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会边实验边记录,并将同类的水果归类,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2、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苹果、梨、西瓜、橙子、橘子、葡萄等水果。
2、各种水果图片、颜色标记。
3、人手一份操作卡片(上面有一些水果的图片)、白布、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引起幼儿的实验兴趣。
师:今天,小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给我们中二班小朋友的一封信。信里写的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哇!有这么多的水果卡片,还有一张信纸,看看上面写得什么?
1、读信:中二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小小班的小朋友,我们很想知道各种水果的果汁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想请你们帮帮忙,告诉我们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2、讨论: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是否一样?
3、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与他们的果皮是一样的吗?王老师也不太明白,今天我们来做次小小实验家,看看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好吗?
二、幼儿实验了解各种水果的果汁颜色,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水果,一些白布、还有一张实验记录表和一些颜色标记,请小朋友实验的时候一边做实验一边将实验的结果用颜色标记记录到实验表上。
1、幼儿一边实验一边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回辅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实验记录。
2、请个别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表。
3、对有争议的实验结果,教师实验得出正确结果
三、幼儿再次实验,将水果归类。
师:这些水果的果汁颜色有的和果皮颜色一样,有的和果皮颜色不一样,那么,哪些是和果皮颜色一样的呢?哪些和果皮颜色不一样呢?我们再一起来做一次实验,一边做实验一边将水果进行归类,将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水果卡片放到一起,不一样的放到一起。
1、幼儿实验,并将水果卡片归类。
2、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3、送卡片:将水果卡片送到相应的筐中。(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放一个筐中,不一样的放另一个筐中。
4、教师小结幼儿的操作结果,表扬鼓励。
四、给动物幼儿园回信,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师:我们知道了各种水果的果汁颜色,可小小班的弟弟妹妹们还不知道呢?我们一起来回封信,告诉他们我们的实验结果好吗?
1、出好的实验记录表,叠好放进信封。
2、将归类好的水果卡片分别包好,写上说明装入信封。
五、延伸活动:
1、师生一起写回信。
2、自己动手榨果汁,一起品尝果汁。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3
这是一个科学范畴的活动,它来源于生活,也是小朋友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活动中涉及了环保的因素,告诉小朋友要用淘米水、柠檬片、茶叶包等废旧的东西来清除污垢。
当我抛出问题后,孩子的经验就是用洗洁精来清洗油腻的盆子和餐桌,而那些实用、经济又环保的方法他们都不知道。阅读幼儿用书时,孩子的眼神是好奇的,如果当场提供实物来操作验证,对孩子来说留下的印象是抹不去的。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我无法为小朋友提供这些材料,只能告诉小朋友回家去试。
科学活动需要真实客观的现象带给孩子的印象和经验,仅停留于纸上谈兵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小朋友对今天的活动可能还带着疑惑“是真的吗?”小朋友只有做过了、看过了才不会忘记。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用手触摸物体,发现物体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的属性。
2.发展幼儿的触摸觉。
3.学习运用触摸觉和正确的词表达自己的感觉,如:冷(凉)、热(温)、软、硬、粗糙、光滑等等。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冷水和热水每小组各一瓶;海绵球和玻璃球,砂纸和卡纸贴起来的感知卡片等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孩子复习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安定幼儿的情绪。
2.教师出示两个形状、颜色、大小相同的两个瓶,里面都装满了水。
教师:这里有两瓶水,你们看看,是一样的吗?有没有什么不同?
幼儿动手探索,自由看、摸、闻、发现。
“不一样。一个冷,一个热。”
教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用手摸的”、“摸一下就知道了”。
3.教师:用手摸一摸就知道一瓶水是热的、一瓶水是冷的。那么请小朋友再摸一摸你自己面前篮子里的海绵球和玻璃球,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感觉?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
幼儿:玻璃球捏不动,海绵球能捏得动。
教师:捏得动的,是软的,捏不动的,是硬的。谁来告诉大家玻璃球和棉花球,是软的还是硬的?
