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时间:2024-04-14 23:40:07 偲颖 稿件 我要投稿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通用1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评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通用13篇)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1

  11月27日,年轻的成欣欣老师给我们展示了《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对于这次“青鸿欲飞展风采”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我们师徒高度重视,授课一周前成老师就开始为这节课做准备,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制作课件,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完善,初步确定了上课思路。从整节课的设计来看,这节课设计新颖,结构完整,用时分配合理,环节紧凑,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现就成欣欣教学过程谈几点感受:

  1、从老师的个人素质来看,成老师整节课精神饱满,仪态大方,态度谦和,她尊重学生,关爱学困生,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整节课师生关系洽融洽,课堂气氛活跃。

  2、成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学习习惯,字词教学比较扎实。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多种方法的理解和识记让学生理解词义,并通过学习说句子,在句子中运用字词,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练习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学完课文后让学生练说“这是一个的泼水节。”既巩固了字词教学效果,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内化积累。又如,在学习课文第2段时,成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找具体语句,初步领会句子的意义,抓住关键字词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

  3、朗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整节课成老师引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反复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需要改进之处:

  1、由于教学经验不足,缺乏课堂应变能力,有时会忘记一些细节,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不能及时纠正和引导,板书不能及时出现,课件播放与教学进度不符,有感情朗读环节忘记等。这些方面还需今后进一步努力改进。

  2、教学设计时能紧扣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预设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教学活动,但实际操作时又将课文进行过细的解析,逐句讲析体会,显得课堂教学琐碎杂乱,不利于学生整体感知理解。

  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也是我们师徒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2

  新课程改革,教师面临着新的教学观念、教材和策略的挑战,教学情境的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不仅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师生间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上周,听了杨老师执教的一节公开课《难忘的泼水节》,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学情境的变化给教师、学生带来的乐趣。

  新课一开始,杨老师就用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当草长莺飞的时候,当火红火红的杜鹃花开了的时候,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他们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把学生带入了傣族人民热闹的.泼水节当中。接着老师领着学生和傣族人民一起欢迎周总理,孩子们用最动情的声音呼唤着总理。胡老师适时出示挂图,孩子们结合课文与挂图看到了总理朴素的装扮,感受到了他的平易近人。

  打好了感情基调,在学到周总理为人们祝福那一段的时候“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杨老师突然角色一变,她佝偻着腰背,笑眯眯地对孩子们说:“孩子们,现在我是一位参加泼水节的老奶奶了,你是总理,你会怎么祝福我呢?”学生们都被老师精彩的表演逗乐了,不久,一支支小手举起来了。只见一个小男孩边说边做动作:“我一手端着,一手拿着,祝您身体健康,全家幸福。”一阵掌声顿时响起,后面的学生也迫不及待,有的说:“我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有的说:“我祝您健康长寿,万事如意。”杨老师频频向孩子们点头致谢,接着她又摇身一变:“孩子们,现在我是一位小伙子了,你会怎么祝福我呢?”孩子们又笑了,有的说:“我祝你工作顺利,生活快乐。”一位小女生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祝你找到一个好媳妇。”幽默的话语引得在场的老师、学生开怀大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杨老师又变了,她很童趣地说道:“现在我是一位小姑娘了,你会怎么祝福我呢?”小手又纷纷举起来了,有的说:“我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向上。”有的说:“我祝你天天开心快乐。”孩子们有道不尽的祝福,胡老师及时引导:“是啊,无论男女老少都收到了总理的祝福!”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总理对人民的爱,这次泼水节是多么令人难忘啊,从而紧扣了课题,较好地完成了教学。

  当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能获得愉快的时候,课程也就适应了学生的发展。胡老师的这节课抓住了“祝福”这一契机,巧妙地扮演了几个角色,把学生带入了生活当中,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说话,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使学生明白了要学会为别人祝福,从而也感受到了总理对人民深沉的爱。这就是说,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把知识、能力、情感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高效而快乐的学习。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3

  今天下午有幸听了段老师执教的《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深受启发。本篇课文记述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快乐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的温情故事。作者用热情洋溢的笔调抒发了兴奋和喜悦,表达了激动和幸福。加上段老师慷慨激昂地执教,真可谓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我将本节课的收获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

  今天是我初次接触段老师,虽未说上只言片语但深刻感受到这位小语前辈的工匠精神。首先,段老师在上课之前,反复检查课件是否能够正常播放,将上课所需道具提前准备妥当,早早地站在讲台上期待孩子们的到来。看起来十分重视与孩子们的这次相会,想要把自己这节课精彩的呈现给大家。其次,段老师对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也比较熟练,从精心准备的课件和道具可以看出他对比赛的重视,对这一次思想与思想碰撞的尊重。这种敬业、精益、专注的职业操守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在这里我向所有和段老师一样的小语前辈表示感谢,正是像您这样的躬耕者才有了供我们年轻教师乘凉的大树。

