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评课稿(通用1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我们应该怎么写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季之美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季之美评课稿 1
听了潘老师上的《四季》一课,我感到汪老师她对课文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和思路还是清晰。
1、注重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如开始上课时,潘老师先问学生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什么地方观察到是秋天。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发现大自然,接着让学生直观的欣赏优美的春、夏、秋、冬的风景图,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四季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
2、重视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四季》是学生刚刚接触的语文课文,所以汪老师在设计中也进行了精心处理,本节课中汪老师在教法上打破了以往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以往学习课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孤立的认识生字词,再指导朗读课文。本节课,汪老师将生字词随同课文的句子一起学习,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识字,落实扎实。同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汪老师事先让学生在句子中拼读生字,在,这样学生就有一定的语境。但本堂课上的效果还是缺少,由于学生刚刚从简短诗马上到课文学生的`读书方法还是掌握不够汪老师也感受到了,于是汪老师就马上进行逐个认识,让学生说说识记方法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识字,从而达到巩固识字的目标。
3、指导朗读,形式多样。大家知道,现在学生唱读的现象比较普遍,汪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形式是多样的,有指名读、教师范读、小组、开火车读等。在读中注意了纠正学生的唱读现象。
4、注重拓宽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如在讲“春天”这一部分时,老师提出了“草芽还对小鸟说些什么呢?”这一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但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去思考,如,“桃花对小鸟说……”,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桃花是什么颜色?”,从而让学生根据颜色说出:“桃花红红,它对小鸟说:‘我是春天!’”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谁能把书中的‘小鸟’也换掉?”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答,互相启发思维,充分展现自己。
四季之美评课稿 2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见到学生有这样的现象,读了很多的书籍,读了很多的优美的篇章,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却捉襟见肘,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我的观察,最基本的`就是在实际的运用中毫无方法,结合寻找20-最美童诗的实际情况,我执教了童诗课《四季之美》。
本节课的设计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去找寻写作和表达地一些密码,我设计了三种情况,第一就是相同句式的文章改写,第二,抓住题目和中心句,第三就是转化内容和想象画面,通过这些方法的指导给予学生在写作中一些最简单的,最实用的的技巧,这样在学生们阅读文章时可以不自觉的就关注到自己需要提炼和提取的信息,这样通过关注关键词语,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文字的敏感性,达到化为己用的目的。
一节课上下来,我感觉这节课还是有许多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一:抓住学生的学习诉求,以贴近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在智慧的课堂上生长。
二:关注学生的语用表达,以自由和开放的教学方式,大胆地,让学生去表达,去思考,去想象。
三: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共同体中来,使教学达到全覆盖,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表达。
在这节课上,语用的表达很丰富,然而留给学生创作的时间还不足,可以延伸到下节课,这样就可以使童诗指导课更丰满。
四季之美评课稿 3
这是一节能较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而又充满情趣,具有时代气息的低段阅读课,这节课在设计中有以下特点:
一、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遵循“读书内化”的阅读教学规律,本课设计了“初读──精读──熟读──背诵”四个环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直接地、反复地接触课文。从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到有感情地朗读,到择段背诵,以至全文背诵,“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指导思想和训练的层次性十分明确。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强化阅读教学的多功能,在读中识字、学词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进行口语交际,拓展想象,学会合作、创新、竞争和评价;在读中认识四季,抒发爱美的情怀。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知识、长本领、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二、努力开掘语文学习的丰富资源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丰富的、整合性的、视野开阔的情境中学习语文,能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教学,在课前要求学生了解四季的知识,画画自己最喜爱的季节。在课堂上,他们借助图、景理解课文,学习语言;观看动画课件,展开想象;朗读课文,练习说话。这些充盈着情感的教学,引发了儿童的共鸣,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学习实践。课未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系已有的经验仿编儿歌,激活儿童的求异思维,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运用语言的规律,享受美的情趣和创造的乐趣。整节课的教学,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实现了课内外、学科间、学习与生活有机地联结、贯通、互补,语文课堂教学也因之更充实、更具活力。
三、改革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阅读教学是个性化行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以学定教,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一是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然后再选择自己的伙伴进行合作学习,学习的结果也让学生自己汇报、补充,教师只是中国拨作用。二是评价权。学生的朗读,发言尽量让他们去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活动形式有个体独立、同桌之间、群体小组、男女生分队、自由组合等等,教法生动活泼,学法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与交往是发展的源泉。”这些活动有静有动,实效性强,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由于没有拘束、强制,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在动静相间的活动中,在自主与合作、主动与互动中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大面积地参与,自始至终地参与,差异性地参与,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世界。
