漠之夜》。本歌曲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

  生:赞美大漠之美。

  3、初听歌曲,初步感受其音乐形象及情绪。

  给学生听其他的关于大漠的歌曲,分析两者的异同,畅谈你更喜欢哪部作品。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10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的音乐学习,积累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聆听学习了国内外众多的音乐作品。本节课授课教师选择的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欧美览胜”中的相关内容,以教唱意大利船歌《桑塔露琪亚》和欣赏以芬兰民歌改编的《在森林和原野》为主线。授课教师运用聆听、歌唱、合作、小乐器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从节拍、节奏型、情绪、演唱形式等方面,整体感知船歌的风格,辨别演唱和演奏形式的异同,并在整体感知歌曲的基础上,采用以学测评的模式,在教中学,在测中学,同时,感知欧洲当地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1.在聆听、演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教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认识意大利船歌的基本知识。

  3.教师教学生用排箫吹奏《桑塔露琪亚》二声部旋律,为人声演唱的一声部旋律伴奏。

  4.教师教学生辨别作品的演唱形式和演奏形式。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利用排箫为一声部伴奏。

  2.能准确辨别出演唱形式及演奏形式、船歌、大小调。

  (三)教学重点

  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的主旋律声部。

  (四)教学难点

  通过不同作品的赏析,分辨演唱及演奏形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辨歌曲,展示地图

  问题1:同学们,请仔细聆听作品,结合地图,找出相对应的国家。

  问题2:观看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版本的《桑塔露琪亚》。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别聆听三首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片段,用地图导入国家,在复习歌曲的基础上,将已学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再运用视频介绍导入——意大利。

  2.播放介绍意大利的视频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意大利的音乐及文化。

  (二)教唱《桑塔露琪亚》(出示课题)

  1.初步聆听歌曲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并随乐打拍子,初步感知船歌摇曳的特点。

  2.节奏训练

  设计意图:通过拍击预设节奏型,使学生在了解三拍子强弱规律的基础上准确拍出重音,初步感知作品情绪。

  3.分析节拍及情绪特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音乐情绪,为下面划分段落做情绪上的铺垫。

  4.作品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及“船歌”的特点。

  5.进一步感受作品

  设计意图:分乐段对比A段与B段的情绪差异,引导学生观察曲谱上旋律线的走向。

  6.介绍并听辨大小调

  设计意图:自上而下地进行知识串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欣赏聆听,以作品的情绪对比为主线,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然后,教师演奏《青春舞曲》(旋律高八度、低八度慢速弹奏),引导学生通过听觉及视觉的双重感受辨别“西洋大小调”。

  7.母音模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边看指挥手势,边用母音模唱旋律,为接下来的填词演唱做准备。

  8.填词演唱

  设计意图:将情绪融入歌词,让学生自学演唱歌曲主旋律。

  9.加入排箫,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请排箫社团的学生吹奏旋律中的骨干音,其余学生带歌词演唱主旋律,让他们进一步感知多声部音乐的和谐。

  10.评价测试

  设计意图:利用测评,让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为接下来《在森林和原野》的导入做准备。

  (三)欣赏《在森林和原野》

  1.初听作品(四重奏片段)

  设计意图:介绍作品背景,进行导入,并让学生了解有关弦乐四重奏、弦乐器、室内乐的相关知识;以学唱作品为评测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歌曲的演奏形式。

  2.评价测试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辨别出小提琴独奏、弦乐合奏、弦乐四重奏、管弦乐合奏。

  (四)总结

  1.梳理重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整理本节课的相关重难点,带领学生再次强化记忆。

