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工作计划锦集七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挑战,是时候开始写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的开头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的德育工作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口,坚持以生命教育为主线,继续在德育形式和方法上想办法,在安全管理上花气力,在细节和文化品位上做文章,进一步拓宽拓深德育工作空间,丰富德育方法和途径。让“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德育教育的每个环节,提高德育管理水平,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促进我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实践体验”,注重道德体验,促进德育内化,增强社会实践,培育创新精神;
——坚持“潜移默化”,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挖掘德育内涵,体现育人功能;
——坚持“全员育人”,形成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格局,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目标
学校将不断深化“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生活之中”的德育工作模式,深度发掘教育资源,实施分层次、多渠道、有重点的行为规范教育;牢固确立“全员德育”观念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本学年将继续贯彻“一种教育,两种规范”的德育模式,即: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努力争取进一步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推出1——2个精品专题课;继续完善值周班的工作程序、提高值周班的服务意识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三、工作措施
1.合理建构德育工作机制。学校要建立以班级管理为核心的“三线”校园德育工作机制,即建立以德育校长―政教处―年级段―班主任―跟班教师为主体的“常规教育主线”,作为德育常规管理的主力军,保证日常规范教育的有序开展;建立以教学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学科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渗透德育主线”,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建立以学校党委―团委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主线”,发挥学生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2.狠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人格魅力强、综合素质好、育人艺术高的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⑴进一步完善州温八中班主任绩效考核细则,规范班主任工作管理。
⑵提升班主任队伍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及新上岗教师的培训。
①通过举行班主任工作例会、班主任沙龙等活动,组织学习理论,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思想素质。
②继续开展和完善“班主任青蓝工程”活动,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工作;争取在每个年级段聘请一位班主任指导师,为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提供咨询与建议。
③及时彰先励后,宣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并开展星级班主任评选。
④鼓励班主任积极撰写德育论文、教育反思或主题班会案例,要求每学期班主任至少交一篇以上。
3.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⑴以常规开道,抓好学生“五个一”的日常行为训练,即:
——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队列的阵容,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
——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课间秩序以及就餐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讲普通话、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并形成习惯;
——坚持“一项制度”,室内卫生和室外责任区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营造“一个风尚”,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友善、勤奋好学。
工作计划 篇2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区科技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申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认真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1、结合重大科技工程实施,加大高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
加快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国家重装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旌阳片区建设,深入实施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重点县工程建设,紧紧围绕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大力引进推广数控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高效节能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全年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15项。4月9日,区政协主席谢智源,副主席、党组书记杨晓岚,副主席廖传堂、王西林、王周勇、张顺华、李亚平,和非公有制经济委全体委员视察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实地考察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瑞能电力科技、德赛尔化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爱通电子线缆,调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新技术发展、新产品研发情况,充分肯定了科技进步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力促进作用。
2、以企业为主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议区政府出台《旌阳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管理办法》,设立100万元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用于支持全区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全区15家国、省、市、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着力引导我区2家创新型示范企业、5个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科技创新工作。4月9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护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科技进企业服务月”活动全面启动,邀请市科技局高新科、市知识产权局专利事务所专家面向全区100余家企业负责人开展“科技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政策、程序”、“专利申请、运用和保护”等专业知识培训。活动月期间,发放技术合作需求调查问卷150余份,了解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搭建平台,沟通协调。4月15日至17日,组织全区36家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资本对接会,7家企业参加投融资培训,3家企业参加投融资路演,4家企业参加投融资展览,36家企业参加了以“风险投资与创新经济发展”、“为西部企业家诊脉”、“投资经验分享”、“创业板及新三板市场”为主题的四个专场论坛,与150余家风险资本投资机构对接洽谈。东佳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与成都博源风险投资机构成功签约,获得风险投资5000万元。