幼儿:玻璃球的硬的,海绵球是软的。
4.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一只手拿着玻璃球,一只手拿着海绵球,然后告诉我,你们觉得哪个球是重的,哪个球是轻的?
幼儿:玻璃球是重的,海绵球是轻的。
5.教师:现在,请你们再摸一摸篮子里的卡片,先摸摸蓝色泡绵纸的那一面,有什么样的感觉?再摸一摸红色卡纸的那一面,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幼儿:蓝色的那一面摸起来粗粗的,红色的那一面摸起来滑滑的。……
教师:滑滑的就叫光滑,粗粗,……就叫做粗糙,蓝色的是泡绵纸,泡绵纸就是粗糙的。红色的是卡纸,卡纸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呢?
幼儿:泡绵纸是粗糙的,卡纸是光滑的。
常识教案-活动名称:科学教育活动《请你摸一摸》
标签:幼儿园中班常识教案,幼儿园大班常识教案, 常识教案-活动名称:科学教育活动《请你摸一摸》,
6.教师:现在,请你们再摸一摸自己的小脸,有什么感觉呢?
幼儿:软的,热的,滑滑的……教师:再摸一摸你们身上衣服,有什么感觉呢?
幼儿:衣服薄薄的、软软的,纽扣是硬的……
7.教师:现在我们到教室外面去,摸一摸外面的东西,(墙壁、栏杆、运动器具……)看看有什么感觉,然后告诉我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是软的,还是硬的;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8.幼儿分散开,自由的去触摸各种各样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要求孩子们用学到的形容词形容出来。
9.自由下课。常识教案-活动名称:科学教育活动《请你摸一摸》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5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瓶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参与瓶盖游戏。
2.通过几种瓶盖游戏,了解瓶盖的各种用途。
3.通过对瓶盖游戏的探索,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教案准备:
制作的瓶盖乐器(每位幼儿一份)﹑教室的墙面摆放用绳子系好的瓶子若干﹑几种带瓶盖的瓶子﹑起子﹑用瓶盖铺的路﹑小筐若干﹑课件相关磁带。
教案过程:
一﹑每位幼儿手拿瓶盖乐器用不同方法演奏中激发幼儿对活动兴趣。
教师引题:
师: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了有趣的瓶盖乐器让我们一起来演奏吧!
1.跟着教师按教师的口令打拍2.随着不同的音乐有节奏的打拍师: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太棒了!老师为你们鼓掌。咦!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许多瓶子宝宝们现在找不到自己的瓶盖都哭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给瓶宝宝们找合适的瓶盖吧!
(幼儿看好瓶子和手里的瓶盖找出对口的瓶字把瓶盖盖上。)
二﹑观看课件了解不同瓶盖的用途:
(1)观看水壶瓶盖的用途师:小朋友,幼儿园教案你们在哪儿看过这样的瓶子?它要不盖好瓶盖会怎么样?(水壶里的水会变凉的﹑会进很多的灰尘的…)(幼儿通过画面观察开盖以后热水降温的过程。)小结:瓶盖让水壶里的水不进灰尘而且还让瓶子的热水凉的更慢一些。
(2)找出食醋瓶盖的用途师:这里的食醋瓶要是没有瓶盖会怎么样呢?(它的味道很快消失的…)(让幼儿闻一闻用瓶盖盖好保存的食醋和没有瓶盖保存的食醋在味上有什么不同.)小结:不盖瓶盖会跑味道,所以保存时必须要盖好瓶盖。
总结:我们今天看到了瓶盖有很多用途。不盖好瓶盖会撒水﹑瓶子里还会进灰尘﹑喝了这样的水会得病﹑不盖好瓶盖还会使热水很快变凉﹑会使醋很快跑味,所以这些瓶子一定要盖好瓶盖保存。
三﹑幼儿操作中掌握起开瓶盖的各种方法师:
小朋友们这里有很多不同的瓶子宝宝,它们都有不同的方法来起开瓶子的。让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它们都用什么方法来起瓶盖呢?
