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2-07-06 16:48:37 古籍 我要投稿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译文

  秋天沉沉的夜色下送君归去,蟋蟀鸣声切切不堪入耳。

  明日你将乘船回毗陵,到那时,回首姑苏,所见将唯有一片白云。

  注释

  苏州: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苏州,以姑苏山得名。大业初复为吴州,又改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又改苏州。

  深深:形容夜色浓重。

  阴虫:秋季鸣虫,指蟋蟀。

  切切:形容虫的鸣声凄切。

  毗(pí)陵: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常州为毗陵郡。

  姑苏:苏州的别称。

  白云:意为友人去后只剩下一片空虚感觉。

  赏析

  这首送别短章,写得明白晓畅而又感情深挚,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伤感,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这两句写诗人在秋夜沉沉的晚上,听着蟋蟀(即“阴虫”。南朝宋颜延年《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夜蝉当夏急,阴虫先秋闻。”)切切的鸣叫声,想到自己明天就要与友人分别,心情异常沉重。

  在写法上,这两句真切地写出了送别时那种黯然神伤的环境,通过环境的烘染,把即将离别的愁绪表达得婉转有致。“秋夜”,点出送别的时间。秋天气氛肃杀,特别是在秋天的晚上,本来就容易勾起对朋友的思念,而偏偏在此时,自己却要送好友离去。“此送君”三字,字字透出送别时的凄苦之情。“沉沉”二字,一方面从视觉着笔,写在船上看见四野茫茫,黑夜深深,无边无际,什么也看不清;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的心情相当沉重,可谓一箭双雕。同时,作者又从听觉着笔,写两岸草丛中蟋蟀的鸣叫,“切切”的叫声似在相互倾诉,又似在低低饮泣,这悲伤的秋声,使即将离别的人不忍卒闻。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选取了最能代表秋夜伤怀的景物,交叉描写,虽没有明说送别的愁苦,然而经过环境的渲染,这种愁苦具体形象,伸手可触,真正做到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这两句作者以想象中的明天,与此时的秋夜作对比,进一步表达了离情别绪。作者想:今夜,虽然有离别的愁苦,但毕竟还没有分手,还可以在一起倾心叙谈。而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到明天,当我再在这只船中回望你所在的苏州时,那就见不到你了,唯见到满天的白云。到那时,凄然孤独之情,一定比今晚更深更浓。

  这两句看似在写明日的白天,其实仍是在写今晚的秋夜,通过这样别出心裁的安排,更为深刻地表达出秋夜送别的.难分难舍。

  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

  全诗结构巧妙,语虽平淡而意味深长。叠字的运用使诗读来琅琅上口,富于声情美。

  创作背景

  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到常州来拜访他,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送他,此诗即写于当时。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2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译文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有几家的坟上会有子孙来扫墓呢?

  注释

  陈秀才:作者友人,其人未详。沙上:陈秀才的家乡,地址不详。

  省(xǐng)墓:扫墓,祭奠故去的亲人。

  血泪:极度悲痛时流出的眼泪。

  乱后:指元末战乱以后,元末有长达二十余年的农民军与政府军和地主武装之间的大混战。

  寒食:寒食节,清明前两天(一说前一天),旧习俗这天扫墓、祭祖。

  过:过去了,尽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清明节没人祭扫荒坟的.一个生活面,写出经过元末大战乱后,农村萧条凋敝的情景。此诗前两句写陈秀才还乡的情景,之后诗人自己也免不了悲从中来;后两句想象清明节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战乱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全诗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意境渐宽,感人至深。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两句写此时此地,写诗人送陈秀才“还乡”之景。“满衣血泪与尘埃”表现了陈秀才本人的形象,陈秀才劫后余生,还乡时的形象,很是悲哀。“乱后还乡”点题,交待了时间背景,继而引出后两句。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两句写彼时彼地,是诗人想象清明节广大农村墓地上的情景。乱后家乡,百姓家破人亡,没有后辈到尊长的墓前来祭扫家乡,已经满目荒凉。这两句反映出战乱后萧条破败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这首诗写战乱后,人生悲伤,农村荒凉之场景,感叹了元末大战“乱后”广大百姓家破人亡的惨象,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全诗表现了诗人同情民生疾苦的心境。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感人至深。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译文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有几家的坟上会有子孙来扫墓呢?

  注释

  陈秀才:作者友人,其人未详。沙上:陈秀才的家乡,地址不详。

  省(xǐng)墓:扫墓,祭奠故去的亲人。

  血泪:极度悲痛时流出的眼泪。

  乱后:指元末战乱以后,元末有长达二十余年的'农民军与政府军和地主武装之间的大混战。

  寒食:寒食节,清明前两天(一说前一天),旧习俗这天扫墓、祭祖。

  过:过去了,尽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清明节没人祭扫荒坟的一个生活面,写出经过元末大战近后,农村萧条凋敝的情景。此诗前两句写陈秀才还乡的情景,之后诗人自己也免不了悲从中来;后两句想象清明节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战近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全诗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意境渐宽,感人至深。

  “满衣血泪与尘埃,近后还乡亦可哀。”两句写此时此地,写诗人送陈秀才“还乡”之景。“满衣血泪与尘埃”表现了陈秀才本人的形象,陈秀才劫后余生,还乡时的形象,很是悲哀。“近后还乡”点题,交待了时间背景,继而引出后两句。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两句写彼时彼地,是诗人想象清明节广大农村墓地上的情景。近后家乡,百姓家破人亡,没有后辈到尊长的墓前来祭扫家乡,已经满目荒凉。这两句反映出战近后萧条破败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这首诗写战近后,人生悲伤,农村荒凉之场景,感叹了元末大战“近后”广大百姓家破人亡的惨象,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全诗表现了诗人同情民生疾苦的心境。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感人至深。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译文江上的行程已是几千里,我已见到了十五次江上的月圆。

  先是饱览了瞿塘峡的风光,随后便又登巫山。

  巴国的大地虽已走尽,而这巫山却是高得难以达到顶端。

  身负巨石好像在云霞之外,手攀垂下的藤萝又像已接近日边。

  飞步登上巫山山顶时,极目远望食有丝毫的遮掩。

  回头不见了暗红色的山壑,仰望看到的只是青天。

  青天近得似乎可以用手摸到,不知银河离这里还有多远?

