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关爱方案(通用20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残疾儿童关爱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1
今年5月18日是第xx个“全国助残日”,为推动我园残疾人工作的.全面发展,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在幼儿中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校园环境,落实教育局及残联文件精神,我园决定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
一、活动主题
“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
二、活动宗旨
利用助残日有利时机,增强我园幼儿对残疾人的关爱意识,确保残疾幼儿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逐步在幼儿中形成乐于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
三、活动内容及要求
各班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板报、主题班会,教育幼儿尊重残疾儿童人格,不歧视、不挖苦、不起绰号,积极开展“一帮一”“众帮一”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使残疾儿童愉快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四、组织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xx、xx、xx
五、活动筹备分工
1、园长:主持全面活动。
2、游继光: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
3、参加人员:上级领导、我园领导、随班就读幼儿、初一幼儿、全体老师。
六、助残日活动程序
播放《迎宾曲》欢迎参加人员进进入活动现场。
主持人:20xx年助残日“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活动现在开始。
活动第一项:全体起立,奏国歌。(白板投影国旗、播放国歌)
活动第二项:介绍来宾。
活动第三项:请肖校长讲话。
活动第四项:请上湖乡乡长讲话。
活动第五项:教育局局长讲话。
活动第六项:捐赠仪式。随班就读儿童请到台前,上级领导捐赠书刊。(小音量播放:《爱的奉献》—韦唯)。
第七项:受捐者代表讲话。
第八项:全体幼儿唱《感恩的心》,活动结束
各班主任宣传发动,将本次教育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各班积极开展“一帮一”“众帮一”募捐活动。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2
5月20日是法定“全国助残日”,根据有关通知要求,为了做好我校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残疾人心中,按照《关于开展第xx次“全国助残日”活动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就今年的'“全国助残日”活动提出如下安排:
一、主题
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
二、背景和意义
残疾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弘扬人道主义思想、讴歌自强精神的励志文化;是倡导平等友爱、包容互助的`和谐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人文文化。
三、活动安排
(一)、举行助残日捐款活动。
1、活动时间:5月15日——5月20日。
2、5月15日,大队委向全校队员发出助残捐款活动倡议。
3、5月16日——5月17日各班举行捐款活动。(负责人:各班主任)
4、5月18日课间操在学校国旗下举行捐款仪式,要求全体同学到场,各班把捐款钱数、名单汇总装于信封内,派一名代表上台捐款。
(二)、各班开展“扶残救困献爱心”班队主题活动。
内容:各班队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残疾人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利用班队会时间举行“扶残救困献爱心”主题班会或队会,对了解情况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不畏生理缺陷,顽强学习和生活的精神,学习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可贵品质。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3
第xx个全国助残日,以主题活动为契机,宣传省、市人民政府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成绩,交流、展示各残疾人教育机构的'工作成果。以“残疾孩子”、“特殊教育”为线索,联系新闻媒体进行系列深度报道,推动社会形成关爱残疾儿童、重视特殊教育的舆论氛围。以“扶残助学”为重点,密切联系各职能部门,研究解决阻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在校残疾学生资助标准。
一、参与单位
(一)主办单位:省残联、市残联
(二)协办单位:省教育厅、市教育局
(三)邀请单位:省政府、市政府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卫生、妇联、共青团等部门
二、活动计划
(一)成立助残日活动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省、市残联有关部门负责人
2、助残日活动办公室
主任:xx
副主任:xx
秘书组:xx
活动组:xx
宣传组:xx
会务组:xx
(二)“全国助残日”前夕
1.残疾人教育深度报道〔省、市残联宣文部(处)〕
2.“扶残助学”办法修订〔省、市残联教就部(处)〕
3.残疾人教育信息收集汇总〔省、市残联教就部(处)〕
4.特殊教育工作协调会(省、市教育部门)
5.联系热心扶助残疾儿童的单位(市残联基金会)
(三)“全国助残日”当天
1、时间:5月17日(星期天),9:30-11:30
2、地点(待定):英雄广场或天河体育中心会场(晴天),少年宫蓓蕾剧院(雨天)。
3、会场联系及布置,演出活动由省、市残联宣文部(处)负责。
4、大会议程、主持词由市残联教就部(处)起草;省市领导讲话稿由省、市残联教就部(处)起草,经省、市残联办公室审核后,送讲话领导审定。
5、邀请省、市及有关部门领导由省、市残联办公室负责。
6、联系参加活动的残疾儿童、家长、特殊教育工作者、普通学生、青年志愿者由省、市残联教就部(处)、组联部(处)负责。
7、艺术游戏节目由省、市残联宣文部负责。
8、现场展板、咨询台由省、市残联教就部(处)协调安排。
9、进行捐助书刊、助学金等仪式及印发扶残助学政策文件由省市残联办公室、教就部(处)负责。
10、联系新闻单位采访由省、市残联宣文部负责。
11、会场组织由省市残联办公室统筹,各部门分工负责落实。
参加人员预计750人,其中:残疾学生及其家长200+200=400,残疾人教育机构代表100,省、市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20,省、市、区残联领导和工作人员80,新闻媒体50,青年志愿者50,司机50。
三、费用(省、市残联各出一半)
(一)会场租金和场地布置材料费
(二)演出单位补贴
(三)残疾学生纪念品、记者补贴、杂项开支
(四)残疾人教育机构展板、咨询台材料费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4
1、活动主题:
关爱之路,你我同行
2、活动目的':
本次特殊活动旨在呼吁在校大学生关爱残疾人事业关爱残疾儿童,增强在校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增进四校师生友谊,促进四校师生间相互了解,丰富活跃校园生活,使在校大学生真正做到奉献爱心,服务广大残疾儿童,共创团结、友爱、美好的和谐社会。
3、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xx市残疾人联合会
承办单位: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团委
xx师范学院委员会
xx理工学院院团委
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青年共青团
协助单位: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爱心协会
xx师范学院手语协会
xx理工学院南工阳光爱心协会
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急救急护协会
4、活动时间:
20xx年x月10日到x月3日
5、活动地点:
各大学院餐厅门口及各大学院礼堂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5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活动,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良好环境,对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活动中使幼儿了解残疾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为生存是怎样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的,感受残疾人的艰辛生活和顽强意志,有助于幼儿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勇敢拼搏的精神和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顽强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幼儿学会尊重、理解、关爱他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动主题
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
1.我园根据本次助残日主题,召开班主任会议,结合我园实际,制定助残日活动方案,部署助残日活动。
2.幼儿园大队部向全体师生发出助残活动倡议。
3.加强主题宣传,用心灵感受社会关爱。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幼儿园将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幼儿园宣传栏、校园小广播等宣传主阵地,加强宣传“全国助残日”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多年来对残疾人事业的关爱,使聋生感受到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所遗忘,而是有那么多赋予爱心的人在帮助他们,深切体验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4.开展“红领巾手拉手爱心助残”募捐活动。以中队为单位,利用自己的零用钱、卖家里的废品钱,为残疾儿童买他们喜欢的东西,送他们一份爱心。
