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评课稿

时间:2023-11-02 14:35:48 诗琳 稿件 我要投稿

倍的认识评课稿范文(通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评课稿,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评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倍的认识评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倍的认识评课稿 1

  解老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课改的新理念,突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特色:

  一、重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用美丽的画在,漂亮的花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视觉感官的刺激,对于学生理解红花和蓝花之间的倍数关系相当的有帮助。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对于“倍”这样一个抽像的`概念来说,形象的事物更能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

  其次,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新课后的巩固练习中,教师让学生根据题中的要求,动手摆摆小棒,分一分,看一看,想一想,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个操作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着摆出的图来说数理,降低了思考和理解、表述的难度。对于初次学习新知后的应用,是一个相当好的练习方法。

  二、游戏学习两相结合,既娱乐又受益

  听过很多次解老师的课,在她的课里总不忘记穿插游戏,虽然只有一个,也许也只有两、三分钟而已,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既调节了疲惫的身心,又可以快乐的学习。在这节课中,周老师用拍手游戏将本课的内容很好的融入其中,师生玩,学生同桌玩,玩的开心,也巩固了新知,效果非常的不错。

  倍的认识评课稿 2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乘法、除法,知道几个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初步认识倍的意义,知道几个几与几份、倍之间的关系。

  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宋老师利用课本中的情境图,通过观察胡萝卜、白萝卜和红萝卜的数量,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两个数量之间的和与差关系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由此引入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倍的关系。

  2.重视让学生用圈一圈,动手操作来理解几份与几倍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宋老师让学生把胡萝卜看做一个整体,圈一圈,然后让学生观察,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把几份与几个几联系起来,突破对于倍的理解。从而得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初步体会3个2根与3倍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又利用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做对比,让生体会白萝卜有5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根数的5倍,建立5个2根与5倍之间的关系。

  3.发现规律,建立倍的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改变红萝卜的根数, 发现4个2根与4倍、5个2根与5倍、6个2根与6倍之间的关于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规律,逐步建立倍的模型;接着教师又通过改变标准量的数量,体会标准量与几倍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让学生辨析,使学生体会到标准量的变化引起倍的变化。

  倍的认识评课稿 3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十分抽象。这节课,李老师为了让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让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倍是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下面我分三个方面谈谈李老师的“倍的认识”这节课。

  一、 微课新授,新颖有趣

  现在科技发达,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多的改变。在这节课中,李老师用微课进行知识的讲解,在微课视频中给孩子们讲解什么是倍?以及几倍的含义?看完微课后,问学生你知道了哪些关于倍的知识?在学生不断说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倍的认识。

  二、注意数形结合,理解“倍”的概念。

  在课上李老师非常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例如: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数水果,摆水果,圈水果,把“倍”的认识转化成几种水果的关系,使“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的个数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接着李老师又让学生圈一圈三种颜色的圆片,从实物转化成寻找图形之间的关系,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这样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简单易懂,学生的学习既轻松又高效。

  三、重视操作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个探究过程层次分明,通过圈一圈,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李老师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之后安排了有目的的操作,从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在有了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经验后抽象出概念、从而理解了“倍”的算理。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玩中学,学中玩。这节课学生不但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完整地建构“倍”的概念,有效培养学生用迁移,验证等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和操作等各种能力。

  倍的认识评课稿 4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以叙述故事来再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千古名诗的创作情景。“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创举,诗中有文,文中藏诗,诗文浑然一体,别具一格,是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吕老师在教学中从文与诗的融合上着眼,学文,以诗为线索,学诗,以文为参照;引导学生层层剥茧般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将思维的触角深入文本,融情感悟,了解诗歌写作的背景和缘由,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悟诗情。

