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时间:2023-06-30 07:04:55 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篇1

  一、选题缘由

  1、学校学生现状

  我们学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34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办学已成规模。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已成为学校受教育者的主体。他们其中一部分习惯差、毛病多。据我初步统计,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0℅左右。

  他们的养成教育是当下必须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刻不容缓的使命感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感。

  2、寻找空白,填补空白

  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在网上大量查找了国内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研究的情况。通过浏览,看到钢花学校做得比较好。但我们发现,钢花学校在德育主题月活动、利用家长学校资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更是一个空白。我们进行此项课题研究,就是想在钢花学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养成教育内容,赋予养成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3、创品牌,出特色

  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品牌,是我们学校当前的战略选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彰显其办学水平及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课题界定

  为避免产生混淆,特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或亲身经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它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过程。

  “体验式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个体经历有效创设相关的情景或氛围,让少年儿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内化体验形成个人的道德认知,并逐步积淀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不教而教”的自律习惯并伴随终生。

  三、研究意义

  1、是创新德育工作的'需要

  当前一些教育者的德育教育方式仍然是灌输说服、限制防范、机械训练,忽略了教育对象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教育对象道德观念的自主体验、感悟内化,使得养成教育缺乏实效性。因此,养成教育要有实效,不仅要优化外部环境,更要变革、创新现行的养成教育方式,走进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促使其把学校提出的行为规范和期望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

  2、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既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又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3、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候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性格。

  总之,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是让学生在教师积极创设的各种德育活动情境中,学生亲身经历,自求自得,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让养成教育悄无声息地蕴藏于这种教育活动中,以达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逐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研究目标

  1、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

  2、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完善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德育教育特色。

  3、拓展“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内涵,按“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三个方面研究,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调查桃源县本地区学校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普遍性存在的原因。

  2.基础研究:积极探寻“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策略与新途径,建立相应多元的评价体系。

  3.主题研究:“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的构建研究。

  4.应用与推广研究:制定周密详实的研究计划,对“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点上深化研究,面上推广研究与应用。

  六、研究方法

  根据课题的性质,本课题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文献法:本课题将对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研究。收集整理现代德育理论、少先队体验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明确体验式的养成教育的基本理念。

  调查法:本课题组将调查一些家庭,通过观察、谈话等途径,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全面了解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

  个案法:研究选择体验式养成教育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高的个案作分析、反思。

  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的行动研究法。在全校进一步进行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把德育理论研究与德育实际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经验总结法:总结归纳体验式养成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探寻“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策略与新途径。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周期为3年,研究步骤拟分为4个阶段。研究工作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安排、管理和落实。总体安排和进度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基础研究阶段)(XX年5月——XX年12月)

  (1)课题研究准备。

  ①选定研究课题。根据当前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学校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确定“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

  ②查阅文献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兄弟学校“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的开展情况,找出空白,填补空白,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③召开课题会议。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有关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成果,奠定理论基础,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

  ④申报课题立项。

  ⑤做好撰写准备。撰写研究方案、计划、开题报告等,组织开题论证会。

  (2)现状调查研究。

  ①选定相关教师代表及本校相关班级学生为调研对象,设置调查问卷及座谈提纲,搜集统计相关数据;

  ②结合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撰写调查报告。

  (3)开展课题组成员研究培训工作。

  (4)针对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积极探寻“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策略与新途径,建立相应多元的评价体系。

  本阶段研究成果:

  ①课题研究方案、计划与开题报告;

  ②结合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撰写调查报告;

  ③针对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梳理“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策略与新途径。

  第二阶段(主题研究阶段)(XX年1月——XX年4月)

  (1)针对第一阶段“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策略和新途径,通过实践后进行有效性筛选与整合;

  (2)对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的探索;

  (3)研究出“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实施的方法、途径及其及其操作策略。

  阶段研究成果:

  (1)初步构建诸如思品课堂教学模式:“体验入境——体验发现——体验探究——体验交流——体验创新”;