  望着白云飞去的地方可以辨知苍梧山,随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可以探知大海。

  游历到日光西斜,仍然有许多妙境值得徘徊。

  悲风吹着树枝作响,空谷里的积雪还白光闪闪。

  踏上归途时已是黄昏,此时的游兴依然未减。

  寒江两岸的猿声早早地啼起,一轮明月已出现在昏暗的松间。

  啊,月光是多么清悠,猿啼又是多么凄惨。

  我实在不能忍闻这猿啼而匆忙下山,快步回到我的小船。

  注释⑴巴东:王琦注:即归州,唐时隶山南东道。《方舆胜览》:瞿塘峡在夔州东一里,旧名西陵峡,乃三峡之门。两崖对峙,中贯一江,望之如门。陆放翁《入蜀记》: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视天如匹练。《方舆胜览》:巫峡,在巫山县之西。《水经注》云:杜宇所凿,以通江水。图经云:引山当抗峰氓、峨,偕岭衡岳,凝结翼附,并出青霄,谓之巫山。有十二峰,上有神女庙、阳云台,高百二十丈。

  ⑵海月:海上的月亮。

  ⑶瞿(qú)唐峡:亦作“瞿塘峡”。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

  ⑷巴国:《山海经》:西南有巴国。郭璞注:今“三巴”是。杜元凯《左传注》:巴国,在巴郡江州县。《通典》:巴国,今清化、始宁、咸安、符阳、巴川、南宾、南浦,是其地也。《文献通考》:重庆府,古巴国,谓之“三巴”。

  ⑸穹(qióng)石:大岩石。《上林赋》:“触穹石。”张揖注:“穹石,大石也。”

  ⑹飞步:快步;疾步。郭璞诗:“翘手攀金梯,飞步登玉阙。”

  ⑺却顾:回头看。舟壑(hè):藏在山谷中的船。后借指世事。

  ⑻“青天”句:《后汉书》:“和熹邓皇后尝梦扪天,荡荡正青,若有钟乳状。乃仰嗽饮之。”章怀太子注:“扪,摸也。”

  ⑼“望云”二句:《归藏·启筮》:“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史记》:驺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考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裤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瀛(yíng)海:大海。汉王充《论衡·谈天》:“九州之外,更有瀛海。”

  ⑽孤光:孤独的光,单独的光。多指日光或月光。鲍照诗:“孤光独徘徊。”

  ⑾悲风:凄厉的寒风。

  ⑿佳趣:高雅的情趣。

  ⒀吐月:吴均诗:“疏峰时吐月。”

  ⒁清猿: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任昉《竟陵文宣王行状》:“清猿与壶人争旦。”张铣注:“清猿,谓猿鸣声清也。”《楚辞》:“猿啾啾兮狖夜鸣。”

  ⒂孤舟:孤独的船。

  赏析

  此诗“巴东”这一地理概念的具体所指,历来有所争议。一些旧注认为诗题上的“巴东”即是唐代归州的巴东(今湖北巴东),如比较权威的清代学者王琦所注的《李太白全集》在此诗题下解释说:“巴东,即归州也,唐时隶山南东道。”(《李太白全集》中册1021页,中华书局出版)若仅凭字面意义,此说无错。但按照诗意,则不可通。诗题曰“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云云,可知诗人的行进路线是从巴东出发,然后穿过瞿唐峡,接着才登上巫山的。若此,巴东的位置一定在瞿唐峡之前,或者说,瞿唐峡一定在巴东和巫山的中间。然而,归州的巴东却在巫山的下游,若自这里登巫山,则必须溯江而上,但无论如何又无法经过瞿唐峡。如果顺流,那就要先过瞿唐峡,登巫山之后要再行走相当一段水路方可到归州的“巴东”,与诗题大相牴牾。于此可知,“归州巴东”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实此诗中的“巴东”是指夔州(今四川奉节)。《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载:“夔州,云安郡下都督府,本信州巴东郡。武德二年(619)更州名,天宝元年(642)更郡名。”据此可知夔州原来是信州的巴东郡,至“天宝元年”始“更郡名”。李白此行当在开元十三年(725),此时的夔州尚未改名,仍叫巴东郡,所以诗人才有此称。又据《方舆胜览》:“瞿塘峡在夔州东一里”。若把与此有关的地名按长江流向自上而下的地理位置排列一下的话,其顺序则是夔州、瞿唐峡、巫山、巴东,况且前三处所距不远,完全可能是在一天中所经过的三个地方。诗人自夔州(时称巴东郡)出发,很快即经过瞿唐峡而到达巫山(参见《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五册47-48页,中华地图学社出版)。这样解则全诗疑窦顿开,语意甚明。

  诗的开头概述自己登巫山前的情景。“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两句是说自己从家乡出发以来,沿江已走了几千里水路。这天正逢望日,明月皎洁,圆如银盘。诗人接着说,刚刚经过瞿唐峡之后便徒步登上巫山的最高峰。在山巅之上,诗人极目千里,饱览巫山的雄姿。“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紧承前句,写巫山的高危与广阔。“不穷”是无穷无尽之意,这显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又可说是诗人所目见。因为诗人视野之内皆是耸山峻岭,都是巫山之境,故谓之“无穷”,所以下句说整个巴国境内都被巫山占据了。当然此句只是形容巫山面积之大,与杜甫名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句意相同,不必拘泥考证巴国的辖境。“日边攀垂萝,霞外依穹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四句写登山时的主观感受。山路高危陡峭,诗人要凭借垂下的藤条萝蔓才可向上攀援,有时只好倚偎在突出的大石头上喘息一会儿。诗人登得太高了,他觉得好像在日边霞外一般,云气在脚下缭绕,太阳在身边高悬。诗人心情愉悦,急不可待地快步登上绝顶,向远处眺望。啊!太美了。天清日朗,万里澄鲜,一点遮挡视线的东西也没有。他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以下六句便写其在顶峰上的感受。