  一、以题入手,分层研读,诗文相融,感受诗境

  “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灵魂,吕老师先引导学生初悟课题,从字面上去理解这行诗,接着引导学生再悟课题,感受文意。她以课题为线索,抓住了课题中的关键词,来分层引导学生研读故事。首先抓“佳节”,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中的有关词句,抓住“一大早”“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等关键词语,感受人们欢度重阳佳节时的热闹快乐。再抓“思亲”,引导学生抓住“15岁”和“已经两年了”感受王维年幼离家身为异乡客的那种孤独,探究他“思亲”的原因,明白他是触景伤情,所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接着引导学生感受王维是如何“思亲”的,抓住“思绪万千”,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自读自悟,通过“登高远眺、头插茱萸、总要、手挽着手”感悟王维的兄弟情深和往日相聚的快乐,又抓住

  “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和文中那个省略号,去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将“文意”与“诗境”对应起来。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入境”“妙悟”,升华着内心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诗意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值得一提的是,吕老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共设计了四次让学生朗读课题,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课题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动情,说明他们的理解感受在不断深化,思想情感在不断升华。吕老师还能有意识地巧妙地引导学生读出课文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形象,她常常在问学生:“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看似简单的.提问,却蕴藏着一个老师的教育智慧,因为她真正尊重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给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空间,可以让原本凝炼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精彩的交流感悟中变得有血有肉,丰满形象,体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建构性”。……

  二、联系生活,激活情感,展开想象,体验诗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重在抒情,所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和诗人的情感息息相通,是学生能动情诵读诗文,理解诗句含义的前提。吕老师在教学中一方面用自己充沛的情感感染着学生,另一方面采用了联系生活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引导学生入境地体会人们登高游玩时的兴高采烈,吕老师就问学生:“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登高的经历,你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读出了人们欢度重阳的快乐。帮助学生体验诗情、走入诗人内心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让学生想得更远,悟得更深。为了使学生体会王维的“思亲”之情,吕老师创设了几种特定的情境,她用低沉深情的语调说:“王维15岁那年,离开家乡,独自去京城长安考状元,直到21岁才考取功名,这么多年,每当吃饭时,餐桌前只有一个人,王维心里怎么样?天凉了,抚摸着身上的衣服,看着那又细有密的针脚,心里在想谁?生病了,如果在家里,有父母兄弟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是现在怎么样?”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对王维的思亲之情便有了更鲜活形象的感受。

  三、创设情境,动情诵诗,理解诗意,品味诗韵

  在学生了解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创作的完整情景后,吕老师出示了全诗,告诉学生:“我们读书要把自己放进课文,现在,你就是小王维,来吟诵自己刚刚创作的诗歌吧。”孩子总喜欢把自己假想成某一兴趣的角色,他们有着很强的角色表演热情,听说老师让他当诗人王维,马上就来劲儿了,加上有了学文时丰富的情感积淀,学生的动情诵读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他们一个个抑扬顿挫地朗读着“自己创作的诗”,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小王维,我注意到最后一个穿黄棉衣的女孩更是读得摇头晃脑,朗读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内心需要。在学生朗读全诗后,吕老师又以角色采访地形式追问:“小王维,你有什么感受?”在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巧妙地指点关键词的含义,为下一环节讲述诗意作准备。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吕老师又创设了一个非常精彩而富有趣味的情境:王维写完了这首诗,把诗给了客栈的客人看。一位客人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句写得真好,你能给我解释解释意思吗?”

  另一位客人也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什么意思呢?”这样在情境活动中指导学生理解诗意的方式,真是妙趣横生,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他们一步步品出了诗韵,这就体现了“发展性课堂”的“开放性”,让学生“活学知识”。

  四、拓展内涵,指导运用,以点带面,丰富积累

  “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已成了广为传诵的经典诗句了,而“佳节”的内涵也不再局限于文中的“重阳节”了,吕老师能关注这一点,拓展诗句的内涵,并创设了多种情境,指导学生活学活用。中秋节,爸爸妈妈出差在外地,他们会吟诵……春节,边防战士守卫边疆,不能回家,他们会吟诵……元宵节,哥哥在外国读书,不能回家,他会深情地吟道……(我想这里是否再开放些,老师创设了一两种情境后,干脆让学生来创设合理的情境,用上这句名诗表达情感。)这样的拓展内涵,指导运用,我想就体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延展性”。这一“延展性”还体现在吕老师能以点带面,丰富学生的积累。当指导学生感受重阳节时大街上的热闹后,吕老师请学生说说脑海中还想到了哪些词语可以形容这样的画面?在通过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感受到王维的浓浓乡愁之后,吕老师又引导学生背诵了三句曾经学过的同样表达诗人乡愁的诗句,并告诉学生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思乡情,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下,开一个“思乡诵诗会”。

