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激励机制方案

时间:2024-11-23 04:14:00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网络平台激励机制方案

  学习动机不强、参与程度低等现象在网络教学中的普遍存在,使得教师需要通过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激励措施是对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行考核,但是,主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并未对此提供较好支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网络平台激励机制方案,欢迎来参考!

网络平台激励机制方案

  网络平台激励机制方案一

  一、问题提出

  学习动机不强、参与程度低一直是网络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中主要提出了优化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加强教师参与、增强过程性评价等策略。实际上,这些策略主要涉及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教师,一个是网络教学平台。其中,平台的作用则体现在为教师激励策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既包括对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呈现、教学活动开展的支持,又包括对各种学习行为数据的采集分析、对各种学习评价策略的支持。然而,目前主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资源共享、教学组织、互动交流等方面的功能已经较为成熟,在学习评价方面,功能还未能尽如人意。

  刘盛峰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提高素质,提高竞争力”、“为了获取文凭”。姚巧红等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则发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考试和满足兴趣等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三项主要动机[2]。可见,在我国,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动机都是以外部动机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开展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参与程度反映到课程成绩当中,而如前所述,当前主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对这一策略都未能提供较好支持;另外,相关的研究也多是仅仅简单提到这一策略,对于如何具体实现则未进行深入探讨。实际上,这一策略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实现,还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具体问题。因此,设计一个具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学习激励机制并进行技术实现,研究如何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激励机制

  1.参与学习,记录积分

  以积分作为考查学习参与程度的依据。为登录平台、利用资源、分享资源、讨论交流等平台中的各种活动分别赋予一定的单位积分,学习者每当参与某种活动,就会获得相应的单位积分,随着学习的不断进行,学习者的单位积分不断累积,构成总积分。积分通过次数、时间等量化数据客观地反映了学习者的参与程度,既记录了学生在各个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又将各种数量单位统一在了一个体系当中。

  2.单位分值,自主设定

  网络教学平台中各种参与积分计算的活动都被赋予一定的单位积分,这些单位积分不是系统内置、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由教师自主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类型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有的要求学生多学习教材内容,有的则要求学生多参与讨论,由教师设定单位积分,便可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安排不同活动单位积分的相对权重,使积分的计算更加合理。

  3.任务完成,积分开始

  学习者想要获得积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达到教师设定的最低标准。教师除设定每类活动的单位积分值外,还要设定每类活动的最低要求,学习者只有完成最低要求规定的任务,才开始获取积分。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督促学习者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又能激励学习者持续积极参与。

  4.积分排名,分段计分

  对学生按照所获积分的多少进行排名,并将学生的名次划分为若干等级,为每个等级设置一定的分数,这样,学生名次对应等级的分数就是其积分所对应的成绩。这种方式根据名次计算成绩,不设积分上限,可以激励学习者持续积极参与;而划定等级的分段计分,又可以模糊相近积分之间的差异,避免学习者为了追求一两个名次而进行恶性竞争,使成绩的计算更加公平合理。

  5.参与情况,实时反馈

  向学习者实时呈现自己的积分状态,包括总积分以及每一项活动的积分,使参与学习的同学能够看到自己积分的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呈现学习者目前的积分的名次以及各项活动中全班同学的平均水平,这样,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及所处位置,有利于积极参与的同学维持学习动机,也有利于积分较少的同学及时发现差距。除向学生实时反馈之外,也向教师实时呈现全班同学的积分状态,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全班同学以及个别学习者的学习状况。

  6.积分规则,灵活配置

  允许教师对各种参数进行自主配置,包括前面提到的参与计算积分的活动项、每一项的单位积分值、积分的等级数量及范围、每一等级的对应的分数等,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积分规则。除了积分规则本身可以由教师自主配置外,还应允许教师在一门课程中配置多个积分规则,每个积分规则应用于不同的教学阶段,并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不同,为各个规则配置相应的活动项、单位积分值、计分方式等,使激励工具的应用能够尽量灵活。

