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2-07-24 11:27:29 活动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模板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模板九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颜色(主要是红、黄、蓝、绿)。

  2、引导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自制的红、黄、蓝、绿色的小精灵各一只。

  2、 红、黄、蓝、绿色的地垫各20块。

  3、 幼儿用书(科学“美丽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 、展示各种颜色的小精灵,请幼儿说出各种颜色的名称。

  二、进行“颜色捉迷藏”的游戏。

  1、 出示红精灵,然后请幼儿蒙住眼睛,老师把红精灵放在教室内某一有红色物品的地方,或者某位穿红色衣服的幼儿

  2、 放好以后请幼儿睁开眼,由老师提供线索,在请自愿的幼儿去找小精灵。

  3、 其他颜色的小精灵也同样进行游戏。

  4、 可请幼儿来藏颜色小精灵。

  三、 用投影仪展示科学“美丽的颜色”,请幼儿看看颜色小精灵还在哪些地方?

  四、 游戏“颜色找家”

  将各种颜色的地垫随意铺在地上,请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边听音乐边在垫子外面随意走或跑。当音乐停止时,老师说:“到黄色的家”,小朋友要立刻找。音乐开始又重新进行游戏。

  五、 延伸活动“颜色寻宝”

  幼儿分组到户外比赛采集各种颜色的东西,看哪一组采集到的颜色最多为胜。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看看、猜猜、讲讲各种有趣的盒子,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2、 初步感知探索盒子和盒中物品的关系,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盒子。

  活动准备:

  大盒子三个、各种小盒子等。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引起活动的兴趣

  二、 看看猜猜盒子

  1、 猜猜第一个盒子——盒子和物品的匹配 “大盒子、大盒子,真有趣,上上——下下、 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找找里面的小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玩具盒、电吹风盒和领带盒

  小结:盒子能帮助我们把需要的各种东西都整理好。

  2、 猜猜第二个盒子——形状和声音 猜猜第二个盒子里有什么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糖果盒、饼干盒、巧克力盒

  这些盒子是什么形状的? 方形的盒子、圆形的盒子、心形的盒子

  哪个盒子里放了东西?你能猜出来吗?有什么好办法知道

  小结:盒子有各种形状,真有趣!

  3、 猜猜第三个盒子——尝试打开盒子的各种方法

  l 尝试打开小盒子;

  l 小结

  三个打开的方式:翻盖;锁扣;插盖。

  三、分享和延伸

  这些装糖果的盒子叫糖果盒,你们还看见过什么盒子呢?(铅笔盒、玩具盒、工具盒、肥皂盒、饼干盒、眼镜盒等)聪明的宝宝再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盒子,发现的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小班科学活动:大盒子、小盒子真有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在古代和现代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感受现代生活的进步。

  2、能够大胆的利用动作创造信号,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信号,并注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3、两面红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安静的动作,引出动作也是一种信号)

  师:刚才我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就这嘘的动作,你们都能明白要做什么,很快安静下来。原来动作也是一种信号,能够让我们明白要做什么。

  二、了解古代的信号5

  师:在很久以前幼儿教育,古代的人就很聪明,创造出了各种信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烽火、狼烟:

  师:你看到了什么?猜猜烟代表什么意思?危险的信号

  小结:长城每隔一段距离就设一个烽火台。古代的时候当敌人入侵时,守卫的人就点燃烽火报警,用烟传递敌人来侵的信息。

  (2)钟、鼓

  师:这是什么?钟、鼓能传递什么信息?

  师:古代发生重大事情时,例如起火、发大水等,人们会敲响钟或锣鼓等通知大家集合。

  小结:古代人充分利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这些信号来传递信息,可是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信息传递得慢而且还不够准确。

  三、了解现代生活中的信号。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生活经验。

  师: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了生活更方便,我们也创造了很多信号。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信号?它们有什么作用?

  幼:

  2、观看视频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出示灯塔、军号、旗语连在一起的视频)

  (夜晚的灯塔能够给过往的船只指明航行的方向……。)

  (1)观看视频

  师(衔接):你们懂得的可真不少,除了你们说的这些,我这里有几种信号,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能记住哪种?

