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画》评课稿

时间:2022-04-30 13:52:04 稿件 我要投稿

《流动的画》评课稿

  9月8日下午,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了学校安排的第一节公开课(二年级语文《流动的画》),听了这节课,我有如下收获。

  1.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须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曹老师是从事低年级教学多年的老前辈,无论是在班级管理还是学生的习惯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好办法。她的学生站队有站样,上课时有坐样。看看学生的作业本,个个字迹工整,本本干净整洁。在课堂上,全体学生都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可见在平时的管理和教学中曹老师没少下功夫。

  2.要多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曹老师把多次回答问题的机会都留给几个后进生,并时时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在他们胆怯不敢说话的时候,给与一个鼓励的眼神;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地耐心讲解。我想关注后进生应该是曹老师成绩好的原因之一。

  关于这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

  1.教师在遇到个人自身无法弥补的不足时,要有必要的教育机智来巧妙“掩饰”。在瓜州方言中,声母n和l不分,土生土长的老瓜州人是想分也分不开。在今天的课堂中,开课就是出示题目《流动的画》,曹老师是直接领读。但是,此时我想学生的心里一定在质疑,这个字到底念liu还是niu。新修订的20xx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指出教材之所以安排一年级上学期就学习拼音有两个意图:一是为了识字,二是为了正音。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拼音完全可以自己拼读。我认为本堂课中在讲“流”字时,比起教师错误的领读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来根据课堂现场状况采取更好的方式。

  2.本堂课作为一个低年级的课堂,按课时划分属于第一课时的内容,而以第一课时的目标来衡量其教学设计和流程,个人觉得新授和练习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新授时间短。导致学生识字不充分,每个要求会认的字只局限组一个词,没有说话练习。这样势必达不到识字要理解字义的目标。同时作为第一课时,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也不充分,朗读的形式单一,只局限于全班齐读,在朗读指导上也不够到位,以至于学生不能体会“流动的画”之“画”面的美,更读不出任何美感。

  3.过于重视知识的训练,忽视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的提升。全社会都提倡“活到老学到老”,试问有几个人有这种学习的能力?因而我个人认为能力远比阶段性的知识考点更重要。在本堂课中安排了很多练习,意图是好的。但是教师只是机械性的训练,没有任何方法的指导。例如:练习1比一比,组成词语。“沙”和“纱”分别与“土”和“窗”组成词语。到底要如何搭配,教师应从汉字的构成上简单做延伸。纱是绞丝旁,说明这个字与丝线有关,那么组成的词语也大致与丝线是相关联的。接着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或看一看纱窗,学生发现纱窗上的纱就是细线组成的网格,所以纱窗应是“纱”而不是“沙”。再看“福”和“幅”的区别,一幅画的“幅”要选哪一个呢?可引导学生先看看偏旁,巾字旁的字大多与布或织物有关,而古代的画就是画在布上的,学生就不难发现一(幅)画是巾字旁的“幅”。

  4.课堂上的练习切记形式化,要少而精。小学课堂仅有40分钟,要想切实提高成绩,有效的课堂活动是前提保障。本堂课在最后三分钟的时候安排了一个写话练习:写一写怎样保护环境。我个人认为这个练习的设置上存在问题较,:写话内容宽泛,要求不明确。(什么题目、什么形式、写谁?写几句话?)事实也证明了我的质疑,在剩下的这三分钟,只有个别学生写出了一两句,大部分学生都不知如何下笔。

  总之,在课堂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始终都认为一个人的能力远比短期内掌握的知识点更重要,而且我也一直坚持这么做。然而,我所教过的学生成绩却都不是最好的,今后,我还是要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多学习他们的做得好的方面,争取使自己的成绩也能有更大的进步。

【《流动的画》评课稿】相关文章:

二年级《流动的画》语文评课稿10-11

《画鸡蛋》评课稿08-05

《玲玲的画》评课稿08-05

《画杨桃》评课稿06-08

红色的画评课稿11-02

画杨桃评课稿01-26

徒手画校园评课稿11-02

《画鸡蛋》评课稿3篇08-05

《玲玲的画》评课稿5篇08-05

《玲玲的画》评课稿(5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