(幼儿在筐里找自己喜欢的瓶子起盖。了解不同瓶子的起盖方法)﹡放药瓶:手抓凹进去的部位从前面用力拉到最后*玻璃药瓶:手抓瓶盖用力往上拔.
*啤酒瓶:用起子夹住瓶盖往上起.
*饮料瓶:用手掌用力拍打饮料瓶底部后用力扭开瓶盖.
小结:除了我们今天了解的瓶子以外还有很多不同瓶子,它们起瓶盖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四﹑用瓶盖铺好的"瓶盖路"上走路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前面有很长的"瓶盖路",让我们一起来走走吧!
(教师和幼儿在"瓶盖路"上走动,比一比谁走的更稳,更好。)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6
活动背景:
在一次日常的班级积木消毒时,孩子们发现了浸泡在水里的许多积木有的是浮在水面上的,有的是沉在水池下的。孩子们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样的积木为什么有的是浮起来的?有的却是沉下去的?围绕着孩子们的热点话题我们在科探区投放了《沉与浮》的探索材料。
活动描述
片段一:沉浮实验开始了
我先让孩子一起猜测什么东西可能会浮起来、哪些可能会沉下去。孩子们信心满满的表示,大的重的会沉下去,小的轻的会浮起来。我再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猜测收集实验材料。同时我也提供了一些材料,如回形针等,期望在孩子原有经验上造成认知冲突,引导幼儿从关注物体的外形到关注物体的材质。我提供了几个不同功用的脸盆(一个放浮起来的物品、一个放沉下去的物品、一个放水)和记录表,就这样,我们的沉浮实验就开始了。活动的第一天就吸引了很多人来参加,欣怡是第一个做实验的人,她把物品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仔细地观察着物品到底是浮起来的还是沉下去的,有时分不清楚时还会把手伸入水中摸一摸,等她做完之后她拿着记录表高兴地和同伴们分享她的实验结果。孩子们在认真地实验着,当实验结果和自己的猜测一致时特别有成功感,而当不一致的时候会留下小小遗憾。在孩子充分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孩子们的问题,如为什么回形针又轻又小,也会沉下去呢?我组织孩子展开了讨论。
分析:
我们班级的孩子是第一次接触“沉与浮”的活动,对于相关的一些沉浮的经验认知还是比较少的。孩子们对于沉浮的基本经验就是大的东西、重的东西会沉下去,小的东西、轻的东西会浮起来。然而孩子们在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却和他们原有的经验产生了冲突。孩子们知道了原来小的、轻的东西也可能是沉下去的,而大的重的东西也可能是浮起来的,他们不再单纯从物品的外形大小和轻重来猜测它到底是沉还是浮了。另外,孩子们收集的材料中很多是塑料制品,而这些塑料制品都是浮起来了,于是孩子们也了解到从物品的属性上看,形成了“塑料的东西会浮起来的,铁的东西会沉下去”的经验,并将这个关键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片段二:都是金属做的东西,为什么有的会浮有的会沉?
在孩子们初步形成“塑料的东西会浮起来的,铁的东西会沉下去”的经验之后,我又和孩子们共同收集材料,验证已获得的经验。我重点投放了不同的金属类物品,以对孩子的已有经验造成进一步的认知冲突。孩子们实验后惊奇地发现,不管什么塑料的物品确实都是浮起来的,但同样是金属类的物品也却有不同的沉浮表现,还会像魔术一样发生变化。在一次实验中,菲菲完成实验后摆弄这些材料,当她把碗充满水之后发现碗开始沉下去了,这与之前的实验结果又产生了不同,碗在没装水之前是浮起来的,而在装满水之后就沉下去了。原来,物品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本来沉的东西还可以让它变得浮起来。那么怎么样才能使物品的沉浮发生改变又成为了孩子们的一个问题。
分析:
通过对不同物品简单的沉浮探索之后,孩子们对沉与浮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也和原有的认知经验产生了矛盾点,于是我们围绕着这个矛盾点继续探索。从孩子们产生矛盾的地方入手,选择单一的、比较有特殊性的物品——金属类。由于金属类的物品在孩子们的概念中都是属于比较有重量的物品,因此对于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和实际操作结果又一定的矛盾存在。这个矛盾点是一个非常值得去探索的内容。虽然碗、盘子、易拉罐等都是金属物品,可是它们的形状都是空心的,空心的物品从重量来看就比较轻了,因此呈现的都是浮起来的状态。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又认识到了空心与实心所产生的不同的沉浮状态。
片段三:怎么改变物体的沉浮呢?
