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要去了解一件不明白的事情时,我们必须开展调查以搞清情况,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1
一、 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20xx年2月7号至20xx年2月27号。
地点:XX村及附近几个村庄:XX村,XX村,XX村,XX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XX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 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2、 按不同人群来说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 赌博风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 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 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四、 几点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2
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XX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
一、 扶风县概况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二、扶风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扶风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三、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
四、农业土地制度创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
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
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五、“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关系民生国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而如果从我国农民的根本出路入手,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由于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我的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我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实现城乡的差距,减少人民不满情绪的发生和蔓延,保持国家的长远高效发展,建造和谐家园,维持社会稳定!
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3
为积极响应团省委,省青联的号召,我们云南警官学院治安系06级的13名青年志愿者在两位队长的带领下来到怒江州兰坪县开展了为期10天(7月14日—7月23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入户调查,为此,我们采取了与青少年座谈、和小学生联欢、深入农户家同吃同住,亲身体会等多种形式。在兰坪县,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一些制约当地农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现以新建村为例,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兰坪——“三江之门”,地处祖国西南边境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四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和云龙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以及本州的福贡县和泸水县毗邻接壤,并通过剑—兰公路、黄—金公路、维—兰公路、丽—兰公路等呈星型与周边各县相连,是内地县和边境县的结合部。幅员4325平方公里,辖4镇4乡106个村民委员会801个自然村,人口20万。兰坪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怒族、藏族、纳西族和独龙族等14个少数民族,占全省24个民族的58,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饰、民居、节日、风情、习俗给景区增加了绚丽的色彩。兰坪的矿藏资源得天独厚,早已名扬中外。其中金顶凤凰山特铅锌矿,以储量大,品位高,成矿集中,易开采等特点,荣居全国之首世界第二,储量达1429万金属吨,潜在价值可达2014多亿元。除矿藏资源外,兰坪的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兰坪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中心地带,地理和交通呈星型向“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各县辐射,是滇西四地十县旅游环线的中心节点和主要入口,自然成为三江并流区旅游通道的中心驿站,所以“三江之门”作为兰坪的一个旅游文化品牌正被世人关注。的确,兰坪有着多种多样的丰富资源,兰坪县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振兴,其关键在于如何加大开发力度,尽快把兰坪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不光是开采矿藏,而是要学会加工矿藏。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
1、交通不便。进村的唯一一条主道尚未修建好,从村上到镇上的路大部分是土路,交通极为不便,人们出行基本上都是走路。
2、经济收入太低,导致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起来。全村都分布在山上,只有一个村委会办事处的房子,农民人均年收入600元左右,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种土豆,养猪。从整个村来看,贫富也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村里的房子只有少部分为两层房,靠土墼建成,家里有电视、vcd、和小型发电机,人均年收入1800元左右。其他的村民住房多是五六十年代建的,用木头搭建、瓦片堆砌起来的略显低矮狭窄的房子,一副破落不堪的样子,家里几乎没有一件象样的现代家具。村里有8所小学,其中:一师一校6所、两师一校1所、完小一所,三年级后的孩子们需要走很远的山路去完小读完高年级的课程。学校里的课桌、板凳都很简陋,几乎没有一块象样的黑板,校舍更是一栋危房,操场仅是一块凹凸不平的空地。大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小学还没念完就不得不辍学回家。长期以来,村里的文化发展水平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他们之间的交流都是靠傈僳语,有的村民甚至听不懂汉话。全村有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打工赚的钱是主要的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人均的几亩田地只能保证温饱,解决不了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和家庭里的其他开支;偏远山区则根本谈不上商品经济发展。我们此行在新建村也只找到了一个卖便宜烟酒糖茶的小卖部。显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很明显。
3、资源开发晚。这属于一个政策上的原因。新建村本身处偏远山区,国家对于当地上午政策性投资不够,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振兴经济。
4、地理环境特殊。这里属于山区丘陵地带,交通不便,长期以来与外界的交流很少导致封闭落后。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很落后。同时,当地的土壤十分贫瘠,土地多,平地少,根本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农业灌溉条件不方便,山坡上的庄稼基本靠天收。
5、缺乏科学的种植养畜知识。由于农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所以根本谈不上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饲养。
二、我们的建议:
1、加快农村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调整,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兰坪县资源丰富,特别适宜发展畜牧业。应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
3、加强公路交通建设。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所以兰坪必须将县、乡、村三级公路建设好,这样兰坪的东西才能外运,外边的物资才能运入,招商引资,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兰坪有着旅游资源,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山川秀丽,景色宜人。神奇的冰川雪原、高山湖泊,碧绿的山间草甸、滔滔江水,无不使人心驰神往,留连忘返。加之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集度假、观光、旅游、考察、探险为一体的云南处女地,故应加强旅游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5、加强对矿藏资源的开发。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开发,以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地方财政的税收收入。
6、牢记“治安也是生产力”,搞好社会治安,让游客平平安安来玩,平平安安回家。总之,怒江州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时候,既要进行短期的政策调整,更要着眼于长期的制度建设。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采取措施标本兼治、长短结合,才能为今后兰坪县“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4
一、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主要指户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者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二、调查目的:
掌握本镇农民工的现状,了解和研究这部分群体的工作生存环境、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问题,为家乡制定小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社会特别是我们大学生了解、关注农民工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三、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地点:xx省xx市满城县
