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评课稿(精选1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评课稿,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那么优秀的评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玲玲的画》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玲玲的画》评课稿 1
《玲玲的画》是第七组中的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来编排的。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课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执教老师以“为什么玲玲在画被弄花了的地方画上小狗?”这个问题上做足了文章,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理解。同时,老师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在读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故事蕴含的道理中受到教育影响和启迪。《玲玲的画》这堂课,以识字、写字、朗读课文为教学重点。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的过程,自主学习生字。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采用开火车读词语,给生字重新组词,读生字的方式,检验了学生的识字效果。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老师还抓住重点句子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带着感受读文,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执教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强,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的'评价用语也很到位。而且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达到了教学目标。
这堂课的教学有这么几个优点:
1、识字教学较好,特别是用词语形式出现的,使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了,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抓住重点词句,突出重难点,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以不同方式读,在读中体会玲玲的心理变化过程。
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读,一节课让学生共读了七遍。第一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并画出生字。第二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第三遍精读5到10自然段。第四遍分角色读课文。第五遍是浏览读课文。第六遍齐读最后一段。第七遍默读全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最后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注重了写字指导。指导比较到位,教师适时进行示范。
5、采用的是疑问式导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6、视学生的互读互评。
7、板书活泼,使学生一目了然。
8、评价语言好。
《玲玲的画》评课稿 2
林老师执教二年级《玲玲的画》,以全新的思路,巧妙的整合,把阅读理解与识字写字,语言表达与思维练习融会贯通,教师教得灵活,学生学得带劲,观者听得有味!单单的生字词教学就让人印象深刻。
一、顺学而导,兴趣盎然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说说读完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端详”是什么意思?“评奖”是什么意思?“脏”为什么是月字旁?“糟”为什么是米字旁?鼓励学生自由地真实地提出自己的不懂,才显得有真正的教学价值。
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当场提出多音字“脏”,结合“心脏”解释偏旁,真正做到了顺学而导。再提炼“弄脏”“动脑筋”“一等奖”三个词,让学生质疑。再现了生字词,并学会了提问。
二、结合阅读,理解生字词
1、理解“端详”一词时,先观察“我家的一角”,看到了什么?像我们刚才这样仔细地看,叫什么?课文中有一个词语,谁发现了?仔细地看就叫“端详”。她通过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端详”。读好玲玲端详时候的“美滋滋”。
2、“不早了,快去干什么?”这就是“催”。老师又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催”。
三、发现规律,巧学方法
1、“水彩笔‘叭’的'一下……‘趴’……”,为了区别两个生字“趴”和“叭”,老师故意装糊涂,我可分不清楚,谁来帮帮我?鼓励孩子有自己理解方法来区别生字,再出示顺口溜“有口一声叭,有足地上趴”。试着编一编“哇、洼、娃、蛙、挂”这几个字的顺口溜。再结合“叭”和“哇”想想其他的形声词。老师用“区别比较,编顺口溜”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生字词。
2、最后整体出示所有的生字词。整理归类。后鼻音和其他的,左右结构的字和其他结构的字。不断改变“生字复现”的方法。
总之,二年级的孩子还是喜欢轻松、多样的方式学习生字词。他们最不喜欢每天都一样。所以,老师要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生字教学,既要保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又要渗透学习生字词的方法,这样才会有较好的识字教学效果。
《玲玲的画》评课稿 3
五月五日吴主任所执教的《玲玲的画》一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主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美丽动人的童话,有流传千古的寓言,有常见的生活小事,也有发人深省的名人轶事。学习完整组课文,要学生懂得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这篇课文写的就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玲玲把准备参加评奖的画弄脏了,已没有时间重画一张新的了,玲玲很着急。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课文篇幅不是很长,内容较易理解。我觉得吴主任执教的这节课整体安排合理,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和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很到位。教学上有许多好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
