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如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学会看地图。
2、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看地图、运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2、通过学习运用地图认识周围环境和地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高计野外旅行线引导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懂得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和注记。教学难点
弄清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合作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要求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自己绘制的学校平面图,教师选几名代表抽查,同桌之间也相互检查。
二、课前热身
1、师:地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点拨:用绘绘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
请几位同学对照自己的地图介绍一下所在的学校。
2、全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师:你还见过哪些地图?地图有多少种?你会看地图吗?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自学课本P6~10。
(2)四边互动
互动1:在庞大的地图家庭中地图分为几类?各有哪些类型?
明确: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前者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自然植被图等,后者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另外还有电子地图等之类的地图。
尽管地图种类繁多,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都是按一定比例把地理事物缩小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
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互动2:阅读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方向,你知道地平面上有哪些方向吗?(教师在黑板上面画一个“米”了开,要求学生把方向标上。)
东南西北要用字母表示。
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确定方向吗?
明确: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批示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方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确定方向。
学生将自己绘制的地图拿出来,分组交流:学校大门、办公楼、池塘、花坛、食堂等各在什么方向?如何在野外判定方向?(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8“确定平面方向”)
你还有其他的确定方向的方法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几种确定方向的方法呢?
互动3:在一般的地图里,按一定的比例将地理事物缩小,缩小的程度就是比例尺,比例尺如何计算呢?指名学生根据小学的收获写出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提示:图距与实距之间经常要进行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师:比例尺有哪三种形式?
明确: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形式。
练习:学生分组全作、讨论转换表达的形式。
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1︰3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50千米0 20 40
学生讨论后汇报答案,教师指正。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10活动第2题,计算实际距离。
教师指导学生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如1/300000和1/30000利用分母大小进行比较、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练习:比较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完成表格
中国地图北京及其附近地区
表示范围大小
地理事物详略
比例尺大小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明确: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魇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互动4: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P10图例、快速、熟悉。然后抢答题目。
明确:我们熟悉了图例、注记以后就可以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3、达标反馈:
(1)填空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把地图分为(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地图表示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都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形式,它们分别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2)计算:把实际距离为600千米的地理事物,绘制在30厘米的图纸上,该选用多大的比例尺?(1︰20xx 000)
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从甲地到乙地图上距离为4.5厘米,请问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45km)
4、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请一名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
(2)方法小结: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读图、比较、计算、合作讨论等学习方法。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
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
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
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
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
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
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
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学生回答)
讲述:
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
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
总结:
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承转:
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展示挂图:
课本图p5C图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
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述:
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本节课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初步认识地球仪三部分内容。“地球的形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中有3个阅读部分和一个活动部分,并配有相应的图、像,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要求他们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教材是通过图片来说明的,要求学生认识地心、赤道、赤道半径、极半径,并重点掌握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亿平方千米,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初步认识地球仪这部分是学生以后学习经纬网、认识海陆分布等内容的前提条件,教材中配有图片以及一个活动部分,要求学生认识地球仪,知道地球仪的用途,并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
2、能根据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提醒学生平时要注意观察地理现象,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3、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认识地球仪,知道地球仪的用途,观察地球仪找出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
教学方法:
1、学生活动,分组交流,让学生思考、讨论,谈看法。
2、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不同认识,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3、注意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4、观察图片、课件及地球仪,让学生学会描述相关地理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讲授新课:
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展示图片:地球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盖天说”与“浑天说”)(学生讨论,小组交流,根据教材的阅读部分和自己的认知情况谈谈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活动:(看图回答:)
A.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周,依次经过了那些大洋?
B.麦哲伦船队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什么形状?(注意让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平面、立体))
2、证据: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能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说说其他反映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的事例吗?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启发、解释。)
典型事例:
A、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课件)
B、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月面上呈现的地球阴影的边缘是圆弧形,使我们确认了地球的球体形状。(课件)
C、地球仪卫星照片。
3、真实形状: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阅读课本,说出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小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经过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勤思考,常体验,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
二、地球有多大
承转:有哪些具体的数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到底有多大?
