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分数评课稿
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分数乘分数评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数乘分数评课稿 篇1
一、量体裁衣,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
《分数乘分数》的教学目标一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二是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由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可以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所以邵老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先放手让学生动手折和画,怎样用图形表示分数乘整数,了解学生已有操作上的知识体验,并把学生的方法贴在黑板上。图形清晰,这样学生对用图形表示分数有了初步的轮廓,为后面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降低了难度。邵老师重视了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体验,较好地达成了以上的两个教学目标。
二、有效操作,让智慧在指尖上跳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新课标强调学生经历教学活动的.过程,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研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时,邵老师把探究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用图形怎样表示1/4的1/2,充分地渗透了图形结合的思想,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分数、给分数涂色,使学生在动手中体会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而帮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邵老师还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学过的小数来解决新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引导观察,善于用语言来表述结果。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述自己操作的结果,促进语言与思维的融合。邵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较好地总结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然后邵老师形成工整的板书,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另外,我觉得有一个环节要简约一些就好了。在一开始的折纸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老师贴在黑板上的纸中已经看出了1/8、3/8这样的结果了,感觉就没有必要再让学生动手验证一遍了,有点重复。
还有出示1/2×1/4时,我觉得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多渠道解决,然后让学生交流:可以化成小数;可以折纸,还可以画线段图等等,我想很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会直接用分数乘分数计算了,可以先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算的,再结合画图、折纸深刻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或许这样学生的思路会更加开阔一些。我没有教过六年级,说的不当的地方还请见谅。
分数乘分数评课稿 篇2
蔡老师执教的《分数乘分数》这一课,它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这也是本单元的难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本节课中体现了“让学生自己提出、验证计算方法,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总体思路。
在课的开始,教者通过两组题目的复习,唤起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一个难点。在新知教学中,教师结合直观图,逐步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不断的追问、交流中形成完善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获得独特体验,同时建立了初步的计算方法的猜想。计算方法的得出是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后得出的,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引导,学生则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由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最希望得到应用。在练习环节,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练一练”、“改错”“比一比”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新知,并学会反思,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商榷之处:
1、例4的教学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方式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2、直观图的出示最好应该利用课件分步出示,使学生更加明确。
【分数乘分数评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评课稿02-18
老师评课稿02-18
《水调歌头》评课稿02-16
《云》评课稿02-15
地震评课稿02-14
守株待兔评课稿03-02
灯光评课稿02-12
转化评课稿02-11
重力评课稿02-11
养花评课稿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