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龚遂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时间:2023-01-04 18:20:18 炜玲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书·龚遂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书·龚遂传》原文阅读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汉书·龚遂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及国中皆畏惮焉。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亡度。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拟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王许之。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二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太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鉏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数年,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上甚重之,以官寿卒。

  (选自《汉书·龚遂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争:争论

  B.至于涕泣,蹇蹇亡已蹇蹇:同“謇謇”,忠贞

  C.渐渍邪恶所习渍: 沾染

  D.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翕:安定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二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太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B.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二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太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C.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二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太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D.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二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太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龚遂为人忠厚刚毅,有节操,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官至昌邑王的郎中令。他敢于直言,以至昌邑王和国人都畏惧他。

  B.龚遂具有一定的政治远见,声名远播,汉宣帝一见龚遂就非常赏识他。他虽然身材矮小,但才思敏捷,与皇帝对答如流,皇帝很高兴,赏赐黄金、加官晋爵。

  C.龚遂一直忠诚于昌邑王刘贺。刘贺即位仅27天,就因淫二乱而被废黜,而原昌邑群臣都被处死,只有龚遂与中尉王太阳多次正言直谏而得以免去死刑,被剃去头发服徭役。

  D.龚遂理政才能突出,在担任渤海太守时,罢免追捕盗贼的官吏,安抚百姓,改变当地的奢侈之风,使百姓安居乐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2) 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

  参考答案

  4.A。通“诤”,规劝。

  5.A(解析:正确的断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二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太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6.B(解析:“汉宣帝初见龚遂就非常赏识他”一句表述有误,依据原文“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一句可知,汉宣帝初见龚遂时并不喜欢他,更谈不上赏识。另外“加官晋爵”也错)

  7.(1) 当面指责昌邑王的过错,以至昌邑王捂着耳朵起身离开,说:“郎中令太会羞辱人了。”(得分点:“刺”“至”“愧”)

  (2) 昌邑王让左右侍从回避(后),龚遂说:“大王知道胶西王做无道之事而灭亡的原因吗?” (得分点:“辟”“所以”“无道”)

  【参考译文】

  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官至昌邑王的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刘贺。刘贺行为举止大多不合正道,龚遂为人忠诚厚道,刚毅有节操,在朝堂内对昌邑王进行规谏,在朝堂外批评昌邑王的太傅、丞相等左右大臣,引经据义,痛陈祸福,(有时甚至)到了落泪的地步,正言直谏没有丝毫懈怠。当面指责昌邑王的过错,以至昌邑王捂着耳朵起身离开,说:“郎中令太会羞辱人了。”以至国中人都害怕畏忌他。昌邑王曾经长期与养马驾车、宰杀牲畜的奴仆一起饮酒作乐,随意赏赐,没有节度,龚遂入宫拜谒昌邑王,哭泣着用膝盖爬行,左右侍从见此情景都禁不住流下眼泪。昌邑王说:“郎中令为什么哭泣?”龚遂说:“我为社稷危亡而痛惜!希望(大王)给我机会诉说我的看法。”昌邑王让左右侍从回避(后),龚遂说:“大王知道胶西王做无道之事而灭亡的原因吗?”昌邑王说:“不知道。”龚遂说:“我听说胶西王有个谀臣叫侯得。胶西王的所作所为与桀纣一样,而侯得却认为可以与尧舜相比。胶西王很喜欢他的谄谀之辞,曾经与他起居一处,只听侯得的话,以致落到亡国的下场。如今大王亲近众小人,沾染上各种恶习,这是存亡的关键,您不可以不谨慎啊。请允许我选择一些通经术有品行的侍从郎官与您共处,平时起居多诵读《诗》《书》,熟悉礼仪,应该大有益处。”昌邑王答应了。(后来)赶上汉昭帝驾崩,(因为)没有子嗣,昌邑王刘贺承嗣即位,他原先的官属都征召入京。昌邑王即位二十七天,最终因淫二乱而被废黜。原昌邑群臣因犯“陷大王于恶行不道”之罪,都被处死,(因为这)被杀掉的有二百多人,只有龚遂与中尉王太阳因多次正言直谏而得以免去死刑,被剃去头发服徭役。

  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邻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制止。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七十多岁,皇帝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宣帝自远处看见,认为龚遂与所听说的不符,心中对他有轻视之感,问龚遂:“渤海郡一片荒乱,我十分担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使我不再忧虑呢?”龚遂回答:“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困,而(当地的)官吏不知加以救济,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盗陛下的兵器在渤海岸边耍弄耍弄罢了。现在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很高兴,说:“选贤良之臣前去,本来就是想对他们进行安抚。”龚遂说:“我听说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顺乱绳一样,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来,才会达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后)丞相御史对我的工作暂时不要按常规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许我见机行事。”宣帝答应了(这一要求),外加赏赐黄金给龚遂,还为他增派了驿车。(龚遂)进入渤海郡的地界后,郡府的官吏们听说新上任的太守到了,(便)派兵来迎接,(而)龚遂让他们都回去,(并)传达文书命令所属的县把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都罢去。那些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携带兵器的人才是盗贼。龚遂单独乘车来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来,盗贼也都散去了。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把粮食借给贫民,选任了一些好官吏,对百姓实行安抚管理。

  龚遂发现渤海郡一带的风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欢从事工商之类的末技,不重视耕种田地,于是他便亲自做表率。追求俭朴的生活,鼓励老百姓务农。(自此)渤海郡内家家有积蓄,官民都富足充实。诉讼停止了。

  过了几年,宣帝因为龚遂年老不能担任公卿,让他担任水衡都尉一职。宣帝很看重他,龚遂在官任上寿终。

  文言知识

  “饥"、“劝"及其他。“饥"本指灾荒,上文“渤海左右郡岁饥”,“岁饥”即荒年。又,《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大饥”即大规模灾荒。但“饥"后来也指“饥饿”,上文“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其中“饥寒"即指饥饿与寒冷。再说“劝”。上文“劝务农桑”中的“劝",解为“鼓励"、“勉励",句意为勉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劝学”即勉励(他人)学习。但后代也有将“劝”作为“劝阻”用的。文言中的这种词义现象要特别注意,一不小心就会搞错。再如“恨”,它既可指“怨恨”,又可解为“遗憾"。《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汉桓帝、汉灵帝是“先帝”(刘备)的祖上,纵然他们昏庸,刘备也不可能“怨恨”他们,因此“痛恨”要解释为“痛心与遗憾”。

  注释

  1.渤海郡:汉代山东的一个郡。

  2.岁饥:年成歉收。

  3.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守。

  4.禽制:制服。禽,通“擒”。

  5.上:指汉宣帝。

  6.圣化:皇帝的教化。

  7.陛下赤子:指渤海郡的老百姓。

  8.潢池:池塘。此指渤海。

  9.移:传达文书。

  10.敕:公文。

  11.锄钩田器:泛指农具。钩:镰刀。

  12.翕(xī)然:平静的样子。

  13.仓廪:仓库。

  14.齐俗:渤海郡一带的风俗。渤海郡古为齐地。

  15.末技:古代一农业为根本,工商业被称为“末技”。

  16.躬率:亲自做表率。

【《汉书·龚遂传》原文阅读及译文】相关文章:

关于《汉书李陵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01-18

《后汉书·马援传》原文及译文03-04

《后汉书班超传》原文及译文赏析11-04

《后汉书·蔡邕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01-11

《汉书》阅读答案及译文10-14

龚遂治渤海郡原文以及翻译08-16

龚遂为渤海太守阅读及答案参考12-15

《后汉书》阅读答案及译文01-11

后汉书卓茂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