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时间:2024-02-27 08:35:53 报告 我要投稿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精选]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精选]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1

  “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之一,是建立在会计学基础课程之上的综合性应用课程。该课程与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预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等内容,以及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方面的知识相互渗透,交叉依附,不仅涉及知识面广,而且操作性很强。

  一、在“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目前,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往往采用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以讨论法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较全面地构筑财务报告分析的知识结构,掌握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然而,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师生之间有效的教学互动不多,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点往往死记硬背,实际操作能力欠缺,所以很难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仍具有方法性强、指导性强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优点,所以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方法,而应该是对传统教法的一种扬弃。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案例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培养学生面对各种复杂问题、以实战的姿态做出决策的能力。所以,在“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中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在“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点

  在“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中试行“案例教学法”时,笔者特别关注了以下几点:首先,在采用讲授法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的相关延展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为案例分析做好准备;其次,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团队,选择共同关注的企业案例进行财务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团队协作相结合的处事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适时组织学生对财务分析结果进行自评、互评,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总评、期末考试成绩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学生该课程的`成绩,增强学习目标性。

  三、“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举例

  例如:在总学时为32课时、听课学生人数为40人的课堂中,实际教改课时累计宜达16课时左右,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第1—6课时,教师对该课程的知识框架和体系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明确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步骤。要求学生自由平均分成8个讨论小组,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在互联网上搜索感兴趣的行业中的典型企业在当年的财务年报,以备案例讨论使用。

  (二)第7—30课时,参考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分配合适的课时给各知识模块,进行相应的案例讨论。具体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知识模块各3课时;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知识模块各2课时;企业财务综合分析知识模块4课时。在各模块课时中,分配合适的时间用于学生讨论小组做课堂展示、学生课堂互评和教师课堂点评。以“资产负债表分析”知识模块为例,其3个课时将这样安排:首先,提前一周要求各小组对自己所选定的企业财务报告进行资产负债表分析,以PPT形式写出分析报告;然后,通过随机方式确定各小组的课堂报告顺序。要求由各小组推选一人、在每堂课由3-4个小组做案例分析展示,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做结果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总结和相关理论的补充讲解。

  (三)第31—32学时,教师对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实践做总结。在整个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和课堂外都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注重师生互动,及时处理好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践证明,在“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中适当引入“案例教学法”,既能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又能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不但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专业实际操作技能。

  四、“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在“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先修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财务报告分析”不属于基础课程,需要“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等课程知识做铺垫。学生对先修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使教师在课堂上常常花时间回顾相关课程知识,这使得原计划让学生在课堂上以PPT形式进行案例分析成果展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教学环节没有充足时间开展,而代之以教师在课后随机抽查学生的分析成果。

  2.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积极性高低不一。在教学过程中,仍有学生习惯于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习惯于系统的理论教学,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应对考试,所以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不高。

  (二)应对存在问题的对策

  1.在教学中提前指明本课程涉及的相关课程知识,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复习。在课堂上只以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再专门讲解。

  2.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小组的工作情况,劝说学习积极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力图让所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案例分析的学习和教学中,感受主动学习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3.多与同事们交流,分享教改过程中的心得和经验。

  总之,笔者认为尽管在“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秉承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切实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阔专业视野的角度出发,教改工作就能不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2

  基金项目:集美大学第五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Y0908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由于案例教学是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的最好方法,自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开创性地将案例引入法学教育以来,案例教学法很快被医学、商业、公共管理等学科广泛采用,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中。20世纪八十年代初,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目前,我国许多专业、许多课程也开展了案例教学,但在《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却比较少,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些探讨。

  一、《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作为财政学专业的核心之一,具有综合性、法律性、应用性等特点,在该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具有重用意义。

  (一)有利于加深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理解。教学案例必须具有良好的教学价值。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教学案例必须是能恰到好处地说明政府预算与管理中的某一个理论,服务于某一理论。这样,通过案例的教学,便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学习和思考。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是在政府预算与管理领域已实际发生的典型事例,能涵盖政府预算与管理实践上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学生直接触及政府预算与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而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这一点对本科教育尤为重要。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传授知识,答案常常是标准的或唯一正确,学生不能有别的想法,导致思维僵化,墨守成规。而在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分析和讨论中,是没有标准答案或唯一正确答案的,而且事实上也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正确答案。只要学生给出的方案可以自圆其说,有科学根据,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必须创造性地思考,不拘一格,独具匠心,才能得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解决方案,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有利于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目的。通过案例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理解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政府预算与管理问题的能力,而且由于在案例讨论中会引起广泛的争辩,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观点和立场,这时要求学生正确处理与争辩人的关系,从而无形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协调合作、尊重他人、听取他人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既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又学会做人。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利用资料的能力。案例教学除要求充分理解案例资料本身以外,在讨论前还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从中获得支持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证据。在当今信息社会,要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本身就反映了一种能力,而且种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正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案例教学能让学生的这种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一)明确案例服务的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并不是在讲课过程中随意拈来的有趣故事或为调节课堂氛围而穿插的花絮。它必须具有明确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服务内容,要么是为验证某一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要么是为说明某一政府预算与管理概念。能否良好地服务于某一教学内容是判断一个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是否良好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一个政府预算与管理教学内容有许多备选案例素材可选择时,应选择与教学内容吻合度最高的案例素材作为加工对象,使制作出来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具有良好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教学价值。