在发现碗装满水时所改变的沉浮状态后,孩子们的兴趣不单单在于观察不同物品的沉浮了,许多的孩子在操作中开始寻找让物体沉浮改变的方法了。在一次活动中,昊昊一边操作一边询问我是否能给他一根绳子,原来他想利用捆绑的方法将重的物品绑在轻的物品上增加重量以达到将物品从浮着的状态变成沉下去。孩子们在这个阶段的操作中将之前积累的经验进行运用,能从重量、大小、形状等多方位来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分析:
在前两个阶段的活动中我们围绕着不同物品的沉与浮展开。有了这两个阶段的探索实验,孩子们发现有的物品有时会沉下去有时会浮起来,也就是说物品的沉与浮不但与它本身的质量有关,也与外界的影响有关,如碗在不装满水的情况下是浮上去的,但是在装满水之后就沉下去了。因此,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改变物体的沉浮,这不单单是实验观察物品的沉浮情况,而是想办法改变物体的重量或体积大小等来实现改变物品本身沉浮状态的一种探索。在这阶段孩子们的探索机会会更加多,能够选择不同物品的组合方式,增强了实验前的思考性和实验中的趣味性。通过尝试不同物品的达成来实现自己的实验结果。
片段四:有趣的沉浮游戏
纸船、鸡蛋、纸盘、泡沫板……各种不同的沉浮小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在纸船上、纸盘上和泡沫板上不断地增加雪花片的数量,比比看谁的浮力大、谁的浮力小。原来,不同的材质,它们的浮力也是不同的。在清水中加入食用盐,看看,原本沉着的鸡蛋浮起来了,加入不同份量的盐,鸡蛋浮着的高度也会不同呢!
分析:
孩子们从一开始的观察物体的沉浮、感知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到改变物体的沉浮这一过程中,了解到了物体沉浮不仅受本身条件的制约也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物体的沉浮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各种沉浮的小游戏,通过增加物体重量、改变液体密度等方法来帮助幼儿感受不同物体所承载的不同放入浮力。如,通过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用盐的方法改变清水的密度来达到鸡蛋沉浮的效果,这与之前通过物品捆绑、增加物体重量等方法又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物品本身没有任何的改变,而改变的只是媒介物——水。通过这次的探索引导孩子去发现,改变媒介物也能改变物品的沉浮。这也开阔了孩子们的思维,提供了更多的操作方法。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7
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机会,引导儿童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提问、总结来解决问题,培养探究能力和态度。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身感知进行科学学习。所以本活动利用三原色的组成与搭配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掌握三原色的组成,理解颜料量的多少对颜色深浅的影响。
2.培养幼儿根据要求调色以及自由探索调配色彩的能力。
3.使幼儿在配色绘画的过程中体验色彩搭配、变化的乐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知道三原色的组成;能利用三原色调配出不同颜色。
教学难点:幼儿通过填写观察记录表,知道三原色两两组合可以调配出的颜色,以及理解颜料量的多少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1.红黄蓝三色颜料、若干调色工具。
2.三个透明塑料杯、一瓶纯净水。
3.若干张画纸。
4.三原色实验记录表(如表)
三原色实验记录表
姓名:
颜色
实验次数颜色1颜色2混合后的颜色?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看老师桌上放的是什么呢?
幼:一瓶红色的水和一瓶蓝色的水,还有一个有魔法瓶子。
师:现在我要把红色的水和蓝色的水倒入这个魔法瓶子中。请小朋友们猜猜会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
师:咦,这是什么颜色呀?