5.5月20日献爱心送温暖。在助残日(5月17日)当天,幼儿园部分幼儿代表,带着全体师生的祝福,把捐赠的礼品送到了残疾朋友的手中。
6.手拉手共度六一。在六一当天,将残疾儿童请进校园和同学们一起欢庆六一,让残疾儿童与幼儿一起活动,共享童年的欢乐。
四、活动要求
1.要加强对“爱心助残”募捐活动的领导。广泛宣传情系残疾儿童、奉献一份爱心、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爱心助残”活动的热情,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2.各中队要为献爱心活动设立爱心箱,募捐的礼品经幼儿园察看后,要整齐装箱封好,并在爱心箱上写上一句温馨的话。各班要在5月25日前将献爱心礼品箱上缴幼儿园大队部。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6
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好好学习,所以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让这些孩子感受温暖,同时也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
一、入学管理:
1、教育要面向全体,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生虽然在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普通学生有差异,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所以决不能放弃.应在各个方面都让他们有所提高.
2、应该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试图缩减这种差异.所以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随班就读生区别对待.才能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教学、生活管理:
1、在课堂上应该及时对他们与以关注,基础知识部分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掌握.他们能掌握的知识,尽可能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促进其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其自信心.使其取得进步。把随班生安排在教室前三排的'位置,便于老师随时随地帮助。
2、尽量给他们分层次留作业,留有针对性的作业。既不能因为作业太难而达不到效果,也不能因为知识不掌握而放弃对他们的作业要求。老师能够面批,及时加以鼓励。
3、掌控他们的家庭情况,在心理上多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尽量使他们认为自己与其他学生是一样的.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有上进心和上进的愿望。在本学期,我们将配合大队部的工作,让随班生积极地参与我们的大活动,老师为他们搭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也品尝快乐的滋味。
4、对他们提出稍高层次的要求,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每天进步一点,每天有收获。
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我校的特殊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7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和成长乐园。组织全体教职工认领受助学生,分析研究,找到影响这些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建立帮扶学生档案,签订承诺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学校与党员教师签定帮扶残疾儿童工作承诺书。
2、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帮扶学生的谈心制度。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职工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结对教职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结对学生积极参加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和学校、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心。
4、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残疾儿童的帮扶工作将作为全体教职工学期考核和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年终评出模范教师,也就是学校的先进工作者,凡工作不够认真深入的不得参加学校的评优评先活动。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8
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呈现出“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的共性。其教育管理是当今一大社会难题,要破解,学校、家庭、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应该努力做到:家庭固本、学校“留心”、社会防根。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大可能地缩小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为了确保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最现实的教育管理问题:
一、建立机构组织
(一)、关爱领导小组。指导工作开展。
组长:
职责:审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副组长:
职责:拟订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督促各个部门认真实施并考评。
成员: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心理健康老师
主要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关爱实施小组。制订实施计划,落实具体措施,实施过程指导和操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及分工:
组长:任务分派,并检查落实情况,并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副组长:将任务细化,考虑全面,安排落实,资料汇总。
组员:组织落实好工作,做好结对工作,做好留守学生的代理监护人,管理好监护的学生,并做好相关的记录记载工作,解决留守学生的具体问题,安排落实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教师。
(三)、关爱活动小组
1、帮扶结对组。组长:周莉娅。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做好“五个一”,即给每个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建立一份成长档案,每天挤出一课时与“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交流,每周走访一个“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每月与他们父母沟通一次。
2、心理辅导组。组长:刘倩倩。心理辅导教师由赵涣涣、杨勇两位老师兼任,定期组织任课教师举办心理辅导策略培训,定期组织“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举办心理讲座,定期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二、工作实施办法
1、建设书香校园。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灵魂的归宿与寄托。学校要加大图书室、阅览室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把学生引导到书本与知识的海洋中去。让“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找到他们灵魂的依傍,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爱。
2、健全活动形式。学校要多组织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如举办各种晚会、体育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大赛等。学校团队工作关注留守儿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留心”在学校,对老师、同学信任,对学校产生依赖感。
3、建立信息档案。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在每学期开学进行调查摸底,填写“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信息卡”,全面掌握其家庭、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留守代管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
4、加大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各班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制度,开展“一帮一”、“交心谈心”等活动。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积极疏导,放大优点,去掉自卑,树立自信。
5、强化综合管理。开办监护人培训班,开办“家长学校”、与家长、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以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意识。通过家校互动,加强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教育管理。