一、上课开始带领学生看目录读课题知道本组有哪几篇课文,并让学生读本组的导语,思考本组课文都是介绍关于什么内容的,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本组的主题。
二、生字词环节抓住音形义进行教学。首先读课文下方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说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的,读准字音;接着边读边想记这些字的.方法,由于本课生字少字形又不复杂,吴主任没有逐个字让学生识记,避免了毫无难度的单调的记字过程,而是直接让学生以组词的方式来巩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对于生字的掌握比较扎实;然后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在读完词之后,重点教写“糟”这个字;之后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词的意思,并由其他学生帮着解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最后,由词语“催促”很自然的回归到课文当中,设计巧妙。在教学词语时,重点抓住“端详”“催促”这两个词语,第一个词回到文中找句子朗读来理解,第二个词则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方法灵活多样。原来生字的教学并不是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到了二年级生字教学与一年级有些不同,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可以归类识字,记难记的字,由字扩词,结合每篇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问题的巧妙设计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印象深刻的有“家人催促过你做什么事?”“你猜猜玲玲会想什么呢?”“如果你是爸爸,此时看到玲玲满意地笑了,你会说什么?”“你就是玲玲得了奖,你这幅图是怎么画成的呀?”“听了玲玲的介绍,你要怎么夸夸她?”……这些问题有的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有的让学生角色扮演,使其融入课文中的角色中设身处地的体会人物的心理。问题深入浅出,学生乐于表达。
四、读书形式多样,目的明确。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指名开火车读检查读书情况;由重点词找出句子品读感悟;分角色自由练读自读自悟;师生分角色入情入境读;齐读重点段落,理解爸爸的话。
另外,通过听课我知道了细节处理也很重要,课前要认真钻研文本。如:“叭、趴”的读音;“又”字说明催促不只一次;“能在那儿画大象吗”;“坏事”指什么样的事等。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抓准重难点,细节也不能忽视,有时它们还会成为教学中的亮点。
《玲玲的画》评课稿 4
《玲玲的画》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组中的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来编排。
课文记叙的是生活中的小事,对话较多。整节课,李老师坚持“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这一线索,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边读边感悟语言,理解玲玲的情感变化。在玲玲动脑筋修改了画后,李老师让学生对比两次满意的不同,之后安排的《粗心的小画家》律动使学生在半节课的学习后能稍事休息,放松一下身心,从而精神更饱满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这一环节的设计更适应了二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
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李老师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后,抓住“坏事”、“好事”让学生思考各指的是什么,再找“坏事”变成“好事”的秘诀进行品读。接着在拓展练习“帮帮忙”环节中,李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悟得的道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更加深了对本文道理的理解。最后以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作为结束,再次呼应了主题。这样使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懂得了生活中只要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以说是一节成功的课。
《玲玲的画》评课稿 5
开学前有幸参加了新基础教育培训,也坚持每天认真阅读《语文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本书,一天几页,圈圈划划,颇有收获。理论知识一天天在增长,但怎样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我开始先从生字教学做尝试。9月中旬,在班上讲了《玲玲的画》第一课时,主要讲授认读生字,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奖”字。贺校长、赵主任和赵老师来听课,课后对我提出了很多建议,真得是受益匪浅。
老师们对我这堂课的评价是思路清晰,层次合理,尤其是将认读生字编成一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儿歌,非常巧妙。儿歌的内容是这样的:“玲玲小画家,端详这幅画。爸爸又在催,快去睡觉吧!叭的一声响,把画弄脏了。明天要评奖,另画来不及。爸爸在看报,过来想办法。花狗懒洋洋,画面更漂亮。只要肯动脑,坏事并不糟”。确实编这个儿歌花费了我很大心思,也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很好的让这首儿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只是让学生读了一遍,学生读得很好后我只是简单做了评价,并告诉孩子这是一种新的帮助识字的方法。孩子还有兴致想再读,我却急着往下进行,让孩子读带生字的课文句子。赵主任课下和我交流时说,其实孩子已经把这些生字认识会了,这首精心设计的儿歌已经是生字回到了课文,没有必要再让孩子训练读课文句子来练习认识生字。是啊,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运用多种类结构方法教会孩子识字,当孩子已经能够自主识字时,就不要反复要求孩子读读读。
