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3-03-24 09:18:33 古籍 我要投稿

南浦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南浦原文翻译及赏析1

  南浦·春水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翻译

  水温转暖,湖光粼粼。燕子归来,正好是苏堤春晓。鱼儿潜入湖水,在水面上留下圆圆的波纹;流水带走了缤纷狼藉的落花,还嘲笑东风不能把落花清扫干净。在荒僻的小桥下,有小船从柳阴深处翩翩而出。如今池塘里长满青草,好似当年谢灵运在诗中表达的梦境。

  溪水和白云一起流出空山,流水年年冲洗落花,却为何花香不消?看到路上新绿乍生,回想起在这孤村路我曾和友人一起游玩,结伴畅游,吟诗作乐。可惜当日的欢愉已成过去,只是满怀余情不了。上次游玩的地方,此时溪上碧桃是增加了还是有所减少?

  注释

  粼粼:形容水波碧绿清澈,泛着光亮。

  苏堤:西湖景色之一为“苏堤春晓”。

  流红:把红花流走。

  池塘:池子的岸堤。塘,堤。

  绿:清澈的水。这里指暮春新流出的溪水。

  渺渺:绵绵不绝。

  茂林觞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记述了暮春三月三日上巳节在溪边会集,饮酒赋诗的故事。茂林,茂密的树林,指会集的地点。觞,饮酒;咏,咏诗。

  前度刘郎:意为当日的欢愉。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有“终逃到是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温转暖,湖光粼粼。燕子归来,正好是苏堤春晓。鱼儿潜入湖水,在水面上留下圆圆的波纹;流水带走了缤纷狼藉的落花,还嘲笑东风不能把落花清扫干净。在荒僻的小桥下,有小船从柳阴深处翩翩而出。如今池塘里长满青草,好似当年谢灵运在诗中表达的'梦境。

  溪水和白云一起流出空山,流水年年冲洗落花,却为何花香不消?看到路上新绿乍生,回想起在这孤村路我曾和友人一起游玩,结伴畅游,吟诗作乐。可惜当日的欢愉已成过去,只是满怀余情不了。上次游玩的地方,此时溪上碧桃是增加了还是有所减少?

  注释

  粼粼(lín lín):形容水波碧绿清澈,泛着光亮。

  苏堤(dī):西湖景色之一为“苏堤春晓”。

  流红:把红花流走。

  池塘:池子的岸堤。塘,堤。

  绿(lù):清澈的水。这里指暮春新流出的溪水。

  渺渺:绵绵不绝。

  茂林觞咏(shāng yǒng):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记述了暮春三月三日上巳节在溪边会集,饮酒赋诗的故事。茂林,茂密的树林,指会集的地点。觞,饮酒;咏,咏诗。

  前度刘郎:意为当日的欢愉。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有“终逃到是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

  创作背景

  由词风可以看出该词应该写于词人早年隐居浙江杭州期间,在此期间词人游览西湖,为了描述西湖的美以及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写下这首咏物词。

  赏析

  上片开篇点题,重笔写春水。“波暖绿粼粼”三句,词人用绿波、归燕和苏堤三个景物,描绘了春日西湖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随后,词人再用鱼没、流红和东风三个动态的意象,与前句相互应和,进一步描写春景。其中, “鱼没浪痕圆”一句写得生动传神,将鱼儿潜入水中时的轻盈姿态刻画得人木三分。流红引得鱼儿浮出水面,而燕子掠水则将鱼儿惊回水中,只留下阵阵涟漪和无力的春风。笔调轻松写意,描写细致传神。“荒桥断浦”两句承上启下,是全词的转折之笔。 “桥断”即写断桥,与前文的“苏堤”相应,再次点明地点是杭州西湖,一“荒”字与前文形成对比,转而写西湖之荒凉。“柳阴撑出扁舟小”一句则静中见动,反衬西湖此刻的寂静。结尾两句,词人化用谢灵运的典故为这样一幅春景增添了一抹虚幻的色彩。