  倍的认识评课稿 5

  听了占老师执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的第一课时,感觉这是一节好课,教学环节设置简约、清爽,教师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感染力、启发性。学生读懂了内容,收获了语言,习得了方法,提升了能力。归纳一下,本课的亮点有:

  一、引领学生直奔课题,抓关键词,进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同学们,观察课题,哪一个词告诉了我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思亲。

  师:什么时候思亲?

  生:佳节。

  师:佳节在文中具体指哪个节日?

  生:重阳节。

  师:谁思亲?

  生:王维。

  师:谁能完整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此时,学生竞相举手。师趁机小结:从课题入手,这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条途径。

  二、多种途径理解词语。

  1.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理解“佳节”:佳,美好的。(生:佳节就是美好的节日。)

  2.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如理解“提老携幼”。

  3.画简笔画,让学生一目了然。如理解“天各一方”。

  4.看偏旁,探究词意,如理解“茱萸”。

  三、识字教学时,有的放矢,趣味性地进行指导。

  纵观这一节课,环节设置简约、清楚(扫除阅读障碍、识字),彰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教师语言睿智、活泼、亲切,富于启发性、感染力,顺应了儿童的天性,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检查预习”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由独个字读文生词,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意,整个过程学生表现都很棒。学生读文积极性高,互评很到位,语言很中肯,这无疑提升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这一点值得大家借鉴。

  倍的认识评课稿 6

  “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计算思路。更多的关于教材的分析我就不多说了,刚才xx一下的王老师已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读。

  我们开发区在强调课堂导学,这样的课堂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这样的理想课堂大家都在追求,但是在实施中我们会“怕”,一怕不讲怎么能会呢?但是我们想过没:任何一位教师在讲得过程中一定会有学生或者没在听,或者不爱听,或者听不懂,这样的讲是无效的。二怕学生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多样化结果或者想法需要时间进行展示和分享,这样一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可是如果我们把教学内容理解的更为广泛一些,不仅包括课堂讲授的内容,还包括学生所经历的学习活动以及通过学习活动可能取得的收获和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陈老师的这堂课就比较好的接受了这两个怕。

  我们都知道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陈老师没有给“倍”直接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直观感性材料和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语言描述,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从而逐步建构“倍”这一概念。陈老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主动建构“倍”的概念

  我们可以看出陈老师在本节课中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积极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去主动探究,尽量给学生多一点的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本节课中,陈老师通过把2颗红珠子看成1份,黄珠子的颗数有3个2颗,3份,那么黄珠子的颗数是红珠子的3倍。在这里陈老师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沟通了“倍”和“份”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倍,在此基础上在接下的探讨蓝珠子和红珠子的数量关系时,陈老师让学生自己通过画图、圈图的方式进一步感悟“倍”与“份”的关系,知道有几份就是有几倍。接着陈老师通过变式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倍”。整个教学过程,陈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倍”的`概念。

  陈老师也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知识又能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在脑海中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在教师的引导通过一系列的变式,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形成倍的概念。同时,教学时,陈老师也十分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是从实际物体的个数入手,是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练习设计中,正方形方格的设计也很好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续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埋下很好的伏笔。

  其实,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敢于放手,我们的学生也能绽放出许多的精彩点,就像今天的学生一样,我相信在长期的导学课堂中,学生和老师都会有所成长,教师实现了课堂理念的真正转变,获得对教学的全新理解。学生经历了真正的主动学习,获取了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当然,没有一堂课是十全十美的,陈老师这堂课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如建构“倍”的概念时匆促了点,在教学后红珠子和黄珠子的倍数关系后放慢脚步,通过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倍”和“份”之间的联系,感悟有几份就是有几倍,从而真正掌握“倍”概念。同时在练习中应该进行相应的拓展,“倍”不仅仅停留在“整倍数”的概念上,“倍”还可以是“几倍多几”或“几倍少几”,为以后进一步深化倍的概念做伏笔。