此外,在课堂上,我对孩子的评价还不够具体化,要求孩子的`答案还过于死板,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新基础教育的学习道路还很长,只有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不断实践反思,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不断提高。
《玲玲的画》评课稿 6
《玲玲的画》是一篇具有哲理性的课文,不仅是对学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其实对我们成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他通过玲玲妙笔生花的画画过程,来告诉我们其实事情并不是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动脑筋,还是有解决的方法,还是能够把他变好的。他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把坏事变成好事。但是由于我的准备不够充分,对教案不够熟悉,以至于在上课的时候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教学不够扎实,知识点没有落实。
1、在进行“玲”字的教学时,字音没有落实。“玲玲”应该读轻声,后鼻音,也没有进行指导,只是一读而过,不够扎实。在进行“玲”字的拓展时,“领、零、铃、岭……”等字是以字的形式出现,而不是词的形式,这对学生来说印象不够深刻。在进行积累读的时候也出现了字音读不准的情况。如果说此时以词语的.形式出现,对学生的印象应该比较深刻,也有利于学生对形近字的积累。
2、在进行词语检查时,对难读字音及多音字落实不够到位。我的词句检查是分两步走的,第一部是词语。但在ppt出示词语时,我给生字全部注上了拼音,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已经没有必要,只需要将重点字音予以指导标注即可,但我只是一带而过,并未重点指出。比如说“催促”两个都是平舌音,学生在读的时候已经出现问题,但我并没有领着全班将其落实,只是稍加纠正,这是不够的。其次是对多音字“脏”的教学,也不够落实,还是PPT的问题,没有以词语的形式出现。而形近字“叭”和“趴”进行比较教学时没有将他们的意思与偏旁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学不够到位,学生印象不够深刻,知识点难以掌握。
二、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1、指导第一小节朗读时,叫了几个学生读,但这几个学生的朗读并没有将玲玲满意的心情读出来。而我并没有进行示范或指正,只是草草带过,可以说指导不到位。如果在学生朗读不到位的情况教师进行一下范读,突出重音,学生再进行朗读,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真正有效果,而不是走过场。语文学习最忌走过场,要的是扎扎实实的教学。
2、除了第一小节朗读指导不到位外,对第四小节、第八小结的朗读指导都是有所欠缺,不够到位的。第四小节因为玲玲的着急、伤心“哇地哭了起来”这种伤心、着急的心情学生没能很好地读出来。第八小节中“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这句话中玲玲失而复得的高兴心情都没能指导到位。其实知道不到位的原因就在于我着急将课文上下去,不肯花时间在学生的朗读指导上。为上课而上课,还是没有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这是新教师最容易犯的错误,我也不例外。只有真正脱离了教案,做到位学生而上课才能真正地上好课。只有做到认真、扎实才会有进步。不光是我会进步,学生也同样会进步。
三、对学生的点评不够准确,评价语不够恰当。
1、对学生的朗读评价不到位。朗读不好,不好在哪里没有明确点出来,这样的评价是不利于学生朗读的进步,也会造成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到位。比如说在进行第四小节的朗读评价时,一个学生读得并不好,没有将玲玲伤心着急的心情读出来,我只是说:“你读得不错,谁能比他读得更好?”这样的点评是不负责任的,不错不错在哪里,如果还有提升的空间,那么又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2、同样如此,在最后的总结,讲故事的环节,我的点评也同样不到。学生在进行课文内容的概括时,语言不够简洁,出现了读课文的情况。我对他的评价是“讲得不够简洁,能不能再简短点”。但是什么地方应该简短,什么地方说得太多了没有明确指出,这对下一个学生的概括没能起到任何帮助。所以下一个学生在进行课文内容的概括时,仍然犯了跟第一个学生一样的错误,概括不简洁。这就是我的点评不到位、不准确造成的。因为二年级的学生辨别能力、自我感知能力还不强,所以需要老师的点播。如果教师的点播不准确到位,是不利于学生的改进的。
3、点评的评价语不够丰富,太普通,这说明我的课堂应变能力还不够,仍需锻炼。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反思,希望通过这些反思能对自己有所帮助,在以后在教学中尽量不出现相同的错误,慢慢进步,上出扎扎实实的语文课。
《玲玲的画》评课稿 7
课前预设了教学思路,以“读为本,写为辅”。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关注人物的情感变化,基础过关100%。从上课的情况,学生基本上能跟上本人的教学步子。特别是在读的形式上,多样式,而且落实处,字字句句不放过,因为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具有统领单元知识点的代表意义。
尤其是文中爸爸的话(见教材),是作者构思文章的主题思想,也是文章的中心句。有较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时,不需要谈得多深,主要是鼓励学生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例子突破难点。(例子略)
通过学生生活实际突破难点,为本课德育思想教育方面作了更进的升华。为叙事性文章有一显目的层面,学完本课,从学生作业看,阅读有明显的提高。也就是说,语文在指导读的.过程中,也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适当或是必要的点拨知识性的东西。从关键字词入手,体会句意,文意,小结自然段内容,从造句入手或联系上下文读解词意。能在理解文中爸爸的话的基础上举例说说,这是本人在本课教学指导思想上的重点,也是本人对语文教学的习惯。学文不会说文,不会用文、写文,就不叫学语文。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目的,写写读收笔记。(低年级可以说说),能写最好,哪怕一句话也好,在语文教学中也是一种突破。文字科目不同于数学,没有扎实的积累,是难以达到课外延伸的,本人认为本课能结合生活实际写是最理想的。(我班学生已达到这个层面了,每个学生能写,而且还不错。)
至于基础,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二年级学生已经有识字、写字的能力了。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只是特殊的字,需要点拨。根据近期,本人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做到有选择性的指导,没有篇篇概全,这样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的提高。利用教材外的拓展,提高识字量。
