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慢慢长大》含反思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慢慢长大》含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慢慢长大》含反思 1
活动目标
1、知道长大后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
2、感知长大的变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
3、在判断、观察、对比中知道自己的身体、学习、生活能力都在变化。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小时候的衣服、物品。
2、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试穿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感受自己身体上的变化
1、自己动手试穿衣服。
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你们来试试、穿穿,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讨论:为什么穿不上了?
师:这些是你们自己的衣服,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呢?
小结:这些你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你们都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了。
二、判断、观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变化
1、幼儿观看照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
师:这里有些小朋友的照片,让我们找一找这些照片里都有谁?他们有什么变化?
(1)让幼儿观看小时候身体的照片,再比较现在自己的身高、体重,知道自己在渐渐长大。
(2)让幼儿通关观看小时候没有牙齿头上光秃秃的照片,再比较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自己的变化。
(3)师:看看我们身体上还有哪些变化呢?(同伴间相互讨论)
2、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自己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1)师:我们的好朋友巧虎也有话想对我们说,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2)师:视频上的小朋友会做什么事了?
(3)师:那你们还会做哪些事情呢?
小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找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能自己穿衣服、叠被子、走路、和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三、绘画活动《不同的自己》
1、激起兴趣:
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老师小时候和现在的样子,我用画画的形式告诉了大家,你们能不能也画出来呢?
2、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简笔画的形式,不涂色,能画出明显的不同之处。
3、教师与幼儿一同欣赏《不同的自己》
师:让我们来介绍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的,长大了又是什么样?
活动反思:
本节社会课有许多需要孩子说,大家一起讨论的地方,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有时候孩子并不能朝我设想的方向回答,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发问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确,有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提问干扰了幼儿,让幼儿更过多关注的不是主要问题,所以老师不得不用更多的问题把孩子再引导回来,在“判断、观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变化”这一环节中比较明显。问题的提法还需要再推敲,减少不必要的提问,语言需要再紧凑些。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慢慢长大》含反思 2
一、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幼儿感受成长的喜悦,激发对成长的期待,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引导幼儿感恩父母、家人及周围照顾自己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付出。
认知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自己从婴儿到现在的成长变化,如身体外貌、生活技能等方面。
认识一些成长过程中的标志性物品,如奶瓶、小鞋子、书包等,明白它们代表的成长阶段。
能力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分享自己成长中的趣事,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简单的游戏和操作活动,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如比较自己小时候与现在的照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幼儿清晰感知自己的成长变化,体会成长的快乐。
让幼儿认识成长相关物品,知晓其对应的成长阶段。
难点
激发幼儿深入思考成长背后家人的付出,懂得感恩。
帮助幼儿用较为连贯、清晰的语言讲述成长故事。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展示幼儿成长照片、成长物品实物或图片,让幼儿直观感受成长变化。
