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蕉》教案

时间:2024-11-27 21:24:56 志华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分香蕉》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香蕉》教案(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香蕉》教案(通用10篇)

  《分香蕉》教案 1

  教学目标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建立除法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教学重点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除法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主题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题图片。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

  生:香蕉。

  师:谁能说出图意?

  生:两只小猴子来智慧老人家里做客,智慧老人要把12根香蕉分给两只小猴子。

  二、问题探究

  师:通过看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只猴子分得几根香蕉?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板书问题)

  师:我们可以用12根小棒代表12根香蕉分一分。看谁分得最快。

  学生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组织学生分组汇报,演示自己分的过程。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教师讲解把平均分转化成除法算式。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教师板书:÷)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可以怎样列式?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香蕉。算式是“12÷2=6(根)。(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算式。教师指着算式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了12除以2等于6。如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生:12÷3=4(根)。(教师板书)

  师:在12÷3=4这个算式中,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是除号。(板书)

  师:(指算式)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12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

  三、体验感悟

  师:刚才分香蕉的时候,出现了多种分法,同学们掌握了把平均分转化为除法计算的方法。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想出又快又好的办法解决。

  教师出示题目:18根小棒可以怎样平均分,每份是几根?把分的过程用除法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分,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生:平均分成2份,算式是18÷2=9(根)。18÷2=9表示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9。

  生:18÷3=6,表示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生:18÷6=3,……

  生:18÷9=2……

  教师肯定、鼓励分法多样化。

  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完成第38页练一练。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练习设计:第38页的练一练,第40页练习二的第1、2题。

  《分香蕉》教案 2

  教诲请求:

  1、经由过程不观察什物,图片,感知喷鼻蕉的色彩,外形,结构,味道,科学食用要领,发展处所,谁种植。

  2、知道吃喷鼻蕉有利康健,吃时要适量,造就幼儿不吃独食,乐意与他人分享。

  3、生长幼儿着手动脑的本领,在美术运动中进修制造喷鼻蕉。

  讲授预备:

  1、什物:一串喷鼻蕉,图片,结喷鼻蕉的树(喷鼻蕉园)

  2、彩色油泥和棕色,绿、黄纸。喷鼻蕉的故事(课题一)

  讲授课程:

  1、出示喷鼻蕉园图片,引起幼儿留意,这些叫什么树?(喷鼻蕉树),提问:喷鼻蕉是长在什么处所的?它和桔子长得一样吗?桔子是一个一个长在树枝上,看看喷鼻蕉是怎么长的?(一串串,一把把地)很多喷鼻蕉长在一个把子上。(1和很多)

  2、出示喷鼻蕉,这是从喷鼻蕉树上摘下来的,数数有几根?每人发1根喷鼻蕉,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提问:喷鼻蕉是什么色彩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弯弯的象玉轮)摸在手里怎么样?知道怎么服法吗?(请一位幼儿剥给各人看,先生树模准确的'剥法,再请一位幼儿上来尝尝)然后请小朋友都训练剥喷鼻蕉,吃喷鼻蕉。提问:喷鼻蕉肉吃到嘴里感受怎么样?(滑滑的,甜甜的,凉凉的)一次能吃许多根吗?朋友

  3、喷鼻蕉皮应当放在那里?(在家,在幼儿园和在外)教诲幼儿不乱扔乱抛,让幼儿训练把喷鼻蕉皮丢到指定处所。小不点分喷鼻蕉(课题二)

  讲授历程:

  1、出示小不点家的场景。先生先容这是小不点的家,小不点在干什么?(在塔积木或看书)这是小不点的奶奶,在干什么?(织毛衣)小不点的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2、音乐门铃响,小不点赶快去开门,本来是妈妈返来了。小不点说:“妈妈好!”妈妈说:“小不点好!”妈妈从包里拿出一把喷鼻蕉给小不点说:“这是你最喜好吃的喷鼻蕉。”小不点感谢妈妈。

  3、(分喷鼻蕉)小不点一边摆弄喷鼻蕉,一边在想:数数有四根喷鼻蕉,他扳下一个最大的喷鼻蕉自言自语地说:这只喷鼻蕉最大,他拿着走到奶奶眼前说:“奶奶,你最费力,请您吃大喷鼻蕉。"奶奶说:“感谢小不点,你真是乖孩子”,小不点又扳下一个喷鼻焦自言自语地说:“这根喷鼻焦也大”,他拿着走到正在和面粉的妈妈眼前说:“妈妈您事情很费力,请您吃大喷鼻蕉。”妈妈笑着说:“感谢你,你真是一个乖孩子。”还剩下两根喷鼻蕉一大一小,小不点拿着喷鼻蕉说“爸爸事情也费力,这根大的留给爸爸,小的我本身吃。”

  4、提问:小不点拿到最喜好吃的喷鼻蕉是不是我吃了?他是怎么做的?