幼儿:紫色。
师:为什么红色的水和蓝色的水在魔法瓶里变出了紫色的水呢?
幼:(猜测性回答)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研究吧!
二、基本部分
(一)提供实验材料,理解记录表填写方法。
师:现在实验开始了,我们要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并填好实验记录表。
师:先将第一种颜色涂在记录表第一行的左边,再将第二种颜色涂在记录表第一行的中间,最后混合两种颜色,将混合后的颜色涂在记录表第一行的右边。
师: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重点说出是哪两种颜色调配的。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合变成橙色,红色和蓝色混合变成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变成绿色。这些颜色都是红黄蓝三种颜色调配出来的,通过这三种颜色就可以调出许许多多不同的颜色。
(二)同伴间比较,理解颜色量对色彩的影响。
师:现在请大家举起调好的颜色,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使用的颜色一样,但混合出来的颜色却有一点不一样呢?
师:我们小朋友调出来的颜色有的深,有的浅,那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原来是因为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放进去的颜料的量不一样,所以我们大家调出来的颜色才会有的深,有的浅。
3.教师提供画纸,让幼儿利用已有颜色自由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三、结束部分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原色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的,并用三原色调配出了不同颜色。而且通过实验记录表发现颜色的深浅和颜料的量有关。最后我们还创作了一幅美术作品。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尝试将三原色的三种颜色混合起来,看看会变成什么颜色;将幼儿创作的画作展示班级的作品墙上。
活动总结
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活动中按照科学探索活动的步骤即"提出问题--操作实验--得出结论"来进行。教学目标明确,过程衔接紧密,突出教学重难点,更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使用实验观察记录表的方式,能好的将实验结果形成记录,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稍许不足:如果让幼儿自由记录实验结果可能会更好,但防止幼儿未能按实验步骤进行,所以给幼儿提供了实验记录表。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8
一、活动目标:了解元旦的名称及简单意义
二、教案准备:布置过新年的活动场景,日历一本,小老鼠、小兔子、兔妈妈、天线宝宝、小狗布娃娃各一个,新年贺卡三张,彩链条总数与幼儿人数相等。
三、教案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带幼儿进入活动室
“小朋友,我们一起到小兔家去玩一玩吧。”听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哇,小兔子家打扮得这么漂亮,你知道为什么吗?”幼儿展开想象,自由猜想。
(二)讲,向幼儿简单介绍元旦的名称及简单意义。
大意:小兔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家大变样,便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打扮得这么漂亮?”妈妈耐心地翻开日历的第一页说:“因为从今天开始,我们以前的旧日历就不能用了,要用新的,翻开第一页就是今天,一月一日元旦节。”“什么是元旦呢?”小兔不解地问道。“元旦也就是新年,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过新年了,小孩子会更加懂事了,因为过新年,又长大一岁了,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长大一岁了。”
“砰砰砰”小老鼠手捧贺卡来了。“小兔子,新年好,我给你送贺卡来了。”小兔子说:“谢谢你,小老鼠。”“砰砰砰”小花狗手捧着贺卡来了:“小兔子,新年好,我给你送贺卡来了。”小兔子说:“谢谢你,小花狗。”“砰砰砰”天线宝宝手捧着贺卡来了:“小兔子,新年好,我给你送贺卡来了。”小兔子说:“谢谢你,天线宝宝,过新年了,我们都长大一岁了,大家在一块儿多开心呀!”好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做。
提问:1、小兔子家为什么打扮的这么漂亮?
2、有谁来找小兔子?它们在一起为什么那么开心?
(三)操作活动《贴窗花》
“小朋友,你们看,兔妈妈在忙着干什么呢?”“贴窗花。”“过年了,我们一起帮兔妈妈贴窗花吧!”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9
【教案目的】
1.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活动,正确地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知道它们的数目和用途,了解它们在头上的位置。
2.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这些器官。
【教案准备】
幼儿头像一幅,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教案过程】
一、利用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目、位置
师:昨天,有一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像,他想请我们班上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们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谁能知道我这圆圆的脑袋上到底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的名称及其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一面小镜子,要求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自己观察。
2.教师提出问题:看看你的脑袋上长了些什么?和前面的大哥哥是不是一样的?