  (2)初步构建诸如体验性德育教育活动的基本模式:“创设情境——自主体验——交流评议——指导内化——形成习惯”等;

  (3)“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在研究点上的有效应用;

  (4)“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的阶段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5)撰写调查报告《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的现状与对策》。

  第三阶段(推广研究阶段)(XX年5月——XX年10月)

  (1)研究点上对“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的持续应用和反思提升;

  (2)由点到面,对“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进行推广研究;

  (3)加强研究与创新,力求在以上基本模式的指导下,构建总结出不同年段、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新模式。

  阶段研究成果:

  (1)由点到面,对“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进行推广研究的报告;

  (2)“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的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典型课例等。

  第四阶段(总结研究阶段)(XX年11月——XX年5月)

  (1)全面总结“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的成效与不足;

  (2)对学生三年来养成教育的大检阅、大盘点;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4)整理研究成果,汇编研究资料;

  (5)组织课题现场结题评审。

  八、预期成果

  (一)理论性成果

  1.公开发表或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的论文;

  2.课题组年度评选的优秀论文汇编。

  (二)研究性成果

  1.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

  2.课题研究报告(包括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3.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4.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学生养成教育测评报告;

  5.“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研究的优秀教学设计、典型课例、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成果汇编。

  (三)实际效果

  1.“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的实际应用与推广;

  2.学生的良好习惯基本养成,不良行为大面积纠正,班风好,校风正,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

  3.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升;

  4.以养成教育为特色的创建学校品牌,梳理出个性化办学思想体系(包括学生发展观、教育观、教育价值观等),并创意设计出具有深刻理念支撑的校园文化。

  九、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1、课题组顾问(指导)

  刘中义常德市教科院计划与发展研究室主任、教授

  姜胜云桃源县教研室主任

  姚建华桃源县教研室副主任

  周启安桃源县教研室思品教研员

  2、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邹波武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副组长:朱汝谆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成员:刘志明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吴凤初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李华初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葛国清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主任

  姚志毅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主任

  敬太浩桃源县实验学校小学部主任

  袁万春桃源县实验学校小学部副主任

  王芳桃源县实验学校小学部副主任

  戴朝晖桃源县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3、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李德斌

  副组长:敬太浩王芳

  主研人员:高庆华蔡小玲李美芳

  参研人员:童玲林峰黄丽郭宏忠

  戴朝辉张馨予姚建军余明祥

  4、研究小组成员具体分工

  李德斌、敬太浩课题主持负责《方案》、《计划》的拟定,研究报告撰写、教师培训工作等;

  高庆华课题主研各种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蔡小玲课题主研负责低年级组的研究工作等;

  李美芳课题主研负责中年级组的研究工作等;

  林峰课题参研负责论文、课例推选,研究资料的整理等;

  童玲课题参研负责一、二年级组的研究工作等;

  黄丽课题参研负责三、四年级组的研究工作等;

  张馨予课题参研负责五、六年级组的研究工作等;

  姚建军课题参研活动的组织开展;

  戴朝辉课题参研负责会议记录等;

  郭宏忠课题参研资料整理与装订等。

  十、研究条件(经费的保障、设备的提供、资料的储备、时间精力的保证、所在单位科研氛围及技术支持情况等)

  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将予以大力支持,学校提供课题研究的一切经费,本课题拟投入研究经费XX0元,课题参与人员办公室均配备多媒体计算机,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二间,以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将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外出学习听课,学习名优学校的先进经验;组织课题参与人员收集一批课题研究学习资料,建立课题研究电子资料库,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充分考虑课题研究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研究人员的工作量,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学校各项事业态势良好,研究氛围日趋浓厚,研究成果日渐丰硕,朝着市名优学校的目标迈进。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篇2

  一、论文题目:

  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育专心于未来。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留下的积淀--真善美。因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时代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三、课题的界定

  1、“习惯”,是指人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2、养成教育,一课题的界定般物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淮北市人民路小学是淮北市首家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学校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德育、少先队工作方面积极探索。鉴于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重智轻德较为普遍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城区、矿区、农村等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优化,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的“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

  1、探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

  五、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理论方面,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有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实践方面美国更加注重“自然教育”,引导孩子“自我成长”.