  三、学习激励机制的功能实现

  基于以上实现机制,本文对相关功能进行了系统开发,在平台中新增“课程积分”模块,主要包含积分规则管理、积分规则设置、积分信息反馈等具体功能。

  1.积分规则管理

  在一门课程当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的学习阶段设定不同的考察项目、积分值及计分方法等参数,形成不同的积分规则。进入“课程积分”模块,教师与学生用户均能看到本课程所有的积分规则,教师可对积分规则进行各种管理操作,包括添加、删除、预览、修改、查看学生积分等,学生则具备查看积分规则信息以及查看积分详情的权限。

  2.积分规则设置

  在“课程积分”模块中,教师可点击“添加”按钮,添加一个新的积分规则,积分规则中需要设置的`内容有三项,一是基本信息,包括积分规则名称以及该规则收集数据的起始时间;二是规则明细,结合平台已有功能,系统提供了登录次数、学习时长、发帖数、回帖数、帖子被浏览数、提问次数、资源下载次数、资源上传次数等可选考察项,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对每一考察项,教师需要设定单位积分值及最低要求值,单位积分值表示学生参与单位活动能够得到的积分,最低要求值则表示该项目最少需要完成的量,只有在达到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学生才会获得积分;三是分段计分规则,系统采取分段计分的方式实现积分与成绩的转化,具体机制为将学生按照积分进行排名,最后按名次段计分,例如给前10%的学生100分,10%至20%的学生90分,设置该项目时,教师首先需要添加一定数量的名次段,然后设置各段的名次范围及其对应的分数。

  3.积分信息反馈

  “课程积分”模块的积分规则列表会向学生即时呈现其当前积分及名次,点击积分值,系统将呈现其在每个考察项的积分情况以及各个项目的课程平均水平,这样,学生既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积分,又能够全面了解自己在各个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教师用户登录后,点击某个积分规则后的“学生积分”按钮,系统将列出该规则下全班学生的积分、名次与成绩,点击某个学生姓名后的“详情”按钮,系统则会呈现该学生的分项积分情况积分及积分日志。

  四、结语

  网络教学平台虽然扩展了教学空间,但是由于学习者内部动机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督促学习者积极参与还是很有必要的。激励措施的实施需要平台的支持,本文设计的学习激励机制以积分记录学习过程,允许教师自主制定积分规则,积分及参照情况及时反馈,并根据积分名次确定学习参与成绩,这些具体机制可以为教师采取学习激励措施、开展过程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

  网络平台激励机制方案二

  1 网络激励概念

  网络激励制度具有激发、推动、加强能力的作用,促进个体完成任务的积极态度,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采用网络激励的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内在动力,为部门和个人的目标努力工作,最大程度的做出贡献。网络激励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1 物质网络激励

  包括薪酬、福利待遇等经济多个方面,是最基础的网络激励制度。为满足个人基本需要,进而影响其社会地位、自我实现等多种需要。相比以往的涨工资、发奖金手段,有一定的网络激励作用,但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网络激励方式,使以往的短期网络激励变成长期网络激励,保持个人对工作的热情,提出科学、合理的物质网络激励手段,有层次、有分别的实施网络激励制度,能够保持个人工作的积极态度。这样的网络激励方式不仅满足了个人的需求,同时也发挥着显著的刺激效果。

  1.2 精神网络激励

  即精神方面的网络激励方式,给与个体一定的权利、对其业绩的认可,提供相应学习与发展机会,合理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制定适合个人特点的职业道路等等。精神网络激励是深入细致、影响深远的网络激励手段,通过部门指导个体的发展方向,是提高个体积极性、主动性的最佳途径。

  1.3 正网络激励

  正网络激励是对有些行为发挥促进作用,增加此行为的出现,是鼓励的一种方式。好比个体的工作绩效突出,对他进行奖励,起到网络激励的作用,促进其工作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未来工作。

  1.4 负网络激励

  负网络激励是对个体行为进行惩罚,避免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负网络激励会影响能帮助个体调整自身,把握需要,并通过合理的途径来满足。负网络激励对积极的网络激励没有促进作用,但有可能导致消极态度的出现,因此负网络激励的使用应慎之又慎,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其他问题的发生。

