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交通调查报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交通调查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交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交通调查报告1
暑期结束,广大师生迎来了新的一学期,全国各地的高、中、小学陆陆续续地开学了。校车的交通安全一直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现结合汉阴县实际,对规范和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谈几点认识及思考。
一、校车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一)校车构成混乱,各种矛盾突出。现在在交管部门和教育局备案接送学生车辆不但数量少,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专用校车,无法取得校车标牌。各类不合格接送学生车辆鱼目混珠,有些车辆仅外表喷改油漆就从事接送学生服务。特别是农村还存在低速载货汽车、二轮摩托车和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现象,这些车辆游离于管理之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二)经济利益驱使,安全意识不强。担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主体责任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对校车安全管理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学校过于看重教学考评、校园建设而疏忽交通安全、校车管理。有的为了节约学校开支,维护学校的经济利益,降低校车配备数量和标准,购买校车保险保额过低,留下了交通安全隐患。
(三)司机素质不高,安全监管乏力。目前绝大多数从事接送学生服务车辆的驾驶人不具有校车驾驶资格。《校车安全条例》对校车驾驶人的资质作了明确规定,但有的校车驾驶人年龄在25岁以下,有的驾龄一年不到。少数驾驶人法律意识淡薄,把学生安全视同儿戏。近年来,由于学校撤并,学生家长对学校失去了选择机会,而就近又没有学校,只担心学校不派车接送,根本顾不上对校车的安全监督。
二、加强校车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大力支持。职能部门要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将校车管理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密切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综合治理”的校车管理机制,落实公安、教育、交通、安监等各部门职责任务,严查违规、整肃源头、正确引导、逐步规范、统一管理。通过定期召开政府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针对学生交通安全及校车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专题部署,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并按照规定实行责任倒查。
(二)督促校方落实校车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交警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学校,指派民警担任学校交通安全辅导员,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协作,加大对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保证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主动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督促各学校与校车驾驶人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建档备查,逐级逐层、逐车逐人明确交通安全责任。
(三)建立健全校车管理档案。交警部门要主动联合教育部门到辖区每一所中小学、幼儿园,对集中接送学生的车辆逐一进行摸底排查,详细掌握这些车辆的数量、车辆所有人、驾驶人、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基本情况逐一排查、逐一核对、逐一登记、逐一检验、建立校车管理档案。要确保排查登记不漏一校、不漏一车、不漏一人,逐校、逐车确定安全管理责任人。在排查中,要依托农村派出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会同派出所民警进村入户,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细致而全面地开展好此项工作。
(四)切实抓好校车源头管理。交警部门要组织人员严格审验校车驾驶人资格,对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内累计记分满12分或者发生过交通死亡事故并负有责任的'驾驶人,要严禁其驾驶校车接送学生,努力从源头上消除交通事故隐患。
(五)加强校车安全技术检验。交警部门要严格接送学生车辆的定期安全检测,保证车辆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凡车况破旧、安全技术状况不符合要求、擅自改装、安全门窗不能有效开启、消防器材配备不齐或无效的车辆,一律责令限期整改,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立即报废,消除安全隐患。要参照客运车辆管理制度,强化车辆日常保养和维护,确保行车安全,对接送学生车辆统一外观标识,便于识别。
(六)扩大宣传影响,加强校车驾驶人培训教育。要加大校车安全教育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向政府、校车运行学校和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号召政府将更多注意力投入到校车安全管理上,要求学校遵循规范运营标准,同时,要让学生家长认识到乘坐安全校车的重要性,让自觉乘坐安全校车,抵制违法校车观念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对校车驾驶人要设置专业课程进行岗前培训教育,使校车驾驶人驾驶技能更加熟练,安全责任意识更加浓厚,对校车安全负有绝对责任感。
校车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它关系着社会的安定,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当前,在校车管理中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不是单靠哪一个部门或是突击整治就能解决的,而要从根本上清除学生出行各类交通安全隐患,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建立健全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交警部门更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主动出击,根据职能特点,认真抓好校车交通安全工作,为孩子们安全出行、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交通调查报告2
公共交通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市民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的公交服务质量,更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市政府对我市公交发展十分重视,XX年3月提出了争创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发展目标。为推进我市公交优先发展,市政协成立了调研课题组,对影响公交发展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以期对发展公交,缓解市民出行难提供一些帮助。
一、公交现状
(一)基本情况
17。67标台,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23。22%。
近年来,为建设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国有主导的城市公交,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做法有:
1、增加车辆和调整线路,提高公交运力
XX年底,中心城区公交营运车辆5220
2、推行ic卡票制改革,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
市公交集团公司推出ic卡并相继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后,
3、试行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运行效率
(二)主要问题
在国内同类大城市中,市的公交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主要表现为站点远、乘车难、换乘难,从而导致公交车速度慢,准点率低。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公交车候车时间过长,车内拥挤不堪,上下车秩序混乱,群众反应强烈。公交服务水平不高导致市民大量选择私家车、自行车、电瓶车、出租车等方式出行,大大增加了本来就不堪重负的道路负荷;而道路负荷大、拥堵又导致公交车的运营速度更慢,促使更多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以外的方式出行,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公共交通发展落后已经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制约公交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线网、场站、路权、行业监管、内部管理及相关配套政策。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引发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公共交通的发展,使得市民出行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缓解。
1、线网
现有的城市公交线网设置不够科学,层次不分明,分工不明确。这是影响公交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线路重叠过多,线路走向设置不合理,对市民出行考虑不周。许多居民小区没有公交车经停,居民公交出行困难,被迫选择其他出行方式。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已在着手进行线网优化,但尚未达到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的标准。
2、场站
公交场站建设滞后,是影响公交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对公交场站的规划和建设严重不足。新开发区域的公交场站建设常被忽视,旧城区原有的公交场站也被大量挤占挪作他用。一环路以内现在已经没有一个公交场站。市公交集团近年来车辆增加很快,但场站建设滞后,目前使用场站仅50个,计835余亩,按国家建设部有关标准计算缺口近50%。场站缺乏直接影响高峰班次的投放,当前在运力比较充足的情况下,也无法加大高峰期车辆的投放。
场站不足还严重影响到公交线网的优化。市内缺乏中转站首末站造成线路过长,加大了优化线路的难度。一个需要引起充分注意的是例子是,正在建设中的天府广场地铁中心枢纽,就没有规划和建设公交场站。
3、路权
城市的公共资源之中,道路资源最为紧缺。长期以来,在道路资源的分配上,公交路权优先的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20xx年5月之前,一直没有设置公交专用道,仅在几条最重要的干道上设置了公交优先道。由于相关管理未能合理配套,这些公交优先道经常受到大量社会车辆的违法侵占,严重影响了公交车的运营速度。运营速度的降低使公交车发班频率和准点率降低,造成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公交出行分担率的提升。
路权涉及到的最大困难是市区路网存在大量的瓶颈路段、双向6车道的路网不完善,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市区道路改扩建工程。
4、政策
城市公交作为带有一定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对参与经营的企业,应不分国有和民营,都给予国民待遇。比如,市公交集团推出ic卡优惠票价和对特殊人群的免费优惠后,民营公交线路因为不能得到政府的相关补贴而未能实行同样的优惠票价,不能刷卡,从而形成一个城市两种票价 的现象,参与公交服务的民营企业和乘坐民营公交的市民对此有较大的反映。
二、意见和建议
(一)坚定信心,确定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要促进城市交通的良性发展,首先要解决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市平均每天新增500余辆机动车上路,主城区的电瓶车已达120万辆,道路资源难以承载社会车辆增加的压力。因此,要坚定不移地选择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交通系统,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城市交通结构应以公共交通为主体,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快线公交为主体、支线公交为支撑、出租汽车为补充,合理匹配、高效快捷并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对小汽车采取不限制购买,但限制使用的办法,出台一些调控政策,在不同的区域特别是中心城区控制小汽车使用。对电动自行车的限制措施也应该继续加强。
同时,为适应公交优先发展的需要,建议修改《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对我市公交发展的指导原则、政策支持、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服务规范、监管执法等,按照新的形势和要求予以相应调整。
(二)加快线网优化建设,根据线网需求合理配置车辆
同时,为适应线网优化的需求,建议增购高性能大容量公交车和小型公交车,使车辆结构尽快形成合理的比例,在适应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和干线、支线公交对车辆不同需求的同时,提高公交舒适度,以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交车。
(三)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公交场站建设
公交场站是线网优化的重要基础,要加大公交场站的规划力度和规划执行力度。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主城区,旧城改造要规划地下公交场站,要求开发商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以有效地解决首末站严重短缺的问题。公交场站的深度开发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公交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公交场站建设。对于新开发区域,公交场站的配建必须纳入新建小区的强制性条件。只要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建小区,必须配建相应规模的公交场站。场站建设要实行综合配套建设,要对整个区域综合开发和立体开发,进行统一管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相关部门选择一个场站建设作为试点,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样板和经验。
正在修建地铁,轻轨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铁、轻轨和公交汽车的效率,要系统规划三者之间的换乘驳接枢纽,有机衔接,以充分发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综合效益。
(四)推广公交专用道,建设快速公交系统
公交运营速度是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的核心问题。要下决心在具备条件的交通干线上实行公交专用道,建设快速公交系统,使公交出行较私人交通出行更具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公交出行,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应该遵从专用、快速、大容量和线网整合四条原则。加快配置先进科技设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调度管理公交系统,也是建设快速公交系统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实行公交专用道的道路条件是双向6车道。目前这样的道路并不是太多。一些干线如新华大道、红星路部分只有4车道。建议加大这些路段工程的改造力度,尽快在这些干道设置公交专用道。同时,为实现路权向公交倾斜的宏观目标,建议市交委、交管局参与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城市道路的技术规划设计。
(五)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监管,鼓励民营公交企业整合
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争创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发展目标,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对公交企业经营线路进行动态管理、考核、授权经营;要提高公交企业进入门槛,严格禁止挂靠经营和收取保证金等办法的承包经营。
加强监管,提升公交企业服务水平。建议今年内重点研究解决市民反映突出的运营时间问题。目前公交除少数干线外,绝大部分线路均在晚上7至8点收车,这样的时间表同二三十年前基本没有区别,与现在的城市规模和市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与市打造最佳人居环境的奋斗目标不相符合。应根据市民需要,对线路的收发车时间做出相应调整。
整合规范民营公交企业。现有民营公交企业9家,利益分散,经营矛盾大,不利于公交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行业监管,同时也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有关部门应以优质服务和安全生产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进行调控,支持鼓励民营公交进行整合,引导其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以减少经营矛盾,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交通调查报告3
一、调查时间:1月25日下午2:30
二、调查地点:里水镇草场路口
三、调查方式:街头观察
四、调查人:甄子浩秦宝宝游翔
五、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佛山市南海区交通安全情况,发现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提醒大家“珍爱生命,安全出行”。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然而在大家感叹社会进步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一个个蓬勃的生命消失在飞驰的车轮下,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眼间支离破碎,特别是那些还没有踏上社会的中小学生,也遇到了这样的`灾难,亲人哀伤的呼唤,始终留不住弱小的生命。当目睹过事故现场惨不忍睹的受害者尸体和抛洒在路上的滩滩血迹,听到过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属痛苦嘶心裂肺的哭声,每当此时,你心里会觉得难受吗?
