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时间:2024-09-29 21:10:13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4篇)

  在当下社会,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事故管理规章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4篇)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解决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维护群众利益,确保社会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患者和家属不得以食品卫生安全事故为由,无理取闹,影响单位、他人的正常工作秩序。

  第二章领导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乡成立由乡长任组长,人大副主席、副乡长任副组长,乡党政办、安办、卫生院、民政所、综治办、计生服务站、财政所、小学、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卫生院,两同志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第五条职责及分工

  (一)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发布信息,组织、领导、指挥全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切实维护稳定。

  (二)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积极协助领导小组做好各部门协调工作,调动各部门迅速开展事故救援工作。

  (三)卫生院职责:负责人员救治工作,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及时诊断、检查、治疗;对病重者要采取果断措施,并送上一级医院救治;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涉案食品进行封存、检验。

  (四)计生服务站职责:积极协助卫生院处理计生服务中所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五)派出所职责: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涉嫌案件的侦察工作,在事故发生现场划定警戒线,维护治安秩序,及时疏散围观群众,对冲击、殴打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控制,并全力制止,对影响恶劣的人或事进行依法查处。

  (六)民政所职责:负责组织调查、救济等工作,若发现严重事件的,立即作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对尸体转移至殡仪馆存放。并按规定对尸体进行火化,若发生一般事故,且当事人较为贫困的,要及时调查,并按规定予以救济。

  (七)财政所职责:按照领导小组要求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八)党政办职责:积极协调作好情况的收集整理,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及时发布信息。

  (九)事发地村、组职责: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并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保护好现场,努力作好群众思想工作,稳定当事人及亲属情绪,说服、劝诫、疏散群众,防止事态扩大。

  第三章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置

  第六条由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应急处理工作,下设现场处置组、医疗救助组、维稳保卫组、善后处理组,各相关部门必须按职责迅速展开工作。

  (一)现场处置组:由乡长任组长,派出所、卫生院、民政所、安办等部门人员为成员,组织现场处置工作。

  (二)医疗救助组:由分管卫生的.副乡长任组长,卫生院、计生服务站等部门人员为成员,具体作好患者的救治工作。

  (三)维稳保卫组:由分管安全的领导任组长,派出所、安办、综治办等单位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及时划定警戒线、疏散群众、维护稳定,确保现场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四)善后处理组:由分管民政的领导任组长,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具体做好事后的一切善后工作。

  第四章信息发布

  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置的信息发布由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由其办公室统一发布。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2

  一、安全使用城市煤气的方法

  城市煤气可分为煤制气、油制气和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性、易爆性、易散发性、剧毒性、易凝结性等特性。掌握安全使用城市煤气知识,避免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选购合格的灶具,并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单独厨房内,厨房内不准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物品,不得放置煤饼炉灶,不得睡人。

  (二)使用时应有人看管,防止被风吹熄或沸水溢出熄灭火焰造成煤气泄漏;用毕时应关闭总阀,切断气源。

  (三)使用管道煤气应注意避免冲击碰撞煤气管线,以免引起接口松动漏气;不要在煤气管道上悬挂重物,防止螺丝接口变形,煤气泄漏;不要把电器设备的接地线接在煤气管上。

  (四)使用液化石油气应注意钢瓶不准放在卧室内、浴室内使用,也不得卧放、倒立使用;钢瓶不准加热或放在高温处使用;严禁倒残液和自行倒灌;不准私自拆卸减压阀。

  (五)严禁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洗浴时应提高警惕,一旦感到轻微头昏和不适,应立即停止洗澡;尽量不要几个人同时洗澡,一次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

  二、泄漏事故的处理

  (一)当发现泄漏时,应迅速关闭总阀,打开门窗通风;严禁开、关电灯,拉、合电闸,按门铃,打电话,抽烟点火,以防爆炸起火。

  (二)如发现液化气钢瓶角阀损坏,无法关闭时,应设法用塑料布、绳子等强制捆扎阻漏,然后将其移至安全场地,并迅速通知供气站来处理。

  (三)若发觉煤气管道有泄漏时,可用麻袋、棉纱等物堵塞,捆扎泄气处,并立即请煤气公司进行检修。

  三、检查漏气的方法

  当嗅到室内有煤气或类似煤气的异味时,应打开门窗通风,再对设备进行检查。

  液化石油气容易发生漏气的`部位主要是调压器输气管、角阀、灶具接口、开关和垫圈等。管道煤气容易发生漏气的部位是管道连接部位、旋塞开关、胶管、煤气表等。

  查漏时可用肥皂水泡沫涂于可能漏气的部位,发现冒气泡处就是漏气点。找到漏气点后,应根据漏气原因更换元器件或暂用胶布将漏气点包扎好,关闭气阀,通知煤气公司修理。

  如果自行检查未找到漏气部位,但确认有煤气泄漏,应立即通知煤气公司检查,并注意个人防护。

  四、城市煤气中毒的紧急救护措施

  (一)发现有人中毒,就立即将中毒者脱离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并且温暖的地方。

  (二)对轻度中毒者,呼吸、心跳尚存,但头昏、意识不清,应解开其衣领和裤带,使其头后仰以利呼吸,保持呼吸畅通并注意保暖。为了保护其脑细胞,可用湿毛巾冷敷前额降温。经过上述处理,多数轻度中毒者能很快恢复意识,经休息后症状就会消失。