  倍的认识评课稿 7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篇文包诗。课文主要讲述了王维在重阳节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文诗对照,内容浅显易懂,不管是故事还是诗句,都蕴含着浓浓的思念之情。郭越老师敢于选择这样的一种文体来执教,我很欣赏其挑战自我的勇气,让我们所有语文老师都在思考:文包诗这种文体的课文我们该如何教?聆听完郭越老师的这节课,以下几点感受颇深:

  一、教学设计基本体现文体特点。

  “文包诗”这种文体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文包诗”,“文”是对“诗”的意思、背景或情感的描述;“诗”是对“文”的凝结和升华,内核还是在“诗”。郭越老师从品读古诗入手,因势利导询问学生:“王维在诗中表达的怎样的感情?(思亲)他为什么会思念亲人呢?”以这条主线导入到“文”的赏读。教者充分挖掘“文”的作用,指导学生反复赏读、吟诵,不但拓宽、深化了对古诗意境的领悟,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语感,提高其理解与表达能力,收到了“读文学诗”的双重功效。最后回到“诗”主题上来:“现在你们还小,可多年以后,你们总要离开自己的父母,独自一人在外求学、工作,这时,你们孤单在外,每逢佳节,就会想起故乡,想起亲人,你还会想起唐代曾经有个跟你一样经历的人,他就是——王维。于是,你看着窗外人们的.欢度节日的场景,你一定会忍不住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郭越老师的教学设计基本体现了文包诗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教学中有语言训练的意识。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郭越老师在这节课中努力体现新课标关注语用的精神:上课伊始,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学习第二小节大街上热闹景象时,让学生用成语描述看到的情景;紧接着让学生联系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想象大街上人们还在干什么,进行句式练习:节日的长安街头可真热闹呀!人们有的(),有的( ),还有的( ),真是( )。“学以致用”,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进行这样的言语训练,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会逐步得到提升。

  三、指导朗读有层次,重方法。

  “朗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从这节课中我们看到郭越老师在朗读指导方面的可喜进步。可圈可点有两处,第一:在指导第一自然段朗读时,郭老师首先抓住重点词理解诗人的孤独情感后指导朗读;接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你离开过亲人吗?多久?心情怎样?让学生再读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教者的朗读继续向纵深推进,创设情景引发学生与诗人情感的共鸣,再次指导朗读。第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时,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指导朗读此句时,最后后的省略号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后,让学生加上了一个“唉”,加得妙哉,一个“唉”更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孤独、惆怅、伤感的情怀。这对于一名青年教师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

  倍的认识评课稿 8

  今天听了xx小学段老师上的《3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感受了在新课堂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仅仅只是一位组织者,一个帮手,而学生才是主人。课堂上,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交流、展示,让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来。

  这节课的设计从整体上安排了四个环节:

  1.导入激趣,请学生用学过的知识介绍“120”,同时也是对2.5的倍数特征进行了复习,同时让学生摆出是3的倍数的数。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独立圈数,小组合作讨论找规律,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给学生提供了生生交流,合作交流的平台,有了表达和倾听的机会。

  3.展示交流中,学生表现得活跃,组织语言能力强,思维敏捷。这说明段老师平时充分地给予了学生合作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

  4.巩固练习使得课堂学习知识得到了升华,学会了判断和写3的'倍数的特征,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有了反馈。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找到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对于这节课,我认为有几点值得大家一起探讨:

  1.探索3的倍数特征为什么要各个数位数字之和?(重点有点偏,可以拓展提升)本节课的重点不是探索3的倍数来源,而是学生会判断3的倍数特征;

  2.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合理,探索3的倍数来源浪费太多时间,导致后面时间比较紧,还有些内容都没说到。

  3.在几个互动环节中,形式单一化,如:“请一个同学来验证一下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避免有的学生“没戏演”就“退场”了。

