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枫桥夜泊评课稿(精选1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那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枫桥夜泊评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枫桥夜泊评课稿 1
我认真观看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王老师文化底蕴足,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枫桥夜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我也教过,每次讲解都是直截了当,先了解一下诗的作者,写作背景,再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古诗蕴意,最后把古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即可。而王老师的古诗教学更重视诗境的创设,注重在诗境中体会诗人的感受,进而理解全诗的.意思,“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这钟声因何而得名,其实都与一首诗和一个人有关,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这个人就是张继……。
巧妙的引入,难忘的语句,把学生带到情境中。王老师在教学中围绕“无眠”展开,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无眠的原因,就是“淡淡的愁思”。在这样的氛围中,无论他所看到的是“江枫、渔火、月落”还是听到的“乌啼、钟声”都被深深的“愁”包围,以至于“霜满天”变成了“愁满天”,再加上一个“对”字以景抒情,诗人张继面对着”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钟声”,陷入了深深的“愁”。紧接着,当明月隐去,一切景物都消失了,只留下悠扬的钟声伴随着诗人的“愁眠”。最后,让这钟声把“愁眠”带走。
王老师创设的意境让在场的学生、老师沉醉。特别是板书,从一个个景物出现到整首诗展现再到景物消失只留钟声和愁眠,最后钟声把愁眠带走,不留痕迹,真正做到了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
枫桥夜泊评课稿 2
走进诗意门下,读书观课听讲座,然而心中日渐困惑:语文如何是?诗意语文如何是?
今日遇见《枫桥夜泊》,那悠然响起的寒山钟声把我带到了千年前的那个静谧而又落寞的秋夜,那萦绕耳畔的夜半钟声,在一声声敲打着我的思索。曾在《诗意语文教育七讲》中读到的、当时似懂非懂的点点滴滴,似乎随着江雾的散去,也逐渐清晰起来。
语文课堂要善于造境。造境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枫桥夜泊》这首诗用了8个象,落月、啼鸦、满天霜、江枫、渔火、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与客船。8个象,渲染出一种怎样的境啊!孤寂、伤感、惆怅、思念……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心境?
师傅从一个个具象入手,为孩子们造境,引孩子们入境:
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看到了什么?——月落。
在你的脑海里月落是怎样的画面?——诗人看着月亮缓缓地升起来,又看着月亮沉沉地落下去。
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又看到了什么?——江枫。
月亮已经落下,秋风瑟瑟袭来,这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关于江枫的`一幅怎样的画面?——秋风吹来,枫树的叶子在一片一片地飘落……
在这个夜晚诗人还看到了什么?——渔火。
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渔火?——隐隐约约的,忽明忽暗的,星星点点的。
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夜晚听到了什么?——乌鸦凄凉的啼叫,还有从寒山寺传来的悠悠钟声。
因为愁眠,诗人的身体感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他感觉到什么?——霜满天。
在生活中你看到过“霜满天”吗,只可能是“霜满地”吧,张继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一个孩子感悟到“霜满天”是用来表达张继的心情的,不是天气“霜满天”,是诗人的心情非常寒冷、非常孤独。
为什么年纪尚小的孩子能够自自然然地走近诗人,走入诗境?是师傅带领孩子们动用了多维感官,调取了生活体验,将一个个具体的象叠加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场,一种氛围,一种有声有色、情感交融的空间。置身其中,便会产生共鸣共振,便容易融入文字背后的情境、意境。“以象见意”,这便是诗意语文的诗性品质吧。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境语也皆为情语,语文的灵魂有且只有一个字——情。课堂上师傅一次次带着孩子们打开生命情感之门,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
开始学习时,师傅让孩子们一遍遍投入地读诗,和他们一起声情并茂地、有节奏地读诗,继而要求他们揣摩自己在读诗时心底泛起的那种情绪,最后问:请你选一个词形容你读完这首诗时的那份情绪、那份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有的孩子想到了“愁”,有的孩子体会到了“幽幽”,有的孩子悟到了“孤寂”。“选一个词形容你读完这首诗时的那份情绪、那份感觉”,其实孩子们在找到这个词的时候,也就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对这首诗的理解,也就慢慢地进入了诗的情味之中。
我们在读《枫桥夜泊》时,也许不曾将目光眷注到“对愁眠”的“对”字上,然而师傅在“对”字的处理上下足了功夫,陌生化的处理方式,起到了特殊的效果,进一步领着孩子们走向诗歌的情感深处。
师: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一层又一层包围着——
生:愁眠。
师:都一层又一层伴随着——
生:愁眠。
师:都一层又一层笼罩着——
生:愁眠。
师:用诗人张继的话说,江枫渔火——
生:对愁眠。
此时,师傅让孩子们通过选义项的方式,知道此处的“对”有着“面对、面向”的意思,也有着“配合、陪伴”的意思,继而让孩子们体会到,在张继眼中,愁眠的不仅仅是他一人,还有月亮、乌鸦、江枫、渔火也如他一样忧愁难眠,似乎天地万物都跟着愁眠的诗人一块儿愁眠,那真是愁上加愁,愁不堪愁!但是,诗人为什么不用“伴”字,说成“江枫渔火伴愁眠”呢?他有伴吗?此问一出,孩子们蓦然发觉,其实张继无伴无依,江枫、渔火、落月、啼鸦怎会是他要的伴儿呢?他是孤寂一人,漂泊在外!至此,诗歌中空灵孤寂的愁就悄无声息地钻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去了。
诗人郑敏说:“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不为我们注意的一个“对”字,师傅带着孩子们去琢磨去品味,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情味,读出了情怀。诗意语文怎一个“情”字了得!