3、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工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大力宣传四川大学德阳科技园优惠政策,加强同川大、川农大、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为校企在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科技成果方面的交流合作做好协调服务工作。5月18日,组织全区6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召开“旌阳区企业与风险资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接签约会”,与博源资本、软银资本、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大学、四川建院、省食品发酵工业设计研究院等进行对接洽谈签约,达成投资和技术合作协议4项。风投机构和大专院校分别进行了风险投资培训和科技成果推介。
二、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快速发展
1、大力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新成就
实施专家论证制度,认真开展科技顾问团工作
区科技局认真履行科技顾问团办公室职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保证了顾问团的有效运转。区科技顾问团顾问、省林科院科技处长韩华柏数次到我区丘陵地区指导核桃产业发展工作,为我区丘陵地区干果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区科技顾问团顾问、西华大学科技处处长杨伟多次到我区服务,区科技顾问团成员、成都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诸丹积极为我区灾后农房重建和旅游文化产业重建服务。韩华柏、杨伟、诸丹、江光富等顾问受区政府聘请为我区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参与我区科技进步奖励项目评审。
三、强化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营造科技工作良好氛围
以“科技之春”、“知识产权月”、“科技活动周”、“科普进社区”和“科普月”等大型科普活动为载体,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橱窗等多种手段广泛宣传科技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营造科教兴区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养。3月15日,市、区科普领导小组在孝泉镇举行主题为“科技服务民生”的科技之春启动仪式。市、区两级40余个部门开展宣传活动,捐赠现金和物资共计15万元。区科技局为孝泉镇广大群众赠送农村先进适用技术资料1000余册,赠现金人民币5000元,并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咨询服务,咨询人数达500余人次。全年区科技局免费为全区群众发放技术资料30余种,15000余本。
四、提升项目管理实效,依法登记表彰科技成果
帮助指导乡镇、区级相关部门和企业申报各级各类项目,聘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袁洪主任为全区40余家企业作各级各类项目申报、包装专项培训。全年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知识产权项目70项,共有46项科技项目获国、省、市科技部门立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9项,获得无偿科技资金支持824万元。德阳市食用菌专家大院承担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黄背木耳高效生产和增值加工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通过省科技厅验收。特变电工2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4项科技成果获德阳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4月,区科学技术进步评审委员会对全区五年来58个科技成果,依据《德阳市旌阳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专家评审细则》进行严格评审,评审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3项,优秀奖21项,为即将召开的全区科技进步奖励大会做好前期准备。
五、积极宣传专利知识,规范知识产权秩序
1、积极宣传专利知识
利用“科技之春”、“科普月”、“四月知识产权月”等大型科普活动,宣传《专利法》知识,提高群众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意识。1-10月全区专利申请量完成189件。依据《德阳市旌阳区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资助专利46件。
2、加强知识产权联合执法
4月26日,由区知识产权局牵头,联合工商局、文体局、公安分局对我区富江超市、丰联超市、红旗连锁及新知书城等多家大型商场展开了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大检查行动,针对食品、家电、日用品中涉及假冒他人专利、冒充专利产品,侵犯商标专用权,虚假广告、盗版音像制品及专利标记和专利号标注不当等问题展开了重点检查与集中整治行动。对涉嫌失效专利商品,专利商标标注不当,商品违反商标法规定的虚假宣传,以及涉及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出版物责令下架和进行整改,并就流通企业如何规范商场专利产品的宣传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专利商品进货登记确认制度等进行了指导,同时对商家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引导教育商家要合法经营。
六、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继续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依靠科技支撑,推动工业、农业、社会领域科技进步,为和谐旌阳、创新型旌阳建设提供科技动力。
1、加强科技顾问团办公室工作力度。邀请顾问团专家参与沿山旅游产业带开发,打造特色产业。邀请专家就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面向乡镇、村组干部、专业大户开展专项培训。
2、推动工业科技进步。一是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机械、电线电缆、天然气化工、食品化工等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升级。二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抓好现有的15家国、省、市级高新技术建设,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积极组织区内企业申报国、省、市科技项目,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力争设立“旌阳区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三是深化校地合作。完善四川大学科技园创新体系建设,创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创业服务载体。举办好第二届旌阳区科技型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风险资本对接签约会和成果发布会,加强在人才、项目、成果、资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力争完成签约1-2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转让等服务。
3、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一是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农业院校引进蔬菜、水果、粮油、林木等优良新品种,和规范化栽培、无公害标准种养殖技术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二是深化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围绕旌东、旌西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抓好以龙居村、茶店村、马鞍山村为主的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基地建设,抓好孝泉、天元、黄许的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和天元水产基地建设,加强以东湖乡、双东镇为主的食药用菌和水果产业基地建设。三是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抓好食药用菌、水果、蔬菜、核桃、优质猪、水产等农业专家大院建设,逐步完善专家大院建设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大院在新品种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和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组建旌阳区科技特派员队伍,设立科技特派员专线,为全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4、加大科普工作力度。依托大型科普活动,利用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橱窗、宣传资料等多种手段普及科技法律法规和科学文化知识,实施“大型科技下乡活动”。