  总之,这一节课让我们在探究新课堂模式,寻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启发。

  倍的认识评课稿 9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同时能运用这一概念去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纵观整节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王老师把握住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一特点,采用了直观的摆一摆、画一画等实际操作,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之后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让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自我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构建过程。在这些摆一摆、画一画环节中,我想在学生独自操作过程中,老师最好能给予必要的指导,比如两行图形的左端最好能对齐,画出的倍数关系要分明等,为今后线段图的学习作好准备。

  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只注重找到问题的答案,往往呈现出套用题型的现象,像今天的课《倍的认识》,学生已经找到了规律,都是用乘法计算,也许走出这堂课,很多学生又会感到无从下手,基于这种考虑,王老师把述说解题思路作为本节课解决问题实施的重要策略之一。“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再把他的想法说一说吗?”等等,指名说,自己说,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学生在阐述中检索自己的思考过程。

  再来说说王老师选取的教学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活动。创设的猜年龄练习,起先只告知学生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倍数,学生答案挺多,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条件猜,是5的倍数,不但让学生明白猜想是要有依据的,而且要符合实际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巧妙的对有关倍的知识进行了练习,学生这样学习的兴趣也是浓厚的。踢毽子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多个信息发现其中的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从而进行区分解决,这一练习开放性强,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并解决问题,更是拓展了思考的空间,使所学的知识向纵深发展。在解决的过程中,建议王老师让学生把选择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连起来说说,这样学生会更明确,也不致于一些中差生无从下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估算,并且在各个学段中都安排了估算的内容,但我们都知道,估算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在本节课的最后,出示“小芳跳的大约是小明的3倍。小芳跳了几下?”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学生稍一思考就说出小芳跳了18下。便没有了其他答案,由于下课铃声已响,王老师直接带领学生理解大约的意思,并告诉学生19下、20下都是可能的,应该说王老师的这种渗透思想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另外,在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发现学生说xx是xx的几倍,依旧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如:跑步的6人,跳高的3人,学生说:跳高的是跑步的2倍,从这一回答可以了解到学生知道6和3是属于倍数关系,但究竟哪个是1份,还没更好的理清,建议王老师在前面的教学中再深化、强化一些。

  倍的认识评课稿 10

  教研员田小琴老师及其万家低段的老师齐聚一起共同研究戴校长区教研课《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是二年级学生新接触到的一个概念。戴老师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环节:第一环节新概念的引入,戴老师设计了三个题型的对比清晰地引出了倍的概念;再通过三个不同的变式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倍。第二个环节几倍的概念的升华,戴老师的教学设计在不变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不变。首先通过每一份的个数不变,倍数因份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初步理解了“几份就是几倍”。接着通过总数不变,倍数因每份个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进一步加深对倍的理解。第三个环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玩具店里倍的问题。虽然是新的概念,但是学生掌握的情况还是比较扎实的。

  课后,田老师对戴老师的'这堂课给出了肯定,尤其是在错列的应用方面。同时田老师以小见大,提出来《倍的认识》这样的概念课应该如何来上的问题。田老师指出概念课应该是从学生形象具体的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不断的观察、操作体会概念含义。就如今天倍的认识中,首先从实物通过动手画一画、圈一圈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之后更应该升华到除去实物,建立一个概念的能力。另一方面概念课如何根据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来设计教学环节,田老师指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有细分的目标,做到环环相扣,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

  虽然只是一节试教课,但是却能以小见大,扩到概念课的范围,给我们所有老师更好的经验,田老师的亲临指导可谓细微处见真情!

【倍的认识评课稿】相关文章:

倍的认识评课稿3篇01-26

《倍的认识》评课稿(精选6篇)07-26

《倍的认识》评课稿(通用8篇)09-21

《倍的认识》评课稿示例(精选8篇)10-21

《倍的认识》评课稿(通用7篇)10-19

倍的认识评课稿(通用9篇)10-26

【推荐】《倍的认识》评课稿13篇10-18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范文(通用13篇)10-28

二年级《倍认识》评课稿10-03

《比的认识》评课稿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