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07 21:50:56 诗琳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1

  一、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环球采风当中的第三课,歌曲为三拍子两乐曲组成,节奏明显,旋律优美抒情。四年级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本节课我以节奏为切入突破点,解决歌曲演唱时的难点,通过学具“红蜻蜓”来帮助学生换气以及运用力度变化演唱歌曲,以画面结合动作帮助学生记忆歌词。我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与增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红蜻蜓》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2、初步学唱两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一段歌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三、教学重点:

  歌曲《红蜻蜓》第二声部的学唱

  四、教学难点:

  歌曲两声部的合唱

  五、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电子琴、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激兴导入】

  导入新课: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个歌曲的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它是一首在日本广为流传的歌曲,歌曲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和红蜻蜓之间的童年故事。接下来就由我讲给大家听

  【寓教于乐】

  学唱歌曲(第二声部)

  1、教师深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并揭示课题。

  2、听赏录音版本的歌曲《红蜻蜓》聆听要求:

  A.歌曲的情绪?

  B.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为什么?

  3、出示歌谱:提问:歌曲有几个声部?什么叫合唱?

  解释: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的形式,叫合唱。

  4、复听(录音)歌曲《红蜻蜓》,提问:二声部的歌曲与单声部的歌曲相比,听赏效果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深情回忆童年趣事的的意境,以及了解相关的知识。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乐段歌词

  6、学唱低声部第一乐段歌词,要点:音准、一字多音、气息、速度、力度等

  设计意图:初步学会歌曲低声部的演唱

  7、复习歌曲第一声部的第一段

  8、合唱歌曲的第一段

  A.请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交换演唱)

  B.学生分声部练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音响与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练习巩固】

  1、换气处理

  师:同学们看一看歌曲有几处换气记号?拿出小蜻蜓,让它来提醒我们换气。

  生:寻找换气记号

  拿出蜻蜓做动作提醒换气

  2、旋律线、渐强渐弱记号

  师:红蜻蜓是按照怎样的路线飞的?让我们带着小蜻蜓唱起来吧,小蜻蜓飞的低的时候弱声演唱,飞的高的时候声音强一些。

  3、完整演唱歌曲

  4、师:刚才我们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演唱叫做渐强,渐弱,在歌曲中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我们按照音乐记号的提示来完整的演唱歌曲。

  师:歌曲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红蜻蜓这首歌曲我们都可以运用哪些演唱形式?我们就运用这样的形式一起来演唱这首歌。

  生:找出适合表现歌曲《红蜻蜓》的演唱形式。

  1、独唱(男、女)

  2、齐唱

  【完美结课】

  教师小结,提出表扬。

  【教后反思】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歌曲的曲调美和情景美,创设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艺术美。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喜爱程度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他们审美感受力强,歌曲演唱优美动听,两个声部的配合协调。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歌曲优美,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歌曲的美,学生感受到了美,从而表现了歌曲的艺术美。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2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演唱《红蜻蜓》歌曲,掌握其旋律、节奏和基本的音乐术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童年的美好回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红蜻蜓》音频、视频、歌词)

  音乐教具(如钢琴或电子琴)

  分组活动材料(如小乐器、打击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红蜻蜓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分享关于红蜻蜓的故事或记忆,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简单介绍《红蜻蜓》歌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感知

  播放《红蜻蜓》歌曲,让学生安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传达的情感和画面,比如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学唱歌曲

  教师弹奏钢琴,带领学生分句学唱,注意歌曲的旋律起伏和节奏特点。

  采用跟唱、齐唱、分组唱等多种形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强调歌曲中的音乐术语和难点,如连音、跳音的处理。

  音乐表现

  鼓励学生加入简单的身体律动或手势表演,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分小组练习,可以加入小乐器伴奏,创造性地演绎歌曲。

  情感升华

  讨论《红蜻蜓》歌词中“晚霞中的红蜻蜓”等意象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成长的关系。

  通过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或对童年的回忆。

  总结与作业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人分享《红蜻蜓》歌曲,尝试和家人一起哼唱或表演。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感官的参与(听觉、视觉、动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特别是结合身体律动和小乐器伴奏,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待改进之处:在时间分配上,可能需要更精细的规划,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尤其是创作表达部分,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构思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未来设想:未来教学中,可以考虑引入更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如邀请会乐器的家长或社区艺术家参与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交流的机会,进一步丰富学习体验。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演唱《红蜻蜓》歌曲,掌握其旋律特点和节奏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歌曲中传达的纯真与怀旧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演唱《红蜻蜓》,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准确把握歌曲中的长音、连音及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设备

  《红蜻蜓》歌曲伴奏

  相关多媒体课件(包含红蜻蜓图片、歌曲歌词等)

  音乐教具(如小乐器)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关于红蜻蜓的记忆或想象,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简述《红蜻蜓》歌曲背景,引入新课。

  聆听欣赏

  播放《红蜻蜓》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第二次播放时,鼓励学生轻声跟唱,注意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变化。

  学习歌词

  分发歌词,带领学生朗读,理解歌词意义,强调诗歌的意境美。

  学唱歌曲

  教师分句教唱,重点关注难句和长音处理。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问题。

  使用伴奏,全班集体演唱,注意情感表达。

  创意表现

  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创作,可以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或使用小乐器伴奏。

  小组展示,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总结回顾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价值。

  布置作业:在家练习演唱,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听完《红蜻蜓》后的感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图片和故事导入,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分组合作和创意表现环节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加深了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待改进之处:部分学生在长音和连音的处理上仍有困难,未来教学中应设计更多针对性的练习,如呼吸控制训练和声音延长练习。此外,对于情感表达的指导还可以更加细腻,可以通过示范和情感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情感的微妙之处。

  改进措施:在后续的音乐教学中,增加更多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分层次的教学活动。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录制学生演唱视频,进行自我反馈和同伴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红蜻蜓教学反思 红蜻蜓音乐教案教学反思05-23

人音版音乐《我怎样长大》教学反思10-30

2023人音版音乐教案10-21

四年级下册人音版音乐教学计划09-25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08-21

人音版小学音乐下册教学计划(通用14篇)02-08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方案09-04

《红蜻蜓》音乐教学反思(精选5篇)04-30

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反思(通用11篇)05-08

人音版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