  (三)对危重中毒者,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拨打“120”电话呼救或立即送医院抢救。送医院途中,不要停止用心肺复苏技术急救。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3

  一、适用范围

  适用在本校区发生的由于用明火、用电等原因引发的火灾事故。

  具体适用以下情况:

  1、校园内易燃品起爆,用火不慎引起校舍、储藏财物或设备燃烧。

  2、校园内用火不慎引起植被燃烧。

  3、精神病人纵火。

  4、敌对分子纵火。

  5、由于其它单位个人失火殃及本校。

  二、处置原则

  1、有指挥,有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2、有保障,做到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和增援;

  3、有措施,采取必要的措施,稳定案情,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减少学校财产的损失;

  4、有策略,根据案情的发展集思广益,制定因应措施,力争迅速控制或解决案情。

  三、指挥机构

  处置事件领导小组

  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现情况的任何师生应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向学校领导报告,并尽可能做好应急处理。学校在接到情况汇报后立即成立领导小组,一般由校长担任指挥。校长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时,副校长担任临时指挥。特殊情况下教务处或其他部门负责同志可以临时担任指挥。领导小组成员一般由校长、副校长和在校的所有中层干部组成。

  成立以下执行小组:

  1、灭火行动组

  2、通讯联络组

  3、疏散引导组

  4、安全防护救护组

  四、职责分工

  单位各部门在处置事件中的具体分工:

  1、校长室:负责联络各个部门的工作进度,根据案情的性质和进展决定如何调配人员和物资。向上级机关部门汇报案情,请求增援。下设通讯联络组由各办公室组长组成。

  2、教务处:安全防护救护组,会同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同志到现场组织安排应急工作以及人员救护工作。

  3、教导处、团支部:疏散引导组,负责教师学生的安全撤离或疏散工作。如有伤员立即联系医务人员或拨打120急救。

  4、总务处:灭火行动组,负责消防器材的筹集,负责校产的`转移或保护工作。

  5、工会:负责抢险人员的募集和常识宣传工作。停止非消防用水,保证校内消防用水管道畅通。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支援第一线。在校其它科室人员由工会组织待命。

  6、传达室:传达室负责大门的交通和进出人员的管理,做到一丝不苟。

  7、医务室:处理轻伤。

  五、报警和接警程序

  1、发现火灾立即使用通讯器材拨打119报警,同时第一时间向校长汇报。

  2、校长室通知所有行政干部投入抢险指挥,领导小组自动成立,校长为指挥第一人,如遇特殊情况由校长指定指挥人选。

  3、人事处负责通知学校教师员工投入抢险。

  六、应急疏散组织程序和措施

  1、总务处为各行动小组指挥人员准备多只手提话筒。

  2、教导处、团支部负责组织师生撤离火灾现场至安全地带,弄清火灾现场的人员人数,核实伤情,汇报指挥小组。必要时准备攀登物品如楼梯、绳索等供受困者使用。联系医务人员。

  3、医务室负责处理轻伤。

  4、工会负责人负责召集教工。

  七、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火情一旦发生立即报警119。第一时间向校长汇报成立灭火应急疏散领导小组。

  2、教务处、总务处立即组织人员就近利用灭火器材控制火势。

  3、德育组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及时向全校师生报警。组织后援力量。

  4、总务处负责灭火器材的增援和财产转移。

  5、教导处、团支部负责人员撤离疏散,并维持外围秩序。

  八、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火灾伊始立即成立通讯联络组,有办公室成员组成。向由校长组成的指挥中心汇报进展,向各个行动组了解情况,并发出抢险指令。负责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情况,联系外援。

  2、教导处、团支部、医务室负责核查现场人员撤离情况和伤情,如有必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支援。必须掌握确切情况,如受伤人数以及危险程度,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3、工会负责调动学校其它人员,配合防护救护,如学校内有可以用以应急的车辆和器材等,赢得尽可能多的时间和力量。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4

  一、学校各部门,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时刻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漫骂或侮辱学生。凡因此造成学生外出、自伤或自杀,教师本人应承担全部责任。

  三、爱岗敬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在工作期间,凡因不负责任,擅离工作岗位,教育方法不当,或对可能发生的.伤害不能正确预见又未采取措施而引发的学生伤害事件,教师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学校总务后勤及保卫人员,要经常对学校建筑、活动及照明、场地、消防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进上报,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修理;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凡因玩忽职守而造成学生伤害的,当事人应负主要责任。