展示图片:地球的基本数据图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出地心、赤道、赤道半径、极半径,读出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亿平方千米。
(注意: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
三、地球仪展示:地球仪
提问:
1、地球仪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
3、地球仪与真的地球有什么区别?(启发学生积极回答)如:A、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B、地球仪上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C、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D、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和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板书设计: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
2、证据
3、真实形状
二、地球有多大表面积: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三、地球仪
1、定义及作用
2、地轴、南北极等
3、与地球的不同点
反思:
对于“根据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这一内容,由于很多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说不出来,因此在教学时需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并注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了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增加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由于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了解亚洲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通过分析各国产生经济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洲人文地理环境的学习,初步掌握搜集各个国家资料的方法,通过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亚洲人文环境,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亚洲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以及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
亚洲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
2、地形如何制约河流的流向?
3、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导入新课: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亚洲的人们怎样生活呢?
显示亚洲不同地区民族服饰
根据第一节所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的特征猜一猜它们分别分布在亚洲的哪些区域?
服饰为单一薄裙———分布在亚洲南部、东南部的热带地区;
服饰为白色裹物———分布在太阳辐射强烈的西亚地区;
服饰为各式长袍—分布在气温年较差大内陆地区(上身袖管穿脱方便);
服饰为皮衣皮靴———分布在寒冷的亚洲北部。
很显然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常指人口、经济、城市、建筑、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我们来看一看亚洲的人口情况,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人口的一些情况,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人口状况的?比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关系?人口密度是怎么计算的?世界上哪些地区人口特别稠密?
[读图]6.13“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和图6.14“2000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提问]
1、2000年世界总人口数是多少?(60.55亿)
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是多少?(12.95亿)
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几个?(10个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其中亚洲有几个?(6个)分别是哪些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活动]
1、按人口数多少,给各大洲排队(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
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各大洲排队(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
3、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平均为1.3%),计算2001年亚洲的净增人口数和世界净增人口数;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亚洲?
[提示]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х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净增人口数(60.55亿-1.3%=0.79亿),所以2001年世界净增人口0.79亿,而亚洲2000年人口总数36.8亿-1.4%=0.52亿,所以每增加100人中有66人在亚洲(0.52/0.79-100=66)。
[小结]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提问]
1、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说明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自然增长率)
2、我们还能想想其他方法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吗?(亚洲的人口密度)
[讨论]
分组讨论亚洲的这些国家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从气候、地形、历史、经济角度分析)
[讨论]亚洲这么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
[展示材料]人口拥挤、开垦山坡、水土流失、庄稼枯萎等。
[小结]人口过多会导致资源不够用,从而又转化为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只有处理好这两者的辨证关系,人类社会才会顺利进步。(即要理解“两只手”和“一只口”的关系)
阅读材料“亚洲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根据阅读材料按因果关系填入框图中
A、要求增产粮食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C、粮食产量下降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恶性循环F、土壤肥力下降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
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本问题是人口的过快增长,解决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依靠科学技术等。
学生绘制良性循环图
[活动]
以“亚洲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组织小组讨论对亚洲人口发展的建议,站在全球角度,体验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并推选代表发言。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1.列举一些简单的文化现象。
2.读图6.17完成活动1。要求学生解释自然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这些文化现象的。
(1)日本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地震,所以日本的建筑有很多防震设计。
(2)从亚洲地形图中可以看出,也门位于丘陵地带,所以也门的住房大都依山而建,农田也基本上是梯田。
(3)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为了防潮,他们的房屋是高脚屋。由于过的是聚居生活,所以他们的房屋很长,可达200米。