总之,语文教学没有模式,但一定有老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创意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材施教。只有学生感到快乐时才能乐学,教师也才能真正达到寓教于乐。
《玲玲的画》评课稿 8
《玲玲的画》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主人公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话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了,玲玲着急的哭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的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份家的温馨。
这节课是《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我以玲玲的心情变化为主线,以理解文中爸爸的话“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为主要问题来理解课文。
在探究“玲玲哭了的原音”的教学中,我抓住“啪”这个象声词,理解象声词的概念,体会玲玲的难过心情,了解玲玲哭了的原因。首先,演示彩笔掉地上的声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象声词。在教学本来设计了相关的练习,并想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象声词,但是一紧张给忘记了。
本文我在设计时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困惑来理解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的过程中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但我自己感觉由于考虑怕时间紧张在读的'方面做的还是不够,还有在理解父亲所说的那段话时理解的不够深,这点内容本来就是本课的重点,但我做的还是不太好,没有让学生理解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在朗读方面下功夫让学生从深层来把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来理解,并在提问题方面多斟酌,争取提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来多思考,多动脑筋。还有就是课后题中涉及的讲故事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设计,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叫讲故事的过程。
《玲玲的画》评课稿 9
两天的备课,短暂而又漫长,从课本外闯进课本内,再从课本里走出来,这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一种凤凰涅磐的超越感。然后,课堂究竟是一种不完美的艺术,更何况面对的是自己很不熟悉的50张小面孔呢?静心反思,比赛课堂的那一幕幕又展现在脑海中,或在心底欢呼,或愿面壁反思,但对自己来说,却都是“宝”。
《玲玲的画》是二年级课文课,内容简单,道理明确,这样的课文,却往往是语文老师心中最“怕”的课文,因为它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没有高远深奥的哲理,用语文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没有“可挖掘”的东西。在一阵“无措”之后,我明白了: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当一位语文老师真正具备了把握教材的能力,那无论是怎样浅显的课文,我们的心灵都可以和孩子们在课堂是共舞。于是,静下心来备课……以下几点是自认为课堂中的骄傲。
一、巧妙开头,使陌生的师生之间和谐融洽
对孩子们来说,一个陌生的老师让他们既新奇又有些胆怯,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现自己,无所顾虑地思考问题,是我课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最后,我决定以“夸奖”孩子们为契口,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这个深爱他们的卞老师,其实愿和他们做朋友,畅游语文课堂。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的互相夸奖,使孩子们的劲头十足,兴趣盎然。精彩的回答,惟妙惟肖的表演,久举不愿放下的小手和一个个盛满“思考”之水的小脑瓜,充分说明了好的开头也为整节课堂上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二、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画好作品)---难过、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课堂伊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三、抓朗读,读中体会,体会中朗读
一开始,自由读文,检查生字认读;然后听看动画片读文,理清线索,两次对课文的整体阅读和把握,各有各的任务,层层逼进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孩子们的表现特点,我设计了表演读(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时)、推前想后体会读(如读玲玲“哇”地哭了起来的句子时,凭借老师提供的句式劝玲玲,帮玲玲)、加提示语读(如读玲玲哭着说话的句子时)、抓重点词理解读(如理解“端详”一词时)、背诵爸爸意味深长的话等等,多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得自然,读得开心,读得意味无穷,读得“爱不释口”。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边读边感悟语言,同时对人物心情变化的理解水到渠成。
四、联系实际,使“难点”的堡垒不攻自破
爸爸的话是全文的哲理所在,所以在这句话的“出场”时,我安排地也是比较“隆重”。“玲玲的心情是那样高兴,但是更让她高兴的是什么呢?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这正如爸爸所说的……”在读、背爸爸的话的基础,抛出问题“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通过动脑筋,却变成了好事,你们遇到过类似的事吗?”在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的过程中,其实不正是他们对文本所体现的启发达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吗?