有生命的课堂必须扎根在文化这块土地上,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枫桥夜泊》一课的钟声文化,贯穿始终,萦绕耳畔,令人久久难忘。
课一开始,师傅就带领孩子们读现代诗人陈小奇的《涛声依旧》、清代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明代高启的《泊枫桥》、宋代陆游的《宿枫桥》,跨越千年的寒山钟声,吸引了孩子们的关注:为什么诗人们不约而同都提到了寒山寺的钟声?为什么寒山寺的钟声这样令人怀念?为什么人们路经枫桥都会想起张继?
课至结尾处,师傅再次带领孩子们诵读这些借钟声寄托情怀的诗句,带领孩子们聆听悠然而起、千古流传的钟声,并且深情地告诉孩子们:“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
“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伴随着孩子们的琅琅书声,那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的钟声似乎在耳畔悠悠回荡,那浓郁炽烈、古老而又清新的钟声文化在心灵上积淀下来。师傅将《枫桥夜泊》放在了历史与文化的背景里,课堂是如此厚重,如此丰满,如此底蕴十足。
枫桥夜泊评课稿 3
我认真观看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王老师文化底蕴足,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枫桥夜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我也教过,每次讲解都是直截了当,先了解一下诗的作者,写作背景,再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古诗蕴意,最后把古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即可。而王老师的古诗教学更重视诗境的'创设,注重在诗境中体会诗人的感受,进而理解全诗的意思,“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这钟声因何而得名,其实都与一首诗和一个人有关,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这个人就是张继……。
巧妙的引入,难忘的语句,把学生带到情境中。王老师在教学中围绕“无眠”展开,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无眠的原因,就是“淡淡的`愁思”。在这样的氛围中,无论他所看到的是“江枫、渔火、月落”还是听到的“乌啼、钟声”都被深深的“愁”包围,以至于“霜满天”变成了“愁满天”,再加上一个“对”字以景抒情,诗人张继面对着”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钟声”,陷入了深深的“愁”。紧接着,当明月隐去,一切景物都消失了,只留下悠扬的钟声伴随着诗人的“愁眠”。最后,让这钟声把“愁眠”带走。
王老师创设的意境让在场的学生、老师沉醉。特别是板书,从一个个景物出现到整首诗展现再到景物消失只留钟声和愁眠,最后钟声把愁眠带走,不留痕迹,真正做到了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
枫桥夜泊评课稿 4
当周五上午听完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之后,令我觉得汗颜。课堂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引领学生对一首诗歌进行剖析与感悟,更是一次与诗歌、民族经典文化的零距离面对。整个70分钟的授课过程,不光台上学生投入学习,台下几百个师者也沉浸其中,给人感觉那不单单是一节语文课,更是一种文化的追根溯源,一份美的享受。
整个上午,我都沉醉在诗一般的课堂氛围中,跟随王老师的每一步教学,专注中时光转瞬即过,那味却悠悠不绝。心灵最大震撼之一——师之功底。
教师本人身上、言语间所传输出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作为一个师者最基本也最凸显的地方。王老师的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信手拈来,都使人感到师者本身的`功底。也许正是这份功底使师者的教学风格更显从容淡定,自然深远。不论是诗歌教学以后报告讲座,教师自身的这份文化修养和学术魅力,都犹如诗之有韵、有味、有境,让人听罢仍语音萦绕,回味深长。
古之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论“传道”“授业”“解惑”都需教师有扎实而深厚的底蕴,这底蕴,来自于文化素养,来自于个人修为,是“知”与“识”的合二为一,是教育之源头活水。
枫桥夜泊评课稿 5
在备这首诗的时候,我觉得让学生来体会诗人的“愁”很难,所以感到很棘手,在网上看了几篇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后,收获很不多,总觉得二升三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感悟能力,毕竟在他们的脑海里,由景抒情的文章他们一般只会体会出高兴、兴奋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哀怨忧愁的似乎很难,更何况是古诗呢!面对这样的古诗,我想只能从诗句中的字词理解,进而来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
在课上,我简要地复习了一下上次所学的古诗《山行》,背诵、提问等等,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以便更好的引入新古诗的学习。开始教授《枫桥夜泊》了,我直接挑明了作者的情感,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所学的新古诗,跟《山行》可不一样。虽然两首都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可作者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大家要注意体会哦。”开门见山的说法,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听范读过程中,我都注意让孩子们聆听,听听录音老师是怎么读的,语速如何,哪儿停顿,哪儿缓慢,并让大家在书上标好记号。在反馈意见的时候,孩子们敏锐的小耳朵果真听出了不少地方,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看来,孩子们已经站在了这首诗的门口。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他说:“我听了之后,觉得作者好像在叹气。”“叹气”,多朴素的词语,可他却已经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我为他的精妙词语而鼓掌。