  (二)明确案例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的教学目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但不论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在案例设计时都必须事先明确。如,为加深学生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理解,为掌握一个概念,为训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思维,等等。只有在案例设计时就明确教学目的,才能使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教学案例争议“引擎”。所谓争议“引擎”是指教学中能引发讨论冲突的问题,因为有冲突才值得讨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是一个教学案例的必要条件”。争议性是对一个案例开展讨论的基石,它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并辩论,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搭建平台。如果一个教学案例的结果已经确定或一目了然,无法发动学生展开争议,那么这种教学案例可以说没有什么教学价值,应该废弃,重新选择,选择那些已经具有可供设计为争议“引擎”内容的案例。

  (四)教学案例的形式设计。教学案例的形式可以有多样性的设计。可以是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或综合形式,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可视教学内容和案例内容而定。由于文字案例具有简便、成本低、不用特别设备的特点,在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一般采用文字案例较多;其次是视频案例,因其具有直观性,在教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视频案例也经常使用;而音频和图片案例较少用。

  (五)筛选案例。由于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的案例素材比较多,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目的,结合案例素材的内容、可争议性、形式等方面,选择预期效果最好的素材进行加工、筛选,进而得到最佳的教学案例。另外,一个好的案例通常强迫学生通过争议做出自己的决定。比如,当你面对案例中的情景,将会如何处理?你如何评价案例中人物或事件?在案例筛选中还要注意简洁性。课堂讨论必须要谈到管理和分析的原则性问题,要求案例简洁而有针对性,过于复杂累赘是不可取的。

  三、《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施

  (一)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设计好以后,便进入案例教学的实施。案例教学实施的第一个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事先设计的教学案例材料提供给学生,预习案例内容,初步思考讨论主题,并形成自己对问题的初步看法;然后是广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进一步思考讨论主题,并修正自己对问题的最初看法,形成讨论发言稿,撰写案例讨论准备报告。教学案例材料最好在正式教学前1~2周提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熟悉案例内容,并广泛查找阅读资料,思考案例讨论主题。提供时间太早了,到正式教学时反而易忘记,而太晚了,可能时间不足,准备不充分,效果也不好。案例教学准备工作做得好坏会直接影响案例讨论效果,要求学生花足够的时间做好充分准备,并需告诉学生,正式教学前要检查准备工作,提交案例讨论准备报告,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准备充分。

  (二)教学案例的阐明与分析。案例教学课堂上,应把案例内容深入透彻地阐述清楚,让学生充分理解案例内容,并结合案例所服务的理论内容学习。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原因、讨论主题等进行初步的客观分析,并且分析时不应带有个人主观判断,这样可以为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留下尽可能多的空间。

  (三)教学案例的讨论。案例讨论可以视学生人数情况采用分组式讨论和发言式讨论两种。学生人数较多时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6~8人为佳,并设一个主持人,人数太多会影响讨论质量。小组成员自由发言,其他成员参与讨论争辩,主持人负责做好讨论记录。分组时应根据学生提交的案例讨论准备报告中的初步观点,为激发讨论、防止讨论一言堂情况的出现,尽可能将观点相反或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而不应将观点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学生人数较少时采用发言式讨论,即以整个教学班为讨论组,由学生自由到讲台上发言,台下的同学自由参与讨论争辩。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在学生中标抽取5~7人组成评委,对同学的发言作出评判和提问。这种讨论方式相比分组讨论更规范正式,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言语、临场发挥的能力。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要求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记录好案例讨论心得,不得做与案例讨论无关的`事情。

  (四)教学案例的点评。案例教学学生讨论完以后,任课老师应对案例讨论做一个简要点评和总结,启发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使学生对自身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完善。点评要注意的一点是,除非存在明显的错误,一般不应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做对与错的评判,尤其是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有根有据,就是有价值的。

  (五)撰写案例讨论报告。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撰写案例讨论报告。一般认为,案例讨论完了,案例教学过程也就结束了,其实不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案例教学资源的效率,案例讨论完了以后,要求学生课外再去撰写一份案例讨论报告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撰写案例讨论报告,学生可以总结案例讨论经验,吸取其他同学发言中的有益观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老师点评的启发下,再次反思案例,进而得到提升认识。因此,撰写案例讨论报告是一个再提高的过程。