  五、伙管员采购的蔬菜、肉、禽、蛋及其它食品要新鲜,凡是食物因霉变、过期、有毒等使师生食物中毒而造成人身伤害的,伙管员因应负主要责任。

  六、任何教师未经学校同意不得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或利用休息日组织野炊、游泳、游览、参观等一切活动,凡违反规定而造成伤害的,组织者将负主要责任。

  七、学校不得向学生推荐、提供任何饮用水、饮料或其它食品,如违犯规定,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当事人应负主要责任。

  八、所有学生只能按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提前十分钟到校,凡在此之前提前到校或在双休日私自到校玩耍以及放学不按时回家造成伤害的,一律由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负全部责任。

  九、学生有特殊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家长要提前告知学校,在学校不知道或难于知道,由于运动、校内外活动等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不负任何责任。

  十、任何学生不得携带管制、刀具、鞭炮、玩具火药枪等其它利器和易燃易爆物品到校,违反规定造成他人伤害的,由学生本人及监护人负主要责任。

  十一、任何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学,凡因骑自行车上学造成伤害的,学校不负任何责任。

  十二、学生在校期间,不遵守纪律,违反规定,因打闹等原因造成伤害的,学生本人及监护人要承担主要责任。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5

  根据市政府《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苏府〔20xx〕52号),结合建筑行业的实际,制定本专项预案。

  一、建立建筑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简称指挥部)

  (一)市局指挥部指挥网络机构

  1、指挥:建设局局长

  2、副指挥:建设局副局长

  3、成员:办公室、质安处、城建处、建筑业处、规划设计处、综合计划处等处室负责人,安监站、质监站、城建监察支队、建筑管理处负责人,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等。

  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主任、质安处、建筑业处、综合计划处有关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组成。指挥部指挥兼组长,办公室主任为联络员。

  现场抢险组:由质安处、城建处、规划设计处、质监站、安监站有关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事故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指挥部副指挥兼组长,质安处处长为联络员。

  善后处理组:由质安处、安监站、城建监察支队、建筑管理处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事故发生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指挥部副指挥兼组长,安监站站长为联络员。

  应急救援专家库:从“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专家库名单”中抽取选用。

  (二)各市、区建设局根据各自的特点设立管辖区内的建筑工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三)各施工单位根据企业规模、项目特点,按照市政府《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苏府〔20xx〕52号)的精神,分别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并不断完善预案,进一步落实责任,健全组织。

  二、职责

  (—)指挥部

  1、按照“预案”迅速开展施救工作;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具体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施救安全防范措施;

  3、迅速组织预测、分析和掌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性质;

  4、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包括紧急调用各类物质、设备、人员、占用场地),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报市总指挥部审定后实施;

  5、负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抢险队伍;

  6、负责统一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伤员救治转送,物质转移;

  7、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8、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扶工作;

  9、指导各市、区应急救援工作;

  10、办理市总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各应急救援组

  综合协调组:组织制订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施救安全防范措施;制订抢险救援方案,报总指挥部审定;搜集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和事故信息,汇总形成书面材料,报告给指挥部负责人;负责与现场抢险组、善后处理组的对内联络;负责向总指挥部汇报情况,与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各指挥部(或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对外联系。

  现场抢险组:

  参与制订防止事故扩大的施救安全防范措施和抢险救援方案,负责组织技术专家掌握事故动态,控制和减少损失;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抢险救灾;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群众撤离、伤员救治转送和物资转移。

  善后处理组:

  负责搜集事故现场有关的物证、资料,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现场摄影摄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协助市善后处理指挥部做好相关工作;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扶工作;配合做好发布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三、本预案适用范围、施救程序与要求

  1、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的一次死亡5人以上(含5人)或重伤15人以上或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

  2、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单位或项目部应以最快速度立即上报,局各处室、单位接到重特大安全事故报告后,立刻向局长和分管局长报告,并迅速上报市政府办公室、市安委会办公室和省建设主管部门。

  3、在接到总指挥部启动预案通知或建筑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报告后,指挥部马上开展工作,由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善后处理组联络员通知有关组成成员和技术专家立即赶赴现场,按本方案履行职责、组织施救。

  4、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以及生产技术安全等部门应全力以赴,配合指挥部工作,并提供全部资料和后勤保障条件。

  5、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担负救援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6、事故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事故报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支持的事宜,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

  四、本专项预案是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6

  1、目的

  为严格事故管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属各单位。

  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3.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5《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3.6《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3.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3.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4 事故分类:

  4.1生产(工艺)事故。指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操作不当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或造成生产波动、减产、停产的事故。

  4.2设备事故。指各种生产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及电讯、运输等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减产、停产或修复费用达到规定数额的事故。

  4.3质量事故。指产品或中间产品质量(包括工程质量和机电设备检修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事故。

  4.4交通事故。指由于违反道路交通运输规则或由于其它原因,造成车、船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5火灾事故。指在公司内,因火情失去控制造成对财物或人身损害的现象。若火情未造成财产重大损失,也无人员伤亡,则称火警事故。

  4.6爆炸事故。指由于化学或物理爆炸,造成国家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4.7医疗事故,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不应有的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故。

