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调查报告优秀

时间:2024-10-27 14:08:08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农村调查报告优秀范本

  韩集乡是鲁西典型的农业乡镇。改革开放以来,该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78到2000年为第一阶段,农村改革深化,基本解决温饱,以粮棉生产为主;从2001到2008年为第二阶段,种植结构调整加快,民营经济起步,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09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抢抓机遇,转型提速,孕育腾飞。2013年该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处于下游水平,地方财政收入592万元,列全市135个乡镇中第13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9755元,略低于全市的10083元。总体感觉是,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经济实力薄弱,村镇建设变化较大,各项社会事业的群众满意度较高,乡村政权运行平稳,基层组织建设逐步加强,农户生产生活呈现“吃饭靠种地,花钱靠打工,致富靠项目,困难靠救济”的阶段性特征。通过对现实状况的分析,找出了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要素支撑力不强,产业结构需要升级,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缺位,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亟待转变等制约该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七个方面问题。最后,本报告提出了今后乡村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一是以高效利用土地为重点,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二是以加大扶持力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三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提高服务“三农”能力;四是以增强“造血”能力为重点,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五是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提高引领农民致富能力;六是以完善落实政策为重点,提高生产要素支撑能力;七是以解放思想为重点,走出“三农”发展新路子。

新农村调查报告优秀范本

  为全面了解乡村发展状况,找出制约农村发展的障碍和症结,探索“三农”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从4月上旬开始,对高新区韩集乡开展了一次全面调研。本次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进村入户访谈等方式进行,在对韩集乡全面情况进行了解的同时,抽取东集、高垣墙、迟桥、张会所、前姜、陶海子等6个村进行了样本调查,随机走访了142户村民。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实状况

  韩集乡隶属于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乡政府驻地距聊城市区15公里,距茌平县城25公里,距东阿县城12公里,处于“聊茌东大三角”中心位置。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4.35万亩;辖37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8596户,2.9万人。2013年地方财政收入592万元,在全市135个乡镇中列13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9755元,略低于全市的10083元。

  (一)发展历程

  韩集乡驻地为韩集村,原隶属茌平县。明洪武二年,韩敬先从山东登州府蓬莱县韩家沟迁来立村,名韩家沟,后成立集市,改名为韩家集,简称韩集。1971年2月,茌平县将三十里铺人民公社划出4个行政村、广平人民公社划出27个行政村组建韩集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为韩集乡。2010年7月被划归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7月,成为高新区四个乡镇(街道)之一。

  韩集乡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灵。战国时期孟尝君、唐代诗人王维曾在韩集一带游历;该乡高垣墙村秦、汉、晋时期是茌平县城所在地;迟桥村西200米处有孟尝君遗址,清初建有二孟庙,合祀孟子与孟尝君。韩集乡是冀鲁豫边区第四地委(又称运东地委)、专署和军分区所在地,田纪云、肖华、刘致远等曾在此领导了艰苦卓绝的茌南抗日斗争。该乡张会所村东一公里建有六二七纪念园、迟桥村建有运东地委革命纪念馆。

  韩集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2000年)。农村改革深化,基本解决温饱,以粮棉生产为主。韩集乡同全国一样,推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许多村过分强调集体财产“分得越彻底越好”,致使绝大数村庄集体经济成了“空壳”。受距离茌平县城远、交通不便和干部群众市场经济意识差等因素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到2000年,冬暖式大棚、韭薹等产业才形成了一定规模;此时,全乡只有孟尝君酒厂一家工业企业。这一阶段,韩集乡没有跟上全市大多数乡镇由粮棉种植业为主向以多种经营和乡村企业为主的转变步伐,农业生产仍是粮棉主导型,农民收入基本处于徘徊缓进状态。

  第二阶段(2001—2008年)。种植结构调整加快,民营经济起步,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韩集乡党委政府从以往的抓生产经营、催收催种,逐步转变到落实政策、提供服务上来,并把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引导群众发展“一花一菜一拱棚”三大富民产业,到2008年,黄花菜、大白菜和大拱棚的面积分别达到2000亩、5000亩、3000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了辉煌钢管、古漯河生态园、鼎昇饲料、金福饲料、新鹏鸿面粉等企业,形成了由20余家钢管、铸压件、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汇集的三大中小产业集群。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新大地铝业、宏通砼业、信发三利环保、信通运输等大型企业落户茌平工业园区。农业结构调整将农民从土地耕作上解放出来,工业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因此,这一时期农民外出务工数量持续增加,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减轻了农民负担。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2008年,对8个村进行了绿化美化建设,新修12个村柏油路,修建了汽车站、中学教学楼和乡卫生院病房;建设了运东地委纪念馆,重建了六·二七纪念亭;建设了乡文化中心广场,4处村级文化大院。这一阶段,韩集乡被茌平县定位于生态农业乡镇,其招商引资来的工业企业,只能在茌平县工业园区落地,税收由县乡进行分成,乡境内企业以涉农企业为主,财税贡献少。因此,韩集乡经济依然以农业生产为主,财政薄弱状况没有得到大的改观。