围绕着“叹气”,我就开始讲解古诗。一些费解的字词解释,我一边口述,一边做板书,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并开始不约而同地做笔记了。由景抒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叹气”,我从“残月”、“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这六景,和“乌啼”、“钟声”二音入手,让孩子们来亲临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配上插图,加上诗句的讲解,孩子们开始点头:“是啊,诗人在叹气。”“所以,整首诗都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那就是……”我马上接着孩子们的体会,步步深入。“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真棒!你们已经读懂了。”我由衷地赞叹他们。后来,孩子们已经能够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读出诗人忧愁的情绪。我想,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算是比较成功了。
古诗是难理解的,尤其是这样的古诗,读好难,要读懂更难。我们作老师的要扶着学生,一步步的走进诗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并且要时时注意抓住孩子们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说不定他们的回答会更好地让自己来感悟诗中的精华,更好的引领自己走进诗,喜爱诗。
枫桥夜泊评课稿 6
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中,主要定位在诵读和理解诗意上,进入三年级后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如果仅仅限于读正确和理解诗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努力实现意义到意境、意蕴的跨越,所以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情上。
教学中,我紧抓住诗中的“愁”字展开教学,找准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紧扣诗眼,抓住“这首诗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愁,什么叫愁?(烦恼)谁在愁呢?(诗人张继)他为何而愁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愁什么”时,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乌鸦悲戚地啼叫,整个大地都被寒霜笼罩,江边的枫树,点点渔火,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孤独、凄凉、寂寞。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猜诗人为何而愁,学生猜测:他可能远离家乡,在思念亲人;他可能是忧国居民等,然后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落榜的小故事,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孤独、寂寞。
最后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学生的情感也就自然而来,也就读出了张继这种深深的愁。
枫桥夜泊评课稿 7
学校总是通过各种活动,通过各种办法为我们教师搭建张扬个性、提升自我的平台,我认为学校的每次教研活动更是我们每位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大好时机。
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大多时候都会把阅读教学作为公开课或竞赛课的.首选。由于本次教研活动时,我班的教学进度的关系,我大胆尝试进行了古诗教学,讲的是《枫桥夜泊》这首诗,也想通过本次活动与领导、同行们探讨古诗教学究竟怎样进行,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我认为本节课的可取之处在于:融方法于潜移默化中按常理,这仅仅28个字的一首诗,学生读读背背,按注释理解诗意,哪能用上40分钟,然而,我将引导学生学古诗的方法在悄无痕迹地渗透给学生,激趣导入,板书课题,直接强调“泊”在本课的读音,提问还有哪个音,只是强调,学生便很自然地熟记了这个多音字,并动笔积累在书上,然后,引导学生看着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接着初读感知,我引导学生自由反复读诗,直到读流利。再如:当学生没能很好地读出韵味之时,我采取了与学生合作读诗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了读这首诗的节奏、语气、语速。一切都不用多说,全靠学生心领神会。再如最后:引导学生把学会的同类的诗句归纳到一起,做到熟记于心,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积累。
枫桥夜泊评课稿 8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歌作品,由题目可知讲的是诗人夜晚停船于苏州枫桥时的所见所闻。全诗讲述了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枫桥,月落秋霜之夜见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听见的哀愁的声音,进而由此产生了对自身的愁、对家乡的愁、对国家的愁、对百姓命运的愁。
在介绍作者时,我联系了诗人张继所在的时代,介绍有关的历史时代背景。在备课时,我这样安排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最后感受诗人愁家国的理解上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联系,便于知人论世。令我意外的是,当我讲到唐肃宗是唐玄宗的儿子,玄宗末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家由盛而衰,诗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客徙他乡的'时候,孩子们都十分的感兴趣。这样的小插曲让古诗教学的课堂突然活跃起来。
