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4-04-30 18:21:30 玉华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无衣-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无衣-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无衣-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1】无衣-诗经原文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2】译文注释

  译文一:

  谁言你无衣穿?我与你共享长衣。君王起兵征战,修整我那长矛,愿与你共同抗敌。

  谁言你无衣穿?我与你共享内衣。君王起兵征战,修整我那短戟,愿与你一起杀敌。

  谁言你无衣穿?我与你共享战裙。君王起兵征战,修整铠甲与兵器,愿与你共进退。

  译文二: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

  1、衣:古代上衣称作衣

  2、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

  3、袍:长衣。

  4、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

  5、兴师:起兵。

  6、戈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

  7、泽:内衣。

  8、戟:一种兵器。柄端为金属枪尖,侧边为月牙形利刃,是戈与矛的合体,兼有直刺、横击的功能。

  9、作:起。

  10、裳:古人穿的下衣。古代男女都穿“裳”,是裙的一种,此处是指战裙。

  11、甲兵:铠甲与兵器。

  12、行:往。

  无衣-诗经拼音解读

  wú yī

  qín fēng 〔xiān qín 〕

  qǐ yuē wú yī?yǔ zǐ tóng páo 。wáng yú xìng shī,xiū wǒ gē máo 。yǔ zǐ tóng chóu!

  qǐ yuē wú yī?yǔ zǐ tóng zé 。wáng yú xìng shī,xiū wǒ máo jǐ 。yǔ zǐ xié zuò!

  qǐ yuē wú yī?yǔ zǐ tóng shang 。wáng yú xìng shī,xiū wǒ jiǎ bīng 。yǔ zǐ xié háng!

  【3】作品赏析

  【内容解析】

  这首诗作为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读完让人精神为之振奋。据考证,周幽王时期,王室内讧,戎族入侵,进攻镐京,周王室土地沦陷,秦国靠近周王室京畿,遂奋起抗战。诗中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是永不过时的爱国主义精神!

  全诗共三章,全部采用问答体形式。

  第一章,兵临城下,一句“岂曰无衣”,看似发问,实则一呼百应,与王室保持一致,“与子同袍!”共享长衣,休整长矛,共同抗敌!

  第二章,战鼓齐鸣,一句“岂曰无衣”,不是重复,不是发问,“与子同泽!”共享内衣,休整短戟,无惧侵犯,一起抗敌!

  第三章,大敌当前,一句“岂曰无衣”,是饱满的激情,是满怀的愤怒。

  “与子同裳!”共享战裙,拿起那精良的铠甲和兵器,共同进退!

  “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简单的三句话,却是军民一心,云集响应,团结协作,共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同仇敌忾的精神。“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三句动作描写,准备精良武器。一致抗敌的军群形象,跃然纸上。“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王室命令已出,全体动员,本诗更像是一首誓词。

  这样的诗句,可歌,可舞,堪称激动人心!

  【章法结构】

  1.重章叠句的形式

  诗用重章登句的形式反复咏唱。三章诗的字数、结构都相同,只是在相对应的个别地方改换了少数不同的词,使用了不同的韵调,借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一种思想和愿望,并使之充实集中、逐层递进深化,来加强主题的感染力。看似造语寻常,细味含义深远。其次是章法变化,奇特有致。每章都是先用两个偶句作基础,接着紧加一个奇句推向高峰。这就突破了一般光用偶句的惯例,而又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突出深入。

  2.问答式的句法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愦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泽、裳)”,这一问是如此无畏,这一答则有如气吞山河。全诗塑造了一群同仇敌忾的将士形象、决心与行动,与音乐式的节奏相结合,一种战斗的激情在文字间震荡。

  3.富有强烈动作性的语言

  诗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话剧!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无怪乎吴闿生《诗义会通》评为“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

  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登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5.赋的手法的使用

  本诗铺排叙述了一群将士齐心备战的场面,气势充沛,并能烘托出一种氛围,使诗歌充满了慷慨雄壮的基调。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展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演绎出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

  鉴赏:

  《毛诗序》评此诗为:《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读过这首诗的人都可以感觉出《毛诗序》此评显得偏颇。整首诗从头到尾都洋溢着一种高亢的激情,只有赞美。没有讽刺。《毛诗序》此评驱散了诗歌本有的艺术魅力。朱熹在《诗集传》中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在这首诗上朱熹眼光独到,一语中的,他看出了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秦地人民好战尚武的精神势不可挡。

