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报告

时间:2024-03-28 23:35:10 宜欢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报告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报告 1

  一、存在问题及分析

  1、主管教学领导业务能力不过硬,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指导不得力,不能用实力赢得教师的认可,同时工作安于现状,对教学常规工作督促检查落实不到位;缺乏创新,特别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教学质量的办法不实,举措不多;

  2、制度不全面或者不切合学校实际,执行起来操作性不强、方向性不明;同时有的制度订的比较全面,但在落实上流于形式不够扎实,特别是对发现的问题主管领导不能或不敢直面教师,人情化严重,影响教师的成长及发展;

  3、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只注重管,忽视"理",同时领导自身不注重学习,只忙于事务,欠缺对教师思想上的引领及方法上的指导;

  4、欠缺工作领导艺术,不注意在工作中形成正导向。领导工作大多停留在布置的多督促检查的少,更谈不上总结反馈了,因此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扼杀了教师工作中的积极性及创造性,不能调动全体教师的争好、争优、向优秀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建议每项工作都要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奖惩分明,从而让教师把心思全部集中到工作上。

  5、教师队伍从结构上呈现出"三多一少"的局面:即接班民办转正教师多、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多、中师生拔高使用多,中青年骨干教师少("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基本没有)且因地方偏僻,教师流动比较大,每当通过多年培养,能作为教学骨干使用的时候就从学区调离了,近几年来先后就有20多人从学区调离,然而上级又不能及时的补充或者调走的及退体的人多而补充的人少,导致教师数量紧张,有的学校没有音体美信专职教师,均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音体美信课不能保证,且导致所有人员工作量大,因此投入学习进行能力提高的时间及空间明显不足且中老年教师人数偏多,特别是小学,老龄化严重,跟不上现代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快节奏、新要求。另外就这一部分教师从思想上分析,家在城里的多为年轻教师,大部分教师不能一门心思扎根农村搞教学,而是削尖了脑袋,托人情想办法要进城;家在本地农村的多为年龄大的老师,这些人又大多得过且过,吃老本,不思进取,不谋发展;还有一部分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已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应有的要求,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新的.教育理念、驾驭课堂及从事教育教学所必备的新技能。

  6、教师自身素质欠缺,课堂上没有激情,职业倦怠感明显,对学生没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表现出明显的教学盲目性、随意性。教师在课堂上观念落后,课堂教学能力缺少强有力的理论依托,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不感兴趣。

  7、教育理念落后,教学目的不明确。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更好应用到实践中。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很好的履行"引领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职责,常常居高临下,总以一个讲师的姿态,用单一的问答方式讲解知识,严重忽视学生学习知识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抹杀,丧失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的低效,教学质量不高。

  8、不注重学习,为完成任务迎接检查而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备课时对课标的要求不明确,吃不透教材,没有很好的思考钻研如何使用巧妙、多变、实用的教法和学法而让学生学会、会学,而更多采用的是备课抄教案、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呆板、落后、单一,违背新教材的要求;同时上课图省事,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应付着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手段单一,现有的多媒体设备不会、不能充分利用,使学生听课没有新鲜感,经常产生厌烦的心理,学习无兴趣,学习动机得不到激活。

  9、课堂无激励或激励评价功能运用不当。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一个样,不能很好的运用教学评价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学生答错了,教师不是鼓励和引导,而是一味的批评。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很累。

  10、学校教研氛围不浓,只是常规性的听听课评评课,甚至还有只有听听课而已的,教学工作缺少主动反思及实心真意的交流,课题研究等一系专家型教研工作,缺乏长久有力的指导,老虎吃天无法下手。

  11、优秀生源大量流失、留守儿童日益渐多,爷奶辈只管吃穿,不管学习;在家的家长忙于生计或者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对学生学习不闻不问等现象极其严重,导致农村教师既要抓教学,又要抓学生教育的孤军作战现象也是制约学校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A、专业不精型

  原因:

  (1)专业不对口。所学专业没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而是因学校工作需要改教了其他学科。

  (2)教学经验少。教学时间短,对教材不熟悉,教材理解不透彻,重难点抓不准,缺乏系统的学科知识。驾驭课堂能力不强,不能随机应变,预设有余,生成不足。

  (3)专业底子不足。由于多数教师是普通班出身,业务知识不精,底子薄,缺乏过硬的教学本领,自身所拥有的一桶水的容量本身就少,给予学生的一杯水就微乎其微了。

  (4)适应不了新课改。部分老教师对新教材、新教法持质疑态度,不肯接收新的教育理念,不愿及时充电学习。素质教育倡导至今依然我行我素,因而形成了"业不精新群体".