为了了解文明交通问题,我来到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草场的路口,我先观察了大体情况:发现在1小时内只有2/3的人遵守交通规则,还有1/3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突然,我的眼球被一群十四、五岁的少年吸引过去,马路这边明明是红灯,而他们却毫无忌肆,在车水马龙中飞奔到马路对面。唉,这也太危险了吧!我转过身,又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辆豪华的奔驰“率领”着三四辆三轮车不管三七二是一便闯了过去,我不由的为他们出了一把汗:有多少人就在这一瞬间被夺去了生命啊!人们都说,红灯如虎口。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个人,而交通事故则会一口吞噬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组数字:去年,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5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占了10万多。而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则无法谦虚地排在了世界第一。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都在10万多人,平均每天死亡达300人,这真是一个比战争还无情,还残酷的数字。
是什么导致我们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据交通警察调查统计,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极少数属意外原因造成,75%以上的事故是驾驶员或行人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无证驾车、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车、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行人不守交通规则等。综观这么多起交通事故,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不珍惜生命,不遵守交通规则。
所以,我现在教大家学习三大本领:一会走路、二会骑车、三会乘车(这三个“会”的含义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遵规矩、保生命。
2、乘车时,等车停稳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3、不要搭乘超载车,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农用车,尤其是人货混装车。
4、12岁以下不要骑车。骑车时要靠右走,车速不能过快,更不能双手离把,不逆行,不要骑英雄车。自行车后座不能载人,骑车拐弯时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发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帮忙。
6、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同伴被车撞倒,要记下撞人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其它特征。
最后,我希望广大民众都行动起来,让江北水城——聊城更加文明,让我们“珍爱生命,安全出行”吧!
交通调查报告4
一、活动主题及宣传口号:
“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文明出行每一步,关爱生命每一天”
二、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和交通宣传等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文明参与交通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
1、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活动安全、交通安全、物品安全及其他安全教育。
2、公德教育:包括不能拥挤喧哗、注意公共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爱护公物等。
3、组织纪律教育:包括要集体统一行动、不要掉队、不得擅自离队、听从教师指挥等。
4、环保知识的宣传。
三、活动内容及流程:
(一)校内:
1、发出一份倡议:
利用升旗仪式进行一次有关安全出行的国旗下的讲话,在校园内发出一份“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倡议书。
2、开展安全知识宣传:
通过橱窗和展板进行安全知识宣传,重点进行“遵守交通信号”、“拒绝乘坐安全隐患车辆”等安全常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患意识。
3、看一部安全宣传片:
组织学生观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宣传片,通过一些真实场景感染学生,提升安全意识。
4、开好一次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会向学生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清楚知道如何远离危险,如何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5、出好一期黑板报:
充分利用好班级宣传阵地,让学生养成时刻关注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6、开展一次学生交通安全检查:
就学生上学、回家乘车问题进行一次大排查,要求自行车、电动车做到“三有”:有刹车、有车锁、有车铃;学生骑车必须填写申请表并让家长签字同意。
(二)校外:
1、印发一封致家长的公开信:
给每一位家长发放“关爱生命,文明出行”《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集中进行详细解读,确保每一位家长知晓交通安全常规要求,并在交通安全责任书上签名。
2、举办一次交通安全图片展:
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交通标志、红绿灯、交通信号、斑马线、汽车上的注意事项等知识。
3、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组织学生走进小区,走向街头,向小区居民和路人发放文明交通传单及宣传图片、资料。
4、开展一次问卷调查:
向居民、路人、学生家长发放交通调查问卷,通过问卷了解当地居民交通安全的情况和交通安全的意识,提醒家长文明行车、乘车成为孩子文明出行的好榜样
交通调查报告5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交通安全情况,发现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提醒大家“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街头观察 调查访问
【调查对象】交警 摩的司机 的士司机 街头行人
因为近年来澄城的发展日新月异,公路、马路、步行街的建设四通八达,这些既给家乡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是对群众安全意识的一个考验,所以我们对路上的行人进调查。古人有一句话 :天下安危,匹夫有责。按现代人的解释,它表达的上一种公民意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对社会的安全承担一定的义务。作为公民 衣食住行是少不了的,交通安全意识也是我们必须有的。
我国现有的交通条件和交通管理设施还不算先进,人、车、路比例失调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无疑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众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道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法律法规存在漏洞等。但在影响交通安全的诸多因素中,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却是影响交通安全最突出、危害极大的因素。
我国的交通事故率偏高,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列世界第一。资料显示,交通事故每死3个人,其中就有2人死于违章驾驶。违章的主要原因,一是超重、超载、超车,二是酒后驾车。在因违章驾驶造成自身死亡的司机中,16至40岁的年轻人占一半,其中主要是3年以下驾龄的司机。在我国,交通事故每死亡4个人中,有3人是交通弱者。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占死亡人数的45%,而司机的死亡率只占13.4%。另外,我国交通事故每死亡8人,有7人是死在路段上。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都没有过马路严格遵守交通指示灯的习惯,人们乱闯马路的现象随处可见,虽然交通指示灯赫然在目,但还是只有少数的人能严格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原则过马路。因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交通混乱。这样,也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极大影响了社会秩序。
行人“犯规”的屡见不鲜:骑自行车横冲直撞,不遵守靠右行规则的大有人在;摆摊设点、强占路面,在马路上随意停车、堆放建筑材料及垃圾随处可见;闯红灯、翻越护栏、横穿马路等一系列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四处可见。
在人流量最大,交通事故频发的的`一个十字路口进行实地调查时。我们发现由于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加之红绿灯转换时间较长,有不少的人还没等指示灯变绿,看到车流变小就急急忙忙的过马路。突然来了一辆车又变得慌慌张张,司机也是很无奈。这种行为主要出现在年纪较大的老年人身上,严重影响了县城交通的畅通,也威胁到了他们自身的人身安全。因为对交通安全意识的宣传不多,所以我们县群众整体的交通安全意识都不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居民的安全出行意识相对淡薄,但是他们中大部分又认为自己不应该乱穿马路、超速、超载……都强烈希望行人和驾驶员增强安全意识,做文明行人和文明司机,给居民良好的环境,改善我县的交通状况。
安全出行的保障是我们行人的一种意识,交通执法者和交通规则也只能帮助我们强化这种意识,最重要的是我们行人自己对立牢固的安全意识,认真遵守交通规则。从最基本的遵守交通规则开始,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的不足。安全意识的树立是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的,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认真地遵守交通规则:在十字路口过马路时注意红绿灯的指示;过人行横道时注意观察左右两边的车辆;骑自行车过人行横道应下车推行;不在路口及非人行道处逗留;不抢道,不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是有修养高素质的表现,我们应当学会文明出行。除了自己注意安全出行的规则外,我们还应该提醒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应当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为抢时间而做出不明智的冒险行为。
提高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需要重视对公民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交通安全意识包括良好的大众意识、自尊自爱意识、遵章守法意识。大众意识是把自身和大众融为一体,把自己的行为不单纯地看作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对社会和大众有影响的大众行为,这是维护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的意识基础。自尊自爱意识就是首先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权利,才会体会到他人生命、权利的重要,才知道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使他人不受损害。自觉的本身其实也是一种约束,当这种约束逐渐变为习惯,就成了自觉的意识行为。一方面,从幼儿园和中小学生抓起,进行交通法规的普及教育,另一方面,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强化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然而,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并不是一般的宣传、一般的教育、一般的措施所能安全解决的。人们长期遗留下来的弊习,尤其是少数有法不遵、明知故犯的人,单靠教育很难转移意识和观念。大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性的惩戒措施。作为辅助手段培养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交通安全观念。
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做到加大执法力度。我们在交通管理执法上尚存在很多问题,法不责众、领导说情、特权车等现象在交通执法中司空见惯。要真正做到依法治交通,必须严格执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这样才能规范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保障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状况的好坏,公民在交通中安全系数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对交通安全的关心程度,取决与安全意识的强弱,是靠高素质的公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来保证的。只要每一位公民都注意培养自我的交通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的提高全社会的交通安全系数。
交通调查报告6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车祸致死的首要原因。在这些酒后驾车酿成的惨剧中,有多少是源自于驾驶员的侥幸心理?有多少是源自于驾驶员对酒精的错误认识?