  2.结语

  设计意图:利用语言结束课程。

  四、教学反思

  在准备本节公开课的.过程中,基于“艺术测评”的背景,授课教师思考了如何运用更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整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授课教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授课教师一直以测评为有效手段,服务于教学本身。不论是课前情境的导入,还是课中的所有评价测试,教师的安排都是在翻看了苏教版七年级四册音乐书后,结合本单元授课内容有机选择并不断整合的结果。这些作品多为艺术测评中的一级演唱曲目或一级欣赏曲目。在最终的艺术测评中,音乐教师本身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演唱形式、演奏形式、作品国家、作品体裁、曲作者等。授课教师在本节公开课中以测评为切入点和线索,贯穿整节课,着眼于归纳、梳理整个三年的音乐知识,带领学生统一复习已学知识,并为未学知识先行做好铺垫。在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发现,这种新颖的授课模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整合相关知识点,使其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在学唱《桑塔露琪亚》的环节,授课教师在尊重学生听觉的基础上,以聆听、欣赏为主,尝试让学生通过听辨,感知作品情绪的变化。随后,通过旋律线的对比,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划分段落,更直接、更科学地带给学生全新的音乐体验。最后,在欣赏《在森林和原野》时,教师也以测评为有效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授课教师以学为测,以测用学,紧密围绕测评要求,努力将每个知识点都归纳、梳理好,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引入校本课程

  在平时的音乐课中,如何通过有效手段让校本课程真正服务于音乐课程本身,是授课教师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排箫是本校的校本课程。除了每周一次的社团排练,该课程也可以让排箫社团的学生发挥作用。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排练作品也并非音乐教材中的,教师发现,排箫社团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每周社团课上的排箫学习及社团展示。在本节公开课教唱《桑塔露琪亚》时,授课教师尝试用排箫抓取主旋律声部中的骨干音,让排箫社团的学生练习吹奏二声部旋律,为人声演唱的一声部主旋律伴奏,给予排箫社团的学生一个除正常社团排练之外的自我展示机会。在实践中融入校本课程,可以使原本相对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在上课时,学生在这一环节兴趣盎然。师生配合,达到了共赢。

  综上所述,授课教师认为,运用课堂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梳理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从聆听、歌唱的角度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考点。这远比在课堂上罗列单一的知识点更加科学、有效。授课教师依据本校学生的学情,在艺术测评的背景下,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挖掘学生无限的潜能,让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学以致用。通过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授课教师在努力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的基础上,丰富了教学手段,构建了学生正确的审美导向。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11

  第一课时《绿色家园》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和欣赏曲,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管弦乐《九寨沟音画》进教室

  二、新课教学

  1、学习管弦乐《九寨沟音画》

  导语:老师带领大家去看一个地方,请欣赏九寨沟的宣传片(学生看着美丽的风景啧啧称赞)

  2、欣赏管弦乐《大峡谷组曲〃日出》

  导语:再请大家欣赏音乐片段,你能想象音乐所描绘的画面(学生边听边想象)

  (1)学生讨论、交流音乐所描绘的情景

  (2)师总结:刚才欣赏的《九寨沟音画》和管弦乐《大峡谷组曲〃日出》都向我们描绘了

  美的大自然的情景。但我们知道,现在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该怎么做,请听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3、学习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1)教师范唱(独唱,演唱高声部)

  (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3)听录音范唱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可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情绪怎样?从歌曲中感受到、

  体验到什么?

  (4)学生交流讨论、谈感受、体验。

  (5)我们能和着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作些动作吗?(学生可站着、可坐在自己的座位

  上、也可走出座位,随意的表演)

  (6)跟着钢琴试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解决难点,如弱起、休止符等)

  三、布置作业: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试用你熟悉的音乐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介绍给大家。

  第二课时《给未来一片绿色》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和欣赏曲,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通过学习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三)通过欣赏《九寨沟音画》和《大峡谷组曲》选曲,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在聆听音乐时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能够正确辨别、选择有对比性的描写景物的音乐。

  (四)知道有关音画、音诗、组曲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进教室。

  二、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管弦乐《九寨沟音画》、管弦乐《大峡谷组曲〃日出》的教学

  1、学习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1)听录音范唱为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设计演唱形式

  (2)学生交流讨论。

  (3)根据学生设计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4)歌曲教学个别反馈(请乐意演唱这首歌的同学,上台表演《给未来一片绿色》,师生共

  同为之打分,并作好平时成绩记录。)

  2、学习管弦乐《九寨沟音画》

  (1)什么是音画、音诗、交响诗?九寨沟何为九寨沟?在我国什么地方?

  (2)聆听《九寨沟音画》的第二乐章、第三乐章、第乐章。处理作业题第二题(倾听管弦乐

  的两个片段,对照下面的图景,选择与音乐相适应的画面)

  3、欣赏管弦乐《大峡谷组曲〃日出》

  (1)什么是组曲?