  这首诗是整齐的四言句式,从第一章中“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可以看出这是秦地人民为了作战的心理活动,他们现在挺身而出,不管环境有多艰难都视死如归、同仇敌忾。第二章就可以看出情感有所变化“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这一章秦兵似乎跃跃欲试。修好各种武器,全面做好迎战的准备,只等君王一声令下。到了第三章感情激烈如泉涌,"修我甲兵。导子偕行”,修好武器大家团结一心上前线,如果说第二章是待发的箭,那这一章他们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向前去,所向披靡。整首诗无不渗透着那种慷慨激品的英雄气概,大家有着一颗同仇敌忾的心,他们同穿一个战袍,同穿一件外衣,甚至是同穿一件汗衫。战士们连战衣都备不齐,但是大家团结互助,什么都不计较。就凭着这种执著劲,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可摧毁?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被诗中这种斗志昂扬、众志成城的精神所感动。在那样一个年代,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战士拥有的就是心之所向,这股热情令人心驰神往。

  【4】创作背景

  《秦风·无衣》是秦地的军中战歌。由于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文字叙述简略,故而后代对于它的时代背景、写作旨意产生种种推测。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认为《秦风·无衣》是讽刺秦君穷兵黩武、崇尚军力的作品,如《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第二,认为《秦风·无衣》乃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出兵救楚抗吴而作,是哀公征召秦民从军,士卒相约之歌;第三,认为《秦风·无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时,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

  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5】诗歌主旨

  表现秦国士兵骁勇善战、共御外敌的高昂精神,充满乐观主义情怀。

  【6】后世影响

  《秦风·无衣》主旋律激昂奋发,诗中的战士们参战有明显的目的,在行动上高度自觉,对战争前途充满坚定乐观的信念。这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屈原的《楚辞·九歌·国殇》、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王褒的《关山篇》、吴均的《战城南》,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唐代王昌龄和岑参的边塞诗也具有这样的主调。

  【7】作者介绍

  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共311篇,因此在先秦时期又名《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的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

  【8】无衣-诗经教案

  【学情文本分析】

  时有战乱的年代,《诗经》总不乏对战争描述的诗歌,它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战争,也引发了诸多感情,有怨,有愤,有悔。但是像《秦风·无衣》这样慷慨激昂的战歌,实属少见。这首诗歌流传于三千年前的秦国,那时这尺寸之国地处偏僻,蛮荒而贫穷,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又加之与更加蛮性的游牧部落接壤,为了保家卫国,他们不惧不避,生死相依,团结一致,如此炼出的尚武勇猛民风,在《无衣》中可见一斑。从这高亢的吼声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远古的秦人将士,在猎猎风中磨刀擦枪、挥舞戈戟的热烈场面。

  可是渐渐地渐渐地……穿过三千多年的时空,这慷慨激昂的军号声演变成了这样: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无衣》的欣赏,可以让如今中学生去了解《诗经》,亲近《诗经》,从而明白《诗经》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也不陌生。《无衣》的欣赏,也让中学生领略阳刚之美。《无衣》的欣赏,更让学生珍惜深厚的情意,懂得家国大义。

  【设计想法】

  1.重视变化。《无衣》诗歌篇幅短小,语言质朴直白,这并不影响情感的抒发,主要是因为咏叹中的变化避免了呆板僵硬,运用赋的手法直言了战士们同仇敌忾和协同作战的全部过程,从而递进情感。因此欣赏此诗,可以紧扣变化,联想画面场景,体会情感。

  2.从点到面,从意到义。题目为“无衣”,且全诗都以“衣”贯穿,每一章中衣的不同形式又是分散开来的“点”,把握诗境中的具体意义,进而联想和拓展,遵循诗歌教学和审美规律,解决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由《蒹葭》导入,引出《诗经·秦风》

  来自《诗经·秦风》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让我们思绪回溯。伊人立于白露沙洲,没有人见过她的容貌。而那绝世的背影,留给后世不尽的婉曲朦胧的情意,这节课我们来领略秦地的另一种美的风骨。

  二、初读体会赋之变化

  1. 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2. 比较阅读:《无衣》与《蒹葭》的异曲同工之妙。

  【教师备答】《蒹葭》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依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更换了章节中个别字词,这使得诗歌在唱咏中巧妙融合了变与不变,营造了朦胧空幻的氛围,也加强了可望不可及的追寻之美。

  【教师引导】《无衣》短短三章,也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在反复的章节内更换了个别字词,那么更换之后,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欣赏感受呢?