四季之美评课稿 4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以及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就必须带着这两个读写目标,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让学生学会方法,为后面的习作学习做准备。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参书上的要求以及班级学生学情,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主要分为谈话导入、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再读课文,梳理脉络、品读“春天最美是黎明”这几个部分,教学设计整体上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
教学结束后,我先是做了教学设计的陈述和简单的反思,然后各位老师们非常中肯地指出了我的'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结合各位老师们的评价,我对《四季之美》这一课,作出了如下教学反思:
一、我抓住了“美”这一条主线,让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后,体会作者笔下的语言文字美、韵味美、选材美。朗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自由朗读、默读、配乐读……熟读成诵,最后结课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背诵出第一自然段。
二、课时观念明显,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在教学设计上紧扣第一段进行品读,抓住其中的动态描写体会春天黎明的景致。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动态描写的好处,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口头加动词的练习,使学生明白在描写景物时,运用动态描写会使句子更丰富、更生动,也为句子增色。
三、课堂配乐范读美、版贴美、教学课件图片美……整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把听课老师和学生们带入美的情境之中。
以上是我这节课做的比较好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不足,如:课堂教学语言有时有点啰嗦,如果简练一点,少重复学生的话,多一点点评式的语言会更好。
还有点忽视了课堂生成和学生主动性地发展,有些简单的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他们去表达,这样效果会更好。
四季之美评课稿 5
在对五年级的学情、认知水平有了大概的了解后,教学有了起点,聚焦问题,写景的文章究竟应该如何教呢?
在进行写景类课文教学时,可以在具体课文教学前,增加了单元导读课,目的是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写景类文章归类学习的意义,了解写景类文单元归类的学习要求,进一步提高学习写景类文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他们真正地学会和会学。
待单元课文学完后,在最后一课时进行单元小结,帮助学生回顾归纳写景文的特点,归纳学习写景文的方法策略等。在此基础上,还可在课外阅读中拓展其它类型的写景文章,帮助学生打开阅读思路和写作思路,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习作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写景的文章,我们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体会文章所描写的景物的美丽,让这美景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感受作者是如何把美景写出来的,即文章的表达方式。
学生活动特征:初步领略,直观感知——自由朗读,整体把握——默读体会,小组交流——品读交流,入情入境——回归整体,梳理写法——巩固练笔,内化提升。
认知动态过程:初步感知——整体把握——默读理解——交流体会——梳理写法——巩固内化。
我们如何操作呢?
具体的操作流程:
一、在朗读想象中受到美的熏陶
1、立足文本感受美学习写景类的课文,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感悟景物的美好,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努力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充分地去品读感悟。首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进行自学,抓住关键词句圈圈画画,理解景物的特点。
2、超越文本想象美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观看视频,视听相结合,想象奇景,进一步丰富头脑中的画面,努力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
3、朗读文本表现美在学生充分感悟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教师通过适当的评价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这样,通过默读——品读——美读,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帮助学生真正享受到了美的乐趣和陶冶。
二、在品读感悟中习得言语智慧
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揣摩写作方法,积累优美词句,从中习得语言表达的规律。如词语的准确运用,比喻、夸张修辞方法的感悟以及对比衬托手法的使用,从中获得写景类文章的语言表达规律,为自己今后的习作打好基础。
三、在互动探究中不断渗透学习方法,让结构意识更加的清晰。
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学会学习帮助是很大的。因此,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把前期初步掌握的学习写景类课文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篇课文中。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意识的前移到学生的预习过程中。教学过程中采用阅读写景类文章的基本方法进行推进,达到螺旋上升。这样在教学中落实了学法指导,真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针对写景文,还引领大家聚焦写景,感受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展开讨论。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论及诗词所表现的境界问题,成为我们展现了宋词的极大魅力所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不在于作品中是否包含了“我”这个主体的存在,它舍弃了“我”在词中所占有的地位和作用,抛却了“我”的主观标的,类似于文学写作中的“全知视角”,有上自下的“俯视”万物。但这样的“俯视”中却包含了“物”与“我”的关系——“我”观察“物”、“物”作用于“我”的情感特征和审美范畴。
王国维原文如下: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的表达,分别出自欧阳修《蝶恋花》和秦观的《踏莎行》,词的意境里包含了作者对“花”和“秋千”借以情感寄托的表达,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情感。“花”蕴含了作者的相思之情,“秋千”有勾起了作者的回忆和思念,让客观的“物”寄托了人的感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分别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和元好问的《颖亭留别》。这是王国维最所尊崇的“无我之境”的诗词一类。这一类的诗词在王国维看来,是“物”与“我”的相容和化境,达到了作者和所借以描述的实物的融汇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在诗词里,看不出是描写“物”还是表达“我”。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能代表这类作品的特征,似乎有人的行为表达,但更多的是在“无心”和超脱自然的状态下,性情的自发流露,“南山”亦并不是物的南山,它在诗词里是“心”向“远方”的拟物和归宿。