  第三阶段(2009—2014年5月)。抢抓机遇,转型提速,孕育腾飞。韩集乡经历两次区划调整,成为聊城市高新区的四个乡镇(街道)之一。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后,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将韩集作为弱乡镇突破联系点,给韩集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韩集乡适时提出了“以民生项目立乡、优势农业项目立乡、重点项目立乡”的工作思路,把项目建设作为乡镇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定了三年乡镇地方财政收入过1000万元,争取“进前百,争中游”(即三年内在全市乡镇排名进前一百名,力争达到中游水平)的战略目标。韩集乡借助外力,争取市、区两级两年共计投资约88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对内深挖潜力,强力推动招商引资,2013年,完成招商引资27.6亿元,固定资产投入2.4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92万元(新口径),是2012年的6.9倍,实现了跨越增长。这一阶段,韩集乡由茌平县的偏远乡镇一跃成为聊城市的郊区乡镇,带来的不仅是区划的变化,更是迎来了思想的大解放;韩集乡因落后而为人们所熟知,也因此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经历着由农业乡镇向项目建设乡镇蜕变。韩集乡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转折点上,进入了一个跨越赶超的时期。

  (二)经济发展情况

  1.农业。

  韩集乡东部土地肥沃,西部是有“鲁西绿肺、天然氧吧”的美誉的近万亩古漯河湿地;境内有茌新河、赵牛河、位山引黄第一干渠、乐平铺分干渠等河渠,灌溉条件便利。

  种植养殖业发展好。全乡4.35万亩耕地中,种植粮食3.5万亩,各类瓜果蔬菜5000亩。全乡形成了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张会所葡萄种植基地,有葡萄大棚280亩,年产葡萄700吨;古漯河黑猪养殖基地,黑猪存栏3000头;四海养殖基地,面积240亩,建有有鱼塘64亩,羊存栏量2000只;孟尝君红高粱生产基地,面积600亩,种植高品质酿酒高粱;大杨中草药种植基地,面积1200亩,主要种植各类中药材。(见表1)

  表1:韩集乡主要种植作物及土地流转效益对比(亩/年)

品种

投入

产出

收益(元) 

项目

金额(元)

项目

金额(元)

小麦和玉米

耕地40元、播种30元、小麦良种60元、施底肥80元、浇水两次25元、追肥60元、打药10元、打除草剂5元、收割45元;玉米种20元、播种25元、施肥50元、浇水两次30元、收割50元;用工15个,1050元。

1580

小麦:850斤×1.25元/斤=1062元;玉米:900斤×1.2元/斤=1080元;综合补贴125元。

2267

687

大棚葡萄

肥料2000元、农药800元、用工120个×50元/天=6000元(男女老少均可)、农膜1000元;一次性投入、15年收益的基础设备折旧费590元(包括竹竿2500元、铁丝500元、葡萄苗2900元、水泥柱3000元,共8900元)

10030

一亩420株,每株产量13斤,总产5460斤,平均单价4元。

21480

11450

大白菜

肥料400元、用工10个×60元/天=600元

1000

亩均种植2200棵,每棵平均5斤,0.6元每斤

6600

5600

黄花菜

肥料100元、用工20个×50元/天=1000元

1100

产量3000斤,平均价格1.5元,

4500

3400

药材防风

种子1100元、肥料农药300元、用工14个×50元/天=700元、土地租赁费1100斤小麦×1.2元/斤=1320元,

3420

亩产300公斤,平均单价17元

5100

1680

药材天花粉

种苗2000元、肥料农药300元、用工14个×50元/天=700元、土地租赁费1100斤小麦×1.2元/斤=1320元

4320

亩产350公斤,平均单价18元

6300

1980

土地流转情况

 

0

小麦:1100斤×1.25元/斤=1375元;腾出种地占用15个工:15×70元/天=1050元;仍能享受综合补贴125元

2550

2550

  涉农企业稳步发展。全乡共有5家涉农企业。古漯河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是聊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态黑猪存栏量3000头;金福饲料公司,建有两条420型饲料生产线,年生产饲料10万吨;鼎昇饲料公司,年产饲料8万吨;新鹏鸿面粉公司,年产面粉10万吨;孟尝君酒业,可提供白酒生产中产生的酒糟等副产品5000吨。

  土地流转面积较大。全乡共流转面积1万亩左右,占耕地总面积的22.99%。流转情况大致分为三类,村内部户与户之间的流转,主要用于发展大拱棚,面积约3000亩;古漯河区域内的低产田流转,主要用于种植、养殖和农业观光,面积约2000亩;农户与开发商之间的流转,主要用于引进的高效农业种植项目,面积约4000亩。这些土地的流转方式有托管、反租倒包和互换、农户间转包、开发商集中连片租赁四种形式,其中开发商集中连片租赁是目前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农业生产机械化率高。2000年开始使用推广小麦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机械;2007年大型农机具已基本普及。2013年,韩集乡农机保有量达到了172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67台,总动力达到8.9万千瓦;小麦机耕、机播、机收率均达100%,玉米机收率达80%以上。与此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不断提高,每年夏收、秋收期间,区农办、乡农机站负责为跨区作业的农机办理证照,以增加农机户收入。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较好。全乡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14家,其中种植合作社7家、养殖合作社7家。2013年,韩集乡惠所无公害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鸿福地农民养殖合作社、世纪纬创种苗培育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被评为高新区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产品品牌少。仅有两个,古漯河黑猪养殖合作社注册的“漯河1号”优质黑猪和惠所无公害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注册的“惠所”商标。

  农民培训坚持好。自高新区从2008年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来,韩集乡每年培训约1000人次农村劳动力。

  农业补贴落实到位。全乡2013年共发放各类惠农资金734万元。主要项目是,粮食及农资综合补贴每亩125元,棉花良种补贴每亩15元,玉米良种补贴每亩10元,由银行一卡通直接支付给农户。购置农机具的种粮户,购机花费3万多,享受到的补贴1万元左右。

