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时间:2023-06-19 07:01:18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精选5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精选5篇)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1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守则》、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检查约束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迟到,不贪玩——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2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过去一半啦,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简单的小结本阶段的课题工作。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20xx年10月,制定课题组研究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围绕”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研究”主题研究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落实。撰写了实施计划、并安排了具体的时间表。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本学期来,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集中学习5次,通过理论学习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知识支柱,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认识到课题研究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三、分析现状,开展活动

  课题组负责人对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修改、规划各人工作,让大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了信念。如本阶段中,各成员都写成了有个性的优质教案,开展了多次研究课活动,特别是年轻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写整合的新方法,新技巧,让听课的师生眼前一亮,进一步激起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热情,使读写整合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深层次的发展。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教师也得到了锻炼,师生关系更融洽了,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及时交流,取长补短

  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在课题组会议上,各成员积极讨论和研究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取长补短。例如,新来的黄老师心存疑虑,在会上提出后,得到各位教师的帮助和支持。各人在审阅了她的教案后,纷纷给她支招,经过她的精心设计,结合集体的智慧,写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课教案,并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教师们的赞扬,起到了课题组成员的示范作用。

  五、实施阶段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中,对课题有针对性总结。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1、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每个人的自身的理论水平。

  2、开展了3次的课题研究专题讲座及汇报课。

  六、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学到很多新的理念。做好阶段性的工作安排,并在月末收集、整理、汇总课题组各项资料。督促其他成员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

  本阶段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艰辛,但我们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学生,还处于较原始的感知阶段,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来认知世界。我们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需要的XX种道德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

  二、活动开展目的意义: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日积月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改变他的习惯。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个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为此,我们一年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三、活动内容:

  1、热爱祖国,关心时事,收听收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

  2、自觉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尊敬国旗、国徽,唱国歌声音洪亮;

  3、热爱班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爱护公物,热心为集体服务;

  4、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5、尊敬师长,有礼貌。见老师能主动问好;对家长称呼“您”;不顶撞老师和家长;

  6、使用文明用语:“谢谢”、“对不起”、“你好”等已成学生口头语;

  7、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骂街,不打逗,不欺负弱小;

  8、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规,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

  四、教育计划

  (一)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确保学生尽快并保质保量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十个一”活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看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等等,并制定“自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班级内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班会时间进行一周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佳拇指奖"“文明礼仪之星”等,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三)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建队日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四)、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小公民道德教育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故事会和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外的刊版的教育作用,采用"自理小屋","卫生小天使"和"礼仪花园"等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五)通过儿歌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

  儿歌

  爱国:爱祖国,知大事,承传统,晓历史;心向党,系人民,爱家乡,惜校誉。

  明礼:讲文明,懂礼貌,尊长辈,爱幼小;明是非,遵教导,礼先让,行为好。

  诚信:对人事,要忠诚,不说谎,讲信用;借东西,要归还,答应事,不迟延。

  团结:团结好,力量大,同心做,目标达;手足情,存己异,有问题,靠大家。

  友善:对他人,要尊重,对朋友,要热情;对弱小,要关心,不强暴,不欺人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自我检查各项常规的落实、学习时间的安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2、重视学生良好思想品格培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3、重视环境熏陶,努力建设楼层良好的风气,使每一个学生在温馨的大家庭里健康、活泼、和谐、快乐地成长。

  三、主要工作要求与措施

  1、随时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2、加强班小组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共同做好学生的情感沟通工作。深入学生的心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教育引导。

  3、本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

  (一)制定实施计划

  指导队员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等文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计划(克服这些陋习的具体措施)

  (二)、引导队员以实际行动向这些陋习发起挑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各班以点带面开设好习惯养成示范课,各年级从中挑选一节优质课参加学校《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教育》示范课,可以有演示、竞赛、评比、演讲、故事、儿歌、小品、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自己当前最应当克服的陋习和最急于养成的10条好习惯。

  (三):检查督导,进一步巩固成果

  1、成立"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小队,在学校、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克服陋习好办法对对碰"活动。

  3、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进行征文比赛。

  4、少先队负责调查,低年级学生进行口头、情境设置的抽查。

  5、学校设立督导岗,及时纠正学生违反好习惯的行为。

  6、少先队“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科任老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第三阶段:进行总结,评选表彰。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5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为了使我级部养成教育工作具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举止,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和班纪班风,现结合我级部工作实际,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等文件,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级部高一阶段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养成教育工作由学校领导来领导,有级部具体负责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和落实工作。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良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公德,有理智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约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检查约束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为标准,结合《中学生一日常规》等养成教育材料,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个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1)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2)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3)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要主动向老师问好,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4)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5)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不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6)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7)讲话文明,不说脏话。

  2、学习习惯:

  1)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等老师上课。

  3)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

  4)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3、生活习惯:

  1)按时起床,不睡懒觉。

  2)起床、穿衣、洗漱、整理房间、吃饭行动快速、做事利索。

  3)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在路上打闹,不进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不健康场所。

  4)讲究个人卫生,经常剪指甲,不染发、不留长发,不穿奇形怪状的衣服,穿戴整洁,不穿拖鞋进教室。

  5)积极主动打扫教室、寝室、不带瓜子、糖果等进入校园,不乱扔拉圾,不乱涂乱画。

  6)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7)值日生要准时打扫及整理寝室,确保寝室整洁、干净。

  8)注意安全,关爱生命,不攀爬围墙。

  4、节俭习惯:

  1)用水用电要及时关闭开关,节约用水用电。

  2)爱护桌椅、门窗,不乱攀折树木花草。

  3)爱惜礼物,不追求穿戴,不跟他人攀比。

  4)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节约每粒粮食。

  5)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寝室用具。

  6)正确支配零用钱,不乱吃零食。

  7)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8)在校园内尽量穿校服。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年级组、班级管理网络,发挥各年级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每周班主任根据班干部《教室日志》的登记情况,利用周一班会课进行讲评,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并将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对极个别发生问题较多的学生,由年级长与家长沟通教育,并将情况报德育处。

  2、充分利用升旗、班会、全体学生会等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懒惰告别,向陋习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德育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明确教育主题,安排一周工作,提醒班主任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二)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健全共青团、学生会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召开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每周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每月最后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办好班级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校通、家长会、家访、电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督查制度:督查人员由校干、值班班主任、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在《教学秩序记录簿》上。级部督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班级争星活动:级部及班级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并利用校内板报、通知进行宣传教育,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优秀班级”、“级部之星”评选制度:每个月,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推荐、学校确定等方式评选出“级部之星”。根据本月的班级争星情况,评选出“优秀班级”。学期结束时再从每月的“优秀班级”中评选出本学期的“文明示范班”。这样,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班级集体的评优结合起来,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05-13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08-17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精选15篇)02-21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精选15篇)01-17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06-30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倡议书06-09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04-11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06-30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通用12篇)05-13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初探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