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寒行的原文和注释

时间:2021-06-12 19:39:58 古籍 我要投稿

塞寒行的原文和注释

  《塞寒行》作品介绍

  《塞寒行》的作者是温庭筠,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75卷。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描写边塞生活的新乐府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及征人们对长年征战的厌烦情绪。

  《塞寒行》原文

  塞寒行

  作者:唐·温庭筠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⑴。

  一点黄尘起雁喧⑵,白龙堆下千蹄马⑶。

  河源怒浊风如刀⑷,剪断朔云天更高⑸。

  晚出榆关逐征北,惊沙飞迸冲貂袍⑹。

  心许凌烟名不灭⑺,年年锦字伤离别⑻。

  彩毫一画竟何荣⑼,空使青楼泪成血⑽。

  《塞寒行》注释

  ⑴朴簌:纷纷落下的样子。睇:斜视。

  ⑵一点:一阵。

  ⑶白龙堆:简称龙堆,天山南部沙漠的名称。

  ⑷河源:黄河的源头。浊:一作“触”,一作“激”。

  ⑸朔:北方。

  ⑹惊沙:狂啸的黄沙。

  ⑺凌烟: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开国功臣,把他们的图像存于凌烟阁中。

  ⑻锦字:书信。

  ⑼彩毫:画图像的彩笔。

  ⑽青楼:指涂抹青漆的豪华精致的楼房,这里代指征夫的妻子。泪:一作“泣”。

  《塞寒行》赏析

  温庭筠创作的这首《塞寒行》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新乐府诗。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句意为:燕弓强劲有力,白霜铺满了屋瓦,大雕在寒风中振翅翱翔,眄视着苍茫的大地。“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句意为:朔风怒号,一阵黄尘飞来,惊起鸿雁无数,四处喧闹飞散。白龙堆下,千匹战马呼啸而来。“河源怒浊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这一联是说:战马沿着波涛滚滚的黄河岸边奔驰。寒风吹在战士们的脸上如刀割一样,天上的云彩被风吹散了,天空更加高远。“晚出榆关逐征北,惊沙飞迸冲貂袍。”意为:战士们在晚上飞奔跨出榆关,踏上了北征的路程,沙土飞迸,貂袍随风飘扬。以上八句极写边塞恶劣的自然环境及战士们艰苦的戍边生活。“霜封瓦”、“风如刀”、“惊沙飞”,无不直观地再现了艰苦的自然条件。同时,“弓弦劲”、“千蹄马”也反映了边塞防务的牢固,对北征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心许凌烟名不灭,年年锦字伤离别。”此联写战士们出关长期征战的感伤。当初怀着建功立业,名流千古的雄心壮志奔赴沙场,可这年复一年的往来书信中竟充满了那么多的离愁别绪。“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此联句意为,即使像凌烟阁上的诸君把彩笔画像名留千古也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年年征战,妻子独守空闺哭啼泪成血,这却算最让人伤心的。结尾四句写征人想家,肝肠寸断,流露出强烈的'厌战情绪。

  全诗风格苍凉,场景变幻频繁,突出地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及征人们对长年征战的厌烦情绪。

  《塞寒行》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年-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可是,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兰》、词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66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310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塞寒行的原文和注释】相关文章:

《塞寒行》原文译文及赏析06-19

《塞寒行》温庭筠09-19

《塞寒行》试题答案01-19

暮秋山行的原文和注释05-26

从军行的原文和注释05-08

寒硖翻译原文及注释04-15

《焦岸早行和陆四》原文及注释06-21

《塞鸿秋·代人作》原文及注释02-28

君子行原文、译文、注释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