其次,图文并茂的板书,课后名言的拓展,字词卡片的精心设计和制作,课件的合理利用,都可以成为今后教学中的小小的收获。
当然,遗憾的是,课堂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字词的教学中,语言上不够严密,应准确区分“图案”和“画”的区别,“名字”和“字”的区别,不能为了自己所认为的“巧妙”失去语文的最基本的文字要求。最后拓展部分,有的孩子只是说了努力克服的困难,但是没有体现变后的“好”事。由于是第一课时,字只停留在认读上,如果有时间的话,应做写字的具体指导。
掩卷深思,这次赛教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很多:多看语文教学专家的论著,将理论和实践恰好地结合,才会使课堂生花;抓住一切向名师、向周围的人学习的机会,不断丰富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上的自己更加游刃有余;继续深钻教材,提高短时间把握文本的能力;时刻不忘语文教学的本,不忘记在语文课堂上扎实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徜徉于语文课堂的那份自如,那份美丽,自己是那样地痴迷,那么,就让自己带着这些启示、这些今后教学中宝贵的财富继续完美自己的语文课堂吧。
《玲玲的画》评课稿 10
以前开课,总喜欢“挑”,挑语言优美的文章,挑自己有感觉的文章,挑容易把握的文章,感觉唯有如此,心里才塌实。现在开课呢,也不自觉地“挑”,但挑的标准大不相同,挑符合教学进度的,挑自己不敢上的,哈,有点自我折磨的嫌疑。确实,挑了《玲玲的画》一课,回想这一路的备课历程,真是犹如炼狱。
《玲玲的画》一课,文章语言朴实,故事情节简单,学生一读便明了。那如何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文章的语言训练点挖在何处呢?我怎么才能站在语文这块基石上,让学生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呢?在多次试教、修改后,最终将目光聚焦于生字词语,通过动作演示、换词理解等手段活化语言,抓住关键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再现情景,在感悟、朗读中,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收获,亦有遗憾。
收获之一:目标定位准,使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
根据二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字词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学中,我抓住“端详、糟”等重点词语,分三步落实。首先是初读层面,重点落实字音,结合字形初步接触字义,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体现低段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其次是细读感悟中,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后,练写字词,留足时间让孩子书写生字,又一步步有效地指导抄写句子,不光要注意写准字形,更要注意一句一句地抄写。就这样,紧紧咬住字词不放松。目标定位的准确,使这节课朝着语文的方向前进着。
收获之二:手段语文化,使语文课更像语文课。
无论是生字词语的教学,还是文章重点句的学习,都运用了语文的手段来习得语言,内化语言。“叭”字与“趴”相比较教学,根据观察字形,结合动作演示,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口子旁的“叭”表示声音,足字旁的“趴”表示动作。又对本课中表示声音的另一个词进行了拓展,使学生了解,很多表示声音的词有口子旁。父亲的话多么富有哲理,既是教学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我通过再造情景想象说话,体验玲玲心情的.变化,通过朗读加以提升,其中反复强调爸爸的话。整节课,书声琅琅。最后,通过记者采访,转述语言,获得人文内涵。
遗憾的是在教学中,我更多的关注教师的教,缺少对学生的需求的关注。呈现在课堂上,学生显得被动。而细节之处的处理也欠圆滑,教学的痕迹比较浓。 看来,只有真正把学生装在心中,处处以学生的需求出发,语文课才能更加充满语文味。努力吧!
《玲玲的画》评课稿 11
5月份,市教研室开展了市级教学能手的评比活动,我有幸成为了参赛选手之一。在经过了抽课、备课、试讲等各个环节过后,5月15日终于迎来了讲课的日子。
本节课的特色之一是识字教学环节,我设计的是“随文识字”,识字方法主要是教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识记生字;特色之二是“间休的设计”,在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完“叭”“哇”以后,我又设计了拓展识字,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来识记带有口字旁的表示声音的生字,接着,我利用这些形声字编了一首小儿歌,正好作为间休的歌曲,可谓是“一举两得”;在指导朗读时,我采用与学生配合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我们交换角色时,我扮演伤心难过、着急的玲玲,边做动作边读玲玲的`话,学生们听的认真看的仔细,一下就领悟到了玲玲的难过和着急,我不用过多的话语,学生很自然的就能读好玲玲的话了,这个环节的配合,让我们的“读”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最后在本节课的重要语句升华的部分,首先我设计了玲玲在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的环节,让孩子们把自己当成玲玲,说出爸爸曾经对她讲过的最经典的话,接着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可以这样对自己说;当老师在工作中碰到难题时也会把这句话背给自己听,引导学生积累背诵;最后,如果你的爸妈在生活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你应该告诉他们什么呢?这样在一次次的朗读、背诵中,让本节课的重点得到了升华。
我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在这节课上,来校长担当了摄像师这一角色,一节课她都举着摄像机在为我录像,在此,对来校长在这节课中付出的辛苦表示深深的感谢!在课程结束后,来校长提醒我在“玲玲满意地笑了”这句话里的“地”错打成了“的”,还说总的来说整堂课还是不错的。
这次能手的竞赛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历练,记得教研室的李主任曾经说过: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会在这项艺术的活动中,逐步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加油!