游戏教学法:设计 “成长拼图”“成长排序” 等游戏,增加教学趣味性,巩固知识。
讲述故事法:讲述有关成长的小故事,引发幼儿情感共鸣,辅助教学。
互动讨论法:组织幼儿交流分享成长经历,促进思维碰撞,培养社交能力。
四、教学准备
幼儿从出生到现在不同阶段的照片,制作成 PPT 或照片墙,标注相应年龄。
收集婴儿时期的奶瓶、安抚奶嘴、小衣服、幼儿现在穿的鞋子、书包等实物,以及相关图片资料。
准备 “成长拼图” 游戏道具,将幼儿成长照片剪成若干块,打乱分组。
绘画工具若干,如彩笔、画纸,用于幼儿自由创作 “我的成长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 分钟)
播放轻柔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围坐成半圆,营造温馨氛围。
教师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张婴儿照片,问:“小朋友们,猜猜这是谁呀?” 引导幼儿观察照片,引发好奇心。
(二)基本部分(20 分钟)
认识成长变化(8 分钟)
教师依次展示幼儿成长 PPT 或照片墙,每展示一张,简单描述照片拍摄时幼儿大概年龄、正在做什么,如 “这是宝宝刚满月,在睡觉呢,看睡得多么香甜”,让幼儿直观看到自己外貌、动作的变化。
拿出婴儿小衣服、幼儿现在穿的衣服,引导幼儿对比大小、款式,摸摸材质,感受身体成长带来的穿着变化,提问:“这件小小的衣服怎么穿不进去啦?” 引导幼儿回答,强化认知。
了解成长物品(6 分钟)
展示奶瓶、安抚奶嘴、小鞋子、书包等实物及图片,一一介绍:“这是宝宝小时候用来喝奶的奶瓶,饿了就靠它;这是安抚奶嘴,能让宝宝感觉安心;长大了,要上幼儿园,就需要小鞋子走路、书包背书本啦”,帮助幼儿建立物品与成长阶段联系。
玩 “成长排序” 游戏,将这些物品打乱,请幼儿按成长先后顺序排列,教师观察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纠正。
分享成长故事(6 分钟)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在长大的过程中,一定发生过好多有趣的事,谁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鼓励幼儿举手发言,讲述如第一次走路摔倒又爬起来、第一次叫爸爸妈妈等经历。
教师认真倾听,给予回应,如微笑、点头、适当追问,并用简单话语帮幼儿总结:“原来你第一次走路这么勇敢,摔倒了也不哭”,增强幼儿表达自信。
(三)游戏环节(10 分钟)
进行 “成长拼图” 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套打乱的成长照片拼图,教师说:“小朋友们,快和小伙伴一起把自己的成长照片拼好吧”,幼儿合作拼图,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协作。
拼图完成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拼图内容,如 “这是我一岁过生日,在吃蛋糕”,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成长过程的记忆。
(四)创作环节(5 分钟)
教师发放绘画工具,说:“小朋友们,你们心中的成长是什么样的'呢?用彩笔画一画吧,可以画自己长大想做的事,或者已经长大了的样子”。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用色,必要时给予绘画技巧指导,如怎样画人、怎样表现动作。
(五)结束部分(2 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自己慢慢长大的过程,看到了好多变化,还分享了有趣的故事,大家都很棒!长大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别忘了身边的家人一直在陪着我们、照顾我们哦”,引导幼儿感恩。
请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贴到教室 “成长展示区”,供课后欣赏交流。
六、教学延伸
在班级图书角投放更多有关成长的绘本,如《我长大了》《猜猜我有多爱你》,供幼儿自主阅读,加深对成长的理解。
请家长在家和幼儿一起翻看旧照片、讲述成长故事,强化亲子关系,延续课堂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自身成长话题表现出浓厚兴趣,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与各个环节。通过直观的照片、实物展示,幼儿较清晰地认识到成长变化及相关物品。在分享成长故事环节,幼儿踊跃发言,个别胆小幼儿在教师鼓励下也能简单讲述,有效锻炼了语言表达。但游戏环节中,发现部分幼儿合作意识有待加强,过于关注自己手中拼图,忽略小组协作。在今后教学中,需多设计此类合作游戏,注重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同时,创作环节部分幼儿想象力受限,多模仿他人绘画内容,后续应提供更多创意启发,如展示多样成长主题画作,拓宽幼儿思维。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慢慢长大》含反思 3
一、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发现自己身体机能的成长,如力气变大、跑得更快、能自己穿衣吃饭等,感受成长带来的能力提升。
让幼儿理解成长不仅是身体变化,还有心理变化,如变得更勇敢、更懂事,懂得关心他人。
激发幼儿对未来成长的憧憬,培养自信心,鼓励幼儿大胆说出长大后想成为的人或从事的职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帮助幼儿认识身体机能和心理方面的成长变化,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感受成长力量。
引导幼儿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成长感受与未来期望。
难点
让幼儿深入体会心理成长的抽象概念,如勇敢、懂事,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
针对幼儿不同的成长憧憬,给予恰当引导,拓展思维,避免局限。
三、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设置 “成长小挑战” 情境,如搬重物、穿脱复杂衣物,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成长能力。