在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关注“愁”这个字,为全诗找准情感基调。接着,以“从哪里看出来诗人很忧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一部分,首先是引导学生对诗作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然后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诗人此时的孤寂与哀愁。以“诗人愁的是什么?”来联系之前对诗人的介绍,感受诗人的羁旅之愁、家国之悲。
课程结束后,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他将诗中诗人的所见所闻进行了串讲,询问学生,如果“愁”有颜色,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从哪里感受到?如果它有声音,又是什么声音的,你从哪里感受到?虽然都是讲所见所闻,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相较于我就显得诗意多了,也更加便于学生自主的学习理解,也会对“愁”的理解更加深刻。看来,要教好一首古诗,教的有诗意,让学生学的有体会,须得多花心思。
枫桥夜泊评课稿 9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伴着乌啼、钟声,交织成一幅凄美的秋江夜泊图。“愁眠”是《枫桥夜泊》的诗眼,因为愁眠,诗人才看到月落、江枫、渔火,感受到霜气满天,听到乌啼、钟声。月落后,天地之间一片昏暗,江边枫树影影绰绰,江中渔火星星点点,霜气袭人、乌啼凄厉,景中无不带着作者的愁思。诗人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或许,只有城外寒山寺悠扬回荡的钟声,才能与诗人相伴。在教学时,我从诗题入手,引出“愁眠”,在反复品读中感受诗人内心的孤独。
一、读诗题,谈所得,引出“愁”。
“枫桥夜泊”简单的四个字,交代了地点、时间、事件。“枫桥”在苏州西北的枫桥镇,诗人夜间在此停泊。诗题不难解读,学生在课前也做了充分的预习准备,能够准确说出生字“泊”的意思。理解诗题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枫桥在苏州,距离诗人的家乡湖北襄阳千里之外。此时,诗人不是一个游客怡然自乐,而是一个科举考试的失败者。此时,夜深了,诗人独自一人,他的心情如何?”愁,自然引出。
二、读诗文,勾画面,体味“愁”。
诗人挥不去几多愁,无法入眠。正因与愁相伴、睡不着,诗人才能看到眼前景,听到耳边声。“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诗文,闭上眼睛,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看到的景物在诗中用‘——’画出来。”学生读完,我先请学生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这是整体的描绘。然后,我让学生按顺序说出诗人看到的景物“月落、江枫、渔火”,并思考“如果让你来画这些景物,你会选择什么色的画笔,怎样画”。让学生想象作画的过程,也是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情的过程。学生说“月落”在画面中不好表现,我说:“是啊,月亮落下,可不好画啊,那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张继一直守着天边的月,一直到月落。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月落就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那是忧郁、孤独、伤感。受到插图和现实生活的影响,几个学生在说画“江枫”时选择红色的画笔。我没有急着否定,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顺着学生的话:“是啊,‘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树是火红的。可是,此时月亮已经落了,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没有灯光,你能看得很远、看得很清楚吗?”学生摇摇头。“是啊,四周黑洞洞的,借着微弱的渔火,江边的枫树在诗人眼里也是模模糊糊的,会透着火红的色彩吗?”月亮已经落下,江边的枫树模模糊糊,船上的渔火星星点点,一切都不是那么清楚。“此时,在昏暗的夜色中,诗人会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诗人很孤独,在秋天的深夜,会感到瑟瑟寒风,诗人甚至感到了——“霜满天”。接着,我和学生辨析,“霜能不能满天,是不是诗人写错了,用词不当?”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诗人凄凄冷冷,感觉到霜气满天,实际上是到处都冷,没有一丝温暖啊。
三、品钟声,抒情感,解落“愁”。
“乌啼”、“钟声”是诗人听到的。乌啼透着凄凉,但是钟声是复杂的。我播放了钟声的音频,让学生感受钟声的深远、悠长,并补充了寒山寺钟声的特殊意义:过年时,夜里11点40分寒山寺的.钟声都会敲响108下,最后一声敲响正好第新年的0点。这108声钟声,预示着人的108种烦恼都会随钟声消除。“这钟声好像在对张继说:……”,写话训练水到渠成。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张继啊,请你不要再发愁了,这108声钟声之后,一切都会好的。”“张继啊,科举落榜不算什么,你还有机会。”……
寒山寺的钟声响了千年,你听,在陈小奇在《涛声依旧》中这样写道:“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歌声在教室内响起,孩子们沉浸在音乐声中,此时下课铃已响,可他们坚持要听完这首歌。我想,“枫桥夜泊”的风景和“枫桥夜泊”的钟声一定会留在孩子们的心中。
枫桥夜泊评课稿 10
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篇章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这句话,我们通常会从历史课堂上反复听到。王崧舟有一堂公开课,也在大肆渲染这句话,但不是用历史的眼光,而是从文学的角度。
好的课程,从来不用受限于学科本身。