  4.8破坏事故。凡蓄意制造的事故。

  4.9伤亡事故。指公司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现象,使负伤人员死亡或立即中断工作一个工作日及以上的事故。

  4.10环境污染事故。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产品、半成品、原料等各种有害物质泄漏,或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严重超标排放,污染大气、水源、环境的事故。

  4.11未遂事故。因操作不当,已构成事故发生的条件,足以酿成灾害,但因发现及时,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5 事故管理分工:

  5.1生产(工艺)事故由生产部门负责;

  5.2产品质量事故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

  5.3基建工程质量事故由基建部门负责;

  5.4交通事故由保卫部门或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5.5设备事故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5.6火灾事故由防火(保卫)部门负责;

  5.7医疗事故由医疗卫生部门负责;

  5.8伤亡事故和爆炸事故由安全技术部门负责;

  5.9破坏事故由保卫部门负责;

  5.10环境污染事故由环保部门负责;

  5.11未遂事故按其事故分类,分别由有关部门负责;

  5.12各职能部门应按分类管理的要求,调查、统计,每月按时将事故情况报送安全技术部门,安全技术部门负责公司各类事故的.综合统计。

  6 事故等级和损失计算

  6.1设备事故按《化学工业公司设备动力管理制度》([89]化生字第43号)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6.2火灾事故按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89]公发26号令)执行。

  6.3 交通事故按公安部《关于做好交通管理统计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6.4 人身伤亡事故按轻伤、重伤和死亡事故分类。

  轻伤事故:指职工负伤后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构不成重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按原劳动部[60]中劳护久字第56号《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执行;

  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

  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伤亡事故未尽事宜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1~6442—)和原化学工业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6.5 其它各类事故的等级划分和损失计算方法,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7 抢救与救护

  7.1 公司发生事故,必须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7.2 发生重大事故时,公司领导要直接指挥,安全技术、设备动力、生产、防火、保卫、环保、医疗卫生等部门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在抢救时,应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志。

  7.3 对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必须设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及时进行急救处理。

  8、 事故报告程序

  8.1 公司执行安全生产月报和年报制度。每月月初3个工作日内,公司应将上月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分析,连同安全生产月报表,报到上级主管部门,每年年初10个工作日内,将全年安全生产总结和全年安全生产报表向上级公司主管部门报送。零事故的单位也要按时报送材料。上级公司安技部门在月初5个工作日内向公司上报月安全生产书面总结及安全月报;于每年初15个工作日内向公司书面报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年报表。

  8.2 公司发生事故,事故最先发现者在保护好自己安全的情况下,除立即处理外,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向领导或调度报告,而后逐级上报。对各类重大事故,公司要立即将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

  地点、原因、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等)在5小时内用电话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司主管部门报告。并在24小时内填报“重大事故快速报告单”传真给上级公司及公司主管部门。若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

  8.3 发生事故的基层单位,要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表送公司的主管公司,报出时间:一般事故三天内,重大事故七天内。

  8.4 对重大事故,公司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于事故后二十天内报送上级有关部门。

  8.5 对于重大责任事故,除按有关规定上报外,还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8.6 凡外单位人员在公司劳动、实习、培训时发生伤亡事故,由公司按表外进行统计上报。

  8.7 凡因工负伤者,从发生事故受伤日起,若一个月(按30日计)以后,由轻伤转为重伤,或由重伤转为死亡,则不再按重伤、死亡事故上报。

  9、责任划分

  9.1 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经理总经理负责和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正职分配的工作,副职不执行或拖拉未办导致事故的,由副职负主要责任,副职向正职反映、建议得不到重视和支持,或不研究不解决而造成事故的,由正职负主要责任。

  9.2 公司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科学由总工程师和公司分管领导负责;管理部门已制订或建议制定规章制度,而领导不颁发不组织实施的,后果由领导负责。

  9.3 设计有缺陷或不符合设计规范而导致事故的,由设计者和审批者负责。在施工和生产过程中发现设计有缺陷,可以采取措施弥补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7

  伤亡事故管理是企业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伤亡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分析、处理;可以掌握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明确事故的各种分布情况。

  一、总则

  1、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逐级如实报告,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2、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要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办理。

  二、事故的报告

  1、事故发生后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如电话、电报、电传等,直接或逐级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整个报告过程不得超过24小时。

  2、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

  3、轻伤事故,由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直接或逐级报告总经理。

  4、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由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直接或逐级报告总经理,再由总经理向当地企业主管部门、安监部门、工会、公安部门和检察院报告。

  三、事故的调查

  1、轻伤事故由总经理组织由生产、技朮、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对重大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安委会协助由主管部门会同所在地区的安监部门、公安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4、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事故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4)出事故调查报告。

  5、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四、事故的处理

  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公司及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2、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至造成伤亡事故的,对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打击报复的,由公司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180超过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5、对各类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要追究责任,从严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对防止事故和抢救有功人员,公司给以表彰、奖励。