角色扮演法:安排幼儿扮演医生、消防员、老师等角色,模拟职业场景,助力幼儿理解未来成长方向。
实践体验法:组织幼儿参与简单劳动,如整理玩具、给植物浇水,使其在实践中体会懂事、关心他人。
对比分析法:对比幼儿刚入园时与现在在自理能力、社交表现等方面的视频资料,突出成长差异。
四、教学准备
准备不同重量的物品,如小沙袋、积木块,标记为 “宝宝时期能搬动的”“现在能搬动的”,用于力量对比测试。
录制幼儿刚入园和近期在园生活片段视频,剪辑成对比视频。
收集医生、消防员、老师等职业服饰、道具若干套,供角色扮演使用。
大白纸、彩笔,用于制作 “我的成长愿望树”。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 分钟)
教师提前在教室布置 “成长之路” 场景,用彩色胶带在地面贴出一条蜿蜒小路,起点放置一些婴儿用品,终点放一些代表长大的物品,如奖状、小工具。
教师引导幼儿站在起点,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踏上一条特别的路,看看路上会发现什么,一起出发吧”,激发幼儿探索欲。
(二)基本部分(20 分钟)
身体成长体验(8 分钟)
来到 “成长之路” 第一个站点,教师出示不同重量物品,说:“宝宝们,试试能不能搬动这些,想想小时候能不能搬动这么重的东西”,让幼儿尝试,感受力量变化,引导回答:“现在我力气变大了,能搬动重东西”。
播放幼儿在园生活对比视频,重点展示自理能力片段,如刚入园时老师喂饭、帮忙穿衣,现在自己独立吃饭、穿衣,提问:“看看视频里的自己,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关注身体机能成长。
心理成长感知(6 分钟)
创设情境:教室里玩具散落一地,教师引导:“小朋友们,玩具们都‘迷路’了,我们怎么做才能帮它们‘回家’呀?” 观察幼儿反应,鼓励主动整理玩具的幼儿,表扬:“你现在真懂事,知道帮助别人,这就是长大的表现”。
分享故事:讲述幼儿克服害怕打针、主动分享玩具等小故事,提问:“故事里的小朋友遇到困难怎么做的?这说明他变得怎么样了?” 引导幼儿理解勇敢、懂事等心理成长。
未来成长憧憬(6 分钟)
教师拿出职业服饰、道具,介绍:“小朋友们,长大后我们可以做很多厉害的事,比如当医生救病人、当消防员灭火、当老师教学生,想不想试试?” 组织幼儿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职业特点。
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问:“你最喜欢刚才扮演的哪个角色?为什么?长大后想不想真的成为那样的.人?”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成长愿望,用简单话语记录在 “成长愿望树” 上,如 “我长大后要当医生,给人看病”。
(三)游戏环节(10 分钟)
开展 “成长接力赛” 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依次完成穿衣、系鞋带、跨过小障碍等任务,代表成长路上的挑战,教师说:“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成长得最快,能顺利完成挑战”,培养幼儿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
游戏结束后,为获胜小组颁发小奖品,如贴纸、小徽章,鼓励全体幼儿在成长中不断努力。
(四)创作环节(5 分钟)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还有很多美好的未来等着我们,用彩笔画一幅长大后的自己吧”,发放绘画工具。
幼儿创作时,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如画上自己穿着梦想职业服装、做着伟大事情的场景,为作品添加简单背景。
(五)结束部分(2 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身体和心理的成长,还畅想了未来,大家都有了很棒的成长愿望。记住,只要我们努力,愿望就能慢慢实现,成长会越来越精彩”,给予幼儿成长信心。
请幼儿将绘画作品带回家,和家长分享成长感悟与愿望,加强家园共育。
六、教学延伸
定期开展 “成长小明星” 评选活动,根据幼儿在园一周内的自理、助人等成长表现,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奖励,激励全体幼儿成长。
组织亲子户外活动,如植树、野炊,让幼儿在家庭氛围中继续体验成长乐趣,培养综合能力。
七、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氛围活跃,幼儿参与热情高。通过情境创设、实践体验等多种方法,幼儿切实感受到身体与心理的成长变化,在角色扮演和表达成长愿望环节,展现出丰富想象力与强烈好奇心。然而,在游戏环节,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协调性差,部分幼儿在穿衣、系鞋带任务中出现困难,导致游戏进度拖沓,后续需提前加强幼儿生活自理技能训练,优化游戏设计,调整任务难度。另外,在引导幼儿理解心理成长概念时,个别幼儿理解较慢,举例说明还需更贴近幼儿生活,以便幼儿更好掌握。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慢慢长大》含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长大了》含反思06-13
小班社会我长大了教案及反思09-23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客人来了》含反思03-13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鸡蛋哥哥》含反思03-17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借玩具》含反思03-17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折衣裤》含反思09-30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逛鞋城》含反思03-20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动物保姆》含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