  小结:灯塔、军号、旗语都是重要的信号。

  (2)练习旗语,感受发出与接收信号。

  师:我们也一起来学一下旗语吧?我发信号,你们接收信号,做出反应。

  小结:原来信号的作用这么大。

  3、通过分类课件帮幼儿概括经验

  (1)光信号

  类似于灯塔,人们利用灯、光创造出的信号,叫做光信号。(如:红绿灯、车灯、提示灯(航空障碍灯)、手电筒(师点击课件与幼儿互动问答并小结)

  (2)声音信号

  小结:像军号、防空警笛等,生活中有许多声音信号,我们一听到这些信号就知道怎样做。(如:军发令枪、铃声(电话铃、上课铃)、哨声等)

  (3)动作信号

  小结:像我们看的海军的旗语,这种用动作来表示的信号,叫做动作信号。(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交警、裁判、乐队指挥等的手势)

  总结:信号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看到的、听到的信号、动作信号、电信号等,他们都能传递信息,我们通过信号接受到信息,就知道做什么。在我们的幼儿园生活中也能用上信号。

  四、幼儿用旗子或动作创编信号

  师:看,他们在干什么?信号,能使我们的幼儿园生活会更有趣。我们幼儿园其他环节还没有信号呢。请大家用动作为我们的上课、排队、用餐(图片)也来设计一下信号。

  5个小朋友一组设计信号,经过协商,最后由一位代表发信号,其他四位接收信号,我们看一下,哪一组的信号更适合我们班?

  五、结束

  我们回去把学到的信号教教其他小朋友吧?听信号,吹哨。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在班上自然角里摆放着各种植物,每天早上孩子们都会给这些植物浇水。上周一,乐乐又带来了许多小蝌蚪,这下可热闹了,孩子们都围上去看。他们每天观察,并热烈地交流着:“看,小蝌蚪长腿了。”“好像有两条呢。”“它再过几天就要离开我们了。”“是回到小河里去吧?”“对,以后还会变成大青蛙呢。”“不是大青蛙,有的会变成癞蛤蟆。”“啊,癞蛤蟆,太难看了。”……孩子们在一起饶有兴趣地谈论着有关青蛙的话题。为了帮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等相关知识,我便和孩子一起开展了此活动——《小蝌蚪变青蛙》。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初步萌发爱护青蛙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演示图,幼儿操作用图,音乐磁带等。

  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小河里小蝌蚪,并饲养小蝌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比较,引发幼儿思考与讨论。

  1、小蝌蚪从哪里来?

  2、小蝌蚪的腿是怎么长出来的?

  3、小蝌蚪的尾巴到哪去了?

  二、根据已有经验,推测青蛙的生长过程。

  1、提供操作小图片,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图片排序。让幼儿看看、排排、说说小青蛙是怎样长大的。

  2、提出要求(小朋友在排图的过程中不要看别人怎么排,也不要讨论,自己动脑筋,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样。)

  3、幼儿排图,完成猜想过程。

  4、讲评卡片,组织讨论。

  三、观看动画课件,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1、播放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给予幼儿感性和完整的经验(引导语:我们来看一下动画,看看从青蛙妈妈产下卵开始,是怎么一步步变成青蛙的。)

  2、幼儿和老师一起排图,完成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轻轻地讲,“青蛙妈妈先在池塘里产下卵,接着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出了后腿,又长出了前腿,尾巴慢慢变短,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3、提升经验,并激发他们爱护青蛙的意识。(引导语:小青蛙有哪些本领?它喜欢吃什么?为什么说青蛙是保护庄稼的能手?如果没有青蛙,庄稼会怎样?我们应怎样保护青蛙?)

