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学习总结报告:爱心随风潜入夜诚心润物细无声

时间:2020-12-28 14:52:35 报告 我要投稿

师德学习总结报告:爱心随风潜入夜诚心润物细无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有“道”,才能传“道”。只有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才能落实好党中央确定的“以德治国”的方略,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四有”新人。

师德学习总结报告:爱心随风潜入夜诚心润物细无声

  一、塑造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职业责任是为社会培养人。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使得教师的人格力量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教师以高雅的行为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做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更准确、更有效、更积极地向学生传播社会的道德和真理,使社会主义正义更加深入人心,为人们广泛接受,从而使社会的道德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焕然一新,而这种巨大的教育威力来自于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来自学生对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戴,更来自于教师的身体力行。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言:“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可见,教师的人格、言行,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在塑造青少年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手段所难以替代的。同时,教师的这种人格魅力,还会进一步延伸到课堂教学之中,“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教师代表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种种之“道”,也就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了。很难设想,教师在讲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自己却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信用,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讲大公无私,自己却为了一点“回扣”强行向学生推销并无多大价值的复习资料等等,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将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用“爱心”沟通心灵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空洞的说教对学生已不再奏效,要有效地向学生注入灵魂和精神的力量,就必须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相通的桥梁。爱只能用爱来衡量,理解只能用理解来赢得,尊重只能用尊重来换取。

  你用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用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对待你、对待社会、对待他人。所以,我们的基本原则是永远尽量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永远尽量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心换心,以情感情,通过感情力量并辅以其他教学手段,优化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的。互敬结同心,相爱情始真。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充分尊重、热爱教育对象,率先把自己的心灵之扉向学生敞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使被教育者在互尊互爱、水乳交融的感情环境和人际氛围中受到感染熏陶,激励学生不断地重新认识、重新设计自我。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条感情的河流,是爱与敬共鸣的河流。感情的河流不干涸,爱的风帆永远不落。“爱心”还要普洒全体学生。爱优秀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但爱差生就比较困难了。

  因此,要做到真诚地热爱差生,教育者就必须首先摘下自己的那幅有色眼镜,克服自己的成见,坚信后进生一定会成为上进的学生,满腔热忱地激励他们正视自身的价值和自我优势,认识自己蕴藏的丰富的内在潜力,从而逐步唤起积淀在心灵深处的自我更新意识,走上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正确道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人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单色调的,金子有时也可能蒙上灰尘。一个学生的短处常常恰好掩饰了与之相对的长处,一些学生的某些严重失误往往同时又蕴涵着他某些方面的突出优点。因此,教师要多多发现学生的长处,多在挖掘他们的可燃点上下工夫,与学生沟通心灵,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自信而勇敢地“抬起头来走路”。

  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我们社会主义师德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广大优秀教师在自己的职业道德生活中体现出的一种优良品质。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这一事业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职业还联系着千千万万的社会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幸福的可能性,关系到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关系到人的.切实利益的拥有和维护,教师成为学生通向幸福之途的向导。“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一种带有崇高意蕴的自觉承诺。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恪尽职守的过程中,教师必然要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满足他人的需要或社会的需要。过去我们常说教师身上体现着“蜡烛精神”正是此意。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平凡、普通、很一般“敬业、尽职”的道德要求中,蕴涵着其他同样的道德规范所未能拥有的崇高和伟大。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得到内心的极大充实和满足,甚至可以以苦为了乐、以苦为趣,达到物我两忘、醉迷其中的“孔颜之乐”之境地。北京市小学教师霍懋征更形象地表达这种境地之意味:“我一见到学生,一到课堂上,就来神了;我想学校,想学生,不能离开他们去休息。”“孺子牛奖”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土族乡村的刘让贤老师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假如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很难想象他们会忍受得了教育工作的单调、乏味和清苦,更难以想象教师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或拥有充实、富足的生活体验。师从这样的教师,真乃受教育者的最大之幸事。

  四、坚持依法执教,遵循教育教学法律法规

  依法执教是现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发展,反映了现代社会逐步走向法制化的必然要求。作为现代教师,不仅要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还要养成依法执教的自觉行为。依法执教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是作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在世界教育日趋法制化的当代,依法执教具有重要的职业道德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把坚持正确的职业行为方向与依法执教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比如在教育活动中不得有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认真遵守和贯彻党的民族教育、宗教政策等等。我国《教师法》和《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要禁止体罚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也可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

  因此,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在管理教育学生时,不得违背法律的这些规定。我国的教育法还规定了学校和教师有管理教育学生的权利,但是,依法执教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是学校和教师应尽的义务。但现实生活中,侮辱学生人格,体罚学生,不尊重学生,恶意挖苦、讽刺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做法都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要克服和避免这些现象,加强依法执教,强化教师依法执教就显得非常必要。所以,在教育法制化的时代,教师已不仅仅是个教育者,而且是教育内部的重要的一个执法者。只有依法执教,才能争取教育社会地位的保障,才能自觉维护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时代呼唤崇高的师德。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去不断地研究探讨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师德学习总结报告:爱心随风潜入夜诚心润物细无声】相关文章:

师德学习个人总结08-14

师德师风学习个人总结01-09

学习师德师风总结范文01-08

师德师风培训学习总结01-05

关于安全培训学习的总结报告07-28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个人总结08-22

初中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总结01-20

学校暑期师德学习总结范文01-06

师德教育学习总结14篇11-23

师德师风培训学习总结7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