唐朝诗歌三千万,这是在计的数目,还有被历史之流带走的呢?太多的耀眼,总容易让人遗忘。假如耀眼众多,你还能注意到一颗,那可见它的光华,已经到极致了。《枫桥夜泊》就是这样一颗明珠。苏教把它编入三年级上册语文书里,这就遇到难题,这样的璀璨,你如何能让黄口小儿体味到?
王崧舟的实录课上,从老歌毛宁的《涛声依旧》入手,再到宋明朝的名诗,倒入历史的手段,切入“钟声”这一意向,给学生以当头一敲,可以说这是非常高明的导入了。全篇非常关注“钟声”这一意象,当然也不忘点拨诗眼“愁”。
我在给化蝶班的孩子们上这首诗时,特别想借用王老的'这个模式,因为觉得自己再想不出更好的了,课时转眼一想,学情毕竟有别,王老带的五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诗境底蕴,到我们班的毛毛虫们,感悟诗歌意境上基本零基础,纵然你有三千恢弘的意境,放置于他们眼中也是一个大写的问号。所以我还是套用了自己的导入,拿同样赫赫有名的秋诗《山行》做对比,一个行山,一个泊水,一个闲云,一个愁月,一个行,一个停,这样对比不够诗意化,倒是让他们更快进入主题。
诗意的解读上,全是秉承王老一套,所见,所闻,所感,但是在“霜满天”这一意境的解读上很有分歧。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霜成于地面,水汽凝结而成,所以不可能出现“霜满天”的景象。所以有同仁认为张继此词是指漫天水雾,让张继以为“霜满天”,这样解读也符合初秋凌晨的气象,但是王老却将这一意象单独拎出来,让学生分析到“霜”并非诗人肉眼所见,而是此刻诗人心灰意冷,满目疮痍,所见所闻都是冰寒彻骨,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诗人此时并非真实见到了漫天霜,而是倍觉孤独,异地欺生,连满天的霜也如同这异地的陌生,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让他感觉被霜的寒气深深包裹。我把这一意象单独拎出来,让学生自己分析,加上物理学上的点拨,学生居然很自觉的把他归类为诗人的感觉。
三年级的孩子对错分明,还不能明确道理并非是有对与错。我在晨读教他们《垓下歌》时,告诉他们项羽被刘邦围困,死的很凄惨,后来继续教《大风歌》的时候,他们知道是刘邦的诗时,非常生气,觉得刘邦是个大坏蛋,不要学他的诗。所以在这里我本来想补白一句“诗本千家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后来想想还是作罢,这种凝聚复杂的愁绪,若非岁月的沉淀,是无法体会的。
而我所教,唯图异日,他们与异地求学求生,偶遇一桥,偶闻一钟,偶逢寂寥秋季,各种感慨涌上心头时还能记起年少时的一首《枫桥夜泊》,聊胜万般愁绪,无言可说。
枫桥夜泊评课稿 11
《枫桥夜泊》的教学,教师开篇以一段悠扬的古乐引入,瞬间将学生带入到古诗那悠远的意境之中。在初读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个别读、齐读等,让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的感知。
在理解诗意时,教师巧妙地借助多媒体展示了枫桥、寒山寺等图片,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对于诗中的重点字词,如“愁眠”“对”等,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上下文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用词的精妙。
课堂的亮点在于对诗境的.感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诗人,置身于枫桥边的夜晚,感受那江上的渔火、夜半的钟声,使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与诗人同悲同愁。同时,教师还引入了一些关于诗人张继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当时落第后的心境,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中蕴含的孤独与忧愁。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朗读指导方面,虽然形式多样,但对于朗读的情感层次挖掘不够深入,学生的朗读未能充分体现出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在课堂时间的把控上,后半段略显仓促,导致学生对诗歌的拓展延伸部分未能充分展开讨论。
枫桥夜泊评课稿 12
本次《枫桥夜泊》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了较高的文本解读能力。在导入环节,通过讲述张继落第后的经历,引发学生对诗人创作心境的好奇,为深入学习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诗歌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对诗句的细致剖析。从“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自然景象描写,到“江枫渔火对愁眠”中诗人情感的'融入,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品味,让学生理解了诗歌由景及情的写作手法。例如,在讲解“霜满天”时,教师不仅仅解释字面意思,还引导学生体会其营造出的清冷、孤寂氛围。
教师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讨论“钟声”这一意象时,小组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从听觉角度分析其对诗人的触动,有的从文化内涵角度探讨其蕴含的宗教意味,丰富了对诗歌的理解。
不过,这堂课也有可改进之处。教师的课堂语言虽然较为精炼,但有时语速过快,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节奏。在教学方法上,对于一些基础稍差的学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更强的辅助手段,如角色扮演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枫桥夜泊评课稿 13
这节《枫桥夜泊》的教学课,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魅力。在教学伊始,教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朗诵全诗,将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在讲解完本诗后,适时引入了其他描写羁旅愁思的`古诗,如《宿建德江》等,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这类诗歌的共性与差异,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了对古代诗歌文化的理解。