  五、资料归档

  事故处理结案后,由安全主任将下列事故资料归入档案:

  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2、职工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

  3、事故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5、物证、人证材料;

  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7、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8、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

  9、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10、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的检查材料;

  11、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和文件;

  12、注明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8

  为了进一步促进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提高,加强全体员工对产品质量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特制订产品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

  一、贯彻执行国家、部(专业)技术标准,生产的'产品达到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的为合格产品。

  二、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按废品处理。

  1、产品不符合国家、部(专业)技术标准者。

  2、原材料、辅助材料经检验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本公司内控标准者。

  三、生产时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不得任意更改、简化技术操作规程和违规操作,无操作规程者,一律不准生产。

  四、按照公司的实际情况,产品质量事故的级别按下列规定划分:

  1、凡造成废品1000元损失以下者,按一级质量事故处理(即为一般质量事故)。

  2、凡造成废品5000元损失以下或连续三次一级质量事故者,按二级质量事故处理(即为重大质量事故)。

  3、凡造成废品10000元损失以上或连续二次二级质量事故者,按三级质量事故处理(即为特大质量事故)。

  五、产品质量事故报告的规定:

  1、发生一级质量事故,车间和责任班组必须召开质量事故分析会,分析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在当班时间内,及时向公司部报告。

  2、发生二级质量事故,车间和责任班组必须召开质量事故分析会,分析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追究责任,在16小时内向公司部报告。

  3、发生三级质量事故,责任班组必须在16小时内以书面向车间报告事故原因和经过,车间在16小时内报告公司部,等候公司领导处理。

  六、产品质量事故处理的规定:

  1、产品质量发生事故,要严肃处理,开好质量事故分析会议,找出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查明责任,提出处理和整改意见,吸取教训,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2、认真执行事故报告分析制度,对不认真执行制度者,必须追究责任,进行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

  3、事故责任班组和个人,根据造成经济损失程度,视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和扣发工资、奖金以至纪律处分。

  4、对违规操作、责任心不强、不听从指挥,情节严重、性质恶劣、造成质量严重事故者,必须从严处理,追究其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9

  一、质量事故是指药品管理使用过程中,因药品质量问题导致危及人体健康的责任事故。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二、重大质量事故

  1、违规购进使用假劣药品,造成严重后果。

  2、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药品如柜(架)。

  3、使用药品出现差错或其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的。

  三、一般质量事故

  1、违反进货程序购进药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2、保管、养护不当,致使药品质量发生变化的。

  四、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

  1、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在12小时内上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

  2、应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并在7日内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书面汇报。

  3、一般质量事故应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及时处理。

  五、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补救措施。

  六、处理事故时,应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原则,并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10

  药业公司药品质量事故、查询、投诉的管理制度

  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细则和相关法规的要求,为加强公司经营过程中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发生危及人体健康或造成经济损失等异常情况的管理,特制本该制度。

  一、质量事故的管理制度

  1、质量事故分为一般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两大类。

  ⑴重大质量事故:

  a、因质量问题造成整批报废的。

  b、药品在有效期内由于质量问题造成整批退货的。

  c、在库药品由于保管不善,造成整批虫蛀、霉烂、污染破损等不能药用的。

  d、药品发生混药、严重异物混入或混入质量低劣药品,并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或造成医疗事故的。

  e、药品因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金额达3000元以上或因管理不善造成大量药品过期失效的。

  f、出售假劣药等造成不良影响的。

  ⑵一般质量事故:除以上事故外的其它事故。

  2、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和时限

  ⑴各环节发生的一般质量事故由部门负责人从速处理,当日报质量管理部。

  ⑵质量管理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会同有关部门了解事故的原因及处理经过,报公司领导。

  ⑶发生质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质量事故,事故发现部门应一小时内报质量管理部、公司领导,公司应及时派人查明原因、责任,并在24小时内报当地药监局,及时妥善解决。

  ⑷发生一般质量事故应在三天内上报,并在一周内将质量事故原因报公司领导。

  3、质量事故的处理

  ⑴首先调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员、事故经过、后果,做到实事求是,准确无误。

  ⑵分析事故的原因,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整改预防措施。

  ⑶事故的处理应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不接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预防措施不放过。

  ⑷发生一般事故的责任人,经查实在季度质量考核中进行经济赔偿。

  ⑸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责任人,经查实可辞退,触犯刑律的`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质量查询的管理制度

  1、质量查询的分类

  ⑴供货方或客户向我司查询。

  ⑵我司向供货方或客户查询。

  ⑶我司向药监部门查询。

  2、查询程序

  ⑴我司向供货方查询由业务部负责。

  a、来货经验收有质量问题的品种,验收员填制《采购来货待处理通知》,业务部向供货单位查询,等候答复处理。

  b、库存药品检查发现并确认有质量问题的品种,质量管理部出具《停售通知单》,业务部向供货单位查询,等候答复处理。

  c、省市药检所抽检不合格的品种,质量管理部出具《停售通知单》,业务部凭该单向供货单位查询,等候答复处理。

  d、对查询情况,业务部应做好记录。

  ⑵供货方或客户向我司查询由质量管理部负责并做好记录。

  a、客户单位收货时发现有严重质量问题而拒收的药品,公司销售员应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对药品质量进行调查后,报告公司领导,妥善处理。

  b、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客户以电话、公函、信件等形式向我司的质量查询,对查询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及时答复。做到桩桩有答复,件件有交待。

