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时间:2021-06-16 19:39:5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水教案模板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水教案模板五篇

水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韩信巧布背水阵》具体、生动地讲述了公元前204年10月,汉军大将韩信率军巧布背水阵,诱敌深入,奇兵迂回,前后夹击赵军并取得胜利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韩信是一个知己知彼、熟谙兵法、足智多谋、胆识过人、用兵灵活、顶天立地的钢铁男儿。

  设计理念

  坚持“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通过“读”“议”“讲”三步来组织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梗概,知道韩信取胜的原因,从中体会韩信对兵法的灵活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3.认识“擂、溃、窜”3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梗概,把握故事细节,会讲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韩信及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揭示课题

  1焙信是中国古代的一员名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的韩信?

  2彼还能介绍一下自己搜集到的古今以少胜多的战役?

  3闭饨诳挝颐且学习的“韩信巧布背水阵”也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让我们赶快走进快乐读书屋,看看“韩信巧布背水阵”到底“巧”在哪里吧!(老师板书课题)

  [“授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此环节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战役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伙伴互读,初步解决不懂的字、词、句。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

  (1)说说这场战役的起因是什么?结局怎样?(相机板书:韩信——布背水阵)

  (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自读自悟,合作学习

  1.再次自读课文,标记出文中能体现“巧”字的地方。(板书:巧)

  (1)你认为哪一句话最能体现韩信对这场战争必胜的信念?画出来,读一读。

  (2)“等今天打败赵军后再好好地犒赏大家!”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要读出对部下的亲切关心,读出必胜的信心,读出英雄的豪气……)

  2.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表达效果好?还可以找出这样的语句吗?

  (1)赵军果然倾巢而出,打算活捉韩信、张耳。

  (2)赵军倾巢而出,打算活捉韩信、张耳。

  [抓重点句让学生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成败。

  围绕“临时拼凑起来、才几万人的汉军为什么会打败20万赵军”这个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可从成败两方面来交流。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对韩信有什么评价?

  在学生对韩信的赞扬声中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毕竟背水阵前无古人,亦很少有人能再效仿。但兵书上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的话,韩信正是灵活地运用了兵法,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巧布背水阵,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胜利。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韩信,同时,保护学生的个性理解和认识。

  [引导学生通过读、议,与文本产生共鸣,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的目的。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辨证地看待事物。]

  四、落实双基,指导复述

  1.利用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识字情况。

  2.练讲故事。

  (1)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自由复述课文。

  (2)同桌互相复述。

  (3)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

  [由自由复述课文到要求创造性复述课文,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

  五、拓展延伸,推荐作业

  1.学生交流历史上还有哪些灵活用兵、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并简要说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

  2.推荐作业:课外阅读或查找资料,编写小故事《我知道的韩信》。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多方位地汲取语文的“营养”。]

  板书设计:

  韩信巧布背水阵

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能够通过等温线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别特征。

  2.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

  3.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根据四城市的降水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

  4.了解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理解其景观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各种图表,进一步巩固读图方法,能够快速的从地图上活动有用的地理信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了解我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优美风光,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主要的温度带。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干湿地区。

  教学难点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当堂达标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本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学生活动:根据展示图片讨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区别,激发对于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二)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展示阅读学习目标,产生印象,带着目标去学习

  教师活动:展示目标,简单解释目标的内容。

  (三)冬季气温的分布

  学生活动: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海口、武汉、北京和漠河,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

  2.找出最高和最低气温所在的小组和数值,计算温差,总结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3.在课本图上描出0°C等温线经过的地区

  教师活动:

  1.展示《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

  2.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小组的气温变化,找出最高的最低的小组的位置,启发学生总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3.强调0°C等温线的意义和位置

  (四)夏季气温的分布

  学生活动: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和拉萨,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

  2.计算广州、哈尔滨和乌鲁木齐的温差和冬季温差比较。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

  3.讨论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

  4.观察图片,近一些理解我国气温各地的差异。

  教师活动:

  1.展示《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

  2.引导学生计算前三个小组的温差,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3.提示拉萨代表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鼠标点击,出示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4.展示我国气温最低和最高气温的图文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五)温度带的划分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提示下阅读32页材料,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2.在教师的指点下,找出我国温度带和名称和位置。重点注意家乡和北京所在的温度带和主要温度带的分界线。

  3.讨论回答家乡的农作物

  教师活动:

  1.联系生活,引入活动积温的概念,解释温度带的划分。

  2.展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引导学生读图

  3.提问家乡的农作物,介绍不同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

  (六)降水的空间分布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讨论我国南北和东西的降水差异

  2.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台北、武汉、兰州和乌鲁木齐,找出所在地区的降水范围,根据柱状图估计数值,给全班同学展示,一起标在课本相应的位置。讨论我国降水的总趋势。