6、加强师资培训。“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教育管理与一般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难度较一般学生更大,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因此,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要增加关于“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教育的技能,以使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7、开展心理辅导。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残疾儿童”谈心制度,创新教师家访办法,开设心理健康咨询信箱,及时解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成长中出现和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帮助其塑造健康心理;引导他们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明辨是非、美丑、真伪、善恶,抵制外界不良风气的能力,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
8、鼓励互爱互助。开展“牵手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互助小组,负责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帮助。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9
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人伦道德,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同时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心理健康协会将举办一次探望残疾儿童的爱心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大学生们自觉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培养爱心、奉献爱心。
二、活动目的
在不扰乱残疾儿童日常生活状态的前提下,了解残疾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善意和温暖,同时引导大学生们培养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操,从而形成扶弱助残、互助互爱的良好风尚。
三、活动主题
走进特殊群体,关爱残疾儿童
四、举办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心理健康协会
广西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五、活动对象
邕宁区城关三小的.特殊学生
六、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7日下午3点半到5点
七、活动地点
邕宁区城关三小
八、活动内容
(一)活动前期:
1.发布活动通知,确保通知到位。
2.统计参加本次活动的人数。
3.与小学的的负责人协调沟通,并分配好活动的各项工作。
(二)活动中期(活动流程):
1.与邕宁区社工集合,由他们带队进入三小。
2.与三小值班老师协商好活动场地问题。
3.让会员们跟学生们分组开展活动。
4.与三小的学生一起打篮球、排球以及乒乓球。
5.教三小的学生画画以及手工折纸。
6.活动结束拍照留念。
7.打扫活动现场
(三)活动后期:写活动总结
九、乘车路线:
从五合校区乘坐703路公交车到邕宁汽车总站下车。
十、注意事项:
1.不能在学校内大声喧哗或随意跑动。
2.小朋友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活动中要注意小朋友的情绪变化,玩游戏时要注意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3.准时到集合地点集合,负责人要清点人数,出发前和返回前各清点一次,参加活动的人员中途不能擅自离开,如有特殊情况,务必向负责人说明。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10
一、活动背景:
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目前,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世界各地在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建立无障碍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造成残疾人边缘化的`环境、社会和法律障碍依然存在,残疾人在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二、活动目的:
“全国助残日”活动,是培育全社会扶残助残风尚、提高全民助残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关爱残疾人群,保护残障设施,贡献你我薄力,共建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到郴州市培智学校开展活动,给残疾人儿童带去温暖和希望,也可以邀请残疾儿童进行一些表演,展现残障人士自强自立的精神面貌,宣传青年志愿者精神,激发广大师生对残疾儿童的.关注。
三、活动主题:
拥抱生命,让爱飞翔
四、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9号下午3:00
五、活动举办单位:
湘南学院法学系20xx级社会工作一班
六、活动地点:
郴州市培智学校
七、前期准备:
(1)跟培智学校进行联系,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2)制作宣传单核海报
(3)广泛宣传“情系残疾儿童,奉献一片爱心”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作用,在学校摆点做好募捐工作
(4)将参加人员进行培训,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的讲解,还有要表演的节目进行人员挑选和排练。
八、活动流程:
(1)、在下午两点钟时人员集结完毕,出发(最好有同学提前出发,做好准备)
(2)、到达目的地以后,稍作休息以后,活动开始;
(3)、与孩子们交流,为孩子们表演节目
(4)、给孩子们分发玩具、书籍、文具等
(5)、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6)、清理场地,统一乘车回校
九、活动具体注意事项:
1、参与者必须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参与活动,不走形式主义;
2、注意言行举止,不得带有任何歧视冷漠态度,用真诚和他们交朋友;
3、活动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要保持沉着冷静,及时联系老师
4、注意安全,文明礼貌
十、经费预算
这次去培智学校,我们将为其带去
书籍100元
玩具50元
文具50元
总计200元
十一、后期安排
(1)总结稿的书写;
(2)照片的整理和新闻稿的书写;
(3)分析本次活动的缺失和所得,吸取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十二、活动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加关心残疾人的生活,用实际行动表达大家对残疾人的关爱,有利于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知道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明白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重视和关照。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对残疾人的关爱,在生活中碰到残疾人需要帮助时,可以从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11
一、活动简介
今年5月15日是全国助残日。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是我们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人伦道德,蕴涵着我们民族的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抓住契机,进一步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快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们正在尽情享受快乐人生。在同一片蓝天下,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孩子因为种种缘故而不能坐在教室里学习,还有一些身有残疾的人,生活非常不方便。他们渴望一双关注的眼睛,一双指路的手,一颗慈爱的心!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拥有一颗爱心,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拥有一份美好的回忆,我们特开展本次“爱心助残”活动,用爱心构建他们的希望,一起为他们撑起未来的天空。为我们的孩子们从小树立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社会、展现爱心提供一个平台。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5日
四、活动地点
平湖市第一幼儿园、嘉兴市社会福利中心。
五、活动人员
平湖市第一幼儿园各班幼儿、大二班部分幼儿家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
六、活动开展
1、布置全校关于“全国助残日”活动工作,广泛动员全校参与扶残助残活动。
2、各年级组广泛开展“助残日”宣传活动。观看有关残疾人的录像,引导幼儿懂得残疾人的痛苦,产生同情心,并感受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面貌。向幼儿介绍一些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以及一些残疾人的先进事迹。
3、各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在自己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同时,还有人正遭遇着不幸、正需要帮助!
