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时间:2024-01-29 08:34:37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1

  货殖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闲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译文

  老子说:“古代太平之世达到极盛时期的时候,虽然邻国的百姓彼此望得见,鸡犬之声彼此听得见,但人们各自以为自家的食物最香甜,衣裳最漂亮,习俗最安适,职业最快乐。以至于老死也不相往来。”要是谁以此为目标,而在近代去涂饰堵塞老百姓的耳目,使他们再回复到往古的时代,那就几乎是行不通的了。太史公说:神农以前的事,我已无从考知了。至于《诗经》、《尚书》所记载的虞、夏以来的情况,还是可以考知的:人们的耳朵、眼睛要竭力享受声、色之乐,嘴里要吃尽各种美味。身体安于舒适快乐,而心里又羡慕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光荣。这种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即使用高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去劝导,到底也不能使他们改变,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进行教育,再其次是制定规章,限制他们的发展。而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太行山以西出产大量的木材、竹子、楮树、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盛产鱼、盐、漆、丝,又有歌舞和女色;江南出产楠树、梓树、生姜、桂皮、金、锡、铅、朱砂、犀角、玳瑁、珠玑、象牙、皮革;龙门、碣石以北盛产马、牛、羊、毡、裘、筋、角;至于铜、铁则分布在千里的疆土上,各处的山都出产,真是星罗棋布。这是大概的情形。所有这些都是中原地区人民喜爱的必需品,通常用来做穿着、吃喝、养生送死的东西。所以说大家都靠农民的耕种才有吃的,靠虞人才能把山泽中的资源开发出来,靠工人做成各种器具,靠商人贸易使货物流通。这难道是有政治教令征发和约束他们吗?人们各按其能力干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东西贱是贵的征兆,东西贵是贱的征兆。这就刺激各行各业的人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昼夜不停。用不着召唤,他们自己会送来;东西用不着寻求,人们自己会生产。这难道不就证明了农、虞、工、商的工作是符合经济法则的吗?《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粮食就缺乏;工人不生产,器物就缺乏;商人不转运,粮食、器物、财货就断绝;虞人不生产,财货就缺乏。”财货缺乏,山泽中的资源就不能开发了。农、工、商、虞这四种人的生产,是人民赖以穿衣吃饭的来源。来源大就富足,来源小就贫困。来源大了,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裕,贫富全靠自己。富了也没人掠夺他,穷了没人给他东西,而聪明的人有余,愚笨的人不足。姜太公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都是盐碱地,劳力很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妇女纺线织布,尽力施展她们的技巧,并且使本地的鱼盐流通外地。老百姓用襁褓背着孩子络绎不绝地归聚到那里,真如同车辐凑集于车毂似的。因而齐国产的冠带衣履,行销天下;东海和泰山之间的各小国的国君,都拱手敛袖恭恭敬敬地来齐国朝见。后来,齐国中途衰弱,管仲又修订了太公的政策,设立了调节物价出纳货币的九府。齐桓公就借此称霸,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因而管仲也奢侈地收取市租。他虽处陪臣之位,却比列国的君主还要富。因此,齐国的富强一直延续到齐威王、齐宣王时代。

  所以,管仲说:“仓库储备充实、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老百姓才能分辨荣辱。”礼仪是在富有的时候产生的,到贫困的'时候就废弃了。因此,君子富了,才肯施恩德;平民富了,才能调节自己的劳力。水深,鱼自然会聚集;山深,兽自然会奔去;人富了,仁义自然归附。富人得了势,声名就更显著;一旦失势,就会如同客居的人一样没有归宿,因而不快活。在夷狄外族,这种情况则更厉害。俗话说:“家有千金的人,不会死在市上。”这不是空话啊。所以说:“天下的人乐融融,都是为财利而来;天下的人闹嚷嚷,都是为着财利而往。”兵车千辆的国君,食邑万户的诸侯,食禄百户的大夫,尚且还都怕穷,更何况普通的平民百姓呢!

  注释

  “至治之极”八句:引自《老子》,但文字略有不同。

  “挽近世”句:挽,同“晚”。涂,堵塞。

  已同“矣”。

  刍豢:指牲畜的肉。用草饲养的叫“刍”,如牛、羊;用粮食饲养的叫“豢”,如猪、狗。

  眇:同“妙”。

  道:同“导”。

  旄:,即楮(楚)树,树皮可以造纸。旄,旄牛,其尾有长毛,可供旗帜装饰之用。

  连,同“链”,铅矿石。

  丹沙,同“丹砂”,矿物名,俗称朱砂。

  玳瑁:龟类,其甲为名贵的装饰品。

  玑:不圆的珠子。

  龙门:山名。在今山西稷山县和陕西韩城县之间。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

  旃:同“毡”。

  筋、角:兽筋,兽角,可用以制造弓弩。

  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

  邪,同“耶”。

  周书,指《逸周书》,今本《逸周书》无此段话。盖是古本《逸周书》的佚文。

  辟,同“僻”。

  原,同“源”。

  公望,即姜尚,相传他姓姜,名尚,字子牙,其先人封在吕地,故又称吕尚。他佐武王伐纣,封于营丘E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F,国号齐。