  (2)师介绍《大峡谷组曲》及科罗拉多大峡谷。

  (3)感受、体验管弦乐中定音鼓、短笛、英国管的音色。

  (4)演唱管弦乐《大峡谷组曲〃日出》的音乐主题。

  (5)完整的聆听第一乐章《日出》,感受、体验晨曦、鸟鸣、绚丽的山谷和喷薄欲出的太阳,

  一派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大峡谷景象。

  (6)介绍美国作区家格罗菲

  三、作业反馈: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试用你熟悉的音乐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介绍给大家。

  (学生介绍或展示)

  四、小结、拓展

  为了给未来一片绿色,请你向自己、身边的人、世人发出你的忠告或决心(学生讨论、交流)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柳编是我国传统手工工艺之一。

  2、了解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3、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柳条的特点,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教学难点:通过观赏,柳编工艺品,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课前准备:柳编的图片和一部分柳编制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柳编工艺。

  1、出示部分柳编制品,让学生猜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师介绍柳编。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

  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

  区出口创汇的项目。

  3、了解柳条的特点,以及可以制作的产品。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

  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

  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

  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4、课件展示柳编工艺品,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本学期开始,我们将走近柳编工艺。让我们也用我们的手编织出我们喜爱且

  实用的工艺品吧。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初步了解日本樱花的相关文化。

  4.学习和掌握日本民间“都节调式”并用它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旋律创编;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樱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根据音乐的风格判断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印度、日本、朝鲜)在这三个国家中,哪个国家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呢?(日本)

  二、教师介绍日本的民俗风情

  1.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的起伏变化。

  2.师问: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引出樱花相关文化)

  1)讨论歌曲的音乐特点。

  2)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创编。

  3)教师给出4小节简单节奏写在黑板上,请学生随意组合都节调中的音符,感受都节调是构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的因素。

  3.总结形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因素是日本的民族音乐调式:都节调。

  用舞蹈形式表现音乐

  教师进行本课的小结学生听讲

  欣赏图片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用U音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学生对歌曲进行感情处理。

  4)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a讨论:a.音乐结构简单b.旋律自然朴素c.都节调式的运用。

  b请学生把歌曲《樱花》中的各个音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并且哼唱出来。(34671)这就是日本的民歌调式,叫做“都节调式”。

  c集体演唱分享自己的作品。

  三、学习简单日本舞动作,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演唱《樱花》。

  学生谈课后的感受和收获感受不同风格的歌曲,一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音乐软件引发学生兴趣。

  通过问题的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广度,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二、了解古琴曲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三、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基本意境。

  教学重点:

  一、欣赏古琴曲《流水》。

  二、学习歌曲《流水》。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伯牙、钟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

  “知音”的故事在史料按《琴史》所载,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之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也。’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3、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回答。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之间的友情,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作用等,都应给予鼓励)。

  4、欣赏古琴曲《流水》。(也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配上这首乐曲作背景)。

  通过深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层峦迭嶂,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按泛音序列下行和五声音阶进行的曲调,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佛手法,如同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

  《流水》是一曲祖国壮丽河山的颂歌,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听后使人心旷神怡,激起一种进取的精神。

  二、唱歌。

  1、老师范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三、教师总结。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15

  教学内容:

  欣赏《花儿与少年》的不同版本,及其它青海民歌。

  教学目标:

  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

  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师:今天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一段歌曲大串联,大家听一听里面有几首歌曲?如果有熟悉的能不能学唱两句或者说说个歌曲给你的感觉。

  (播放视频、学生回答)

  师:你听的真仔细,能不能学唱两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歌曲的风格迥异。

  总结加导入:其实老师刚刚播放的都是我们全国各地风格各异的民歌,那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青海的民歌《花儿与少年》,请同学们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歌曲的情绪。

  播放视频《花儿与少年》(男女二重唱)[视频为最后一段]

  1、请学生先说演唱形式。

  2、再说情绪(快乐,活泼)。

  二、介绍“花儿”

  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那边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纯朴:就是用自己喜爱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花儿代表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可能回答:美丽的姑娘)

  师:对了,花儿就是指如花似玉的姑娘,其实花儿不光是指姑娘,由于青海地域广阔,所以流传着许多风格的民歌,“花儿”也是民歌的一种,青海的.花儿一般是在山里和田间歌唱的。(边出示幻灯“花儿”介绍边说)