(4)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终年湿热,河网密布,所以这里的居民出门乘船,以捕鱼为生。
(5)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之一,为了御寒他们身着毛皮服装,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为建造木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终年的积雪使雪橇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6)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的袍子,以便散热。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人们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他们身居帐篷。
板书设计:
一、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明欧洲西部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
2.通过图表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上的差异,说明制造业在本区工业中的主导地位,读图说明本区工业区的分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说明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
3.使学生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1.欧盟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2.欧盟主要成员国及分布。
3.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1.众多国家的名称及分布。
2.各种图表的判读与分析。
教学方法
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以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为主,适时补充各种图文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欧洲西部的各种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合作探究法、图
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指导,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自备欧洲旅游胜地图片若干张,自制欧洲西部空白轮廓图。
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课文。欧洲西部气候图、欧洲西部政区图、欧洲西部的一些风景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欧洲西部美丽的风景区景观图片。
教师:
我们通过等媒体看到了美丽的欧洲,大家还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
看到了法国埃菲尔铁塔、挪威的峡湾风光、荷兰风车、罗马古斗兽场。学生踊跃回答,教师评价。
教师:
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不但看到了欧洲西部的美丽,也看到了欧洲西部的富足,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欧洲西部?想不想到欧洲西部一游?如果我们要去欧洲旅游,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二、新课学习
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时间15分钟)
(1)地理位置
教师:
结合图8.14(欧洲西部在世界的位置图),读图分析相关问题。
①请描述一下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
②找出穿过欧洲西部重要的纬线,北极圈位于欧洲西部的哪个位置,判断其主要的温度带。
学生预设回答:
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位于欧洲西半部。主要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明确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教师:
读课本53页图8.16(欧洲西部的国家图),找出欧洲西部的下列国家,并识记其首都,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准确说出地球的形状,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认识地球仪,能在地球仪上准确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了解赤道、纬线、纬度的定义。
4、分析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明确南北纬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根据所给出的纬线图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及所在的纬度区位置。
学习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
学习难点:
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及纬度区。
学生自学
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14—16页地球的形状部分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地球的形状。
2、利用图中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
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
学习任务(二) 自学课文第16—17页地球仪部分思考回答:
1、什么是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准确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经线及纬线。
3、说出赤道、纬线、纬度的概念,南北纬度的是如何划分的,南北纬度各用那个字母表示。
4、观察“纬线与纬度”图分析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填下表。
纬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特点
纬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
零度线的确定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在图8-39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二)结合美国国旗图案设计上的变化,利用不同时期的美国地图,探讨美国领土的扩张情况。
(三)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
(四)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五)举例说明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作简单分析。
(六)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人口和种族方面的基本概况以及华人与华侨对该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贡献。
(七)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主要城市及交通运输特点。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出示图“美洲”图,取一面美国国旗,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并请回答正确的学生将星条旗贴到地图上美国范围内。
“领土组成”部分
1.出示国旗并简单介绍垦区和条纹区的含义。
2.读图3-31,观察美国所临海洋和邻国,注意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跨北寒带、热带、大洋洲等)。观察本上的庆要山脉、河流、“平原、湖泊等。
3.介绍首都华盛顿和哥伦比亚特区。
“高度发达的经济”
经济概况部分:
农业大国部分:
1.指导学生阅读图3-33,分组讨论:
a.农业地区专门化与美国农业;
b.农业生产专门化与美国农业。
2.归纳学生观点,指导:农业地区专门化和生产专门化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水、土、光、热等),有效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并可集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3.小结;美国的农业模式使之成为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4.设问:美国是世界粮食出口国,为什么还要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农产品?