  至,犹言襁负而至。

  三归,按常例应归公室所有的市租。

  陪臣,诸侯之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

  威、宣:齐威王,名婴齐,田桓公之子,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宣,齐宣王,名辟疆,威王之子,公元前319年—前301年在位。

  “仓廪实”二句:见《管子·牧民》。

  壤壤,同“攘攘”。

  编户,编入户口册。

  影响与传播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待司马迁在货殖列传里表达的经济思想,无论如何赞誉也不为过。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司马迁还具有那么清晰的经济自由的思想,他关于经济活动以及商人的看法对当下中国也是有极大借鉴意义的。在政府和民间经济的关系上,像“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这样的观点在时下中国听来也有振聋发聩之感。

  司马迁的这个经济自由的思想影响了历代中国人,并且还会继续影响下去。他的民本的思想以及对商人求利平和开放的心态,已经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货殖列传》是论述春秋末年到汉武帝年间的社会经济史的专章。在序文中,作者驳斥了老子的“小国寡民”的历史倒退论,肯定了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合理欲望,并试图以此来说明社会问题和社会意识问题。他认为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必然推动社会生产的分工和社会各经济部门的发展,而人的道德行为又是受他占有财富的多少制约的,从而谴责了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垄断政策,抨击了当时以神意解释社会问题的唯心主义观点。

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2

  两汉司马迁

  文帝六年后,匈奴大入边。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柳为备胡。

  上自劳军。到霸上和棘门军,直奔进去,迎接下面的骑行。在已经过去的柳军中,士兵们被盔甲、锋利的刀刃、弓弩填满。天子先驱到达,不允许进入。先驱说:天子来了!军门都尉说:将军令说:‘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的圣旨。’什么都没有,上上而上,也不允许进入。于是上甚至使用节诏将军:我想加入劳军。亚夫甚至传言要打开壁门。壁门士官称自己为骑行者,说:将军约好了,军中不允许开车。于是天子徐徐走了。在营地里,将军亚夫带着士兵鞠躬说:介周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动了,换了车,让人感谢:皇帝敬劳将军。礼貌地走了。

  既出了军门,大臣们都惊呆了。文帝说:嘿,这真是将军!过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攻而俘。至于亚夫,能得而邪?称善者久之。

  [完]

  译文

  汉朝皇帝后六年,匈奴大规模入侵汉朝边境。因此,朝廷任命宗正官刘丽为将军,驻军在霸;祝兹侯徐丽为将军,驻军在棘门;任命河内县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防止匈奴入侵。

  皇帝亲自去安慰军队。当他到达恶霸和棘门的营地时,他开车进入。将军及其下属骑马迎接他们。然后他来到了细柳营。我看到官兵们戴着盔甲,手里拿着锋利的武器,弓箭,弓箭满月,戒备森严。皇帝的先锋队在营地前不允许进入。先锋队说:皇帝要开车去。守卫营地的将军回答说:将军有命令:‘军队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命令。’不久之后,皇帝开车到达,不允许进入营地。于是皇帝派使者拿着符节告诉将军:我想进营安慰军队。周亚夫命令打开营地的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随皇帝的官员说:将军规定不允许在营地里驾驶奔驰。于是皇帝的车队不得不拉住缰绳,慢慢地向前走。在营地前,将军周亚夫手里拿着武器,双手拿着拳头说:我是盔甲的将军。跪下来,请允许我按照军的礼仪参见。皇帝的表情也改变了,派人们去安慰将军。皇帝尊重地弯腰扶着横木。

  许多大臣从细柳军营的大门细柳军营的`大门。文帝叹了口气,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以前的军营就像儿戏。匈奴可以通过偷袭俘虏那里.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完]

  注释

  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他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后六年,即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

  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入边,侵入边境。

  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由皇族担任。

  军:驻军。

  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头,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祝兹侯:封号。

  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长官。

  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备:防备

  上:指汉文帝。

  被:通“披”。指穿。

  彀(gòu):张满弓。弩(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

  持满:把弓弦拉足。

  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

  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壁门:营门。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按:控制。辔:马缰绳。徐:慢慢地。

  持兵揖:手持兵器作揖。揖,双手抱拳行礼。

  介:铁甲;胄:头盔。为:被。

  式车: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敬。式,车前的横木,现在写作“轼”。

  谢:告知。

  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

  将:将领。

  动:感动

  改容:改变神情。

  通假字

  军士官被盔甲披在身上

  改装车式通轼:车前横木

  可得而犯邪通耶:语气助词

  [完]

【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相关文章:

伯夷列传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08-23

孔子世家赞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10-17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11-24

《隆中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赏析09-13

农妇与鹜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10-20

《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1-14

《伯夷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3

《史记·苏秦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3-23

《孔子世家赞》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