《玲玲的画》评课稿 12
《玲玲的画》文章语言朴实,故事情节简单,学生一读便明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以识字、识词为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收获,亦有遗憾。
收获之一:四步识字扎实有效
根据二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字词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学中,我分四步落实。首先是初读课文,让学生借助拼音整体认读;然后跳出语境识字,先借助拼音识词,再去掉拼音识词、识字,循序渐进,体现低段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其次是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加深记忆。最后,巩固识字,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最后到课文。通过检查学生的识字率达99.8℅
收获之二:手段语文化,使语文课更像语文课。
无论是生字词语的教学,还是文章重点句的学习,都运用了语文的手段来习得语言,内化语言。在认识“叭”字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字形,结合动作演示,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口字旁的“叭”表示声音。
收获之三:抓字词落实训练、积累语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之一,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根据词语的一定情境展开想象,通过朗读体会词语的含义,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词语内在的含义和丰富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
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抓住了课文中的“端详”进行训练。学生对“端详”比较陌生,教师进行空洞的解释无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这个词,而如果采用表演这种外在的形式,让学生看表演说意思并用词语说话,学生就对“端详”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就对谴词造句的妙处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以后的写作积淀了语言,使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了实处。
收获之四:通过质疑为归纳主要内容搭建平台
出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在学生识记生字,通读课文后回答提出的问题,然后教给学生把这些问题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归纳起文章内容就容易多了。
收获之五:写字教学扎实、有效
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我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组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接着师范写较难写的字,最后生临写。
遗憾的是在教学中,对于读我指导的不够,在检查学生识字情况时,我出示了句子,指名让学生读,但没有及时进行指导,导致学生在读课文时读的不是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指导读上下功夫。
《玲玲的画》评课稿 13
《玲玲的画》是一篇充满生活哲理的课文,xx老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展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魅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详细评课。
一、优点
(一)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定了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认识“玲、详”等生字,会写“画、幅”等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点定位在生字词的教学和课文内容的理解上,难点则是引导学生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以及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使学生在课堂上扎实地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二)注重生字教学,方法多样
生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xx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她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教授生字,如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端详”一词的意思,让学生对这个抽象的词语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字理识字法,讲解“催”字时,结合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原理,加深了对生字的记忆;还有组词造句法,让学生用生字组词造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生字,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生字书写指导方面,老师也非常细致,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教师范写,强调关键笔画的写法,最后让学生临写并进行评价反馈,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三)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xx老师深谙此道,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等,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特别是在指导学生朗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时,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玲玲的着急和爸爸的耐心。同时,老师还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和指导,通过及时的表扬和纠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四)问题引导,启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善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课文时,老师提出了“玲玲的画怎么了?”“她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紧扣课文内容,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课文,寻找答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联系生活实际,深化主题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价值观。xx老师在教学中能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所学到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在课堂结尾,老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经历,以及是如何解决的,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从而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建议
(一)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生字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先自主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和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
虽然在课堂上老师注重了对学生朗读和回答问题的训练,但在口语表达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可以设计一些口语表达的练习活动,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或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想象,说一说如果自己是玲玲,还会有哪些解决办法等。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都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总体而言,xx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流畅,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相信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教学效果。
《玲玲的画》评课稿 14
xx老师所执教的《玲玲的画》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堂课充满了活力与智慧,教师以其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巧妙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畅游,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能力和情感。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评价。
一、优点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xx老师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创设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观察画作,提问学生如果这幅画是自己画的,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从而自然地引出了课文的主人公玲玲,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玲玲对自己画作的喜爱之情。