  四、《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及经验总结

  (一)教学效果。《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教学效果。主要在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无与伦比的教学效果。通过事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1%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要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有89%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对案例教学课的兴趣普遍浓厚。

  (二)经验总结

  1、《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应大力推广应用。

  2、案例筛选非常重要。尽管政府预算与管理方面的案例素材很多,但选取到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案例并不容易,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耐心搜寻。只有合适的案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有一次案例教学课,由于案例选材不是太好,结果课堂案例讨论就显得不热烈,教学效果也普遍反映不太好。可以说,案例筛选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成败。

  3、案例教学过程应完整。一个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至少应包括:(1)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阶段(提交案例讨论准备报告);(2)教学案例阐明与分析阶段;(3)教学案例讨论阶段;(4)教学案例点评阶段;(5)撰写案例讨论总结阶段(提交案例讨论总结报告)。为保证案例教学质量和效率,这五个环节是缺一不可的。教学案例讨论阶段固然最重要,但缺乏准备阶段的案例讨论是没有基础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而阐明与分析阶段是引导学生,提高讨论质量。点评阶段可以进一步增强效果;撰写案例讨论总结报告可以使讨论效果进一步升华。有许多案例讨论不太注重准备报告和总结报告工作,是案例讨论的效率损失大增。

  4、案例教学的学生人数应适当。一般来说,30人左右比较合适,人数太多太少都会影响讨论效果。人数太多了,授课老师顾不过来,人数太少了,影响讨论的广度和深度。当学生人数到100人左右时,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应分成两个组讨论。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3

  一、案例讨论的准备与组织

  (一)案例知识点的讲解

  在进行正式案例分析之前,首先对案例分析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了阐述和讲解,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盈利预测报告披露的基本动机和历史演进。

  主要从信息观的视角分析了披露盈利预测的动机,并分析了赞成和反对强制披露盈利预测者的基本观点。分析了我国盈利预测披露的历史演进,让学生对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披露的历史过程有深刻了解,既要了解不同历史阶段对盈利预测的要求,同时又要了解历史上盈利预测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盈利预测历史演进的分析中,具体给学生介绍了红光实业的盈利预测情况。该公司1997年5月23日,为扩建彩色显像管生产线项目,以每股60.5元的价格向社会公众发行7 00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发行A股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公司1997年盈利预测为净利润7 055万元(所得税税率15%),每股税后利润(全面摊薄)0.3063元/股,每股税后利润(加权平均)0.3515元。1998年4月30日,年报中披露1997年公司实际净利润为-19 840万元,每股收益-0.363元。这与盈利预测净利润7 055万元相距甚远。导致盈利预测与实际完成业绩产生重大差异的主要项目是“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成本”。原预计主营业务收入为59 326万元,但实际完成额为27 066万元,实际完成额仅为预计额的45.62%。而营业成本的实际发生额与预计额基本持平(实际发生额为36 476万元,预计额为39 184万元)。这样,主营业务利润与预测数之间形成很大的差异,导致实际实现净利润与预测净利润的巨大差异。并简要引导学生思考实际净利润与预测净利润之间的重大差异的产生,能否用公司提出的下述两个理由予以解释:

  (1)由于近几年因电视大幅度降价导致行业内的竞争激烈,使公司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2)由于未能通过不断热修保证已超龄的彩管玻壳屏炉和锥炉维持正常生产状态,造成公司产品合格率降低,成本加大。如果不能用上述理由解释,那么重大差异产生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为什么审计师未能关注到盈利预测审核中存在的.问题,是过失还是合谋?

  2.盈利预测编制的现行有关规定。

  主要是证监会有关盈利预测披露的内容与格式要求,新股发行公司盈利预测报告编制指南等文件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盈利预测编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懂得盈利预测报告包括盈利预测基准、盈利预测基本假设、盈利预测表和盈利预测说明四个部分。并熟练掌握和理解盈利预测基准是公司盈利预测编制的基础,包括经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许可证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司前三年经营业绩,预测期间公司的生产经营能力、投资计划、生产计划和营销计划和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等。盈利预测基本假设是公司根据经济形势和行业特点对预测期间的一般经济环境、经营条件、相关的金融与税收政策、市场情况等盈利预测的编制前提所作出的合理假设,盈利预测报告中应说明编制盈利预测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利率、汇率、税率、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产品价格等假定条件。盈利预测表是反映预测期间利润来源和构成的预测报表,凡有控股子公司并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应分别编制母公司盈利预测表与合并盈利预测表。盈利预测表各预测项目应分别编制解释性附表。盈利预测说明是对预测期间利润形成的原因、计算依据、计算方法所做出的详细分析。编制合并盈利预测表的新股发行公司,应着重对合并盈利预测进行详细说明,对母公司盈利预测所涉及的重要事项进行必要的说明。

