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绿教案

时间:2021-04-09 20:42:19 教案 我要投稿

朱自清的绿教案

 一直以来对绿就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的心情,这种心情总在心头涌动,但总说不清道不明,直到读了我的扬州老乡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以下是朱自清的绿教案,欢迎阅读。

朱自清的绿教案

 设计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兴趣,自主发展。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材分析

  《绿》是一片“金相玉质”的写景抒情散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诵读等形式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分析,把握文章语言的特点是。教学中,不要忽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文章的亮点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样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而我们农村大部分学生平时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所以教师千万不可为追求新奇而脱离语文学习的本质。本节课就是要让学生长时间地投入在文章的研读中,大胆地作批注。而这段时间里,不管学生写得如何,老师都不能去打断他们的静悄悄的思考。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一篇文章后,学生才能感悟到一些东西,他们的朗读才会有味。也更有助于他们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2、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反复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

  3、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4、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课文强烈的感情。

  2、对含义丰富的一些句子反复揣摩,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

  3、指导学生通过圈点批注等方法理解课文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美好境界的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的感情,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诵并品味文章的美:生动的语言,精巧的构思,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初步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多媒体,远程教育资源。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合作交流 圈点批注法 写作练习等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诵读感知课文,了解行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欣赏几幅绿色美图(屏显),请同学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1、学生回答后师激情导入:绿是生机,绿是希望,绿是生命。古往今来,“绿”始终是文人厚爱的一种色彩。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与“绿”,有关,首先,我们随熟知的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温州仙台的梅雨潭边,去欣赏那里的“绿”!

  2、作者简介(学生介绍后屏显)

  朱自清(1898 — 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检查预习

  1、掌握下列生字词(学生对照屏幕订正)

  踞(jù) 薄(bó)阴 几 绺(liǔ) 棱(léng)角

  穹(qióng) 尘滓(zǐ) 皱缬(xié) 什刹(shí chà)

  明眸(móu)善睐(lài) 挹(yì) 掬(jū)

  2、文章的文眼是什么?

  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三、整体感知

  听配乐朗读,注意要求

  1、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分层次,写层意,连层意)

  2、本文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

  1、首先开门见山,一语点题;然后从几个不同的观察点写梅雨瀑;再从多个角度描写梅雨潭的绿;最后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

  2、首尾呼应

  四、合作交流

  顺着作者的行文思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1、文章如何写梅雨瀑的?为什么要写梅雨瀑呢?

  请同学阅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

  学生交流、回答、明确

  移步换景法写梅雨瀑。

  第一观察点:山边

  观察到:梅雨瀑

  第二观察点:梅雨亭边

  观察到:梅雨潭的环境、梅雨瀑

  写梅雨瀑的原因

  描写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

  描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2、作者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接下来他的观察点移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景致,感受如何?

  第三观察点:梅雨潭边

  观察到:梅雨潭的绿

  对绿的感受:醉人、奇异、似近似远

  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领略梅雨潭的绿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

  本文开篇点题,然后“移步换景”,先远写飞瀑与梅雨潭周围的环境,用“烘云托月”法写出自己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这是本文描摹的重点,最后,首尾呼应,突出梅雨潭的“绿”给作者带来的强烈的美的享受。

  六、布置作业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获;只要你动手就会采到晶莹的宝石。”我们要做那勤劳的采矿手,在《绿》这个丰富的宝藏中采到精美的“绿宝石”。用圈点批注法对第三自然段进行赏析,理解作者是怎样融情于景描写“绿”的?点评写作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圈点批注,欣赏梅雨潭的绿;解答难疑,深悟主旨;质疑发问深化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让我们在朗诵中,再现梅雨潭那醉人、奇异、似近似远的绿

  二、圈点批注,鉴赏美景美文。

  作者是怎样融情于景描写“绿”的?用圈点批注法对第三自然段进行赏析,点评写作特点。

  常用圈点批注符号

  ● 生字难字

  。关键词语

  _ 总括句、重要句

  ﹏ 佳妙句

  ○ 段序(圈内写数字、放在段首)

  ☆ 重要段落、重要语段

  ( 段内层次,加在层次开头

  ? 有疑问处

  △ 要注意处,发表感想处

  学生交流、回答、归纳

  1、巧妙设喻,精于雕琢

  (1)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形色 深度)

  (2)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涟漪)

  (3)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荡漾)

  (4)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波光 软嫩)

  (5)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清澈)

  师生一起美读这些句子。

  2、多面对比,衬托特色

  作者一气用了中国的四大名景与梅雨潭的“绿”进行对比,突出梅雨潭的“绿”浓淡相宜的色彩美和明暗适度的色泽美。可见,梅雨潭之“绿”在作者心中就是完美无瑕的“绿”。

  3、联想想象,丰富意境

  (1)裁你为带,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她必能临风飘举

  挹你为眼,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

  你能试着再用这样的句式仿写两个句子,给 “绿”增添一点新的意境吗?

  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交流、回答

  (2)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

  “女儿绿”仿“祖母绿”而来,能否换成“祖母绿”?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作者运用了比喻、对比、联想等手法,融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喜爱、赞美之情。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学贵有疑,学生质疑,共同研讨释疑。

  1、“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这里的“据说”仅仅是道听途说之意吗?为什么作者紧接着说“但我觉得更像杨花”?

  3、文章有很多叠词,有何作用?

  4、第三段段尾有一个人称的变化,把亲切的“她”换做了“你”,是不是一种行文不严谨行为?

  四、课堂总结

  经过我们的品味鉴赏,我相信,梅雨潭那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美已经永驻你我的心间。在感受坐着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的同时,我们也应做到热爱绿色、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五、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本文,模仿《散文家谈散文》,写一篇鉴赏小短文。

  (有观点,有根据,字数不少于150字。)

  板书设计

  绿

  朱自清

  山边——梅雨潭

  惊诧 梅雨亭边——梅雨亭环境 梅雨瀑

  梅雨潭边——梅雨潭的绿

  (绿之形状、质地、规则、色彩)

  巧妙设喻,精于雕琢

  多面对比,衬托特色

  联想想象,丰富意境


【朱自清的绿教案】相关文章:

朱自清《绿》阅读心得03-15

朱自清绿读后感05-29

朱自清绿读后感8篇06-25

朱自清《绿》教学反思(通用9篇)03-11

朱自清《背影》的教案11-19

朱自清绿的读书笔记(精选7篇)01-22

背影 朱自清 教案11-03

朱自清《绿》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03-23

朱自清绿读后感(精选12篇)03-22

朱自清《绿》读书笔记(通用10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