  教师活动:

  1.教师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点击不同的地区,引入学生分析空间特点。强调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把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分析我国降水的总趋势。

  (七)降水的时间变化

  学生活动:

  1.讨论说出家乡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

  2.读图四城市降水柱状图,讨论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雨季的长短。

  3.读课本北京年际减少分布图,讨论完成1、2题

  4.观看视频,加深对于年际变大引起灾害的认识。

  5.观看图文资料,加深对于我国降水分布不均的理解。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讨论一年中家乡降水的季节分配。

  2.展示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启发学生讨论和思考

  3.要求学生读图,讨论总结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

  4.播放视频,解释年际变化大引起的洪涝和干旱灾害

  5.展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图文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八)干湿地区

  学生活动:

  1.阅读材料,了解干湿的含义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2.读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家乡和北京所在的干湿地区。

  3.读图了解各个干湿地区中地面景观、农业类型等的区别。思考不同干湿地区的建筑、交通和饮食的区别,课下去探究。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强调“干”和“湿”和含义。

  2.展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指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强调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3.展示不同地区农业类型图片,解释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范围,启发学生对于不同干湿地区的建筑、交通和饮食的思考和探究。

  (九)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

  讨论,发言

  教师活动:

  展示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

  (十)达标测试

  学生活动:

  读题、讨论,做出答案

  教师活动:

  提问,反馈测试结果

  板书设计

  一.气温的分布

  1.冬季

  2.夏季

  3.温度带

  二.降水的时空变化

  1.空间

  2.时间

  3.干湿地区

水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每、湖、团、浓、雾、露、珠、层、霜、聪10个生字,认识雨字头,积累词语10个。

  2.要求正确朗读课文和课后读句子中的两句话,指导轻声及其读法。

  3.通过阅读和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部分词语的及句子的意思。

  4.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乌云、彩虹、浓雾、露珠、白霜、雪花和冰山的形成都离不开水。

  5.大胆说说自己喜欢水妈妈的哪一个孩子,同时能合理地对他人的说话作出评价。

  重点和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认识雨字头,积累词语10个。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乌云、彩虹、浓雾、露珠、白霜、雪花和冰山的形成都离不开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题,揭示课题,练习说话

  师:我请大家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

  1.出示听的要求

  认真听故事边看短文内容,做到边听边记:水妈妈还有哪些孩子呢?

  2.请同桌一起把水妈妈的孩子在课文中圈出来,不重复圈。

  3.交流所圈的词语:教师出示

  乌云彩虹浓雾露珠白霜雪花冰山

  4.(对!这些都是水妈妈的孩子)揭示课题:板书:9 水妈妈的孩子

  5.学习出示的词语中的生字、词语

  (1)齐读词语

  (2)学习湖、浓、雾、露、霜、聪小组交流学习

  (3)集体交流,教学雨字头,书空雨字头的笔顺。

  (4)你们能不能给他们分一分类?(按部首分类)

  (5)小组讨论

  (6)集体交流

  (7)你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吗?(我发现三点水的字大多与水有关,雨字头的字大多与天气有关)并指导学生学生学会看书:方方说的话。

  二、学习生字、课文,练习说话,质疑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语,读好句子

  (1)我们来试试,能不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好,读完后为课文分分小节,作好小节记号。

  要求:字音准确、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唱读、不顿读。

  (2)集体交流小节的划分。(特别注意2-8小节都只有一句话,第一字空两格了,因为凑巧对齐,很容易看错的。)

  (3)集中识字团、层。

  ①学会用一齐造句。

  ②读读第2~8节:进行一团、一层、一条、一颗、一片、一座的选词填空的练习。

  ③小结:他们都是可以用来数某种东西的,但要使用恰当才行。请大家动动脑筋,想想你还能用其中的哪些词语来数其他东西?小组讨论。

  (4)读句子:(边读边想:带点的字有什么特点)轻声的练习。

  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

  二娃回来了,围着一条彩虹。

  (5)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字也是轻声的,读的时候特别注意,现在我们把这两句句子放到课文中读读吧!

  ①自读

  ②同桌读,互评

  ③个别读,指名读,(注意最后一节,风伯伯表扬他们聪明时的语气)

  (6)朗读思考,并请小朋友提出问题,你可以在读后请大家帮你解答。

  2.谈话式练习说话

  (1)水妈妈的这些孩子中,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同桌交流,指名说)

  (2)娃娃们也和你们一样,可喜欢这些孩子啦,他们是怎样把水妈妈的孩子们带到风伯伯这二来的呢?