调查显示:驾驶员过高的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
根据来自4538位新浪网友的调查显示,有81.29%的被调查者同意酒后驾驶属于违法行为,但在被问及是否有过酒后驾驶行为时,仅有20.63%的被调查者从未有过酒后驾车的行为。在被问及酒后驾驶人员存在何种心理时,有39.84%的被调查者认为酒后驾驶人员过高的'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27.35%的被调查者认为酒后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另外,有18.97%的被调查者认为酒后驾驶人员存在侥幸心理。
饮酒与开车——致命的结合
然而事实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来自某国际组织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每33分钟就会有一人死于与饮酒有关的交通事故。尽管有大多数人认为酒后驾车酿成的交通事故永远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但专家的统计结果证明: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卷入与喝酒有关的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为30%。显而易见,饮酒与开车是多么可怕的致命结合,正是由于酒后开车这个“罪魁祸首”使得一幕幕本不该发生的惨剧接连上演,造成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
酒精对驾驶员身体的影响
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尤其是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下降。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发生撞车意外的机会越高,受到酒精影响的司机通常会有如下特征:
1.对信号灯反应慢;
2.逆向行驶;
3.摇摆不定、突然转向、飘忽不定或在道路中线驾驶;
4.乱踩刹车;
5.转弯幅度大;
6.蛇行;
7.没有原因就停车;
8.开车速度极慢;
9.突然转弯或违法转弯;
10.天黑时不开前灯;
交通调查报告7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中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更加趋近于使用机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在各个城市的道路上,到处都有机动车的身影,它们驰骋的姿态为我国城市化增光添彩。人们在享受舒适出游的同时,潜移默化之中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每天早晨七点至八点,以及傍晚四点三十分至六点这两个时段,无论是在城市中的哪一个路口,都难免会有或大或小的堵车现象,即使有交警在道路中央指挥,庞大的车流量还是使道路造成了瘫痪,甚至经常引发一些或大或小的交通事故。在郑州,类似的事件经常发生。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应该更加了解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交通环境。
一.郑州市目前的交通状况概述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社会经济建设的强劲发展,机动车辆增长呈现迅猛之势,尽管政府投入巨资新修和拓宽改造了大量道路,但是,目前在市区局部区域和部分道路仍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行车难”问题严重。目前,郑州市共有658个路口,其中信号控制路口400处,智能信号控制路口130个,监控路口路段为62处。市区双向6车道以上道路34条,双向4车道道路38条。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市区多为双向两车道的道路,承载流量能力较弱。三环以内,贯通道路可以概括为5横3纵,东西横向贯通道路5条,其中全程贯通的道路2条:农业路和航海路,间接贯通的道路3条:金水路、中原路、陇海路;南北纵向贯通道路3条,没有一条全程贯通,间接贯通的道路3条:花园路—紫荆山路、嵩山路、桐柏路。截止 XXXX 年底,全市共有公交车线路为257条。XXXX年新开公交线路26条,更新、增加公交车辆1 100辆,年末实有公交车5548辆,比上年增长5.3%;城市公交客运量达9.8亿人次,增长7.5%。笔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郑州市频繁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的路段有:金水路全线,西环(长江路至中原路),紫荆山路(金水路至商城路),文化路(文劳路至国基路),南三环(中州大道至大学路),花园路(三全路至北环),中州大道(农业路至国基路)。频繁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的路口有:西三环与中原路交叉口,中州大道与黄河路交叉口,河医立交,南阳路与农业路交叉口,东风路与信息学院路交叉口,经三路与纬五路交叉口,南阳路与农业路交叉口,京广路与端午路交叉口。
二.郑州市交通现状调研与分析
通过对第一部分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郑州市区整个交通状况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为整个调研分析打下了初步的理论基础。为了更加了解郑州市的交通现状,对郑州的交通现状进行初步的了解分析,我们河南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11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对于郑州市区四环以内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抽样方法、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1.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郑州市辖区四环内所选定的各社会群体,共需要175个调查对象。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地调查郑州市各大区域的主要道路及车流量较大的路口,调查地点主要包括郑州市高新区;郑州市碧沙岗公园附近区域;以及郑州火车站附近区域,调查对象180人。
郑州市高新区所选地区为:高新区管委会,瑞达路与科学大道交叉路口附近区域,北里广场。
郑州市碧沙岗所选地区为:碧沙岗公园,建设路与嵩山路交叉口附近区域,嵩山路与中原路交叉口附近区域。
郑州市火车站所选地区为:火车站广场,福寿街。
2.抽样方法
本次课程调查在选定区域实际发放问卷180份,实际收回问卷174份,总回收率达到96.7%。其中,有效问卷173份,有1份无效问卷。接下来我们将对这17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总结。
3.调查方法
此次课题研究的方法是问卷调查研究分析法。课题组于20xx年10月制作出《郑州市区道路交通状况调查问卷》,随后通过我们小组成员到各指定区域发放填写和收回问卷。其中对于部分不识字的调查对向,我们采取一次解读问卷题目,
让调查者选择,我们代为填写。
我们调查成员分别到郑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北里广场,河南工业大学,碧沙岗公园附近,火车站附近区域现场发放问卷。
我们调查人员到各个区调查访问,请调查对向匿名填写并及时收回。问卷统一汇总后,通过划“正”字的方式记下该调查回答情况,然后输入Excel表格,通过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课题小组对最终研究分析出的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
4.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的课题内容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指标资料,研究郑州市区道路交通状况的现状,归纳总结出其基本特征,找出造成郑州市区交通拥堵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改善建议。
(二)问卷分析结果
本次调研涉及的问卷试题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题至第五题,主要是调查对象个人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第六题至第二十二题,主要是调查郑州市民对郑州市区交通状况的印象。在本章节接下来的分析中,我将对第二部分中“调查对象接触交通媒体信息的情况”进行重点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样本情况
根据调研数据可知,本次调研对象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00:73,该比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郑州市常住居民的性别比例。调查对象的年龄大多位于18--29岁之间,占到总人数的45.7%。
2.调查对象接触交通媒体信息的情况分析:
问卷将对问题20—问题21进行分析。
问题20:您是以何种方式获取及时的交通路况的?(可多选)
由表1和图1统计数据显示可知:在173份问卷就有87份问卷,即占总数50.29%的调查者选择了通过交通广播获取交通状况的信息。此外,在173份问卷中有82份问卷,即占总数的47.40%选择网络信息获取交通状况。在接触交通媒介中,选择其它的调查者,仅仅占到1.73%。选择短信咨询朋友的调查者仅为12.72%。同时,电话、微信、电视等媒体,依然在发挥着其传播的作用。
问题21:现有交通媒体对交通路况的帮助作用有哪些?:
从表2和图2中发现,郑州市民觉得交通媒体对交通路况的帮助作用的方式 多种多样,这些方式相对平均。其中,及时公布路况占30%,反映交通运行情况占27%,减少出新堵塞占22%,间接疏通占20%。此外,仅有1%的调查者选择其他,说明郑州市民基本认同前面的四种交通媒体对交通路况的帮助作用的方式。
结语:
本课题组通过发放问卷,整理问卷,根据汇总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等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过程,对目前郑州市区道路交通状况作出了初步描绘。经过提炼总结出了郑州市区道路交通现状,并总结出在问卷分析中郑州市民接触交通媒体信息情况的几个特点。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郑州市的交通存在许多现实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手段来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例如说采用多种多样的媒介方式来向市民提供最新的道路交通状况,这样可以方便市民出行。从而也对郑州市交通的便利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