  四、表演游戏:《小青蛙你唱吧》

  1、商讨游戏的玩法。一部分幼儿戴头饰扮演可爱的小青蛙,一部分幼儿扮演有爱心的小朋友。

  2、设置情景,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游戏。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观察在前,教师引导在后的理念。思路清晰,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达到了预期效果。这次活动的亮点是:

  1、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结合季节特征来选择和设计活动,把科学领域的活动用故事情节贯穿下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在排图的过程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的说先长前腿,有的说先长后腿,各抒己见,争论热烈,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注意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活动中创设了一种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教师能够深入、有效的参与和引导,并始终给予幼儿积极的关注,使他们的活动动静结合,由观察讨论——排图猜想——欣赏故事——语言描述其成长变化——到体验游戏,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活动,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

  3、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在设计活动时我注意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多种教学方法:演示法、游戏法及情景教学法,能够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玩一玩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不知不觉对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产生了兴趣。而游戏体验法,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小朋友爱护小青蛙的快乐心情,进一步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鞋子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而幼儿已有能够区别大、小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之上,让幼儿区分大鞋和小鞋,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经验的积累。从幼儿兴趣出发,搜集家长的各种鞋子,通过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送一送,区分大鞋与小鞋,在观察中发现爸爸与妈妈的鞋子的不同特点,让幼儿产生对爸爸妈妈鞋子的兴趣,并能够简单区分爸爸的鞋子和妈妈的鞋子,在体验穿大鞋活动中,在感受穿大鞋的乐趣之余,让幼儿知道穿爸爸妈妈的鞋子不方便也不安全,穿自己的最方便。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各种各样的鞋子,简单区分大鞋和小鞋。——认知目标

  2、简单区分爸爸和妈妈的鞋子,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两种鞋子的特点。——能力目标

  3、体验穿大鞋的乐趣。——情感目标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各种各样的鞋子,简单区分大鞋和小鞋。

  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之上,进而运用到生活中,简单区分大鞋与小鞋,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活动难点:区分爸爸和妈妈的鞋子,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两种鞋子的特点;体验穿大鞋,说说自己的感受。

  难点形成原因:由于托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以及词语积累能力薄弱,所以我把区分爸爸和妈妈的鞋子,并能够用简单词语描述鞋子的特点,以及表达自己在体验爸爸妈妈鞋子后的感受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若干双,玩具架3个,其中两个玩具架贴上大小鞋的图片,爸爸妈妈的图片。音乐磁带《大鞋与小鞋》、《天使》。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认识大与小。

  通过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引出主题。结合已有知识从大与小,进而到大鞋与小鞋这一认知。

  2、结合经验,区分大鞋和小鞋子。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送一送层层递进,让幼儿掌握区分大鞋与小鞋这一认知能力。

  3、通过观察,用简单词语描述爸爸妈妈的鞋子特点。

  通过提问:妈妈鞋子是怎么样的啊?和爸爸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并表达自己想法。

  4、亲身体验,找出真正适合宝宝的鞋子。

  通过亲身体验穿大鞋,总结经验,知道宝宝穿自己的鞋子最适合。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能够分辨黄豆和米粒发出的不同声音。

  2、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黄豆、米粒、木糖醇罐子人手两份。

  音乐《大鼓和小鼓》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1、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看小动物们都带来了好多乐器,他们还缺少沙锤,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忙吧。

  2、出示瓶子,教师交代要求。

  -------瓶子会发出声音吗?

  二、第一次探索:装黄豆

  1、分享交流:黄豆发出了怎么样的声音?摇的重了,轻了声音有什么变化?

  2、教师小结。

  三、第二次探索:装米粒

  1、分享交流:米粒发出了怎么样的声音?摇的重了,轻了声音有什么变化?

  2、教师小结。

  四、比较黄豆和米粒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1、自由探索黄豆和米粒发出的不同声音。

  2、教师小结:声音响的是黄豆,声音轻的是米粒。

  五、森林音乐会。

  1、出示大小鼓,教师示范。

  2、幼儿一起参加森林音乐会。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快乐。

  2、自主选择材料,探索单种材料或多种材料的连接、变长方法。

  3、提高小肌肉群的动作技能。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尝试将各种材料连接使用之越变越长。

  活动难点:

  尝试多种材料的连接,为蚂蚁做出各种各样的绳梯。

  活动准备:

  1、Flash课件

  2、操作材料:雪花片、吸管、扭扭棒、拼插玩具、彩色小纸条、水彩笔、夹子、一次性筷子等,每种材料分别放置在操作盒里

  3、铁丝拉长固定在距地面半米高的墙上。

  活动过程:

  一、播放Flash课件边讲述故事引题。

  1、蚂蚁队长宣布要举行“爬爬赛”,需要我们帮助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绳梯,给它们“爬爬赛”用。

  二、幼儿探索单种材料的连接、变长方法。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为蚂蚁做出各种各样的绳梯。

  2、将做好的绳梯固定在铁丝上,绳梯的长度不能低于铁丝与地面的距离。

  3、幼儿交流探索经验

  ①你是用什么办法,将它越变越长的?

  ②蚂蚁队长检验我们的绳梯。

  三、探索多种材料的不同种连接方法

  蚂蚁队长发现我们做的绳梯又漂亮又好用,你们真棒。但是你们的绳梯给蚂蚁爬爬时太简单了,没有难度。它希望我们做出特别的,爬爬时又有难度的绳梯。

  1、幼儿尝试多种材料的连接变长方法。

  2、幼儿讲述探索经验:你的绳梯给蚂蚁爬爬时有什么难度呢?

  四、蚂蚁“爬爬赛”正式开始

  教师播放Flash课件,孩子观看,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特性,会创造性地玩球。

  2、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验探索、操作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乒乓球若干、布袋一只、玩球材料:乒乓拍、垫板、水彩笔、音乐磁带、筷子、橡皮泥、胶水、皱纹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老师今天要送大家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好,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如果能讲出自己摸到的这个东西的感觉来,我就送给他一个!

  1. 幼儿摸以后说出这东西的感觉:你摸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2. 让幼儿双手合拢了取回,不能给别人看到。

  3.猜一猜是什么?揭晓谜底:打开看看?是个乒乓球。

  4.让每个幼儿取到球。

  二、这一个小小的,轻轻的、圆溜溜的乒乓球可以玩吗?怎么玩,请你找个空地方试试看。

  三、提问:

  1.你的乒乓球是怎么玩的?

  2.小结:因为乒乓球有弹力,又是个圆球体,所以小朋友有的抛、有的滚、有的让它跳,玩的真高兴。那你们知道它还能怎么玩?从哪里知道的?

  3.介绍乒乓球运动的知识:乒乓球运动是我们中国人很喜爱的一项运动,中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也是世界最高的,我们曾经连续两届奥运会摘得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在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也获得了男双、女双、女单三枚金牌。

  4.你认为乒乓球还会有其他的玩法吗?你想不想试试刚才小朋友说到的玩法呢?

  四、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乒乓球和其他工具,小朋友可以去观察一下这些工具,想象一下运用工具可以怎样来玩球,如果需要还可以取了工具去尝试一下。但是因为是尝试,老师要求大家不要玩好多次,只要试一下就可以了,尝试过了,请你把你创造出来的玩法介绍给大家!

  五、个别介绍、演示、教师鼓励、并可以结合着讲一讲道理。

  六、总结: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在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手里就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厉害,连老师都很佩服。

  1.用乒乓球可以玩不同的游戏和运动,那还可不可让乒乓球变成个什么东西呢?

  2.想象一下:你想用乒乓球变个什么东西?

  七、介绍材料、幼儿探索操作:用乒乓球还可以进行装饰和制作小玩具,今天老师帮大家也准备了彩色贴纸、胶水、橡皮泥等材料,你们可以想好要让乒乓球变什么,然后再制作,也可以看了材料边探索,边制作。

  有些小朋友可能还没玩够,想再去新学到的方法玩乒乓球也可以,注意安全,在场地前面玩。运用乒乓球进行装饰和玩具制作的可以围着箩筐在场地后边进行。

  八、作品展示:

  1.向客人老师介绍。

  2.集体面前介绍。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夏天到了,孩子们对季节的变化感觉的很敏锐。很多孩子早上来园的时候就在说“夏天到了,天气真热”“我都穿短袖了!”等等。那怎样让孩子真正的认识到“夏天”的季节特征,并了解到夏天降温的方法呢?为此,这个主题的科学课《夏天到了》就显得比较重要。