  ①读课文,圈出表示动作的词。(抱、围、捧、采、报、摘、背)注意摘是翘舌音。

  ②做做动作,读读2-8节。

  三、复习巩固

  1.采露珠:读生字。

  2.摘雪花:读词语。

  3.过小桥:读句子。

  四、写字指导

  1.我们刚刚书空了雨字头,现在将它和另一部分组合,成为上下结构的字。大家回忆一下,它的笔顺规则会是什么呢?出示:雾、霜、露、雪

  2.照样子,描描写写,注意利用好横中线、竖中线将字写在田字格中。(可以配上轻柔的乐曲)

水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牙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们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读通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伙伴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

  (其他同学做文明听众,注意他的字音读准没有,若你听到有不准的,你起来教一教他)

  三、再读、理解课文

  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这次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带着问题朗读:

  ⑴ 自由读第三段。

  ⑵ 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⑶ 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

  ⑷ 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傣族人民都因为能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而笑容满面。也鼓励学生笑容满面的来读这一段。

  5、朗读体会第五段。

  6、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朗读6~8段,下一节课我们进行朗读擂台赛。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高兴

  (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

  准备工作

  周总理的样貌、神态

  泼水的过程

  第二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学写本课12个生字。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开火车、抽读、猜谜等游戏方式复习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

  二、课文延伸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2、学生介绍。

  (学生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师可以引导着介绍几种)

  3、交流阅读体会。

  三、识字、写字

  1、识字:

  ⑴ 出示要求认识的和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想办法记住字型。

  ⑵ 指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记字方法。

  ⑶ 用组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

  ⑴ 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⑵ 老师有重点的进行范写指导。

  ⑶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五、小结、作业设置

  把学会的生字组上词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我会读(出示生字词)

  我会写(重点指导容易出错的)

水教案 篇5

  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写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习通过看注释,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说出有关景物的特点。

  4.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4.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古诗词三首》 3课时

  《桂林山水》 2课时

  《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课时

  《七月的天山》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教学措施:

  教学时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指导,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

  《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

  《七月的天山》中的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对他们的发言作评价,对独到的见解加以肯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以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资料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以诚待人

  单元简析:

  本组教材以“以诚待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中彩那天》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了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万年牢》告诉读者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尊严》讲了一件石油大王哈默罕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更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将心比心》虽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告诫人们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四篇文章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朴实,但内容生动感人。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

  学习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5、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要求。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中彩那天》 2课时

  《万年牢》 1课时

  《尊严》 2课时

  《将心比心》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受到精神熏陶,情操陶冶的同时,也能提升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与延伸会丰富学生的见闻,增加学生的积累。

  1.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查阅图书及调查访问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有关“以诚待人”的资料。

  2.组织学生召开“以诚待人”资料交流汇报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资料展示出来,并给予一些鼓励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的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大自然的启示

  单元简析: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

  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自然之道》 2课时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课时

  《蝙蝠和雷达》 2课时

  《大自然的启示》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教学策略

  1.加强学科整合意识,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创设情境,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综合素养。

  4.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更深刻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课前准备

  1、搜集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有关材料。

  2、制做多媒体课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战争与和平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4、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5、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教学措施:

  1.以“战争中的孩子”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贴近文本,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孩子对战争有更充分的了解,读书时体验会更深刻,更独特。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4.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3、《夜莺的歌声》 3课时

  14、《小英雄雨来》 2课时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课时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5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

  2.从报纸电视等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

  3.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热爱生命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体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天地。《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内心创造着缤纷美丽的世界。《永生的眼睛》讲述了“我”的母亲、父亲在死后捐献了自己的遗体器官──角膜的故事。《生命生命》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对生活中极为普通的“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作了深深地思考,表达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的人生哲理。 《花的勇气》细致描写了“阳光下藏在花丛里的花”和“凉风细雨中一下子全冒出来的花”的变化过程,感悟到:“花朵也有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勇气”,借此表了自己对生命的意味的理解:“勇气”。 教学目标:

  1、认识22个生字,能写出17个生字;积累词语,会写会用28个词,认识、记忆31个。

  2、学习四篇课文,摘录并感情朗读自已喜欢的句子、片断,部分会背诵。

  3、领会同一个主题能用不同的题材来表达,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命题;在最初接触文章的时候,抓住题目展开阅读是一种高效的方式。体会作者命题与课文主要内容的联系。

  4、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措施:

  1、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生命教育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2、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

  3、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7 、《触摸春天》 2课时

  18、《永生的眼睛》 1课时

  19、《生命生命》 2课时

  20 、《花的勇气》 1课时

【【实用】水教案模板五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水教案3篇02-02

关于水教案模板7篇01-22

【精品】水教案模板五篇01-19

水教案模板合集6篇01-27

【精品】水教案模板集锦9篇02-13

水教案模板锦集7篇02-12

【推荐】水教案模板集锦五篇02-12

【精品】水教案模板集锦6篇02-02

【精品】水教案模板集锦九篇01-24

精选水教案模板集合6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