  2.工业。

  韩集乡工业底子薄、起步晚,纵向比变化较大,现有的工业企业全部是私营企业。(见表2、表3)

  表2:韩集乡主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名称

建厂时间

产能

产值

(万元)

利税

(万元)

山东孟尝君酒业有限公司

1993年9月

年产白酒2000吨

8000

1300

聊城金福饲料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年产饲料1.5万吨

5100

170

聊城新鹏鸿面粉有限公司

2011年9月

日产面粉350吨

4600

110

聊城辉煌钢管有限公司

2011年1月

年产钢管9000吨

2900

210

聊城鼎昇饲料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

年产饲料6500吨

2100

75

聊城越通钢管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

年产钢管4000吨

1200

93

聊城利鑫市政有限公司

2003年2月

年产混凝土15万吨

4200

310

聊城宏达建材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年产混凝土20万吨

5600

420

聊城秋恋晨服装有限公司

2011年8月

年加工服装15000件

90

26

聊城市开发区君仁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2011年8月

年产钢管3500吨

900

65

聊城市开发区行通管业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

年产钢管1600吨

480

33

聊城市晨光钢材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

年产冲压件18000件

680

29

合计

 

 

35850

2841

  表3:主要工业企业分行业用工情况

行业

用工数量(人)

平均月工资(元)

涉及村庄数(个)

白酒行业

300多人

2100多

30

饲料加工

50多

2000多

20

钢管加工

126

2800左右

6

服装加工

50多

2000

1

农产品加工

32

2300

6

  目前,在建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23.75亿元。分别是,⑴泰悦机械年产15万台驱动桥项目,投资5.6亿元;⑵宏达建筑沥青拌和站项目;⑶会赢金属钢管深加工及钢圈项目,投资1.2亿元;⑷利鑫市政拌和站项目,投资5000万元;⑸龙翔电气高低压配电项目,投资3.2亿元;⑹玉泉润滑油项目,投资1500万元;⑺辉煌钢管二期扩建项目,投资1000万元;⑻阿华制药项目,投资1.5亿元;⑼压力容器配件项目,投资10亿元。这些项目中,6个年底前可投产运营,预计可提供地方财政收入900万元。

  3.服务业。

  韩集乡服务业尚无大型项目,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农贸市场及农业观光园为辅。

  全乡有个体户650余家,以东集、蒋庄为主,分散于37个村;主要涉及副食百货零售、餐饮饭店、农机维修、种植养殖、居民服务等。集贸市场位于东集村和石海子村,年交易量400余万元。观光农业开始起步,石海子村和陶海子村分别建设了田园牧歌生态农业观光园、鲁发农林高科技生态示范园。

  (三)乡村建设情况

  韩集乡镇村建设取得较大成效。2010年7月划归聊城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是韩集乡镇村建设变化较大的时期,2012—2013年新建、拓宽乡村道路25.3公里。

  1.小城镇建设。

  2012年,修建乡驻地下水道3200米,道路铺装21535.49平方米;规范驻地门市广告牌2857.14平方米;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处,在乡驻地、村主要道路设置垃圾箱,由全职环卫保洁队伍定时清理、清运,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2013年,建设幼儿园大街、排水工程1480米,安装路灯32盏,铺设花砖7600平方米;自来水改造工程埋设管道45000米,建设中型水厂一处。

  2.农村社区建设。

  有大杨、西集两个农村新居建设试点村。大杨社区一期135户已全部搬迁入住,并完成了拆迁,二期正在积极筹划建设中。西集社区12栋5层楼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两个新型社区建成后,届时可置换土地指标510亩。

  3.村居建设。

  农户住房基本上以下一代成长为成年人为周期,大约居住年限为25年左右。以前姜村为例,该村有1230人、513户。2012年、2013年新建民房共计23处,占总户数比例4.5%。新建住宅面积为长18米、宽19米,面积342平方米(约合0.5亩),花费在10—11万元左右。全村共有老旧危房15处,占全村比例2.9%;空闲宅基11处,占全村宅基地总数的2.14%。

  (四)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群众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满意度较高。对教育事业的满意率达96.5%,对卫生事业的满意率达92%,对就业、社会保障满意率达85%。

  1.义务教育。

  目前,韩集乡辖区内有7所公办学校,包括初中1所、中心小学5所和乡中心幼儿园。在校生总数3220人,其中初中647人,小学1849人,在园幼儿724人;小学生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8%;六二七小学为“聊城市教学示范学校”。全乡有教职工164人(初中59人,小学99人,幼儿园6人),其中有省级优秀教师、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3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3人。

  校舍改造稳步推进。2000年,韩集乡有6所学校,砖瓦结构校舍面积9176平方米;2006—2012年,新增校舍4270平方米,新建2栋教学楼3756平方米;2013年,新建六二七小学教学楼3060平方米,初中学生餐厅735平方米。农村幼儿教育逐步规范,2000年有4所私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60人;2008年,有幼儿园8所,其中公办园5所,私办园3所,在园幼儿450人;2012年新建乡中心幼儿园1所,2013年招聘幼儿教师5名,投入配套资金50万元。

  减轻义务阶段教育负担政策得到落实。2000年时,小学每生每年收取学杂费约100元,课本费90元;初中每生每年收取学杂费175元、课本费170元。自2007年起免除了中小学生学杂费、课本费,对初中住宿生进行补贴。