  下片写景之余重在抒情。起句词人写“空山”,悲凉之意转浓。“新绿乍生时”三句及“余情渺渺”两句,均为词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词人看到“孤村路”,忆起旧时与一众友人到此游玩,大家在“茂林”中尽情“觞咏”,而今“茂林”变成了“孤村路”, “觞咏”的热闹也褪去成“悄”,只余下“情渺渺”。至此彻底反转上片轻松、优美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物是人非”的感叹。结尾两句,词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哀叹,可见其当时心中愁绪之浓。

  全词笔调细腻,绘景出彩,过渡自然。词人由优美的苏堤游至荒凉的断桥,感情也随之由欢快转为悲伤,情景交融,精妙绝伦。

南浦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

  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译文:

  南浦上莲叶初生,江流两岸树上柳絮飘散。傍晚时分,你那夹杂着鲤鱼腥味的风,要将彩船送去哪里呀?凝立着,凝立着,只见楼外江面上烟雨纷纷。

  赏析:

  贺铸本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曾在和州(今安徽和县)、泗州(今江苏盱眙)、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等处任职。这些地方,均近江临淮,晚年又退居苏州,长居水乡,在他的词集中,便有不少写水乡风光与生活的'作品,《忆仙姿》即其中一首。

南浦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译文:

  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好好离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注释:

  (1)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2)别:分别,别离。

  (3)袅袅(niǎo):吹拂,这里形容西风吹拂。

  (4)好去:放心前去。

  (5)莫:不要。

  赏析: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是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于是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离人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离人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安心的去,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有亲身体会,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南浦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

  投宿駸駸征骑,飞雪满孤村。

  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

  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译文

  画角在寒风中悲鸣,《单于》曲调一声声落在谯门,我们的马车匆匆赶路投宿,来到这弥漫着飞雪的小孤村。酒市里的灯火渐渐稀少,只有枯叶乱纷纷,敲打着窗门。空中传来惊雁的哀鸣,从那凄戾的叫声中,可以想象它们刚刚离开迷蒙的水面,正在迅疾地穿过寒云。

  依旧是半暗半明的淡月,到如今,这一切景物却令我落魄伤魂。梦想着返回故园,那里的梅花该多少艳明。那位穿着绿罗裙的佳人,恐怕早已为我容颜瘦损。试问那一树树暗香疏影,是否也在相思,万点红花是否都变作了泪痕。料想那位美人一定紧锁双眉,满腔幽怨悲恨,独倚画屏苦挨着黄昏。

  注释

  南浦:词牌名之一。原唐教坊曲名。用《楚辞·九歌》“送美人兮南浦”的句意。宋词借旧曲另制新调。此调有北、仄两体。双调,上片八句,押四仄韵,五十二字;下片九句,押四仄韵,五十三字,共一百O五字,也可押平声韵,但甚少人用。用“中吕调”。

  风悲画角:寒风中传来号角悲凉的声音。

  《单(chán)于》、三弄落谯(qiáo)门:城楼上反复吹奏着《单于》曲。谯门,建有瞭望楼的城门。

  骎骎(qīn):马飞跑的样子。

  嘹唳(lì):高空鸟鸣声。

  故国《梅花》归梦:《梅花》曲引起思归的梦想。

  愁损绿罗裙:想起家里的爱人便愁坏了。绿罗裙,指穿绿罗裙的人。

  暗香:指梅花。

  啼痕:泪痕。

  赏析:

  【评解】

  这首词抒写作者的思乡情怀。上片写眼前的所见所闻。满村飞雪,数声惊雁,无不撩人乡思。下片抒怀念故乡、想念亲人之情。结语“两眉余恨倚黄昏”,写到家人盼归,更表现了诗人的思乡情怀。全词感情深挚,婉丽含蓄,耐人寻味。

  【集评】

  黄昇《花庵词选》:词意婉丽,似万俟雅言。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上是旅思凄凉之景况,下是故乡怀望之神情。

  黄蓼园《蓼园词选》:细玩词意,似亦经靖康乱后作也。第词旨含蓄,耐人寻味。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此词遣词琢句,工绝警绝,最令人爱。

