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4-09-05 23:30:01 雪桃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翻译】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想畅饮个痛快。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故园:故乡。

  ③强(qiǎng):勉强。

  ④登高:指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

  ⑤无人送酒:这里化用西晋陶渊明的典故。据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菊花丛中独坐,这时正好江州刺史王弘来送酒,二人醉饮而归。

  ⑥怜:可怜。

  ⑦傍:靠近。

  【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一首思乡诗,虽然与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是写重阳节,但却有所不同,因为诗人把这种情感放在了当时战乱的背景之中。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期间,乱军占领了唐朝国都长安。诗的题目点出时间是重阳节九月初九,首句以一个“强”字,表达了诗人勉强、不得已的心态,体现了诗人所处境况的凄凉。次句说“无人送酒”,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其实是说战争年代无法好好地过节,其中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诗的后两句是对遥远长安故园的怀念,说那里的菊花应该正依傍着战场开放,暗指长安被占领,从而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思乡诗,而是与当时的战争背景紧密结合,寄托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愫。

  作者介绍

  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雄浑壮丽的边塞风光、豪迈奔放的情感和新奇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岑参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中第。后来,他毅然投笔从戎,前往边塞,希望在疆场上建立功勋。在边塞的岁月里,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也领略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些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岑参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的边塞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新奇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的雪景;他还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如“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的坚韧和忠诚。此外,他的诗歌中也有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在行军途中,他借重阳节登高之际,表达了对故园的深深思念之情。

  岑参的诗歌风格豪迈奔放,充满了阳刚之气。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岑参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翻译及赏析10-26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及赏析09-28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赏析09-27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翻译10-17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赏析09-13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04-20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阅读答案03-28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诗鉴赏06-17

《长安清明》原文翻译及赏析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