  我国心理学界有一些学者关注儿童教育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而“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前三者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近期不少专家从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少年儿童德育,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如由中国科学院的王极盛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主持的,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等。实践方面,北京怀柔区、大兴区开展了文明礼仪调查研究、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研究,山东潍坊市探索了网络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作用研究等等,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总的来看,在寄宿制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

  (二)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

  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着眼于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

  (3)应用价值。本课题着手与途径和模式的实验和探索,侧重于应用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途径是:密切结合我校寄宿制办学实际,通过个案研究以及一系列具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验研究,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努力探索出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中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途径。

  六、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与路线

  (一)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领导支持,课题研究有经费保障。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环境支持、经济支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领导的重视、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2、资料丰富,研究有理论支撑。

  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6万册图书的电子阅览室。既有班主任工作理论着作,又有新颖生动的光盘资料,还有时效性较强的《班主任之友》、《少先队工作》、《辅导员》等刊物杂志,使课题研究的展开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我们课题组拟推荐筛选专题学习材料,供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3、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学习、研究氛围浓厚。参研12位教师中有五位小学高级教师,两位为市教坛新星,4位参加全国十一五或相关课题研究,成绩突出。年轻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研后劲足。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与路线:

  1、行动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设计的与课题实施内容相关的系列问题。通过家长的问答,更进一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习惯的现有发展水平。

  2、个案研究法。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观察法。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记录,思考研究,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4、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等。

  坚持课题的理论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和群众性教研活动三结合的研究办法。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验研究为中心,以广大教师参与的研究活动为基础,以班队会课堂为主渠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研究学生、探索方法、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模式,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氛围。

  七、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员分工

  本课题由我校一批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

  1.本课题研究指导专家。

  张敬邻(淮北市教科所课题主任)

  张德华(淮北市教研室)田志峰(淮北市教研室)

  邱援军(淮北市教研室)

  2.课题研究实验小组。

  组长:盛波国家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子课题负责人,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主要成员。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区级学科带头人。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现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有较高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学习、内容安排,活动召集、组织等。

  组长:魏雪雁全国十一五中央电教馆信息技术整合专项课题主要成员兼执笔人。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获省三等奖。论文、教学设计、课题报告等获国家级奖项十余篇次,并部分发表;获省级奖项8篇次。从事小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安徽省骨干教师,淮北市教坛新星,校本培训指导教师。分工: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协助开展课题研究各项工作。收集材料,撰写报告并上传。

  主要成员:

  欧阳丽颖,淮北市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夏丽娟,青年骨干教师,大队部辅导员。负责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整理归档。

  参研教师:孙丽、张培、孟春,负责会议内容记录整理,活动宣传。

  参研教师:杜淑华、王玉香、王琳、王芳慧、谢军、许小燕,负责相关子课题的研究、实施,并做好材料的积累、分析、总结等。

  八、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的工作进度计划:本课题预计20XX年3月--20XX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完成。为期二年。

  (一)、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做好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启动、课题分工、理论学习工作,培训参研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开题启动研究。

  研究呈现形式: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会课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①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②实验教师、班主任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

  ③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与全校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体会。

  阶段成果呈现方式:

  1、教师研究案例

  2、阶段研究报告

  3、班主任工作论文

  4、班队会及活动案例

  5、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

  6、班级日志样本。

  (三)、总结评定、成果发布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行为习惯研究经验论文,将成功班会课例刻录光盘,论文编辑成册,总结、发布和推广研究成果。20XX年12月迎接上级领导对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评估验收。