  “好在”二语真好笔仗。“为问”二语淋漓痛快,笔仗亦佳。

  薛砺若《宋词通论》:尤以《南浦》一词为最婉约蕴藉,与少游《满庭芳》诸作尤神似,即置在《淮海集》中,亦为最上乘之作,余子更不足与并论了。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旅思。上片景,下片情,琢句极警峭。起写风送角声,次写雪满孤村,所闻所见,无非凄凉景象。“酒市”以下,更写晚间灯火与云中雁声,境尤可悲。下片由景入情,乡思最切。“好在”两句,言见月销魂。“故国”两句,忆梅忆人。“为问”两句,承忆梅。“翠屏”两句,承忆人。以己之深愁难释,故思及对方之人,亦应是余恨难消也。

  本首词写的是在旅途中思乡的感情。

  上片通过听觉和视觉构成各具特色的四幅画面,即“画角谯门”、“飞雪孤村”、“冷落酒市”和“寒夜惊雁”。首句“风悲”两字刻画风声风势。风中伴随着阵阵角声,那是谯门上有人在吹《小单于》乐曲吧。

  画角是涂有彩绘的军中乐器,其声凄厉;画角飞声,散入风中,又触动无数旅人的愁思,“风悲”两字极为灵活传神。秦观《满庭芳》中对角声之哀也曾有描写:“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掉,聊共引离尊。”一“落”字刻画出谯楼之高,风力之劲,并且还表达出旅人心头的沉重的心情。此角当是暮角。柳永《迷神引》云:“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柳词接楚江晚泊而言,此词表述投宿前的心情,引出后文夜景。

  “投宿”两句写途中飘雪。“骎骎”形容飞马奔驰,又上承“投宿”,使旅人急于找个地方投宿的.心情跃然纸上;下启“飞雪”,点出急于投宿是因为风雪交加行进太难。“飞”字形容雪花漫天飞,而“满”字又着力画出孤村之小。“酒市”三句是入村以后看到的景象。灯火阑珊,人迹稀少,可见雪下得大,积得深,也衬托出夜间旅舍独处之凄清,所闻者唯有落叶扑窗之声。“舞纷纷”,写叶多和风急“骎”、“飞”、“满”、“舞”都是动字;“骎骎”在句中不仅状所见之物而且还能传所感之情;由此可见字斟句酌。《白雨斋词话》极为欣赏这点:“此词遣词琢句,工绝警绝,最令人爱”。

  “送数声”三句是夜坐客舍所闻。雪夜风疾,忽闻雁声。群雁夜间歇宿于沙渚芦丛。遭遇外物侵袭,由守卫的雁儿报警,直扑长空。“乍离”句即是写这种情况。“嘹唳”句说的是雁群受警后横空直上青云间,鸣声高亢曼长。雁儿多在高空飞行,白天仰望可见,夜间鸣声得知。杜牧《早雁》诗有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云外,言其飞得高也。

  而卢纶《塞下曲》写的是雁儿夜惊:“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单于黑夜逃循,途中惊动了群雁,雁儿惊飞,鸣声使追逐者得知单于的去向。本词所写的是南归的雁儿,在夜间受惊高鸣,叩动着旅人的心弦,无限乡思,油然而生,词意至此由写景转入抒情。

  下片另拓诗词境,由雪夜闻雁鸣转为月夜思家乡,委婉地表达了相思情致。“好在”句是说风雪虽止,云雾犹浓,朦胧中露现淡月半痕。“好在”指月色依旧。“无处不消魂”,描绘客居他乡,月色依稀,望月生情,不禁黯然消魂。“故国”两句,诉说故园之梅以及穿着绿罗裙之人,使他眷恋难忘,因此频频入梦之境。“故国”,即“故园”,周邦彦《兰陵王》中就有“登临望故国”之句。“愁损”两字,可怜梦中伊人亦为相思所苦,语意曲折。

  “为问”两句承接“故国”句,用设问形式将梅拟人化,把枝上蓓蕾比喻为泪珠。试问那飘动着暗香的花枝,可否也为了相思而泪痕斑斑?末两句又上承“愁损”句,设想对方,由己推人。自己在作客归梦梅花,满腹愁绪,想伊人在故园赏梅,泪滴枝头,有如牛峤《菩萨蛮》中所云:“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日暮时分,她斜倚屏风思想远方旅人;他遥忆故园,亦是余恨绵绵,难以消除吧!