交通调查报告8
问卷调查方案及过程
将规划大纲中有关的问卷调查部分形成了一张调查问卷。于XX年4月15日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共派出6个小组,每组两人,共12名学生参与。问卷地点为:天健园、研究生院、一食堂、商业街和各行政楼。每组分发问卷25份,共分发问卷150份,收回148份,其中学生121份,教职工及其他工作人员26份,外来人员1份。
问卷调查成果与分析
1)校园内出行方式
在校园内的出行方式选择中,68%的学生和62%的教职工选择了步行;26%的学生和8%的教职工提到环游车;骑自行车的学生占8%和教职工的8%相同;有15%的教职工选择在校内开车为主。不过,由于调查样本的限制,教师中开车的比例应该会更高。
可见,步行是校园内主要交通方式,环游车为学生的主要辅助方式,机动车是教职工的主要辅助方式,而自行车是比较次要的交通方式。
2) 校园内主要交通问题
关于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问题,学生提到最多的是“学生出门不方便”,有39%的学生提到,这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其次是“学生的交通安全得不到保证”,有35%的学生提到,说明学生们对自己的安全非常关注。第三为“学生上课不方便”,提到率为31%,说明近三成学生觉得从宿舍到教室不够方便。再往下的选项为“行人和机动车相互干扰”和“交通意识淡薄”,分别有29%和27%的学生提及。
而教职工提及最多的是“交通意识淡薄”(38%),说明教职工觉得学生和部分开车人的交通意识问题最大,显示在对待交通问题的认识上师生有很大的角度差异。其次为“行人和机动车相互干扰”(31%),再其次为“学生出门不方便”(27%)。再往下,教职工们提到较多的两个选项时“学生的交通安全得不到保证”(26%)和“停车找不到合适的地方”(26%)。
对待交通问题,师生关注点不同。教职工开车的多,关注交通意识和安全问题,也了解学生出门不方便的问题,停车不便也是教职工重点关注的。学生们从自我的感受出发,对出校门的不便、去教室的不便、安全得不到保障等角度提出了问题。平衡师生之间的认识差异,合理照顾两类人群的需求,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
3) 对门禁的态度
对于目前的门禁刷卡系统,58%的学生和62%的教职工持支持的态度,由于觉得影响交通而持反对态度的分别占16%和19%,其他人选择中立。
说明对于当前的门禁系统,大多数人采取比较认可的态度。
4)关于五四大道沿线的管理方案
五四大道目前局部路段采取了分时段交通管制措施,针对五四大道交通管理问题,我们设置了选项,统计结果如下:
现在管理的就挺好,继续保持
在一些路口增设红绿灯信号系统,规范路口的管理
增设交警和志愿者,管理好路口的人流与车流
其他
学生
29(24%)
51(42%)
37(31%)
10(8%)
教职工
3(12%)
7(27%)
12(46%)
4(15%)
在这个问题上,师生也有较大的分歧。许多教职工不希望延续现行管制方案,其中多数选择采取较为柔性的措施管理;而学生们除了有约四分之一的支持保持现状外,赞成红绿灯方案的学生占多数。教职工中虽然也有赞成红绿灯方案的,但考虑到校园内的红绿灯没有监控系统和执法权力,支持度就没有学生高。五四大道特别是校医院到建工楼段是校园交通的矛盾集中段,对于这里的管理方案,确实需要认真评估。
5)关于新设护栏的.认识
校园新设的护栏主要功能为分隔车流与人流,同时有降低车速的作用。该措施得到60%学生和46%教职工的完全支持,还有29%的学生和35%的教职工在支持的同时希望略作优化。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和教职工均不及两成。
说明目前新设的护栏得到了大多数师生的认可,只是可能需要在引起不便的局部地方略作调整。
6)关于机动车的看法
对校内机动车,学生看法前三位分别是“车速太快,危险”(56%)、“ 机动车太多,建议限制”(25%)和“ 还好,老师开车比较注意”(15%);教职工看法前三名分别是“车速太快,危险”(35%)、“减速带太多,开车不爽”(27%)和“还好,老师开车比较注意”(23%)。
师生都认为车速太快是个问题,不过学生倾向于限制车数,教职工关注开车舒适度。当然,大家一般认为,教师们开车比社会人员会素质高一些。
7)关于车辆的停放
车辆停放我们分为两个问题,一个是对乱停乱放地域的认识,另一个是对管理措施的调查。
关于乱停乱放严重的区域,学生认为最严重的是食堂周边(45%),其次为后街门(四号门)(44%),第三是商业街(39%),第四为教学楼(34%),其他地域提及数较少;教职工认为最严重的区域是商业街(38%),其次为食堂周边(35%),第三是教学楼(19%),其他地域提及较少。
对于车辆停放的管理,提及“在需要的地方增加停车位”的最多,学生有53%,教职工有58%;说明提供充足的停车位是最基本的措施。学生提及第二的是“部分地段请交警参与管理,对乱停车可能进行罚款等处罚”,占42%;第三位的是“对乱停乱放车辆予以警告”(40%);说明学生们更倾向于严格的管制措施。而教职工选择的第二选项为“如果附近没有车位,引导到其他停车位去”(42%),第三选项才是“部分地段请交警参与管理,对乱停车可能进行罚款等处罚”(31%);说明教职工更偏向于柔性的管理措施。
8)对校园环游车的看法
对校园环游车设置的多选题学生们普遍多选,说明学生的关注度高。提及率高的选项依次是:“线路设置可以优化,比如行政楼、文法楼表示很不方便”(49%),“有时候等了半天也没见环游车”(40%),“对环游车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服务意识教育”(36%),“建议仿照公交车站修建环游车站点”(35%),“经常等到了环游车却无座位,上不去”(31%)。而教职工同样对环游车的线路设置最不满意(62%),其次强调环游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提高(42%),建议建公交式站台的有35%。
环游车线路设置师生反应最大,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提高环游车的服务意识,增加发车数量,新建站台改善候车环境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改进意见。
9)关于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作为环保、健康、时尚的交通方式,赞同大力推广的远远超过认为自行车太多的。师生共58人赞成,只有共7人反对。
而关于校内公共自行车系统,共有46个(31%)师生表示没有用过。认为公共自行车“借与还不方便”的师生共有5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5%;认为公共自行车“借用时间太短”的共有3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0%。
另外在调查时和学生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不愿意骑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车辆经常丢失。如果保安问题不解决,自行车的普及与推广是难以实现的。
10)关于商业街车辆管理
关于商业街车辆管理,赞成“严格禁止机动车进入与停放”的比例最高,学生占60%,教职工占73%;认为“不妨允许车辆进入,规范停放”的学生有25%,教职工有“15%”;认为“应允许沿街商户的车辆偶尔进入与停放”的学生与教职工占总数的9%;另有占总数9%的被调查者觉得无所谓。
大多数人觉得商业街应该禁止车辆进入。
11)关于对人行道的看法
关于校园人行道的看法,提及“现有人行道的设置比较合理,无需大的调整”的人数最多,包括40%的学生和54%的教职工。其次为“人行道经常有其他车辆、障碍,需要整治”,有34%的学生和31%的教职工提及。另有占总数22%的人提到“人行道台阶太多、太高,不利于行走,建议改进”,以及有20%的人提到“有的地方人行道宽度不够,需要拓宽”。
调查表明,师生对校区人行道基本还是满意的,需要改进的地方是都是局部的管理、维护、拓宽、改善等。
12)关于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我们分为两个题目来问。
在回答:“您在校园内觉得自己的交通安全有保障吗?”的问题时,前三名的选项依次是“不好说,几万人的大学难免出点交通事故”(47%),“ 还好,校园里的人素质较高,至少比外面要安全”(31%),“ 有,最近学校非常关注交通安全”(16%)。说明师生们能够以比较达观的态度面对交通安全问题,而且学校对于交通安全的重视大家也都感受到了。
在回答“您认为校园内哪些交通现象有损交通安全?”的问题时,统计结果如下:
选项
高峰时段人多车多,交通混乱
机动车速度太快
学生走路、过路口不看车
环游车开太快
社会车辆随意进校园
车辆乱停乱放
缺乏有效的交通管理
其他
学生
人数
66
49
52
53
48
31
39
3
比例
55%
40%
43%
44%
40%
26%
32%
2%
教职工
人数
14
11
14
12
12
7
7
1
比例
54%
42%
54%
46%
46%
27%
27%
4%
“高峰时段人多车多,交通混乱”的提及率最高,共有80师生提及;其他选项如“学生走路、过路口不看车”(共66人提及),“环游车开太快”(共65人提及),“社会车辆任意进校园”(共60人提及),“机动车速度太快” (共60人提及)。这些问题,都不可能是单独某一方面能够改变的。有的无法彻底改变,只能有序组织--如高峰时段大量的人车;有的需要有效的综合治理才能缓解。
13)关于交通教育
关于交通安全与交通意识教育,学生中提及“对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每一辆进入校园的车都要提醒注意交通安全”的最多,占64%;而“重点加强对学生特别是新生的交通教育”的提及率第二,为52%;“重点加强对教师特别是开车的教师的交通安全教育”的提及率第三,为42%。教职工中对上述三个选项的提及率相差不大,而且都超过了42%。
只有8%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再进行更多的交通教育或者无所谓。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被调查者赞成对进入校园的每一个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不仅包括外来人员,也包括学生和教职工。
交通调查报告9
去年班上的一位同学被一辆小轿车撞伤,最后停学了半年,这件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电视里、报纸上看到了很多交通事故,它夺走了很多学生的生命。在学校里,我们的老师几乎每天都跟我们讲安全,尤其是交通安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安全事故发生呢?
