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23-07-21 11:30:14 古籍 我要投稿

《三国志》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志》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国志》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三国志》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1

  《三国志》原文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侯。灵帝崩,代王叡为荆州刺史。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表,表不听。羲辞疾而退,终表之世。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使人纳其众,众闻之喜,遂服从。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说表曰:“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表大将蒯越亦劝表。表狐疑,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嵩还,深陈太祖威德,说表遣子入质。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皆此类也。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

  (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亦合兵军襄阳

  军:军队

  B、封成武侯,假节

  假:给予

  C、济以穷来,主人无礼

  穷:困厄,走投无路

  D、长享福祚,垂之后嗣

  垂:流传

  5、以下几组句子全都能体现刘表“狐疑”的一组是( )(3分)

  ①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

  ②羲辞疾而退,终表之世。

  ③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

  ④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

  ⑤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

  ⑥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表在做荆州刺史时,趁山东兵起,带兵驻守襄阳,并击败袁孙联军。

  B、治中邓羲进谏刘表,但刘表不听,邓羲辞官离他而去,一直到刘表死也不愿再在他手下做官。

  C、韩嵩和刘先认为,由于刘表实力不济,为了长享福祚,垂之后嗣,不如归顺曹操。

  D、刘表怀疑韩嵩反过来替曹操游说,要杀掉韩嵩。后来把韩嵩随从人员拷打至死也没得到韩嵩私通曹操的口供,知道韩嵩无他意,才停止。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

  (2)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

  参考答案

  4.A(驻扎)

  5.B(①②是他的行为,而非“狐疑”③是说的张羲)

  6. C(韩嵩和刘先认为归顺曹操的原因不是由于刘表的实力不济。)

  7.(10分) (1)孙坚被飞箭射中身亡,军队溃败,袁术于是无力战胜刘表。(“流矢”流动箭头、飞箭,1分;“为……所”表被动,1分;“败”溃败,“遂”于是,1分;句子大意2分)

  (2)因此我们为将军您考虑,您不如拿整个荆州归附曹公,这样曹公必然感激您。(“故”因此、所以,1分;“计”考虑、谋划,1分;“德”感激,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刘表字景升,是山阳高平的人,少年时就很有名,号称八俊之一。他身高八尺多,身材高大魁伟,相貌堂堂。凭着大将军随员的身份任北军中侯。灵帝驾崩后,接替王睿担任荆州刺史。当时,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刘表也带领荆州兵马驻守襄阳。袁术这时是南阳太守,他与长沙太守孙坚串通一气,想要偷袭夺取刘表的荆州。孙坚被飞箭射中身亡,军队溃败,袁术无力战胜刘表。李鹤、郭汜等董卓旧部率兵叛乱占据长安后,也想联合刘表作为援军,于是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并授予符节。太祖曹操迎接献帝到许都,刘表虽然派出使节朝拜进贡献礼,但暗中仍与袁绍来往密切。治中邓羲向他进谏言,刘表没有听取,邓羲于是称病辞官归隐,一直到刘表死也不愿再出来。董卓部将张济率兵进入荆州地盘攻打穰城,张济被飞箭射中阵亡。荆州的官员们都高兴地互相祝贺,刘表却说:“张济是因为走投无路才到我们荆州来的,我们这些做主人的没能以礼相待,才到了了双方兵戎相见的地步,这不是我这个荆州牧的本意,我只接受大家祭吊,不能接受祝贺。”他派人去集合收编张济的军队,张济的将士们闻知刘表这样说都很高兴,于是便都归附了刘表。长沙太守张羡背叛刘表,刘表包围了他,数年而没有攻克。张羡病死,部属们又拥立他的儿子张怿为长沙太守。刘表终于打败了张怿,兼并了长沙郡的土地。刘表向西南收取了零陵、桂阳等地,向北占据汉川,拥有土地方圆几千里,兵马几十万。