  成果呈现方式:结题报告、相关研究的论文集和其它相应的物化成果。(班主任论文汇编、班队会等活动案例汇编及光盘、教师研究案例汇编等)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篇3

  一、选题缘由

  通过这几年的学校管理及教学,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大多存在以下问题:

  1、道德取向错位。现在孩子享乐主义严重,攀比之风盛行;诚信出现危机,欺瞒之风严重;没有集体主义意识。

  2、心理素质脆弱。受不了批评,一挨批评就逃学,寻死觅活。

  3、行为习惯失范。一是打架斗殴。部分学生长期以来被家长溺爱,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稍有不顺就用暴力解决。二是小偷小摸。由于贫富悬殊加大,学生出现攀比,个别学生为了面子而小偷小摸。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校教育中必须直面不可逃避的,也为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研究设想

  (一)研究目标

  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进行教育。

  (二)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研究

  (三)研究步骤

  1.更新育人观念,育人先正师。组织各种学习及业务培训等活动建立一支团结进取、本领过硬、作风严谨的教师队伍,培养老师具有善良和慈爱,信任与宽容;永不满足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影响人。

  2.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如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养成教育等活动。德育教育过程要注重细节,形式要寓教于乐。如:要开展“养成教育”,就可以细化到学生的衣、食、住、行、说;再次,网络教育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目前德育教育的棘手问题。

  3.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抓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让标语引导、挂像感召、图片影响、墙壁说话,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体现育人的功能。

  4.家庭、学校、社会通力配合,齐抓共管。学校在注重本身的工作之外还应把目光延伸到校外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一重要德育阵地。家庭教育是德育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学生成才的摇篮;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因此,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奠基的一环。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篇4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并获得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然而,在当前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积极参与新课程的教学,努力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革学习方式,促进教学的民主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倾向”和“新问题”。在各种规格的评优、公开示范课中,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活跃的气氛,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体育新课程教学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从而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让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表现出来的效果是一生的长期效益而非一节体育课的快乐。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和分析,寻找造成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根源,探求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施办法;对教师课堂行为进行合理分解,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的高成效教师行为有哪些特征,在实践层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教学的策略。

  2)通过重视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并根据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进行教师培训,推动教师回到“研究”状态,促进教师形成反思意识,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课题的界定

  “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针对教学任务特点,在科学地教育理念支配下,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教学中应采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与锻炼。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促进学生发展得主要途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

  三、理论依据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3)动机理论

  4)认知结构理论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城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起,随着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我国课程与教学理论界引入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提炼出了有效教学的新的标准,如“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师生平等式的对话”、“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等。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对学法指导开展了课题实验,并取得了成果。如浏阳市官桥中学开展的《学法指导课题实验》,把“通过研究,寻找学生学习的规律,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作为研究的基本任务;鞍山市龙潭中学把“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作为研究的基本任务等。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篇5

  一、开题申请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惊人发展使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物质领域空前繁荣。但是,人类却面临道德滑坡的世界性难题。我国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理论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外在环境,有识之士疾呼人文精神教育、人格精神。

  所以,我们寄希望于通过对特色小学地域文化涵育模式的研究,发挥文化对于德育的积极干预性,用地域文化巨大的、无所不在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推进德育的深度,增强德育对学生终生成长的影响力。通过这一研究的深入,切实改善学生的生存环境,提高其生命质量,净化他们道德成长之路上的自由呼吸,使他们在传统与现代问题间拥有自己的价值定位,在他人与自我间追寻道德的理性判断。这一模式的初步建构,可以为面广量大的小学(特别是特色小学)开展长效综合方位的`德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让德育更富“国情”、“乡情”“校情”、“人情”,关注。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有资料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正完成向实践的转向;二是正走向科学化与人文化的整合;三是表现出强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其中,德育人文化色彩的加重正表明着德育目标与方式的双重革新。我校作为中国特色学校,“十五”期间在学校建设走向生本,走向校本,走向智慧等方面进行探新,成果在省内外引起关注。“十一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走向文化,以此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为本课题提供了内驱力。