为了我和同学们的安全,我决定对我们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进行调查,然后制定了本调查报告。
一、学校及周边的基本情况:
我们学校位于沾益城东10公里处,此处交通复杂。学校前面是320国道和曲胜高速公路,后面是沪昆铁路,西面还有宣天高速公路。我们学校有6个班,300多名学生,他们都来自不同的9个自然村,大部分学生都是走读生。他们每天上学、放学来回在这交通复杂的地段,有很多安全隐患。
二、存在的问题:
1、我们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行动无常,他们在公路上蹦蹦跳跳、嬉戏打闹,行走路线变化无常,想跑就跑,想走就走,任意穿行,行动突然,在公路上很不安全。
2、大部分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交通规则,过公路时大家都很随意,不管有无车辆,横冲直撞的.。
3、接送学生的车辆不规范,多而杂,有自行车,有电动车和三轮车,有无牌无证车辆,超载现象常有发生。如一辆面包车拉20多为学生。
4、学校门前道路窄,车辆多,又无减速带或减速标志,学生出门拥挤,安全隐患大。
5、学生拍路队回家时,车辆多且车速快。天晴时,车辆冲过灰尘四起,我们满脸都是灰,连前面的道路都看不清。下雨天,路上到处都是黑泥浆,弄得我们满身都是泥浆。
6、开车司机的素质差,遇到学生排路队走或者是横穿马路,他们视而不见,车速也不减慢。
三、我有良好的小建议:
1、我们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必须做到行人靠右慢行;横穿马路时,必须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2、学生必须实行排路队制度,每个路队由路队长负责,他头戴小黄帽,手持小红旗,全体队员排好路队,这样更能引起司机们的注意。
3、放学时,希望老师们继续把我们送到公路的右边,学生出门拥挤,过往车辆又多,这时更需要老师们维持学生过马路的秩序。
4、学校门口,过往的车辆特别多,车速特别快,我建议安装减速带或者是减速标志。
5、我们学生间开展自我教育,采用“小手拉大手”、“游戏和儿歌”等多种教育形式,寓教于乐,不断提高我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面对复杂的交通现状,短期的教育行为或者是单方面的`教育形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宣传教育是保护学生交通安全的必要手段,但不是全部,只有全社会共同担负,共同呵护,才会让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等意外伤害远离孩子,才能保证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
交通调查报告10
一、**县城区面临的道路交通管理现状
**县是一个总人口不到11万人的小县,城区位于漾濞上街镇,面积约1.33平方公里,人口约10408人。
1、漾濞县城道路总体概况;漾濞县城有环城路、为民路、新建街、金星路、商业街、农民街6条主要城市街道,其它有文化巷、来龙巷、北门巷以及仁民街等胡同里巷,总公里程6.41公里,城区街道全部为沥青路面,有路灯照明,绿化仅为两边行道树。有4个十字路口,两处交通信号灯和执勤岗亭,城内无公共停车场,仅在新建街设临时停车线,有停车泊位40个,主街道新建街宽10米有中心标线,为民街宽10米,划有中心标线,但无标志,平均街道宽
7.1米,整个城市网络骨架呈自由式结构。
2、**县机动车拥量及县城内交通状况;
20xx年5月止全县机动车总数为3461辆,其中货车238辆,客车55辆,农用车365辆,拖拉机223辆,摩托车2449辆,全县交通警察13人,人均管理机动车266辆,城区日平均交通流量5533车次,人均管理425.61车次,全县机动车驾驶员4152人,人均管理319.4人,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地人遵章率只有55%,驾驶人遵章率75%,城镇居民日均出行量为6500人次,县城街天交通高峰期人流量8300人次,车流量达20xx车次,全县共设两个客运站,拥有8辆远郊公交车,由于漾濞城区没有专门的停车场供车辆停放,所有车辆沿街摆放,小贩以路为市,再加上停放的大小车辆经常乱停乱放,阻碍交通,是漾濞县城的交通乱点、堵点及事故隐患所在。
二、小城镇建设中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直接原因引发的思考
“人、车、路、交通环境”是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四要素,不论是哪一个要素的滞后发展都会影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甚至阻碍城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一)关于“人”的思考
人是交通中的主体,没有人无所谓交通,而人对交通的不理解、不尊重,就会导致产生混乱的交通秩序,使日常的各项工作都无法开展,我县城道路交通管理中交通参与者的主要表现有:
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城市交通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淡薄。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农村县城的交通日趋城市化,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观念都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停留在过去小城镇交通意识上,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没有良好的交通习惯,甚至不知道红灯停、绿灯行,以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区别,只图个人方便,不顾交通大局。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山区农村进入城区的交通参与者,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更是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他们把在农村长期形成的走路、开车的不良习惯带入城镇,对交通警察的正常交通管理不以为然,甚至疑惑不解,我行我素,对交通信号灯及交警的招呼漠然置之,对驾驶员的喇叭声不闻不问,再加上赶集的村民们无视交通秩序,随意摆摊置点,更使交通秩序异常混乱,异致了各种交通占道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街天,城市街道成了大卖场、垃圾、废弃物满地狼籍,造就了城市的脏、乱、杂。
(二)关于“车”和“交通环境”的思考
1、城市规划与交通发展不同步,交通设施滞后。
在近几年来漾濞县的小城镇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坑洼不平的乡村道路也随之飞速发展,县内机动车拥有量也在随着供求的需要急剧增加,与相应的公共设施不能同步发展。(1)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公共设施的建设都远远的不能满足这种增长的需要,城区道路窄,人车混行,使本已超负荷的道路显得更加拥挤,再加上商贩林立,10米宽的路面被占去5米,有效路面更加窄小,加上行人购物等,机动车几乎不能行走,特别是在街天这一现象更为突出。(2)交通规划不全,导致了车位不够,许多车辆乱停乱放,停车随意性非常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行政机关、政府部门,个别驾驶员更为突出,无视交通规则,当街停放。(3)城市建设规划不长远,建筑新设施必先占用或破坏一部分公路,忽视交通,减少公路使用期限,大大的降低了公路应有的通行率和使用率。
2、违反交通法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城市和居民的需求各种因素导致了近几年漾濞县境内三轮摩托车迅猛增加,而这些三轮摩托车驾驶员大部分都是一些剩余劳动力或外来人口组成,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驾驶技能不高,有的甚至没有驾驶证就开始驾驶三轮摩托车,导致三轮摩托车驾驶员不了解通行条件,不了解停车规定以及其他规章制度,经常违法违章。
(三)关于“路”的思考
1、道路功能不明确;**县内有国道、省道、县乡道几十条,也分成不同的等级,在这些国、省、县、乡道上各种非法占道行为经常发生;村民打场晒粮,堆放肥料,占道放置机建材料、城区道路两侧更是商业、服务业、修理业、商贩、地摊林立,道路成了既是交通又是重要商业区,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机动车的通行率。有大量的公共交通、货运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行人交通,形成交通类型复杂,交通密度大,交通频繁的混合交通,相互干扰,交通安全、畅通得不到保证。
2、路面设施不全;城区交通路面设施差,设备不全,路面标志远远不能满足道路交通的需要,缺少必要的停车场设施,绝大多数的车辆都是当街停放,无法形成良好的.交通秩序,更加重了交通管理工作。道路没有护栏设施,行人和机动车混杂,埋下了极大的事故的隐患。
三、如何协调交通管理工作和客观现实交通环境的思考
面临着这样的一个交通现状,我们交通管理部门如何使用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中的工作步骤、工作方法来规范人、车、路、交通环境“四要素”中所存在的主、客观问题,利用有限的管理资源实现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的管理目标,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这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工作难点和关键所在,从漾濞的现实交通出发,我们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使人、车、路和谐发展,解决交通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素质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根治违章和维护良好交通秩序的治本措施。只有每个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了,并自觉依法行车走路,交通秩序才会彻底变好。一方面立足长远,从学校入手,加强小学生遵守公共交通的启蒙教育,使今后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普及。另一方面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深入县内各个乡镇交通安全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村寨,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从最贴近交通参与者的利益方面入手,灌输给广大的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的安全意识,改变过去无视交通在公路上、大街小巷,胜似闲庭信步、无视交通信号,不顾其他交通参与者,随意停放车辆,任意穿行马路、无证驾车、酒后驾车等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二)创新管理手段、大胆管理;
加大城区人口较为集中的新建街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管理,从潜意识里给交通参与者灌输交通安全意识,规范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并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大胆创新、大胆管理,如:更改上路执勤时间,提前上班执勤规范交通高峰期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经常下乡巡查乡村道路交通情况,委托偏远乡镇的派出所管理交通,加强夜间巡逻机制,减少失管、漏管现象等。不断健全管理体制,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的交通法规出发,以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管理原则管理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
(三)
建议政府更新交通设施,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完善停车场,改变乱停乱放的停车恶习。提出意见和理由,建议政府和城建等部门将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重要位置,建立和城市规模及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相适应的公共停车场,并合理布置,加强管理。彻底改变交通拥挤、乱停乱放的现象。增设交通标志和交通防护栏,划分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从客观上杜绝交通违法行为。
(四)
加大整治力度,净化交通环境;
要使县城的交通有序、畅通就必须要加大整治力度,净化交通环境。由于目前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能和警力配置因素,对城区的交通管理,必须联合工商、城建、交通、农机及公安诸警种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综合治理。除了日常管理外,每年定期开展统一行动,打击盗抢机动车和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报废车辆上路行驶、乱停乱放等各种违法行为,治理占用道路摆摊设点、打场晒粮,规范机动车修理摊点,营造严管氛围,以确保城镇交通安全有序,净化交通环境。
(五)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交通管理;
交通行为是一种广泛的社会存在,交通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单靠交警部门的职能作用,显然不够。只有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完善社会性、群众性的交通管理网络,如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交通管理、创建交通安全文明村镇,走交通管理社会化的管理途径,形成社会监督,使交通参与者逐步成为自觉文明的交通主体,并聚合成社会全体才能确保人们现代交通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形成和不断进步。
总之,只有坚持综合治理道路交通方针,充分运用国家法律、法规、交通工程技术、现代化管理手段对人、车、路进行全面的管理,使三者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达到平衡,实现安全、畅通之目的;把近期措施和长远规划结合起来,把改善县城交通与加强县城对外交通辐射能力结合起来,把政府的统筹领导与对城区交通系统工程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改善农村小城镇的交通秩序管理,为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交通调查报告11