调查对象:外地来我市县工经商的和我市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这部分人是年龄在16—60周岁,户籍在农村,由外地来我市务工经商,或者我市在镇区外或在当地镇上务工经商的农村居民。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根据农民工居住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本市9个行政村,313个村民组中,总共调查了150名农民工(其中:外来人员75户,本地人员75户)。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100%。
四、调查时间:
20xx年2月5日---20xx年2月10日
五、调查内容:
(一)我镇农民工现状
1.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a、我市县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据调查,在被访问的农民工中16—20岁的占17.3%,21—30岁的占25.3%,31—40岁的占38%,41—50岁的占14.7%,51—60岁的占4.67%;男性占62%,女性占3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2%。可以看出,农民工的主体是农村的壮劳力,也是在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他们总体素质已经有所提高,不再局限于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b、从事的职业分散。被访农民工中生产工人有48%,个体户有10.67%,服务员有4.67%,技术工人有9.33%,小摊贩有18%,建筑工人共占9.33%。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正从以前简单的体力劳动向多种职业延伸,对城市发展所作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c、以长期务工经商人员为主。“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呈季节性的“候鸟式”的这一务工经商方式已被固定式务工经商方式所取代。据调查,有97.33%的人是常年外出务工经商,只有2.67%的人是兼业式的农闲时节打工和临时性外出。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仍主要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据调查,76%的农民工靠亲友或熟人推荐获得现有工作,21.33%的人是通过自己应聘找到工作,中介组织介绍的占2.67%。靠亲友介绍或帮带依然是农民工务工经商的主要渠道,因为这种就业方式的就业成本低且成功率高,这与农民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少、对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诚信的认同感低有关。
d、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仍以挣钱改善生活为主。在外出务工经商的4个主要原因中,选择“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的有3.33%,选择“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的有2.67%,选择“家乡收入低,外出挣钱改善生活”的有86.67%,选择“其他原因”的有7.33%。由此可看出,农民工在经过常年的务工经商磨练后,挣钱糊口观念仍为主导,也有少数人员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关注个人自身的发展。
2、农民工的收入和生活现状
a、收入水平有所较高,收支相抵有结余。据调查,16%的人收入在501—1000元,45.3%的`人收入在1001—1500元,22%的人收入在1501—2014元,2014元以上的有16.7%;从农民工月平均支出来看,支出300元以下的占2%,301—500元的占10%,501—700元的占58%,701—1000元的占24%,1001元以上的占6%。相同档次的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基本一致,大部分农民工收支相抵有一定结余,能够给家里一些经济支持。
b、居住条件较好,家庭为单元的租房户增多。据调查,在75个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和15个本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有56.67%的人是一家人租房居住,与他人合租的有14.44%,6.67%的较高收入农民工在购房自住,还有22.22%的人居住在由所在单位提供的宿舍。
c、生病以选择私人诊所为主。由于城市医院的检查费和药费又贵,因此,农民工生病时,由于难以承担城市医院高额的医疗费用,使92%的农民工在生病时选择去私人诊所,只有8%的人选择上医院。
d、农民工保障制度仍不完备。据调查,有98.67%的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有3.33%的人参加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有15.33%的人参加了工伤保险。
e、具有一技之长者不多。技术是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的根本,但大多数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技术培训,一般都是边干边学,没有过硬的技术,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工作和较好的收入。据调查,只有35名在从事现在的工作前接受过技能培训,占被访者的23.33%,在这部分人中,有6人受过半个月的培训,有29人接受过1个月的培训。
3、农民工的心愿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工也享受到了一定的成果,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家人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打工最大的心愿(多选)调查中,有100%的人希望提高工资水平,有62%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有100%的人希望家人平安,有28.67%的人希望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有30%的人希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1、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仍不理想
一胜资水平偏低,欠薪现象依然存在。二胜作环境条件较差,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许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没有配备必需的安全培训,使农民工成为了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高危群体。三是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普遍存在,休息权利没有保证。据调查,农民工日工作时间平均在10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9天。
2、农民工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由于现行的农村、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各级政府财力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没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一胜伤保险参保率低,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仅为15.33%。二是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农民工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调查表明,被访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3.33%。
3、农民工维权比较困难
一是维权成本太高。目前,涉及农民工的高发维权案件,主要胜伤和劳资纠纷。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确实困难,请律师维权成本又太高,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在遇到侵权时,都放弃了维权。
二是农民工面对企业处于弱势。农民工大多在劳动密集性的私营企业工作,很多就业岗位会随着产业更替和市场周期而频繁流动和变化,许多农民工面临随时被解聘的风险,因此签订劳动合同率很低。
4、政府的关怀不能使农民工满意
据调查,只有8%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农民工,有74.67%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得不够,有17.33%的人认为不关心,这说明政府和政府部门对农民工的关怀工作只是得到了近1成农民工的肯定。
六、调查建议:
1.大力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监督和规范用工单位的用工行为。
2.拓展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教育培训,切实加强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领导。
3.适时提高工资标准,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
4.健全和完善农民工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5.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6.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7.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并提高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意识。
七、调查总结:
此次对家乡农民工现状的社会调查增进了我对家乡农民工的了解与认识,对这一弱势群体有了全新的感受。农民工现象将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还有很多需要思考、探索、解决的问题,让我貌同努力,为解决农民工问题以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09-05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10-26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12-01
青岛城阳关心三农问题调查报告11-22
社会诚信调查报告09-27
社会研究调查报告10-02
社会体育调查报告07-25
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06-22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1-21
对社会用字的调查报告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