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一、背景
心理压力是一种个人主观的感觉,一般指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信息引起个人的一些生理问题或在心里所引起的不良应激反应,即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一时无法消除困难的一种被压迫的感觉。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对于当代的00后初中生来说,几乎所有学生都感觉到了压力。他们既要面对繁重的功课,又有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巨大期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各学科知识的难度不断增加、中考的临近,这种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八年级是一个起到承上启下、衔接和扭转作用的关键学期。八年级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期,既能把初一的知识进行巩固与复习,又能为九年级繁重复杂的功课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与此同时,八年级是分化的年级,能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逐渐区分开的一个学年,两极分化逐渐浮现,学生的定位也逐渐清晰。可以说,八年级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无论从中考还是更长远的成长生涯来看,这个时期就是一个积累精华、历练本领和树立方向的关键阶段。因此,了解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设法减轻当代初中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刻不容缓的。为此我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意识都发生着剧烈变化,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各种社会思潮泛滥,以及独生子女的'一些固有特征,使得当代中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十分令人担忧。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即将定性又尚未定性的可塑性很强的阶段,中学阶段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重要时期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期。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时代的命题。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规律,以便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三、调查对象
凤城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全体学生。
四、调查时间
2016年4月12日
五、调查方法
本次进行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主要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进行,通过个别谈话和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调查问卷由凤城市第三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完成,本次调查共成功向学生发出问卷428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420份,接近理想的目标,接近理想的样本数,具有可操作性。数据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工作包括对问卷调查结果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来自问卷调查的数据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
六、调查内容
通过调查分析,对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人际交往现状、承受挫折和处理问题能力及上网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初步的了解。本次调查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目标,提供客观和主观上的依据。
七、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学习压力状况(1-2题)
(一)学生学习压力状况
调查问卷统计显示:45.4%的同学认为进入初二以来学习压力变大,23.2%同学自认为学习压力适中,31.4%同学认为学习压力基本没有变化。其中压力过大主要来自自己的期望占21%,父母的期望占66.7%,只有12.3%的压力来自老师的期望。由此可见,学生普遍存在压力,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于家庭。
(二)对策与建议
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表,要懂得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班级活动以及其他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融洽感情。
⑵上课认真听讲,课堂上要认真做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
⑶准备一个笔记本和一个错题本,笔记本记下典型例题,错题本用来写容易出错的题,不断练习。
⑷教师应多于学生进行沟通,将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帮助学生总结出正确的并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⑸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平时测验不要弄虚作假,而应心平气和地对待。只要学习扎实,认真对待,一定会考出应有的理想好成绩。
⑹家长、老师平时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其学习情况和精神状态。
2、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 学生学习积极性(3题、5—8题、23—35题)
调查问卷统计显示:38.3%的同学会主动学习,47.8%的同学很少主动学习,13.9%的同学不会主动去学习。由此看来愿意主动学习的同学占比不大。有24.7%的同学幻想自己即使自己花很少的时间学习也会有骄人的成绩,偶尔想的占39.1%,不想的占36.2%.可见,不少同学们存在惰性心理。55.2%的同学认为更适合一起学习的学习方式,32.6%的同学喜欢自主学习,12.2%的同学自己更适合哪种学习方式。愿意花大量时间强化优势科目的同学占比为27.6%,给自己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的同学占比为28.3%,偶尔会制定学习计划的同学占62.3%。总体可见,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一般。
(二)对策与建议
⑴结合自身基础,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成绩目标,并为之努力学习。每达到一个小目标就对自己有所奖励。
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营造和谐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⑶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积极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创新思维和求知欲,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⑷家长、教师对学生要勤鼓励、多开导,对学生学习的每一点小进步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动进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⑸教师应从各方面关心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互动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3、学生的自信程度