教师小结:眼睛里有眼珠,鼻子里有两处鼻孔,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耳朵里有耳孔,眉毛在眼睛上面,弯弯的。
尝试前提问: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到底有什么作用?
三、用做实验的方法,让幼儿知道眼、耳、鼻、嘴的作用
1.幼儿第二次尝试:通过尝试,知道了鼻子可以用来呼吸,还可以闻气味;眼睛可以用来看所有的东西;耳朵可以用来听声音;嘴巴可以用来吃东西、说话……
2.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身体上的重要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不行。如果没有眼睛就什么东西都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育幼儿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眼、耳、鼻、嘴。
四、幼儿第三次尝试:找眼、耳、鼻、嘴
教师说眼睛,幼儿马上用右手指到眼睛,……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
五、幼儿第四次尝试:改错
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眼、耳、鼻、嘴不完整的头像,让他们自己动手把它改正过来。
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出教室。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规律,运用规律。
2、掌握按颜色、数量的排序规律,并按规律推理。
3、发展幼儿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版一套;幼儿镶嵌板每人一套;一套有规律的串珠,一套没有规律的串珠;卡片3张;绿色、红色珠子若干;活动课程实录:幼儿随音乐有序取牌入座。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大家好,我是小熊,小朋友欢迎你们来我家,你们能告诉我刚才是怎么进教室的?(我们是听音乐进教室的,我们是取牌进教室的)
2、幼儿入座后,互相观察牌的颜色,感受规律。
(二)操作探索:
1、游戏一:观察串珠,初步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
(1)师:出示两串串珠(一串是有规律的,一串是没有规律的),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两串串珠各有什么特点?师:哪串珠子串的有规律?
(2)师:哪串是没有规律的?
(3)师:哪串珠子串的漂亮?
(4)师:那就请小朋友也试着串出一串有规律的串珠吧!教师播放动感音乐,小朋友开始串珠子。音乐结束后,请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5)幼:我是按二个绿色二个红色的规律串成的;我是按三个绿色一个红色的规律串成的……(幼儿纷纷讲述自己的作品)。
(6)师:大家的作品都很好。下面,就带好自己的串珠,摆个姿势小熊给你们照个相吧。
(7):设计本环节,就是让幼儿感知有规律的串珠更美,并能从中找出简单的规律。
2、游戏(二): 迎新年。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规律,并按规律推理。
(1)铺地板。
①教师在演示版上布置小熊的家,说,“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小熊开始装修自己的房子。它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小朋友愿意帮助小熊吗?”
幼:愿意。
②师:小熊说,“铺地板得按着它要求的规律来铺。小熊小熊装新房,地板铺得真漂亮。黑白黑白有规律,铺完地板又刷墙。”(老师拿出一张自制的黑白变化规律的地板图片,请幼儿观察。幼儿观察地板颜色变化的规律后,按规律镶嵌)
(2)刷墙。
师:小熊说,“小朋友真能干,地板铺好了,再帮我刷刷墙吧。”
“小熊家的墙壁是要刷彩条状图案的。小朋友仔细听,墙壁彩条的颜色是怎么排列的?”
“小熊小熊装新房,又铺地板又刷墙。红蓝黄、红蓝黄,按着规律来刷墙。”(老师拿制图片,请幼儿观察墙壁彩条,按着彩条规律在插板上镶嵌)
(3)挂彩灯。
①师:小熊说,“小朋友,真能干,地板铺好,墙壁刷完,再来帮我挂彩灯吧。”
②小熊家的彩灯也是有规律的。看谁设计的最好,小熊就选谁的彩灯挂在门口。
③教师巡回指导并、表扬"彩灯"设计有创意的小朋友。并请最有创意的小朋友在教师的演示版上"挂彩灯"。
④:设计本小节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规律,按规律推理,并能用镶嵌在插板上把规律摆出来。
(4)游戏:风水轮流转,身体体验:幼儿围成一圈,按规律做动作。
①师:游戏方法:小朋友一边跟我说儿歌"请你先来拍拍手,请你再来拍拍肩,最后再来跺跺脚。一边从壮壮小朋友开始,依次做这三个动作。轮完一圈为止。如果哪个小朋友做错了动作,就进圈里给小朋友表演个小节目。好不好玩?