一、机动车交通交通事故责任案件的特点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案件数量大
道路交通案件的数量大有其多重原因,一方面公民的安全意识不强,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不看红绿灯,甚至还有翻越隔离栏杆的行为,电动摩托车在马路上随意行驶,造成事故频发。另一方面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淡化了交警部门的调解职能,改变了原来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所规定的行政调解为提起诉讼的前置条件,导致案件大量涌向法院。依某地法院为例,20xx审判年度某地法院民一庭共受理案件共计811件,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419件,占当年民一类案件51%。20xx审判年度该地法院民一庭共受理案件共计730件,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共计362件,占当年民一类案件50%。
(二)案件审理期限长
依某地法院为例,20xx审判年度该地法院民一庭共受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共计362件,其中需要伤残鉴定以及财产损失鉴定的案件为270件,约占总数的3/4。这类案件从立到审,大都经历较长时间的中止程序来进行鉴定,造成大量案件审理期限过长。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一般包括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根据《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对于人身受到伤害的,一般应自医疗终结后或者作出鉴定之日起一年内起诉;对于财产受到损害的,一般应在二年内起诉。如果超过诉讼时效的规定,又无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受害人将失去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在司法实践中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方会立即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防止事故责任方逃避、隐匿、转移赔偿财产。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的规定,当事人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尽管此时受害方尚未医疗终结或作出鉴定。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往往会采取中止审理的方式,避免案件超过审理期限。待当事人医疗终结后有些案件还需要经过司法鉴定这一个步骤,也就是说治疗终结后申请法院委托鉴定,无形中将该项程序纳入了法庭的审理步骤。当事人的鉴定申请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是,如果当事人申请鉴定的事项属于提出反驳证据、相反证据、新的证据范围内的,提出鉴定申请的时间可不受举证期限的限制;另外,对申请鉴定的事项涉及重大利益的,为了解决矛盾、平衡双方利益,提出鉴定申请的时间也可不受举证期限的限制。在审理过程中进行司法鉴定的也不计入审限。这自然造成了案件审限过长,因此部分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在审理时往往会因证据来源的条件显得较为繁琐复杂,由简易转为普通审理。
(三)大部分案件相对简单,但双方不容易达成调解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会根据现场情况作出责任划分明确的交通事故责任报告,此份报告是审理案件的重要证据之一且证明力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一方要求尽快得到赔偿救治。事故责任一方以及责任主体之一保险公司则表示在责任划分明确后进行合理赔偿。法院的审理往往就是在理清事故的责任、费用等问题后作出裁判。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该法第74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4条的规定,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调解,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书。据此,可以理解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程序选择权,即可以选择申请公安机关调解或向法院起诉。在审判实践中责任主体之一保险公司也不认可调解书,交强险是一种社会性质的保险,它区别于商业保险,不盈利、不亏损是其自身特点。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条的规定,事故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支付抢救费用。该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虽然调解书在执行上也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保险公司根据其自身的业务需要拒绝调解,往往双方当事人拿到的是调解而成的判决文书。
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因制度缺陷,致使的现象。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案件是明确的侵权案件,机动车保险是典型的合同案件,二者属于两种案由。但为提高审判效率,保障当事人权利。在审判实践中法院往往追加机动车责任方投保的保险公司为被告直接参与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的审理,虽然有法释【20xx】19号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作为依据,但法理依据欠缺。
案件自身特点(在这个链条中涉及到案件当事人、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司法工作人员、鉴定机构、审判组织、以及执行机构的参与其中)及监督制度缺失,造成因交通事故各个环节多又缺乏制度约束,各个环节的机构又很难统筹的达成更高的监督体制。造成部分司法及保险机构工作人员利用法律漏洞(即不违法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而进行牟利的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一些南方城市(已有向北方城市蔓延趋势)已经出现部分人员通过先行垫付治疗费用而盈利的现象。即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害方在未得到赔偿又等不到法院判决执行款的情况下,部分人员提供先行垫付治疗费用,待判决生效后提取赔偿执行款中除治疗费用外更多的利益。
二、法院在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遇到的问题
(一)部分案件较为复杂,需要具有经验的法官加以审理
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虽然大部分是经公安机关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权责明确的案件,但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复杂情形例如:判定未办理过户手续的车辆买受人、受赠人责任问题;判定车辆挂靠人、承租人、承包经营人责任问题;判定车辆借用人责任问题;判定驾驶员的责任问题;判定车辆被盗抢后的责任承担问题;判定车辆维修人、保管人的责任问题;判定学习驾驶员在驾驶培训机构学习期间发生事故的责任问题;判定道路施工人、道路产权人、维护人责任问题;判定行为人的违法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或者破坏道路及道路配套设施的问题;判定无偿搭乘人责任问题等情况,这需要富有经验的法官结合案件实际情况运用法律加以解决。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数量大,审判人员短缺,案件审理期限长且不易调解
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数量大,通过数据已经充分显现出来。法院审判人员在未增加的前提下在审理此类案件中面临较大压力。虽然有些案件案情相对简单,但因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的自身特点造成审理期限过长且案件往往不能以调解结案。这样为审判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往往案件当年立案不能在当年审理结案变成积案转而给第二年的工作造成负担,影响法院的综合指标。
(三)案件执行难
当事人在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有《交强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但在实践中往往有很多事故责任者是未参加保险的司机或是摩托车驾驶人员,案件发生后有些人员责任方或逃逸或下落不明,有些人员在事故发生后自身受伤需要治疗,没有能力对被害人进行赔偿。往往原告拿着法院生效的判决书对责任人不能执行,案件只能中止执行。
(四)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案件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固有链条以及审理模式,在法律法规未作改进的情况下很难对案件进行快审快结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的审理依据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在这个链条中涉及到案件当事人、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司法工作人员、鉴定机构、审判组织、以及执行机构的参与,可以说动一发便触动全身。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执行下,这些人员及部门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为保障案件的公正,提高案件审判效率质量,即使通过加强管理,调配人员提高某一个环节也难以追赶上这类案件增长的速度。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一些思考
任何一项好的措施或者制度都是针对问题产生并随着事物的发展而随之变化,应以疏导为主,防治为辅。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新的规律。因此找到这一规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还应大力加强对人民群众对交通安全的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机动车交通案件的审理模式以及这一链条是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运用法律与实践结合形成的,它已经形成了稳定模式。问题也突显出来,针对法院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优化环节,达到更好的效果。
思考一案件繁简分流,以一个审判庭为例,这个审判庭共9人在面对基数庞大的道路交通事故审理案件中,会遇到案件审理周期平均分摊在这9个人身上,尽管有大部分案件是权责明确极易审理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与此同时这9个人还负责审理较为复杂的合同及土地纠纷等一系列民事纠纷案件上,每名审判人员都要经过很长审理周期才能将案件审理完毕。这样造成案件无奈的积压,若能根据案件情况,划分出容易和复杂交通事故案件,由1-2名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集中负责这项工作,将审理周期长的交通事故案件由这几名同志负责处理,进而让其余审判员从案件简单且周期长得案件中解放出来审理其他案件,也许会在审判工作中达到很好的效果。但这个办法在实际中也会存在很大的弊端,在整体上看,案件依旧滞留在我院只是将此类转移到几个人员那里去;这样做也会造成权利过于集中,审判工作中会产生带有个人色彩较浓不良的惯性。此法在实际操作中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还需进一步实践。可以考虑定岗不定员的交流办法加以改进。
思考二案件审理前置,在司法实践中也有部分法院成立机动车交通事故法庭,将此机构直接设立在公安机关的交警部门,这样做会使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不久就能拿到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简化了诉讼程序。但这一制度并不适合全部法院,区域内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发生具有多样性、地域性、行政行为先行且分布不均等诸多特点。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思考三严控收案范围,为提高案件审理的效率,部分法院采取限制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的收案范围,即明确凡此类案件如原告未治疗终结或提出诉前保全便不予立案,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部分案件原告在事故发生后就立即立案而在医院接受长时间的治疗,造成案件中止、积压。表面上降低了部分案件的收案数量,但于法无据。造成此类案件社会上的积压,也不利于社会稳定,效果不佳。可以进一步改进为严控收案范围的同时扩大现予执行的受案范围。
思考四加强业务培训。在审判工作中更应加大对审判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应对复杂多样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可以加大普通案件简易审理的模式,将双方争议不大且权责明确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进行普通案件简化审理,做到案件的快审快结。
将机动车交通事故的责任计算设置成如同规范化公式模式上来,并待有一定幅度的自由裁量权。这样可以使案件在审理时更为简便。
思考五完善法律法规。在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中,审判人员适用的主要法律、司法解释是《民法通则》、《道路交通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若干法律解释》。这些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强,但取消了调解前置环节,造成大量此类案件涌入法院。《侵权责任法》等部分新法虽然实施,但在审判实践中缺少可操作性的司法解释。改进这一方面的工作。完善交通法规中关于保险规定及执行法规,增强力度。扩大将可能造成机动车交通事故的机动车辆及驾驶人员纳入到强制保险的范围,使得这一社会性质的保险能更大的发挥作用,解决针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受害人这一弱势群体的救治。
