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评课稿3篇
揠苗助长评课稿1
听了张老师的《揠苗助长》。《揠苗助长》这是一篇传统课文,很多老师都教过。但是我相信没有多少老师能像张老师这样教。听完课后,我第一个感受就是“佩服”。更让人佩服的,是这位男教师,品词析句的功夫,课堂教学是那么的扎实、有效。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在这节课中,张老师对学生生字的教学非常注重。如课题中的“揠”字是是个新字,张老师让学生一起写“揠”,一边写一边讲:提手旁,一个女人在日头底下弯腰干活。孩子们会一下子记住这个字。接着告诉学生揠苗助长还有另外一个名“拔苗助长”。课文为什么用“揠苗助长”而不是“拔苗助长”?张老师课件展示查字典“揠”字字义。让孩子们很好的区别“揠”和“拔”字的不同。张老师这样的设计很好的让孩子们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非常好!课堂上,张老师带领学生逐句体会,品味,第一段的三句话,就能带领学生通过读句子,抓重点词语,围绕“巴望”“焦急”二个词层层递进,逐步展开。让学生在多遍练读中,感受农夫焦急的心情。通过不同学生的读,来感受文字传达出的意思。在读到农夫看到田里的禾苗焦急不已的那段时,引导学生读,体会,让学生演一演,指导过程行云流水,游刃自如,令人叹服。
张老师对“巴望、焦急”这两个词的理解设计很有创意,“巴望”什么意思,让学生找同义词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中我也常用到这种方法,让孩子们用换词法来理解词语,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而最有创意的则是对“焦”字的处理,张老师根据“焦”字的特点,让孩子们说说生活中听过哪里用过“焦”字。学生:烧焦 烤焦…。孩子们这下明白了,“焦急”是心里象着了火一样,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孩子们感悟“焦”的意思,
张老师在教学词语时,采用了随文释词,紧扣词不离句乃至不离段,把词语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方法多样,也很巧妙。如理解“筋疲力尽”词时,老师让学生找通过做农夫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苗的动作来说感受:累的腰酸背痛,就是筋疲力尽,这种劳累的状态,那个词表现出来————筋疲力尽。这就是课文中说的筋疲力尽,这样的角色体验让学生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筋疲力尽,再让学生用朗读表现出来,此时的朗读真是声情并茂了。
综观全堂课,教学设计较新颖,能吸引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似师问生答,实则是张老师用每一个问题仅仅拽住学生思维的弦,引领学生透过词语表义,在词语的背后来回穿梭,品味,从而感悟到词语深层的内涵。而每一个词语不是老师指明的,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悟“捉”住的。学生的思维仿佛一只只风筝,被老师张弛有度地拉住却又游刃有余,在字里行间自由驰骋。
我想,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能像张老师这样下足功夫,深钻文本,我们的课堂能不“高效”吗?
揠苗助长评课稿2
《揠苗助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老“故事”,老课文,一般此类寓言故事的教学目的是理解课文,弄懂寓意,可是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这样的道理有一定的难度。一位教师在执教时,课的大致流程是:说说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导入,理解“揠”、“助”,课题质疑;学习生字;整体感知,理解课文;揭示寓意。整节课思路比较清晰,能够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并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寓意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在感知,认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出来的,在这里有几点拙见。
第一,从学过的寓言故事导入,既是对旧知的巩固,对新课的导入有很自然,不着痕迹,但在对课题质疑时,出现了冷场。我分析是因为理解课题不够透彻,学生仅从字面上理解了“揠”的意思是“拔”,“助”的意思是“帮”,而这个课题是一个成语,又充满着古味儿,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因此课文质疑流于形式,不如老师让学生先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对课文有个大概的了解后,再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使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这个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学习生字,这个环节老师采用了集中识字,读准字音,生字组词。这一课的生字并不多,可采用随文识字,既突破集中识字的枯燥,又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从而真正地理解字意、词意。
第三,整体感知,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言语内容,又要让学生掌握言语形式,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执教者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概括并表达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执教老师出示填空:古时候有个人,他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特别,想了一个办法,把禾苗
结果,禾苗都。让学生填一填,巧妙地降低了难度,辅助学生理解课文,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接着提出三个问题来学习第一段:种田人为什么揠苗助长?禾苗长高了没有?如果你是农夫,看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站在田边的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了“巴望”与“希望”的不同意思,又通过演一演体会了农夫“焦急”的心情,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读出“巴望”与“焦急”的感觉,尤其是当老师提出“禾苗长了没有”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回答“长了”,有的学生回答“没长”,而老师急于要正确答案,只是一味地大声询问:“到底长了没有?”直至学生说出老师要的答案“长了”,老师才松了一口气。学生真的弄懂了“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这句话的意思吗?答案是“No”!学生只是揣摩了老师的心里,顺着老师的心意做了回答。