4、爱心实践活动。大二班部分家庭大手牵小手走进嘉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展爱心助残活动,与福利中心的孤残儿童展开联欢游戏活动、慰问(赠送物品,并和孤残儿童做交流)、参观孤残儿童宿舍活动。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12
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是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形成以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到家”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为了加大工作力度,把我学区内适龄残疾儿童的教育搞好,进一步推进并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的高度,我们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特拟写现阶段“送教到家”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共有1名适龄残疾儿童。肢体三级残疾的王鑫同学是我校初一年级(2)班一名学生。
xx同学在今年年初又做了一次手术,因此本学期不能到校接受系统的教学,为此我们开展了“送教到家”的.活动,希望能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翟展强(教务主任)
王智俊(德育主任)
成员:
初一二班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
1、送教前,送教老师要写好了个别化计划,针对学生残障情况写好教案,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等。
2、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做到活动有跟踪。
3、整理并收集关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统知识,帮助家长掌握辅导孩子的具体方法。
4、鼓励家长认真学习教育残疾子女的信心,让他们有信心、有干劲参与对子女的教育中来,做到不放弃、不遗弃。
四、送教安排
1、每月由教务处负责对送教教师的送教内容进行审批后再到学生家送教。
2、送教教师请认真填写好送教记录表。
五、活动总结
每学期期末学校通过参看送教资料或访谈等对送教教师工作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学校根据送教得失整理送教工作总结上交教育管理中心。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13
一、活动意义:
xx年x月xx日是我国法定的“全国助残日”。认真组织开展“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是营造“助残扶弱为荣”新风尚的具体行动,对于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良好环境,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幼儿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勇敢拼搏的精神和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顽强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幼儿学会尊重、理解、关爱他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动主题:
加大与扶持力度,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
三、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扶残救困献爱心”活动,要教育幼儿学习残疾儿童少年战胜残疾、自立自强、立志成才的优良品质;培养中小幼儿慈善博爱、关爱他人、同情帮助弱者,团结互助的道德情操,在中小学树立奉献爱心、扶残救困的'良好风尚。
四、活动安排:
(一)举行助残日捐款活动。
1、活动时间:x年x月xx日星期四课间操在幼儿园国旗下举行捐款仪式。
2、x年x月xx日,大队委向全校队员发出助残捐款活动倡议。
3、全体教师进行排队捐款
4、1-6年级幼儿逐一进行捐款。
(二)各班开展“扶残救困献爱心”班队主题活动。
内容:各班队布置幼儿通过网络、报刊杂志、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残疾人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利用班队会时间举行“扶残救困献爱心”主题班会或队会,对了解情况进行交流,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不畏生理缺陷,顽强学习和生活的精神,学习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可贵品质。
(三)活动场地
老师负责划分场地;幼儿捐款队列、队形安排。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14
一、活动主题:
关爱残障儿童义工在行动
二、活动背景:
智障儿童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占我国总人口的1%。1000多万双天真的眼睛等待着另外99%的关注和帮助,虽然社会上关于智障人群有所关注,但对他们的现实生活不尽了解,关爱智障儿童的成长和生活,他们需要我们更多人的'尊重和呵护。
三、活动目的:
关爱智障儿童,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尽志愿者之力让他们在更多的呵护中茁壮成长。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关心,我们的微薄力量,让那些单纯、无忧无虑的孩子可以拥有美好而健全的童年,可以快乐的生活、成长。与此同时,发扬工商学子关爱他人,积极奉献的精神,培养无数学子有耐心,有爱心的美好品德。用我们的一点点时间为需要我们的儿童创造一个愉快、完整的童年。
四、活动时间:
10月-12月,每周三下午14:30-17:30
五、活动地点:
江北区天爱儿童智能发展中心
负责人: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15
一、指导思想
引导党员教师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我校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二、总体目标
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开展“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之举,开展这一活动,旨在推进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化、常态化,培养造就一支服务类型多样、发挥作用明显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把党员志愿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鼓励党员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选择政策咨询、教学服务、“结对子”帮扶学困生、贫困生以及“党员教师访贫困家庭”活动为内容的自愿服务项目,以此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展。展示党员先锋形象,推动学校教书育人水平不断提高。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组织引导与党员自觉相结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既要在党组织的领导和组织下,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党员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实际行动发挥作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二)坚持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通过集中开展活动与分散开展活动的有机结合,把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载体。
(三)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使志愿精神深入到每个党员的心中。鼓励党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主动地参加志愿活动。同时,坚持讲究实效,不搞一阵风,不搞形式主义,真正抓得长久,抓出成效。对活动内容、服务项目进行调查、分类,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服务项目要求与党员本人的能力、水平,确定服务的形式与内容。
四、组织机构。
成立2个党员志愿服务小队.爱心奉献志愿服务队
队长:
队员:
安全教育志愿服务队
队长:
队员:
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
队长:
队员:
五、活动要求:
1、加强引导使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按照“志愿参加,无偿服务、志在奉献”的要求,通过爱心和善举,在帮助他人,温暖他人中发现个人价值。
2、精心部署,增强实效。坚持从本校实际和群众要求出发,就近、就地的原则,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学雷锋、精神文明创建等紧密结合,提高服务水平。
3、广泛宣传,扩大影响。通过校园橱窗、板报、手抄报等形式,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弘扬文明新风。宣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取得的实效和师生的感人事迹,营造浓郁的携手共创文明校园的浓厚氛围。
4、整理资料,及时上报。要按照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要求,写好材料,整理归档,及时上报。
六、工作步骤
1、宣传引导.学校党组织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志愿者队伍,切实增强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吸引力,努力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2、组建队伍。
学校志愿服务队由学校党支部负责组建。志愿服务小队在确定志愿者名单后,填写志愿者登记表,对每名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志愿服务队汇总后将志愿者汇总表上报教体局党委志愿者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建章立制。
学校志愿服务队明确责任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活动方案、活动计划和安排,公示志愿服务内容,明确服务对象,确保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4、组织实施。