  初中教学质量成绩突出。2008年初三毕业238人,升学率89%。2011年,韩集中学中考报考的117名考生中,录取113人,录取率96.58%。2013年,高中录取率93%;中考优秀率4.32%,在全市168所初中占第16位;合格率73%,在全市占第15位;综合指标在全市农村中学中列第8位。

  2.卫生事业发展。

  韩集乡卫生院,现有职工28人,在编16人,聘用1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医师8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0%。2000年,卫生院仅有大型设备4台、固定资产39万元;2008年,大型设备达到11台;2013年,医院固定资产1066万元,拥有美国泰圣彩超、500毫安X光机、美国进口动态心电图仪、美国迈瑞心电监护仪等大型医疗设备30余台。

  全乡共辖7个中心卫生室,共有乡医39人,在卫生室工作的乡医24人,没有非法行医的医疗机构。

  自2006年实行新农合以来,政府全部垫付个人应承担部分。2009年起,卫生院给全乡每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对65岁以上老人进行查体,实行农村孕产妇免费服叶酸、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5岁以下人群免费补种乙肝疫苗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3.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

  农村劳动力就业,以东集村为例。该村总人口874人。劳动力327人,占总人口的37.4%。劳动力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53人,占16.2%;初中91人,占27.8%;小学及以下183人,占56.0%。从业分布,从事农业生产的126人(占38.5%),外出务工201人(占61.5%);打工地点以聊城市内为主,有190人,占94.5%;市外11人,占5.5%。个体经营户中从事农业生产和打工的劳动力有交叉,共78人。(见表4)

  表4:东集村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布结构:

劳动力(327人)

分布

性别结构

年龄结构

46岁及以上

31--45岁

30岁及以下

农业(126人)

人数

53

73

53

57

16

 %

42.1

57.9

42.1

45.2

12.7

纯打工(51人)

人数

28

23

10

25

16

 %

54.9

45.1

19.6

49

31.4

兼职工(150人)

人数

97

53

54

62

34

 %

64.7

35.3

36

41.3

22.7

  从表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中妇女占较大的比例,30岁以下明显减少。打工的和兼职打工的,46岁以上的人明显减少。

  社会保障政策执行较好。目前,韩集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11800人,占总人口的65%;符合领取养老金人员4100人,发放率达到100%。全乡有低保824人,每月补助金额分为110、120、130、140四个档次;农村五保供养2012年96人、2013年87人;其中集中供养2012年33人、2013年31人,分散供养2012年63人、2013年56人。该乡未设敬老院,韩集籍老人入许营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目前,韩集乡共有五保供养老人85人,其中分散五保56人,每月补助金额210元;集中供养老人29人,乡财政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向许营镇敬老院拨付养老费用。

  4.群众文化生活。

  韩集乡有“梨园百花”老年艺术团一个,由东集村党支部筹建。全乡有东集、陶海子、张会所村3个秧歌队,人数均在20—30人之间,活动开展较为经常。东集村秧歌队逢二、七东集村大集演出,春节、元宵节、三八妇女节、九九老人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在乡驻地巡回演出。

  (五)乡村政权运行情况

  2000年,乡村干部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农业税、“三提五统”、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管理等工作。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好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农业技术培训等日常工作,并把部分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以来,乡村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建设、土地流转、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上来。

  1.乡级政权运行。

  韩集乡政府现延续七站八所机构设置,设行政编制31人、事业编制30人。目前实有行政人员31人,事业编制人员38人。乡对村管理实行管区负责制,管区负责落实辖区内各村的日常管理;制定了村级绩效考核方案,对村级全部工作进行了量化,年底排出名次,落实利益导向。

  韩集乡财政困难。2013年当年的财政收入才超过干部职工的工资支出,依然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和借款维持运转。自2010年7月区划调整以来,乡机关干部工资执行原茌平县标准,高于开发区区直和其他乡镇;后经历2011年、2012年两次调整,开发区区直、乡镇工资实行统一标准。2011—2014年,四年间的月平均工资(全额)分别为2711元、3032元、3415元、3922元。绝大多数乡干部能够围绕乡中心工作,完成工作任务。

  2.村级组织运行。

  村设组,组管户,主要是村“两委”靠上服务,解决群众的现实需要;村级解决不了的,由乡政府协调解决。全乡37个行政村中,全部实行支部书记与村委主任“一肩挑”,3名委员制的村有27个,4名委员制的村有10个,村民小组长129人。农业税免除后,多数村没有集体收入,村里的公共事务、运转经费、误工补贴,全部依靠上级的转移支付资金勉强维持。个别村(如石海子、老户王、吴庄、牛庄等紧靠古漯河的村)有集体坑塘和荒地发包,因当时租赁费较低,大多抵顶了群众上缴的黄灌费,基本状况是“村比户穷”。

  村干部工资待遇较低。2014年以前,由于韩集乡财政困难,村干部工资在村级转移支付中解决,待遇普遍较低。2011—2013年,村支部书记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300元、1430元、1556元;计生专职主任年平均工资分别为780元、858元、934元;其他“两委”委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520元、572元、622元;小组长等干部年工资基本维持在数百元左右。2014年起,韩集乡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村干部工资由基础工资、人口基数工资、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基础工资部分村支部书记每年3500元,计生专职2100元,其他“两委”成员1400元。人口基数工资部分,村支部书记、计生专职、其他“两委”成员分别按2元、1.2元、0.8元,乘以村人口数计算;人口低于500人的村,支部书记、计生专职、其他“两委”成员分别按1000元、600元、400元计算。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按6:4比例确定。基本工资按季度发放,绩效工资根据年底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重新计酬后,村支部书记、计生专职主任、其他“两委”委员的年平均收入分别可达到8461元、5078元、3507元,小组长等其他非定职干部工资由村级结合自身实际落实报酬。