5、积极引进、培养科技人才。支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的科技人员来我区兴办民营科技企业或嫁接转化科技成果,引导企业自行设立科技人才奖励专项资金。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职工、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培养适合基层工作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适用技术人才。
6、申报、实施、储备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对已实施的科技项目做好验收工作,严格项目绩效考核工作。
7、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培训和执法工作,抓好专利技术的引进、实施,推进知识产权促“三农”和进社区工作。
紧紧围绕五大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大力度从省内外引进农业优良新品种,大力引进蔬菜、水果、中药材、经济林木等新品种。重点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化规范化栽培技术、无公害标准种养殖技术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0余项。
8、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发展我区肉鸡特色产业
项目以无公害肉鸡健康养殖与加工为主线,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大学为支撑,以德阳广东温氏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洪国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为载体,以乡镇优质肉鸡养殖协会为依托,强化品种引进、技术集成推广、科技培训工作,设立镇、村科技服务站,建立科技信息栏,聘请川农大杨志勤、许锋等肉鸡养殖专家提供信息、技术、市场服务。引导川农大在德阳温氏建立全市第一家博士工作站和川农大教学科研实习基地。项目实施以来,已建立标准化养殖科技示范小区5个,专业养殖科技示范户1400户。该项目已全面完成目标任务,9月通过省科技厅验收,待国家科技部验收。
9、大力建设万亩优质核桃基地,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优质薄壳核桃项目,做好栽植规划布局准备工作,预计11月栽植优质核桃800亩。针对已栽植的4000亩核桃管护问题,邀请德阳市核桃专家大院专家韩华柏、朱益川、吴万波面向核桃种植户开展专项培训4次,培训人数达600人次。区科技局联合新中镇、德阳市核桃专家大院在新中镇尖山村共同举办核桃高接换种现场会,镇村干部、专业管护队员和核桃种植户80余人参会,由省林科院核桃课题组8位嫁接人员带领新中镇当地5名嫁接者实施嫁接,共嫁接优质核桃95.4亩,5022枝,培养了当地核桃嫁接技术队伍,解决了原有核桃树品种质量不纯、挂果率低等问题。
10、巩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扩大科技公共服务农村覆盖面
一是继续推进农业专家大院建设。抓好优质猪专家大院、水产专家大院、核桃专家大院建设,为全区优质猪、小家禽、水产、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黄许镇积极筹备以省农科院院长李跃建博士为首席专家的德阳市蔬菜专家大院。在东湖乡高槐村建成以省农科院科技处长郑林用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德阳市食用菌专家大院,并为双东镇86户有意愿种植食用菌农户进行专题讲座。3月5日,市人大钱书模副主任、市科技局袁前锋局长视察我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工作情况,实地考察了德阳市食用菌专家大院,对专家大院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示范,带动辐射周边群众致富高度赞赏。
二是大力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抓好省级水产养殖农业科技园和双东生态鸡养殖科技园、孝泉优质蔬菜科技园、和新有机辣椒科技园、东湖优质水稻科技园的示范工作,扩大科技示范效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
三是不断完善星火科技培训学校功能。以11所星火科技培训学校为阵地,开展面对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取得培训实效。
四是加强旌阳科学技术信息网建设。加快网页更新速度,为农民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新技术、市场和项目信息,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五是全面启动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科技需求调查,针对搜集的需求信息,有选择的下派科技特派员。“5.12”大地震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我区柏隆镇清和村开展科技特派团对口帮扶试点工作,派驻以川农大副教授舒刚为首的3名科技特派员指导当地肉鸡产业发展,传播养殖技术,示范户增收显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经理方向阳先生和中科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人庆到清河村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均给予了充分肯定。
工作计划 篇3
一、总体思路
认真落实全市农村和农牧业工作会议以及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夯基础、调结构、育龙头、强科技、抓劳务、促增收”的“三农”工作思路,突出稳粮保供给、增收抓调整、统筹促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奋力实现农牧业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
二、目标任务
农牧渔业增加值达到6.9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22元,增长11.6%,净增469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万吨以上,油料总产量达到1.4万吨。瓜菜产量达到16万吨;肉蛋奶总产量达到0.46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40吨。
三、重点工作
(一)项目工作。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捕捉项目信息,争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劳动力转移培训、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良种补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大葱保鲜加工等项目早日批复实施,抓紧国家级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试验区的申报,投资212万元新建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点1处,确保年内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212万元。
(二)粮食生产。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控制在26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7万吨,油料种植面积9万亩、产量达到1.4万吨。粮食生产结合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和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重点做好新品种引进和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积极推广优良品种;良种补贴面积达到19万亩;投资120万元,采购地膜94吨、覆膜机60台,扶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面积4万亩,其中玉米6.4万亩,洋芋1.4万亩,建成示范点10个。
(三)蔬菜生产。全县蔬菜面积稳定在7万亩,其中设施瓜菜面积累计达到1.6万亩,将宫河、周家建成千亩设施瓜菜示范点,区建成万亩设施瓜菜基地。投资1612万元新建日光温室160座,其中山河解家川40座、宫河彭姚川、示范园60座、周家芦堡40座、永和罗川60座;投资674万元新建塑料大棚412座,其中山河解家川112座、永正佛堂112座、永和罗川112座、宫河代店40座、王录40座、周家芦堡112座。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大棚生产管理,引进推广名优品种。