交通调查报告12
一、基本情况。
某县滨江临海,河网密布、地势平坦。全县总面积1876平方公里,总人口110、9万人,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建国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沟挖河,大力开展农村水利和交通桥梁建设,共开挖一级河5条、二级河20条、三级河384条、四级河1117条,同时形成农村交通桥梁3465座,其中县属桥梁623座,包括一级河道桥梁35座、二级河桥梁250座;镇交界河道桥梁74座;垦区防汛桥梁264座。农村水利和交通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形成,为全县人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存在问题。
如东县农村交通桥梁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相关客观条件的变化,一些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
1、桥梁损坏严重。目前绝大数农村桥梁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运行多年,日久老化,基本上都已到了更新改造时期。在县属623座桥梁中,有280座属损坏和危险桥梁。这些桥梁中有的桥梁桥台基础下沉或位移;有的双曲拱桥主拱圈断裂;有的桥桩断裂、桥身扭曲变形、大梁钢筋锈蚀挂落、微弯板断裂;有的无安全带、无栏杆等等,险情众生、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经鉴定,其中有63座桥梁必须立即拆除修建(不包括镇内、村内桥梁),有37座桥梁必须维修。随着农村机动车辆数量、吨位的不断增加,农桥损坏程度越来越厉害,为了确保交通安全,一些危险桥梁不得不打墩限载通行,既影响了当地农副产品外销,又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群众要求改建危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全县农村交通桥梁、公路、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各级政府和集体投入。欠债多、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环境的重要因素。据调查统计,全县将有970公里的道路需要新建或改造,共需经费43506万元,其中20xx年需要完成镇村道路321公里,共需投入资金8028万,剔除省可补资金,县、镇、村各级需要投入4818万元;全县有30%的一、二级河及45%的三、四级河急需疏浚,工程量达3500万方;当年急需拆除重建和维修桥梁需要资金1563万元。而目前可用于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税改前,全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向农民收取的“两工”以资代劳款中安排一部分;二是县财政预算外资金每年安排800万元左右;三是从收取的水利工程水费和水利资源费中安排一部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向农民收取的“两工”及水利资源费已经全部取消,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只能用于偿还村级债务和兴办一些村内的小型农田基本建设,已不可能拿出资金用于农村桥梁建设。县镇财政也十分拮据,确保运转和加快的矛盾十分突出。
3、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县农村公路和农村交通桥梁设施实行分块经营、分块管理的运作模式。即农村公路建设、维修及管理由交通部门负责,农村桥梁修建及管理由水务部门负责,导致在路桥规划和资金安排上难以通盘考虑,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路通桥不通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推进的同时,更给农村交通桥梁的更新改造增加了新的压力。同时,县、镇、村之间桥梁管护责任制也不够明确。
三、对策建议
1、积极探索并形成多元化的农村桥梁投入机制。农村桥梁建设和危桥改造,资金来源是个难点。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桥梁建设中资金投入的困境,必须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要用足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农村桥梁建设方面的配套资金;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本级政府的财政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安排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桥梁建设;三是通过桥梁冠名权转让、受益地块土地收益金提留和社会募捐等途径向社会筹集。
2、要通过创新机制,落实农村桥梁管用责任制。明确各级桥梁的建管主体,实行分级投入、属地管理,制订、完善责任到人的管护制度,建立农村桥梁建设、管理、维护的良性运行机制。
交通调查报告13
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发现在我校及附近路段存在一些交通安全隐患。常言道:“马路如虎口”。交通安全不容忽视。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一问题呢?家庭学校方面又应如何行动起来呢?在此,我们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
一、研究内容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它在给我们带来众多的交通便捷同时,也带来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做了一次关于交通安全问题的调查。
二、研究目的
1、上下学路上存在哪些交通隐患。
2、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行动起来保障中小学生上学交通安全。
三、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
首先,在学校范围内对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在校外对部分家长村民进行访谈。
最后,我们对所得的资料进行统计、整理。
四、研究结论与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部分人群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除此之外,造成学校门口安全隐患还有其他原因:
1、农村道路建设设施落后,道路宽度有限。
2、过往村民不遵守交通规则。
3、学生在放学回家路上追逐玩耍,没有注意环顾前后左右。
4、大型车辆、机动车太多,行驶速度太快。
通过以上调查可知,学校门口交通安全事故的隐患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学生和家长,有的来自交通设施不完备,更多的来自汽车司机和非机动车辆。
五、思考和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和家长不懂交通规则,缺乏交通安全意识的占8%,认为学生和家长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占6%,认为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占51%。除此之外,造成中小学生上学安全隐患还有其他原因:
1、机动车占道停放,使行使道变狭窄。
2、部分学生过马路时没有注意红绿灯的变化。
3、学生在放学回家路上追逐玩耍,没有注意环顾左右。
4、一些非机动车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
5、单车、机动车太多,行驶速度太快。
6、流动人口多,存在隐患。
通过以上调查可知,中学生上学交通安全事故的隐患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学生和家长,有的来自交通设施不完备,更多的来自汽车司机和非机动车辆。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还特意观察到交通干道旁边的学校,学校大门口车辆较多。可是学校门前路段没有斑马线,没有禁停标牌、指示牌,学校100米处的'十字路口没有安装电子眼,过马路时秩序混乱,一些司机有时开车速度快,到学校门口也不减速,还有一些机动车辆经常停靠在学校道路两旁,对中学生上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特此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多开设交通安全课。通过课堂、专栏和讲座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安全。同时,有条件可以开展相关活动,例如小交警活动等。
2、上学、放学时要由学校保安或者老师指挥过马路。
3、家长过马路时首先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4、学校路段多张贴一些有关交通安全的海报,让大家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
5、在学校附近的马路上多竖立一些减速牌,多挂一些能让学生看得懂的危险提示牌。
6、在学校附近100米内车辆限速,竖立醒目的标志牌。
7、交通部门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处以重罚。
8、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在我们学校校门外的醒目位置设立摄像头,以保证学生安全。
9、学校路段多张贴一些有关交通安全的海报,让大家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
10、与村委会协商,改善学校门口道路硬件设施,如加宽道路,设立减速带等。
六、收获与体会
学校门口交通问题,应该引起学校、师生及社会的广泛重视。这次活动让我们对学校的交通安全状况进行调查,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团结协作,对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探讨,并提出了较为合理、易于操作的建议,最后撰写成调查报告。整个过程注重实践与亲身体验,效果不错。
交通调查报告14
一、设置交通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1、交通工程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交通工程行业是一个多元化综合性产业,其服务范畴早已超出了传统交通工程业的概念。它涵盖港口(集箱)、公路、航空、铁路(轨道交通)、桥梁、水路交通、管道交通、代理、报关、仓储、物流管理和汽车维修等行业领域, 近年来,我国交通工程行业仍旧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的紧缺已是制约企业、行业继续发展的关键瓶颈。据统计交通行业的需求量占建筑行业对毕业生需求量的60%,近年来还以增幅8%的速度稳步增长。
未来的交通工程行业将以公路、铁路(高铁、地铁、轻轨)、航空为主要方向,行业发展对人才需要也将侧重于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人才需求成直线增长。资料显示,截至20xx年,我国交通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约340.5万人, 交通工程行业人才缺口已达15万人。截至20xx年10月我国有各类交通类企业101857家,同比去年,减少186家,下降了0.18%;从业人员404万多人,同比去年增加了50多万人,增长了16.1%。因此按照行业目前的发展速度, 加之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与质量一时难以达到企业要求,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缺口将愈发明显。
2、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分析
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必然导致原材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增多及位移的增加,因而导致交通需求的增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运输需求的增长是刺激运输供给、促进区域交通发展的重要市场信号。城乡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将会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区域交通的建设上来。公路网做为区域交通的重要子系统,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公路交通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工程项目的发展影响区域资源开发,交通工程项目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交通工程项目的发展影响对外的联系,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地区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吸纳投资的基本保证,因为原料、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都依赖于交通条件,而且良好的交通条件也保证了足够的物流、人流和消费市场,它们