  村级运行可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村8个,以石海子、前姜、邹庄等为代表,主要特点是:村两委能够主动思考本村产业优势,通过组建合作社、拉长产业链条等形式予以扶持、引导,扩大经营规模;对于落户本村的招商引资项目,能够较快引导群众推进;上级的帮扶资金能够主动向村里的困难群众倾斜,班子威信较高。比如,石海子村引进并落地了9家民营企业,流转1200亩地建设了田园牧歌高科技生态园项目,在济聊一级路征地拆迁过程中,率先完成了征迁任务;邹庄通过组织村民进行土地流转,扶持意向户发展大拱棚等。

  二类村24个,以张会所、大杨、老户王等为代表,主要特点是:工作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开展工作仅限于完成上级安排的日常工作,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比如,在乡政府的引导、帮助下,张会所村发展了葡萄种植产业;大杨、老户王等村在济聊一级路征迁工作中,需要乡政府派出工作组帮助完成等。

  三类村5个,为吴庄、曹庄、仇陶、西集、门李等,主要特是:村“两委”班子有“软、散、瘫”倾向,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村里矛盾较多,存在上访等不稳定因素;尤其在涉及拆迁、征地等重大事项时,严重影响面上工作。比如,吴庄村部分村民因为涉及古漯河湿地承包问题,多次到乡政府集体上访;门李村“两委”班子缺乏进取精神,因经济困难发生了村干部私自变卖大队部的行为等。

  (六)农户收入消费情况

  农民收入分布呈纺锤型,多数农户年人均收入在10000元以上,占调查户数的56.67%;支出结构比较分散,日常生活支出占比下降,说明多数农户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消费在不断升级中。(见表5)

  表5:张会所村30户收入支出情况

项目

收入与支出

户数(户)

比例(%)

年人均收入

2000元以下

1

3.33

2000——4999元

2

6.67

5000——9999元

10

33.33

10000——19999元

15

50

20000元及以上

2

6.67

家庭中

最大支出项目

教育和生产资料

9

30

医疗支出

3

10

日常生活支出

5

16.67

盖房

9

30

买车

4

13.33

  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张会所村调查的12户的收入变动情况看,2000、2008、2012、2013年四个时点的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208元、5541元、10583元和11000元。2008年比2000年有明显上涨,主要是2006年免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2008年到2012年有显著上涨,主要原因是打工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和2009年该村新发展葡萄大棚使收入大幅增加;2013年比2012年有小幅增长。

  (七)生产经营典型户情况

  1.特色种植户。

  丁忠华,全家3口人,有2个劳动力。她种植了2个大棚、2个小棚共计12亩的葡萄,是张会所村最大的葡萄种植户。12亩土地中,以每年1300元/亩的价格流转其他农户7亩,签订了五年的合同。生产时间从每年的春节后开始,到农历10月底结束,共计10个月,纯收入6万多元,人均2万元以上。据她讲,葡萄种植的好处是不用离家外出;虽然这两年葡萄价格略有下降,但效益比种粮要好。她准备再坚持一两年,就上冬暖式大棚,改进种植技术,使葡萄上市时间再提前,以取得更好的效益。

  2.个体工商户。

  张玉胜,全家4口人,有2个劳动力。他通过外出打工学会了面粉加工,2010年靠自己积累和借款投资30万元在村里开起了馒头房,年收入13万元左右,人均3万多元。建设厂房占用的荒地是用自己的耕地流转过来的,平时雇工1人,月工资1300元左右(工作半天),忙时雇工3人,销售辐射周边5公里的村庄。

  3.半农半工户。

  纪淑华,全家3口人,有2个劳动力。她自己耕种4亩土地,养殖了2—3头猪;丈夫在砖厂打工,月工资2000多元;年收入在3.5万元左右,人均不到1.2万元。据她反映,2010年丈夫外出打工时遭遇车祸,花费4万元,厂子里没有给买保险,自己承担。对于养猪效益,她形象地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猪肉价格波动较大,不知道赔赚。

  4.纯农业种植户。

  韩明全,全家3口人,孩子上学,妻子长期有病,低保户。耕地4.2亩,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每年收入1.5万元,医药费支出1.2万元左右,生产生活较困难。

  (八)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韩集乡共有45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37个、乡直机关事业党支部5个、“两新”组织党支部3个,共有党员1141人。

  从韩集乡党员的结构看,农民党员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学历绝大多数为初中或小学,年富力强素质高的农村青年党员少。同时,党员后备力量不足,部分村长期没有新发展党员。如,前姜村2004年至2010年没有发展过新党员;2011年新增6人(其中大学生、部队复员转入4人,发展2人),2012年发展2人。(见表6、表7)

项 目

类 别

人数(人)

占全体党员比例(%)