  ⑶我司向药监部门的查询由行政人事部或质量管理部进行,并做好记录。

  三、质量投诉的管理制度

  1、公司销售的药品,客户或顾客由于质量问题向公司提出的投诉,无论口头、书面、电话等形式都要认真对待。

  2、公司各环节、各部门接到顾客投诉后,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并配合做好质量投诉的调查处理工作,查清事实真相,给投诉者一个满意的答复。并做好记录。

  3、对产生重大问题的质量投诉,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向公司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11

  第一条为不断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广大职工的质量意识,加强钢铁产品质量事故的管理,减少和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产品质量事故是指由于企业内部违章操作、管理不善、设备故障等原因和本单位不可抗拒的外部原因,导致产生一定数量的废品,或者因产品质量问题给用户在使用中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事件。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钢铁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和《公司事故管理制度》,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范围为公司技术质量部、炼铁作业部、炼钢作业部、热轧作业部、线材作业部、钢材加工作业部、供应公司、营销管理部、质量检查站。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技术质量部是公司钢铁产品质量事故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质量事故的划分标准,确定公司钢铁产品质量事故级别的划分;负责重大、一般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撰写事故报告、组织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以及重大、一般事故的统计上报工作。

  第六条供应公司根据产品质量事故分级标准,负责进厂原燃料的重大、一般质量事故的汇报,配合技术质量部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落实纠正措施;负责进厂原燃料小事故的调查分析、撰写事故报告、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对小事故进行统计并上报技术质量部。

  第七条营销管理部根据产品质量事故分级标准,负责产品销售后的重大、一般质量事故的汇报,配合技术质量部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落实纠正措施;负责产品销售后小事故的调查分析、撰写事故报告、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对小事故进行统计并上报技术质量部。

  第八条质量检查站根据产品质量事故分级标准,负责原燃料和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重大、一般质量事故的汇报,配合技术质量部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落实纠正措施;负责原燃料和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的小事故的调查分析、撰写事故报告、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对小事故进行统计并上报技术质量部。

  第九条炼铁作业部、炼钢作业部、热轧作业部、线材作业部、钢材加工作业部根据产品质量事故分级标准,负责炼铁、炼钢、轧钢、深加工生产中的重大、一般质量事故的汇报,配合技术质量部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落实纠正措施;负责炼铁、炼钢、轧钢、深加工生产中的小事故的调查分析、撰写事故报告、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对小事故进行统计并上报技术质量部。

  第三章质量事故级别的划分

  第十条钢铁产品质量事故按其产生的废品数量、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影响大小程度分为重大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和小事故。

  第十一条重大质量事故划分标准

  一、原燃料采购:超出公司规定的原燃料采购验收技术条件,致使原燃料质量不达标,或在装卸、堆存过程中造成混料,或其它因管理不善造成质量下降,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40万元。

  二、炼铁生产:24小时以内在同一高炉上连续发生两次以上一般质量事故。

  三、炼钢生产:24小时以内在同一转炉或连铸机上连续发生两次以上一般质量事故或一次发生一般质量事故废品数量的2倍以上。

  四、轧钢生产:24小时以内在同一生产设备上连续两个生产班次发生同一缺陷废品的一般质量事故或一次发生一般质量事故废品数量的2倍以上。

  五、深加工生产:24小时以内在同一生产设备上连续两个生产班次发生同一缺陷废品的一般质量事故或一次发生一般质量事故废品数量的2倍以上。

  六、按炉送钢:由于混炉乱号造成120吨(含)以上废品。

  七、质量检验:由于质量检验部门失职、错判造成产品报废,内部经济损失≥20万元。

  八、让步接收:一次性发生让步产品数量大于500(不含500吨)吨。

  九、质量异议:因产品质量问题给用户在使用中造成≥40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并且经济损失占合同金额比例超过8% ,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恶劣影响是指省、市电台广播专题报导、国家主管部门的新闻发布会等给公司荣誉、产品信誉造成影响的事件等)。

  第十二条一般质量事故划分标准

  一、原燃料采购:超出公司规定的原燃料采购验收技术条件,致使原燃料质量不达标,或在装卸、堆存过程中造成混料,或其它因管理不善造成质量下降,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20万元(含20万元)-40万元(不含40万元)。

  二、炼铁生产:同一高炉连续出两次出格铁。

  三、炼钢生产:

  (一)、转炉或精炼炉发生因成分不合废品一炉(指已浇成铸坯);