  “却顾”两句是说,山顶真是高极了,回头向下一看,只见万里深渊神秘莫测,令人面容失色,心惊肉跳;抬头向上一望,头上即是青天。登临高绝之处,惊愕中又有几分自豪感,这是所有登山人都会产生的普遍心理。于是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竟觉得青天仿佛可以用手就能摸到一样,但夜间所常见的银河此时却不知哪里去了。远望云彩的升起之处,便可知道苍梧山所在的地方;观看那奔腾的大江的流逝,便可辨别大海所在的方向。“苍梧”语出《归藏·启筮》:“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瀛海”一词出白于《史记》。其实这两句诗是诗人由眼前所见的云气和江水发想而来,江流的方向当然应该是大海,无须详考。“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下文便转写归途中的景色。

  “积雪照空谷”以下八句大意是说,高山背阴处的积雪映照着空荡荡的深谷,风吹树木发出呜呜的`悲凄之声。踏上归途时天色已晚,只剩夕阳的余晖了,但诗人游意未艾,兴致颇高。江上寒冷,故早早就听到了猿的啼叫之声,天色朦朦胧胧,远处的松林已隐隐约约,一轮明月从那里缓缓升起,宛如松林吐出的一般。月光皎洁明媚,猿声清幽凄厉。此情此景给人一种空寂静穆的感觉。这既是眼前的实景,又有诗人不忍离去的主观情感寓于其间,因此有一种惆怅惋惜的情味。最后两句说虽然自己还有游兴。但不愿再听到猿的啼叫声,这才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辞别了巫山,拄着登山杖回到了船上。

  全诗记叙登巫山的经过,写得相当完整。从开始上山写起,继写登山时的感受与登上顶峰时所见到的景色,最后写下山及回船的过程,一气呵成,完全按时间顺序和所经历的过程来写,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诗中借助夸张手法和大胆的想象渲染巫山之高峻宏伟,“日边”、“霞外”等诗句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两句更是异想天开的惊人之语,令人耳目一新,充分体现出诗人的浪漫气质。此诗是太白初离家乡时所作,他第一次接触到如此雄伟壮阔的山川景色,又因未接世事,所以诗中洋溢着欣喜之情,虽然在后半部分略含凄寂之味,但那恰恰充分地表现了游兴未尽的遗憾与惋惜,并没有什么感伤的情味。全诗的基调是明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与其后来的一些山水诗的扑朔迷离,晦暗感伤是大不相同的。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

  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卖药囊中应有钱,

  还山服药又长年。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译文

  唱支《还山吟》,天高地远傍晚寒山多幽深,送你还山非常理解你的心。

  人到老成凡事须得任心意,见你懂得怎样安排一生事。

  山中俯仰自如无意不可至,石间泉水淙淙恰如风吹雨,桂花松子极多常常落满地。

  买药后衣袋里应有很多钱,回到山中服药又可以延年。

  白云悠悠相劝饮尽杯中酒,明月相伴哪里还不能成眠?

  睡时回忆追问醒来时的事,梦魂可以和我相互来周旋。

  注释

  ⑴沈四山人:即沈千运,吴兴(今属江苏)人,排行第四,时称“沈四山人”、“沈四逸人”。

  ⑵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⑶还山:致仕;退隐。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夏汭,固乞还山。权憩汝南县境,固非息心之地。”

  ⑷恣(zì)意:放纵,肆意。《列子·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

  ⑸“看君”句:意思是懂得怎样安排自己的一生。

  ⑹偃仰:安居;游乐。《诗经·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⑺淙(cóng)淙:流水声。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淙淙悬溜,暧暧荒林。”

  ⑻松子:松树的种实。可食。

  ⑼卖药”二句:东汉人韩康常在山中采药,到长安市上卖,三十多年口不二价。汉桓帝派人请他做官,他逃入山中隐居起来。这里以韩康比沈千运。

  ⑽白云:用南朝齐梁人陶弘景故事。杯中物:指酒。

  ⑾“梦魂”句:《世说新语·品藻》载,东晋名士殷浩和桓温齐名,而桓温“常有竞心”,曾要与殷浩比较彼此的高下,殷浩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表示毫无竞心,因而传为美谈。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秋。当时名士沈千运,天宝(742—756)年间,屡试不中,曾干谒名公(见《唐才子传》),历尽沉浮,饱尝炎凉,看破人生和仕途,约五十岁左右隐居濮上(今河南濮阳南濮水边),躬耕田园。他明白说道:“栖隐非别事,所愿离风尘。……何者为形骸?谁是智与仁?寂寞了闲事,而后知天真。”(《山中作》)在“终南捷径”通达的唐代,他倒是一位知世独行的真隐士。高适游历淇水时,曾到濮上访问沈千运,结为知交,有《赠沈四逸人》叙其事(见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当时沈千运要回山中别业去,高适作此诗赠别。

  赏析

  此诗以时令即景起兴,蕴含深沉复杂的感慨。秋日黄昏,天高地远,沈千运返还气候已寒的深山,走向清苦的隐逸的归宿。知友分别,不免情伤,而诗人却坦诚地表示对沈的志趣充分理解和尊重。所以接着用含蓄巧妙、多种多样的手法予以比较描述。

  在封建时代,仕途通达者往往也到老大致仕退隐,那是一种富贵荣禄后称心自在的享乐生活。沈千运仕途穷塞而老大归隐,则别是一番意趣了。诗人赞赏他是懂得了人生一世的情事,能够把俗士视为畏途的深山隐居生活,怡适自如,习以为常。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曾把深山隐居描写得相当可怕:“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茏葱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层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以为那是不可久留的。而沈千运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游息,无所不到,显得十分自在。山石流泉淙淙作响,恰同风吹雨降一般,是大自然悦耳的清音;桂花缤纷,松子满地,是山里寻常景象,显出大自然令人心醉的生气。这正是世俗之士不能理解的情趣和境界,而为“遁世无闷”的隐士所乐于久留的归宿。

