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时间:2023-04-05 19:21:40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我们品社教研组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切实提高教研组的活动质量,增强了品生品社学科教学的实效。这学期我们品社教师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重视教学原则,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教研组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现做总结如下:

  1、集体备课时,小组教研力求准确把握新课标,领会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并做到运用新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教材分析,我们理清思路,树立整体教材观,把握重点、难点,渗透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启发、引导作用。

  2、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我们组内的几个成员都是兼职教师,平时对品生品社课钻研较少,为了做好引领,在教研组成立不久后,我们便观赏了两节名师的优质课,观后,我们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分析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会后,我又及时地分发了一些材料:如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指导,以此把学习延伸到平时。

  3、我组内成员参加的一次次听评课活动。听完后,我们决定模仿上这两节课。教师们对这两节课稍作修改,采用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组内讲一讲,然后和这两个老师的课对比一下,这样能让教师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执教这两节课,老师们对品生品社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清的认识,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有了更深感悟。

  4、认真做好学科期末的考查工作,实行学科评价制度,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评价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存在的不足:

  1、教师没有把功夫用在平时,致使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较慢。

  2、专业理论水平不够高。

  3、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设计不新颖,高效。

  4、灵活利用教材,创造地使用教材,欠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地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更科学的新路子。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2

  非常荣幸能被进修校聘为小学品德学科的兼职教研员。自认为本人专业水平不够,难以挑起引领全县品德学科的教学教研这副担子,但我不懈努力,认真履行着我的职责。现将今年本人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进取

  从我被聘为兼职教研员那一刻起,我就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虽然从毕业就担任班主任,几乎都兼任品德学科教学,但我从未系统、深入地学习品德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未深入挖掘过教材。因此,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

  1、我虚心向进修校原品德教研员郑校长学习。学习《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详细阅读理解了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和教学目标,阅读了课标解析读本。力求做到对这门学科的整体把握,了解这门学科的学科特点。

  2、学习各年段的教材内容,阅读各年段教材内容的教师教学参考资料,了解每个年段教学时要把握的重难点。

  3、感谢进修校给我机会,7月中旬参加了沙坪坝区教研员、xx县教研员、骨干教师XX年暑期集中培训,聆听了六位专家教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述。尤其是江西师范大学黄恕伯教授提到纸笔测验的顶层设计思考。给我们开发质量考核监测工具提供了参考与范本。比如他说的:

  (1)、试卷的内容结构应当以三维目标为方向,在考查学生基本素质方面进行命题研究,引导教学从提高学生素质的方向发展,考前形成评价要点,对试卷内容进行规划。

  ( 2 )、试卷的难度结构,要有易有难,送分送到家。

  (3)、以甄别、选拔为主要目的,(如高考、中考。)要求在某区分点上要有较高的区分度。

  (4)、以促进教学为主要目的,(如:期中、期末考试。)要求优秀率、及格率较高。当然也学到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比如:构建生本课堂、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好老师。不仅仅给我们的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还非常有利于平时的教学。学完我撰写了心得体会——《站在理论的荒原谈感受》。

  4、 10月份开始的国培计划,网上学习,从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的学习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师德案例的学习,从品德课程标准解析到优秀品德课例的学习。全方位多角度解析,系统的知识体系,实际运用典型问题的解决策略,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我就像营养不良的庄稼得到了一次彻底的`灌溉。利用所学的知识与培训班的同仁们交流心得体会与经验,提出质疑。并把这些运用于教学中。在网上学习我获得了100分的总成绩,自荐作业《大爱无言》被评为班级优秀,并被班级再次推荐给专家。遗憾,孩子生病没能去参加线下集中培训。

  二、听课评课。

  本期10月份组织的“卓越杯”赛课活动。我作为实验小学的教师,参与了组织指导董文礼老师参赛前的磨课活动。本次赛课,我担任了评委,听取了每一堂课。比赛结束,在郑校长的带领下,我们评委对这几堂课做了点评,研讨什么样的课才是合格的课,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我们感觉到本县的品德课教学水平正稳步提高,渐发精彩,我们看到了各位参赛者的认真与热情,我们也看到了各学校对品德课的重视。

  三、开发品德测评工具。

  我建立了全县的品德学科交流qq群,以便各校学科带头人交流本学科的教学经验和问题。我还组织了学科带头人开发小学品德学科质量考核测评工具,在各位学科带头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共计开发了测评工具22套,形成了新的试题库。本人独自完成了本年度12套阶段性测评工具的撰写。

