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通用11篇)
幼儿课堂教学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 1
活动目标:
通过看看、讲讲了解过新年时的一些风俗习惯,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搓汤圆,体验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活动准备:
1、《新年好》的音乐磁带;
2、《新年好》Flash;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盘子每组一个;
5、角色游戏房的娃娃家场景。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教师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诉幼儿新年来到了。
教师提问:宝宝,你们觉得过新年最开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儿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你们过新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红包……
二、播放Flash。
1、教师播放Flash:我们来看看别人的新年是怎么过的?
2、幼儿欣赏、交流。
3、师小结:过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会放鞭炮,一家人还会开开心心在一起吃汤圆,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
三、操作探索。
1、教师:宝宝,那我们也来试试做好吃的汤圆吧。
2、教师示范做汤圆的步骤:先取一小块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个手掌盖在橡皮泥上,来回团、搓,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配背景音乐《卖汤圆》)提醒幼儿将搓好的汤圆放在桌上的小盘子里。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角色游戏房,把做好的汤圆放进娃娃家的锅子里,模仿煮汤圆的场景,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有句老话“上灯圆子,落灯面 ” ,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做圆子,吃圆子,在正月十八的时候呢将会吃面,意味着新的一年真正的开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将“搓元宵”这节活动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节”同时学会“搓元宵”
为了更加突出元宵节的这一氛围,我提前一天让小朋友将花灯带到幼儿园,用花灯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及幼儿园,有了孩子们五彩绚烂的花灯,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郁了。
活动开始我选择让每个孩子参观我们的教室,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要玩花灯”。孩子们像事先说好似的,一起说着是因为元宵节快到了,看来孩子们已经在家中从家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元宵节要玩花灯的特点。可是当我问到“除了玩花灯还要干什么”的时候,孩子们歪着小脑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眼睛都盯着我的时候,我便告诉他们元宵节还要搓元宵。可能是因为方言原因,孩子们对于“元宵”这个词汇不是很了解,后来向孩子们解释了一下,孩子们终于了解了“元宵”=“圆子”。(从这里让我知道由于方言的差别,以后对于孩子的语言还要加强引导,增加一定的词汇量。)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 2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活动过程: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活动反思: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 “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 3
教育活动:
做汤圆(数学-点数)。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橡皮泥,盘子,卖汤圆的歌曲。
2、幼儿准备:已有的风俗习惯,用橡皮泥搓圆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游戏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是元宵节,我们要吃什么啊?那我们一起搓汤圆,好吗?
指导重点:引发幼儿对汤圆的关注并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引入活动。
2、教师示范。
(1)、指导语:今天,我和小妹妹在家,我要做两个汤圆,要选择几个面团啊?我们放到手上搓一搓,一个汤圆出现了,然后放到锅里,我们再搓一个面团,现在几个汤圆出现了,小手要指着一个一个的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最后说出总数。
(2)、指导语:这时,我的爸爸回来了,他告诉我,他很饿,我会怎么做啊?那我在搓一个吧。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还记得老师说的方法吗?手要指着,嘴要数着,最后的数到几就是有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逐一数数,幼儿掌握点数的方法。
(3)、指导语:我们现在要开火煮汤圆的时候,我的妈妈回来了,我会怎么做?那我又要搓一个汤圆,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了。
指导重点:巩固幼儿点数,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说出总数。
3、幼儿动手操作,老师放音乐指导语:请小朋友拿到盘子,盘子上有几个点,你就要做几个汤圆,然后你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搓了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幼儿一边搓汤圆,一边数,巩固幼儿点数的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 4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搓、吃汤圆等活动中学习感知1和许多。
2、让幼儿知道冬至节搓汤圆、吃汤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并喜欢参与这一活动。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创设:把活动室布置温馨的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旁活动),在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几束花。
2、材料的提供: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垫板、塑料小刀、碟子、湿手巾、小袖套和围兜。
3、生活经验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一)以妈妈的身份谈话:我们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妈妈要和你们一起搓汤圆、煮汤圆和吃汤圆,好吗?