5.提示:
a.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生产地在热带;
b.美国本土在北温带,缺乏大面积的热带地区。
6.小结:美国尽管粮食产量多,是世界农业大国,但由于纬度位置的原因,还需要大量进口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农业产品。
工业大国部分:
1.介绍美国工业经济特点:一方面是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居世界地位。这说明美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的国家。教师在介绍时可列举美国各工业部门的产量及世界排名情况,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2.介绍美国“夕阳工业”与新兴工业的竞争状态,可出示一些数据或产值对比,让学生从数字上领悟到:传统工业逐渐衰落,新兴工业蓬勃兴起。
3.引导学生提升到理论认识层面:能源、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工业与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工业的劣势和优势。
4.可安排学生对就近的科技工业园进行参观访问。
生态、环保问题部分:
本部分实际上是将教材编排稍作组合,分两大方面探讨美国的生态环保问题:一是美国农业开发使“黑色风暴”多次发生。二是经过不断的治理,现在美国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已不太严重。
人口部分:
人口构成和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主要有欧洲白人后裔、亚洲移民后裔、黑人和印第安人;
城市部分:
1.在图8-48上找出美国的重要城市,确定其地理位置。
2.熟悉教材提供的7个主要城市的资料,收集课外资料并补充休斯敦的有关资料。
3.课堂小活动:请你当导游员,向游客(同学)介绍美国的8个主要城市。看哪位导游员讲解得最详细准确,掌握的资料最多。
4.评出导游。
课后活动:
收集资料,了解华人与华侨对美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也可举办小型的相关人物及事迹介绍会,如李政道、杨振宁的事迹介绍等。
小结: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需要珍惜;环境遭到破坏是很难恢复的,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的含义,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天气的含义;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够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难点: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
教师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关心天气的变化状况,也经常用到反映天气或者反映天气变化的术语。那么,请大家思考:
1、你见过那些天气的现象?
2、知道哪些反映天气状况的术语?
3、这些天气现象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自由回答。
二、理解天气的含义及其特点
1、请学生看这窗外,用自己的语言将此时的天气状况描述出来。(板书:一、天气及其影响——理解天气的含义及其特点)
2、讲述:除了我们刚才描述的教室外的天气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从电视、广播、网络、旅游中看到或听到其他地方的天气状况。
(1)、请一位同学将头一天听到的天气预报中的成都、北京、上海、广州的天气向全班同学做一个预报。(学生活动:预报四地昨天的天气)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2)、其他同学做好记录,并思考:他是从那些方面描述天气状况的?(学生活动:是从阴晴、风雨、冷热、湿度等方面描述的。)
(3)、从我们刚才对天气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天气发生的时间长短怎么样?(学生活动:时间短)
(4)、在同一时间,成都、北京、上海、广州的天气状况是否相同?从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活动:不相同。得出结论,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3、引导学生回想昨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看看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猜猜明天的天气又会是什么样。从中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得出结论: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不同。)
4、讲述:由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认识到:天气到多变的。(学生活动:明确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多变.)
三、天气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1、引导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板书:天气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2、请几位同学上台分角色扮演不同职业人员对天气的感受。(学生活动:几位同学上台扮演,其他同学作评)
3、讲述: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不同职业人员的生产和生活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请大家结合课本活动题总结一下:天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从实际出发,举例说出天气从哪些方面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1)天气与交通。
(2)天气与农业。
(3)天气与战争。
(4)天气与日常生活。
4、引导学生结合这项活动,结这项活动拟定一个名称。写一篇小短文,或以此为素材画一副画。
四、课堂活动:
地理填充图完成。
五、板书设计
板书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天气及其影响
1、理解天气的含义及其特点
2、天气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影响
3、阅读天气预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巴西经济发展的历程,分析现在工农业特征,进一步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2、分析亚马孙雨林现状和遭受破坏的原因,找到保护森林的相应措施,帮助学生树立保护意识。
3、通过巴西迁都事例的学习,认识到当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巴西经济发展的历程,分析现在工农业特征
难点:认识热带雨林的生态作用,找到保护环境的措施。
教学过程
巴西面积85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五大国,人口2亿,也是世界第五大国。同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一样,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还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那么,巴西的经济发展如何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节巴西
二、新课讲解:
(一)、发展中的工农业
1、农业:
(1)、地形气候:
出示PPT,总结巴西的地形气候特点:
两大地形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相对应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出示PPT,介绍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
总结:
地形和气候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农业发展
出示含动画的PPT,学生了解巴西农业的发展。
出示PPT,总结巴西农业的发展:
耕地面积广大,约有可耕地3、7亿公顷;丰富的水资源。
盛产咖啡、甘蔗、柑橘、木材、天然橡胶
巴西农作物大量出口(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3)、咖啡王国
出示咖啡生产的PPT,总结:
咖啡王国”——巴西是世界上最大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2、工矿业:
出示PPT,学生了解巴西自然资源的丰富。矿产口出口量很大。
学生从书中找出描述工业发展的语句,总结:
自巴西独立来,工业发展迅速,现已建立了部门齐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体系,其中钢铁、汽车、飞机制造业等工业都居南美洲首位。
指出,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快速的国家之一。但是,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和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合称“金砖国家”。(特点是经济增长快)。
3、巴西利亚
出示PPT,认识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位于巴西高原海拔1158米处。该城市以飞机状的大胆设计及快速增长的人口而著名。巴西利亚气候宜人,四季如春,人均绿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绿地最多的都市。
虽然是首都,但不是最大城市。最大城市是里约热内卢。指出,2016年奥运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
活动:
P86页活动。
(二)、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1、亚马孙河:
出示PPT,学生认识亚马孙河
世界第二长河,流向大西洋。流量是尼罗河的100倍,是世界第一大河。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
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经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是全年多雨区,流域内全年降水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干流水量极大。亚马孙河的河面相当宽广,流域以内平原广阔,流域面积大,洪水季节流量极大,河口地区一片汪洋,有“河海”之称。
2、热带雨林:
亚马孙河是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在亚马孙流域也分布着地球上最广的热带雨林。
亚马孙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为什么呢?
出示PPT,学生理解:
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热带雨林,除了提供氧气,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看书总结:
3、热带雨林遭受破坏:
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大的热带雨林,它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储量占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的一半,河里还有2000多种淡水鱼,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可惜的是,这个宝库目前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个“地球之肺”功能正在减弱,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一个话题——雨林危机
n原始农业:印第安人,原始的种植方法,砍倒树木,开垦荒地。不断的迁移,破坏雨林,但人口少,破坏较小。
n开辟牧场,发展畜牧业,使得越来越多的雨林消失。
n发展矿业:巴西热带雨林中公路旁的铝矾土加工厂正冒着滚滚浓烟。
n开辟农场,种植大豆,向国外出口,获取高额的经济利益。
总结:
非法采伐是森林消失的主要原因。
在亚马逊地区,农业开垦也吞噬着珍贵的原始森林。由于国际市场对大豆和牛肉需求的增长,这片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正在逐渐被大片的大豆种植园和牧场所替代。大豆种植者唆使农民砍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然后大规模种植单一物种的大豆。这些大豆成熟后,又被运往欧洲等地区作为鸡、猪等养殖场的饲料。最后,这些动物的肉品被供应快餐店作为食物的原料。
同样,牧场的过度开垦也是亚马逊地区雨林破坏的重要原因。这些大型的牧场也在蚕食着大面积的原始热带雨林。
总的来说,是人极端追求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在这一点上,我们也需要吸取教训,调整心态。追求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融合。
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的破坏。
热带雨林的生态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礼物,我们不能放弃,转身追求其它。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巴西的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七年级上册的“面积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请学生运用地图回答:a各个国家分别位于那个大洲?b南美洲人口和面积居第一位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播放亚马孙河的录象材料。
1、亚马孙河
在图8-5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
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2、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8-5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的平原。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的平原。
读8-5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3、巴西高原
①引导学生观察8-5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围,并与亚马孙平原比较。
②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气候特点
③小结巴西高原的地形构成:约1/3的亚马孙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构成了巴西
小结: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的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构成的巴西,它的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的国家。
课堂活动:
(1)、世界上面积大于巴西的国家有那些?
(2)、填表比较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