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2-10-24 17:05:39 古籍 我要投稿

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邹孟轲母原文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 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

  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孟子既娶,孟子处齐,而有忧色。孟母见之曰:“子若有忧色,何也?”孟子曰:“不敏。”异日闲居,拥楹而叹。孟母见之曰:“乡见子有忧色,曰不也,今拥楹而叹,何也?”孟子对曰:“轲闻之:君子称身而就位,不为苟得而受赏,不贪荣禄。诸侯不听,则不达其上。听而不用,则不践其朝。”今道不用于齐,愿行而母老,是以忧也。”孟母曰:“夫妇人之礼,精五饭,幂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已矣。故有闺内之修,而无境外之志。易曰:在中馈,无攸遂。

  颂曰:孟子之母,教化列分,处子择艺,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

  邹孟轲母的翻译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一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领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一处)集市的近旁。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就)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到:“(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长久)把家安在了这里。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艺(的学问),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很)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

  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您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啊!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您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向您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啊!

  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于是离开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子的母亲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洞房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是把我当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规矩,有不住在别人家里。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孟母于是叫来孟子对他说:‘礼节说,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人有尴尬的时候。如今您不遵守礼节却责怪别人没有礼节,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孟子于是道歉,于是挽留他的妻子.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邹孟轲母的相关内容:

  最早记述

  最早记述孟母教子故事的是作于西汉文、景时期的《韩诗外传》,其次是晚生于司马迁七八十年的刘向所作《列女传》。其记述内容,一是“三迁”,二是“断织”,三是劝止孟轲出妻,四是赞成孟子去齐。分别记述如下:

  关于“三迁”

  《列女传》:“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少时,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之。’乃去,舍市旁。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人物影响

  孟母教子的影响颇为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后世评价

  汉·刘向《孟母颂》:“孟子之母,教化别分。处子择义,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

  晋·左贵嫔《孟母赞》:“邹母善导,三徙成教。邻止庠序,佾豆是教。断机激子,广以坟奥。聪达知礼,敷述圣道。”

  明·刘浚《三迁教子》诗:“孟氏三迁宅已荒,至今犹说断机堂。丝成交匹勤方得,身入芝兰久自香。俎豆容仪非贾衔,经纶事业岂寻常。母贤子圣谁能似,故里千秋尚有光。”

  明·廖森《三迁教子》诗:“今古谁知孟母贤,殷勤教子地三迁。养蒙肯使为屠贩,学礼宁教戏豆笾。一旦功夫私有淑,万年道统果能传。看来作圣皆由此,尽说天生未必然。”

  明·邹贤《谒亚圣庙》诗:“新庙岩岩碧汉边,一龛香火散轻烟。七篇仁义扶名教,万古斯文得正传。心在辟邪兼翼正,气惟善养更知言。抠衣此日趋庭拜,重叹三迁母氏贤。”

【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邹孟轲母》的阅读答案及翻译07-01

孟轲,邹人也原文翻译03-17

邹孟轲母阅读及答案06-12

邹孟轲母阅读答案10-04

邹孟轲母 阅读答案09-23

邹孟轲母(节选)阅读答案09-15

《邹孟轲之母也 号孟母》原文及翻译06-16

《邹孟轲母》文言文阅读练习03-13

邹孟轲母阅读答案初中阅读题及答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