(二)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xx老师在识字教学方面下足了功夫。她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生字。例如,在教学“玲”字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字形,发现“玲”字是由“王”字旁和“令”字组成的,然后让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在教学“糟”字时,老师通过猜字谜的方式,“左边米,右边曹,米饭发霉真糟糕”,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记住了生字的字形和字义。此外,老师还注重对生字的巩固和拓展,通过开火车读、摘苹果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反复认读生字,加深了对生字的记忆。同时,老师还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造句,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朗读指导,有声有色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xx老师非常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情感,理解课文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再指名学生朗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语气词以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等,让学生读出了不同人物的语气和情感。例如,在朗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时,老师引导学生读出玲玲的着急和委屈,以及爸爸的耐心和和蔼。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朗读水平,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四)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xx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玲玲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玲玲会怎么办,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提出各种解决办法后,老师又引导学生对比哪种办法更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还通过让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领悟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这种注重思维训练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堂评价,及时准确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xx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如“你真聪明!”“你回答得非常准确!”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或有错误时,老师会耐心地引导和纠正,如“你再想一想,还有其他的答案吗?”“这个地方你说得不太准确,我们一起来看看……”等,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不断进步。这种及时、准确的课堂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议
(一)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交流想法、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讨论玲玲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集思广益,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果。
(二)拓展阅读,丰富积累
语文教学要注重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教学结束后,可以推荐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小马过河》《我想去看海》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进一步加深对生活哲理的理解,同时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提高语文素养。
(三)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和习惯
在生字书写教学环节,老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习惯。可以在学生书写前,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并在学生书写过程中,不断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如坐姿不正确、握笔姿势不对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xx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精彩纷呈,是一堂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质语文课。如果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拓展阅读,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习惯,相信这堂课会更加完美。
《玲玲的画》评课稿 15
听了xx老师执教的《玲玲的画》一课,我深受启发。这堂课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氛围活跃,是一堂较为成功的语文课。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具体评价。
一、优点
(一)教学目标清晰,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xx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目标明确地指出学生要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懂得生活中的道理。这些目标既具体又可操作,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环节,xx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出课题,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老师巧妙地将故事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为学生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了学习状态。
(三)生字教学扎实细致,注重方法指导
在生字教学过程中,xx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字理识字、形声字识字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认识和掌握生字。老师还注重对生字的书写指导,通过示范书写、让学生观察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学生书空练习以及在本子上书写等环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此外,老师在教学中还不断强调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通过反复认读、组词造句等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
(四)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xx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老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分段朗读,逐段理解课文;最后重点朗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玲玲的心情变化以及爸爸的智慧。在朗读过程中,老师还适时地进行指导,如让学生注意语气、语调、重音等,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感悟到了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达到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教学目的。
(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xx老师不仅仅是让学生读懂课文,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玲玲的画被弄脏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玲玲会怎么做,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对比玲玲的做法和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评价及时、多样化,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xx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语言及时、准确、多样化。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会给予肯定和表扬,如“你真厉害!”“你回答得非常棒!”等;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或有错误时,老师会耐心地引导和纠正,如“你再想一想,还有其他的答案吗?”“这个地方你说得不太准确,我们一起来看看……”等。同时,老师还采用了小组评价、同桌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及时、多样化的课堂评价,有效地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建议
(一)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然后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课堂上,可以增加一些语言训练的环节,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想象说话、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进行造句等。通过这些语言训练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
(三)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在提问时,多关注这些学生,给他们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合理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进步。此外,在作业布置上,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总的来说,xx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是一堂较为成功的语文课。如果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加强语言训练,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相信这堂课会更加精彩。
《玲玲的画》评课稿 16
《玲玲的画》是一篇充满生活哲理的小故事,xx老师在教授这堂课时,展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魅力,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详细评课。
一、优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
xx老师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定了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也恰到好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目标的明确为整堂课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确保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教学方法多样
1.情境创设法
在导入新课环节,xx老师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巧妙地创设了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讲解课文过程中,老师又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适时创设各种情境,如玲玲画完画后的高兴心情、画被弄脏时的着急以及最后想到办法后的喜悦等,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2.问题引导法
整堂课中,xx老师善于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讲解玲玲为什么会把画弄脏时,老师提问:“玲玲在画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探究玲玲是如何解决问题时,老师又提出:“玲玲想到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好在哪里?”这些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深入思考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朗读指导法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xx老师非常注重朗读指导。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老师还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如语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停顿的恰当等,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情感和意境。例如,在朗读玲玲着急地说“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这句话时,老师引导学生读出玲玲着急、难过的语气,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玲玲当时的心情。