(二)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筒、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妈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妈妈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观察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是许多汤圆。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提出活动要求:
(1)妈妈这里有许多的米团,等会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2)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3)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1)可以先把一块大米团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把小米团搓成汤圆。
(2)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看看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就是许多汤圆。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三、煮汤圆
组织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吃汤圆
轻声播放歌曲〈卖汤圆〉,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一起吃汤圆,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适时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 5
活动目标:
能愉快地扮演小货郎,体验卖东西的乐趣和成功感。
1.能用物品的形状、颜色、味道、用途来创编进歌词,并与旋律相匹配进行演唱。
2.能大胆、自信地在同伴与老师面前进行创编展示,有表情地演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会唱歌曲《卖汤圆》;说词准备,分组排:
2.物质准备:活动课件(汤圆,水果,铅笔);买卖东西的实物(水果类,文具类,生活用品类);奖品(贴画);货架;手推车。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卖汤圆,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1.以过新年的口吻激发幼儿歌表演“卖汤圆”。
师:小朋友们,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在新年里,我们会吃到一种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呀?(汤圆)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有趣的表情和动作唱起《卖汤圆》吧。
2.以提问的方式理解“小货郎”的意义。
提问:歌曲中是唱的谁在卖汤圆?(小二哥小货郎)
小货郎是什么意思?是干什么的?
3.教师总结:小货郎就是卖东西的,就像我们现在的营业员一样,他是用唱的方式来卖东西,而且是边走边唱,现在我们再来学一学小货郎边走边唱《卖汤圆》。
4.集体再次复习。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分析歌词
1.师:老师把小货郎的汤圆放到了我们的大屏幕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提问:歌曲中唱的汤圆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甜甜的,满满的)
都是唱的汤圆的什么?(形状,味道,数量)
3.教师总结:小货郎卖汤圆时,把汤圆的形状、味道和数量编成了歌词,用唱的形式来吸引大家买,这是一个聪明的办法,听了这首歌,你们想不想买呀?唱出了汤圆的特点。让人一听就想买他的东西。
三、出示课件,引导幼儿集体创编歌曲
1、师:小货郎还有很多东西要卖,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可是有一个要求,卖东西时要像小货郎一样用唱的方式来卖,好吗?
2.出示第一样东西(苹果),引导幼儿集体从特点、价钱和作用三方面进行创编。(孩子说一样,教师用图饰表示)
提问:苹果是什么样子的?(红红的`;圆圆的,甜甜的)
大家一起来试一试!把它唱到歌里面的第一二句。
你的苹果打算卖多少钱?把它唱到歌里面的第三句。
你的苹果吃了有什么作用呢?把它唱到歌里面的第四句。
那怎样才能让很远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卖什么呢,有什么好办法?(在前奏时,就说出你要卖什么,大声唱)幼儿集体编唱。
3.出示第二样东西:手套,集体引导编唱。
4出示第三样东西:蜡笔,集体引导编唱。
5.教师总结:我们都是快乐的小货郎;刚才我们唱出了这些东西的什么?(形状,颜色,味道,价钱,作用)歌曲中的第一、二句唱东西的特点,第三句唱的是价钱,最后是唱的是作用。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创编。
四、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自由编唱
1.师:我们是能干的小货郎,会用唱歌的方式来卖东西了,要想别人买你的东西,你就要唱出来,而且还要唱好,让别人一听你的歌声就想买你的东西。
2.幼儿选择实物进行编唱。
3.请个别幼儿表演,教师从编的歌词、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互动游戏:小货郎
1.幼儿分组进行小货郎的游戏。规则:教师扮演买东西的人,谁能够让老师们买下自己的东西,就奖励一颗五星,看看谁得的五星多。
2.幼儿游戏。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创编歌曲。
活动反思:
在整个音乐活动中,我始终以问题情境的设置者,体验活动的鼓励者、欣赏者,体验过程观察者的身份组织活动,让小朋友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创编过程中体验音乐作品的美,获得对音乐作品的更深的理解,体验全身心参与的美,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评析:
音乐活动中的歌词创编,是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目标之一。在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目标第三部分第三条中,作了明确规定:“尝试依据歌曲、乐曲的内容、情绪及节奏改编歌词、创编简单的舞蹈。”创编歌词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它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力、创造力,发展其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次活动前,需要做一定的知识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准备和铺垫。
该教师选取小朋友们都十分熟悉的吃“汤圆”的传统习俗,作为歌曲创编的基础动机,并利用游戏形式,选择了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苹果”、“手套”和“蜡笔”迸行歌词创编活动,在孩子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之基础上,这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一定的帮助,而兴趣则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前提。题材和形式应予肯定。
活动过程紧扣活动目标:活动由歌表演“卖汤圆”导入,教师的引导语稍欠趣味性,如能采用“猜猜这是什么?”之类的话题来引出课题,其趣味性就会大大增强。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均能紧紧抓住物品的形状、颜色、味道、用途等特征来启发幼儿创编歌词,让孩子们了解了小货郎这个词的含义以及用歌声叫卖的歌唱形式。同时,又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小货郎叫卖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体验着活动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活动设计体现出生活化、游戏性、趣味性的特点,也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的互动性原则,具有活动的延伸性。设想让孩子们自认为“我是小小劳动者”,我想会更有意义。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 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附点和十六分音符,尝试用:X.X X|XX X|的节奏创编说词。
2.从歌曲活泼欢快的风格中感受元宵节吃汤圆的乐趣。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边听歌曲录音,边拍手自由入座,谈话引出。
提问:刚才听到的歌曲有什么感觉?讲了个什么故事?
元宵节吃汤圆,你吃过哪些馅的汤圆?(芝麻、豆沙、肉末)
2.学唱歌曲。
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分句示范)
教师再一次完整示范。启发幼儿讨论:说说最好玩的是哪一句?
幼儿学唱2~3遍,重点学习唱准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乐句。
3.创编说词。
师:小二哥的汤圆是芝.麻 馅|黑又 香|
按照这个节奏也来编一编不同的汤圆馅吗/
将新编的歌词填入说词,完整演唱新歌1~2遍。
教学反思:
当我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小朋友们对于汤圆都是有所认识的,也知道汤圆是在元宵节的时候吃的,汤圆有很多味道的馅,也知道汤圆的寓意。当我在第一遍弹唱歌曲的时候,小朋友就说出了对这首歌曲的感觉,节奏欢快。整首歌曲共分三段,而且歌词比较简单易懂,重复的语句也比较多,所以,小朋友学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不过我发现,在这首歌曲中,一共有两个附点号,分别在一碗汤圆和三毛钱呀两处地方。我们小朋友在唱的时候,总是会把附点给漏下,我就想让小朋友来跟唱一下,但是,在跟唱的时候还是能唱出附点号的,不过在整首歌曲演唱的时候,却又把附点给漏下了。在创编的时候,也是比较单一的语句,并没有太大的创新。
所以我决定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整,在重难点学习的时候,把重难点放在附点上面,可以进行拍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打节奏进行演唱,这样多试几遍,小朋友肯定就会唱了,也不会把附点给漏下了。而在平常,可以多多补充幼儿各方面的知识,久而久之,对于小朋友的创编能力肯定会有一定的提高的。后来,我在新的教学中尝试这样方案,结果小朋友的知识吸收率确实比原来的教学效果好了一点。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 7
一、活动名称
香香的汤圆
学生情况:本班共8名学生,实际年龄在3-4岁之间,其中2名学生佩戴人工耳蜗,6名学生双耳配戴助听器。通过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本班孩子听觉能力为一级,听觉补偿效果基本达到最适;语言年龄平均为3岁。
二、活动目标
1、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汤圆给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给x吃。
2、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家人的感情。
三、活动重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汤圆给x吃”。
四、活动难点
学习掌握句型“我把汤圆给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给x吃。
五、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在生活中吃过汤圆,已经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儿歌《包汤圆》、实物汤圆、小朋友做好的橡皮泥手工汤圆、水果模型、小动物模型、家庭成员的手指偶
六、活动过程
1、点名法检查助听器的工作状态。
听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师击掌问好。
2、活动导入:播放儿歌《包汤圆》,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题。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汤圆,(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
中间突起,(双手握拳)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师:儿歌里,羊妈妈包什么?