  深山隐居,确实清贫而孤独。然而诗人风趣地一转,将沈比美于汉代真隐士韩康,调侃地说,在山里采药,既可卖钱,不愁穷困,又能服食滋补,延年益寿。言外之意,深山隐逸却也自有得益。而且在远避尘嚣的深山,又可自怀怡悦,以白云为友,相邀共饮;有明月作伴,到处可眠。可谓尽得隐逸风流之致,根本不会有孤独之感。

  最后,诗人出奇地用身、魂在梦中夜谈的想象,形容沈的隐逸已臻化境。这里用了《世说新语·品藻》中东晋名士殷浩的典故。较之名士的“我与我周旋”,沈独居深山,隔绝人事,于世无名,才是真正的毫无竞心。他只在睡梦中跟自己的灵魂反复交谈自己觉醒时的'行为。诗人用这样浪漫的想象,暗寓比托,以结束全诗,正是含蓄地表明,沈的隐逸是志行一致的,远非那些言行不一的名士可比。

  综上可见,由于诗旨在赞美沈的清贫高尚、可敬可贵的隐逸道路,因此对送别事只一笔带过,主要着力于描写沈的志趣、环境、生计、日常生活情景,同时在描写中寓以古今世俗、真假隐士的种种比较,从而完整、突出地表现出沈的真隐士的形象。诗的情调浪漫洒脱,富有生活气息。加之采用与内容相适宜的七言古体形式,不受拘束,表达自如,转韵自由,语言明快流畅,声调悠扬和谐。它取事用比,多以暗喻溶化于描写隐居生活的美妙情景之中,天衣无缝,使比兴形象鲜明,而又意蕴深厚,神韵维妙,呈现着一种饱满协调的艺术美感。大概由于这样的艺术特点,因而这诗尤为神韵派所推崇。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6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

  陶渊明〔魏晋〕

  原文: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

  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译文:

  译文三十年来村居享悠闲,对于世态隔膜而不明。原先爱好诗书现更爱,田园没有应酬之俗情。为何舍弃田园而离去,千里迢迢去到那南荆?荡起船桨击碎新秋月,水边暂告分手别亲朋。傍晚凉风习习已吹起,月光照天夜色清空明。天宇明净高远无边际,亮光闪闪江面水波平。惦记差役不能安心睡,夜已将半还得独自行。商歌求官不是我事业,留恋沮溺那样并力耕。甩掉官帽决心返故里,高官厚禄本来不动情。衡门茅舍才可修真性,或可凭善建立好声名。

  注释:

  辛丑:指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赴假:赴准假之所,意即销假返任。江陵:当时的荆州镇地,是荆州刺史桓玄的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行:经过。涂口:地名,即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北宋前名涂口。闲居:闲散在家。三十载:诗人二十九岁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三十载”是举其成数。一说“三十”应作“三二”,三二得六,即闲居了六年。尘事:指世俗之事。冥:冥漠,隔绝。敦:厚。这里用作动词,即加厚,增加。宿(sù)好(hào):昔日的爱好。宿,宿昔,平素。林园:一作“园林”。世情:世俗之情。如何:为何。舍此:指放弃田园生活。南荆:荆州治所在湖北江陵,江陵古属南方楚国之地,故西晋称荆州为南荆。东晋沿用此习称。《文选》作“西荆”。叩(kòu):敲,击。枻(yì):船舷。新秋:即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临流:在水边。友生:朋友。生是对年轻读书人的称呼。将夕:暮之将临。夕,傍晚。湛(zhàn):澄清,清澈。虚明:空阔明亮。昭昭:光明,明亮的的样子。皛(xiǎo):洁白明亮的样子。川上:此指江面。怀役:犹言负役,身负行役。不遑(huáng):不暇,没有工夫。中宵:半夜。尚:犹,且。独征:独自远行。商歌:指自荐求官。商,声调名,音悲凉。商歌非我事:意谓像宁戚那样热心于求官,不是我所愿意做的事。依依:依恋、留恋的样子。耦(ǒu)耕:两人并肩而耕。这里指隐居躬耕。投冠:抛弃官帽,即弃官,旋:返回。旧墟:这里指故乡旧居。好(hǎo)爵:指高官厚禄。萦(yíng):缠绕,束缚。养真:养性修真,保持真朴的本性。衡茅:指简陋的'住房。衡,同“横”,即“横木为门”。茅,茅屋。庶:庶几。有“差不多”之意,在古语中常含希望、企求的成分。这里就有希望的意思。

  赏析:

  此诗开头六句,手从题前着墨,借追念平生,写七自己的生活、情性,再转到当前。他这年三十七岁,说“闲居三十载”,手就大体举成数”言。过去精神寄托所在手诗书和园林,官场应酬这些尘事、虚伪欺诈这些俗情手远隔”无沾染的。四句盛写过去生活的值得追恋,也正手蓄势;接着便迸发七“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的自诘,强烈表现七自悔、自责。这里用十字成一句作反诘,足见七表现的力度;说“遥遥至西荆(荆州在京都之西)”,自然着仅手指地理上的“遥遥”,”且也包括与荆人在情性、心理上的相隔“遥遥”。

  “叩枻”以下八句手第二节。前六句正面写“夜行”,也写内心所感。诗人挥手告别岸边的友人,举棹西行。这时,新秋月上,凉风乍在,夜景虚明一片,天宇空阔无垠,平静的江波上闪映着月影,望过去分外皎洁。这手无限美好的境界,但手,作者如此着力描写这秋江夜景,着手因为“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正手为了反跌七自己役事在身、中宵孤行之苦。一切美景,对此时的诗人说来,都成虚设;反足以引发其深思,既追抚已往,也思考未来。这样,“怀役”两句,便成了绾结上下的关捩语句。