  B、素质欠缺型

  原因:

  (1)先天因素。有些教师自身素质存在着某些问题,如:语言啰嗦;语速过快或过慢;动作慢,反应慢,工作效率低;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考虑问题不全面,办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走哪儿歇哪儿,无目标,方向性不强。

  (2)后天因素。不注重学习专业知识;不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升,没有把学生当成大人那样给予足够的尊重;不能面向全体,特别是后进生,缺乏耐心、细心和爱心;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沉闷;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粗暴;不能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影响了教师形象。

  C、安于现状型

  原因:

  (1)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工作不积极主动,不求上进,能拖则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真正以校为家,没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缺乏责任感,只是为糊口而工作。

  (2)前途无望。觉着岁数大了,上不了优质课、公开课等,学校评优选先于自己无缘,于是心灰意冷,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只凭老本混日子。

  (3)自以为是。尽管自己的教育教学存在着问题,却不肯正视,甚至误解领导、老师、学生的意见、建议,自认为"无论我怎样,学校都不能把我怎么样",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D、忙于应付型

  原因:教师身兼数职,临时性的工作多,影响了教师工作的自主性。很多教师疲于应付检查,缺乏个性的做法,也缺乏深入思考的时间,成天盲目、被动地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身心疲惫,影响了工作效果。

  二、整改措施及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整改措施及建议:

  (1)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在多才能优中选优;其次,拟定并出台《教师流动管理办法》,让所有的教师知道自己在这个地方应最少服务多少年、怎样做可以到什么地方,如此以来才能心稳,才能一门心思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

  (2)加强培训。针对所有领导及教师专业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全员培训、学科培训、专题培训、专项培训等方式,实施持证合格上岗制度,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3)开放课堂。课堂随时开放,学生家长、领导推门听课。教师才有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的紧迫感与动力,才会在舆论与监督下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中心教研组赛教采用限时备课讲课的方式,以常态化教学水平论高低。倡导教师间相互观课,每学期不少于25节,要求有全面的听课记录,学期末写出听课报告,从授课教师、听课教师两个层面总结反思,共同改进,实现双赢。

  (4)加强学习交流。埋头苦干,不如高人指路;用耳朵听一千次,不如用眼看、真实感受一次。进一步加强与名师及名校的交流力度,开展系列活动,寻找学校间的差异,将找到差异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加大对交流教师的奖励力度,激发其积极上进的一面,学年末评出优秀交流教师。

  (5)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已有学习水平来整合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选用教学方法、选取教学组织形式。要坚决贯彻落实教师课堂讲授限时规定,着力解决讲与练、教与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教程推进与方法融合等关系问题,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要敢于突破教育教学传统,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改革与继承之间的关系,按照"构建——实践——反思"的思路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

  (6)建立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学案编制、课堂实录、训练检测、经典试题、教学反思、教材解读、课标研读、教学交流、教育理论等方面。教学资源库中资料的来源可以是教师的原创,也可以是教育名家的资料选摘。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可以先以学校为单位,之后以学区为单位,最后实现学区全覆盖。

  (7)在教育均衡的大前提下,解决优质生源不外流的现象。然而对于农村学生放学学习无人管的实际,建议在农村及城区之间实施差异化管理,鼓励农村学校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从而缓解学生不完成作业或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等。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报告 2

  结合XX区教育局《XX区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及《XX区20xx年教学质量总结表彰奖励方案》,依据本校制订的《龙潭九小“重常规提质量”教学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我校以教学常规管理为切入点,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分析教学管理现状,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制订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打造亮点,两年来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进入了新的局面,教师队伍又上了新台阶,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教学成果有了新的突破。

  一、教学常规管理重实效显特色

  (一)抓实常规管理。

  学校常规工作管理以“严”、“实”、“细”为原则,加强制度建设,细化管理要求,严把质量关。在做好日常常规管理的各项工作的同时,教导处将继续加大对各项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1、抓计划细致构思。年初根据我校发展情况修改三年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各班制定培优补差计划、控辍计划、毕业班教学计划。教师制定个人工作计划。