  太祖曹操与袁绍正在官渡紧张对峙。袁绍派人请刘表出兵帮助自己,刘表答应了却不发兵,同样他也不帮助曹操,企图保存江汉之间的地盘,而观天下之变。从事中郎韩嵩和别驾刘先劝说刘表:“天下豪杰竞起,曹操与袁绍两雄对峙。重振社稷的重任,要由将军来承当。将军要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可乘眼下两雄相争之际,找机会建功立业;如果不愿意这样,也应该在两雄中选择贤明的人而依附他,将军拥有十万精兵强将,怎能在两雄相争中端坐而观望呢?再说看见贤者力量较弱不肯相救,答应下别人的事又不去做,日后曹、袁两方的怨恨都要集中到您身上,将军就不能够保持中立了。凭借曹公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天下英才俊杰都归附于他,他的力量一定能战胜袁绍。等他打败袁绍回过头来出兵江汉,恐怕将军您是无法抵挡的。因此我们为将军您考虑,您不如拿整个荆州归附曹公,这样曹公必然感激您。您可以长期享受和平安定的富贵生活,地位传承给子孙后代,这实在是一个万全之策啊!”刘表手下的大将蒯越也劝说他。刘表拿不定主意,便派韩嵩到太祖曹操那里观察虚实。韩嵩返回荆州后,极力陈述曹操如何有威德,还劝说刘表把儿子刘琮送到许都去充当人质,以示诚意。刘表反而怀疑韩嵩为曹操游说,大怒,想要杀掉韩嵩。又令人严刑拷打韩嵩的随从人员,直到把人打死,也没有得到韩嵩私通曹操的口供,知道韩嵩没有其他的意图,才停止。刘备投奔刘表,刘表对他厚礼相待,但并不予以信任和重用。刘表虽然外貌儒雅谦和,其内心却狭隘多猜疑,在许多事上都是这样。建安十三年,太祖曹操南征刘表,曹军未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

  《三国志》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绶,皆距不受。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

  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未至,先遣使辟畴,又命田豫喻指。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门人谓曰:“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畴笑而应之曰:“此非君所识也。”遂随使者到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谘议。明日出令曰:“田子泰非吾所宜吏者。”即举茂才,拜为蓨令,不之官,随军次无终。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军不得进。太祖患之,以问畴。

  畴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默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①之首可不战而禽也。”太祖曰:“善。”乃引军还,虏候骑见之,诚以为大军去也。太祖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惊觉。单子身自临阵,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畴固让。太祖知其至心,许而不夺。

  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太祖亦不问。畴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太祖赐畴车马谷帛,皆散之宗族知旧。从征荆州还,太祖追念畴功殊美,恨前听畴之让,曰:“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于是乃复以前爵封畴。畴上疏陈诚,以死自誓。太祖知不可屈,乃拜为议郎。年四十六卒。

  [注]①蹋顿:三郡乌丸部族的首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营深险平敞地而居 营:驻扎。

  B、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 贼:残忍。

  C、不战而禽 禽:捉住。

  D、太祖知其至心,许而不夺 夺:使改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田畴“有政治远见”的一组是()。

  ①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绶,皆距不受 ②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

  ③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 ④畴戒其门下趣治严

  ⑤太祖赐畴车马谷帛,皆散之宗族知旧 ⑥畴上疏陈诚,以死自誓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畴率领整个家族以及归附他的人员共几百人进入徐无山,亲自耕种来养活自己的父母。因为百姓归附他,所以几年间就达到了五千多户。

  B、太祖北征乌丸的时候,自己还未到,就先派遣使者征召田畴,又命令田豫委婉说明意图。田畴欣然从命,告诉他的门客赶快整治行装。

  C、田畴欲借曹军之力消灭乌丸,当时盛夏霪雨不停,道路泥泞,敌扼守险要。他于是献妙策,做向导,出其不意擒蹋顿、胜乌丸。

  D、为报答袁尚征召赏识之恩,田畴冒着生命危险,吊祭袁尚,太祖并未责难。太祖所赐之物,田畴都分发给宗族知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出令曰:“田子泰非吾所宜吏者。”即举茂才,拜为蓨令,不之官,随军次无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祖追念畴功殊美,恨前听畴之让,曰:“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营:谋求。文中可译为“选择”。)

  2、C (③田畴违曹操之命吊祭袁尚,是因袁尚曾经想征他为官,这能表现其“义”;⑤田畴把太祖所赐的车马谷帛,皆分给宗族知旧,表现出轻财好义的品德;⑥田畴以死拒赏,可见其重名节,不慕荣利爵禄)。

  3、C (“擒蹋顿”文中未提及)。

  4、(1)太祖第二天下达命令:“田子泰不是我所应该使用的官吏。”当即推举他为茂才,任命他为蓨县县令,但不用到官任上,而是随军队驻扎在无终。

  (2)太祖回想起田畴功劳很大,后悔之前听任田畴谦让,说道:“这是成全了个人的意愿,却破坏了国家的法令制度呀!

【《三国志》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3-28

《三国志》阅读答案及翻译07-25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10-12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3-08

《争雁》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3-04

《读书之法》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11-29

《曲突徙薪》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06-21

《贵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1-01

《资治通鉴》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4-20

《资治通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