  结尾六句,抒写夜行所感。在上节所写境和情的强烈矛盾下,诗人着自禁地像在自语,也像在对大江、秋月倾诉:“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像宁戚那样唱着哀伤的歌来感动齐桓公以干禄求仕的世着乏人,”自己却恋恋于像长沮、桀溺那样的并肩”耕。“商歌”、“耦耕”,代表着两条截然着同的生活道路,作者在此已作了明确的抉择。“耦耕”手“归隐”的代称,所以下文就手对未来生活的具体考虑:首先手“投冠”(着手一般的“挂冠”),掷弃仕进之心,着为高官厚俸牵肠挂肚;其次手返归故里,在衡门茅舍之下、在田园和大自然的怀抱中,养其浩然真气。诗人深沉地想:要手这样,大概可以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了吧。一个“庶”字,也表现七诗人对崇高的人生境界的着息追求。

  诗中作者用白描手法写江上夜行的所见、所遇,无一着真切、生动,发人兴会。其抒述感慨,都手发自肺腑的真情实语。方东树说:“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真、情真、理真,着烦绳削”自合”(《昭昧詹言》);又说:“读陶公诗,须知其直书即目,直书胸臆,逼真”道腴”(《昭昧詹言》),此篇就手一个典型例子。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

  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

  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

  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译文

  从前居住在上京,离别六年常来归。

  今日重来旧居处,凄怆哀痛多伤悲。

  东西街道仍原样,有些房舍已坍颓。

  故居周围走访遍,邻里老人少存遗。

  漫步探寻前踪迹,某处令我情恋依。

  百年只是变幻影,寒来暑往岁月催。

  常忧生命到尽头,身体气力未尽衰。

  丢开不去多思念,姑且痛饮举起杯。

  注释

  旧居:指陶渊明故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

  畴(chóu)昔:往昔,从前。畴:发语助词,无义。家上京:诗人大约在义熙元年(405),即由彭泽归田那一年,从旧居柴桑迁往上京居住。上京:地名,当距柴桑旧居不远。

  六载:即诗人在上京居住的时间。一本作“十载”。去还归:谓常来常往。指经常回柴桑探望。

  今日:指写此诗的时间,始复来:诗人由上京迁居南村后,已多年(约为七年)未回柴桑旧居,所以称这次返回为“始复来”。

  恻(cè)怆(chuàng):凄伤悲痛。

  阡(qiān)陌:本指田间小道,此处指邑中街道,南北为阡,东西为陌。不移旧:没有改变原先的样子。

  邑(yì)屋:邑指县城。上京里在柴桑城外近镇内,故称民屋为邑屋。或时非:有的'与从前不同。

  履(lǚ)历:所经过之处,周:全,遍。

  邻老:邻居家的老人。罕复遗:很少有还活着的。

  往迹:过去的踪迹。

  有处:意为某些地方。有,或也,此处转为“某”的意思。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流幻:流动变幻,指人生漂流动荡,踪迹不定。百年中:即指人的一生。

  寒暑日相推:寒来暑往,日月相互交替,形容岁月流逝得很快。

  大化尽:指生命结束。大化:原指人生的变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后遂以“大化”作为生命的代称。

  气力:指体力。不及:不待。衰:衰竭。古人以五十岁为入衰之年。《礼记·王制》:“五十始衰。”诗人此时已五十余岁。这两句是说,我常担心死亡到来,还没等我体力完全衰竭。

  拨置:犹弃置,放在一边。拨,拂开。

  觞(shāng):古代一种酒器。挥:一饮而尽的动作。

  赏析:

  此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一说作于十三年(417年),陶渊明五十三岁。诗人居上京时。尚常往来于柴桑之间,然迁至南村后,已多年未回柴桑。这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柴桑故地,感慨人生无常,于是写下这首凄凉哀怨的诗歌。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8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朝代:明代

  作者:高启

  原文: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译文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

  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

  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注释

  满衣:全身衣服。

  乱后:战乱之后。

  过:过去了,尽了。

  鉴赏

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清明时分,春雨飞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9

  东还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

  古诗简介

  《东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作者自己具备成仙的资质,仕途不顺,迄无成就,实自误仙才,次句写久有入道之志,长梦仙药华芝,真有仙缘。三四句写当此秋风阵阵、日暮途穷之时,应归向嵩山之阳,寻旧师而人道求仙。这首诗语言平易,感情低沉寥落。

  翻译/译文

  自个儿有仙人的才分自己却竟然不知,十年来常在梦中采摘那名贵的灵芝。

  暮色苍茫秋风席卷大地,满天是片片黄云。还是归去吧,回到高山去投我的旧师。

  注释

  ⑴仙才:仙人的才分。《汉武帝内传》:“西王母曰:‘刘彻好道,然形秽神慢,非仙才也。”

  ⑵华芝:灵芝,仙药。又指华盖,高官显贵者所用。扬雄《甘泉赋》:“于是乘舆乃登,夫凤凰兮而翳华芝。”李善注引服虔曰:“华芝,华盖也,言以华盖自翳也。”此处语意双关,以梦采仙药及望登进士第相关合。

  ⑶黄云暮:黄昏时风沙蔽天,云呈黄色。

  ⑷嵩阳:道观名,在嵩山太室山下,李商隐年轻时曾学道,故云寻旧师。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题为“东还”,当然应该是指由西面向东还至洛阳或其附近地带。但也有人以为是指从山南西道府罢而归,东还长安。程梦星曰:“宣宗大中十一年,征山南西道柳仲郢为吏部侍郎,义山府罢西归,乃自东而还也。”赞同此说的'人不多。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已是李商隐的生命将走向尽头,那时候,他的妻子虽然在早几年前去世,但还有儿女待养,家庭重负,不可能容许他能够那么轻松地归去嵩阳去寻旧师。这首诗应该是写在未曾中第也未经结婚之时。冯浩编此诗于文宗太和九年(835),张采田将此诗定为文宗开成元年(836),相差一年。据近代隋唐史研究专家岑仲勉所写《玉溪生年谱会笺·平质》一文,论及李商隐在太和七年至开成二年前后五年间赴举之经过,可知李商隐之参加府试被取录成为乡贡进士后,再参加礼部试,以期登第成为进士,自太和七年(833)、九年及开成二年(837),前后共三次。原文曰:“太和七年乡贡,知举,不取。太和八年病,不试,知举李汉。太和九年乡贡,知举崔郸,不取。开成元年无明文,当是府试已不取,知举高锴。开成二年乡贡,知举高锴,登第。”在前后五年中,李商隐参加三次礼部试,前二次均失败,第一次是太和七年,第二次是太和九年;第一次考试失利,当然也有刺激,尚不至于立刻要归去寻旧师,故此诗之作,应该是在太和九年。