其实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自然是情与景,意与象统一的,如果完全脱离情感那其实意象是难以被接受和理解的,艺术的内容美又从哪谈起呢?而且他本人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了解了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再进行文本解读,教材设计,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季之美评课稿 6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本文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字音字形等,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学、互学等方式来解决。词语理解方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引导他们掌握预习方法。
教学中,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但理解一篇日本作者的散文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情朗读、延伸联想等策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四季之美。
此外,我还努力引导学生揣摩写作方法,积累优美词句,从中习得语言表达的规律。如,词语的准确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对比、衬托手法的使用,从中获得写景类文章的语言表达规律,为学生今后的习作打好基础。
四季之美评课稿 7
《四季之美》这篇散文,语言非常优美,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作者清少纳言以她独特的视角、细腻的表达为我们呈现了四季的独特之美。作者选择了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春天——黎明”动人的是色彩的美,天空的柔和与云彩的鲜亮互相映衬。“夏天——夜晚”迷人的是萤火虫的翩翩飞舞,月夜、暗夜、雨夜都无妨,哪怕是星星点点朦胧的微光也足够唤起美的感觉。“秋天——黄昏”感人的是夕阳照山时的点点归鸦和比翼联飞的雁字,还有风声虫鸣的合唱。“冬天——早晨”可人的是手捧温暖炭火的心情,这是下雪时、下霜时,甚至无雪无霜时都需要的。四时琐屑,信笔写来,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温暖,冬天的和谐,都细腻真挚,溢于言表。不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是不会写出如此文字的。
一、设计思路
1、《四季之美》是部编教材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单元教学目标重在感受景物描写的动与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本次教学是定位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此类文章的基础上设计的,旨在让学生就散文这一特殊文体,静静品读、慢慢体会。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让学生学会方法,为后面的习作学习做准备。
2、以“美”为线索贯穿全文,开启寻“美”之旅。最终板书组成“美”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发现美”,更要学会“表达美”。
二、成功之处
1、绝大多数孩子对四季景色比较熟悉,但让他自己来介绍四季的特点又有一定的难度。怎样让五年级的小学生走进四季,与四季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呢?在教学中一方面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借助视频、图片直观地展现了四季景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美,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文字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四季的感知认识。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等。让学生通过朗读从感官到内心体会到四季景色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文章语言的精练和优美,从而感受四季的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我抓住了“美”这一条主线,让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后,体会作者笔下的语言文字美、韵味美、选材美。朗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自由朗读、默读、配乐读……熟读成诵。
4、课堂配乐范读美、板贴美、教学课件设计美……整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把学生们带入美的情境之中。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时间分配上还稍欠缺。由于课堂的交流和品读用时较长,因此在仿写这一环节的时间就显得有些紧张。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堂课,我会在品词析句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品读,读出作者的心思、性情、襟怀,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从对话中照见自己:是否有作者那样的的眼光、思考和生活态度?如此,散文才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世间万物之“美”,用真情实感表达世间之“美”。
四季之美评课稿 8
《四季之美》是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是《枕草子》第一卷的第一段内容。作者按季节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景致微妙的动态变化。感情细腻真挚,字里行间充溢着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执教前,我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分析学生学情,紧扣单元要素和活动主题,确定了教学思路。首先以优美的导语、精美的图片导入新课,营造了一种美的境界;字词学习环节,充分利用智慧课堂功能,以练习题和小游戏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再根据学生交流的`易错字进行写字指导与点评;在初读课文时,梳理课文脉络,把握作者描写的景致;接下来重点品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以抓关键词、图片展示、朗读想象、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文本,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以及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最后由读到写,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下自己心中最美的景致。
教学后,我认真聆听了各位听课老师的中肯意见,进行了深刻反思:
一、运用“智慧课堂”,提高课堂实效,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中,我立足学生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用足用好为前提,充分发挥了“智慧课堂”的优势。在字词学习环节,我一改传统字词教学模式,向学生推送预习检测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完成练习题和小游戏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字词预习,再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拔,巩固。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写字指导和读写结合环节,让拍照上传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互评,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评价者,学生写得特别认真,评得公正具体。在文本品读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交流、感悟,适时地在大屏幕上进行圈划、批注,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的含义,从而对句子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二、精心设计语言,补充图片视频,营造美的境界。