  教育界对小学文化涵育已成共识,但如何去推进文化涵育,提高文化涵育的效率,尤其是探索有效的涵育模式,一直是理论界与实践领域的薄弱点,我们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发出,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这方面研究显得极为急迫。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本课题重在进一步深入把握地域文化涵育这一新型德育形式的要义,在实践中发挥其独特作用。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地域文化与德育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常态文化状况中凸显教育影响功能。

  (2)本课题重在研究模式,在研究过程中,重点是把握地域文化涵育中的各方面要素,协调各要素的关系,从而使主体性德育更加有效。

  2、研究内容:

  文化涵育,指的是利用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施以影响和教育。涵育的含义可见《辞源》。“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也就是说,涵育意近熏陶,是形成人的品德修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小学地域文化涵育模式的研究,即是要探索小学地域文化涵育的经验型策略,形成一种可供他人参考,借鉴的常规做法。在研究中,要兼顾其它特色小学地域文化共性与个性。

  3、主要观点:

  总体界定:对关于学生与之有关的可能接触到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施加的道德影响及其原因、规律研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多元文化,主动纳入健康文化滋养的要素研究。

  4、创新之处:

  (1)地域物态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2)地域精神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3)地域制度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4)地域行为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5)其他地域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小结: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都应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篇6

  转眼之间,在大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回过头想想,感触很多!当时我们在高中那么辛苦,就是为了今天的大学,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但是当我们真正的进入了大学,才发现,大学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相差太多,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天堂。当时的“天堂”是我们在疲惫之极强撑着看书的动力,是我们对自己“起早摸黑”的一丝安慰!

  但是今天的我们这是怎么了?上了大学就等于将来有保障了吗?以前我只是听说过大学生的生活安逸,上了大学才真正体会到,也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会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会在社会需求增长的今天失业!我想是因为我们的认识不够。

  我看网上有很多人在说今天的企业不负责任,没有社会责任感,它们是造成今天大学生失业大军的罪魁祸首,但这真的应该是它们的责任吗?或许这是一些人推卸自己责任的说法?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责任来管一个可以自理生活而什么都不会的人,或许不负责任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忽略了自己!

  接近一年的大学生活给我的`一个最大感受就是:我们什么都不会却什么都没有学到!

  自己在有时候会时不时的想起今天的社会局势,都会感到无形的压力,父母把我们养这么大之后还要担心我们将来的生活,而我们是否想过父母将来的生活?上大学后的两个月里,我也是安逸的度过的,但是后来想到自己在高中时的付出,想到自己上大学的最初目的,我才醒悟,才决定重拾自己的理想!我现在时常在想:四年之后我们能学会什么,四年之后我们能干什么,现在才隐隐约约的感觉到父母经常跟我说的学好本领的必要性,才明白我需要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明确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与能力划等号,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的关系。在如今的社会需要的东西并不像从前,需要当代大学生更多的能力,把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在择业、从业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等。培养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勤奋学习、积累知识,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启迪思维、发展兴趣等。

  大学时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衔接的桥梁,要想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良好的适应,最好要在大学这个缓冲段做好准备工作。所以我首先要树立一个乐于奉献的价值观个服务社会的做事原则。现在我是班里的团支书,感觉到了自己也有一份责任,于是我时常提醒自己要把工作做细做好,随时为团组织的利益与形象考虑。并且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当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加强集体主义管念,积极为团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的我们可以说是什么都不会的时候,正是我们要学习技能的时候,所以我们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尽管学习的时间少了,但是学习的任务并没有减轻,而且大一大二也正是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我会抓住这个机会,努力拼搏为将来的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在这学期积极参加一些竞赛,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养成自主、主动学习的习惯。大三大四是专业课学习阶段,我一定要体会专业技能的本质,抓住重点,不忘细节,争取“术业有专攻”,并能在大四毕业时考上研究生,然后继续深造,知道自己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最终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力争有所表现,并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总之,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大学四年,四年时间不断,但也绝非漫长。大学四年是我们重塑自我,脱胎换骨的时期,四年的时间决定了我们今后生活的质量,甚至是我们生命的质量!