  三、理解“衣”之意

  1. 参照注释,师生共同理解诗歌内容。师读,生翻译,从诗意理解上,探讨首句的朗读技巧。

  2. 问题设置:

  (1)准确理解“衣”。

  【教师引导】人类用衣服来取代兽皮树叶来遮身保暖,因此衣服也成为结束蒙昧野蛮开启文明的标志之一。而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衣服寄寓了多重情感,更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借助“字源”来理解)字可以泛指所有的服装,亦可以确指为上衣。这首诗歌中的“衣”又该如何理解呢?

  (2)细解“衣”

  “袍”——古代富贵人在冬季所着乃是裘,只有普通人御寒所穿的才有袍,下层社会的贫苦人所穿的就是褐,秦国士兵御寒所穿的是袍,较一般人所穿的袍稍短,白天穿在身上,到了夜晚则可以当被子来用。

  “泽”——补充:《释名》:“汗衣,近身受汗之衣也。《诗》谓之泽。作之用布六尺,裁足覆胸背。汗衣滋液,故谓之泽”

  “裳”——《说文》:“裙,下裳”。古代男女皆着裳。军人的战裳常常以皮革做衣料,即所谓“甲裳”。

  (补充秦陵兵俑)

  四、体悟“衣”之情

  1.问题设置:衣食住行中,“衣”总在第一位,它向来不是简单的一件衣服,更是一种生活。你从“袍”“泽”“裳”中读出战士们怎样的生活?

  【教师备答】从外到内,从上至下,这是战时士兵必不可少的装备。风餐露宿中,借袍来积蓄仅有的温暖。在视为家常便饭的千里奔驰中,当热汗打湿时,他们需要靠泽来抵御渗骨的寒气。与敌人短兵相接中,奋不顾身的他们利用裳来抵御伤害。士兵们的生活中,总不会缺少恶劣的环境和危急的战情,时刻都被血汗裹挟着。

  2.联想思考:在苦寒的秦地,在残酷的战争中,“无衣”意味着什么呢?他或许会累死,会被冻死,会被杀死。这样的结果会不会在诗歌中出现呢?

  【教师备答】不会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尚武团结的秦人,在奔赴战场之前,没有过多的铺垫,没有更多的比兴渲染,握紧身边战友兄弟之手,目光坚定地问,更毫不怀疑地答。问中给予信心,答中传递温情。

  3.教师总结:诗歌中重章叠唱的“同袍”“同泽”“同裳”,一唱三叹,让带有铠甲的战衣消减了冰冷,融入了灵性,在衣中不断加入袍泽深情。战场上刀枪无情,但你我不分彼此,从统一思想到统一行动,直至共抵外敌,此时,不仅“袍”、“泽”“裳”为你的“衣”,身为战友的我,也可以作为你的“衣”,生死相依的“衣”。

  4.男生齐读《无衣》

  五.体会家国大义

  1.回到时代:这短促有力,让人振奋的《秦风·无衣》是几千年的秦地,那是怎样神秘的地方呢?

  展示补充:当时的秦国位于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西多有强大的游牧民族,且常会侵扰,东紧邻周朝都城镐京,秦就是中原与外族之间最牢固的屏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木深土厚的秦地滋养出厚重朴直的民性。朱熹《诗集传》:“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

  2.介绍背景: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戎族趁乱入侵,此时此刻,秦国会如何反击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笔,展开想象,撷取“与子同仇”“与子偕行”“与子偕作”进行场景描述。

  3.学生展示,老师简单点评。

【无衣-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无衣原文翻译赏析07-18

无衣原文翻译及赏析08-29

无衣原文赏析及翻译12-19

无衣原文翻译赏析05-12

《无衣》原文翻译及赏析05-23

《无衣》原文翻译及赏析10-13

《秦风·无衣》原文翻译及赏析08-27

秦风·无衣原文,翻译,赏析08-18

秦风·无衣原文翻译及赏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