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虽有嘉肴原文及译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虽有嘉肴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虽有嘉肴——实践出真知
【原文】
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②肴:带骨头的肉。(3)旨:甘美的味道。④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5)困:不通。(6)自反:反躬自省。(7)强(qiang):勉励。(8)学(xiao)学半:意思是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读解】
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爷爷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即使错了,也不敢于承认,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正如毛爷爷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作者简介:
戴圣,字次君,后世称其为“小戴”。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兰考县、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中国西汉时期官员、《礼》学家、经学家、今文经学“小戴学”的开创者。
戴圣先为九江太守,行治多不依法,刺史以其为大儒,故优容之。后何武为刺史,与戴圣有治理冲突。何武查得戴圣罪,戴圣害怕何武检举,于是自己主动辞官。后为博士,参加汉宣帝时石渠会议。又常毁何武于朝廷,后因何武公平判决戴圣子之狱事,戴圣乃惭服。
戴圣辑录古《礼记》47篇,即今之《小戴礼记》。《礼记》集礼之大成,是一部关于礼仪的书籍。列为儒家五经之一,作为科举试的官定书籍。
作者生平:
戴圣为周朝时期宋国君主宋戴公(子撝)的第二十三世孙,宋戴公封子孙于宋国的戴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建立附庸国戴国。秦末战争,戴邑多灾年,故改称“甾县”。戴圣出生于西汉梁国国都睢阳,父亲名叫戴仁,叔父戴德是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戴圣早年跟随叔父戴德等人潜心钻研礼学,成就卓著,开创了礼学“小戴学”,教授同乡桥仁等一大批徒弟,朝野威望很高。但作为礼学的代表人物,戴圣有点居功自傲,不拘小节,甚至于时不时干出一些逾越法纪的事情。因为戴圣的名望地位,前任刺史对戴圣的不轨行为视而不见,戴圣也就习惯成自然,愈演愈烈。
后来,戴圣担任九江太守,何武担任了扬州刺史一职,恰巧管辖九江太守。何武按照职权范围,毫无保留的对戴圣的不当行为进行监督。戴圣根本不把何武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何武暗中派人将他的罪行查证清楚,然后向他“露章”,就是故意把罪证透露给他。戴圣知道自己的不端行为被何武掌握,对何武更加憎恨。虽然何武没有告发戴圣,但戴圣担心何武检举自己,就主动辞职,到京城去做博士。到京城后,戴圣对何武仍然有所忌恨,不失时机地在朝廷散布一些何武的坏话。不久,戴圣儿子的宾客勾结绿林大盗抢劫,其子受牵连入狱,被官府抓获,羁押在庐江。处理这一起案子的正是何武。
真是冤家路窄,戴圣以为自己毁谤了何武定会遭到报复,儿子肯定要被判处死刑。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出乎戴圣的意料,何武根本不计较个人私怨,秉公处理了参与这起案件的罪犯,对未参与该案的戴圣儿子宣判无罪释放。戴圣因此敬佩何武的爱憎分明和公正司法。只要何武到京城,就一定去诚心诚意地拜访他。
【虽有嘉肴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虽有嘉肴原文翻译05-10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05-22
《虽有嘉肴》说课稿06-25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08-09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05-29
《虽有嘉肴》教学反思04-22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08-05
《虽有嘉肴》教学反思04-22
《虽有嘉肴》阅读答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