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梵天寺木塔》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梵天寺木塔》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注释:
(1)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吴越国为钱镠所建。
(2)据:统治。
(3)两浙:宋时路名,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4)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此处的梵天寺木塔指宋乾德二年(964)重建的木塔。原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
(5)方三两级:才建了两三层。方,才。级,层。
(6)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镠的孙子,后归顺北宋,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
(7)患:嫌,担忧,忧虑。
(8)故如此:所以像这样。(此:代指塔晃动)
(9)瓦布:盖瓦。布:铺设。
(10)密:私下
(11)使:派
(12)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生卒年代不详,普通木工出身,北宋初年曾任都料(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人称预都料。他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善于学习,勤于思索,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多层宝塔和楼阁。相传喻皓曾撰成《木经》三卷。《木经》为我国古代重要建筑工程著作,可惜亡佚,具体内容现已无法窥究。沈括《梦溪笔谈·技艺》中还有一条笔记专记《木经》,虽然文字不多,但是为我们提供了与《木经》有关的弥足珍贵的资料。
(13)贻:本文译作赠给。赠送财物之意。赂在上古并不作贿赂讲,其由“赠送财物”引申出的“贿赂”之义是后起的。“贿赂”在古代叫“赇”。
(14)易:容易
(15)耳:语气助词,无实义
(16)但:只。
(17)讫(qì):完毕,终了。
(18)实钉:用钉子钉实、钉牢。实:使坚实
(19)如:遵照。
(20)遂:果然。
(21)盖:因为。
(22)弥束:全部紧束,文中指“通过逐层钉板,使塔体得到紧固、结构得到加强”的意思。
(23)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即下文举例所用箱子的六个面。
(24)胠箧(qū qiè):打开的箱子,胠:从旁边打开,撬开。
(25)履:踩踏,走。
(26)相持:互相支撑。
(27)自:自然。
(28)伏:通“服”,敬佩,信服,佩服。
(29)精:精熟。
(30)定:稳定
(31)持:支撑
参考译文: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赏析
本文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了结构整体性,一解决木塔不稳定的问题,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本文叙述了梵天寺木塔由“动”到“定”的过程,揭示了木塔“定”的缘由,即“六幕相持,自不能动”。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巧妙的建设建筑结构与超高的工艺水平。
文章叙述描写也颇显功力,从而增强全文的感染力。如以“患其塔动”,“而动如初”为下文的“塔遂定”作铺垫;又如“贻以金钗”的细节描写,“皓笑曰”的语言描写都十分生动得当,与说明的内容丝丝相扣。
本文共分三层,如下:
第一层: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这句话说了:建塔过程中塔身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凭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
第二层: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无可奈何写出了匠师的无能,反衬了喻皓的技艺精湛。
笑写出了喻皓的胸有成竹,并讽刺了匠师的无能。
这句话说了: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方法,解决了塔身不稳定问题。
第三层: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这句话说了: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应,也体现了喻皓建筑工艺水平的高超。
《梵天寺木塔》教学反思
昨天讲《梵天寺木塔》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特色谈一谈,王苗淼站起来发言讲到作者对喻浩的描写简练传神,并且举了“浩笑曰”这个正面描写的例子和“人皆伏其精练”这个侧面描写的例子,我觉得发言已经很精彩了。她刚坐下,宋丹阳突然站起来说,我觉得作者对讲师的描写也精炼传神,而且比喻浩还生动可爱,比如钱氏“患其塔动”,他想都没想就说“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体现了他的鲁莽和盲目自信;塔铺了瓦“而动如初”时,他犯了难又羞于直接求见喻浩,于是“密使其妻见喻浩之妻”,而且“贻以金钗”,体现了他爱慕虚荣,又深通人情世故的特点。作者对他的描写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我边听边在心里替她暗暗叫好。她读书细心而且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实在难得。我备课时只注意到了喻浩这个主要人物而忽略了匠师这个与喻浩对比出现的人物,这位同学独辟蹊径,而且对匠师有了更人性化的评价。仔细想想,也正是由于沈括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进行了精炼传神的描写才让《梦溪笔谈》既散发出科学之光,又散发出文学之光,传越千年成为经典。
我们平时备课,总是囿于教材,囿于教参,而在课堂上,一个个聪明的小脑瓜就像一个个活跃的泉眼,汩汩清泉流过总能洗去我们心上的羁绊。他们的发言常常给我们带来惊喜,他们的质疑常常激烈我们思考,他们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活生生的教学资源,丰富着我们的课堂!
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
【《梵天寺木塔》原文翻译以及赏析】相关文章: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03-15
《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02-03
《梵天寺木塔》教学反思二篇12-15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翻译以及赏析04-14
鹧鸪天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09-14
春宵原文翻译以及赏析07-26
《梅花》原文翻译以及赏析09-09
春日原文翻译以及赏析07-26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以及赏析08-16
遗爱寺原文赏析及翻译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