(四)草食畜牧业。引进优良品种,积极推广舍饲圈养,扩建嘉宾养牛和下冯村波尔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个。扶持新建山河西关标准化养猪小区,新建标准化猪舍14栋、入住养殖户14户,猪饲养量达到4120头;新建榆林子小寺头乌鸡养殖场。进一步扶持壮大佑苏兴民养殖场和永正友好种猪场。抓好西坡石湾子规模养牛示范点,五顷塬龙咀子肉牛养殖小区,新增规模养殖户612户。投资4万元扶持种植优质紫花苜蓿1万亩以上,建成西坡、五顷塬、三嘉千亩草带6处,山河、湫头412亩草带2处。林缘养牛规模村全部推行玉米秸杆青贮、舍饲圈养和良种冻配技术,青贮玉米秸秆9万吨,新建西坡石湾子、五顷塬龙咀子2个青贮示范点。西坡、山河、榆林子、周家、永和各组建一个养殖公司,其他乡镇组建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全面推进承包到户工作,将全县49.2万亩草原承包到户、确权发证到户。
(五)农业示范园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民教育培训大楼和农民科技广场力争在年内开工建设;投资67万元,维修联栋温室666平方米;投资69万元,维修改造办公用房、硬化庭院、改建围墙和大门;投资24万元,维修改造旧日光温室9座、整修绿化设施农业示范区。投资20万元,继续抓好西坡宋畔新品种、新材料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六)农村能源建设。加大乡村服务网点建设力度,逐步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后续服务体系。年内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2449座,其中年户用沼气池1412座、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沼气池1149座,续建乡村服务网点66处,续建山河佑苏、西坡石湾子联户沼气2处、新建大有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1处。扶持新建永正废旧农膜加工厂,回收利用废旧农膜412吨以上。建成循环农业综合示范点10个,其中在塬面围绕生态果园建设,建成“养殖-沼气-沼渣-果树”循环利用示范点6个;在川区围绕无公害瓜菜生产,建成“养殖-沼气-沼渣(沼液)-瓜菜”循环利用示范点4个。
(七)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扶持榆林子农村土地流转中心规范发展。健全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严格执行农民负担监管制度。认真查处和纠正侵害农民利益问题,积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个,加快“农超对接”试点,建成一个“农超对接”示范点。
(八)农民教育培训。以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设施瓜菜生产、高效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及农民教育培训612期6.16万人(次)。
(九)农业标准化生产。完成“宫河牌”大葱绿色食品申报、紫苏地理标志认定工作,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点4处,示范面积9120亩、数量4120头,其中苹果标准化示范点2处,宫河彭姚川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点1处,山河佑苏养殖标准化示范点1处。
(十)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春、秋两季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质量检测力度,全年例行抽检不少于12次,品种不少于212个,使我县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率达到97%以上。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逐级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使各类畜禽免疫密度达到99%以上,城镇周围、公路沿线、规模养殖场等重点区域免疫密度达到112%。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疫情,切实维护农牧业生产良好秩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团结,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各乡镇和农牧系统在工作中要加强配合,拧成一股绳,下活一盘棋,树立强烈的时效观念,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对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心中有数、通盘考虑,不推不拖、不等不靠,重大项目倒排工期,重点工作进度上墙,工作标准要高、过程管理要严。要加强相互信任和支持,加强相互沟通和交流,既要按规矩来办,又要及时通气,随时沟通,遇到不同意见坦诚相见,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形成抓落实、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转变工作作风,及时互通信息。各乡镇、农牧系统各单位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下移工作重心,强化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协调配合,建立完善重要情况通报、重大工作协商、重要事项会审“三项制度”,及时上报动物疫情、护林防火、抗旱防汛、居民供水、气象灾害等重大信息,共同把农牧业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从严考核,强化加快跨越发展的保障。围绕目标任务落实,强化考核兑现。要结合各自实际,把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确保每一项重点工作都有一套实施方案、一名责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考核办法,形成完整的责任体系。要把重大督查、专项督查、日常督查、阶段性工作督查和年终综合考核有机统一起来,建立阶段性工作。
工作计划 篇4
一、培训指导思想:
1、重在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
2、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着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练结合,既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也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
4、培养学生远大志向,树立为科学献身的思想;
5、不断灌输学科奥赛尖子的学习方法,以形成良好的榜样激励作用。
二、培训工作目标:
1、圆满完成年度教学计划,争取在参加高年级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一等奖,有30%的学生获得奖励;
2、养成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达到学生能按要求完成自学计划制定、掌握自学课程的基本方法;
3、形成良好的竞赛心态,培养争夺奥赛金牌的夺牌意识。
三、培训具体措施:
1、为学生选择好培训教材,让学生便于自学;
2、坚持按计划培训,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3、加强考练,有规律的考练计划不小于3次;
4、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积极了解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让问题积累。
四、培训时间安排:主要集中在星期六、星期日。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3课时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4课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4课时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课时
工作计划 篇5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今年来,区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积极培植财源,深入推进改革,着力优化结构,保障服务民生,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 56.6亿元,同比增长24%。全区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20%。
(一)坚持服务发展,助推经济建设。