  四、工作展望。

  我深知自己的专业素质远远不够,还得继续加强学习。勤奋才能创造新业绩,面对诸多新机遇,我将在小学品德科的领域里上下求索推陈出新,使自己对得起兼职教研员的神圣使命,带动本单位的教师拥有更好的发展,真正成长成为能挑起全县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引领与指导这副担子的人。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3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在我们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匆匆走过了。回首这个学期品德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根据开学初期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

  1、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如:《小学德育研究》。七年级上期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空间。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师从烦琐的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

  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德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县学科检测考试中,据学生反馈情况较好。

  4、教学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进行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和谐教育教学模式”的系列探研讨,下一步将按方案开展实践活动。组内的老师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数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德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有许多老师积极撰写了品德论文参加县、市级评比。在此非常感谢一些班主任老师能积极参与到品德教学研究中来。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我们品德教研组努力发挥品德学科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坚持以推进课改为核心,以转变教学思想,接收、融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目标,着眼课堂教学,深化学科教研,努力使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的课改要求,使教师专业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素养得到良好培养,切实提高小学品德课程实施质量。本学期我们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1.认真研读教材,尤其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组织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各阶段目标和各学段现行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

  2.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

  二、钻研教材,因材施教

  由于教研组的老师既要上语文课、做班主任,又要承担本学科的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展工作,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育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德育功能。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并能适时地延伸课堂的时间空间,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提高渗透效应。

  三、一课三磨,提高实效

  仅仅局限于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实践的课堂教学也是空洞的。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改的相关精神,积极参加区内外和联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学习研讨其他学校优秀的品德课教学设计,观摩录象课,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一课三磨”计划,由张燕芳老师执教《会变脸的水》一课,胡育红老师执教《许多物种消失了》一课。通过教材解读、微课展示再到成熟的整堂课展示,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备课、研讨、修改……做到“一课三磨”,使得课堂更加完善。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也促使品德组内的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四、课题研究,提升教学研究水准

  这学期,我们品德组继续上学期的课题“小学品德课程中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研究”。每位教师选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切实推动教育科研持续开展,全员参与,群策群力,使教研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五、不足与反思

  回顾过去,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深深的遗憾,因为我们思品教研组成员都是兼职人员,活动次数相对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一课三磨”和研讨活动,将学科知识与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教育,使品德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5

  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组织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课程改革的文件,课程标准及解读、新教材及相关的学科知识,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注意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改革、反思总结融为一体,提高学习的实效。

  二、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期初,将做好科学五年级上册的教材培训工作。通过各单元教材分析及互动式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教学要求。期中,将分别举行科学、品德与生活学科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探讨新课程实践的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本学期,将组织课改中心组成员到1~2所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科基地学校示范和辐射作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定期向兄弟学校进行观摩开放活动。各校要加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要把培训和教学研究的重心放在课堂,解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研究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大力提倡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加强案例分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积极做好“做中学”项目研究工作,申报新一轮课题研究项目横林实验小学、洛阳中心小学已推荐申报常州市“做中学”候选实验学校。“做中学”项目实验学校要积极参与此项目的研究,并认真履行职责,每学期组织一次区级观摩开放活动,每学年确定一次市级课例开放活动。区将以“做中学”项目研究为切入口,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另,区科学等学科中心组,拟酝酿、申报新一轮的课题研究项目,为青年骨干教师搭建学习、研讨、交流的合作平台。

  四、加强学科常规管理,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学科常规管理,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学科教研组,并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二是要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专职教师、兼职教师都要按要求认真上课,切实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本学期,将集中精力进行科学学科的常规调研,调研时附带一所村校。

  五、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要加强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师的配备。中心小学至少要配备1~2名科学教师。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师的配备也要做到相对稳定。本学期将选派教师参加常州市科学学科青年教师课堂评优活动。

  六、学会工作积极做好年会论文的评选工作,召开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活动安排:

  1、小学科学教材分析培训活动

  2、选派教师参加市科学课堂评优活动

  3、科学学科课堂观摩活动

  4、实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观摩研讨活动

  5、科学学科常规调研活动

  6、“做中学”项目研讨活动

  7、课改基地课堂观摩活动8、召开小学科学(自然)专业委员会年会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6