  (二)、连铸坯:方坯连铸机同一班次在同一连铸机上连续发生80吨以上的连铸方坯废品;板坯连铸机同一班次在同一连铸机上连续发生120吨以上的连铸板坯废品。

  四、轧钢生产:

  (一)热轧板卷,同一班次内连续发生80吨以上同一缺陷的废品。

  (二)线材生产,同一班次内连续发生30吨以上同一缺陷的废品。

  五、深加工生产:

  (一)、开平工序,同一班次内连续发生30吨以上同一缺陷的废品。

  (二)、酸洗工序,同一班次内连续发生30吨以上同一缺陷的废品。

  六、按炉送钢:由于混炉乱号造成60吨(含60吨)以上120吨(不含120吨)以下废品。

  七、质量检验:由于质量检验部门失职、错判造成产品报废,内部经济损失10万元(含10万元)-20万元(不含20万元)。

  八、让步接收:一次性发生让步产品数量为150吨(不含150吨)-500吨(含500吨)。

  九、质量异议:因产品质量问题给用户在使用中造成20万元(含20万元)-40万元(不含40万元)经济损失,并且经济损失占合同金额比例超过4%,或给公司荣誉及产品信誉造成重大影响的(重大影响是指省市级产质量监督抽查不合,并公开发布等)。

  第十三条小事故划分标准

  一、原燃料采购:超出公司规定的原燃料技术条件采购、验收原燃料,致使原燃料质量不达标,或在装卸、堆存过程中造成混料,或其它因管理不善造成质量下降,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5万元(含5万元)-20万元(不含20万元)。

  二、炼铁、炼钢、轧钢、深加工生产:同一班次发生的废品数量达到一般质量事故的一半以上,构成质量小事故。

  三、按炉送钢:由于混炉乱号造成30吨(含30吨)以上60吨(不含60吨)以下废品。

  四、质量检验:由于质量检验部门失职、错判造成产品报废,内部经济损失5万元(含5万元)-10万元(不含10万元)。

  五、让步接收:一次性发生让步产品数量为60吨(不含60吨)-150吨(含150吨)。

  六、质量异议:因产品质量问题给用户在使用中造成10万元(含10万元)-20万元(不含20万元)经济损失,并且经济损失占合同金额比例超过2%。

  第四章质量事故的汇报

  第十四条在原燃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销售、理化检验过程中,连续发生质量问题根据以上标准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时,问题发生单位的发现者或所在班组的班长应立即向本单位生产技术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汇报。

  第十五条各单位生产技术室或两个管理部门在专业管理和专业检查中发现连续出现质量问题,以及对发现者或者班组汇报的连续发生的质量问题,应迅速了解情况,根据以上标准初步判定事故级别,如认为是小事故的,由生产技术室或管理部门最终判定并组织处理,如认为已构成一般质量事故的,24小时内向技术质量部汇报;如认为已构成重大质量事故12小时内向技术质量部汇报。

  第十六条技术质量部对于各单位上报的质量事故初步判断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判定,确属一般质量事故的,由技术质量部最终判定,组织分析处理。确属重大质量事故的,技术质量部向主管经理汇报后,要在发生事故后的24小时内向总公司技术质量部质量处汇报。

  第五章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第十七条公司所属各单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后,由技术质量部组织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专业部门召开分析会;发生小事故应由事故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或者质量管理部门组织责任作业区及责任人召开分析会。

  第十八条质量事故分析会的主要任务是查明事故的原因、过程和经济损失,确定质量事故的级别及直接、间接责任者。

  第十九条质量事故调查人员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查阅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及个人必须积极配合,不得拒绝,更不能阻碍干预事故的调查工作。

  第二十条质量事故调查分析中,必须贯彻执行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调查分析不清楚不放过;没有制定出有效措施和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不处理及广大工作者没有受到教育、没接受教训不放过。

  第六章质量事故报告

  第二十一条质量事故调查在查明原因后,事故调查的组织部门提出结论性意见,按照事故的管理权限,依照规定的时限,经主管领导审批后,逐级上报质量事故报告。

  第二十二条重大质量事故发生10天内,由技术质量部根据对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情况,编写质量事故报告,经公司主管质量的公司领导审批后,上报上级主管质量的领导,并会知上级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一般质量事故发生5天内,由技术质量部根据对一般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情况,编写质量事故报告,经公司主管质量的公司领导审批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小事故在发生3天内,由事故单位生产技术室或管理部门根据小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情况,编写质量事故报告,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后,上报技术质量部备案。

  第二十五条一般质量事故和小事故的事故报告,使用《公司事故管理制度》中“( )事故报告表”,重大质量事故的事故报告使用上级主管部门的“质量事故分析报告”。

  第七章质量事故的考核

  第二十六条重大质量事故,考核责任单位kpi指标8-12分,考核公司有关单位2-3分,直接责任人员考核2-3个月效益工资。

  第二十七条一般事故,考核责任单位kpi指标5-8分,对一般质量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考核1-2个月效益工资。