始终坚持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强化全局意识,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突出发挥好资金扶持、政策激励和发展环境的促动作用,加强产业引导,促进项目建设,综合运用预算、奖励、补贴、退税、减费、政府采购等多种手段,助推地方经济建设,培植财源。一是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助推工业经济发展,将扶持工业发展基金总量增加到1000万元,同时对区内新办企业、新上项目、税收增长、融资担保四个方面进行扶持,今年共安排全区37家企业扶持奖励资金380万元;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4+8+8”产业调整、振兴扶持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关于促进工业发展的意见》,重点加强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企业技改投入的财政扶持、引导,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扶持的杠杆作用。同时积极做好省市财政扶持项目申报工作,今年已争取省级补助1740万元,争取两家金融企业涉农贷款补贴300多万元。二是完善国资监管体系,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积极开展对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完成了国有企业资产统计、产权登记、国有资产评估等工作,理顺了产权关系,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服务企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三是妥善调度资金,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平台的作用,统筹预算内外、融资平台资金,解决部分项目资金缺乏的难题,有力推进全区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共统筹调度安排滁河环境整治、交通及城市基础建设等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资金13亿元。四是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以青奥会为契机,支持金牛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点景点提档升级,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全年共组织申报了2个省级旅游项目、4个市级旅游项目,争取补助资金 270多万元。五是积极拉动区内消费市场。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及时拨付购房补贴资金 1000多万元。发放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及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近5000万元,带动销售额5亿元,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六是健全收入征管机制。全面运行财政收入分析系统,完善财政收入监控、分析、预测机制,整合街镇、园区、税务部门信息资源,源头规范税收秩序,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规范非税收入减免管理,建立交叉稽核制度,努力实现应收尽收。
(二)不断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一是推进企业税收属地化管理改革,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协调区国、地税对区本级管理企业进行梳理分析,在摸清区本级存量税源家底的基础上,通过多轮测算和论证,制定了企业税收属地化管理财政体制及实施细则。通过调整,共下放区本级企业765户,并明确今后新办企业均按生产、经营地分级纳税入库。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按项目属地原则,实行单列管理、单独结算的办法,区财政通过参与主城区及园区范围内的房地产项目税收的分成,实现区与街镇园区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通过本轮税收体制调整,进一步调动了街镇园区培植财源、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区域经济活力,促进街镇园区做大财政收入规模,壮大经济实力。二是发挥财政扶持政策引导作用,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通过财政政策激励扶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中小企业发展,努力突破制约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持,为XX区恒兴小额贷款公司争取补充融资补贴240万元,为广利、宁启、长丰等三家担保公司争取补贴担保融资资金270万元。同时搭建企业、银行和担保公司的互动平台,加强联系和沟通,不断完善财政、金融、担保联动机制,已累计为1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短期和长期融资超过10亿元,大大缓解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问题。三是大力拓展融资渠道,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完善充实了以国资公司融资平台为主,交通、城建、农业、土地储备、住房保障、园区等平台为辅的“一主多辅”政府融资平台体系,加强与区内外多家金融机构与开展友好合作,今年来政府平台共融资17.88亿元,有力地缓解了一批重点工程资金需求,为加快发展增添了后劲。同时积极转变融资方式,变间接融资为直接融资,经过前期周密准备,目前以区国资公司为主体的企业债发行准备工作进展顺利,资产划转、财务审计、等级评定等工作已基本完成,已具备发行10亿元左右企业债券的资质,现正积极准备向市发改局和省发改委上报审批材料,争取企业债券早日发行。加强债务管理,将融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编制融资平台20xx年政府融资预算,强化各平台的融资额度、贷款用途及在建项目的监管,防范债务风险,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强化项目库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扶持。通过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科室推动,财政部门已分别建立、完善、补充了企业扶持、农业综合开发、当家塘建设、小农桥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旅游开发等7个大类项目库建设,为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坚持调整结构,关注公平正义,“民本财政”力促和谐稳定。
20xx年全区财政支出26.5亿元。比上年增加3.5亿元,增长15.3%。在财政资金安排上遵循公共财政基本要求,在保证人员经费、政府运转、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科技教育、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的同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五个倾斜”:
一是向“三农”倾斜,着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始终把落实“三农”政策,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作为财政保障重点,全年安排财政支农支出1.99亿元,其中区本级支出 0.71亿元。启动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足额配套农村实事工程资金 1.1亿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安排村级三项资金 2405万元,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村干部报酬和农村五保户生活费按时发放。筹措粮食直补和农资增支补贴资金5086万元,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安排油菜、水稻和小麦良种补贴资金1038万元,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安排水利支出 6700万元,保障重点水利工程、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防汛岁修、泵站改造等资金需求。安排“绿色南京”资金 500万元,新增绿色林地 1.53 万亩。通过“一折通”平台发放良种补贴、综合直补等40项涉农补贴 1.2 亿元,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向教育倾斜,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总投入6.28亿元,其中区本级投入5.28亿元。一是千方百计调度资金,安排5900名义务教育教师的绩效工资4.28亿元;安排非义务教育1670名教师工资0.56亿元。二是及时执行中小学公用经费省定新标准,按照小学生人均370元/年、初中生人均610元/年的公用经费新定额,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1987万元。三是保障校安工程建设,共安排资金3.08亿元,分六年实施,今年安排资金654万元。四是深入推进扶贫助学机制,积极落实职教助学金经费。全区符合条件享受政策的职校学生共2612人,按照生均1500元/年的标准,全年拨付助学金392万元,确保职教助学金全面及时兑现到位。