  在“以德为先”的精神指导下,把品德教育提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全体任课老师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情况,有感如下:

  一、我们的成绩润物细无声,促进学生品德养成

  1、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2、思品学科是一门育人品格的学科,老师们除了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外,还能结合常规教学和日常管理,使思品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注意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3、在学校教导处的倡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4、结合开展了“爱绿,护绿”的环境宣传周活动,在每个班选出卫生小天使,开展爱绿护绿的活动,并监督大家不乱扔果皮纸屑,为洁净校园尽自己一份力。活动中,孩子的环境意识增强了,乱丢乱扔的现象也减少了,校园变得更家洁净了。

  5、能积极认真开展品德等级课活动。9月份,徐丽燕老师执教了《动物、植物和我们》,12月份,王云平老师执教了《生活中的你我他》。活动中,徐丽燕老师和王云平老师的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整个活动能紧扣研究主题,展现了我校的教研特色。

  6、学校徐丽燕老师参加了县骨干老师培训,并撰写了县级论文。

  二、我们的思考任重道远,却扑朔迷离

  1、我们都认为,抓住学生生活中的点滴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做法在帮助形成正确的观点、规范学生的言行上比用教科书来教更有说服力。可是,思品课堂是否允许大量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允许,可能导致教材的内容无法完成,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教师是否有根据学情整改教学内容的权利?

  2、“高尚的'品格是最高的学历”。既然品格如此重要,那么在学生的常规评价和期末总评当中,是不是应把德育摆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放在评价之首,以此来促进学生、老师、家长甚至社会对孩子品格培养的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3、学生品格的形成不仅仅是认识的的提高,更要有行为的约束和环境的熏陶,这项工程任重而道远。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使他们有礼貌,会学习,会合作,有涵养,这决不是思品老师可以做到的,需要整个学校,家庭,社会的不断努力。站在校园这块领地上,如何利用校园内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文资源,环境资源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值得每一个一线工作者认真思考。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7

  回首这个学期品德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根据开学初期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总结。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如:《小学德育研究》。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空间。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师从烦琐的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德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县学科检测考试中,据学生反馈情况较好。

  4、教学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进行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和谐教育教学模式"的.系列探研讨,下一步将按方案开展实践活动。组内的老师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数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德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有许多老师积极撰写了品德论文参加县、市级评比。在此非常感谢一些班主任老师能积极参与到品德教学研究中来。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8

  我们教研组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为主题,以“自由是学习的形式,自主是学习的归宿”为课题,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回顾本学年教研工作如下:

  一、领会课程标准实施课题方案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因此,只要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就能充分体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我们反复品读了新课程的性质、基本概念、设计思路及教材的编排,确立了课题研究的主题:自由是学习的形式,自主是学习的归宿。并围绕主题,拟订研究活动的方案:(1)每位教师上好一堂“三优课”,共同研究教材与学生,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共同剖析得与失。(2)要求教师互听随堂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认真写好教学心得、案例分析与反思及教学经验总结等(3)对每位教师进行一月一次的备课考核,每周进行备课课、说课和议课等研究活动,集思广益,使研究活动进一步得到深化。

  二、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学生”。这是新课程关于“生活”的理念,在教学中应树立一种“新的生活”和“生活即教育”的观念。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才能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发挥同伴的合作交互作用,通过师与生,师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与应答,共创共生、求异创新。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处理教材时,不仅仅把目光局限于室内及教材,而是转向室外,转向生活;既注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视为素材库、信息源,或是知识探索的起点,由此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教《心中的110》时,首先,我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本校或者社会有没有儿童、少年因警惕性不高而上当受骗的事例,有没有儿童少年迷恋游戏机、网吧而影响学习、生活甚至被骗,被拐,被勒索,被伤害的事例。做好课前相应的准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情共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教师将课程内容变成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将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利用学科整合,通过丰富的体验和表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实施赏识教育探索评价方法

  新教材呼唤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采用赏识教育能创设这种氛围,因为赏识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表扬和鼓励。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从以下几个层次去操作: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在生活课中,实施赏识教育:我们“定环境,找感觉”,时时处处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让学生找到好的感觉。

  评价工作是课改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正确的引导下,学会评价自己,学会评价别人,学会做人的道理。在评价过程中,采取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杜绝学生校内校外表现的差异,从而达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目的。具体操作: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注意分清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注重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提供多层次评价,重视家长评价。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日常评价。客观真实、全面的反映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儿童、家长共同合作进步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四、注重师德修养增强人格效应