  二、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上课伊始,段老师用葫芦丝吹出一曲动人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导入,创设情趣,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更好地学习文章作出了铺垫。

  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时,段老师设计和组织了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并且喜闻乐见的识字活动,让学生读两遍再组词,开火车读等等方式。段老师在学生读字词的过程中渗透汉字的特点及规律,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习,主动探索,调动学生主动识字读词的积极性,使学习识字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要和追求。

  段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十分具有创新精神。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为欢迎周总理做了那些准备的教学片段。段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动作,例如把桌子当成象脚鼓拍打出欢快的节奏、模仿龙船奋力划过江面的动作、模拟花炮升空的声音。并作出了示范,引导学生互相配合,大胆表现。这样做不仅帮助学生不断加深阅读中的感受和体验,还培养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在写字教学中,段老师安排了给“包”换偏旁和积累“心”字底的字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寸积铢累中拓宽了自己的识字面,并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倡导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

  在整堂课中,听段老师一直挂在嘴边的就是“我们要快乐地学习”“高兴地学习”“没事,勇敢地读出来”等等话语。可想而知,段老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是倡导快乐学习的理念。我想这一点也是我需要多加学习的,当学生有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状态,能心情开朗,轻松稳定,精力充沛时,自然而然的会对学习生活充满热情与信心。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节课中我想和段老师商榷的一点是: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学生做起动作时,如果把带领孩子们唱歌曲换成朗读课文相关片段,是否更扎实有效。

  以上就是我对段老师执教的《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4

  听了何玲静老师一节《难忘的泼水节》,我真是收获良多,这是一节比较扎实的课,何老师的课让我感觉是眼前一亮,在此我就说说自己在这节课里的收获吧:

  一、真实、有效、扎实:

  何老师上课不搞花架子,摒弃了以往公开课的虚假,还原真实的课堂,踏踏实实教学。

  二、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

  老师一句句充满激情的话语,煽情的过渡语,每每把学生读书的热情调动起来。读的形式很多,有个人读、小组读、男女赛读、齐读等等。

  三、重视了引导读忽视指导读。

  虽然老师一句句充满激情的话语,煽情的过渡语,激发学生读书但指导不够。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老师没有利用这些词语让学生发现总理的可亲,而是老师告诉学生总理是可亲来引导朗读.

  建议:

  一、忘记了词语句式的训练,也就是双基的训练。如“一条”跟“一条条”的比较,“一手······一手······”的理解,跟“一边······一边······”的比较,等等,。

  二、课堂应变能力不够,没有很好把握课堂生成。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5

  鲁老师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可以看到,整堂课老师没有什么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总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文本的理解采用了“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由读到悟到理解,润物细无声,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就采用了齐读、指名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比较读等多种朗读的形式。尤其令我欣赏的是鲁老师在课文教授中依然没忘记对学生说话、听话、口语交际的适时指导,比如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一同出现的“一边一边”,“一手一手”的句式训练;比如老师范读课文时有意的要学生“听好哦,等一下老师要请你来点评的哦。”而且还真的请学生来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这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说话、聆听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课文拓展时老师要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课外资料,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老师能注重这个教学环节的生成是很难得的,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的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鲁老师的这堂课还有一个的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整堂课从“复习”到“新授”到“拓展”,老师的语言精美,衔接自然。比如在自由读课文后鲁老师就接着课文深情地说道:“多么幸福、难忘的泼水节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体会泼水节的幸福和难忘。”如此不留痕迹地就进入了品读课文的环节,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带动了起来

  在课堂上,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方法来表扬学生,口头的语言表扬也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恩,不错!”,“你真棒!”等,还有学生的鼓掌,让孩子们是倍受鼓舞。

  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建议把有关傣族的知识在分析课文之前说一说,尤其是傣族的泼水节在傣族节日中的地位,(相当于我们汉民族的春节)这样也许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周总理到傣族地区过泼水节的深远意义。

  2、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3、合理安排时间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6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学习《难忘的泼水节》一文。这篇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学生对周总理以及傣族的泼水节知之甚少,我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资料,但学生搜集的资料很少,我便从网上搜集了关于周总理以及泼水节的一些资料,与同学们共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很久远,,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感情,有了资料的补充,学生了解了周总理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

  这篇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7

  成功之处: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对表达好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变成了愿意说、想要说。比如: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周总理祝福人们——”等。同时,这节课我也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学生的朗读也得到了训练。比如: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到的?你能带着这种体会读读这句话吗?诸如此类。

  不足之处:

  1、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还被我死死的牵引着,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周总理资料放在课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在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谈体会时,与设计的自学指导脱节了。