(一)学生的自信程度(4、9—13题、26题)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6.4%的同学会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使情绪波动很大,23.1%的同学还和以前一样。成为众人注目焦点时感到无所谓的占28.1%,15.0%的同学会感到自豪。23.3%的同学照镜子时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缺点。57.6%的同学认为别人成绩好,可是能力不比自己高。由此可见不少同学们的自信程度有待提高。
(二)对策和建议
⑴引导、鼓励学生阅读诸如《平凡的世界》、《贝多芬传》等名著、名人传记,汲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价值,树立坚强自信心。
⑵家长、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其长处和短处。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确立合适的成绩目标。用每个阶段性小成就的取得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⑶家长、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当面鼓励、当众表扬、私下批评的原则,使学生获得坚强的自信心和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⑷家长、教师可创立一定的生活、工作或学习情景,使学生“品味”挫折,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其明白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锻炼学生“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自信。
⑸运用榜样示范法,有针对性的选取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生动事例介绍给学生(例如马云等人的奋斗史),并引导、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增强学生的奋斗意识,促使学生树立更强的自信心。
4、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学生的人际关系(15—19题)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50.1%的同学对师生关系很满意,而43.3%的同学感到一般满意;31.4%的同学有心事会和父母说,51.9%的同学除非父母问才会告诉他们,12.3%的同学不和父母说心事,4.4%的同学什么事都和父母说。由此可见,同学们的人际关系一般。
(二)对策和建议
⑴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与家长进行主动沟通,增进相互间的亲密关系。
⑵家长与孩子交流时,不要有封建家长制和“唯我独尊”的观念,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自主性和个性。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格,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⑶引导学生从老师的角度看待问题,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以角色互换的方式,化解学生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学生与老师的信任和感情。
⑷教师应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与学生共同构建和谐融洽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矛盾时,要注意场合和分寸。
⑸同学之间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打球、下棋、聊天等加强交流,在思想上加强沟通;有同学在生活、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伸出友谊之手;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对同学的优点要不吝惜赞美,对同学的小缺点秉持宽容的态度。
⑹尊重同学的私人空间,与同学保持适当的距离。
5、学生承受挫折和处理问题能力(14题、27—30题)
(一)学生承受挫折和处理问题能力(14题、27—30题)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13.8%的同学遇到勒索恐吓会自认为点背,62.1%的同学会求得老师和父母的帮助,13.9%的同学会找在一起的哥们帮忙,10.2%的同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有20.7%的同学遇到过挫折并且留下了心理创伤,44.3%的同学遇到挫折能承受,23.9%的同学没有遇到过挫折,21.2%的同学也没遇到过挫折,但认为能承受。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还说可以承受。
(二)策略与建议
⑴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课程,特别是为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以缓解其心理紧张和冲突,提高其适应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⑵学生应积极锻炼控制自己不良情绪的能力,找到诸如运动、倾诉、唱歌等适当有效的发泄心中苦闷的方法,树立战胜挫折的坚定信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在生活、学习遇到的困难。
⑶鼓励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品味名人充满挫折的成才人生路,树立自己的学习榜样,将其化为自己巨大的精神力量。
⑷家长、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方式适宜的挫折教育。
6.学生上网情况
(一)学生上网情况(31—33题)
调查结果显示:有64.86%的同学在家上网聊天玩游戏,29.7%的同学是上网查资料,18.6%的同学上网时为了看电影。学生上网时大部分时间是在娱乐,用来学习的时间很少,没有合理的利用好网络这个大知识平台。
(二)对策和建议
⑴家长、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明辨网上善恶美丑。
⑵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站。
⑶家长要督促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得影响正常学习、休息。
⑷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散学生上网的注意力。
八、小结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切实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而这需要全体家长、教师、学校、社会联起手来,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长期的研究,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健康状况调查报告11-15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范文01-15
中学生假期消费调查报告12-18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5篇01-29
2020关于中学生近视的调查报告11-15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5篇03-24
关于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11-08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通用5篇)12-30
关于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