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工作简报
为试点推进现代学徒制,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集团)合作中,逐步形成了以校企“四共建”、实现学生“三转变”为特点的机械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徐工模式”。校企双方通过共建省级“区域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共建“徐工柔性制造技术学院”、共建“学生-青工”同台竞技平台、共建“技师培训中心”,积极探索“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生产操作—多岗生产轮训”的四层递进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入校后由“学生到学徒、学徒到准职业人、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三次转变,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满足了徐工集团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该校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的“双岗双聘”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有效破解了现代学徒制“师傅”队伍的建设难题。
一、共建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打造“混编型”教学团队
2012年4月,在徐州市政府支持下,学校与徐工集团共建省级区域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基地按照徐工集团的生产运营场景进行设计建设,拥有数控加工、逆向工程等6大实训平台和柔性制造等3条生产线,设备总投资3500万元。依据建设协议,徐工集团派出30名技术骨干,与该校教师共同组建50人的`“混编教师团队”,基于企业具体生产任务和零部件加工、装备调试、维修服务等岗位的职业标准,选取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训练项目,共同在基地开展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践和职前训练,在企业生产现场实施顶岗实训。基地与来自企业的30名技术骨干签订柔性引进协议,承担在基地的技能训练教学工作。技术骨干工资由企业发放,学校依据个人职称和教学工作量发放教学津贴。“混编型”教学团队的组建,有效解决了学校“师傅”的不足,同时,也让该校教师了解了行业发展动态,掌握了最新技术,提高了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二、共建徐工柔性制造技术学院,实现“双岗双聘”
该校与徐工集团于2012年底正式成立双主体学院——“徐工柔性制造技术学院”。徐工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担任名誉院长,该校机电学院院长担任执行院长。学校教师、企业工程师“互聘、互兼”,即企业派驻到该校的技术人员同时拥有学校和企业两个岗位、签订两份聘用协议,企业工程师按校内教师1.5倍课时工作量计酬;该校相关教师被企业聘用为“工程师”,从事企业生产一线的管理和技术服务,校企混编的教科研团队,企业提供课题经费,学校给予10%的奖励。双主体学院里的“教师”通过“双岗双聘”拥有双重身份,学校、企业依据合同和实际工作量兑现“教师”酬劳。在“双岗双聘”制度下,该校与徐工集团等单位联合成立机械类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实施专业双带头人制度。徐工集团常务副总裁、研究员级高工孙建忠担任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主任,共聘请7名高工分别担任机械、数控、机电等7个专业的企业带头人。学院依据《兼职专业带头人聘任与管理办法》,进行年终考核并发放津贴。校企共同规划专业发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质量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当前,该校有22名教师、徐工集团有36名工程师(技师)实现了双岗双聘。
三、保障“师傅”全过程参与,发挥教师发展中心职能
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让“师傅”对学徒制教学实施全过程共同管理。校企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管理办法,明确各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资料开发与应用、教学任务分担与落实、学徒岗位及工作任务分配、评价标准与方法制订、评价主体分工与任务等方面的职责,实现了双方对学徒从识岗到跟岗再到顶岗的全程管理,既保证了学徒培养质量又保证了“师傅”工作量的饱满,激发了“师傅”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将“双岗双聘”的企业“师傅”纳入到教师发展中心的服务范畴。学校提供优质资源和服务帮助企业“师傅”申报高级职称,给予与学校教师同等待遇的培训机会,并对有工程经验,但缺乏执教经验的“师傅”配备教学助理,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对通过教师发展中心考核的企业“师傅”,学校还与其签订长期(三年)聘用协议,稳步提高津贴水平,稳定“师傅”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实现学校、企业、教师合作发展共赢
“双岗双聘”提升了双师型教师素质。截止2014年底,该校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比例为85%,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42 %。三年来,学院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骨干教师培养办法,共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32名;聘请38名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制定(修订)了38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聘请来自70余家企业的232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了该校50%以上的专业实践工作量,共同开发了专业课程140门,共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教学资源库、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教学资源库103门,合作开发教材68本;培养了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37个。
“双岗双聘”优化了企业人力资源增量。学校教师的理论、技术、信息优势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专长互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生产服务过程中的难题。共同培养的人才对企业来讲真正“用得上”,更好地满足了企业需求。目前,该校毕业生仅在徐工集团工作的就有300余名,其中有32人已成为生产或服务工程师、技术员和工长。
“双岗双聘”使教师成长为技术技能型专家。为教师提供了在企业实习、实践锻炼的机会,不仅能够让教师切实体验企业的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熟悉与所教专业工种相关的操作规范,了解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性能和特点,掌握所教专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三年来,该校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256项,鉴定项目119项,专利授权241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项),专利技术转让18项,各类科研项目到账费用共计3205万元,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