  这些有关盈利预测编制的现行规定是审计师判断盈利预测单位编制的盈利预测报告是否适当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作为案例分析者的学生要对此有完整的理解和把握。

  3.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准则。

  审计师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必须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11号――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的要求,因此,案例分析前学生必须掌握此准则的相关内容,尽管在《审计学》的教学中学生可能对此内容有所掌握,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案例分析,对此做了重新讲解。讲解时着重强调了预测和规划的基本概念,充分、适当的证据、保证程度、了解被审核单位基本情况、涵盖期间、评价假设关注的重点、列报、审核报告的出具等内容。

  (二)分组与案例资料发放

  案例讨论模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个人学习模式(individual study),即每个学习者单独就案例进行分析和发表见解;二是小组讨论(small-group study),由3~5个成员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相互之间可以沟通合作;三是大组讨论(large-group study),由比较多的成员,甚至是一个班,组成一个大组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Graham和Cline,2001)。本人采用的是第二种案例讨论模式,即将全班按每组5人分组进行讨论。分组时主要考虑男女生搭配和平时学习成绩。

  案例资料的发放是安排在讲解完案例相关知识点之后,案例分析报告前一周。发放给学生的案例资料包括:涉及与新能源所在行业相关的行业发展信息、新能源最近连续多年的年度报告、盈利预测报告、盈利预测审核报告。除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案例的思考,还另外给学生提出了几个引导性的思考问题。本人结合新能源公司盈利预测报告的情况,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有四个:(1)仔细阅读新能源盈利预测审核报告,分析新能源盈利预测的基本假设的合理性;(2)分析合并新能源盈利预测的编制范围是否适当;(3)注册会计师在对新能源公司编制的盈利预测进行审核时需要关注哪些问题;(4)阅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11号――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分析审计报告与盈利预测审核报告在性质、格式、责任等诸方面的差异。

  发放案例资料的时间之所以选择在案例分析报告前一周,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小组内的讨论又安排在课后,由各小组的组长组织完成,故提前一周发放材料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和研读案例,写出较好的小组案例分析报告。

  二、案例讨论的实施

  课堂案例讨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组发言。要求各小组推荐一个成员在讲台使用PPT进行讲解,时间在10~15分钟,当小组成员讲解完成后,其他小组成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可以继续补充;第二阶段是组间讨论。即其他组的成员对进行报告的小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讨论,分析其优缺点,并进行适当评论。

  在学生完成了所有报告和讨论后,本人再结合各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和讨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点评。点评意见从层面上来说,既有针对某一具体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也有就整体案例分析情况的评价。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已经涉及的点,指出其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是否适当,所指出的问题是否适当;

  (2)对案例背景资料的使用,分析其应用是否得当,有否正确理解盈利预测报告所依据的基本假设,盈利预测报告的编制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规定;

  (3)提醒学生案例中可能还存在的其他相关问题;

  (4)提醒学生案例讨论后,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准则及其指南的相关规定是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重要的体会应提炼总结;

  (5)肯定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突出表现。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每个班级总会有小组能够提出一些以前尚未关注到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注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教师的点评要适可而止,既要指出学生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但也要让学生知道,教师给出的信息也是一己之见,案例讨论可能没有标准的答案;二是要控制好组间讨论,要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引导,防止出现偏题,比如讨论新能源公司盈利预测审核,结果出现讨论新能源公司是否违规等问题。同时还要控制要讨论的时间,如果任由学生发言讨论,可能课堂上就无法完成案例讨论的任务,因此,还要艺术地控制好讨论的时间。

  三、案例讨论后的总结、思考与完善

  每当完成一次案例教学后,作为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思考是必要的,有助于改善未来的教学质量。每次案例讨论完毕后,我都要求各小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和讲演用的PPT,在案例讨论完毕后,对各小组的分析报告进行认真阅读,这不仅仅是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完善案例教学的手段。通过认真阅读案例分析报告,可以发现案例资料的准备是否充分。比如,为什么在案例资料中,发放给了学生公司连续多年的年报,原因就在于过去的案例讨论中发现,学生未能把握公司的经营环境、无法对假设的合理性做出判断,经分析和询问学生,发现是缺乏相关暗示性资料,而作为一名本科生缺乏检索资料的习惯,故而无法获知公司的历史信息,也难以分析哪些基本假设可能存在问题。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08-11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01-02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06-17

案例分析报告09-02

案例分析报告范文06-17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04-30

经济法案例分析报告06-28

幼儿园案例与分析报告05-11

劳动法案例分析报告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