三是向民生倾斜,全力落实民生保障政策。积极筹措“五有”配套资金2.6亿元,健全民生保障服务体系。将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人均400元/月和300元/月,新型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20xx的人均100元提高到目前的人均 230元。20xx年,共发放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40262万元;拨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养老补贴和高龄补贴6518万元;发放失地农民发放生活保障金2750万元;为17180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687万元;拨付城市居民养老补贴670万元;为239名企业军转干发放生活补助720万元;拨付离休干部292人医疗费、生活补贴1624万元;发放4045人员社会保险补贴982万;安排新农合基金支出7669万元;安排758万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安排农村教师医疗、失业保险金684万元;安排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险金150万元;投入672万元用于在职村医养老保险、退休村医生活补助、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积极筹措资金20xx万元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民医院改造和公共卫生大楼建设等,逐步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四是向基础设施倾斜,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共拨付万顷良田项目资金2亿元;拨付滁河两岸改造工程2亿元、南北大道改造项目资金1.5亿元、东部干线工程资金2.2亿元、机场东路项目资金2.8亿元、拨付浮桥改造工程项目资金1.55亿元、龙华路二期工程资金1亿元、城区老路黑色化改造1250万元。
五是向社会事业倾斜,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安排科技支出454万元,安排文化体育支出1320万元,安排计生支出598万元,加快省计划生育示范区建设。拨付区垃圾填埋场工程资金627万元,投入550万元用于主城区灯光亮化工程、 1000万元用于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改善了生活环境。拨付资金 660万元用于各街镇11个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改善街镇生产生活环境。安排公共安全项目支出6080万元,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警用器材、车辆装备、信息网络、技防城建设、消防投入,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快速处理能力、大案要案侦破能力,强化维护社会稳定能力。
(四)坚持精细管理,打造绩效财政。
牢固树立管理是财政工作生命线的意识,特别在今年资金调度异常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精细管理,加强财政资金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监管,努力实现节支增效。
1、预算编制和管理做出新探索。坚持把部门预算作为健全财政资金分配机制,提高财政资金分配透明度的关键措施来抓。将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非税收入资金、政府融资资金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健全预算指标管理体系,完善财政总预算指标控制办法,细化预算支出项目,预算编制的到位率和约束力进一步提高。
2、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新突破。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对房屋购建、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修缮、信息网络建设、物资储备等项目支出严格实行财政直接支付,20xx年,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5.16亿元,其中直接支付资金4.56亿元,直接支付比例达到88.5%,规范了财政资金用途。
3、管采分离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行政府采购“管采分离”,完善政府集中采购运行机制,建立政府采购信息系统,切实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今年政府已集中采购金额 9121万元,节约资金1460万元,节约率13.8%。
4、制度建设推出新举措。一是修改完善我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二是完善街镇园区收入考核办法,并出台了街镇园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问责考核细则。三是全区财政系统大力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内控执行为抓手,完善工作职责,明确行政依据,建立岗位工作规范,明晰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区财政业务管理,防范财政内部风险。内控制度建设既是XX区财政局的一项管理创新,又得到了国家及省市财政的充分肯定。20xx年10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区县财政内部控制操作手册-XX市XX区财政局内部控制实例》。
(五)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加强财政监督。
一是对457家事业单位、34家国有企业、63家社会团体开展“小金库”治理和银行账户清理工作。共撤销、合并单位银行账号44个,并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二是在78家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改革。严格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动态监管公务消费行为。三是积极推进“校财局管”模式。强化收支计划的编制、收支的执行进度和开支范围的监管,实行精细化管理。四是大力推进“中介机构项目库”系统建设。将政府投资审计服务、招投标代理、监理工作中介机构选取工作通过计算机运作,增加透明度。今年来,借助中介力量重点对138个项目政府性投资工程实施招标管理和跟踪审计。五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财政业务的流程监督和资金监管。在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总预算会计、非税收入、部门预算、预算收入分析、政府采购管理、土地出让金收缴、城建项目管理、中介机构库管理系统等系统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开发了财政供养人口系统及社保惠民政策比对信息系统。通过惠民比对系统,整合了人社、民政、卫生和残联等部门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有效防止了惠民资金重复享受、多头享受,维护社保资金公平,通过比对单月涉嫌违规金额从68万元下降到16万元,今年共核减补助50多万元,成效凸显。六是强化会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我局继续加强会计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严格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全年共开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班34班次,培训人员630人;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1900人;组织开展会计职称考试,共有256人参考。
(六)坚持“和谐财政”理念,完善内部建设。
注重营造“宽松、坦诚、和谐”的工作氛围,着力培养团队意识,提升团队素质,增强团队战斗力,努力打造一支“上心、用心、尽心”、“人头熟、情况熟、政策熟”、“能干、能写、能说”、“愿意干小事、更能干大事,最终干成事”财政干部队伍。一是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召开了财政文化建设专题会议,明确了财政文化建设的主题活动:一是开展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倡导财政干部“常怀经世济民之心,善修创新理财之道,真兴求真务实之风,严秉操守为重之义,齐铸团队和谐之魂”。二是开展读书活动,力争做到每月读一本好书。三是开展专题讲座和走进课堂活动,邀请专家就宏观经济形势、政府投融资管理、当前财政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等与我局干部职工进行交流。五是开展礼仪和健康教育、廉政准则学习与财政法规知识竞赛等活动,切实提高财政干部的知识水平与廉政守法意识。二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深入贯彻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我局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党组织做到“五个好”,党员干部“五带头”,同时围绕创先争优主题,立足我局本职工作,开展“党性教育动”、“增强本领活动”、“服务群众活动”、“亮牌示范活动”、“效能提升活动”和“制度创新活动”。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人人有责、共挑重担的防治网络,建立人民群众信赖的清正廉洁的财政干部队伍。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工作权限法定化,议事规则制度化,行政行为规范化,办事程序公开化。