这是一篇描写四季之美的精美散文,景美、文美。因此,在教学中,我便希望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语言,用心搜集的精美图片和视频,以及优美的配乐朗读,营造出一种美的境界。新课伊始,我以优美的导语、精美的图片,导入课堂。品读课文时,则通过抓关键词,展开想象、图片欣赏等方式,让学生品味景物的动态变化之美;再通过声声入耳的想象朗读、配乐朗读感染学生,更深地领悟作品的言辞之美。在仿写之前,则以一段优美的解说,带领大家走进视频中的四季之美,让学生切身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有了这充分的铺垫,之后的练笔便水到渠成,学生纷纷将眼中的美景,诉诸笔端,为大家呈现出一段段优美动人的文字。以“美”贯穿课堂始终,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创设生本课堂,实现自主学习,促进能力发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中,我一切从学生出发,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写字指导时,我让学生交流难写易错字和书写注意事项;文本学习时,我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交流感悟;朗读指导时,我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读出情感;读写结合时,我鼓励学生写出心中最美的景致。此外,我还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适时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引导,不仅使反馈落到实处,也有效训练了学生的点评能力。
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本次教学也自然存在许多不足:如品读第一自然段时,对“泛”字的解读不够准确;学习第二自然段后的填空练习未能发给全体学生完成;板书设计考虑不够周到,最后呈现的内容不够完整等等。
但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要特别感谢教研员束小娟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学校同事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诸位听课教师的用心点评,这让我有更多的收获和思考,并努力将所思所得运用于今后的教学中。
四季之美评课稿 9
《四季之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四季美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体会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我的.教学目标,首先,我在课前已要求学生查阅有关的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四季之美诗词、文章,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对四季美的感性认识。
其次,为了更好地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一方面,我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以时间为顺序感受四季独特的美,抓住题眼“美”字;另一方面,我还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由于品读优美语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于是,我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此外,我还出示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这些优美的句子,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即使学生和老师是多么喜欢这篇课文,如果朗读不够投入,那种诗情画意的画面感依旧没法出来。这就要求,老师朗读的基本功必须扎实进行,其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泛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
四季之美评课稿 10
《四季之美》是第七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王荣生教授说:“我们阅读散文就是要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思所感。阅读散文,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要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的情思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思量与感悟。”依据文体特征,结合课后题、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及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并进行随文练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于文本细微之处发现四季独特的情趣并表达这种美,课堂生成也很美。
美在生活处处细留心。课堂伊始,我请学生介绍作者清少纳言。从大家的表情中,我知道学生没有提前查找作者资料,这也在我的预设之中。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女生举起了手,她说《四季之美》这篇课文选自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对话中得知这位同学是从课外书中获取这个信息。语文就是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难能可贵的是她能够将课文中的人事景物与阅读结合起来,并随时将有用的资料储存在自己的知识宝库中。顺着她的介绍,我补充了作者作为女官的生活及人们对她的评价,看着同学们认真聆听的眼神,我知道学生已经走进了文本。
美在细微之处的发现。本节课的重点是体会作者眼中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课堂上,学生们能够细心品读文本,抓住关键景物、事物来体会作者眼中的四季之美。春之美,学生大都能抓住三个带有画面感的动词感受了天空的色彩美,并在我的启发下,关注到叠词的运用让文章更有韵味。夏之美,学生能关注到萤火虫的翩翩飞舞,感叹于作者所描述的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中,萤火虫的动态美!秋之美,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为何“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猜测可能是鸟宝宝在等她,也可能是乌鸦疲倦了想回去歇息-------冬之美,学生能关注到熊熊的炭火和闲逸的心情,但对于炭火的变化关注甚微。其实,这处也体现日本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物哀之美,比如樱花最美的时候,也正是立刻要凋谢的象征,日本的很多文学中都有类似的描述,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我没有渗透。四季之美,学生对冬之美的感触似乎没有前面三个季节那么敏锐。
美在独特细腻的表达。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把握还不太准确,这也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学情,因为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初步感知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如何解决这个难点?板书是一个很好的支架。借助板书让学生观察,四季最美的时间段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学生回答有独特、短暂、悠闲、安静等;再将最美的景致对比观察,就能发现本文独特的写法——以静衬动。回过头来再次关注文本的表达手法,学生对动态描写了然于心。梳理写法后进行随文练笔。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学生的小练笔却让我惊喜,诗意的表达,细腻的描写,甚至动态描写的运用,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
《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描写的意境无疑是美的,作者的写作手法更是独特的,但我觉得最美的还是课堂上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无声胜有声的思维脉动,以及侃侃而谈有理有据的表达及诗意的描述,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聆听,用心发现。
四季之美评课稿 11
昨天听了刘老师执教的《四季之美》这节课,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今天听了刘老师的《四季之美》第一课时的教学,刘老师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魅力。
在本节课中,刘老师总是有条不紊,积极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在她的指导下,书读得越来越好,对同伴的评价也越来越精准。用“找相同”的方法,让一节初步学习动态描写的课妙趣横生。