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在处理教材时,只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站在成人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并没有把学生当作是学习主人,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余地。我认为这一段的教学只要扣住“焦急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这个人十分焦急?”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读书,充分地与文本语言接触,给学生思索与探究的时间,在书上圈圈画画,留下思考的痕迹。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从“巴望”、“焦急”、“转来转去”中去体会农夫急于求成的心态。对比两个句子:(1)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2)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可是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通过反复地对比朗读,引导学生从感性上知道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这样一种心情的,从而掌握语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真正使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实处。
第二段,执教老师采用图文结合理解“往高里拔”,积累“累”的词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来理解课文,使课文资源的利用最大化,老师这一点做得很好,但是考虑到是城市学生,如果能用实物演示,学生就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因为往高里拔,禾苗离开了水分和泥土,虽然看似长高了,但却离开了生活的环境,很难再生存,从而明白不能违背事物的生长规律。其次,老师通过积累“气喘吁吁”、“腰酸背痛”、“有气无力”等表示“累”的词语来理解“筋疲力尽”,水到渠成,触类旁通。这一小段文字简洁,老师在钻研教材时还可抓住“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这一句话来进行补白,丰富学生的想象。如(1)中午12点,赤日炎炎,炙烤大地,他。(2)两点钟时,他的肚子,他头上的汗水,可是他。(3)太阳落山了,他。
通过挖掘课文的空白,丰富学生的想象,填一填,读一读,说一说,既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了农夫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理。
第三、四段的教学,老师通过换词法来理解“白费”,设计练习:他一边喘气,一边地说:“”这一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通过个性化朗读,个性化理解,课堂精彩纷呈,如:有的学生说:他一边喘气,一边高兴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读这段话时,学生的表情是眉飞色舞的;有的学生说:他一边喘气,一边有气无力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这样理解的学生此时读这段话时,两手一摊,歪着脑袋,上气不接下气地读着……
第四是揭示寓意。要让二年级的学生准确地揭示出寓意,很难。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是老师的思想意识问题,认为一定要按照参考书,一字一词地说出来,写出来才是正确的。这一教学思想我认为是错误的,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出发,也许他现在的认知是肤浅,不要紧,随着他的年龄、经验、阅历的增长,他的`回答会比参考书上的答案更准确,更有水平。其次,这一课的寓意揭示,我认为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出寓意。如板书设计:焦急→往高里拔→枯死,急于求成失败。
这样板书,是随着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逐步深化,不着强加的痕迹,水到渠成,学生理解归纳起来就容易多了。
揠苗助长评课稿3
《揠苗助长》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情节虽简单,但其中的寓意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否则只会把事情弄糟。”
作为一次“同课异构”的教学,三位老师打破了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模式,让人耳目一新。老师跳出了逐字逐句翻译的困境,成为了课堂真正的指导者。不同的教学个性,成就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但相同的教学思想让小古文的教学又寻找到了新的出路。
沈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课活泼有趣,非常符合低段孩子的学习特点。沈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朗读。学习小古文最常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多朗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情操的陶冶,从而营造了和谐的教学环境,形成了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她首先通过朗读童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揠苗助长这一教学主题后,学生从读词再到读文,环环相扣。通过指名读、范读、齐读、师生对读等形式,目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感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小古文的内容,沈老师没有一字一句的解释,而是通过读古今文对比读的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降低了难度,教学下来,发现学生理解的很好。
樊老师的课比较简洁紧实,对《揠苗助长》的教学更侧重方法的指导,将重点放在“读懂”上。老师没有从头到尾地解释、翻译,而是将《揠苗助长》古文中的词语分成“古今相通”和“古今相异”两类,各个击破,攻克了词语关,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难度就降低了不少。
周老师的课比较大气沉稳。从故事图片入手,让学生猜故事名字,先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然后学生通过注释自己读通小古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读懂小古文,紧接着在读懂的基础上读深小古文,一步一步,环环相扣。最后,结合自身经验,引出浩然之气,告诉学生,寓言的正面是故事,背面是哲理。
【揠苗助长评课稿3篇】相关文章:
排球课评课稿01-02
回声评课稿01-10
新疆评课稿01-09
色彩评课稿01-07
赛马评课稿01-07
老王评课稿01-06
通分评课稿01-05
月相评课稿01-02
雨后评课稿12-31
左右评课稿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