  三、欣赏器乐版《花儿与少年》(古筝独奏)

  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完整听赏乐曲,学生回答演奏形式(古筝)

  1、师:真棒,你听出了是筝的演奏,其他同学听出了吗?(表扬全体)

  它确实是筝,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的乐器,它叫新筝,是在古筝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幻灯出示新郑古筝对比照片,及新筝的简单介绍)

  师接着说:你看,它有两排琴码,所以旋律音更丰富,音色也更饱满,如果说古筝是美丽的黑白照片,那么新筝就是色彩丰富的彩色照片。

  “那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2、学生边回答,师边切出每部分的一小段旋律,学生说:一开始很慢……师“是不是这一段?这是歌曲的开头是引子的部分还没有进入主旋律”“这一段情绪非常的欢快是歌曲的第一段,A段”依次介绍,出示ABA结构。

  3、师:“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跟着乐曲感受一下情绪不同的两段它们的拍子和速度的变化”。

  学生跟着乐曲感受速度与节拍的变化(多媒体出示表格)

  学生回答,师表扬。

  总结:

  A段是二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师范唱,接着说:所以节奏感很强很欢快。

  B段呢是三四排,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弱)恩,它的节奏很平稳,师范唱,而且速度比A段慢,所以我们感觉这段曲调很柔美祥和,(过渡:)非常具有歌唱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我们先来唱五线谱,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仔细听”。

  A跟老师一句一句唱五线谱,个别难点句可以反复唱下,基本唱连贯

  B用la连起来唱一唱,遇到唱得不好的,回过头来单独唱谱,纠错。

  c完整唱,老师对声音作要求(注意换气位置声音扬出来等等),唱好。

  4、过渡:大家唱的真好,让我觉得B段更优美了,那么非常欢快的A段大家换个方式来体验,让我们为歌曲来伴奏吧(大家身上带乐器了吗),没关系,我觉得大家的身体就是最好的乐器,我们可以通过踩地,拍腿拍手来伴奏,请同学们听着A段来创编你的节奏,呆会请同学来展示”

  听乐曲A段,生创编,展示。

  师整合:大家的创作给老师带来了灵感,你们看这样怎样?(和学生一起打节奏)

  5、融入乐曲:A段声势表演,B段跟着哼唱。

  四、结束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经典动听的民歌,它们就像是明珠一样镶嵌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如果大家能留心采集,它将成我们宝贵的财富。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能力目标:1、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2、理解歌曲,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表达歌曲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和聆听歌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名曲,丰富学生的欣赏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观察法。

  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季节?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

  (1)播放音乐(学生听音乐,思考问题)

  (2)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学生稍作讨论回答问题)

  (3)你还能不能用语言来概括一下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讨论)

  2、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夏日情怀,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乘上小舟,去享受夏日泛舟的乐趣。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学一首歌曲。大家看大屏幕听歌曲,注意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能不能听出它的强弱关系来?

  (1)播放《夏日泛舟海上》。

  (2)找学生回答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

  (3)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复听一遍歌曲,考虑一下八三拍的这种强弱规律表现了歌曲的什么意境?

  3、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用一种喜悦的心情来唱一唱呢?

  (1)第三遍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2)在演唱时出现的难点处理:结束句、三连音的处理。

  (3)共同处理难点。

  (4)带上歌词唱一唱更准确的掌握节奏。

  (5)下面跟老师来唱一唱。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唱呢?

  (6)你们发现了吗?歌曲里还有很多特殊的记号呢,他们可是为歌曲的.情绪起了很大的作用啊。你们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记号?作用是什么?

  (7)把各种力度记号融合在歌曲里用乐观、充满活力的情绪唱一唱歌曲。

  (8)变换演唱形式。(分组等)

  4、大家想一想当我们学唱了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后,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和方法,抒发我们对明媚的夏季情怀呢?

  5、小结:看来咱同学们都是生活里的有心人,能发现这么多能表现夏天的形式。希望咱们同学今后也能做个乐观有活力的青年人。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音乐课教案(精选19篇)03-29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10-21

七年级的音乐教案08-24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03-14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03-24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范文05-24

七年级下册音乐课的教学总结09-13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02-23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03-13

湘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