南浦原文翻译及赏析5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翻译

  在西风袅袅萧瑟的秋天里,到南面的水滨旁心情凄凉的分别。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放心前去不要再回头。

  注释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别:分别,别离。

  袅袅:吹拂,这里形容西风吹拂。

  好去:放心前去。

  莫:不要。

  赏析

  五言绝句《南浦别》就是一首描写友情的优美送别诗。诗很短,只有短短二十个字,用白描的书法写出诗人与友人淡淡哀伤而又优美的送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这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是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于是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这两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离人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离人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安心的去,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人类有过无数的送别,在唐诗中送别诗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能够引起后世千古读者共鸣的送别诗,一定抓住了千古送别中感人的共性细节,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出来。白居易的《南浦别》就是这样的一首优美送别诗。诗歌能够感染人,也正因为用语言见证了人类情感的共通性。 。

南浦原文翻译及赏析6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小船摇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翻译

  楚女就要回南方去,道别的南浦飘着蒙蒙朝雨。朝雨中粉红的荷花,润透了离愁别意;小船缓缓地摇进花丛,摇荡着我不安的心绪。西风扬起的波澜,隔开了,我和你。

  注释

  荷叶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楚女:楚地之女,泛指南国女子。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浦,水边,岸边。

  湿愁红:红指荷花,即雨湿带愁的荷花。红,一作“云”。

  摇漾:摇荡,形容船在水中划行的样子。漾,一作“样”。

  隔西风:小船已去远,隔风相望,所以说“隔西风”。

  赏析

  这首词写采莲的楚女欲归南浦与风吹波起、小船渐行渐远的情景,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这哀愁是楚女驾舟归去的一霎那所引起的,是岸上送者的哀愁,也是楚女的哀愁,只是送者并未出场,却从行者眼里写出。

  首起二句“楚女欲归南浦,朝雨”点明人物、情事、地点、环境。紧接着“湿愁红”句,用雨湿花红烘托气氛。花红无所谓愁与不愁,但在朝雨归去的'离人眼里,却带上了愁的轻纱。“小船摇漾入花里”写船行,“摇漾”二字描摹出小船轻悠地荡漾在花丛中的情态。“波起”写船行荡起层层涟漪。这里描述小船驶入花丛的情景,概括地写出了江南水乡充满诗意的美景,描绘出一种极美的境界。雨湿花红,风吹浪起,如此离别的环境气氛,愁意自在其中。

  结尾“隔西风”三字,语言简洁,却深入地写出了送别女子的心情:西风吹起,碧波荡漾,人儿远去,无影无踪,倩影留在眼前,哀愁充满心田。其中一“隔”字,以硬笔写感情,给人以刚硬之感,表现出一种被强行拆散的感受。“西风”则是一种萧瑟的意象,与“朝雨”交加,更添凄凉,透露出送者与被送者的苦楚哀伤。

  此词篇幅虽然短小,却能以少许断续的线条,绘成一幅饶有情趣的人物小景。一个“愁”字,一个“隔”字,写楚女悠悠离愁颇为宛转含蓄。全词“曲调节拍短促,而韵律转换频数,形式与五、七言诗大异其趣,令人一新耳目”(胡国瑞《论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词写雨中送楚女驾舟晨归。丁寿田、丁亦飞《唐五代四大名家词》甲篇云:“此细雨中送别美人之词也。”然其送别对象以及创作时间均未得确证。

【南浦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南浦原文翻译及赏析03-24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03-07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01-15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03-19

南浦·旅怀原文、翻译及赏析01-07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01-15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04-13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04-13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