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评课稿

时间:2020-12-21 10:53:27 稿件 我要投稿

《乌鸦喝水》评课稿

  28号在xx小学参加了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成长中心成员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共听了七节精彩纷呈的课,现重点对第二节严研老师的<<乌鸦喝水>>这一课简单的点评。

《乌鸦喝水》评课稿

  一、抓住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巧妙的进行随文识字。

  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多,难度大。那么如何提高孩子识字的效率,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呢?严老师从课堂的开始就关注了这个问题。对于生字词的学习没有集中集中学习,而是在读课题,读句子,读段落,读课文的时候相机出示,指导孩子读字音,认字形,懂字意。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严老师在指导孩子学习“渴”这个生字时,欲扬先抑,先用“喝”字做铺垫。在读书时有意识、有目的的让孩子画出带“喝”字的词语(孩子画出了“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然后抛出问题:乌鸦为什么找水喝?自然引出“口渴”这个词语,再然后又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和“喝”很像的一个字,于是“渴”自然而然就被孩子找到了。最后严老师通过引导孩子分析这两个字的异同,偏旁和部首的意义,更巧妙的借助象形字(即古文字)把“渴”淋漓尽致的描画了出来,让孩子在趣味和欣赏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这个字。最后通过指导学生反复的读,加深了孩子对生字的学习和运用。又如学习“看”时也是在孩子读到这句话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指导学习,让孩子分析字形结构,理解偏旁“手” 和“目”的意思,并让孩子手搭凉棚做“看”的动作,呵呵,孩子可高兴了,这样的随文识字孩子怎能不喜欢哦。

  是啊,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条条鱼儿的话,那课文就犹如河流,孩子只有不离开水才能快活的游来游去。随文识字对孩子来说犹如鱼儿离不开水哦,而严老师恰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俺是由衷的赞叹。

  二、让孩子的亲身体验成为理解词语的源头活水。

  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对于词语的正确理解能很好的帮助孩子理解文本。严老师在指导孩子理解“渐渐”一词时,可谓一波三折,用心良苦。

  她首先抛出两个问题:乌鸦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它是怎样做的?用笔画一画相关的句子。对于这个问题,孩子很容易就找出了答案。但严老师紧接着让两个孩子上台表演,一个读,一个当小乌鸦,现场演示。这下,孩子可乐了,一个个睁大小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一颗颗放进去的小石子和变化的水面看的格外认真。当表演结束时严老师再问“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升高了) “是如何升高的?”孩子不约而同的答道:渐渐升高了。然后让孩子理解“渐渐”的意思时,孩子很容就懂了是“一点一点、慢慢”的意思。最后,严老师不失时机的.指导孩子练习造句,可谓是水到渠成了。

  三、鼓励学生进行精彩的想象。

  不可否认,在这堂课上,学生是成功的。顺着学生的这股劲,严老师又抛下了一个问题:除了书上的办法,还有什么办法让乌鸦喝到水呢?真是一时激起千尺狼,孩子的热情一下子又被调动了起来。有的说可以在瓶子上打个小洞,有的说可以把瓶子放倒,还有的说可以用吸管……呵呵,总之孩子们的办法多的是啊,这都得益于老师精心的设计和热情的鼓励哦。

  当然,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完满无缺,严老师这节课同样也存在着不足,如:

  1.让孩子表演这个环节的设计有点操之过急,如果能让孩子在充分的读和说的基础上再融入表演,我想理解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2.让孩子复述课文时总感觉要求不是很清晰。而且无论是复述还是讲故事一定要给予孩子充分读书、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速度要尽量的慢下来。孩子齐讲故事的形式不建议用。

  但瑕不掩瑜,这样的课堂还是成功的。

【《乌鸦喝水》评课稿】相关文章:

排球课评课稿01-02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

脚印评课稿01-12

回声评课稿01-10

新疆评课稿01-09

色彩评课稿01-07

赛马评课稿01-07

老王评课稿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