党员构成

农村党员

932

81.7%

乡直机关党员

194

17%

“两新”组织党员

15

1.3%

性    别

男性

986

86.4%

女性

155

13.6%

年龄结构

30岁以下

68

6.0%

31—40岁

114

10.0%

41—50岁

218

19.1%

50—60岁

262

23.0%

60岁以上

479

42.0%

学历构成

研究生学历

4

0.3%

大学学历

132

11.6%

大专学历

65

5.7%

高中学历

201

17.6%

初中学历

523

45.8%

小学学历

145

12.7%

文盲

71

6.2%

  表6:韩集乡党员结构一览

  表7:韩集乡村支部书记年龄结构一览

项目

年龄

数量(人)

比例(%)

年龄结构

35岁以下

2

5.4%

36岁—45岁

10

27%

46岁—55岁

22

59.5%

56岁以上

3

8.1%

学历结构

大专以上

3

8.1%

高中(中专)

22

59.5%

初中

12

32.4%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韩集乡干部群众拥有求发展、盼富裕的强烈愿望和不甘落后、顽强进取的奋斗精神,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令人鼓舞,但是,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韩集乡又好又快发展。

  (一)基础设施落后。由于长期未能摆脱落后局面,韩集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达乡镇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农村道路亟待整修。韩集乡现有42公里涉及32个村的联村公路,老旧、破损严重,需维护修理;多数村庄到农田间的生产路没有硬化,给生产带来不便。如,张会所村的葡萄种植地块生产路仍是泥路,采摘期恰逢雨季,田间道路湿粘,车辆无法进入,葡萄运输只能靠人抬肩扛。同时,田间机井少、农电不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

  招商引资硬件较差。确定的招商地块,桥、路、电力等设施配套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不具备“五通一平”条件,致使泰悦机械、会赢金属、压力容器等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民生投入不足。所辖的37个行政村中,有18个村至今未通自来水,涉及近1.5万人的饮水安全。文化设施薄弱,文化站开展活动难。虽有东集、陶海子、张会所等村秧歌队在节庆期间组织的文化活动,但多是当地商家赞助。

  (二)发展要素支撑力不强。韩集乡土地、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发展要素整体水平不高,客观上制约经济发展。

  土地制约。种植结构调整需要土地成方连片,但承包地流转较为困难,主要原因是流转价格过高。葡萄种植户2014年春季流转土地的租金是每年每亩1300元,高于全乡1100斤小麦的流转价格,并且今后流转价格还有提高的趋势。但是,因葡萄种植周期长,两年见果,连包5年以上才有赚头,许多农户不愿意签订长于5年的流转合同。建设用地更为紧张,至今存在400亩的土地指标缺口,影响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资金制约。中小企业和村民普遍反映生产或扩大生产缺少资金,贷款手续繁琐、门槛较高。2011—2013年,韩集乡信用社存款余额分别为9582万元、10672.04万元、14129万元,贷款总量分别为5335.69万元、6063.72万元、4209.71万元,月利率分别为11.48‰、12.35‰、11.3‰。2013年存贷款余额差高达近1亿元,本地储蓄存款用于本地贷款的比例偏小。信用社贷款年利率达13.56%,部分农户无法承担;很多农户或民营企业因“找不到担保人”和“没有合适的抵押物”而无法贷款。

  技术制约。农民的致富信息和技术来源,多是从外地打工或者亲戚朋友中得来,渠道狭窄。有70.6%的农民不懂测土配方施肥和科学用药,存在盲目施用化肥、农药的情况;90%的农民迫切需要到田间地头的农业科技服务。

  劳动力制约。农村劳动力多数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只有一身力气、没有一技之长”的现象较为普遍,即便是打工,也干不了技术性稍强的工作。同时,由于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存在较大缺口。更有甚者,个别农民因文化水平低、生活压力大等原因,造成子女失学外出打工,客观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

  (三)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韩集乡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工业企业个数少、个头小,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调整产业结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农业生产内部结构不合理。粮食种植的每亩耕地年收益只有六、七百元,韩集乡80.1%的耕地上种植的是小麦和玉米,特色种植作物近3000亩,不到耕地面积的10%,总体经济效益不高。

  工业基础薄弱。加工业独大,并且都是技术含量低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工业年产值3.58亿元,利税2841万元,效益处于一般水平。全乡的主要工业企业用工约在600人左右,难以满足全乡7000余劳动力的务工需求。

  服务业结构不优。第三产业主要为传统服务业,主要是两个集贸市场和乡驻地门店。

  (四)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接受新事物、处理新问题能力差,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受到较大影响。

  韩集乡党员中50岁以上的占64.7%,初中学历以下的占65%;村级支部书记中46岁以上的占67.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3人。近年来,由于重视程度低、宣传力度小、生产方式转变、村民外出务工等多种原因,村级党员发展速度缓慢,再加上党员培养力度不大,从而导致积极分子后备力量不足。目前莫庄村、后姜村、沙杨村3个村党员发展最为缓慢,如莫庄村2010年、2006年、2002年各发展1名党员;后姜村2013年、2009年、2001年各发展1名党员;沙杨村2010年、2000年各发展1名党员。