  5、举动练习:先生:小不点吃到好吃的老是想到 各人,真是乖孩子,我们都来学小不点当乖孩子好吗?小不点领导小朋友走到奶奶,妈妈眼前,用模仿行动比划请吃喷鼻蕉,给爸爸留1根大的本身吃小的。

  6、感谢小哥哥,再会!(小不点请买办小朋友饰演)

  《分香蕉》教案 3

  知识目标:通过前面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里开始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能力目标:培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习惯。

  活动准备

  小棒,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创设情境:两只小猴,从果园里摘来了12根香蕉,这时候,两只小猴急了,它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分才好,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它们分一分呢?

  二、 摆一摆,分一分。

  小组合作交流: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看谁分的方法多。

  汇报:分的方法。

  认识除法算式122=6和123=4,以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三、 引导不同的分法。

  小朋友,真棒!已经帮助小猴分了两种方法,还有没有其它分法呢?用除法表示出来。

  四、 巩固内化。

  师出示16个苹果,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分一分,并在小组内说说分法。

  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读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

  五、 练一练

  独立思考:分一分或圈一圈,然后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把算式读给同桌听。

  《分香蕉》教案 4

  教学目标:

  1. 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分分填填,温故铺垫。

  1. 填空:

  三( )十二 ()六十二 二( )十八 ()六十八

  2.

  ⑴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 )个。

  ⑵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 )人。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师:一天,猴妈妈买了12根香蕉,要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要使猴哥哥和猴弟弟都满意,猴妈妈要怎么分香蕉呢?

  生:平均分。(板书: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1. 磁铁代替香蕉分一分

  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圈表示有2只猴子,用磁铁代替香蕉,有谁要上台来帮忙分香蕉?

  师:我们看每只猴子分到了6根香蕉,每只猴子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了。

  2. 认识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师:像这样平均分的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师:注意,这个算式里面有一个新的数学符号“÷”,叫做“除号”。你们看,它的`中间是一条横线,上下有两个小圆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能把这个算式读出来?

  生:十二除以二等于六。学生跟读2遍。

  师:现在谁能说说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6表示每只小猴子分到6根香蕉。

  师:那么整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呢?

  生: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6根。

  3. 介绍除法算式的另一种意义

  师:现在猴妈妈让小猴把这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那么需要几个盘子呢?(板书:每4根香蕉装1盘,需要()个盘子。)

  师:可以看出一共是需要3个盘子,能把12根香蕉分完。

  师:这个分的过程是平均分吗?

  生:是的。

  师:那我们还是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刚才分的结果。12÷4=3(个)

  学生读一遍这个算式。

  师: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4表示1个盘子装4根香蕉,3表示用了3个盘子。

  师:整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把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需要3个盘子。

  师:我们都知道加法、减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同样的除法算式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师:(总结)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除得的结果叫做商。

  师:刚才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运用了除法,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解决呢?

  总述:以后我们遇到平均分的问题,比如求每份是多少或求分成了几份,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三、实践操作,拓展思维。

  1、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除法算式表示。(学生分小组合作,在全班交流。)

  2、看图填一填:(同学们帮小猴解决了难题,小猴又拿出一些水果来感谢大家。)出示水果图。

  (1)12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2)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

  3、把18根骨头平均分给6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得几根骨头?

  4、有一堆苹果,平均分给5只猴,正好分完。猜一猜,这堆苹果最少有多少个?

  5、数学书38页试一试。

  四、总结回顾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小朋友们,乘法、除法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在今后的数学学习当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它们,所以我们要学好它们,打下牢固的基础。

  《分香蕉》教案 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分香蕉》。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全班同学背诵乘法口诀。

  二、激趣导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三、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

  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12÷2)÷叫什么名字?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

  5、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

  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跟读2遍。)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

  6、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

  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

  (1)我会读。6÷20÷518÷420÷5

  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组长做好分工和组织,一人出主意,一人摆图片,一人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

  板书: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屏显:除号)

  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也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

  (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

  (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

  (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

  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12÷12=1(根)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你认识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四、巩固应用

  帮助小兔分木材。

  (1)大森林里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它要把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你们能帮助它吗?18÷2=9(根)

  (2)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呢?

  18÷3=6(根);18÷6=3(根);18÷9=2(根)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练3、4题。

  板书设计:

  分香蕉

  12÷2=6(根)

  被除除商

  除号数

  数

  读作:12除以2等于6

  《分香蕉》教案 6

  教育要求:

  1、 通过观察实物,图片,感知香蕉的颜色,形状,构造,味道,科学食用方法,生长地方,谁栽培。

  2、 知道吃香蕉有利健康,吃时要适量,培养幼儿不吃独食,愿意与他人分享。

  3、 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学习制作香蕉。

  教学准备

  1、 实物:一串香蕉,图片,结香蕉的树。

  2、 彩色油泥和棕色,绿、黄纸。香蕉的故事。

  教学课程:

  1、 出示香蕉园图片,引起幼儿注意,这些叫什么树?,提问:香蕉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它和桔子长得一样吗?桔子是一个一个长在树枝上,看看香蕉是怎么长的?许多香蕉长在一个把子上。

  2、 出示香蕉,这是从香蕉树上摘下来的,数数有几根?每人发1根香蕉,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提问: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然后请小朋友都练习剥香蕉,吃香蕉。提问:香蕉肉吃到嘴里感觉怎么样?一次能吃很多根吗?