今年来,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严峻形势下保持稳定增长实属不易。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财政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税源基础不稳,骨干型大户少,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二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国家收紧了信贷规模,融资难度加大;三是刚性需求增长过快,刚性增支超出了经常性收入增长,财力供给以“吃饭”为主,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四是部分街镇税源基础薄弱,镇级财政困难状况尚未根本扭转。五是偿债压力增大。全区今年需偿还本金13.39亿元,其中区本级7.53亿元。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
围绕全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双30%”增长目标,结合20xx年工作情况,明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财政收入及各项财政工作目标。
(一)加快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实力。
建立“工业为主导、民营经济为重点、园区建设为突破口”的多元化财源体系,在“养财、生财、聚财”方面强力推进财源建设。一是落实产业扶持政策。立足提升传统产业、培植特色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通过建立重点企业项目信息库,综合运用奖励、补贴、退税等财政政策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培育优质财源。二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引导鼓励民营资本注入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平台,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壮大后备财源。三是修改完善财政收入分析管理系统。加强收入进度分析,完善财政收入监控、分析、预测机制。
(二)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重点支出。
一是统筹安排财力,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完善社保基金的征管机制,进一步做好劳动、地税、财政“三道征缴管”基金平台协调工作,强化征管力度,提高征收进度。分析企业养老保险金收入进度,促进扩面征缴,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落实区委、区政府“五有”、“为民办实事”工作目标,重点是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街镇配套资金、城镇、农村老年居民生活补贴资金的筹集和拨付工作。二是积极应对,拓展融资方式。积极应对从紧货币政策,拓展筹融资渠道,确保重点项目资金安排,把握负债规模,落实偿债资金,防范财政风险。做好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采用多种形式优化整合现有项目,积极做好项目推介工作,继续做好万顷良田建设项目的融资工作。三是大力筹措资金,确保重点工程建设。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今年的城建、交通项目目标,实行工程与资金定向定位、同步跟踪,严格资金拨付管理,在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的基础上,按时、按进度支付工程资金。确保机场东路、东部干线、万顷良田、龙池湖环境整治等一批重点工程的资金需求。
(三)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管理。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继续完善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系统,做到和编办、人事部门联网,信息共享,争取实现基本支出财政完全代编。研究制定基本支出和资产配置定额标准,完成部门预算表格调整设计,拟定20xx年区本级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二是加强对预算单位用款计划审批监管。严格界定国库直接支付范围,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区别资金用途,切实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例。三是加快推行“公务卡”结算改革。总结在76家单位试点的经验,继续扩大公务卡使用的覆盖面,控制预算单位现金流量,规范预算单位现金管理。四是开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系统。对项目概况、资金来源、费用构成、工程合同、合同变更、资金支付、项目决算等实现信息化管理。减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中的手工操作,克服资金拨付中容易出现的多头付款、超进度付款等问题,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五是继续推进投资项目中介机构库建设。实行招投标过程上网,对招投标项目、中介机构以及工程进度网上公开,加大民主监督力度,确保工程廉洁。细化考核指标,界定恶意竞争行为,推动区内中介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强化财政监管,规范财经秩序。
一是加强部门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情况综合检查。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的财政监管体系。二是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建立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加大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指导,重点抓好教育、卫生、医疗等民生项目政府采购,切实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三是落实强农惠农资金的检查与清理工作。从政策落实、项目申报审批、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等环节,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四是继续推进小金库治理整顿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同时对下一步治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回头看工作,不断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建立防治“小金库”工作长效机制。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行政效能。
一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影响力和渗透力来培养干部的团队意识,打造一支和谐团结、业务熟练的财政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财政文化活动载体,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搞得生动、活泼,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关心和支持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正确的廉政理念,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三是完善档案管理办法。加大财政档案管理力度,全面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四是继续完善财政一体化信息平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公文流转的效率,优化操作流程和使用界面,为财政改革管理发挥支撑作用。