  2、抓备课提高效率。每堂课做到“四备”:假前预先备课,本学期期初集体备课前将检查教师上交的电子教案是否有个人备课痕迹,杜绝把以往学年的电子教案拿过来直接上交的现象。检查后,让教师修改。期初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强化知识要点的统一和落实,使教师能够对所教学科教材做到能说清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课前精准备课,做到游刃有余。课后要进行反思,完善教育教学设计。学期中研讨备课,本学期集体备课前将给各学科组长培训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紧紧围绕学校的教学活动及科研课题开展备课,以确保各学年组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3、抓课堂优化常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打造龙潭九小课堂教学特色。本年度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落实,我校领导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到随时听课,随堂评课,课后交流反馈的系列化听课方式。通过领导与教师面对面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意见交流,快速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看到一张张课堂意见反馈表上领导一句句理论的引领,教师评课后的句句真诚感言,仿佛看到了教师们一步步成长的足迹。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常规工作,我校分别开展了“教学卫生节节抓”主题评比活动、“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主题活动。

  4、抓作业切实有效。从本年度开始把作业布置纳入了备课内容,要求在教案中体现出来。要求学年针对不同的年级特点统一形式及要求,严格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求科学,避重复;求基础,重实践;求多样,显特色;求实效,创新颖。本年度开展了“落实教学常规,规范作业要求”主题评比活动、“规范二次批改”主题评比活动。

  5、抓六年树立窗口形象。加强毕业年级质量建设,把毕业年级作为我校窗口来抓质量。开学初各毕业班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工作目标,研究工作思路。为加大六年级毕业班的学习力度,我们特别为毕业班增设了早晚自习。在老师扎实的工作中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6、抓评价鼓励创新

  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已初步建立。09年,学校延续了10年的考评机制,下半年修改了《龙潭九小教学常规工作考核细则》。在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上下大力度,制定了学校新考评细则,细则中力求做到严、实、细。教导处要对教学常规工作及时检查并采取积分量化管理,对评估成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最终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坚持做到一月一检查,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总结。工作中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有总结。学校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形成了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的良好局面。考评制度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改进,现已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考评体系。

  (二)突出特色管理。

  学校常规工作管理以“恒”、“活”、“新”为原则,搞活学校特色活动。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开展了校园文化早餐活动,每月教学常规主题特色评比活动,在特色活动中搞活学校常规管理,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切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特色一:开展校园文化早餐活动。从周一至周五分别安排道德早餐、数学能力提高、国韵赏析积累、美文欣赏的文化营养餐。教导处实行巡视检查、随机抽测、评比活动、期末展示的制度保证了活动的有效实施。此项活动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每天清晨那朗朗的读书声传诵着祖国文化的魅力;新闻交流让孩子们站在时事的前沿,敏锐的洞察国内外大事,拓宽了孩子的视野;美文欣赏后,各班的美文集上汇集了一篇篇学生的佳作,一句句教师真挚的评语、家长们真诚的期望,师生与家长们之间的意见在这里交换,情感在这里流淌,自信在这里建立,和谐在这里孕育。每天我们抓住清晨的最佳时间为学生送上了一份营养早餐。

  特色二:开展每月教学常规主题特色评比活动。三月份开展了“教学卫生节节抓”主题评比活动。活动中进一步督促了全体教师对课堂卫生习惯的重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卫生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课堂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月份开展了“落实教学常规,规范作业要求”主题评比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对学生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对学生的作业提出了新的规范要求,使作业形式向多样型、实践型的、趣味型、实效型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教师对布置作业方式的思考与改进。五月份开展了“测试方法我创新”的主题评比活动。此次活动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各位教师通过异彩分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测试形式,测试方法有新意有实效性,有些方法可广泛传用。六月份开展了“期末教学成果展示”主题评比活动。本次活动是对本学期各班本簿及各班级的特色成果进行展示评比,通过全员参与评比活动,评出了优秀班级和特色班级,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同时家长会上也为家长们呈现了一份圆满的丰富多彩的成果汇报。九月“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主题活动。课堂在关注教师的常规教学的同时,重点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关注教师课堂上的精彩评价语言,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突出我校打造和谐课堂的办学理念。十月将进行“规范二次批改”主题评比活动;十一月“学习方法我创新”主题评比活动;十二月“教学成果展示”主题评比活动。各月以特色的活动为主线抓学校的教学活动,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了教学工作规范化的实施。