  2 网络激励机制概念

  网络激励机制,根据单位目标,在研究个体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行重新组合,制定相应的手段和制度,确保在较长时间内最大程度网络激励个体思想和行为。网络激励机制可以将发展目标变化为个体具体目标。其本质就是鼓励个体去工作,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帮助单位具有生存与发展取之不尽力量。网络激励机制指的是通过网络激励相互影响发挥网络激励作用,管理层采用合理的方法,对个体需求提供相应的满足,使个体的动力,朝大目标持久努力奋斗,再凭借正负网络激励的作用,对个体行为加以监管。

  3 网络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

  3.1 调动个体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端正个体行为、增强企业凝聚力。

  很多学者认为,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管理、制度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都是建立在个体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凝聚力增强的基础上。

  3.2 提高个体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

  为满足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个体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每一个个体目标的设定都会对个体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产生新的要求。而在利益网络激励下,个体必然会积极地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整体能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3.3 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为了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制度创新, ,积极打造适合的市场环境,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的持续发展目标,必须具备稳定的人力资源,努力留住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管理人才,通过网络激励措施,实现保留人才的目的。在企业持续发展大目标中,网络激励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灵活运用各种网络激励手段加强和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4 网络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4.1 物质网络激励

  薪酬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人员的固定收入依靠比例较大的基本工资,其他收入比例较小或者没有,基本上全是短期网络激励,长期网络激励方式尚未实行。

  薪酬水平过低: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相差不大,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当地相对应的人员收入相比,收入差距明显。

  考核指标有待完善: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通常是财务指标,经营者奖金发放依据的指标存在不科学性,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对中层管理人员来说,年终奖金发放水平大致相同,没有能者多得的情况。

  4.2 精神网络激励

  精神网络激励体系有待完善:精神网络激励包括升迁、荣誉、教育培训、地位与声誉、道德、情感等多种网络激励方式,大多数企业常使用的是升迁和荣誉这两种网络激励,并未根据管理者、技术人员、一线员工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网络激励措施,导致精神网络激励的实施没有显著效果。

  没有达到行业文化的高度:很多企业至今没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和服务理念,没有认识到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精神文化的关系,也没有认识到精神文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4.3 物质网络激励与精神网络激励

  物质网络激励与精神网络激励,两者之间相辅相承、互相弥补,只注重物质网络激励或只注重精神网络激励都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在生活中中,部分个体认为有钱就有工作动力和工作激情,精神网络激励是虚无的.,没有太大意义。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部分个体唯利是图,甚至违法乱纪,给行业环境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以上两种片面性的发生,在企业发展中一定要坚持两者相结合的政策。

  注重物质网络激励与精神网络激励合作的模式,俩者实现是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而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层次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从社会层次看,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物质需求就相对强烈,而在社会水平高的地方,人们的精神需求则占据主导。从个体角度看,个体受教育的层次、所从事的工作及其品德修养也很大程度的对需求产生影响。

  所以,坚持物质网络激励和精神网络激励相互合作的原则,能够体现更好地管理,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可帮助企业长久发展。

  4.4 正网络激励与负网络激励

  正网络激励是从好的方面予以鼓励,如工资、奖金、津贴等形式的发放;负网络激励是从反方向予以刺激,如罚款、扣奖金、减薪等,两种方式是网络激励中相互矛盾、又不可或缺的网络激励制度。生活中,只有企业做到奖罚分明、奖优罚劣,才能使先进个体受到鼓励,滞后者受到鞭策,真正调动个体的工作激情,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竞争局面。因此,坚持正网络激励与负网络激励相结合的制度,形成有效地网络激励措施,充分发挥网络激励作用。

  5 结束语

  建立完善的网络激励机制是眼下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关系着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网络激励机制是企业为有效网络激励员工而建立的网络激励制度和措施。企业数量多,规模不统一,而且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发展的状况等方面不同,因此,在设计网络激励机制时,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有所保留和放弃,制定合理的网络激励机制。

【网络平台激励机制方案】相关文章:

员工激励机制方案06-18

员工激励机制方案09-26

企业激励机制方案06-13

科研激励机制方案06-14

学校激励机制方案06-14

员工激励机制方案参考09-12

建立道德激励机制方案09-07

员工激励机制方案11篇08-16

员工激励机制方案12篇07-13

志愿者激励机制方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