  (五)“村比户穷”、“干部靠觉悟”问题亟待解决。多数村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村里的公共事务、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干部的误工补贴,全部依靠上级的转移支付资金勉强维持。个别村(如石海子、老户王、吴庄、牛庄等紧靠古漯河的村)有集体坑塘和荒地发包,此部分集体收入大多抵顶了群众应缴的黄灌费,村集体没有任何积累。村集体经济薄弱、兴办农村公益事业没实力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2012年以前村干部一般每年只有500元误工补贴,2013年每人涨到1000元左右。今年以来,市里出台文件进行了规范,村支部书记的年基本工资涨到3500元,加上绩效工资可达7500元左右,其他村委也提高到三四千元。一位村干部说得好,“在村里能当上干部,说明老少爷们认可,有成就感。再说,村里的事总得有人管啊,为这点工资没人干。”村干部长期拿着低补贴,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干事,令人感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六)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缺位。从调查看,对于农业生产技术,86.5%的农民通过广电报刊获得,10%通过农药种子经销商免费讲课获得,农民获得农业技术的途径单一,且不能有效获得技术精髓。乡、村很少组织村干部或者种植大户外出学习、参观和参加各种农业博览会,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眼界不够宽阔,创业致富信息渠道缺乏。有的农户反映,农村专业合作社虽然成立起来了,但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总担心被政治觉悟不高的人利用,侵害自己的利益,希望上级加强指导。在生活方面,管理和指导缺位,乡村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有的农户建新房时,固守着“门对窗、要遭殃”的陈规陋习,北墙大多没有窗户,通风不好,不利于身体健康。有的村公益事业长期停滞,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

  (七)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亟待转变。农民“恋土”现象普遍存在,虽然也认为种地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但是还把土地作为生存的保障,对土地流转不支持;对当前土地承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一定30年不变”的国家政策不理解。部分村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不高,认为投入大,风险高,不如外出打工风险小,而且“干得多就挣得多”,“省心省力”。“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农民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普遍淡漠,平均每个农户仅有1-2本农业技术书籍、0-1本科技杂志;看看电视农科频道、向示范户学习、问一下农资销售部门,成为80%以上农民获得新技术的渠道;92.3%的农民不能承受采用农业新技术带来的风险。

  陈规陋习难以改正,人情往来成为负担。不少农民依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有的户为生男孩,纵使面临6—12万元的罚款也要超生。近年来,农村娶媳妇的条件已是“家里有车、城里有楼”,结婚彩礼4万元左右,远远超出了一般农户的收入水平;遇到丧事,在棺材、火化、骨灰盒、招待乡亲等方面大致要花费1万元左右,已经成为不少农户的经济负担。

  三、思考与建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韩集乡是一个典型的鲁西农业乡镇,分析其发展规律,提出对策措施,对于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一系列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步推进农村改革,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以高效利用土地为重点,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产业结构层次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好的结构,难以产生好的效益。对于乡镇来说,以粮食为主的种植结构,很难使大多数农民富裕起来;处于产业链低端、技术含量低、经济总量小、利润率低的工业企业,也难以形成乡镇稳定富裕财源;落后的服务业,也影响着一、二产业的发展。

  提高弱乡镇产业结构层次,推进工业化是主要手段,建设用地是刚性需求。但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建设用地指标紧张,是不争的事实。因而,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多措并举,解决土地制约问题。首先,要以高效利用建设用地为重点,提高工业项目用地标准和技术门槛,优先安排高强度、高投资、高产出的企业用地。其次,要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鼓励农村合村并点,开展旧村庄改造,使农民不花钱或少花钱住进农村新型社区,从而促进城乡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再次,要盘活低效存量建设用地,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和工商户利用村头荒、旧窑厂、闲置废弃工厂开展生产经营。最后,要加快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工作,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鼓励农民以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入股、托管等形式流转经营权,实现种植结构由粮食作物为主向蔬菜瓜果为主转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二)以加大扶持力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要想富,先修路”,“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这些俗语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即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地方快速发展的前提。设施农业,反季节种植,农产品、农用生产资料运输和发展工业项目需要水、电、路和环保等配套设施,群众出行的便利、居住的舒适和饮水安全,也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

  改变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各级各部门要齐抓共管、下定决心、加大投入、持之以恒。一是财政要加大对弱乡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继续落实已有的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同时,制定和实施新的扶持政策。如,对农民自建小型水利工程、对村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适当补助等。二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的政策,将建设项目延伸到农田、到农户,尽量不要求乡、村配套,以免造成新的欠账和村级债务。三是构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长效机制。如有计划地协调市、区重点、扩建项目落户到弱乡镇,利用企业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再如,对一些受益主体明确、可以实行经营性管理的小型基础设施,进行拍卖、租赁、承包,实行“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等办法,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提高服务“三农”能力。

  在新形势下,乡镇应主要通过四个方面的服务推进“三农”工作。一是抓信息发布。乡镇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将科技、市场等信息发布、传达给农民,让农民种植心里有底、创业有所选择。二是抓科技知识推广。乡镇政府应一手抓科技培训,提高干部群众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素质的基层科技服务队伍;一手抓现场指导,让农民掌握先进适用科学技术,逐步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水平,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抓“特色经济”发展。根据实际情况,抓农业结构调整,走开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抓龙头企业建设,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连接基地、带动农户发展;抓招商引资工作,为落户企业搞好服务;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四是抓维护社会稳定。农村情况复杂,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乡镇干部应做好相关协调工作,维护社会的稳定;加强公益事业建设,诸如农田水利建设、村道公路建设、电视电话入户等,为农民排忧解难办实事;依法行政,充分发扬基层民主,运用政治的、法律的手段解决好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以赢得群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和拥护。

