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性》原文及译文赏析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原性》收入其所著《韩昌黎集》杂著部。下面小编带来的《原性》原文及译文赏析。
原性
韩愈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①、嶷嶷然②。文王之在母也,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瞍之舜,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
(选自《韩昌黎文集》)
【注】①岐岐:形容聪颖早慧。②嶷嶷(nì):幼小聪慧的样子。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中庸,适中
B.知其必以贿死贿:贪贿,受贿
C.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食:吃饭
D.而卒为奸卒:终于,最终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食,享祀,受祭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 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10.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明“性之上下不可移”的一组是(3分)
①情之于性视其品 ②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 ③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 ④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 ⑤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 ⑥下之性,畏威而寡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级(表达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①与论点无关;②孟子未区分人性的品级;③证明上品不可移;④证明下品不可移;⑤证明上品不可移;⑥减少罪过,但仍然没有改变品级,仍然是下品。
【思路点拨】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然后,看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论;如是后者,则需要遗漏细节,因为细节对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对“性”和“情”作出明确区分,认为“性”与生俱来,而“情”则是后天与外物作用的产物:“性”和“情”都可以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B.韩愈认为人的情感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个方面,下品之人对每种情感的表现要么过分,要么缺失。
C.对于孔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扬子(雄)的性混论,韩愈都不认同,并提出质疑和批评。
D.韩愈认为性之上品、中品和下品都不能改变,这和孔子的观点一致。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韩愈认为性之上品和下品不能改变,而中品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导向上品或下品。
【思路点拨】做这类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1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3分)
(2)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3分)
(3)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3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它们是仁、礼、信、义、智。
(2)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3)因此上品之人可教导,下品之人可约束。
【解析】(1)“所以”,用来,1分;“曰”,是,叫,1分;句意对1分。
(2)“举”,提到,1分;“遗”,遗漏,1分;句意对1分。
(3)“是故”,因此,1分;“制”,约束,1分,句意对1分。
【思路点拨】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人性,是与生俱来的;情感,是后天和外物接触而产生的。人性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情感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有人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回答说:人性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上品人性,就是纯粹的善罢了;中品人性,可引导它变为上品或下品;下品人性,纯粹的恶罢了。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仁、礼、信、义、智。性为上品的人,以一德为主,兼通其它四德。性为中品的人,对某一德或是不足,或是有些违背,其它四德也混杂不纯。性为下品的人,对一德完全违背,其它四德也不合。人性对于情感的影响要看品级。情感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喜、怒、哀、惧、爱、恶、欲。上品的情感,对七种情感都能控制得恰当合适。中品的情感,对于七情有超出一般的情况,也有缺失的,但主观意图还是要适当合中的。下品的情感,要么没有要么过度,都是直接率性而行。情感对于人性的影响也要看品级。
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汉代扬雄提出性善恶相混论。那些认为人性最初善良后来变为邪恶的说法,和认为人性最初邪恶后来变为善良的说法,以及认为人性开始善恶混杂后来分辨出善良和邪恶的说法,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叔鱼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看见他的面貌,就知道他将来必定因为受贿而死。杨食我出生的时候,叔向的母亲听见他的哭号,就知道一定会因为他而灭掉宗族。越椒出生时,子文很伤心,知道若敖氏的祖先不再享有祭祀。人的本性果真是善良的吗?后稷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没有遭遇灾殃。后稷刚会爬行的时候,就表现出聪颖早慧的倾向。周文王在母亲怀孕期间不曾让母亲担忧;出生后,不让王傅操劳;从师学习,不惹先生烦恼。人的本性果真是邪恶的吗?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文王的儿子管叔蔡叔,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好,然而最终变成恶人。瞽瞍的儿子舜,鲧的儿子禹,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坏,然而最终成为圣人。人的本性果真是善恶相混杂吗?所以说这三个人谈论人性,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有人说:这样说来,那么上品人性和下品人性,难道最终不能改变吗?回答说:上品人性,从事学习就会越发聪明;下品人性,畏惧权威就会减少罪过。因此上品可教导,下品可约束。这两种品级,就是孔子所说的不能改变。
有人又问:当今社会人们谈论人性和你的观点不同,为什么呢?回答说:今人的观点,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怎么会没有不同。
人物介绍
唐代韩愈关于人性论的代表作。收入《韩昌黎集·杂著》。中国学者很早对人性问题进行研究,并表现出不同观点。如孟子道性善,而荀子偏言性恶。周人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告子却主张人性不分善恶,并与孟子展开激烈辩论。
在先秦讲人性各家中,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的命题。他既认为人性本来是相近的,由于环境和习惯不同才拉大差距,即承认后天教养的作用;何以又说上智与下愚不移?何晏、皇侃在解释此命题时指出:“若大而言之,且分为三,上分是圣,下分是愚。愚人以上,圣人以下,其中阶品不同”,谓能“随世变改”的,只有中人之性。孔子也曾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即承认上智下愚之间有一种中人品格。
董仲舒认可孔子的思想且加以明确表述:“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春秋繁露·实性》)圣人、斗筲之性不变,经过教化而能渐变为善的是中民之性,此谓之性三品(董仲舒)说。
韩愈的人性学说,是沿着孔子、董仲舒的思路加以承袭和发挥:“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这是明确的性三品说。不过他虽同意说“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却又承认通过后天教育和惩罚,可使“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从而提出“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的论点,重新肯定儒家德刑相济的教化作用。
韩愈论“性”还主张与“情”密切结合,认为“情之品”亦有“上、中、下三”。“性”的内涵有仁、礼、信、义、智五德;“情”则包含有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不同品格的人对五德的含量和七情的控制正相对应,故性三品(韩愈)与情三品相一致。
韩愈还认为孟子言“人之性善”,荀子言“人之性恶”,扬雄言“人之性善恶混”(见性善恶混),内容是拘于单一,不能适用于三种不同品格的人,故批评说:是“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他则是在综合和扬弃各家论性的基础上,仍以性三品说为依归,这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统治。同时韩愈论性亦不忘对佛、老的批评。他承认人可以有适当的情欲,反对佛教的灭情见性主张,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原性》原文及译文赏析】相关文章:
《范仲淹罢宴》原文及译文赏析12-26
《白居易传》原文及译文赏析12-06
文天祥传原文及译文赏析12-26
韩愈原道原文及译文赏析12-27
杜牧《秋夕》原文译文及赏析08-13
苏轼《鸟说》原文及译文赏析09-01
李商隐《鸾凤》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10-26
李白《独不见》原文译文及赏析09-29
《长恨歌》原文译文及赏析06-18
《蜀道难》原文、译文及赏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