也是促使其他相关产业链的有利因素。相比于公路,铁路系统由于其运输效率高, 因而更有助于吸引外来投资,从而能够有效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应注重于有计划的产业结构调整。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分析印证了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此外,区位和交通则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条件。河南的区域经济发展表明越是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则经济越是发达,铁路沿线的县域经济普遍好于非铁路沿线的县域经济。改善交通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显然,对于落后县市而言,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努力追赶上周边经济发达的县市,而改变产业结构、改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将是一些积极有效的举措。从省级层面来说,应该加强对于东南部地区的投资,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通过改变交通状况来使这些地区更好地吸收外来投资,从而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从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分布来看,应该有计划地向东南部落后地区适当倾斜,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从县市级层面来说,各地政府应该积极地改变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第二产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成长。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特别是郑州航空港的设立,对于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郑州市正将形成1-5号地铁线,城际、城轨、快速公交等也在进一步完善和管理化,最终形成智能交通产业。
3、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交通学科的发展正逐渐呈现出知识性、综合性和以人为中心的特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交通工程人才,同时要求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具有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好的特点,应该成为工程系统型的复合人才。
调查发现,交通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主要有:大专、本科及以上,如表1所示,其中大专或高职毕业生占40%、本科以上毕业生占60%。一般企业均要求员工的学历为高职以上毕业,大专或高职毕业的`人员从事勘察、施工、监理、检测、咨询等工作,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将在政府交通规划、管理的主要部门、交通安全管理、养护与维护管理、监控与通讯管理、科研院所、教育部门和相关专业公司,从事交通行业管理、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营运
的运输组织、计划调度、生产经营、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职称结构主要有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中工程师占有的比例超过50%。年龄结构主要分布在20-45岁,20-30岁占有的比例过半。
交通工程行业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合资、民营、国营、政府、科研院所、教育部门等企业,调研内容如下表1所示。
4、相关同类院校该专业开设情况
1)开设交通工程的学校:
(1)重点本科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新疆大学
(2)普通本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福州农林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宁夏大学
(3)三本院校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四方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学院、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长安大学兴华学院
(1)交通工程专业
《1》本专业培养具备交通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与施工、交通运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课程:交通土建方向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基础工程、线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隧道工程;交通规划管理方向主要课程:交通规划、系统工程、道路运输组织、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流理论、交通工程设施设计、道路枢纽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城市客运交通
《3》毕业生适合在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及工程施工建设企事业单位、交通土建等大中型企业、研究单位和从事公路A.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土木与交通学院
交通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或到国内外有关教学研究单位相近学科继续深造。
B.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土木工程系
(1)交通工程
《1》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交通工程和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知识,获得从事现代城市和区域交通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规划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2》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交通工程项目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技能,受到交通运输规划、管理与交通工程设计方面的系统训练,并具备在交通管理及道路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软件的研制与开发、道路桥梁施工与管理及监理工作领域工作的初步能力。
《3》主干课程: 交通土建工程(包括工程测量,选线设计,道路工程),交通控制工程(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交通信号控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等),运筹学,运输经济学,交通规划原理,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
C.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1)交通土建工程方向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工程力学、工程地质、桥涵水力水文、道路工程勘测设计、路桥施工技术、道路结构、桥涵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现场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土木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公路管理部门、勘察设计单位、路桥施工企业、路桥工程监理单位、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从事技术、教育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2》专业主干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路桥工程施工、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
《3》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公路管理部门、勘察设计单位、路桥施工企业、路桥工程监理单位及政府职能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从事技术、教育或管理工作。
D.河南理工大学 采矿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工程力学、交通工程学、交通设计、交通规划、道路勘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交通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交通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交通规划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勘察设计单位、路桥施工企业、路桥工程监理单位、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从事技术,为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提供人力保障。
交通调查报告15
一、调查时间:
1月16日下午2:30
二、调查地点:
柳园路和文轩路的十字路口
三、调查方式:
街头观察
四、调查人:
高晓宇
五、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聊城市东昌府区交通安全情况,发现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提醒大家“珍爱生命,安全出行”。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然而在大家感叹社会进步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一个个蓬勃的生命消失在飞驰的车轮下,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眼间支离破碎,特别是那些还没有踏上社会的中小学生,也遇到了这样的灾难,亲人哀伤的呼唤,始终留不住弱小的生命。当目睹过事故现场惨不忍睹的受害者尸体和抛洒在路上的滩滩血迹,听到过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属痛苦的呻吟及嘶心裂肺的哭声,每当此时,你心里会觉得难受吗?
为了了解文明交通问题,我来到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路和文轩路的十字路口,我先观察了大体情况:发现在1小时内只有2/3的人遵守交通规则,还有1/3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突然,我的眼球被一群十四、五岁的少年吸引过去,马路这边明明是红灯,而他们却毫无忌肆,在车水马龙中飞奔到马路对面。唉,这也太危险了吧!我转过身,又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辆豪华的吉普车“率领”着三四辆三轮车不看前面是红灯,便闯了过去,我不由的为他们出了一把汗:有多少人在这一瞬间被夺去了生命啊!更可恨的是:一群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边闯红灯边说话,如同置身于仙境,唉!我情不自禁的叹了一口气。
人们都说,交通事故猛于虎。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个人,而交通事故则会一口吞噬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组数字:
去年,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5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占了10万多。而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则无法谦虚地排在了世界第一。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都在10万多人,平均每天死亡达300人,这真是一个比战争还无情,还残酷的.数字。
再来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交通事故:比如,20xx年6月份我市某小学的一名学生在中午放学时,骑自行车横过马路被迎面而来的货车当场撞飞致死。20xx年11月份,在某小学读书的一名学生,他的家长用电单车载他上学时,在上学路上冲红灯被货车撞飞致死。20xx年12月份,某学生在星期六放假期间,骑单车上路在排沙围路口被公共汽车当场撞飞致死。
什么是导致我们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据交通警察调查统计,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极少数属意外原因造成,75%以上的事故是驾驶员或行人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无证驾车、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车、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行人不守交通规则等。
综观这么多起交通事故,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不珍惜生命,不遵守规则。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应该爱护,应该珍惜。出入平安,这是大家都希望的所求心。然而,很多人却为图“方便”或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违反交通法规。殊不知,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源于某些不经意的违法行为。在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是对交通法规不甚了解,对安全常识掌握不多,有一些人是抱着侥幸心理,明知原故犯的。所以学习和遵守交通法是每一个人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使交通秩序安全有序所以必须履行的义务。有人比喻,道路交通法规是用亲人的泪水,死者的血泊,伤者的呻吟和肇事者的悔恨挽来的。然而,社会上有些人却不愿学习交通法规,要他学也想学交通法规,而等到付出了金钱,鲜血或生命的代价才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学习交通法规。可是,结果连生命也没有了,后悔的资格也没有了。不遵守交通规则,就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当你们在马路上追打嘻闹或随意横穿公路时,你们是否意识到灾难会随时降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