  3、 香蕉皮应该放在哪里?教育幼儿不乱扔乱抛,让幼儿练习把香蕉皮丢到指定地方。

  教学过程:

  1、 出示小不点家的'场景。老师介绍这是小不点的家,小不点在干什么?这是小不点的奶奶,在干什么?小不点的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2、 音乐门铃响,小不点赶紧去开门,原来是妈妈回来了。小不点说:“妈妈好!”妈妈说:“小不点好!”妈妈从包里拿出一把香蕉给小不点说:“这是你最喜欢吃的香蕉。”小不点谢谢妈妈。

  3、小不点一边摆弄香蕉,一边在想:数数有四根香蕉,他扳下一个最大的香蕉自言自语地说:这只香蕉最大,他拿着走到奶奶面前说:“奶奶,你最辛苦,请您吃大香蕉。"奶奶说:“谢谢小不点,你真是乖孩子”,小不点又扳下一个香焦自言自语地说:“这根香焦也大”,他拿着走到正在和面粉的妈妈面前说:“妈妈您工作很辛苦,请您吃大香蕉。”妈妈笑着说:“谢谢你,你真是一个乖孩子 。”还剩下两根香蕉一大一小,小不点拿着香蕉说“爸爸工作也辛苦,这根大的留给爸爸,小的我自己吃。”

  4、 提问:小不点拿到最喜欢吃的香蕉是不是一个人吃了?他是怎 么做的?

  5、 行为训练:老师:小不点吃到好吃的总是想到 大家,真是乖孩子,我们都来学小不点当乖孩子好吗?小不点带领小朋友走到奶奶,妈妈面前,用模拟动作比划请吃香蕉,给爸爸留1根大的自己吃小的。

  《分香蕉》教案 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感知香蕉的颜色,形状,构造,味道,科学食用方法,生长地方,谁栽培。

  2、知道吃香蕉有利健康,吃时要适量,培养幼儿不吃独食,愿意与他人分享。

  3、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学习制作香蕉。

  活动准备:

  1、实物:一串香蕉,图片,结香蕉的树(香蕉园)

  2、彩色油泥和棕色,绿、黄纸。

  活动过程:

  1、出示香蕉园图片,引起幼儿注意。

  这些叫什么树?(香蕉树)

  提问:香蕉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它和桔子长得一样吗?桔子是一个一个长在树枝上,看看香蕉是怎么长的?

  (一串串,一把把地)

  许多香蕉长在一个把子上。

  (1和许多)

  2、出示香蕉,这是从香蕉树上摘下来的。

  数数有几根?

  每人发1根香蕉,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提问: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弯弯的象月亮)

  摸在手里怎么样?知道怎么吃法吗?

  (请一位幼儿剥给大家看,老师示范正确的剥法,再请一位幼儿上来试试)然后请小朋友都练习剥香蕉,吃香蕉。

  提问:香蕉肉吃到嘴里感觉怎么样?

  (滑滑的`,甜甜的,凉凉的)

  一次能吃很多根吗?

  3、香蕉皮应该放在哪里?

  (在家,在幼儿园和在外)

  教育幼儿不乱扔乱抛,让幼儿练习把香蕉皮丢到指定地方。

  《分香蕉》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如分香蕉、分小棒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培养学生公平分享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能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如小猴子分香蕉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新知:

  利用实物(如香蕉、小棒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说一说等,抽象出除法算式,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巩固练习: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如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除法来解决?”,拓展学生的思维。

  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知识,加深印象。

  给予学生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板书设计

  分香蕉

  平均分配:每份一样多

  除法算式:总数 ÷ 分组数 = 每组数量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分香蕉》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香蕉”的情境,利用实物或替代品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除法算式与平均分过程联系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能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猴子分香蕉的图片或动画,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新课讲授: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取数学信息,如香蕉的总数和要分给的小猴子数量。

  利用实物或替代品(如小棒)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如何平均分香蕉。

  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巩固练习: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计算平均分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如果把香蕉平均分给更多的小猴子,应该怎么分?”,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结回顾: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板书设计

  分香蕉

  除法算式:被除数 ÷ 除数 = 商

  示例:12 ÷ 2 = 6(根)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分香蕉》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用除法表示并解释等分的过程。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香蕉”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

  培养学生公平分享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小猴子分香蕉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故事中的`数学信息,如香蕉的总数和要分给的小猴子数量。

  利用实物或替代品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如何平均分香蕉,并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义。

  巩固练习: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如果把香蕉平均分给不同数量的小猴子,应该怎么分?”,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结回顾: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板书设计

  分香蕉

  除法算式:总数 ÷ 份数 = 每份数量

  示例:12 ÷ 2 = 6(根)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收获与分享

【《分香蕉》教案】相关文章:

《分香蕉》说课稿06-28

《分香蕉》教学反思10-10

分香蕉教学设计11-21

《分香蕉》教学设计08-10

分香蕉教学设计09-30

分香蕉教学设计01-16

《分香蕉》教学反思04-08

《分香蕉》的教学设计03-03

分香蕉教学设计08-17

分香蕉教学反思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