  教师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是学生产生仰慕之情,并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种现象就是教师的人格效应。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9

  本学期,我校品社教研组以推进“二期课改”和“两纲”教育为中心,围绕着“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生活化”的课题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从培训、实施到研究,形成了“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提高了本校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 积极参加学科培训,提高德育课程意识。

  本学期,教研组继续组织全校品社教师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让每位教师理解并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两纲”推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针对新教材的使用和推广,积极组织参加了市区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让教师进一步更新了理念,明确了教材的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教师们在人文素养和教学水平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二、 积极投入校本研修,突出教学的有效性。

  本学期,我校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选派了相对稳定的教师组建了品社教研组,由副校长直接深入,以德育学科带头人为引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进一步规范了教研组活动。一学期来,开展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1、 以案例探讨为形式

  教研组针对部分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学失效性的现象,分不同年级选取了一些案例,组织教师对课堂中“小组合作”“资料收集”等方式,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总结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和措施,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

  2、 以听课评课为途径

  教研组以教师的公开课、展示课为重点,组织教师们听课,评课,各抒己见,要求每位教师都能就课堂上的.某一环节发表自己的点评和看法,帮助执教老师完善教学设计,同时也让教研活动成为人人可以发表见解的讲台,本学期,教研组还利用全员培训的机会,组织教师们共同观看了网上的优质课,每位教师均完成了评课表。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气氛,并在教研活动中,让教师们有所思,有所得。

  3、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本学期,教研组以《以教学生活化提高品社课课堂实效性》的论文结束了对品社学科教学生活化研究的课题,获得了学校科研成果的二等奖,又提出了《构建品社学科生成性课堂研究》的新课题,课题组成员正在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并在日常教学中,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教学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以骨干教师为引领

  本学期,学校选派了骨干教师参加了市“两纲”高级研修班,并根据“两纲”推进的新动向、新理念来指导教师教学;骨干、专职教师也能积极参与到各年级的集体备课中,就一些热点、焦点提出有效的建议,为兼职教师提供帮助。以点带面,带动了教师一起改进教法,研究学法。

  5、 以市区比赛为契机

  我校教研组在本学期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评比活动。以比赛为契机,深入教研,大家出谋划策,共同努力,使得参赛教师获益匪浅,参与教师收获不小。我校教师也在比赛中赛出了精彩,获得了黄浦区教学案例评比的优秀奖,教学课件评比的优秀奖。

  三、 积极挖掘教材内容,丰富德育课程资源

  本校教研组在进行案例研讨、课题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开发教材资源。根据四、五年级脚踩实空性强,跨度大,专业性强的特点,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资料,创建了适合教材内容的图片、生活案例资料平台,并依据上海教育资源库的范本,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设计和教学说明,归入校园网的资料库中,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方便。

  此外,教研组还注重和校本主题活动的联系,使校本主题实践活动成为品社课教学的外延和深化,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到实践中得到体验和感受。从“看京剧”到“遍中国结”,从“了解特奥”到“过民族节日”无一不让学生感受提升,也为丰富课程资源提供了另一个通道。

  我校教研组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磨合和锻炼,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让教研活动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好顾问。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10

  一眨眼,一学期又过去了,这一学期,我们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收获也不少。

  回首这个学期品德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 踏实实,根据开学初期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 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学习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如:《小学德育研究》。七年级上期思想品德教学计 划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空间。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 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计划将教师从烦琐的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 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德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 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县学科检测考试中,据学生反馈情况较好。

  4、教学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 量。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进行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和谐教育教学模式”的系列探研讨,下一步将按方案开展实践活动。组内的老师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数教 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德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有许多老师积极撰写了品德论文参加县、市级评比。在此非常感谢一 些班主任老师能积极参与到品德教学研究中来。

  今后为了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11

  思品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本学期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这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九年级和六年级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学过程中本人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本学期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开通本地教学资源,利用这一优势,本有精心组织和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下载和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总之,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总体来看,这学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本人的刻苦努力下,在全体同仁的帮助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开拓前进,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1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品德学科的教研工作将以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为突破口,与学校“伙伴式德育”相结合,促进课程改革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我校品德学科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教研组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实验室,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坚持“育人为先,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深化小学德育改革,打造学校德育文化,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在目标,充分发挥“指导、研究、服务”等职能,紧扣教学质量生命线,求真务实,以人为本,以质兴教。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全面提升小学品德课程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具体教研内容及目标

