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尝君传原文参考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读孟尝君传原文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孟尝君传原文参考 篇1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原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①。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②。
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③?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④?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释 ①得士:谓取得士的拥护。归之:归附他。
②“而卒赖其力”二句:《史记·孟尝君传》:“秦昭王闻其贤……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为秦相。因左右毁之,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而孟尝君一狐白裘已献昭王。时客中有能夜为狗盗者,遂夜入秦宫取所献狐白裘转奉幸姬,幸姬求于昭王,孟尝君得出,即驰去。夜半至函谷关,关隘规定:鸡鸣始出客。孟尝君恐追者至,时遇客中有能为鸡鸣者,致使民间之鸡皆鸣,遂得出关脱险。”句中指此。
③特:只是。鸡鸣狗盗之雄:鸡鸣狗盗之徒中的豪雄。
④擅:占有。南面而制秦:面向南方坐着而制伏秦国。按古代君臣相见,君坐北向南接见臣子,故云。
◇鉴赏 本文是王安石读《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后所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读后感,旨在破“孟尝君能得士”的世俗之见,指出鸡鸣狗盗之徒并不能作为国家的栋梁之“士”,进而提出真正的人才应该具有经邦济世的雄才大略。
文章先摆出传统看法,接着立即对这一论调提出异议,对上述事例予以正名,予以批驳。继而笔锋一转,再从反面剖析。结尾再申本意,说明关键所在,并与开篇相衬照,彻底批倒“士以故归之”的传统见解。真是言简意赅,醒人耳目。
王安石以政治家、改革家的敏锐目光,抒发读史后的一时之兴,故能透过表象,察其实质,明辨其是非。其目的是重新立论,为历代之“士”正名,从而突出“士”对于安邦治国的重要作用,以及得“士”之难,足可为人君借鉴。这一鲜明的论题,不仅一反常调,也大大突破了司马迁的见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功不可没。这其中,亦当含有作者以“士”自喻之意。
全文不足90字,却起承转合,抑扬顿挫,字字警策;又充满激情,峭硬劲折,蕴意丰厚,耐人寻味。
读孟尝君传原文参考 篇2
读孟尝君传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译文
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招贤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而他终于借助他们的力量,从虎豹一样凶恶的秦国逃走。哎呀!孟尝君只不过是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头目罢了,哪里能说是得到了贤士!是这样的话,他完全可以凭借齐国的强大力量,只要得到一个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在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吗?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贤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注释
孟尝君传:指司马迁创作的作品《史记·孟尝君列传》。
称:称颂,赞扬。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贵族),封于薛地(今山东省滕县东南)。
士:士人,指品德好、有学识或有技艺的人。
归:投奔,投靠。
卒(zú),终于,最终。
赖:依仗,依靠。
其:指门下士。
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残暴的秦国。
特:只,仅,不过。
鸡鸣狗盗:孟尝君曾在秦国为秦昭王所囚,有被杀的危险。他的食客中有个能为狗盗的人,就在夜里装成狗混入秦宫,偷得狐白裘,用来贿赂昭王宠妃,孟尝君得以被放走。可是他逃至函谷关时,正值半夜,关门紧闭,按规定要鸡鸣以后才能开关放人出去,而追兵将到。于是他的食客中会学鸡叫的人就装鸡叫,结果群鸡相应,终于及时赚开城门,逃回齐国。后成为孟尝君能得士的美谈。
雄:长、首领。
耳:罢了。
擅(shàn):拥有。
宜:应该。
南面:指居于君主之位。君王坐位面向南,故云。
制:制服。
夫:发语词。
赏析
全文只有四句话,九十个字,可是转折跌宕,气势充沛。文章第一句话先摆出对孟尝君的.传统看法:孟尝君能够礼贤下士,搜罗人才,士所以归附之,最后依靠他们的力量逃离了秦国。这就干脆利索,开门见山地竖起了下文要批驳的靶子,此可谓“立”。第二句先用感叹词“嗟乎”加强语气,然后直截了当地驳斥“能得士”的说法: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头头罢了,怎么能说他“能得士”呢?斩钉截铁,一下子就把士和鸡鸣狗盗之辈区别开,出语警策,反驳有力,此可谓“驳”。第三句转折腾挪,加深反驳之意:凭仗齐国强大的国力,得到一个士,就可以使齐国成为霸主,制服秦国,何至于还要靠鸡鸣狗盗的力量来脱险呢。着重辩证“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的人不足以称“士”,新意独出,直追根本,发人深省。在表明对士的看法中,融入了他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为一篇文章的旨意所在,此可谓“转”。第四句承接上文,又驳“士以故归之”,下断语作结:鸡鸣狗盗之徒出入其门下,这就是士所以不到孟尝君那里去的原因。补足对孟尝君“能得士”的批驳,结语真可说是警健精辟,劲峭痛快,此可谓“断”。
作者以异于传统的“士”的标准,反驳了史书中所羡称的“孟尝君能得士”之说。对于“士”的这一独特理解和对传统之说的断然否定,从侧面反映出作者自许自负的态度和睨视世俗的胸襟。作者的议论新颖精警,而妙在不觉牵强附会。全文通过立、驳、转、断四层,把“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一笔扫倒,显得理足神完,语简意深,文短气长,尺幅中具有千里之势,读起来又抑扬顿挫,声韵谐美。这篇短文兼哲理、情趣、气势、音韵之胜,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敏锐卓绝和写作技巧的高超纯熟。全文九十字,四句话四层意思,简洁紧凑,极尽转折腾挪之能事。首层提出论点,语势缓和;二、三两层为驳论,辞气凌厉,顿作巨澜;末层似老吏断狱牢,起得缓,接得陡,结得疾,为短论的杰构。
【读孟尝君传原文参考】相关文章:
《读孟尝君传》原文及翻译04-06
读孟尝君传原文及翻译03-31
《读孟尝君传》的原文及翻译04-13
读孟尝君传原文及赏析07-21
《读孟尝君传》原文、翻译及赏析02-06
读孟尝君传原文赏析及翻译01-17
读孟尝君传原文翻译及赏析06-10
读孟尝君传文言文原文06-20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原文翻译赏析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