  特色三:开展龙潭九小教师月评自析活动。每月结束后让教师对自己本月的工作做以总结,并对自己的下月工作提出希望,通过自评活动,促进教师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思索改进,在改进中优化工作。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使教师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下月的工作中,从而达到了教师不断提升的目的。

  二、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1、以校本教科研为载体,为教师搭建学习提高平台。

  学校本着“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的教研思路,从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方式中挑选出专题式教研作为我校校本教研的主攻方向。分别开展了课例型校本教研系列活动之“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实效教学,精彩评课”活动、“名师之路说课大赛”活动。校本教研系列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展示、提高的平台,每次活动中教师通过业务学习理论引领、课堂教学风采展示、全员参与说课评课、活动后总结交流的过程,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所有教师无论在教育教学理论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上都有较大的收获。

  学校本着整合教、科研工作的新理念,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本校的科研课题《在教学中构建平等教育的教和学的方式》和《落实校本研修的实效性》,设计教研活动主题为“发挥个性特长探索教研之路”课堂教学活动。在发挥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绝活的基础上,确立各年组的主题:语文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题,数学组以有效教学策略的深化研究为主题,专科组以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主题。活动中能做好研究过程材料的整理、成果的总结工作,活动后每一位教师每学期完成1篇教学论文、1篇教学案例或教育案例、1篇教学随笔、1篇精品教案和1篇教学反思。丰实理论,总结经验,提升亮点。近两年来,学校及教师分别在科研课题、教学成果、教学论文等方面取得国家、省、市级各类成果奖。20xx年赵晶的数学课在XX区教师课堂金杯赛优质课中获一等奖;杨化研老师的生活课获市学苑杯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优秀奖;20xx年推出了谢冰的数学课《可能性》,参加了“全市优质录像课评比”活动;赵晶的《圆》一课参加了市名优教师的汇报活动。在实践的同时教师还承担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中,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获得了此项研究的优秀成果奖,申晶等多位老师也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通过优质课的打造,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教师钻研的精神,使学校内也充满了研究的氛围。

  2、以“共同体”为依托,加强师培工作。

  在校内我们尽力为青年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全面、系统、分层次地开展青年教师 “四个一”活动(即讲一节课、评一节课、说一节课、录一节课)。此外我校还组织开展了名优教师拜师父、结对子等活动,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推出了一节赵晶的《统计》课,参加了XX区教育联合体的送课下乡活动。活动中使更多的青年教师通过共同体脱颖而出。目前,我校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共25人,均为本科毕业。其中市级骨干教师10人,区级骨干教师2人,校级骨干教师13人。市名师培养对象1人,区名师培养对象2人。在共同体现场会活动中,我校还积极参与筹备工作,主动承担了共同体的教师教案、论文集的汇编工作。

  3、抓教师学习的实效性。

  做到学习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本年度利用周五下午七八节课的时间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各学年组分组备课研修。分组备课研修活动,给了每位教师充分发挥的舞台,可谓“百家争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还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在网上进行学习交流,我校的博客网站上涌现了大量教师的优秀论文、随笔。除学校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外,教师还自学《论语》,写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本年度还开展了“教师基本功”、“教师一绝”活动,通过大练基本功,对自身绝活的目标定位及努力,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也有了显著提高。

  三、严抓教学质量管理

  1、规范教师批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良好习惯

  学校教导处对各年级批改内容进行了细致划分,对教师的批改数量、批改质量、批改方法进行全面监控,做到严格执行制度、细致分析问题、落实有批有改。

  语文:语文练习册、课堂练习本、写字本、作文本、日记本、美文集、单元测试卷、阅读练习。

  数学:数学练习册、课堂练习本、单元测试卷、口算题卡

  英语:练习册、测试卷、听写本

  美术:练习本、月作品

  综合实践:月活动材料

  对所有文字及作品形式的批改,学校将进行随机抽查和月底集中检查,检查时与批改教师面对面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指正,月末对总体情况进行评价,月期末进行批改展示,评比优秀批改教师。活动中规范了教师的批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

  2、持之以恒坚持周测与月考工作,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除参加区统一进行的期中期末测试外,学校还将举行随堂测、周测与月考。随堂测时,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随机抽查,以检测教师的课堂教学重难点落实情况。周测时,针对不同学科内容设计专项测试。

  语文:阅读能力测试、语言表达、基础字词、写作、积累(课内:单元中的日积月累、名优课文篇章;课外:古诗词、美文、文言文)