学校着重开展“爱心互助”志愿活动。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助老、助困、助残,希望工程等志愿活动,为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残疾人、贫困青少年等困难群体提供生活帮助、日常护理、助学等多方面的服务,力所能及的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学校志愿服务队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全体志愿者集体参与的大型活动,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不限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活动后要及时填写志愿服务活动记录表,并保存活动中的影像资料,上报活动信息,达到组织有号召、党员有行动、服务见成效、群众真满意的活动目的。
5、常态推进
学校党组织以此项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紧密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十百千亲民连心服务群众”活动,不断总结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办法,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的工作制度,确保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努力形成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全体党员充分认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这项活动作为服务教育大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并把此项活动摆上重要日程,认真研究部署。要依据学校实际,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指导和检查。
2、注重活动实效
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轻车简从、注重实效,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杜绝蜻蜓点水的形式主义,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学校党支部要抓住各重大节日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引导好广大教职工和少年儿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热情,培养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志愿服务文化,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3、整章建制,形成机制
要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体制、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形成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多元投入渠道。要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参与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发展。要及时总结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深化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不断探索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实际行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树立形象、取信于民。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16
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人伦道德,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同时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心理健康协会将举办一次探望残疾儿童的爱心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大学生们自觉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培养爱心、奉献爱心。
二、活动目的
在不扰乱残疾儿童日常生活状态的前提下,了解残疾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善意和温暖,同时引导大学生们培养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操,从而形成扶弱助残、互助互爱的良好风尚。
三、活动主题
走进特殊群体,关爱残疾儿童
四、举办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心理健康协会
广西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五、活动对象
邕宁区城关三小的特殊学生
六、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7日下午3点半到5点
七、活动地点
xx
八、活动内容
(一)活动前期:
1.发布活动通知,确保通知到位。
2.统计参加本次活动的人数。
3.与小学的的负责人协调沟通,并分配好活动的`各项工作。
(二)活动中期(活动流程):
1.与邕宁区社工集合,由他们带队进入三小。
2.与三小值班老师协商好活动场地问题。
3.让会员们跟学生们分组开展活动。
4.与三小的学生一起打篮球、排球以及乒乓球。
5.教三小的学生画画以及手工折纸。
6.活动结束拍照留念。
7.打扫活动现场
(三)活动后期:写活动总结
九、乘车路线:
从五合校区乘坐703路公交车到邕宁汽车总站下车。
十、注意事项:
1.不能在学校内大声喧哗或随意跑动。
2.小朋友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活动中要注意小朋友的情绪变化,玩游戏时要注意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3.准时到集合地点集合,负责人要清点人数,出发前和返回前各清点一次,参加活动的人员中途不能擅自离开,如有特殊情况,务必向负责人说明。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17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曲靖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儿童福利机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功能定位,全面推进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扎实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作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落实县、街道(乡镇)属地责任,强化民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
坚持家庭尽责。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监护人要依法尽责,在家庭发展中首先考虑儿童利益;加强对家庭监护和委托监护的督促指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确保困境儿童得到生活救助保障。
坚持社会关爱。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积极作用,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全社会关爱的良好氛围。
三、目标任务
进一步健全全市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和困境儿童生活保障等突出问题,加强部门联动与协作配合,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四、主要工作
(一)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能力。
1、明确两类机构功能定位。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根据需要设立的,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协助民政部门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等工作的专门机构,包括按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设有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科(室)的救助管理站(具体职责见附件1)。儿童福利机构是指民政部门设立的,主要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未满18周岁儿童的机构,包括按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儿童福利院、设有儿童部的社会福利院等。各地要采取工作试点、业务培训、定点帮扶、结对互学等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提升服务能力。
2、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升级。要对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职责,健全服务功能,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关爱服务能力。各县(市、区)已设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要完成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尚未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要整合现有资源,明确救助管理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具体机构承担相关工作,要加快筹备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县级民政部门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监护监督等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抚养照料儿童能力不足的,可就近委托儿童福利机构代为养育并签订委托协议。
3、拓展儿童福利机构社会服务功能。优化儿童福利机构区域布局,加大市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力度,将孤儿数量少、机构设施差、专业力量弱的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儿童向市儿童福利机构移交。已经将孤儿转出的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应当设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或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探索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散居孤儿、社会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临时照料、康复指导、特殊教育、精神慰藉、定期探访、宣传培训等工作。推进市儿童福利机构不断拓展集养、治、教、康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功能,力争将儿童福利机构纳入定点康复机构,积极向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开放。