  第二十八条小事故,考核责任单位kpi指标1-3分,扣直接责任者当月奖金100%,扣其他责任者当月奖金10-50%。

  第二十九条上级主管部门对公司重大质量事故的考核执行相关钢铁产品质量事故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八章其它要求

  第三十条发生的产品质量事故结案后,按照事故的分级管理原则,主管部门对调查分析资料和事故报告等进行归档保存。

  第三十一条质量事故报告中的防范措施可以执行《公司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制度》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属于企业不可抗拒的外部原因所造成的产品质量事故;列入试验计划的新产品,确因试验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新设备调试期间,因调试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不进行考核处理,但要进行报告和统计,因新产品试验造成的让步产品不纳入质量事故的考核。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公司技术质量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的相关文件有:

  《公司事故管理制度》

  《公司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12

  1、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生产品质量不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称为不合格。

  2、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5000元的称为质量问题;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称为工程质量事故。

  3、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质量问题、事故,监理单位均需参加处理,并提出处理意见。

  4、质量事故的分类。

  4.1一般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

  4.1.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不满50000元;

  4.1.2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4.2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质量事故。

  4.2.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

  4.2.2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

  4.2.3事故性质恶劣或2人以下重伤的。

  4.3重大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大事故范畴。

  4.3.1工程倒塌或报废;

  4.3.2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

  4.3.3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

  按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建设工程重大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1)凡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300万元以上为一级;

  2)凡造成死亡10人以上29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为二级;

  3)凡造成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为三级;

  4)凡造成死亡2人以下或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为四级;

  4.4特别重大事故:凡具备国务院颁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列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上述影响三个之一均属特别重大事故。

  5.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

  5.1质量事故实况资料。

  5.1.1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1)质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质量事故状况的'描述;

  (3)质量事故发展变化的情况;

  (4)有关质量事故的事实资料。

  5.1.2监理单位调查研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5.2有关合同及合同文件。

  5.3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档案。

  5.3.1有关的设计文件;

  5.3.2与施工有关的技术文件、档案和资料。

  5.4相关的建设法规:

  《建筑法》、《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理规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7、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确定。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确定目的是消除质量隐患,以达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各项功能及寿命要求,并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一般原则是:正确确定事故性质,是表面性还是实质性、是结构还是一般性、是迫切性还是可缓性;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直接发生部位,还应检查处理事故相邻影响作用范围的结构部位或构件。要求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的期望;保证结构安全可靠,不留任何质量隐患;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7.1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类型

  (1)修补处理;

  (2)返工处理;

  (3)专家论证、方案比较;

  8、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

  8.1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

  8.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后的必要鉴定;

  8.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验收结论。

  (1)事故已排除,可以继续施工;

  (2)隐患已消除,结构安全有保证;

  (3)经修补处理后,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4)基本上满足使用要求,但使用时有附加限制条件,例如限制荷载;

  (5)对耐久性的结论;

  (6)对建筑物外观影响的结论;

  (7)对短期内难以作出结论的,可提出进一步观测检验意见。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13

  一、医院不得购进、销售假劣药品。

  二、医院不得购进和销售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的药品。

  三、验收人员不得误验,漏验造成假劣药品调剂室销售。

  四、在陈列中不得养护管理不善造成药品变质、失效。

  五、以上情况因责任心不强,造成质量事故发生后,各岗位人员将发生事故的该品种批次的.药品收回。

  六、质量管理员将发生问题的情况,及时填写“药品质量事故报告单”报质量管理组织。

  七、药房质量管理负责人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了解并提出处理意见。,报质量管理组织,必要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八、医院重视发生的质量问题,查清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并对药剂人员进行教育,针对性的指定政改防范措施。

  九、对发生的质量事故不得虚报隐瞒。如发现虚报瞒报者严肃处理,确保人民用药安全。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 篇14

  1、质量事故具体指药品使用活动各环节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危及人身健康安全或导致损失的'异常情况。

  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两大类。

  2、重大质量事故:

  ①购进三无产品或假劣药品,受到新闻媒介曝光或上级通报批评,造成较坏影响或损失在2000元以上者。

  ②发药出现差错或其它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者。

  3、一般质量事故:

  购销“三无”产品或假冒、失效、过期药品,造成一定影响或损失在2000元以下者。

  4、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

  ①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的,必须在1小时内逐级上报有关部门。

  ②其它重大质量事故也应在3小时内逐级上报有关部门;查清原因后,再作书面汇报,一般不得超过三天。

  ③一般质量事故应在8小时内报单位领导,并在五天内将事故原因、处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

  5、事故发生后,要紧急通知各有关责任人采取必要的制止、补救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后果。

  6、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前往现场,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协助各有关部门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7、以事故调查为根据,组织人员认真分析,确认事故原因,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整改和处理措施。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相关文章:

社团管理规章制度08-16

消防管理规章制度03-26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04-07

餐饮管理规章制度07-22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11-04

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11-16

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06-10

考勤管理规章制度09-09

销售管理规章制度11-15

宾馆管理规章制度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