  品德学科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基本的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品德学科的教学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何使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填平学生认识与行为之间的鸿沟,是全体品德教师研究的内容。

  1.低段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2.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三、具体工作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这就需要教师与班主任和各位同事协调好关系,共同担负教育学生的重任。

  (二)特色工作:

  1. 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1)认真研读教材,尤其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组织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各阶段目标和各学段现行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

  (2)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

  2.钻研教材,因材施教

  由于教研组的老师都既要上语文课、做班主任,又要承担本学科的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展工作,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做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德育功能。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并能适时地延伸课堂的时间空间,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提高渗透效应。

  (三)一课三磨,提高实效

  仅仅局限于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实践的课堂教学也是空洞的。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改的相关精神,积极参加联片、区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学习研讨其他学校优秀的品德课教学设计,观摩录象课,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一课三磨”计划,由沈馨远老师执教《诚实的孩子》一课,张燕芳老师执教《健康过冬天》一课,沈洁琼老师执教《学习途径多》一课,胡育红老师执教《我们为祖先而骄傲》。通过教材解读、微课展示再到成熟的整堂课展示,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备课、研讨、修改……我们做到“一课三磨”,使得课堂更加完善。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也促使品德组内的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四)课题研究,提升教学研究水准

  这学期,我们品德组的课题跟通学校的德育课题——伙伴式德育“故事型情境对话为载体的品德教学研究”。每位教师选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切实推动教育科研。全员参与,群策群力,使教研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五)本学期教研组及其教研组成员取得的成绩

  张xx老师xx区公开课执教《健康过冬天》;发表文章一篇(省级刊物);一师一优课获省优;第四节“同一节课”结对指导。

  沈xx老师执教xx区公开课《诚实的孩子》。

  沈xx老师执教xx区公开课《学习途径多》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 篇13

  在xx市教科研中心的引导下,我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为主导,坚持“学习、课堂、教研”三位一体的研修思路。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进取。

  从我跨入教研员门槛那一刻起,我就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深入地学习品德课程标准,精准的挖掘教材是教研员必修功课。因此,本学期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

  1. 学习《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详细阅读理解了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和教学目标,阅读了课标解析读本。为了做到对这门学科的整体把握,了解这门学科的学科特点,还结合了人教版课程培训光盘进行了学习。

  2. 学习各年段的教材内容,阅读各年段教材内容的教师教学参考资料,了解每个年段教学时要把握的重难点。

  3. 网上学习,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学习优秀品德课例,学习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活动初探

  1.品生品社向前冲

  品生品社向前冲第36期活动的圆满完成,在我个人看来是比较满意的,本次活动是由我们古交和娄烦共同完成的,我们古交在这次活动中负责试题的命制及主持筹划等工作,从试题的命制到活动的新鲜出炉,老师们的智慧在一次次的碰撞中擦出灵动的火花,我身在其间也体验着参与的成功与快乐。真正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深切内涵,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是老师们辛勤劳动的结晶。本次活动的开展也让我对品德学科的“与众不同”有了更好的感悟。在此,我还要对在本次活动中给予我们帮助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2.“成长杯”赛课活动

  本学期10月份组织的第二届“成长杯”赛课活动。本次活动,所有的参赛教师都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本次比赛,把本次赛教活动作为自己一次难得的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仔细选课,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较好地展示了我市青年教师的.风采。特别是各校同科目教师从选课、备课到上课,采用“滚动焊接”校本教研活动,仔细查阅资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准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应,积极准备,全心投入。我们感觉到我们的品德课教学水平正稳步提高,渐发精彩。

  3. 品生品社监测指导

  为了让我们的小学品德学科的学习落到实处,从学期初活动的安排,到现在工作的落实情况到底如何呢?我和其他老师参与了本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和落实情况,目前这项活动还在进行之中。

  三、工作展望。

  我深知自己的专业素质远远不够,还得继续加强学习。勤奋才能创造新业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将是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努力方向。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品德教研组的工作总结01-05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的工作总结06-13

小学品德教研组工作总结12-28

品德教研工作总结03-15

小学品德校本教研计划06-13

小学品德教研总结范文02-14

品德科学教研工作总结11-10

小学品德教研组计划08-31

小学品德教研工作计划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