(二)加强儿童关爱服务队伍建设。
1、加强基层儿童工作力量。坚持选优配强,确保有能力、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员从事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工作,做到事有人干、责有人负。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备1名“儿童督导员”,负责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工作;村(居)配备1名“儿童主任”,由村(居)委会委员、村级民政事务员、社会救助协理员、大学生村官等有固定劳动报酬的基层工作人员中,选取1名思想素质好、文化程度高、责任心强、熟悉当地情况且愿意长期从事儿童工作的女性担任,优先安排村(居)民委员会女性委员担任。依托全国农村“三留守”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实行实名制管理,并及时录入、更新人员信息。完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工作跟踪抽查制度,对认真履职、工作落实到位、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和表扬,并纳入有关评先评优表彰奖励推荐范围,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要及时作出调整。
2、提升基层儿童工作水平。按照“分层级、多样化、可操作、全覆盖”的要求,建立健全儿童福利工作分级培训体系。市级民政部门负责培训到儿童督导员;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培训到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每年至少轮训一次,培训内容要突出儿童督导员职责(见附件2)、儿童主任职责(见附件3),突出家庭走访、信息更新、强制报告、政策链接、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及家庭教育等重点。初任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经培训合格方可开展工作。要从培训资金、培训对象、培训层级、培训地点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培训工作支持力度。
3、落实基层属地管理责任。各地要提升基层服务供给能力,充分利用现有服务平台,以学校、家庭、村(社区)为支点,构建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的基层儿童服务模式。在学校放假期间,要充分发挥“儿童之家”等服务平台的作用,组织公益性农村留守儿童假期活动。民政部门要指导村(居)委会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核实等方式对辖区儿童开展排查,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委托监护人监护能力不足或者履职不到位、失学辍学、残疾患病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每次排查必须100%走访,走访排查情况要记录到全国农村“三留守”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巡查,重点巡查核实村(居)委会每季度走访排查情况、重点对象定期随访情况、村(居)儿童主任履职情况、儿童之家作用发挥情况、系统数据时效性情况等。
(三)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1、大力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通过政府委托、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重点推介、孵化扶持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的培育和发展一批儿童服务类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成立孵化平台,为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孵化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积极培育支持相关社会组织加强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关爱保护服务水平,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等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要在场地提供、水电优惠、食宿保障、开通未成年人保护专线电话等方面提供优惠便利条件。
2、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细化并做好购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等服务工作,并结合实际需要做好资金保障,按照政府采购法,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确定承接主体,重点购买走访核查、热线运行、监护评估、精准帮扶、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家庭探访督导检查等关爱服务。要加大政府购买具备心理健康辅导能力的社会组织力度,有针对性地为精神关怀缺失、遭受家庭创伤等儿童提供人际调适、精神慰藉、心理疏导、人格健康成长等专业性关爱服务,促进身心健康。引导承接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优先聘请村(居)儿童主任协助开展上述工作,并适当帮助解决交通、通信等必要费用开支。
3、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工作者等专业人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不同特点,提供心理疏导、亲情关爱、权益维护等服务。动员引导广大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深入贫困地区、深入贫困服务对象中,开展关爱服务。积极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一对一帮扶、慈善捐赠、实施公益项目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救助帮扶,引导企业督促员工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
(四)加强部门协作。
市级已建立曲靖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县也要相应地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部门间沟通与协作。
1、完善救助保护机制。各地民政部门要会同公安、教育等部门,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重点,推动建立闭环运行的救助保护机制,建立完善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四位一体”的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对强制报告主体的指导和培训力度,推动建立以评估帮扶为重点的个案会商机制,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并向困境儿童延伸,合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无人监护或监护情况较差、辍学等问题。司法行政部门要依法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共青团组织要会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通12355未成年人保护专线,探索“一门受理、协同处置”个案帮扶模式,联动相关部门提供线上线下服务。
2、保障儿童基本生活。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抓好孤儿等特困儿童重点群体的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统筹孤儿保障、特困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加强对不同类型儿童生活兜底保障需求的研究,分类施保、分类施策,实施更有针对性、更适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基本生活兜底保障政策。强化相关资金的监督管理,严禁将中央、省提高的孤儿基本生活资金用于冲抵地方财政支出,对于截留、套取、冒领、虚报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3、推动落实家庭主体监护责任。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妇联组织要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将倡导家庭文明、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纳入家庭教育工作内容,引导家长特别是新生代父母依法履责。公安部门要依法追究失职父母或侵害人的法律责任,加大对失职父母的批评教育、训诫、处罚力度,严厉惩处各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犯罪行为。民政部门要指导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依法接收公安机关护送来的受监护侵害的未成年人,超过1年仍无法查明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或监护人拒不履行监护责任6个月以上的,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权。
4、强化学校教育保障措施。各地教育部门要强化适龄儿童控辍保学、心理教育等工作措施,为儿童福利机构内的儿童就近入学提供支持。做好对重点群体的常态监控,因地、因家、因人精准施策。加强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培训。指导流入地政府全面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认真执行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简化入学流程,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提供便利,从源头减少留守儿童现象。