  文学赏析

  首句即自嘲之词,说自己对自己有得道成仙之才分却竟然不自知。实在糊涂不该。这即是自嘲没有应世人仕之才却居然去应举,笑自己不安分,作了盲目的必然不能成功之事。自己只有得道求仙的才分,那么,还是有自知之明才好。次句,说十年来常在梦中采灵芝则是说的实际思想,意谓自己也确是早就有隐遁高蹈之心,由自嘲自我排解到说出自己本有的思想,真切地表现了复杂心理。因为用世和隐遁这两方面本来是当时知识分子经常普遍存在的心理。在自嘲之后又自我超脱出来,意谓:考试落选也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可难受的,不是早就梦想采摘灵芝的生活吗?考不中就回去学道不也很好吗?所以后二句即承此意说:还是回去吧,去找当年的宗师。不过,尽管如此,这种自我排解还是充满着愁郁。看第三句所写的景色的萧瑟,动地秋风,入暮黄云是那么凄清,还是可以充分见出诗人心情的无比低沉和郁闷,看来,诗人思想中最理想的还是渴望早日用世,而并不真正愿意隐遁求仙。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10

  原文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译文

  秋天沉沉的夜色下送君归去,蟋蟀鸣声切切不堪入耳。明日你将乘船回毗陵,到那时,回首姑苏,所见将唯有一片白云。

  注释

  苏州: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苏州,以姑苏山得名。大业初复为吴州,又改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又改苏州。

  深深:形容夜色浓重。

  阴虫:秋季鸣虫,指蟋蟀。

  切切:形容虫的鸣声凄切。

  毗(pí)陵: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常州为毗陵郡。

  姑苏:苏州的别称。

  白云:意为友人去后只剩下一片空虚感觉。

  赏析

  这首送别短章,写得明白晓畅而又感情深挚,的来为人们所传诵。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种重与伤感,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

  “秋夜种种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草这两句写诗人在秋夜种种的晚上,听着蟋蟀(即“阴虫草。南朝宋颜延年《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夜蝉当夏急,阴虫先秋闻。草)切切的鸣叫声,想到自己明天就要与友人分别,心情异常种重。

  在写法上,这两句真切地写出了送别时是种黯然神伤的环境,通对环境的烘染,把即将离别的愁绪表达得婉转有致。“秋夜草,点出送别的时间。秋天气氛肃杀,特别是在秋天的晚上,本来就容易勾起对朋友的思念,而偏偏在此时,自己却要送好友离去。“此送君草三字,字字透出送别时的凄苦之情。“种种草二字,一方面从视觉着笔,写在船上看见四野茫茫,黑夜深深,无边无际,什么也看不清;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的心情相当种重,可谓一箭双雕。同时,作者又从听觉着笔,写两岸草丛中蟋蟀的鸣叫,“切切草的叫声似在相互倾诉,又似在低低饮泣,这悲伤的秋声,使即将离别的人不忍卒闻。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选取了最能代表秋夜伤怀的景物,交叉描写,虽没有明说送别的愁苦,然而经对环境的.渲染,这种愁苦具体形象,伸手可触,真正做到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草(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草这两句作者以想象中的明天,与此时的秋夜作对比,进一步表达了离情别绪。作者想:今夜,虽然有离别的愁苦,但毕竟还没有分手,还可以在一起倾心叙谈。而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到明天,当我再在这只船中回望你所在的苏州时,是就见不到你了,唯见到满天的白云。到是时,凄然孤独之情,一定比今晚更深更浓。

  这两句看似在写明日的白天,其实仍是在写今晚的秋夜,通对这样别出心裁的安排,更为深刻地表达出秋夜送别的难分难舍。

  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实草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草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

  全诗结构巧妙,语虽平淡而意味深长。叠字的运用使诗读来琅琅上口,富于声情美。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11

  春日还郊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翻译/译文

  译文

  最近“我”心情闲散,寂寞不语,于是就携带着手杖去观赏山水。

  芳草萋萋,碧绿如带,榆荚成串而缀,远远看去,像串串古钱。

  捕鱼的围栏插入临岸的江水中,大鸟展翅高飞,直入云烟。

  “我”要像张衡那样写《归田赋》,这时田野里满树繁花,春色正浓。

  注释

  ①还郊:回到城郊住处。

  ②嘿(mò)语:沉默。一作“嘿嘿”。

  ③携杖:拄杖。

  ④萦新带:形容绿草繁生,漫延郊野,一片春色。

  ⑤榆(yú):榆树。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翅果倒卵形,称榆荚、榆钱。

  ⑥缀:连结。

  ⑦古钱:古代货币,此处借指榆荚,因榆荚形似小铜钱。

  ⑧鱼床:编竹木如床席大,上投饵料,沉入水中,供鱼栖息。

  ⑨鸟路:鸟道,高山小径。

  ⑩山烟:山中云雾。

  ?平子:后汉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曾为河间相,仕途不得志,因作《归田赋》。平子赋:《文选》卷十五有张衡《归田赋》,李善注:“张衡仕不得志,欲归于田,因作此赋。”题平子赋,亦借以达引退之意。

  赏析/鉴赏

  此诗首尾绾合,章法整然。前六句写景,描绘了一派春日的田园景色,岩泉、绿草、榆钱,所见并未超出常人所及。后两句表现主题,从诗题的“还郊”而想到了张衡的《归田赋》,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不胜欣羡之情。

  首联写明还郊的原因,开笔点题。嘿语,《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嘿,通“默”。岩泉,山水。这里的“兼嘿语”暗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志向道合者,希望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得到精神安慰。