②幼:好玩!游戏开始……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今天来小熊家玩得开心吗?接下来和小熊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很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的。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11
教案目的: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激发幼儿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准备:
1、每人一个小篮子、一块磁铁;积木、积塑、螺丝帽、钥匙、回形针、硬币、纸张、布条、茶杯等物品。
2、带有磁铁的文具盒、书包等实物及一些图片。
教案流程:
一、游戏“寻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寻宝,但是去寻宝时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寻到,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磁铁有什么用呢?人幼儿自由说说。
2、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老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幼:因为它是木头的。师:朋友聪明,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幼:因为它是塑料的
师:小朋友,你们玩好了吗?现在时间到了,你们去找个位子坐下来,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才磁铁都吸了什么东西啊?幼: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别针。
师: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啊!磁铁吸了这么多东西?那你们看看磁铁吸得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
幼:他们都是铁做的。
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
二、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
师:现在老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幼:因为纸板下面有磁铁。老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告诉你们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用途
1、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
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啊?但是用手捡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师:刚才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可以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把老师的别针捡起来啊!谁来试试?啊!原来真的可以啊!
2、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教师出示铅笔盒,背包,磁性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观看了解。
四、活动结束
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回家后河爸爸妈妈再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领好不好?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寻找生活中用纸做的东西。
2、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尝试做再生纸。
3、增强环保意识,爱惜身边的每一张纸。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2、空瓶子、废纸、吸水布。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找书中的纸,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用比赛的方式让幼儿看幼儿用书第2页。
教师:今天,我们来比比赛,请你们找找这页书上什么东西是使用纸做的,它们在什么地方?把它圈出来。规定时间为一分钟,预备开始!
2、请个别幼儿回答,其余幼儿补充。
教师:时间到!谁来告诉老师你做的结果。他们有哪些用呢?
教师小结:书中的这些东西好多都是用纸张做成了各种物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二、迁移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见过的纸,鼓励他们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师:平时你见过什么东西是用纸做的?它有什么用?我们想象一下,如果生活中没有纸会怎么样?(鼓励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纸,会特别的不方便,我们也没有书看了。
三、通过教学挂图,了解纸的制作过程。
1、出示挂图。
教师: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纸的制作过程简单吗?它需要几道工序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带着孩子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边看挂图边了解纸的制作过程。
四、激发幼儿的环保观念,鼓励幼儿用收集的废纸制作再生纸。
1、引导的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爱惜纸的。
教师:小朋友们都知道纸是来之不易的,平时应该怎样爱惜纸呢?
教师小结:平日里我们要爱惜纸,不浪费纸。
2、激发幼儿利用废纸做再生纸。
教师:刚刚我们了解了纸的制作方法,孩子们想想,平时我们用完的废纸能不能回收利用呢?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废纸的用处可大了,有的纸箱可以回收利用制作手工作品,还有专门回收废纸等,经过专门的加工厂加工以后再变成新的纸呢!
五、教师和幼儿制作再生纸。
1、师幼一起制作再生纸。
教师:今天我们也知道了一个简单的方法自己可以动手来制作再生纸,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刚刚我们知道方法制作再生纸吧!。
2、活动延伸。
教师:再生纸制作好了,但是要过一天瓶里的纸再能软化,那我们先放在区角,明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孩子们回家后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再生纸。
小百科:纸,用植物纤维制造,是能任意折叠用来书写的非编制物。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春天04-01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04-02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通用8篇)02-21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06-21
幼儿园科学的活动教案04-02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06-01
幼儿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6-24
小班幼儿谷雨科学活动教案03-25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06-22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