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学习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健全完善初中数学学科“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以课改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研究为切入点,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本年度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完善数学学科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1、课题研究: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结合全市“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教学中教师的困惑、疑难问题,自立课题,并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课堂教学中具体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中,哪些问题需要先解决?哪些问题后解决?等一系列问题制定出今年上、下学期本校教研目标,定出几个子课题落实在每个人,作为数学组每月、每周活动研究内容,使各组活动有目标,各位教师有研究的内容。
2、加强中心备课活动:
(1)、集体备课组:
(2)、按组进行中心备课活动:
各组认真研究“初中数学学科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以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疑难问题为教研课题,制定各组具体实施方案。每学期每组的各学年组至少组织两次研讨活动。
每次活动要求:(1)、定小课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2)、提前定内容,内容要提前;(3)、定学校;(4)、定人,至少两人;(5)、采取“同课异构”;(6)、听课、评课;(7)、二次备课。(8)、写反思、上传博客。
出课教师安排:每次安排市内、乡镇中学教师一起出课。而且轮流出课,给予每个教师公平的参与机会,调动所有教师研究的热情,工作的乐趣。出课的学校、教师要认真研究课题、研究教材、学法,充分发挥同校教师的集体智慧。
3、初三教研:
围绕中考复习重点进行中心备课活动。以20xx年中考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分人、分类、抓细节,进行研究。
4、组织全市教学研讨活动:
各组汇报、展示研究成果,大家交流研讨,互相学习借鉴。
(二)、教学指导与培训:
1、应知应会100题:(1)课标理论、教学理论;(2)中考题、竞赛题;
2、深入教师之中,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教研员与教师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研讨等活动努力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协助基层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标准学习、新教材解读研究和培训活动,开展说课标、说教材、说问题、说建议、说教学设计等教研活动,加深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3、发挥骨干、优秀教师作用,出校内公开课,中心备课组内出研讨课等。
4、、八中、马川子、敬信等学校,本年度至少每学期去一次,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一对一的交流,帮助解决教学中产生的困惑问题,落实《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理念,激发这些学校数学教师教研热情,使之主动参与《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过程。找到适合乡镇中学实际的教学方法。
5、深入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关心每一位学生发展,下移课堂基点,研究探索出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检查:教案、学案,通过听课观察课堂教学中是否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学习,与备课教师进行交流,教学反思等。
(三)教师、学生竞赛:
1、组织学生参加州、省、及全国竞赛。
2、组织教师参加全州“百节好课”展示活动;
3、配合市教育局做好全市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评选和市级骨干教师评选认定工作。与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相结合。
三、具体工作安排:
1、三月初,召开全市数学组组长会,进行20xx年中考试卷分析,讨论20xx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学习研讨数学学科“以学为主 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的实施方案,认真收集和整理一些急需研究和破解的教学疑难问题;分片按各学年分备课组,认定各备课组组长;讨论制定上学期各备课组主要解决的问题。及各备课组活动方案。
2、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初三数学竞赛。
3、上学期三、四、五围绕初三有效复习为课题按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研讨。
初一、初二按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 。
4、、四月初召开全市初三数学教师复习课教学经验交流会。
5、适当时机组织观摩“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工作计划 篇7
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工作计划,积极配合市局电教中心的主要工作,贯彻应用引领发展的工作思路,有效、有序、有目的地开展电教工作。积极组织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继续推进网站和阅读平台建设,大力提升校园网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不断提高电教工作管理水平,加强校园广播电视网建设,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使我校电教工
作上一个新台阶。
工作重点:
一、切实抓好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
1.加强信息技术学科组建设,切实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习和探索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的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摸索,上好每堂课。增强教研组研讨氛围,增进教师之间交流,从而提高每位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辅助教学,并融入到其他学科的良性循环。
2.作好信息技术考核工作,使学生能够了解最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掌握最实用的操作技巧,打下牢固的信息素养和技能基础。3-6年级加强打字训练,教师要开动脑筋,激发学生练习打字的兴趣,选出成绩优异者评为打字小能手。在高年级学生之间进行网上资料检索比赛。
二、切实提高校本培训实效性
“在培训中入门,在应用中提高”是我校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的主要途径。秉承需求驱动,讲求实效的培训原则;培训方法力求丰富灵活,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培训计划,采用面对面培训,个别辅导,学习者互相建立伙伴关系等方式;本学期将针对如何使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实用课件等内容进行贴近教师教学工作实际的培训。
三、抓好电教工作的管理、实施、总结工作。
(一)加强校园网应用
1.35岁以下教师使用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每学期要达到一定的量,经常参与教育网上集体备课和论坛交流。
2.加强校园网及专题网站建设,保证网络畅通和信息交流。努力做到三新,内容随时有所更新,由网管负责将学校新闻在一个工作日内见网;栏目每学期有所创新;版面每年有所翻新,从实用和美观的角度出发进行完善。让学校各职能部门参与到校园网络的管理中,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每周一的中层干部例会,由分管电教的干部通报各栏目的发稿情况,使学校信息更新得到保证。
3.增强文化魅力:将网络应用人文化使我们经常思考和不断实践探索的问题。
(二)完善和规范多媒体教室等专用室的管理制度,作到充分利用,严格管理,记录规范,维修及时。及时添置和维修电教设备和教材,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提高各科室工作人员对各种管理软件的应用水平。
(四)做好电教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等管理工作。
【【必备】工作计划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高中工作计划锦集七篇03-14
【必备】心理作文300字锦集七篇02-25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锦集七篇03-10
【必备】开学作文600字锦集七篇02-20
【必备】骑马作文300字锦集七篇03-12
【必备】春季作文300字锦集七篇02-12
【必备】态度作文300字锦集七篇02-24
【必备】民风作文300字锦集七篇03-14
【必备】成熟作文300字锦集七篇02-16
【必备】开封作文300字锦集七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