  总之,在我们的一生中要坚持终生学习的思想和意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思想壮大自己的灵魂,以强烈的求知欲和饱满的热情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时刻不忘为积累雄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准备。同时努力做到智商与情商的强强联手,思想道德和智力头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终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打好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唯有韧者强无敌!努力拼搏,只争朝夕。我坚信事在人为,我信奉实力才是王道!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篇7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和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教育是时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国前年已把“学会感恩”写进《小学生守则》,许多学校也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对照研究,且大多是在中学以上的学段进行,在小学阶段进行校本开发研究的我校尚属少数。美国1789年为感谢印地安人的救助英国移民度过难关,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正式确立为感恩节,至今延续,节日前后各种感恩活动较多,主要是商家赚钱的需要,真正懂得感恩的尚少,许多华人认为“养儿防老”的心态在美国是行不通的,孩子一旦成年就杳无音信,偶尔打个电话问侯都很少。这就说明了当前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感恩教育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需要。因此,开展该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研究价值: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基础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学校往往是天天说德育,天天抓德育,德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校从反思小学德育现状入手,执著地探索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积极创建凝聚我校特色有着极高实践价值的校本德育课程。

  (1)力争通过开发和实践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在德育过程与方法、德育途径与资源方面有所创新,让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生活现实,贴近学生思想道德需要,通过构建课程的“校本化”“课程化”“体系化”实现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突破。

  (2)使教师在先进的课程开发思想指导下,开发出以德育实践为主体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同时使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增强校本课程实施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终在全校教师共同努力下形成现代校本课程实施理念。

  (3)以学生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发展实际,开发感恩教育课程,实践“知行统一”的德育灵魂,积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主体道德素质的人。

  二、相关概念解读

  1、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具有三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

  2、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发展自己独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教育是让学生一学会品味这种美好的感情,让学生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3、感恩教育校本课程

  本课题对“感恩教育校本课程”的界定:它是德育校本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校本课程通常是指学校在国家和上级有关教育部门规定开设的课程以外,根据本校的教育资源特点和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所建立的,通过实施感恩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德育不同于智育。德育的价值取向在于:不是刻意去落实多少知识与能力,而是如何将国家对青少年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外显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德育课程是一种大课程的概念。是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使学校的一草一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有目的、有步骤甚至有评价的教育行为。德育课程体系化的目的在于克服“盲点”,整合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德育。德育课程体系庞大科目众多,本课题的研究则力求通过整合国家课程标准、上一级部门下达的工作要求以及多方位的`教育资源,将感恩教育融入我校德育课程的整体规划,以创新主题与内容、创新过程与方法、创新体验与收获三大渠道进行课程开发研究,建立一种具有本校特色的,对学生道德成长发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回到学校生活中去,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使德育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本课题研究计划分“感恩亲情、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四大主题来开发感恩教育课程,培养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人文素养与美德,为他们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通过亲自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3、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4、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5、以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开发课程,形成综合性学习的教育格局。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是对小学的感恩教育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并有效地开发利用,研究感恩教育校本课程正是试图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的,对学生道德成长发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德育课程体系,使德育校本化、德育课程化。我校德育课程的研发要的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而是来自于实践的归纳。让学校德育课程汇聚集体的合力,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主要进行学生感恩教育专题活动的实践研究。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挂钩,全面带动学校少先队工作,以“围绕感恩育德”为指导,努力形成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将以“唤醒真情、回归生活、关注细节”为策略,积极探索学校教育影响学生文化心理的策略,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一方面,学校成立“感恩教育”课题组,进一步完善“感恩教育”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大胆探索“感恩教育”的实践操作策略,在全面孕育“感恩情感”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学会回报”这一环节,增强学生自主成长的动力。本课题的研究侧重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同步进行,努力形成小学德育的有效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项目拟采用调查研究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等科研方法相结合,根据学校实际来进行的行动研究。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同类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把握其内涵和精神实质,了解国内外及本地区的先进经验,转变观念,提高科研水准。