幼:羊妈妈包汤圆。
3、出示实物汤圆,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请幼儿观察、讲述汤圆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吃汤圆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汤圆长什么样子?
幼:汤圆像小船,像元宝,还像橘子瓣儿……
师:你们吃过汤圆吗?什么时候吃的?
师:冬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吃汤圆,要不然,耳朵都冻掉了。
师:汤圆好吃不好吃?汤圆里面有什么?
幼:汤圆很好吃。汤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有鸡蛋,有韭菜,有肉肉……
师:你们喜欢吃汤圆吗?你们会不会做汤圆?
……..
4、请小动物吃汤圆,练习句型:我把汤圆给x吃。
师:“喵喵喵”,小猫来了,它说它闻到小朋友做的汤圆真香!它也想吃汤圆,谁想让小猫吃汤圆?
师:小猫说:谢谢你,你的汤圆真好吃。小狗小狗,你怎么了?你也想吃汤圆吗?那么谁想让小狗吃汤圆?
(引导幼儿练习表达:我把汤圆给x吃。)
5、学习仿编:“我把x给x吃”的句式。
通过“我爱我家”游戏,学习仿编句式。幼儿通过教师引导学习仿编句子。我们也请爸爸妈妈吃水果吧?如:我把苹果给爸爸吃。我把香蕉给妈妈吃……
七、活动结束
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汤圆,体验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快乐。
八、活动反思
语言教学的核心在于“运用”二字。本次活动通过创设丰富的情景,让幼儿在宽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练习句型,大胆仿编。而且两个情景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对于他们并不陌生,更容易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 8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唱。
2.感受闽南歌谣的诙谐有趣。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感受闽南歌曲的诙谐幽默
活动难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1.“宝贝们,在之前的活动中我们聊过元宵节我们都会做什么事情呢?”(搓元宵、吃汤圆、赏花灯)
2.小二哥推着推车到教室叫卖汤圆
——宝贝们,你们看看谁来了?”
3.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用语言对小二哥卖汤圆的.情境进行描述,教师做总结。
——刚刚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的听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PPT。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PPT图谱,和幼儿一起来说一说,记一记,让幼儿对歌词有初步的记忆。
——“宝贝们,我们一起来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和周老师一起来讲一遍。”(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今天周老师还可以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唱出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幼儿跟唱。
3.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
——“你听完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啊?喜欢吗?为什么?”
4.增加歌唱难度,演唱过程中逐步删减图示:
——“大六班的小朋友可真棒,现在我要增加难度了,你们还能像刚刚唱的那样棒吗?”
三、小二叫卖汤圆,导入歌曲第二段的歌词。
——“刚刚卖汤圆的小二哥都说了什么啊?”教师对幼儿的话进行总结。
——“你们可以把这些话唱出来吗?”
幼儿尝试把刚刚总结的话唱出来。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去把这首歌唱给小二哥听,顺便去买碗汤圆吧!”