  (四)以增强“造血”能力为重点,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村级组织上连乡镇党委政府,下接农户百姓,在农村发展中居于中间位置。目前,多数村面临着集体经济薄弱、兴办农村公益事业没实力、对村民管理和引导没抓手的现实。农村持续健康发展,村级组织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建立村级组织“有钱办事”长效机制,是农村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要是靠外力、保基本,提高转移支付水平。2014年市、县财政拿出近1亿元资金把每个村的运转经费补齐到了3万元,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了村干部的报酬待遇。现在所有的村都有了办公场所,村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市、县、乡要继续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长效保障机制,转移支付的水平同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相适应,保证“空壳村”基本运转的需要。二是要练内功、促发展,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开发整合现有集体资源,对集体闲置、低效利用的土地、林场、坑塘、房产等实行租赁经营,积极实施项目开发,兴办各类集体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比如,村集体可以统一组织村级道路、街道两旁的树木栽植,农户负责承包地头和宅基地旁的树木的管护,树木收益村与户采取对半或三七分成;新农村建设当中,增减挂钩节约出来的土地,不再平均分配给农户,而是用于集体出租,来增加集体收入。另一方面,村集体可以采取集体入股形式,参与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种植业专业合作社、集体资金股份公司、农机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经营,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

  (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提高引导农民致富能力。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小户经营方式,在农村改革的初期,由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弊端没有显现出来。目前,农业生产已经进入高成本、高风险阶段,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青壮年劳动力紧缺,单靠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其规模小、竞争力差的弊端愈发明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民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其组织意识和集体意识渐渐淡化;当遇到农民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诸如种植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事情时,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乡村干部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农民心目中好干部的标准就是办事公道正派、能够引进项目、能给群众提供高工资的就业、组织群众办公益事业,跟着他们生活有奔头。因而,乡镇党委要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把有经营头脑、有市场经济意识、热心并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青年发展成为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择优选拔进村两委班子,让他们当家作主,施展才能;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服务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实现农村党组织的全覆盖;对现任的乡村干部,中小企业的经理、厂长,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习、深造、参观、考察,促进他们解放思想、增长才干,使每一位乡村干部既要有为群众服务的觉悟,又要有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本领。

  (六)以完善落实政策为重点,提高生产要素支撑能力。近年来,中央把“三农”工作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涵盖了农村教育、种粮、养殖、日常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利益,得到了群众拥护。然而,在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现象,影响着党和政府政策作用的发挥。比如,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收入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要办的事多,尽管政府一直在不断加大惠农资金投入力度,但总量依然不足;上级在安排强农惠农项目时,往往要求地方按一定比例投资配套或只有政策无资金,有的乡镇财力困难,有的村“一事一议”开展不起来,致使项目配套资金很难落实到位,项目实施受到影响;乡镇和部门在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中“重建轻管”,致使项目效益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中央的农业补贴(如小麦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直接发放到农户,致使群众对村两委的归属感和依赖感渐渐淡化,只要村里想干点事,群众就认为村干部想捞好处,给村级组织举办公益事业带来了难度。

  因此,破解这些难题,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已成为当务之急,应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合理兼顾企业和农民的利益。鼓励企业以投资城镇住宅和农村社区建设转换土地指标,引导农民以宅基地置换商品房,取得农民理解和支持,最终实现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尽力选择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在乡镇,通过企业发展,吸收本地农民就业,以此来促进土地流转,使承包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集中,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土地支撑。二是加快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步伐。农村金融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拓存贷款创新业务,提高信贷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变“等客户上门”为“送贷上门”。鼓励民间资本组建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扶持有潜力、有市场的小微企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探索建立补贴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机制,国家制定新的农业补贴政策时,要考虑村级集体组织资金薄弱的状况,补贴对象要兼顾村级集体组织和农户,兼顾管理环节和生产环节,形成强农惠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强农惠农政策效果。四是进一步严格控制出台项目资金基层配套政策,应区别不同类别的县(区)、乡财力等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配套政策,减轻基层安排配套资金的压力,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五是完善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相关政策。鼓励城市发挥好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作用,把更多的财力向农村投入、更多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更多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布局。坚持用工业发展的理念发展农业,引导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村带去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到小城镇建设生产生活设施,到农村举办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各类事业,为农村带去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七)以解放思想为重点,走出“三农”发展新路子。弱乡镇发展滞后,生产要素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比较困难是其外在表现,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思想观念陈旧,主要表现是乡村干部在困难面前没有信心,看不见、找不到自己发展的优势,主动发展、积极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强;部分农户存在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落后观念。“观念一变天地宽”,改变落后面貌,解放思想是第一位的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就农民抓农民”的惯性思维,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农村和城市问题的“金钥匙”,破解生产要素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流动障碍,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规划,把农村和城市作为有机整体,合理确定空间、土地、产业、生态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基础设施网络,实现村村通公路并向组向户延伸,城市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处理、“三网融合”等配套设施向农村覆盖。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构建“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共享型”社会事业体系和“创业型”社会就业体系。全面实现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城乡同等待遇,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二是壮大村级实力。村级应以选好配强村干部为着力点,推进村级管理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适当分离,即乡镇可将与农民联系密切的管理职能下放到村级,财政转移支付保组织运行基本经费;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利用股份制、租赁制、服务外包制等形式,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提高集体资产效益。三是促进农民增收。各级应引导农民结合自身实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益,进而减少农民数量、推进土地流转。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引导农民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多元化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旅游、服务、制造等产业,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致富路,努力形成不拘一格、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新农村调查报告优秀】相关文章:

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06-19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01-04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09-02

最新农村空气污染调查报告(通用8篇)08-30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06-01

调查报告优秀05-31

优秀调查报告01-10

最新农村讣告(3篇)11-28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