  数学:口算、笔算、思维拓展、动手能力、解决应用能力

  各专科实行随堂检测和月末考核方式,抽取相应比例学生记录成绩,评比等级。各科月考以单元综合测试为主。

  3、加强教学质量检测和分析工作,调动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不同年级进行随堂测、一至五年周测、六年半月测、各年级月测试的考试方式。教师每周上交考评内容,针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再提高,六年级半月进行一次测试,上交试卷和质量分析,同时各班教师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记录跟踪,由于测试的紧密跟踪的及时,教师能够随时查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导处在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的同时,还对各年级批改内容进行细致划分,采取随机抽查和月底集中检查的形式,对教师的批改数量、批改质量、批改方法进行全面监控,月末进行总评,期末进行展示。活动中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内在潜质,扎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两年来的教学质量管理实践中,我们落实了常规工作,找到了教学质量提升的切入点,打造了特色管理的亮点,探索了管理的新途径,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模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已有经验的前提下继续坚持高标准,追求高品质,寻找新支点,实现新突破。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报告 3

  20xx年3月,我校确立了几个校级课题,我申报了课题“寓素质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将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研究理论和实践价值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旨在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主动学习,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由此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数学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学生全面发展整体提高。

  研究内容:

  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2.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实施的.具体过程及活动方法

  第一阶段:立项申请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和行动法,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素质教育调查和学量的关于素质教育方面的理论,认真研读大量素质教育和课改方面的文章,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确定把“寓素质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作为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从而形成课题,书写立项申请书,在我校申请立项。

  第二阶段:开展论证阶段

  1.课题获准立项后,我们召开了开题论证会,会上宣读了开题报告,会后对研究方案进行了修正。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计划,确立人员分工和实验班级。

  第三阶段:研究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任务是:根据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实验班开展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工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分层进行教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符合素质教育理念,重点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并丰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边学习实验边反思总结,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各种实验记录及调查问卷,撰写论文、反思、教学案例、叙事、课堂教学实录等相关材料。主持人根据实验情况撰写调查报告和中期阶段性总结。

  主要活动:20xx年4月2日,设计问卷,调查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现状及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然后分析和研讨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数学学科实验方案。

  20xx年4月13日,组织课题组会议,指导实验教师在课堂开展素质教育的操作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结构,全面分层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分配小组,根据特殊学校班级学生人数少的特点,建议每个学习小组以3-4人为宜,每个小组的成员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办法来确定,小组内的人员应有一定的分工,要定期更换组员。合作探究问题设计要合理;教师要参与指导小组学习,注重实效性;要运用多维评价机制;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20xx年6月6日,开始教学实验,实验教师在实验班采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实验,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总结经验,科学改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调查分析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20xx年9月,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听课研讨活动,两名教师讲了“引路实验课”,听后进行了研讨。

  20xx年10月28日,召开课题组会议,汇报调查结果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改进措施等,并介绍成功经验,使课题组成员互相借鉴成功经验。根据研究出现的问题,制定二期实验研究计划。

  20xx年11月10日,开展集体备课和观摩实验班的研究课并进行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20xx年12月6日,验收研究成果,实验教师上交论文、反思、教学设计等资料。

  20xx年12月10日,召开课题组座谈会,汇报实验进展,研讨课题研究成果,拟确定最终研究成果。

  20xx年12月12日,聘请特教专家到我校指导课题研究,专家听了一节实验课并进行了点评,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性评价。

  20xx年1月2日,召开会议,学校领导全部参加,确定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结果研讨商定出聋校新型的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第五阶段:总结阶段

  20xx年2月,召开课题结题会议,整理研究成果,对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整理,按照开题卷、过程卷、结题卷、成果卷装订,写出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有效转变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2.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数学成绩全面提高,学习方法全面优化,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体验;师生关系和谐,民主;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成长,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成果的物化形式

  课题组成员已有多篇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发表获省、市级奖励,还形成了优秀教案集、论文集等。

  4.成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研究出的“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适合所有聋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为聋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真实可靠的实践理论。

  (2)我校的研究成果为其他的特教学校教学提供了实用的经验材料。

  (3)此成果有利于教研员对聋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解,调研和指导。本研究结果会给教研员的工作提供依据,更科学的了解聋校教学中问题。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没有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只停留在表层,不能及时总结反思,教学效果不明显。

  2.由于时间短,只在数学教学中重点试验优化教学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他方面有些弱化。