5、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爱,在学校安装视频设备,设立亲情电话。卫健部门要强化医疗救治及保障管理,建立由省级定点医院牵头,各级定点医院共同参与的儿童血液病诊疗服务网络,实行定点集中救治管理,实施肿瘤患儿化疗、手术、放疗等多学科协作诊疗,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络。卫健部门要会同民政、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残联组织要积极维护残疾儿童权益,大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服务,提高康复、教育保障水平。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积极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政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纳入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明确建设目标,层层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要切实发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民政部门要牵头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和部门内部沟通协调机制。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解决特殊困难和薄弱环节,尽快补齐短板,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投入。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需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经费保障,在现行民生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心关爱资金保障措施,明确支出范围,强化绩效管理。加大对贫困地区儿童工作的支持力度,将“贫困发生率”和财政困难系数作为重要因素,向贫困地区倾斜并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三)严格督查落实。妇儿工委办公室要督促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落实儿童发展纲要要求。民政部门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动态跟踪机制,了解工作进度,总结推广经验,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评估重要内容强化落实。
(四)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宣传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救助保障政策,引导社会大众自觉履行法定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报道先进典型,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18
为了关爱我县残疾儿童,拟在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基础上,面向残疾儿童扩大补贴范围和标准。
一、总体要求
向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是各级政府关注民生,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措施。我县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全县“残疾儿童关爱补贴”发放和管理工作。
二、补贴对象
全县0-18周岁的持证残疾人。
三、补贴标准及经费筹集
(一)补贴标准。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残疾儿童,由原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基础上提高每人每月10元;未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持证残疾儿童标准为每人每月30元。
(二)资金筹集。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的残疾儿童提标资金统筹困难群众资金解决;未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持证残疾儿童关爱补贴由县本级财政负担。
(三)足额编制预算。我县各级财政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足额编制预算,确保资金发放。
四、发放方式
(一)县残联在为残疾儿童办理残疾证的同时收集办证人员的信息及银行账号,于每个月10日之前报送县民政局;
(二)已持证未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儿童需持有关证件(身份证或户口簿、残疾证、银行账号信息)向所在地乡镇政府申请“残疾儿童关爱补贴”;
(三)补助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县民政局按月将补贴资金通过金融机构转账存入补贴对象指定账户。
五、执行时间
20xx年1月1日起执行。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按照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残联配合、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要求,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关爱补贴”工作机制。县民政局要履行主管部门职责,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工作进程,做好相关制度衔接。县财政局负责落实补贴经费。县残联要发挥“代表、服务、管理”作用,及时掌握残疾人需求,严格残疾人证发放管理,协同做好相关审核工作。
(二)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残疾儿童关爱补贴”发放公示制度。由申请人所在的村或社区按月公示补贴对象姓名、补贴类型、补贴金额等基本信息,公示期为7天,接受群众监督。县民政局会同县残联建立“残疾儿童关爱补贴”定期复核机制和不定期复核机制,实行应补尽补、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形成“残疾儿童关爱补贴”工作信访和投诉举报核查机制,及时处理残疾人及其他群众的投诉建议。加强“残疾儿童关爱补贴”经费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防止出现挤占、挪用、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现象。
(三)做好政策解读和新闻宣传。负责“残疾儿童关爱补贴”工作的民政局、残联、乡镇等相关部门要组织工作人员专题学习,全面掌握“残疾儿童关爱补贴”制度内容及相关工作职责,确保各项措施有序有效实施。县民政局、县残联要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宣传解读“残疾儿童关爱补贴”制度,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使残疾人及其家属了解政策内容和基本申领要求。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19
活动目的
为贫困残疾人筹集资金,号召更多有爱心的同学参与助残活动。
活动过程
(1)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5日
(2)活动场地
重庆邮电大学雨红莲操场
(3)活动人员
组织者:
成员:
(4)活动主题
助残义卖
活动内容
本小组义工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助残义卖活动,通过该活动为贫困残疾人筹集资金,号召更多有爱心的同学参与助残活动。
主要工作有:帮助残疾人组织活动的前期工作,助残义卖,助残义卖活动的.后期工作。
活动流程
3月25日12:00义工小组所有成员在雨红莲集合。负责人做好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分配小组成员所负责的工作。
12:15场地留3个人与残疾人一起,其余成员在道路边宣传,吸引路过的同学们过来看,能够顺利出售义卖手工艺品。
13:00活动结束,义工小组的全体成员进行义卖活动的后续工作;清点未卖的义卖物品和出售义卖物品的收入;最后打扫场地。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20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20xx年xx省十项重点民生实事工作要求,持续做好我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根据省、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弱有所扶,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以不断满足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需求为目的,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建设,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面发展,让残疾儿童及其家庭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二、任务目标、救助内容、标准和工作流程
(一)任务目标
具有xx县户籍(包括常驻户口、临时户口和居住证)有康复需求的0-7岁肢体(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年龄提高到17岁);0—14岁视力、听力(人工耳蜗手术6岁)、智力、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全年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不少于270名,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
(二)救助内容、标准和工作流程
1.救助内容
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康复训练等服务,为早期干预的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干预服务。
2.救助标准
(1)手术。通过多重医疗保险政策按规定报销后,对配置基本型人工耳蜗手术每人给予一次性补助12000元(含人工耳蜗术后调机费)。对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每人给予一次性补助17200元(针对住院期间费用,含手术、康复训练及矫形器费用)。
(2)康复训练。视力残疾儿童平均救助标准为1000元/人/年,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平均救助标准为17000元/人/年。残疾儿童在机构康复训练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0个月。康复训练不足10个月的,按照每月不超过1700元的救助标准给予救助。
早期干预救助标准为24000元/人/年,早期干预康复训练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0个月,不足10个月的,按照每月不超过2400元的标准给予救助。
(3)辅助器具适配。助听器平均补助标准为4800元/人(2台全数字助听器,含适配服务费),假肢、矫形器平均补助标准为5000元/人,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平均补助标准为1500元/人。残疾儿童辅助器具由县残联等免费配发后,不再享受相应补助。
3.工作流程
(1)申请:残疾儿童监护人持残疾儿童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居住证)以及医疗、康复机构出具的诊断评估证明,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居住证发放地)县级残联提出申请。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服务机构等代为申请。
