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太守行翻译及原文

时间:2023-03-14 12:16:16 小花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雁山太守行翻译及原文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雁山太守行翻译及原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雁山太守行翻译及原文1

  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摧: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

  ⑷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⑸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⑹临:逼近,到,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⑺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

  ⑻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

  ⑼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

  雁山太守行翻译及原文2

  原文: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翻译: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通过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地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我们曾在高中语文课上学习过这首诗,当时对其中描写的战争情况身临其境。是一首很不错的边塞诗。

【雁山太守行翻译及原文】相关文章:

雁门太守行的原文与翻译12-01

雁门太守行原文及翻译07-11

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07-03

《雁门太守行》原文及翻译赏析10-27

雁门太守行翻译和原文12-22

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01-07

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03-22

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03-22

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