活动延伸:
为小二哥演唱歌曲《卖汤圆》
活动反思:
卖汤圆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儿童歌曲。之前幼儿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汤圆是元宵节的一种习俗,汤圆也代表全家团圆的意思。歌曲非常活泼欢快,幼儿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元宵节吃汤圆的快乐。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 9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虽然作为幼儿园里年龄最大的孩子,但他们身上依然留着许多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大班幼儿在已有一定生活经验,且对角色有一定的认知下,能根据指示自主在游戏中体验生活,获得经验,学会和同伴交往。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1)通过角色扮演买家和卖家,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2)愿意与同伴协商角色,理解角色,有一定的角色意识;
2、知识目标
(1)在买卖活动中让幼儿学会一点简单的数学运算;
(2)了解厨师、收银员、顾客不同的角色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简单的对话;
3、能力目标
(1)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到游戏中,并加以创造;
(2)能积极参与角色游戏,能学会布置游戏场地。
(3)在游戏中能够轻声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
(4)初步会对同伴的游戏行为做简单的评价。
(5)能爱护玩具,知道听信号较快收拾玩具。
活动重难点:
幼儿的想法是奇思妙想的',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想法,超出预想的活动设计规划。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与爸爸、妈妈一起到汤圆铺进餐,观察了解店的人员及环境。
2.物质准备:餐具(一次性杯子、汤匙等),各种口味汤圆、汤圆铺PPT。
3.环境创设:收集餐具、用具布置游戏环境。
游戏过程:
1.引入排队自行选择游戏中的角色,领取钱币;幼儿和教师一起布置市场环境;师:你们有吃过汤圆吗?(引导孩子们回忆) 师:你们去过的汤圆铺是什么样子的?
2.交流经验师:汤圆铺里有什么?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3.提出规则
(1)工作人员不能随意的走动,要负责好自己的岗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顾客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3)游戏结束后要把玩具送回家。
4.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教师事先分配好角色,幼儿也可以自主选择要扮演什么角色,(教师要特别跟幼儿强调不能大声喧哗和随意走动)
5.小结:
(1)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游戏体验、感受,交流"汤圆铺"里游戏开展的情况;
(2) 组织幼儿分门别类地收拾好玩具材料;
(3)组织幼儿对本次角色游戏进行讨论和评价,并做下记录;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 10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学习完整地朗诵儿歌。
2、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油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活动过程:
1、老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老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油泥变出了什么?
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2、学习儿歌。老师示肥诵儿歌《闹元宵》。
3、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
4、看图标跟念儿歌。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老师:谁知道“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 ?(人很多,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
5、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2?3遍。
附:儿歌《闹元宵》
月亮走,我也走,月亮圆,人团圆,团团圆圆元宵节。
反思和建议: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我们的传统节日正被家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动开展了一个迟来的元宵节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利用正月十五拍来的花灯照片和图片给孩子直接的感官冲击,并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中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并知道是“团团圆圆”“期盼来年顺利”的意义。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 11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3、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元宵节的录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灯
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活动流程:
一、观看“元宵节”录相,并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灯,
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
2、教师讲解“元宵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3、介绍“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
二、学做元宵。
1、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吃过)吃过什么馅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其口味)。
2、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啊?(圆形的)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想)
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
4、观察教师做元宵:先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尝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1、教师出示花灯,让幼儿跟随音乐玩舞花灯,猜灯谜
游戏。
2、煮元宵的同时教师把碗,勺摆放好,幼儿洗手。
3、幼儿品尝元宵,互相说说此时心里的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1册第14—15页,进一步了解元宵的制作过程,并学说绕口令。
附绕口令
年糕和元宵
巧巧爱吃年糕,
小小爱吃元宵。
巧巧让妈妈做年糕,
小小让妈妈做元宵。
妈妈做了年糕又做元宵,
煮了元宵,又蒸年糕。
乐得巧巧又跳又笑,
笑得小小说:“好,好,好!”
小结及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同时也学会了运用揉,搓,团圆,包馅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小班搓汤圆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冬至搓汤圆教案模板(通用20篇)12-20
小班冬至搓汤圆教案范文(通用10篇)12-16
元宵小班《搓汤圆》教案模板(精选10篇)01-29
搓汤圆作文12-11
搓汤圆作文07-22
元宵小班《搓汤圆》教案范文(通用8篇)01-13
搓汤圆作文(精品)09-17
【精】搓汤圆作文01-30
幼儿园冬至搓汤圆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