  次联选择植物传神写照,富含情思。草绿萦新带,《太平御览》九九四引《三齐略记》:“不其城东有郑玄教授山,山下生草,如薤叶,长尺馀,坚韧异常,士人名作‘康成书带’。”榆青缀古钱,榆荚形状像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这两句诗观察、描写独具悟解,景象玲珑,清新隽永。

  第三联转为描写动物的活动,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用动感极强的词“侵”、“人”来形容鱼、鸟在春天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万物的勃勃生机,提炼得生动准确。

  第二、三联描绘出“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光图,表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且融情人景,情景交融,设想灵巧,表达新颖,体现出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尾联与开头照应,组织得当。这里用张衡作《归田赋》的典故暗寓诗人想要回归田圆的愿望。

  此诗当作于王勃在虢州参军(672-674)任上,诗歌记叙了诗人春日一次外出郊游时的所见所感。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12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王维〔唐代〕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译文

  辽阔的大海不能达到它的尽头,怎么才能知道大海以东的地方是什么样?中华九州离哪里最远?相隔万里之遥好像在天空一样。面对着你的国家只要看太阳升起,回国的帆船只有等待定期的信风。海中的大鳖身影把天都遮黑了,鱼的眼睛把大海的波浪都照红了。故乡的树木在扶桑国的大地上,而你家住在那孤岛之中。我们分别之后就要天各一方,怎么才能够互通音信呢!

  注释晁衡,原名仲满、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公元717年(唐玄宗开元五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改名为晁衡。历仕三朝(玄宗、肃宗、代宗),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卒于长安。天宝十二载,晃衡乘船回国探亲。极:尽头。引申为达到极点、最大限度。安知:怎么知道。沧海东:东游以东的地方,这里指日本。鳌(áo):传说中的海中大龟,—说大鳖。乡树:乡野间的树木。扶桑:地名。意思是说日本国比扶桑更远。孤岛:指日

  赏析

  古代赠别诗通常以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发端,借景物描写来烘染离情别意。这首诗不同,开头便是一声深沉的慨叹:茫茫沧海简直不可能达到尽头,又怎么能知道那沧海以东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突如其来,喷薄而出,令人心神为之一震。三四两句一问一答,寄寓诗人深情:九州以外,哪里最为遥远?恐怕就要算迢迢万里之外的日本了。友人要去那里,真象登天一样难。头四句极写大海的辽阔无垠和日本的渺远难即,造成一种令人惆怅、迷惘、惴惴不安的浓重氛围。

  接下来四句,是写想象中友人渡海的情景。在当时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横渡大海到日本去是一种极为冒险、生死未卜的事情。通常是正面实写海上的景象,诸如气候的无常、风涛的险恶等等,借以表达对航海者的忧虑和悬念。

  第三联写得惊耳怵目,扣人心弦,富有精警之意。无论语言是怎样的铺张扬厉,情感是怎样的激宕淋漓,要在一首短诗中把海上航行中将要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说完道尽,毕竟是办不到的。所以,王维采用了另外一种别开生面的手法:避实就虚,从有限中求无限。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要说的意思只开了一个头便立即带住,让读者自己去思索,联想,补充,丰富。《新唐书。东夷传》云:“日本使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这里“日”字双关,兼指太阳和日本国。航海者就凭几片风帆、数支橹桨,随风飘流,可见艰险已极。诗人不作正面描绘,只提供联想线索;不言艰险而艰险之状自明,不说忧虑而忧虑之情自见,正是这两句诗高明的地方。

  最有特色的,还是“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两句。在这里,诗人不只是没有实写海上景象,而且虚构了两种怪异的景物:能把天空映黑的巨鳌,眼里红光迸射的大鱼,同时展现出四种色彩:黑,红,蓝(天),碧(波),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恢宏阔大的动的图画。波涛在不停地奔涌,巨鳌与大鱼在不停地出没,四种色彩在不断地交织和变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海上航行艰险、安危的忧虑。

  历代的诗论家们公认王维“诗中有画”,但往往没有注意到,他的'“诗中画”大多是“绘画所描绘不出的画境”。这首诗即是如此。人们公认王维是着色的高手。但往往没有注意到,他笔下的色彩不是客观对象的一种消极的附属物,而是创造环境氛围、表现主观情感的积极手段。这两句诗利用色彩本身的审美特性来表情达意,很富创造性,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最后两句,诗人设想晁衡战胜艰难险阻,平安回到祖国,但又感叹无法互通音讯。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依依难舍的深情。

  此诗表现了诗人与留居九州三十七年的日本人晁衡的深厚情谊。诗人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路程遥远、归途风光、回国后的情景,使全诗神彩焕发,也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晁衡归舟安全的忧虑。最后预祝友人一路顺风,却又感叹别离后音信难通,流露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挚情谊。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13

  原文: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译文:

  黄昏时候散衙封印,清点在押的囚徒,惭愧啊,有负你了,荆山,又映进座隅。

  这时倒羡慕卞和,他被砍掉了双足,好免得一生一世,在阶前屈辱奔趋。

  注释:

  ⑴弘农:今河南灵宝。尉:县尉,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乞假:请假。唐杜牧《祭故处州李使君文》:“我有家事,乞假南来。”

  ⑵封印: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刑徒:受刑之人;囚徒。《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

  ⑶愧负:自愧逊色。唐罗隐《谗书·序陆生东游》:“由是知余者吊余以色,不知者咥余以声,愧负徬徨,扑浣无所。”荆山:此处指虢州湖城县(今河南灵宝)南的荆山,乃传说中黄帝铸鼎处。座隅:座位的旁边。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座隅。”

  ⑷卞(biàn)和: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刖(yuè)足:断足,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尚书·吕刑》“剕辟疑赦” 孔传:“刖足曰剕。”

  ⑸没(mò)阶:尽阶,走完台阶,为迎送宾客的礼貌行为。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八:“人谓怀德武人,不知事体,密谓之曰:‘举人无没阶之礼,只少降接也。’”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这里是用来状写身为县尉的诗人每日在官府趋奉奔走的情景。

  赏析:

  此诗一开头就从这卑微低贱的尉职说起,“黄昏封印点刑徒”,“封印”、“点刑徒”,这就是县尉每天黄昏时的例行公事。诗人不是含糊地一笔带过,而是具体地、不厌其烦地一一点出,更显示了这职责的无聊和不堪忍受。

  第二句“愧负荆山入座隅”,与首句成一鲜明对比,以荆山的巍峨高耸反衬自己的沉沦下僚。李商隐赴弘农尉任时曾途经荆山,并写了一首《荆山》诗,诗云:“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对荆山极力赞美,因此这里才顺手拈来反衬自己的处境。

  诗的后两句是用典:“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南)得到一块玉璞,曾献之于楚厉王和武王,都被误认为是石头,而以欺君之罪先后把他的双足砍掉。后来,楚文王即位,才使玉人治之,得宝玉,名之曰“和氏之璧”。卞和得璞的'荆山与作者所在的荆山同名,故有这样的联想。卞和因献玉而两次被刖足,这是无比悲惨的遭遇。可是李商隐却希望自己能像卞和那样把双足砍断,这样,就再也不必在官府奉迎趋拜了,其惨烈又还迥出乎卞和之上。

  李商隐写作曾被人讥为“獭祭鱼”,因为他很喜欢用典。其实李商隐诗的许多典故都是用得很成功的,比如这首诗,在用典上就有两点很值得注意:一是自然巧妙。诗人是从眼前的荆山联想到卞和得玉石的荆山,又由这一荆山联想到卞和献玉的不幸遭遇,又由卞和之不幸联想到自己之不幸,所以就非用这一典不可。二是花样翻新。它不是一般的比附或替代式的用典,而是根据内容需要来用典,“典”只是辅,只是宾,是诗人此时那种强烈愤懑之情的映衬,一个“羡”字,真是惊心动魄,令人不忍卒读。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14

  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紫陌开行树,朱城出晚霞。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交亲望归骑,几处拥年华。

  注释

  紫陌:大路的意思,紫陌单个的意思是大道 “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

  交亲:谓相互亲近,友好交往。

  注释

  紫陌(zǐ mò ):大路的意思,紫陌单个的.意思是大道 “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

  交亲jiāo qīn ㄐㄧㄠ ㄑㄧㄣ (交亲) (1).谓相互亲近,友好交往。

  赏析

  卢僎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回京城的激动心情情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15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翻译

  片云吹过城头,黄莺飞上了戍楼。

  塞花飘洒客子的泪水,边柳牵挂行人的乡愁。

  长了白发对着明镜悲叹,可惜青春只换来了破裘。

  此次您又承当了远行万里的使命,听说现在已经到了瓜州。

  注释

  岸雨:一作“片雨”。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塞:边塞。

  客泪:离乡游子的眼泪。

  敝裘:破旧的皮衣。

  敝:破损;

  裘:用毛皮制成的御寒衣服。

  瓜州:即晋昌(今甘肃敦煌)。

  鉴赏

  这是岑参一首很特别的诗,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些相似,但所蕴含的情感要丰富和复杂得多。李诗只是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而岑参既有对朋友的关心之情,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春暮点出了时节,武威和晋昌交代了地点。武威是诗人自己的所在地,晋昌是诗人朋友宇文判官出使返回到达之地。“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则指出是听说朋友出使西域返回。

  首联“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写边塞登楼所见之景:岸雨飘过城头之后带来的漫天大雨,从这雨就告诉读者这边塞环境之苦之恶劣,而一只美丽的黄鹂鸟飞上了戍楼躲雨。这只黄鹂成了这环境恶劣的边塞城楼的一抹亮色,似乎也传达的诗人内心的某种温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而在首联,诗人的情感含而未发,并未明言,似有一丝苍凉,更有一缕温情蕴含其中,彰显含蓄之美。

  颔联“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尤其巧妙,融情于景,景中有情,情景水相互融。一个“飘”字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而“挂”则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诗人很巧妙杨柳意象中留别的`内涵。“柳”和“留”同音,因而在古诗词中柳就有留恋之意。“边柳挂乡愁”把游子的那种浓浓的乡愁具体化、形象化了,好像这乡愁变成了实体物质,挂满了边塞的杨柳树。这沉甸甸的乡愁,这思乡的痛苦,就很生动地表达出来了,就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把无形的情感——愁绪,形象化具体化,是诗人的匠心所在。

  颈联“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直抒胸臆,抒发的是年华已去而功业未成的感慨。“白发悲明镜”与李白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情感是一致的,抒发的都是年华已去的感伤。而“青春换敝裘”则补充说明了为什么要悲白发。生老病死本是人生难免,而诗人对年华的失去如此悲伤,是因为大好青春年华居然没有建功立业,居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裘”是名贵的皮大衣,是达官贵人才穿得起的,在这里暗指功业。因为封建时代的读书人讲究的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盛唐时代的诗人更加是以天下为己任,几乎个个都觉得自己有宰相之才,能够辅助皇帝成就一个盛世。岑参毫无疑问也会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但一个“敝裘”就明白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得志。

  尾联“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抒发了两种情感,一是为好友宇文判官出使顺利返回瓜州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同时又为自己仍然滞留在边塞(武威)而归期无着落而感到伤感与无奈。高兴又伤感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的透露出来。诗歌的结尾含蓄而有意味深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无情未必真豪杰”,边塞诗人不仅仅书写那些雄心壮志,那些塞外奇景,那些男儿豪情,还书写心中的那一缕柔情。

  创作背景

  宇文判官与岑参同为高仙芝的僚属,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高仙芝改授河西节度使,他们一起回到姑臧,不久宇文判官又出使安西。出于对这位朋友的信任和怀念,岑参在姑臧听说他已回到晋昌时,即作此诗向老朋友倾诉自己的心事。

【还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原文翻译及赏析11-27

原文翻译及赏析03-18

梅雨原文翻译及赏析05-28

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06-27

日暮原文翻译、赏析06-25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05-29

《瑶池》原文、翻译及赏析11-27

《国殇》原文、翻译及赏析05-31

多歧亡羊原文翻译及赏析05-05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