教师还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播放一段寒山寺钟声的音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诗中的“夜半钟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但教学中仍存在一些小瑕疵。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的评价语言有时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的鼓励与引导。在课堂互动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其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更加注重评价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枫桥夜泊评课稿 14
《枫桥夜泊》的这堂课,教师在教学流程设计上较为合理。首先,从介绍枫桥和寒山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背景入手,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进入诗歌正文的'学习。教师采用了问题引导式教学,如“诗中哪些景象让你印象深刻?”“诗人为什么会愁眠?”等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诗歌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查阅注释等方式,逐渐理解了诗句的含义,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到诗人的孤独、惆怅之情。
教师在课堂上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对诗歌的韵律、节奏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例如,通过划分节奏、重读关键字词等方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然而,在教学中,对于诗歌中意象的深度挖掘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比如“江枫”这一意象,除了表面的江边枫树之意,其在古代文化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从而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枫桥夜泊评课稿 15
在这节《枫桥夜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现出了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从课堂的整体氛围来看,教师通过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诗歌教学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诗歌。一方面,从诗歌的.字面意思出发,让学生理解诗句所描绘的具体景象;另一方面,从诗人的情感角度入手,通过分析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等,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在诗中所寄托的羁旅之愁、落第之痛。例如,在讲解“姑苏城外寒山寺”时,教师不仅介绍了寒山寺的基本情况,还讲述了寒山寺在当时文人心中的特殊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选择这一意象的深意。
教师还组织了诗歌朗诵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朗诵中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和韵律。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这堂课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关于诗歌的写作手法部分讲解得略显单薄,如情景交融的手法只是简单提及,没有深入分析其在诗中的具体体现和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教学时间和深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
枫桥夜泊评课稿 16
本次《枫桥夜泊》教学课,教师的教学特色鲜明。在导入环节,以一个关于枫桥夜泊的传说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古诗与绘画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尝试用画笔描绘出诗中的景象。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们画出的作品各具特色,有的突出了江上的渔火,有的.着重描绘了枫桥的轮廓,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教师还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经常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如果你是诗人,在那个夜晚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价不够全面和深入,只是简单地表扬了部分学生的创意,没有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作品评价环节的设计,使评价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枫桥夜泊评课稿】相关文章:
一夜的工作听课评课稿(精选5篇)07-18
复习课评课稿10-11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4-23
美术评课稿经典01-28
《春天》评课稿05-07
英语评课稿(经典)01-06
印度评课稿07-28
《松鼠》评课稿06-29
《家》评课稿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