(2)审核转介:县残联针对残疾儿童家长或其他代办人所提交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书面资料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或儿童监护人所选择的定点机构,将残疾儿童转介至相应的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并将儿童基本信息录入至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管理系统。
(3)康复(手术或训练):定点康复机构与监护人签订协议。对残疾儿童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手术或训练等,建立康复档案,将救助对象的康复信息录入管理系统。救助对象中途自行放弃康复训练的,定点康复机构要及时向县残联进行报告,并做好系统处理。
实施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的定点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干预服务。
(4)结算:残疾儿童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发生的费用先按规定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解决,剩余部分费用超过补助标准的按照补助标准补助,低于补助标准的据实补助。
具体实施步骤:一是定点机构先自行审核。二是县残联审核或结算工作组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转交财政部门。三是财政部门与定点机构直接结算。结算周期由县残联同县财政部门确定。残疾儿童在辖区外定点机构康复,其救助资金结算原则上同步进行,结算办法由县自定。
省结算办法出台之后,按照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结算办法执行。
三、保障措施
(一)做好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筛查、转介和康复工作
加强与卫健体委对接,做好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筛查工作,针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帮助家长做好申请转介工作,定点机构做好评估、医疗康复或训练、辅具适配等相关工作。
(二)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衔接
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政策。首先将残疾儿童康复费用进行各类保险的报销,报销后的自负部分再由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在救助标准内给予补助,超出部分由残疾儿童家长自行负担。
(三)做好康复救助资金的保障
切实承担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的保障责任,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纳入本级政府预算,确保实现动态意义上的应救尽救。同时,应当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保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加强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监督管理
按照条块结合、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监督管理。县残联会同县卫健体委等相关部门公开择优确定定点机构,并实行动态管理。定点康复机构对在训儿童定期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康复措施方案,精准施策,确保残疾儿童康复质量和效果。
(五)加强技术人才培训培养
发挥各级专家技术指导小组作用,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检查指导、评估、培训等工作。加强康复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康复服务从业人员康复服务能力素质和能力。
(六)强化基层基础
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办队伍建设。县残联、各定点机构安排专人负责救助申请、审核、信息录入、统计汇总等工作,确保事有人做、责由人负。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建立联动机制,确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部署到位、落实到位。
(二)加强协助,形成合力。各有关单位要履职尽责、协作配合,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按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残联组织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发动、残疾儿童康复需求摸底、定点机构确定、监管、康复人才培养培训等工作;做好救助对象申请审核,按照“最多跑一趟”原则做好申请接办工作;按照残疾儿童监护人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的原则,妥善安排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服务;组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检查、指导、评估、培训等工作;做好数据统计与汇总工作,并按照统一要求每月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年底前报告全年工作落实情况。
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重点民生实事跟踪考核。
民政部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儿童纳入低保、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救助范围,组织儿童福利机构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及康复救助工作;做好本部门定点康复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加强社会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的注册登记审核和监督管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残疾儿童康复。
教育部门实施残疾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持项目,扩大残疾儿童教育康复服务供给,为康复后的残疾儿童入学或入园提供支持保障;对具有教育资质的定点机构加强管理和指导;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人社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包括残疾儿童康复专业人员在内的特殊教育教师、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标准,按规定做好职称评定工作,促进残疾儿童康复人才队伍建设。
卫生健康部门配合残联部门指导医疗、妇幼保健等机构开展残疾儿童的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和转介等工作;加强对本辖区定点机构确定和医疗康复机构医疗服务监督管理、业务指导及康复专业人员技术培训等工作。
审计部门要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防止发生挤占、挪用、套取等违法违规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康复服务价格监督,组织指导查处价格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对依法登记注册的康复机构,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牵头做好有关康复机构的信用信息记录和归集;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综合执法工作,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医疗保障部门按照规定落实残疾儿童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政策,并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乡村振兴部门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对“三类人群”中的残疾儿童家庭进行动态监测,并给予扶持。
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保障,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及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使用上级拨付的残疾儿童康复经费和本级经费;会同残联完善结算办法,做好资金结算工作,对康复资金使用进行检查、监督;加强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部门加大残疾预防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公益短信、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帮助残疾儿童监护人准确知晓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相关内容,积极引导全社会强化残疾预防和康复意识,传递党和政府的爱民之心、惠民之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强化督导考核。通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监测工作进展情况,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期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本地康复救助工作的督查考核,总结推广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救助工作取得圆满成效。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相关文章: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03-28
关爱残疾儿童方案05-16
残疾儿童关爱方案(通用18篇)05-25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方案范文11-25
学校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范文11-26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1-24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范文(通用8篇)05-26
关爱残疾儿童简报范文(精选10篇)11-30
关心关爱残疾儿童简报(精选6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