在课后评课中,刘老师说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准”,她能准确把握本课目标进行教学,让孩子真正学有所获。教学方法上是“精”,我们课上总爱采用很多的方法,可有些方法并不适用,不懂得如何取舍,刘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教学准备上是“足”,一节准备充足的课老师上起来很有底气,同时做好很多预设,在课上能收放自如。
印象最深的就是刘老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使用上,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说,发挥老师、组长和其他组员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中真正能够有收获。
同时,老师要多参与到小组中来,发现火花,点燃学习热情。
以上都是我个人不成熟的一些看法,如有什么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
四季之美评课稿 12
今天有幸聆听了刘璇老师的《四季之美》,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四季之美》的作者清少纳言心性敏感,对外界事物感受力强,同时又充满女性的宽厚慈爱,因此,到了她的笔下,她选择了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不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是不会写出如此文字的。
刘璇老师充分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基本功扎实。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一、以读带讲,促使学生感悟
作者清少纳言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她用自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四季的美。刘璇要求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想一想: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分?你的理由是什么?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去独立思考。
接下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全班交流。此时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深入挖掘教材,将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
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那么,刘璇老师就结合新课标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在你的眼里四季最美的是哪些时刻?请你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文中的语言去说一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观察自然的习惯。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1、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环节上做得还不是非常到位。当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的时候,就应适时指导学生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感受。还比如,让学生互相评价一下自己的朗读有哪些需要调整、改进的地方。这时如果能够在学生和老师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老师范读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感悟作者眼里四季之美,让群体通过有感情地读来获得内在的感悟、体验,达到资源共享,课堂教学将更加“丰实”。
2、激励评价不够及时,导致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当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协调合作,体会四季之美,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以上都是我个人不成熟的一些看法,如有什么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
四季之美评课稿 13
《四季之美》评课稿今天有幸通过远程直播聆听了《四季之美》这一课程,感受颇深,获益不少。《四季之美》的作者清少纳言心性敏感,对外界事物感受力强,同时又充满女性的宽厚慈爱,因此,到了她的笔下,她选择了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不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是不会写出如此文字的。执教老师充分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基本功扎实。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一、以读带讲,促使学生感悟。作者清少纳言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她用自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四季的美。老师要求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想一想: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抓住中心句体会情感。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去独立思考。接下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全班交流。此时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表现春、夏、秋、冬美好段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总结内容,简化内容。老师将每一个季节引导学生用三字词语凝练概括,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积极,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智慧与灵感得到高质量碰撞。上好一堂课融合了老师的文化底蕴,融入了老师的情感柔软,融合了智慧和气度,可以称之为是一堂能激发人思考的优秀课。
四季之美评课稿 14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见到学生有这样的现象,读了很多的书籍,读了很多的优美的篇章,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却捉襟见肘,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我的观察,最基本的就是在实际的运用中毫无方法,结合寻找20-最美童诗的实际情况,我执教了童诗课《四季之美》。
本节课的设计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去找寻写作和表达地一些密码,我设计了三种情况,第一就是相同句式的文章改写,第二,抓住题目和中心句,第三就是转化内容和想象画面,通过这些方法的指导给予学生在写作中一些最简单的,最实用的的技巧,这样在学生们阅读文章时可以不自觉的就关注到自己需要提炼和提取的信息,这样通过关注关键词语,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文字的敏感性,达到化为己用的目的。
一节课上下来,我感觉这节课还是有许多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一:抓住学生的学习诉求,以贴近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在智慧的课堂上生长。
二:关注学生的语用表达,以自由和开放的教学方式,大胆地,让学生去表达,去思考,去想象。
三: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共同体中来,使教学达到全覆盖,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表达。
在这节课上,语用的表达很丰富,然而留给学生创作的时间还不足,可以延伸到下节课,这样就可以使童诗指导课更丰满。
【四季之美评课稿】相关文章:
四季之美评课稿11-28
优选四季之美评课稿11-24
《四季之美》评课稿(精选5篇)07-10
四季之美评课稿(精选10篇)11-06
四季之美评课稿(精选6篇)04-27
四季之美评课稿6篇09-27
四季之美评课稿[精华6篇]09-11
四季之美评课稿(通用12篇)05-17
四季之美评课稿范文(通用10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