  本次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一节科学课的设计及执教过程中孩子的学习状态,我认为这节课的设计可以进行修改。首先针对本次活动设计的不足之处,我认为:

  目标上:感知、了解夏季的主要特征;知道如何适应夏季的天气,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夏天。这两个目标比较笼统,尤其是第二个目标接近健康领域。作为科学课,目标应该有科学特质才能让执教老师更快的理解本节课的主旨。

  活动准备上:幼儿曾在散步和活动时观察过园内及附近的夏季景色,观察过夏季开放的花卉和班级自然角的植物;幼儿收集一些夏季用品,如扇子、风油精、驱蚊水、太阳帽等;《夏天到了》ppt。 在这些准备中,如第一个活动准备,夏季开放的花卉在幼儿园比较难找,在公园里或许会多一些。让幼儿收集了夏季用品,但是在教学环节中并没有用到,不能体现这个准备的价值。Ppt中仅有几张图片,让幼儿观察,内容少,涉及面窄,适合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但是用着夏天的科学课中显得不是很恰当。

  活动设计上:一节课中,孩子们都是坐在位置上,看、听、讲,话题单一,没有探究的过程。科学课要求幼儿要在探索的过程中,比较、分析,判断,然后才能够得出结论。但是本节课中孩子相互分享的经验都是已有经验,没有同伴互学的一个过程。

  因此,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新的构思,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主要为: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的来临,体验夏季的主要特征。

  2.了解多种夏天的降温方法。

  3.积极思考并尝试解决碰到的问题。

  这样的目标定位是从中班幼儿的认识特点出发的。孩子需要在探索中发现、比较。虽然每个孩子都已经有了自己对夏天的初步认识,但是,这种认知是浅显的,不是系统的,没有证明过的,甚至仅仅是同伴分享的。那么,只有通过多种感官的感知,才能够感受到夏季的主要特征。而且在科学课中,思考并尝试解决碰到的问题,这个过程才是孩子们学习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剪贴制作具有夏季特征的小卡片若干,事先分藏在室内各处。

  2.各种玩水物品、玩具、材料。

  3.每组一个文件夹、一张白纸、一只水笔。

  4.电脑、电视机等。

  从教学准备看,利用网络做到了资源整合,能够帮助幼儿解决遇到难点,提高幼儿的对夏天的认知。还准备了一些实物供幼儿实际操作,体现了一定的操作度。

  活动过程设计:

  1.带幼儿在阳光下活动,感受夏天天气的炎热。

  2.引导幼儿摸一摸太阳下的水泥地、石头、大型活动器械表面,提问:夏天的太阳和冬天的太阳有什么不同?

  3.再回到室内。引导幼儿比一比,活动前后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4.说说夏天天气很热时,自己怎样才能降温?

  5.引导幼儿分组讨论,由一位幼儿执笔将小组讨论的内容用简笔画的方法记录下来,教师巡回参与幼儿的讨论。

  6.每组派一名幼儿讲述本组讨论的结果。

  7.游戏:“快乐寻宝”。

  开展找夏季图片的游戏,介绍自己找到的图片内容,比一比哪组找得又快又多,然后相互交流,讲述自己喜爱夏天的哪些方面、哪些活动。

  8.欣赏网络图片:夏天的水果、蔬菜、夏令用品以及人们在夏天里的活动。

  第一环节,通过实际感受,给孩子一个比较鲜明的对比,室外温度很高,夏天天气炎热。通过摸摸、找一找等多种手段,让幼儿了解了夏天里气温、动植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幼儿的自由度、操作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利用小组讨论,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孩子在说说,记记、讲讲的过程中了解夏季解暑降温的方法,通过网络资源、直观的画面将夏天里的蔬菜、水果、夏令用品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获取了大量关于夏天的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4-01

科学活动教案05-26

科学活动教案说课稿04-01

科学活动种花教案04-02

伞的科学活动教案03-07

有关科学活动的教案09-20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2-18

科学活动小班教案03-30

科学领域的活动教案02-17

科学新年活动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