  七、今后设想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报告 4

  一、本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1.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价值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国学就具备这种独一無二的特质。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国学经典中就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全部文明和智慧的精髓,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它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

  20xx年3月26日,教育部下发《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此时距中华民国总长蔡元培先生全面引进西方教育体系102年,距陈独秀先生开启新文化运动99年,中国教育在经历了百年学习西方之路后,终于回头重新审视和学习自己的传统了,传统文化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此时,如何建设一种适应当代学校、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国学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而学校的国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属于国民基本教育。国民基本教育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部分,其主体应在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中完成。古人说:“童蒙养正”,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童蒙时期,形成“做好人”的习惯,把自私的心、自私的行为改变过来,从原人变成好人,才能激发其善性的本能。而如何养?怎么养?就是本课题需要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的研究。

  2.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及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重新被人们认识,国学教育也随之广泛开展。但是,针对幼儿国学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幼儿国学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仅有18篇论文,最早的时间为20xx年。这一情况说明,直到最近几年,国内学界才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而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省内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处于拓荒阶段,目前还没有文献著录。就现有成果来看,杜洁琼的《幼儿国学教育内容选择及方法》着眼于幼儿国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及方法,做了比较基础的分析和研究;李静的《国学经典与幼儿礼仪教育》研究的是幼儿礼仪教育与国学经典的结合,因篇幅所限,只有较为简单的分析。闫蕾的《小议幼儿国学经典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关注的是现在幼儿国学经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材料翔实,立论中肯。除此之外,还有《幼儿国学教育之我见》、《在国学教育中促进幼儿品德和习惯的养成》等几篇文章,大都从一两个侧面来研究幼儿国学教育的某个方面,整体而言,还需要加强实践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幼儿国学教育研究的进展。

  创新之处:

  (1)本项目在国学教育的视野下,对幼儿品性、生活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整体观照研究,省内还未见有学术文献报道;

  (2)本项目的研究方法将在传统的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将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法结合,以幼儿行动及个案研究为依托开展工作,在方法和视角上较为新颖,走在了幼儿教育研究的前沿。

  二、研究目标、内容、思路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最终完成,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本课题的研究,要培养起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认同感,培养幼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一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品质,为其未来成为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信用、有理想、有国际视野、敢于担当的`现代中国人奠定基础;

  (2)本课题的研究,要培养幼儿正直、善良、真诚的品性,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所谓童蒙养正,必须从孩子入手,才可能完成;

  (3)本课题的研究,要针对幼儿生活及学习态度、习惯、能力等方面完成。

  (4)学习生活常识和基本自理能力;

  (5)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初步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6)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研究内容

  以古代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孝经》、《声律启蒙》等内容,对3—6岁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探索实施幼儿国学教育,根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

  具体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

  (1)构建“家园合一”的教育影响策略。国学教育归根到底毕竟是品性教育,即使缺乏各种物质条件,但只要有老师和家长的品格在,言行在,就可以培育出善良、有气节、有品位的孩子,那么国学教育的基本目的就达到了。所以国学培训、读书研讨、提升自我是实施国学教育的关键所在;

  (2)探索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影响策略。通过每天对幼儿进行视听环节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对3——6岁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幼儿学习有韵律感的吟诵,影响幼儿的性格倾向、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每周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如,尚礼崇德,尊重生命,感恩父母,学习爱等;

  (3)培育特色教育活动,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以实验班为重点,各年龄组制定子课题,加强每学期国学特色的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幼儿良善品性。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学教育素材,分析和整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和教育理论,通过学习研究,提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融入与渗透;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与幼儿一日生活紧密结合,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具体的教育实施方案,及时反思、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并优化与改良教育环境;

  (3)个案研究法:针对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教案、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进度,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并做好详细的分析与记录,找寻适合幼儿学习的方法;

  (4)总结研究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育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撰写经典案例、报告及论文。

  4.研究思路

  结合我国目前幼儿园国学教育的理论观点和研究现状,了解与学习国学文化精神,找寻国学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以培育特色教育活动为突破口、家园合一,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教育,根植传统文化;提出实施国学教育的理论原则,形成园本文化课程,培养幼儿良好品行和习性。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案04-10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报告04-03

课题研究报告03-14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案14篇04-10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案(14篇)04-10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案6篇04-23

关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04-20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报告(精选5篇)04-20

高中课题研究报告03-10