  2、方案编制与教材设计。从学校层面来说,主要是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这种规划是校本课程开发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有这些好处:(1)体现课程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不是随意的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2)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有助于协调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的关系;(3)有利于集中培训教师的课程知识与能力;(4)有利于统一开发具体课程的教师的思想和认识;(5)便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审议。

  3、认真组织研讨活动。研究期间每学期要组织课题组内交流、学科组内研讨、校级观摩等活动,使培训与开发有机结合,通过反复的实践、观摩、研讨、碰撞,提升开发能力。

  4、制度与管理。制定课题研究进度表,并严格按课题进度组织实施。

  5、课程审议。由校长负责,健全组织网络。通过审议发现课程方案中的一些问题,把这些问题反馈给教师。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校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1、2004年7月参与由市教研室领衔的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子课题《校本教研基本特征与模式的研究》,我校被作为安徽省“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学校,2005年9月我校作为全市唯一的一所小学校本教研基地接受省课题专家鉴定组的验收。

  2、2006年我校被市教育局命名为“校本教研特色学校”。

  本课题组研究人员都经历过和正在经历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他们积累了宝贵的研究经验,尤其在校本研究方面有过尝试,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本课题将在学校德育工作领域中进行拓展和创新。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本课题的负责人:王晓燕,女,大专学历。市数学学科骨干教师,现任本校行政校长。曹克俊,女,大专学历并顺利完成南师大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市幼教学科骨干教师,现任本校大队辅导员。两人均参加过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教师信息素养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省级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研究》。研究人员平均年龄37岁左右,均为一线骨干教师,教科研实力雄厚。本课题组成员的学历层次、技术职称层次、研究能力都较高,大都是大专、本科毕业。课题成员中有担任过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的研究,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策略。有的科研成果在全国级和市级报刊上发表、获奖。他们有创新精神,对课题的设计和研究有独到之处。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负责本课题研究的是学校行政校长,研究经费学校能主动承担、大力支持,并为课题的研究订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学校与多家单位鉴定了校外实践基地,健全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学校将建立健全教科研工作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学校——大队部——班主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具体落实到人。并大力支持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时间保证。

  另外,我们将请市、区教科所、教研室领导、专家给予课题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七、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最终研究成果

  (一)阶段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讨论稿、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主题实践活动、班队会案例、阶段研究报告、总结调整、班级自治记录、环境建设资料、学生及家长访谈记录等

  第三阶段:研究论文、结题报告、课题成果集

  (二)最终成果形式

  1、形成德育校本课程的教材;

  2、研究报告;

  八、本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九、本课题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从20XX年3月开始启动,研究周期初定为3年,计划在20XX年2月结束,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3月)

  1、围绕德育、德育课程、德育工作、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由大队部组织全体班主任采用“头脑风暴式”找出我校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主要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2、成立课题组,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

  3、组织调研,分析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现状,在这个基础上撰写研究方案和研究实施方案。

  4、课题组负责人积极组织课题研究申报。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XX年3月—20XX年9月)

  全面开展课题实验,各项子课题进行开发与利用阶段,要定期做好实验计划,积累材料,记录研究情况,根据进展情况,对课题实施进行评估,并定期举行培训会。

  第三阶段:全面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

  对教材和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及时对教材的不当处进行修改。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01-02

开题报告课题03-06

课题开题报告09-01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8-16

中学课题开题报告01-03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02-21

美术课题开题报告07-21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04-23

高中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3-07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