(三)注重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xx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在教学生字新词时,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对于“端详”这个词,老师通过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其含义;对于“叭”这个象声词,老师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印象。同时,老师还注重对生字的书写指导,在黑板上范写生字时,强调了笔画的顺序和字形的结构,让学生在书写时做到规范、工整。在字词巩固环节,老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如生字组词、选词填空等,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了生字新词的用法。
(四)以读促悟,理解深刻
“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xx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读”的作用,以读促悟,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领悟道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故事的发展;在理解课文后,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字面意思,更深入地领悟到了课文所蕴含的哲理,即遇到问题要冷静思考,善于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种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语感。
(五)拓展延伸,培养思维
在课堂教学的结尾部分,xx老师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延伸,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像玲玲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道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老师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果玲玲没有想出办法,事情会怎样发展?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建议
(一)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xx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但在某些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略显不足。例如,在讨论玲玲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可以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样可能会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可以更加注重对学生口语表达的指导和训练,要求学生表达完整、清晰、有条理。例如,在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情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先说明事情的起因,再讲述经过和结果,最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提问时,可以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总体而言,xx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效果显著,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在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改进,相信课堂教学会更加精彩。
《玲玲的画》评课稿 17
听了xx老师执教的《玲玲的画》一课,我受益匪浅。这堂课教学环节紧凑,教师引导巧妙,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课堂氛围活跃,是一节值得学习的好课。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具体评价。
一、优点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xx老师深知这一点。在导入环节,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猜谜语游戏,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随后,老师展示了一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种巧妙的导入方式,既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可谓一举两得。
(二)注重识字教学,方法多样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xx老师在这堂课中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生字。例如,在教学“玲”字时,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字形,发现“玲”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王”字旁,右边是“令”,并结合生活实际,告诉学生“王”字旁的字通常与美玉有关,“玲”字可以组词“玲珑”,形容物体小巧玲珑。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记住了字形,还理解了字义,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在教学“糟”字时,老师采用了形声字识字法,让学生了解到“糟”字的左边是“米”字旁,表示与粮食有关,右边是“曹”,表示读音,“糟”字可以组词“糟糕”“糟蹋”等。此外,老师还通过开火车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认读生字,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三)朗读指导有层次,情感体验丰富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和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xx老师在这堂课中非常注重朗读指导,而且指导得有层次、有方法。首先,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老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比如,在朗读玲玲画完画后的心情时,老师引导学生读出玲玲的高兴和自豪;在朗读画被弄脏时玲玲的着急和难过时,老师通过加重语气、放慢语速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玲玲的心情变化。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朗读全文,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体验也更加丰富。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朗读指导,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朗读课文,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文中蕴含的情感。
(四)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思考
xx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设计巧妙,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例如,在讲解玲玲是如何解决画被弄脏的问题时,老师提问:“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这样做为什么能把坏事变成好事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小花狗很可爱,让画变得更漂亮了;有的.说玲玲很聪明,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等等。通过讨论,学生们不仅明白了玲玲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深刻地理解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老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课堂评价,激励学生学习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和引导的作用。xx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语言丰富多样,充满了鼓励和表扬。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会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如“你回答得真准确!”“你真聪明!”等;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时,老师会耐心地引导和鼓励,如“你已经很接近答案了,再想一想,还有什么补充的吗?”“没关系,大胆说,老师相信你能行!”等。老师的评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二、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
虽然在识字教学中,老师对生字的书写进行了一定的指导,但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书写的时间相对较少。建议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书写生字的时间,并加强对学生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的指导。例如,在学生书写时,老师可以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强调笔画的顺序和字形的结构,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拓展延伸环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除了在画上添加小花狗,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其他的办法可以把弄脏的画变成一幅好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都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耐心地指导他们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xx老师执教的《玲玲的画》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扎实,教学效果良好。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在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相信这堂课会更加精彩,学生也会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玲玲的画》评课稿】相关文章:
玲玲的画评课稿03-02
《玲玲的画》评课稿01-17
《玲玲的画》评课稿4篇03-21
玲玲的画评课稿(通用12篇)10-10
画戏剧脸谱评课稿12-05
《画杨桃》评课稿(精选13篇)08-17
《画杨桃》评课稿4篇04-12
复习课评课稿04-08
三年级语文评课稿《画杨桃》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