  4、整堂课零追碎问太多了,没有统领性的问题。

  5、时间处理上前松后紧,使得后半部分讲的不透彻。

  6、课文结尾处不干净利索,句子训练显得多余。

  7、课文拓展没有进行。

  今后,在教学中还需不断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同时,每上一堂课,都要深刻反思,查找不总,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8

  这一节体现“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是本文的重点。在教学中,以“情”为感召力,让学生多了解一些总理的事迹,在“情感”中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是这方面的情景太少,因此,学生体验不到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读文中悟“情”,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这也是关键。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写“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我创设的环境气氛没有饱满的激情,让学生朗读课文感情不足,品味文中的语句不透彻,学生在读文中感受不到那份真挚的感情。

  我还发现了一系列的不足。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尤其总理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没有分析,这更体现不出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9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教学中我利用文章图文并茂的优势,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指导朗读时我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在读到“接过”“敲着”“踩着”这一段时,我还让学生站起来,加上了自己的动作,学生就像身临其境一样,沉浸在了泼水节的喜悦中。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练习说话:“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课堂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由于这一课生字多,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朗读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需要改进。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10

  成功之处:

  一、个性朗读,体会情感

  通过让学生大声朗读,如“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周总理来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和课文的六、七、八段。通过朗读,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和周总理亲近傣族人民、和蔼可亲,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连心。

  二、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在朗读句子时,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中让学生说出火红火红的词组形式,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词语进行造句,在朗读“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与“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这两个句子时,让他们运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来造句,并在做同步时,对这两个句子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知道两个动作之间的关系。

  不足之处:

  总的来说,还应注意通过朗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会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如在课堂中学生提出的“为什么傣族人民光着脚”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可以说课下我们来查资料一起解决。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只强调应注意什么,把学生可能写错的那个字不要强调说出来,这样小孩容易记错。在课前一定要备好课,查好资料,对课文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给学生讲好课,以后还要多努力。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11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周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在学习课文第四段“周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把水泼向谁?向他(她)祝福什么?傣族人民把水泼向谁?向他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气氛很活跃。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周的敬爱。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理解的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在读书时做记号,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来感受、体验文章蕴涵的感情,同时,这也是一种读书的能力和习惯。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12

  《难忘的泼水节》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小朋友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大部分连周恩来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因此,我希望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首先,上这篇课文之前,我先课前为学生们网上寻找了有关周总理的介绍资料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周总理生平。并结合图片向小朋友讲了《一束鲜花》、《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学生对周总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认为课堂上老师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往往是互动的。所以教学中我设计了教师范读的环节,我觉得通过范读,把老师对课文的感受用“语言之情”传达给学生,产生情感碰撞,效果往往很好。而且这篇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另外,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几个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例如课文里第一段中“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第四自然段中总理的穿着: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我希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词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让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13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富有强烈的感情,富有深意的课文。李兰英老师课堂上学生们很活跃,也认真的跟着老师学习课文。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动脑筋思考问题,孩子们对识字游戏非常感兴趣,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是这节课堂中我认为最有收获的地方。这应该要是一节情意绵绵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满怀激情深情的语言的激励下,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徜徉于语言文字的海洋,主动地读,快乐地想,尽情地说,热情高涨。通过归类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重点指导要求要会写的字,学生通过反复读,正确认识生字,本节课我特意设计了游戏环节,通过猜字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动作演示、语言叙述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识字方法有很多种,我觉得我可以多运用一些识字方法,让孩子们更有效的记住生字,语境识字也很重要,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多组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课堂中范读的时候应该更有感情一点,学生最善于模仿,在要学生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对他们有要求,有错误的时候及时提醒,朗读必须认真指导他们。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把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们正确书写出来,所以在指导写生字时,我是在黑板上进行了范写的,但是其中也有不足,低年级的孩子写生字时容易读错写错,笔顺也会有点不清楚,所以老师在范写时,应该严格要求孩子们先书空跟着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老师要一笔一划指导,并且每一笔都要慢慢地让学生跟上来,笔顺要说清楚,笔画名称也应该更具体,同时要提醒学生在写字时注意三个“一”,写字、握笔姿势、坐姿要规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把更多的时间、机会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教师一步骤一步骤地要求学生完成,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能让课堂变成充满生机的课堂,学生在思维流动中,只是不断充盈,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相关文章:

《难忘泼水节》评课稿09-23

《难忘泼水节》评课稿5篇09-24

《难忘泼水节》评课稿(5篇)09-24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范文(精选7篇)12-09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通用10篇)11-19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通用10篇)11-18

难忘的泼水节优秀评课稿(通用10篇)12-14

语文教师评课稿:《难忘的泼水节》评课(通用10篇)11-17

复习课评课稿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